中医药基础知识

中医药基础知识
中医药基础知识

中医药基础知识

中医药有数千年历史,是人们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可以说有人的存在就会有疾病,就有医药知识。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战国时代,春秋时秦国著名的医生医缓、医和就给晋景公、晋平公治惑疾,《准南子》较清楚地记载了医药起源,距今约2700年。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神农乃始教民播五谷,……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中医药经历了漫长历史的考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是目前世界现存的唯一的传统医学。

第一节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包括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恒动观念。

(一)整体观念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与外界环境息息相关,这种内处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的整体性,称整体观念。

1、人是有机整体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构成的有机整体。

①脏行气于腑,腑输精于脏,相互为用。脏与脏互相联系。心者,君主之官;肺者,相傅之官;肝者,将军之官;脾胃者,仓廪之官;肾者,作强之官等。

②五脏与腑、形体组织、五官、荣华等相联系。

心与小肠相表里,主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肺:大肠,皮,鼻,皮;肝:胆,筋,目,爪;脾:胃,肉,口,唇;肾:膀胱,骨,前后二阴,发。这对临床诊断疾病提供较大的帮助,司外揣内。

③功能活动的联系性。一方面要各脏腑组织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靠脏腑组织的协调制约。

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①人与自然相和谐。一方面有机体来自自然,大自然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另一方面自然的邪气又不断侵袭人,带来疾病。机体抗邪,形成正邪分争局面。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给予人类诸多恩惠,也给人类带来灾难,人不能只求大自然给予,也要保护大自然。

②人与社会的统一。首先是社会进步,给人们带来幸福,也造成环境破坏。第二是社会动与乱,影响人们健康;第三是社会地位的变更给健康带来的影响。

(二)辩证论治

辩证是将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疾病的有关症状和体征及相关病情资料,加以综合归纳,整理分析,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侯。

证侯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论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选择和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辨证论治,既不是对症施治,也不是某病用某药的辨病施治,辨证是对疾病作出具体深入的分析,论治是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二、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是古代哲学思想的积淀,用传统而古朴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哲理和辩证法思想。

(一)阴阳学说

1、概念:阴阳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既代表相对立的两个事物,又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不局限某一特定事物。

2、阴阳的属性。最初划分阴阳的准则是向日和背日。

一般说来:

凡活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亢进的、功能的--------属阳。

静止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衰减的、物质的--------属阴。

3、阴阳的基本内容。

包括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互相转化。

4、在医学中的应用。

①说明人体组织结构。

上部,体表,背部,六腑,气——阳

下部,体内,腹部,五脏,血——阴

②说明生理功能

阴阳的平衡协调,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具体表现在物质与功能的消长平衡。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表现。生理活动消耗了物质与能量,又有助于物质的摄入和能量贮存。这种阴阳彼此不断的消长过程维持着动态平衡。

③说明病理变化

疾病的发生就是阴阳失去动态平衡产生偏盛偏衰的结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④诊断上的应用

临床疾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可以概括成阴证,阳证两大类。

阳证——表证,实证,热证,(急性的,进行性的,亢进的)

阴证——里证,虚证,寒证,(慢性的,退行性的,衰退的)

⑤治疗上的应用

1)损有余,补不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阳胜则热——清热,阴胜则寒——祛寒

阴虚则热——滋阴,阳虚则寒——温阳

2)归纳药性

四气:温热——阳,寒凉——阴

五味:辛甘——阳,酸苦咸——阴

特性:升浮——阳,沉降——阴

(二)五行学说

五行是指自然界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它用“比类取象”的方法,将自然的事物作广泛的联系,根据其不同性质、作用、形态,分别归属五行之中。借以说明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病理以及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

1、五行的属性归类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2、五行的相生相克

①相生: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关系。

木→火→土→金→水→木

②相克:有序的间相克制,制约关系。

木→土→水→火→金→木

正确运用五行学说的“比类取象”,可以帮助临床诊断、解释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指导治疗,制订具体的治疗法则。

三、经络学说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通上下的通路。

共有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这是主要部分,另外还有十二经别,十五别络,浮络,孙络,这是次要部分。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

除此以外还有经外奇穴,阿是穴。这些穴位不在经穴之列。

十二正经走向: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上肢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下肢

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四、脏腑学说

脏腑学说大致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病理;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及与脏腑组织的关系,着重讨论五脏六腑。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脏与腑构成表里关系,脏行气于腑,腑输精于脏,脏属阴,腑属阳。

(一)心与小肠

心的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开窍于舌,其华在面,与小肠相表里。

1、主血脉: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

2、主神志:神志指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即大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

3、开窍于舌:舌的色泽变化可以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心的病变也可从舌上反映出来,“舌为心之苗”。

4、其华在面:心的功能及气血变化可以从面部色泽有所反映。

小肠的功能是泌别清浊,主化物。就是对胃下传的饮食物消化吸收,分成清和浊两部分。

(二)肝与胆

肝的功能:主疏泄,主藏血,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与胆相表里。

1、主疏泄:包括调畅气机,调节情志,促进消化,调理冲任等。

2、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以及防止出血的功能。根据人体不同生理状态改变血流量。

3、主筋,其华在爪:全身筋膜和爪甲,有赖肝血滋养,才能强健有力,运动自如、坚韧。“爪为筋之余”。

4、开窍于目。肝的病变易从目上反映出来;目能视物有赖肝气疏泄和肝血濡养。

胆的功能:①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为中精之腑”。

②主决断。指控制自己意识和动作,判断准确。

(三)脾与胃

脾的功能: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1、主运化:脾具有将饮食水谷化为精微并转输至全身以营养脏腑组织的功能。

2、主统血:脾能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

3、主肌肉四肢:肌肉四肢依靠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才能肌肉发达,四肢轻灵。

4、开窍于口:脾主运化功能正常,口味香甜,食欲好。“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5、其华在唇: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口唇的色泽变化可以反映全身气血的盈亏。

胃的功能

1、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接受饮食水谷,并进行消化后,下传小肠,故胃称为“水谷之海”。脾胃对饮食物消化吸收的功能称为“胃气”。“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2、主降。胃气主降,保证饮食水谷不断下传和消化吸收。降指的是降浊。

脾胃对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很重要,故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降浊,脾升清,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四)肺与大肠

肺在脏腑位置最高,称“华盖”。与大气相通,易受邪,毫毛必咳,又称“娇脏”。

肺的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大肠相表里。

1、主气,司呼吸:肺主管人体呼吸运动,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2、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吸入自界清气,通过肺的呼吸运动,将体内浊气排出体外,并肃清呼吸道异物。对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疏通调节作用。

