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的意义就是活着,生命的价值来源于爱。

很小的时候就有过迷茫,那时的疑惑是人为什么活着,到最后还不是要死。这个问题一直都没有想通。从小的教育,老师都教我们要把学习成绩往上提,却很少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努力的读书,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荣誉。大了些就微微的明白读好书是为了将来能上个好高中,所以初中里拼了命的学习,回想起来,真是壮观。也许这是有点消极了,但这是我出现过的状况。

说到爱,很多人都会跟爱情联系起来,爱情只是爱中的一种。生命的意义应该是爱的传承吧,又或许是没有意义。

爱,是个很了不起的东西。在你孤独的时候,爱能温暖你的心,就像寒冷冬天里太阳。一个小小的动作里可以充满爱,一句不经意的话也许就能挽救一个生命。我常常想起儿时的梦。那个对大西北充满想像的梦,希望自己有很多很多的钱,然后可以帮住更多的不能上学的小孩,很纯朴的想法,很天真的爱心。随着时光的推移,梦不再是梦,生活的现实很容易把人的爱给消磨没了。

人这一生都在为了荣誉、金钱、物质为奋斗。最现实的就是为了房车、为了组建一个家面奋斗。为了奶粉钱而努力,这里面就藏着爱,对亲人、对妻儿的爱。每天的忙碌,也许你会在某个时刻感觉人生很没意义,天天这样的重复生活,到头来还是得化成泥土,这一切是为了什么呢但是换个角度想想,自己在奋斗的过程中感受的到快乐,想到一家人一起吃晚餐的温馨场面,偶尔的爱心行动,从这些点点滴滴中就会发现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在于帮住需要帮住的人,在于享受快乐,在于给予爱。虽然不能带走什么,但在活着的时候做了一些事,一些温暖别人温暖自己的事。生命的价值因为爱而存在。

活着才有完整的生命。每个生命体在活着的时候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与意义。衣食住行撑起生活,希望撑着生命。生命的意义就是活着,说是活着,好像很容易的事,但是实行起来还是有很多困难。现在的社会,不勤劳就很难有饭吃。尊严是靠劳动得到了,人与人之间既独立又依靠。很多时候人们的努力就是为了得到尊重,这样才感觉得到生命的意义。

生命,高贵而又脆弱的东西,我们得学会去呵护它,不要让它轻易的受到伤害。生命里有起伏跌宕的经历那才完美,一生都过得很平坦顺利,我敢说这样的生命是很苍白的,它没有尝过酸甜苦辣,不知道人间的冷暖。很喜欢史玉柱这个人,因为他的经历是无法复制的。从巨人大厦的辉煌一夜之间成着名的失败者,再到盛大的崛起,他可以说是把人间最顶级的滋味都吃了个遍。生命要有顽强的精神,就算是失败了也没什么可怕,摔倒了爬起来,抖抖身上的灰尘重新上阵。如果觉得实在是过不了的坎,就换个角度思考吧,我们生来的时候就不带什么东西,现在只是把人生中的一种可能给走了一遍,一切从头再来又有何不可。再说了,失败了不是又学到了怎么保护自己吗,所以没必要气馁。多一点人生经历,生命才能更彰显它的顽强可贵。

人这一生可有可无,意义与价值都得自己谱写。可以浓墨一笔,也可以蜻蜓点水。用爱抒写生命,灿烂之花会开得更鲜艳。

生命的价值 演讲稿

生命的价值演讲稿 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站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生命这个话题。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演讲是《生命的价值》。 “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我想很多人都这样想过,但是各有各人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在事业上取得成果,有人认为是平平安安地过一生,有人认为是拥有一个欢乐的家庭......有很多很多的看法,但是生命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在一生中留下痕迹,用生命谱写美妙的歌曲这些都是,树叶有属于它的价值,夏天为人们挡住,秋天落下作为土壤,但是却从没有一个人会记住它,但这就是它的价值...到头来我们还是不知道什么才是准确的生命的价值,这些都要看我们会活出一个怎样的人生来定义! 什么是生命?什么是价值? 生命怎么说呢?经常都可以听别人说,我为了谁谁谁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也可以为了什么事情来放弃自己的生命,生命的价值对于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想想,你如果连自己的生命也没有了,那你还成能做什么?还能保护什么人呢?生命是脆弱的,值得我们好好珍惜。所以首先来说,珍爱生命就是最大最基本的一大价值,要活出平安!