3、外合皮毛:皮毛依赖肺宣发的卫气和津液温养和润泽,才能发挥抵御外邪的功能。

4、开窍于鼻:鼻的嗅觉与喉部的发音,有赖肺气的作用才能正常。

大肠的功能:主传化糟粕。

(五)肾与膀胱

肾的生理功能:藏精,主生殖与生长发育;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与膀胱相表里。

1.藏精,主生殖与生长发育: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始生,先成精”。人的生、长、壮、老,已与肾精密切相关,齿、发、骨是观察肾精盛衰的标志。

2.主水:指主持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将浊中之清复归心肺,浊中之浊下流膀胱,排出体外。

3.主纳气:指肾能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而调节呼吸,保持呼吸均匀和有一定深度。肾气亏虚则呼多吸少。

4.主骨、生髓:肾精资生骨髓,并养骨,能促进骨骼的生长和修复。“齿为骨之余”。牙齿好坏、坚损反映肾精盈亏。

5.其华在发:肾藏精,精化血,血养发。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反映肾精的虚实。“发为血之余”。

6、开窍于耳:耳的听觉功能,依赖肾中精气充养才正常。

膀胱的功能:贮藏和排泄尿液。

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业医不知脏腑,其病莫辩,用药无方”。人体是有机整体,五脏六腑互相依赖而发挥正常的生理活动。“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第二节四诊八纲

一、四诊

包括望、闻、问、切四法,简称“四诊”。

中医诊病的基本原理为“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原则为“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一)望诊

望诊是医生用视觉观察病人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的异常变化,诊察病情的方法。

1、望色

包括面色和肤色,以望面色为主。

常色:我国健康人的面色为红黄隐隐,明润光泽。

病色:总体以明润光泽而含蓄为善色,晦暗枯槁而显露为恶色。

青色:主寒证,痛证,惊风,瘀血。

五赤色:主热。

色黄色:主湿,主虚,黄疸。

诊白色:主虚,寒,失血。

黑色:主肾虚,水饮,寒证,瘀血。

望色以望面色为主,结合望肤色、目、爪甲等,要与临床表现等综合分析,切不可以一概全。

2、望舌

望舌又称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以观察舌色,舌态,及舌苔为主。

1)舌色

①淡红舌:可以是正常舌象,亦主外感病初起,病情轻浅。

②淡白舌:气血虚,或阳虚。

③红绛舌:主热证,色愈红,热愈深,绛舌热更深。

④青紫舌:润滑主虚寒,干燥主热盛,肿胀主中毒。

①强硬:主热入心包或风痰阻络。

②歪斜:主肝风挟痰,瘀阻经络。

③痿软:主阴伤,或气血虚。

3)舌苔

正常舌苔是胃气、津液上潮于舌面而成。可以诊断病邪的深浅、疾病的轻重及发展变化。

①白苔:主表证,寒证。苔薄白,正常舌苔,或感邪在表,尚未入里。

②黄苔:主里证,热证。苔黄腻,主湿热。

③灰黑苔:主里证。灰黑而干,热盛;灰黑而润,寒盛。

④苔质

厚薄:舌苔由厚变薄,病减轻;由薄变厚,病加重。

润燥:舌润,津未伤;舌燥,津已伤。

苔腻:主湿浊,痰饮,食积。

剥脱:剥脱不全,胃气受损;完全剥脱,呈“镜面舌”,主胃气大伤。

(二)闻诊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

1、听声音:包括语言气息高低、强弱、清浊、缓急,以及呃逆、哮喘等异常变化,可以帮助诊断。

2、嗅气味:包括口气、分泌物,排泄物的异常气味。

(三)问诊

1、问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民族、籍贯、住址等。

2、现病史:起病情况,病情的发展与演变,主要症状特点,诊治经过。

既从发病到本次就诊时,疾病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全过程及诊治经过。

3、既往史:过去的一般健康状况,传染病史及预防接种史,其他疾病(如地方病,疫区等)。

4、个人生活史:生活状况【出生地、曾到地区(是否有地方病或传染病流行)居住时间】,生活习惯(烟酒、职业工种、劳动条件、毒物接触),婚姻生育史,妇女应注意月经史。

5、家族史:病人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健康状康,有无遗传疾病(血友病),以及可能与遗传有关的疾病(糖尿病、精神病、癌症),家族有无类似病人,或死因,死亡年龄。

十问歌,P290页。“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四)切诊

包括切脉和按诊两部分。

脉诊是医生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触按病人腕部桡动脉,通过对脉象的辨别,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

目前普遍用的是寸口诊法。

寸口分属脏腑

寸关尺

左手心(小肠)肝(胆)肾(膀胱)

右手肺(大肠)脾(胃)肾(命火)

三部九部:指寸口切脉处分寸关尺三部,每部有浮中沉三侯,三部共九侯,称三部九侯。

正常脉象: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成人一息四至),节律均匀,和缓有力。

注意:平臂布指,调息切脉,运用不同指力体察脉象,侯五十动(1分钟以上)。

六纲脉为浮脉、沉脉、数脉、迟脉、虚脉、实脉。

二、八纲辩证

入纲是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辩证纲领。

八纲辩证是各种辩证的纲领,概括性高,纲领性强,提纲挈领。

表里辨病变部位,寒热辨疾病性质,虚实辨邪正盛衰,阴阳辨疾病属性。

(一)表证

表证是外邪侵犯肌表的初期阶段,病位在表、病势较轻浅者。

特点: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

主要症状: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

表证类型较多,有风寒表证,风热表证,风燥表证,暑湿表证等,临床选方用药有较大区别。

(二)里证

里证是邪气深入脏腑,气血、骨髓等所表现的一类病变。其范围广,形式多样,很难概括其表现。一般无表证,脉不浮,舌象有变化多为里证。

里证形成:

1、外邪不解内传八里,侵犯脏腑。

2、外邪直接侵犯脏腑。

3、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等,直接损伤脏腑,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所致。

寒热

寒热是辨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实际是辨阴阳的盛衰,“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概括说明了寒热证的病理机制。

(一)寒证

寒证是感受寒邪,或机体阳气虚衰所致的一类病变。

病变特点:呈病理性机能减退,以“冷”、“凉”为主要表现。

临床表现:冷(恶寒、肢冷、喜温、踡卧)

白(面苍白,舌苔白,尿清长)

痛(身体、四肢、关节疼痛)

稀(咳痰清稀,大便稀薄)

润(口不渴,舌苔润)

寒证分实寒证和虚寒证两大类,临床治疗用药区别较大。

(二)热证

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阴虚阳亢所表现的一类病变。

病变特点:呈病理性机能活动亢进,以“火”、“热”为主要表现。

临床表现:热(发热、恶热、手足热)

乱(烦躁不安,神昏谵语)

红(面红,目赤,舌红或绛)

黄(苔黄,尿黄)

干(口干、咽燥,便秘(干)

热证分实热和虚热两大类,临床治疗用药区别较大。

虚实

虚实是辨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的两个纲领。虚是指正气虚,实是指邪气实。故虚证是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侯,实证是邪气过盛所表现的证侯。

(一)虚证

虚证是人体正气虚弱,邪气不盛所表现出一类病变。

病变特点:不足,松驰,衰退,病程较长,以“亏虚”为主。

临床表现:由于气血阴阳虚损程度不同,故临床分为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四类。

虚证临床证侯复杂,表现不一,治疗用药区别很大。

(二)实证

实证是人体感受实邪,或体内病理产物堆积所表现的一类病变。

病变特点:有余,结实,亢盛。邪气亢盛,正气未衰,

实证由于实邪的性质和所在部位不同,表现极不一致。

实证形成的原因

1、外邪入侵。如六淫侵袭,郁闭经络,内结脏腑。

2、脏腑功能失调,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停留体内。

实证临床证候复杂,治疗用药应区别对待。

阴阳

阴阳是概括病证类别的纲领,又是八纲辩证的总纲,以统括其余六纲。

阴阳也具体概括体内脏腑组织某些病理变化及证候。如阴虚,阳虚、亡阴、亡阳等。

(一)阳证

阳证是邪热内壅,或阳气亢盛所表现的一类证候。

病变特点:属热,属实,机体反应呈亢盛表现。

临床表现:阳证实际指实热证。

(二)阴证

阴证是体内阳气虚衰,或阴寒凝滞所表现的一类证候。

病变特点:属寒,属虚,机体反应呈衰减表现。

临床表现:阴证实际指虚寒证。

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

临床疾病的反映往往不是单纯的,典型的,而是错综复杂的,表里、寒热、虚实证候常交织一起混同出现。因此既要辨明八纲各自不同的证候,又要注意八纲证候间的相互联系。

第三节中药基础知识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由于其来源以植物为多,使用较普遍,古代相沿称之为“本草”。既“诸药以草为本”,“诸药草类最多”。

道地药材:产于一定的地方,品质优良,相对疗效显著的药材。

中药的性能,是指中药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方面。以性、味占核心地位。

一、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寒与凉,热与温药性类似,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寒凉药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功能,治疗阳证、热证。

温热药物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益气的功能,治疗阴证、寒证。

另有平性,为微凉、微热,但仍属四气范围。

二、五味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尚有淡、涩等味,实际不止五味,但习惯乃称五味。

1、辛味:能行,能散

行气:气滞证(香附、禾香)

发散:表证,发汗解表,宣肺达邪(麻黄、苏叶)

行血:血瘀证(桃仁、红花)

2、甘味:能补,能和,能缓

补益:虚证(人参、大枣)

缓急:拘急疼痛(白芍)

调和药性:甘草

3、酸味:能收、能涩

收敛固涩:滑脱不禁,久咳不止(五味子,金樱子,乌梅)

4、苦味:能泄、能燥、能坚

清泄——火热炎上(枙子)

能泄降泄——肺气上逆(杏仁)

通泄——大便秘结(大黄)

苦温燥湿——寒湿证(芲术)

燥湿、湿证

清热燥湿——湿热证(黄连)

坚阴:阴虚火旺证(黄柏泻肾火,坚肾阴)

5、咸味:能下,能软

泻下:便秘(芒硝)

软坚散结:瘰疬、痰核、痞块(昆布、海澡)

6、淡:能渗、能利

利水渗湿:水湿停聚,小便不利(茯苓、薏苡仁)

一般来说,性味相同,作用相近,性味不同,作用有异。也有特殊情况。

三、用药禁忌

禁忌指药物作用具有对人体不利的方面。应该慎用,忌用或禁用。

1、配伍禁忌

目前医药界公认的是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芨、白蘝;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石脂;丁香畏郁金。

2、证候禁忌

忌病情与药性不相符合的药物。如麻黄用风寒表实证,而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则忌。一般药物均有证候用药禁忌。

3、妊娠用药禁忌

妇女妊娠期间,某些有损胎元或导致堕胎的药物应禁忌。一般为慎用和禁用两大类。

禁用:毒性较强,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大戟、水蛭、斑蝥等。

慎用:通经祛瘀、行气破滞、辛热滑利的药物。红花、牛膝、大黄、附子、肉桂、木通、冬葵子等。

4、服药饮食禁忌

服药期间,忌食用某些对药物疗效有影响或有碍病情的食物。俗称“忌口”。

一般忌食生冷、油腻、腥膻、有刺激性食物。

古代文献有甘草、黄连、乌梅忌猪肉;鳖甲忌苋菜;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茯苓忌醋;使君子忌茶;薄荷忌蟹肉等。可作参考。

四、给药途径

一般有口服,注射,外用,根据病情选用。

五、煎煮方法

主要指中药汤剂的煎煮。

1、用具:砂锅、瓦罐;搪瓷罐次之,忌用铜、铁器。

2、用水:长流水、井水、雨水、自来水等,以水质洁净新鲜为好。

3、火候: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是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武火是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又称急火。

4、方法:先将药材浸泡30分钟,水量高出药面2cm左右,一般煎两次,第二次加水为第一次的1/3~1/2,两次药液滤渣混合分两次服用。

一般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沸后3~5分钟即可;补益药宜文火,沸后再煎30分钟左右。根据药材质地不同,又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的不同。

六、服药法

1、温度:汤剂宜温服,发散风寒药宜热服,呕吐或中毒宜冷服。

2、时间:补益药饭前服,健胃和对胃有刺激药饭后服,安眠药睡前服。

3、次数:汤剂每日一剂,分2次服,间隔4~6小时,亦可根据病情增减。

养生

中医养生学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养生即保养身体,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等措施的健身益寿活动。

一、养生的意义

1、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增强体质是养生的重要内容。体质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

保证饮食适宜、饥饱恰当、起居有常、动静结合,增强和改善体质,促进身心健康。

2、预防疾病,维护健康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致病因素和其他因素的伤害。因此,一方面要保养正气;另一方面要注意避免邪气侵袭;第三是保持良好心态。

3、延缓衰老,尽终天年

衰老是生命活动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衰老之迟早,寿命之长短,皆非人人相同,多与养生有关。

寿命期限,应是“天年”,“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各种生物都有相对稳定的自然寿命,“我命在我不在天。”只要注重自我养生保健,就能延缓衰老,保持健康,尽享天年。