上帝是不公平的,人有美丑之分,贵贱之别,贫富之差。然而,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上帝竟又是如此的公平。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该如对待呢?珍爱它吧,让它发光发热吧!珍爱它是因为我们的生命并不仅仅只为了自己而存在,它还承载着沉甸甸的别人的爱,尤其是父母的爱;让它发光发热,散发魅力是因为生命本身有它的意义,每个人的一生从来就不是消极委顿、碌碌平庸的一生。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亲吃了多少苦?喜怒全不由自己,心里时刻惦记着腹中的我们。抚着母亲隆起的肚皮,父亲脸上漾起开心的笑,工作之余,家务全揽,忙完这个又拣那个,奔来跑去,累得满头大汗也不觉得,全身仿佛攒着使不完的劲。在他的心目中,有了个憧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当我们降临人世的那一刹那,便在真正意义上赢得了被爱的永恒;当我们以一声响亮的啼哭宣布诞生,全天下的父母该有多少激动得热泪盈眶,对上帝感恩不已?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我们茁壮成长:窝在襁褓中吃奶,牙牙学语,蹒跚练步,上了学,识了字,能在父母生日当天献上一写满祝福的贺卡,长大了,懂事了,父母的爱变得深沉博大,他们放开手,让我们走出温暖的怀抱,摔倒了,他们不再跑过来扶,痛了,哭了,他们也不再上前安慰、爱抚……他们让我们在伤痛中学会忍受,在泪水中变得坚强。为了我们,父母被岁月憔悴了容颜,让风霜爬上了两鬓,操碎了心,费尽了力,我们

《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之旅》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之旅》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之旅》读后感 《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之旅》读后感 每年都会得到有利于我们教师成长的书籍,而这次却是我自己选的。这是一本有关青年教师的一本书。作者从教26年,经历了书中所涉及的青年教师心灵成长的大部分阶段,文字中渗透了作者经历的挫折和成功体验。书中有大量一线优秀教师的案例,对读者有较强的启发性。颇具文采与诗意的文风,让本书读来颇感轻松、愉悦,同时通过层层设置的问题带领读者不断反思自身,突破自身的心灵成长障碍。 本书向您传递的,是这样一种成长理念:每一名青年教师,都有成为卓越教师的可能。之所以绝大多数人最终沦为平常,是因为在成长的重要节点上,往往缺乏了进一步前行的动力与方法。只要能够激发起内在的成长动力,同时掌握必要的行动方法,每一个生命就都能创造职业的传奇。 这本书让我们重拾前进动力,重获行走方法。这些建立在他人成功经验基础上的研究成果,相信无论是对于刚刚起步的新教师,还是对于业已取得一定成绩的优秀教师,都具有积极的引领价值。 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过程,本质上说,就是以成长中日渐聚集的强大力量,不断扩展与充实心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心灵的内涵不