二、养生的基本原则

1、顺应自然

人依赖自然而生存,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人相应是效法自然,顺时养生的理论依据。

首先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动静、衣着、饮食合理恰当。其次尽量减少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对身心的干扰,保持乐观、积极态度。

“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回也不改其乐。”

2、形神兼养

形神兼养,是指不仅要注意形体保养还要注意精神摄生,使身体强化,精神充沛,身体和精神协调发展。动以养形,静以养神。

3、保精护肾

精是构成人体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精气充足,能体健神旺,延年益寿。

精、气、神是人身三宝。精化气,气生神,神御形。精是健康长寿的根本。注意节欲保精,药食益精,保健护精。

4、调养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只有营养物质不断化生、补充到各组织器官,才能抵抗病邪,保持健康。食不裹腹,衣不遮体,哪有长寿。

从中医学角度讲,生命活动的根基是肾,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是脾。养生保健,调摄脏腑,应以脾肾为先。

三、养生的基本方法

1、适应自然变化规律

顺应四时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综合摄生。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2、调神养生

①静养藏神。少思寡欲,减少杂念,不贪求名声物欲,不排斥顺情从欲。

“淫邪不能毁其心,嗜欲不能劳其目。”“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②动形怡神。动:包括劳动和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如散步,打拳、游泳、气功等。静:保持精神上的清静,形体活动在相对安静状态。使动中有静,静中伏动。也提倡“养身莫善于动”,“养静为摄生首务”。

③移情易性。养生活动中的能动作用。通情操陶冶与锻炼,涵养心田,逐步培养乐观、开朗、豁达性格,克制不当欲念。正确对待生活,遇事善于自我调解。退让一步,宽容一点,给自已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3、惜精养生

①节制房事,惜精节欲,防止早衰。

②注意房事卫生,遵守房事禁忌,不能乱交性伙伴,防止性病。

4、饮食调养

①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污染、不洁、变质食品。

②饮食有节。不过饱、不过饥,坚持按时进食。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③克服偏嗜。热无灼灼,寒无沧沧,保持进食营养平衡。

④清淡平和。不宜过食肥甘、酒醪。膏梁厚味,足生大疔。

⑤药膳结合。根据需要适当地把中药与食物调配成菜肴食品,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5、其他

①传统的健身方法。五禽戏、太极拳、气功等,要领是意守、调息、动形三者相统一。关键是意守,宁神静息,呼吸均匀,以意领气,以气动形。

②避免外邪、防止侵害。虚邪赋风,避之有时,亦可适时药物预防,药物保健。

③推拿、针灸等养生。

养生应做到:目之所好,不可从也;耳之所乐,不可顺也;鼻之所喜,不可任也;口之所嗜,不可随也;心之所欲,不可恣也。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第四节常用非药物疗法及保健方法

一、针刺法

(一)常用针具:毫针2-3寸,28-30号

(二)常用体位:仰卧卧位,侧卧位,腑卧位。

二、针刺方法

(一)进针:双手协作,互相配合,迅速把针刺入皮肤。

原则是:针入贵速,进入徐进。分刺手、押手。

(二)进针方法

1、指切进针法。用押手爪甲切压穴位局部,刺手持针,在爪甲切压处刺入进针。适用短针进针。如内关、足三里。

2、夹持进针法:押手拇、食指夹捏消毒干棉球裹住针尖下端,将针固定在穴位上,刺手持针柄使针垂直,双持协同用力下压进针。适用于长针进针,如环跳。

3、提捏进针法。押手拇、食二指将针刺穴位皮肢捏起,刺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上端刺入。适用皮肉浅表部位进针。如印堂、水沟。

4、舒张进针法。押手拇、食二指将针刺穴位的部位的皮肤撑开,使之繃紧;刺手持针刺入穴位。适用皮肤松驰的部位进针,如中脘,关元。

(三)针刺角度

1、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垂直刺入,适用肌肉较丰厚处腧穴。

2、斜刺:针身与皮肤呈45度角倾斜刺入。适用于肌肉较薄或内有重要脏器的部位如胸、背部。

3、平刺:针身与皮肤呈15度角沿皮刺入。适用于肌肉特别薄处,如头、胸部。

针刺的深度以既有针感又不伤重要脏器为原则。

(四)行针的基本手法

1、提插法:针刺透皮肤后,在一定的深度内,将针由浅层插入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上提下插反复交替进行。提插幅度在1-1.5cm为宜。

2、捻转法:进针到一定深度,将针左、右来回旋转捻动。

注意捻转角度不能超过360度,不能朝一个方向捻转,应顺时针180度,逆时针180度。

另外还有刮柄法、弹针法,震颤法等多种方法。

(五)异常情况处理

1、晕针:针刺过程中病人突然头目眩晕,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或突然昏倒。应停止针刺,取出已刺之针,将患者平卧,头稍低,保温,送服温开水或糖水,必要时,配合其他措施。

2、滞针:针刺中捻转提插困难。应放松肌肉,按揉局部,或在附近加刺一针,恢复原有体位。

3、弯针:针体弯曲,提插、捻转困难,疼痛。应放松肌肉,顺着方向慢慢退出,切忌强行拔针。

另外还应注意断针、刺伤血管,刺伤内脏等。

注意事项:

1、饥饿、疲劳、醉酒不宜刺;体弱、精神紧张者宜卧位,刺激量不可太大。

2、孕妇腹部、腰骶部不宜刺;皮肤感染、溃疡、瘢痕、肿瘤不宜刺。

3、胸背部针刺不宜过深,注意角度,不能刺伤内脏、大血管。

三、三棱针

1、点刺:操作宜快、宜轻、宜浅、出血宜少、无菌操作。如刺四缝穴、十宣穴。

2、刺络放血,临床运用较少。

四、灸法

施灸材料古今以艾为主,每年3-5月采集艾叶,晒干,制成艾绒。

艾灸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去湿散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及预防保健等作用。

以陈久者为佳,“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一)艾柱灸

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直接灸又分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1、直接灸

①化脓灸:施灸前用大蒜汁涂施灸皮肤,连续灸3-5 壮,一周后化脓,5-6周后结痂脱落,留下瘢痕。适用慢性、顽固性疾病,如哮喘、慢性肠炎等。

②非化脓灸:施灸前用凡士林涂施灸皮肤,病人感觉烫时取去,连灸3-5状,皮肤充血,红晕为度。适用虚寒性疾病,如腹痛、腹泻、阳萎、腰痛等。

2、间接灸

在施灸时,于皮肤和艾柱之间垫上不同物质,常见的有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等,其适应征也有差别。

(二)艾条灸

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穴位,约隔1-3cm距离熏烤,以局部有热感无灼痛,皮肤红晕为度。一般每处灸3-5分钟。常用的有“温和灸”、“雀啄灸”。

注意事项:

1、阴虚阳亢,邪热炽盛不可灸。热病用灸,火毒内攻成坏病。

2、颜面、重要脏器、血管浅表、孕妇腹部、乳头、腰骶部、阴部不宜灸。

3、古人提出许多穴位禁灸,教材有说明如人迎、哑门、睛明等。

施灸程序应由上及下,先背后腹,先头身后四肢,先阳经后阴经。

五、推拿

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有力、柔和、均匀、持久,从而达到深透。

有力:手法必须具有一定力量,这种力量没有绝对值。不能粗暴使用蛮力。

柔和:手法动作稳重和力量缓和,轻而不浮,重面不滞,自然连贯。

均匀:手法动作的节奏性和平稳性,不能时快时慢,忽轻忽重。

持久:手法操作要持续运用一定时间,保持力量和频率的连续性。

中国推拿流派很多,手法种类据记载有110余种。临床根据情况灵活运用,但一定要诊断明确,运用恰当。由于诊断不明,造成医源性残疾时有报道。

六、拔罐

临床常用的罐有竹罐、陶罐、玻璃罐、抽气罐四种。

(一)拔罐方法

1、火罐法:分闪火法,投火法,架火法,以闪火法和架火法常用。

2、煮罐法:刺激较温和,一次可拔十余罐,多用于风湿性腰腿痛,肩背痛等。

3、抽气罐法。把小药瓶底锯去磨光,原橡皮塞紧瓶口,抽气产生负压,使之吸附选定的部位。

(二)拔罐的应用

1、留罐法:留置施术部位10-15部位分钟,一般疾病均可适用。

2、走罐法:选较大玻璃罐,拔罐部位涂一层凡士林,罐吸附后,上下左右慢慢来回推移5-8次。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的跌打瘀痛,风湿痹痛。

3、闪罐法:反复吸拔多次,直至皮肤潮红、充血,适用于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病。

4、刺血拔罐法:先将拔罐部位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把罐吸附在点刺部位上10-15分钟,起罐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血迹。适用于风湿腰腿痛、丹毒、神经性皮炎,毒蛇咬伤等。

大血管处不宜刺血拔罐。

中医药基础知识课件

中医药基础知识 中医药有数千年历史,是人们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医药知识。经历了漫长历史的考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是目前世界现存的唯一的传统医学。 第一节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恒动观念。 (一)整体观念 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与外界环境息息相关,这种内处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的整体性,称整体观念。 (二)辩证论治 辩证是将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疾病的有关症状和体征及相关病情资料,加以综合归纳,整理分析,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侯。 证侯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论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选择和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辨证论治,辨证是对疾病作出具体深入的分析,论治是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二、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概念:阴阳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属性。最初划分阴阳的准则是向日和背日。 凡活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亢进的、功能的--------属阳。 静止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衰减的、物质的--------属阴。 阴阳的基本内容:包括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互相转化。 在医学中的应用。 ①说明人体组织结构。 上部,体表,背部,六腑,气——阳 下部,体内,腹部,五脏,血——阴 ②说明生理功能 阴阳的平衡协调,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具体表现在物质与功能的消长平衡。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表现。生理活动消耗了物质与能量,又有助于物质的摄入和能量贮存。这种阴阳彼此不断的消长过程维持着动态平衡。 ③说明病理变化 疾病的发生就是阴阳失去动态平衡产生偏盛偏衰的结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④诊断上的应用 临床疾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可以概括成阴证,阳证两大类。 阳证——表证,实证,热证,(急性的,进行性的,亢进的) 阴证——里证,虚证,寒证,(慢性的,退行性的,衰退的) ⑤治疗上的应用 1)损有余,补不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阳胜则热——清热,阴胜则寒——祛寒 阴虚则热——滋阴,阳虚则寒——温阳 2)归纳药性 四气:温热——阳,寒凉——阴 五味:辛甘——阳,酸苦咸——阴 特性:升浮——阳,沉降——阴 五行学说 五行是指自然界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它用“比类取象”的方法,将自然的事物作广泛的联系,根据其不同性质、作用、形态,分别归属五行之中。借以说明人体的脏腑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导论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战国至秦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确立了辨证诊治的纲领;《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东汉——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和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三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病、症、证的概念(懂得区分)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二、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相互排斥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消长平衡: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 阴阳相互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正气——指人体正常的机能活动及适应环境与抗病、康复能力。可分:阳气、阴气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可分为阳邪、阴邪。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1)阴阳偏胜(盛)——指阴或阳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①阳偏胜(阳盛):阳胜则热——实热证:高热烦躁,面红目赤 阳胜则阴病——兼津伤:咽干口渴,尿少便结 ②阴偏胜(阴盛):阴胜则寒——实寒证:恶寒肢冷,舌淡脉紧 阴盛则阳病——兼阳虚:神疲踡卧,尿清便溏 (2)阴阳偏衰(虚)——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虚者补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金元 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 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病、症、证的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寒凉派,《河间六书》 ②李东垣(李杲)—内伤脾胃学说—补土派,《脾胃论》 ③张从正(子和)—病由邪生—攻邪派,《儒门事亲》 ④朱丹溪(震亨)—相火论—滋阴派,《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①清·叶天士——《温热论》 ②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③清·薛生白——《湿热条辨》 ④清·王士雄——《温热经纬》 5、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体。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整体观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自然界、社会)的统一性。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 ②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 ③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④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⑤诊断上:察外知内 ⑥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 (2)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生理方面②病理方面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整体观念·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6、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区别 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发热、咳喘。 体征: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面黄、目赤、脉数。 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含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 7、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8、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9、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具体实施。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准确。故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中相互联系而不分割的两个方面。 10、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中医药基本知识

一、中医药基本知识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2.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4.五行与五脏的关系: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5.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 6.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7.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8.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9.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 10.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1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 华在爪,在窍为目。 12.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 13.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14.气、血、津液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气能 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摂津、津能载气,津血同源。 15.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16.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7.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 18.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 19.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20.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 21.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湿性重浊,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 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22.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23.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耗气伤津,火易生风 动血,火易致肿疡。 24.奇经八脉是指: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25.中医“治未病”包括哪几个方面: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 答案参照《中医基础理论》,主编:印会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二、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 1.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阳郁厥逆证,肝脾不和证。 2.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久咳肺虚,气阴两虚证。 3.四物汤:生地黄、川芎、当归、芍药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87612

中医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主维持和自主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自愈的能力和趋势。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承: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生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又称“倍克”。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化物质。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精血同源:精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 津血同源:血和津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经络:使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

中药基础知识培训资料参考模板

中药基础知识培训 一、中药基础知识 中药——凡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进行采收、加工、炮制、制剂,以利于临床应用的药物称中药。 1、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 (一)产地 产地与中药质量密切相关。 这是由于各地的土壤、水质、气候、日照、雨量、肥料等自然条件不同所致,特别是土壤成份的差异对中药质量的影响尤为突出,故逐渐形成了使用“道地药材”的用药原则。 (二)采集 一.植物药 (1) 全草:在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 (2) 叶类:在花蕾将放或盛开时采收。 (3) 花及花粉:在含苞未放时采摘花蕾。 (4) 果实及种子:在成熟时采摘。 (5) 根及根茎:在初春或秋末采收。 (6) 树皮及根皮:在春夏之间采剥。 2.动物药 (1) 夏秋季捕捉:石决明、牡蛎、蛤壳、瓦楞子等。 (2) 秋季采集:桑螵蛸、露蜂房。 (3) 夏末秋初:蝎子、土鳖虫、蟋蟀、斑蝥等。 3.矿物药 全年皆可采挖。 (三)干燥 干燥方法:晒干、阴干、烘干、石灰干燥、远红外线干燥及微波干燥等。 1.晒干法 主要适用于肉质类药材。

2.阴干法主 要适用于芳香性花类、类及草类药材。 3.烘干法 主要适用于阴雨天急需干燥或一些特殊要 求的药材。 四)贮存 a.贮存不当,就会发生虫蛀、霉烂、变色、走油等现 象,导致药材变质。 b.通常采用的贮存方法有:干燥、低温、避光、密闭保 存及化学药物薰杀。 2、中药的炮制 1.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 2.增强药效 3.改变药物性能 4.利于贮存 5.便于服用 (二)炮制方法 1.修治法:主要包括纯净、粉碎和切制三道工序。 2.水制法:用水或其它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称为水制法。 3.火制法:用火对药物进行加热处理的一种方法。 4.水火共制法:本法既要用水,又要用火。 5.其他制法:主要有制霜、发酵、发芽、药拌等。 三、中药性能 (一)四气 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凡能治疗温热性疾病的药物,多属凉性或寒性。 凡能治疗寒凉性疾病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

中医博士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与复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和复习题 (七版教材) 绪论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的基础和方法 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观点 4.整体观念的概念 5.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从结构、生理、病理、诊治等方面说明) 6.试从生理、病理两方面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7.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 2.精气生万物的机理 3.气的两种存在形式 4.气机与气化的概念及其联系 5.气的中介作用的意义 6.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7.阴阳的基本概念 8.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9.阴阳对立制约与消长、平衡的关系 10.阴阳互根互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11.阴阳交感的机理和意义 12.阴阳消长的涵义和形式 13.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条件和形式 14.阴阳自和的涵义和意义 15.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划分(二分法与三分法) 16.阴阳偏胜、偏衰和互损的病理变化及其理论基础 17.怎样调整阴阳的偏胜偏衰和互损 18.五行的基本概念 19.五行的特性 20.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21.五行相生的概念、次序和母子关系 22.五行相克的概念、次序和所胜、所不胜关系 23.五行制化的概念和规律 24.五行相乘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5.五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6.母子相及的涵义 27.以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28.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9.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30.中和思维和类比思维方法

第二章藏象 1.藏象的基本概念 2.藏象学说的形成 3.藏象学说的特点 4.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5.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6.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正常循行的基本条件 7.心藏神的概念,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由 8.心的生理特性 9.心在液为汗的机理 10.肺主呼吸与主一身之气的涵义和关系 11.肺主行水或为水之上源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12.肺朝百脉、主治节的涵义 13.肺为华盖和娇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14.肺气宣发与肃降的概念和体现 15.肺合皮毛的机理和意义 16.脾主运化的涵义和内容 17.脾为后天之本的原理和意义 18.脾主统血的概念和机理 19.脾主四时与脾主长夏的意义 20.脾气主升的主要体现 21.脾喜燥恶湿的临床意义 22.肝主疏泄的概念及其体现 23.肝主藏血的涵义及其生理意义 24.肝为刚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25.肾藏精的涵义 26.肾精与肾气的关系及其生理作用,肾为先天之本 27.肾阴、肾阳的来源和功能 28.肾为五脏阴阳之本的涵义 29.肾主水的概念和机理 30.肾主纳气的概念和机理 31.肾主蛰守位的生理意义 32.肾主骨生髓通脑 33.七冲门的部位及作用 34.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基础 35.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之一的道理 36.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37.胃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38.小肠的部位和生理功能,“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机理 39.大肠的主要功能及其与此相关的其他脏腑功能 40.三焦的六腑和部位概念 41.六腑三焦及部位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42.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功能特点 43.脑的主要生理功能 44.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与此有关的诸因素

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

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 一、望诊属于中医诊断方法之一 望诊,是指医生通过视觉观察病人的全省和局部的神、色、形、态、五官、舌象以及排泄物的形、色、量等具体情况,从而了解病人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并判断其是否患病以及患疾病具体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望诊又可分为望神、望五官、望、躯体、望皮肤、望二阴、望排出物等局部望诊。总的来说,望诊已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中医诊断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诊断学中,望诊是四诊的重要部分,位居四诊之首。 1、视觉是人的众多感觉中最为重要的一种通过视觉,人们可以获取丰富的感官治疗,从而为正确的认识客观事物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医生通过望诊,能够获得关于病人和病情的较为丰富和全面的资料,从而准确判断疾病的具体情况并相应地施以治疗。所以,医家有言:望而知之谓之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望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2、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在发生疾病时也呈现出一定的整体性。人身体的某一部分或器官发生病变时,就可能会影响并表现出为整个身体出现问题;而全身发生的某种病变,也可能突出表现为在某个局部或特定器官。人体内部的某一脏腑发生病变,可能会表现为人体外部发生改变;人体的外部出现疾病,也可能会引发内部脏腑出现问题。人身体上的疾病,有可能会引发精神上的某种问题;而精神上的疾病,也可能会影响并表现为身体出现一定的病变。所以,人是神、色、形、态、五官等外在的情况,通常体现着身体的健康状况,尤其是面部和舌部,与五脏六腑指甲更是具有密切的联系,一般能够表现出这些脏腑的病变情况。因此,医生通过望诊,过程病人的神、色、形、态、五官等外在整体情况,往往就能够了解病人是否出现疾病以及病变部位、病程程度等具体的病变情况,从而确定疾病的性质并加以相应的治疗。 二、望诊的主要内容与全省望诊 (一)望诊的内容 望诊包括全省望诊和局部望诊。全省望诊,是指通过对病人外表的神态、气色、面色、肤色、形态、姿态等整体情况进行概括的诊查,来从总体上大致了解疾病性质及病情程度的一种诊断方法。局部望诊,是指在全身望诊之后,再深入、细致地诊查病人的头部,面部、五官、躯体、皮肤、二阴、排出物等,从而详尽地了解病变原因、病变部位、病变性质等具体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 全身望诊和局部望诊具有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补充的作用,因此医生在望诊时,应当将全身望诊和局部望诊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判断和掌握病情,并为以后的对症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全身望诊 全身望诊主要包括望神、望色、望形体、望姿态等具体内容 1、望神是指通过观察患者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来诊察其是否患有疾病以及发病原因、发病部位、疾病性质等的一种重要的望诊方法。医生在望神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表情神态、身形体态、言谈举止、动作反应、呼吸饮食等,尤其是应重点观察眼神目光 2、望色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和全身皮肤的颜色、光泽,从而推断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一般来说,通过观察面色和皮肤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出疾病发生的脏腑以及疾病的性质,通过观察脸和皮肤光泽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脏腑内精气的盛衰情况、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治疗后的痊愈情况。因为人体在发生病变时,面部的变化较为明显,所以下面将主要介绍面色的主要内容 (1)面部与脏腑的对应关系:中医理论认为,面部的色泽和部位,都与特定的脏腑相对应,因此通过对面部各个部位及色泽的观察,可以推断脏腑的病变情况。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名词解释 1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的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2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思维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3整体观念:是中医学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 4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相关临床资料以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证,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5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6症:即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包括患者自身的各种异常感觉与医者所感知的各种异常表现。 7证: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8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 9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10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源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11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 12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13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4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5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精有广义、狭义和一般意义的精三个层次。 16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17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18气化: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19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0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唾等。 21人体之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22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3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五个脏的合称。 24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5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望诊之望色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望诊之望色 古人把颜色分为五种,即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诊。五色诊的部位既有面部,又包括全身,所以有面部五色诊和全身五色诊称望色,但由于五色的变化,在面部表现最明显,因此,常以望面色来阐述五色诊的内容。望面色要注意识别常色与病色。 常色:常色是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的面部色泽。常色又有主色、客色之分:所谓主色,是指人终生不改变的基本肤色、面色。由于民族、禀赋、体质不同,每个人的肤色不完全一致。我国人民属于黄色人种,一般肤色都呈微黄,所以古人微黄为正色。在此基础上,有些人可有略白、较黑、稍红等差异;人与自然环境相应,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动,人的面色、肤色也相应变化叫做客色。例如,随四时、昼夜、阴晴等天时的变化,面色亦相应改变。再如,由于年龄、饮食、起居、寒暖、情绪等等变化,也可引起面色变化,也属于客色。常色有主色,客色之分,其共同特征是:明亮润泽、隐然含蓄。 病色:可以认为除上述常色之外,其他一切反常的颜色都属病色。病色有青、黄、赤、白、黑五种。现将五色主病分述如下: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惊风证、肝病。青色为经脉经阻滞,气血不通之象。寒主收引主凝滞,寒盛而留于血脉,则气滞血瘀,故面色发青。经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痛也可见青色。肝病气机失于疏泄,气滞血瘀,也常见青色。肝病血不养筋,则肝风内动,故惊风(或欲作惊风),其色亦青。如面色青黑或苍白淡青,多属阴寒

内盛;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属心血瘀阻,血行不畅;小儿高热,面色青紫,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明显,是惊风先兆。 黄色:主湿证、虚证。黄色是脾虚湿蕴表现。因脾主运化,若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或脾虚失运,水谷精微不得化生气血,致使肌肤失于充养,则见黄色。如面色淡黄憔悴称为萎黄,多属脾胃气虚,营血不能上荣于面部所致;面色发黄而且虚浮,称为黄胖,多属脾虚失运,湿邪内停所致;黄而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为湿热熏蒸所致;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属阴黄,为寒湿郁阻所致。 赤色:主热证。气血得热则行,热盛而血脉充盈,血色上荣,故面色赤红。热证有虚实之别。实热证,满面通红;虚热证,仅两颧嫩红。此外,若在病情危重之时,面红如妆者,多为戴阳证,是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上越所致。 白色:主虚寒证,血虚证。白色为气血虚弱不能荣养机体的表现。阳气不足,气血运行无力,或耗气失血,致使气血不充,血脉空虚,均可呈现白色。如面色晃白而虚浮,多为阳气不足;面色淡白而消瘦,多属营血亏损;面色苍白,多属阳气虚脱,或失血过多。 黑色:主肾虚证、水饮证、寒证、痛证及瘀血证。黑为阴寒水盛之色。由于肾阳虚衰,水饮不化,气化不行,阴寒内盛,血失温养,经脉拘急,气血不畅,故面色黛黑。面黑而焦干,多为肾精久耗,虚火灼阴,目眶周围色黑,多见于肾虚水泛的水饮证;面色青黑,且剧痛者,多为寒凝瘀阻。 望诊之望神

中医中药基础知识

中医中药基础知识 一、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他是人类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又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其理深不可测,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秦汉时期。 1、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气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 2、社会自然科学的渗透:如哲学、数学、天文、历法 3、长期医疗经验的积累,秦汉时期提出了:气致病,开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先河。 二、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的问世 三、理论体系的确立 《黄帝内经》的成书,实际标志中医理论的确立,它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基础理论,和辩证论治的基础之作,《神农本草》《难经》 历代医家贡献最大的有:王叔和《脉经》皇甫益《针灸》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孙思邈《千金方》等数不胜数。 我们今天主要谈中医基础知识中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病因、病机和诊断学的望诊和问诊、八纲辩证、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辩证、三因论宜等。 四、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1、整体观念:是指饰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2、辩证论治:a-症、证、病的关系概念。 辩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病情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症候的过程。 论治:又叫试治,则是辩证分析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辩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 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贯穿中医全过程,又是中医的精髓和灵魂。 四、阴阳:是哲学概念,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是对立而统一的概念。 1、阴阳的对立而制约:对立即相反,制约互相抑制、相互约束。 2、阴阳的互根互用:相互依行、相互为用的关系 3、阴阳的消长平衡: 4、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在临床应用:贯穿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疾病发生规律。 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确定治疗原则,归纳药物的性能。 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 特性: 木:木曰曲直——引申生长、升华、条达舒畅 火:火曰炎上——引申温热、上升的特性 土:具有播种收获的作用——引申为承载、受纳、土为万物之母 金:金曰从革——引申为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 水:水曰润下——引申为寒浮,滋润向下运行的作用。 人与自然界的五行属表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诊断学绪论及望诊试题

中医诊断学测试题--绪论、望诊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9分) 1?胸闷、口渴属于() A症状B体征C病D证型2?中医称“肝郁脾虚证”属于() A证B证名C证候D病 3.视其疾病的外在表现来推断诊断人体内部的病变()A司外揣内B见微知著C以常衡变D以象求本4?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快、不及的异常变化,从正常中发现异常,对比中找出差别,从而认识疾病本质() A司外揣内B见微知著C以常衡变D以象求本5?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 A神B色C形D态6?危重病人出现的暂时“好转”属于() A失神B少神C神乱D假神7?躁、狂、癫、痴、痫反复发作,但缓解期并无神志失常属于()A失神B少神C神乱D假神A春季稍青B夏季稍赤C秋季稍黄D冬季稍黑9?两颧潮红常见于() A阳热亢盛证B阴虚阳亢证C虚阳浮越证D肺热瘀毒证10.淡白无华可能提示() A阳气暴脱B阳虚水泛C肝郁脾虚D血虚/失血11.小儿惊风可能出现的病色为() A赤B白C黄D青 12.黑色常见于() A肝虚B脾虚C肾虚D血虚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心主皮毛B肝主筋腱C脾主肌肉D肾主骨骼14.五色中与肝对应的颜色是() A赤B白C黄D青 15.苦笑貌常见于() A小儿惊风B破伤风C狂犬病D瘿瘅16.目赤肿痛常提示() 8?四季平色中错误的说法是( 精品文档 科室: 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日期:2016.11.4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A实热证B虚热证C阳虚证D阴虚证仃?耳背红络常提不( ) A热毒上攻B麻疹先兆C阴寒内盛D气血亏虚18?鼻柱溃陷可能提示() A哮喘病B酒鼻査鼻C麻风病D梅毒病19?耳廓萎缩常见于() A肾气不足B邪气充盛C肾精耗竭D血瘀日久20?鼻流浊涕常见于() A外感风寒B外感风热C阳毒热深D肺胃蕴热21.口振常见于() A伤寒B破伤风C中风D动风 22?唇色深红常见 ( ) 于 A煤气中毒B热盛/热极C血瘀证D寒盛/痛极 23?患者睑面先 发肿迅速常见于() 肿, A心肾阳衰B脾肾阳虚C风水犯肺D风邪中络 一、多选题(每题3分,共21分) 1.中医诊断学基本原理包括() A司外揣内B见微知著C以常衡变D以象求本2?中医诊断学基本原则包括() A整体审查B诊法合参C病证分离D病证结合3.望诊包括() A全身望诊B局部望诊C望排泄物D望小儿指纹

中医药基础知识课件

中医药基础知识 中医药有数千年历史,就是人们长期同疾病作斗争得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得医药知识。经历了漫长历史得考验,逐渐形成了独特得理论体系,就是目前世界现存得唯一得传统医学。 第一节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一、中医学得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恒动观念。 (一)整体观念 人体自身就是一个有机整体,与外界环境息息相关,这种内处环境得统一性,机体自身得整体性,称整体观念。 (二)辩证论治 辩证就是将望、闻、问、切所收集得疾病得有关症状与体征及相关病情资料,加以综合归纳,整理分析,判断为某种性质得证侯。 证侯就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得病理概括。 论治就是根据辩证得结果,选择与确定相应得治疗原则与方法。 辩证就是决定治疗得前提与依据,论治就是治疗疾病得手段与方法。 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对疾病作出具体深入得分析,论治就是采取针对性得治疗措施。 二、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概念:阴阳就是自然界相互关联得事物与现象,对立双方属性得概括。 阴阳得属性。最初划分阴阳得准则就是向日与背日。 凡活动得、上升得、温热得、明亮得、兴奋得、亢进得、功能得--------属阳。 静止得、下降得、寒冷得、晦暗得、抑制得、衰减得、物质得--------属阴。 阴阳得基本内容:包括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互相转化。 在医学中得应用。 ①说明人体组织结构。 上部,体表,背部,六腑,气——阳 下部,体内,腹部,五脏,血——阴 ②说明生理功能 阴阳得平衡协调,维持着正常得生命活动,具体表现在物质与功能得消长平衡。物质就是功能得基础,功能就是物质得表现。生理活动消耗了物质与能量,又有助于物质得摄入与能量贮存。这种阴阳彼此不断得消长过程维持着动态平衡。 ③说明病理变化 疾病得发生就就是阴阳失去动态平衡产生偏盛偏衰得结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④诊断上得应用 临床疾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可以概括成阴证,阳证两大类。 阳证——表证,实证,热证,(急性得,进行性得,亢进得) 阴证——里证,虚证,寒证,(慢性得,退行性得,衰退得) ⑤治疗上得应用 1)损有余,补不足,恢复阴阳得相对平衡就是治疗疾病得基本原则。 阳胜则热——清热,阴胜则寒——祛寒 阴虚则热——滋阴,阳虚则寒——温阳 2)归纳药性 四气:温热——阳,寒凉——阴 五味:辛甘——阳,酸苦咸——阴 特性:升浮——阳,沉降——阴 五行学说 五行就是指自然界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得运动变化。 它用“比类取象”得方法,将自然得事物作广泛得联系,根据其不同性质、作用、形态,分别归属五行之中。借以说明人体得脏腑组织、生理、病理以及与外界环境得相互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复习资料

1、何谓气?气有哪两种存在形式? 气的基本概念: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气有“无形”与“有形”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2、何谓气机?其主要表现形式如何? 气机:气的运动,称作气机。包括升、降、出、入四种。 “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气机调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如平衡失调,即叫“气机失调”。气机失调的表现形式有:气机不畅、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结、气闭。 阴阳学说: 1、什么是阴阳?事物的阴阳属性如何确定? 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为在一定条件下,阴和阳可以相互转化;另一方面体现在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2、阴阳学说有哪些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反映了阴阳的制约关系。又如“阴胜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明了阴阳的制约、消长失调。 (2)阴阳的互根互用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3)阴阳交感与互藏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的动力根源,又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还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4)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胜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5)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在中医学称之为“重“或“极”。“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3、阴阳学说如何概括人体的病理变化?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偏胜: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阴阳互损: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 阴阳转化: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胜的治则: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阴阳偏衰的治则: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阴虚:“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即所谓“诸寒之而热者,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