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生命由此而日渐脱离平庸,朝向优秀乃至卓越持续前进。 在浪漫的激情和复杂的现实间,潜伏着无穷无尽的暗流。这些暗流,常常会在意想不到的状况下,从无法预知的角落里突然涌出,一下子便将新教师辛苦搭建的教育殿堂冲垮。面对这份淫威,任何激情、梦幻、诗意、纯真、好奇、渴望、紧张、充实,都只能像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的孩子,要么睁大了吃惊的双眼,面对废墟无助地叹息,要么在片刻的伤感后,迅速转移了视线,去另一个空间上另建新的乐趣。 然而,教育的特殊属性,却既不接纳长吁短叹,也不容忍异地重建。教育面对的,就是这一群有个性、有追求的鲜活生命。这些生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需要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空间里砍削修补,使其能一步步脱离愚昧与低俗,走向智慧与崇高。 因而,真正的教育,就逼迫着新教师不得不直面这份惨淡,不得不弯下身体清扫芜杂、清洗污浊,然后,以哪里跌倒哪里爬起的勇气,再次筑起心中的圣殿。 第二篇:《青年教师成长之旅》读后感 《青年教师成长之旅》读后感 [2014-7-411:51:00|by:wshine]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 第一篇: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追寻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我们自己必须回答生活向我们提出的那些题目,而要答复那些题目,我们就必须担负起生存的责任。”最关键的是,他意识到,岂论产生什么,他仍有自由去选择怎样应对苦难。自由和责任为一枚硬币的两面。要实现个人的意义就必须逾越主观的快乐,办法是去做某件“为了某事大概他人的事,或者献身于某种事业或所爱的人”即使在满盈沮丧和伤心时,弗兰克尔的乐观主义及其对生活一贯的执着使他坚信:希望和积极的能量可以化挑衅为胜利。“苦难不一定是追寻意义所必须的,但只管有苦难,生命仍旧大概有意义。”“滋养心田的自由,拥抱自然、艺术、诗歌和文学之美,感受对家庭和朋侪的爱,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其他个人选择、行动、关系、爱好甚至简单的快乐也能付与生命以意义。那么, 为什么一些人觉得自己如此空虚?积极的态度既可使人备感高兴与满意,也能使人担当苦难和波折。消极的态度会加剧痛楚,消弱快乐、幸福和满足感,乃至导致烦闷或疾 病。”“天下的状态不妙,但是除非我们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否则一切会变得越糟” “您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生活并非弗洛伊德所宣扬的那样,只是简朴地祈求快乐,也并非阿德勒所辅导的那样,只是为了争权夺利。人们活着是为了探求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付与的最困难的任务。弗兰克尔发现可能找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

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苦难自己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响付与其意义。” “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许多工具,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差别处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产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本身的感情与举措。”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乐成,就越容易失败。乐成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行求。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品,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身于某一伟大的奇迹时孕育发生的衍生品,或者是为他人奉献时的副产品。幸福总会到临的,成功也同样:常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希望你们的统统举动听从本心,并用知识去实现它。总有一天你会发明,当然是相当长的时间之后——注意,我说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后!——正是由于这种不存眷,乐成将到临于你。 我们不喜好评论辩论我们的已往。对于经历过这场噩梦的人来说,所有的表明都是多余的,而对于没有这种履历的人来说,他们不会明白我们已往的感觉,也不会明白我们如今的觉得。 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且比较敏感的人在这里会承受更多的痛苦(他们身体也会更弱),但对内心的伤害相应也会少很多。 爱是人类寻求的最高目的。我理解了诗歌、思想和信仰所传达的伟大秘密的真正含义: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我知道世界上一无所有的人只要有半晌的时间缅怀爱人,那么他就能够意会幸福的真谛。在荒芜的情况中,人们不克不及各抒己见,唯一正确的做法便是忍受痛楚,以一种令人尊重的方法去忍受,在这种处境中的人们也可以通过回忆爱人的形象得到满意。我生平 第一次理解这句话“天使存在于无比美丽的永恒思念中”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课时训练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 【基础达标】 1.小雨同学给自己的生命箴言是: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是追求生命的质量。对“生命的质量”的正确理解是() A.生活条件的优越B.生活的艰辛和曲折 C.生命的价值和意义D.生活的快乐和悲伤 2.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说,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愤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由此可知,雷锋的人生观是() A.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B.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 C.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 D.享受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探索生命无穷的奥秘 3.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写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人活着正是为了给社会增添一点光彩,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结果。否则,我们将憔悴地死去。我仍在思考,仍在探索,仍在追求,我不断地自问:我的生命什么时候开花?”这启示我们() A.探寻生命的意义,并努力发现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 B.积极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不能与他人分享和分担 C.只需要默默地付出,不需要彼此分享与分担 D.运用各种方式,一味地向他人和社会索取 4.在某社区学习中心,一批志愿者坚持每个周末来教社区里的老人和儿童学习英语。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参加这项活动时,他们有着不同的回答。志愿者小王说:“我觉得一周中有五天是在为别人打工,只有这两天,我是在为自己做事。”志愿者小刘说:“我上学时得到过好多好心人资助,现在我也想多帮助别人,回报社会。” 请你谈谈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能力提升】

教师应该阅读的百部教育名著

温州市教育局推荐“百部教育名著”目录 基础篇(30部) 1.《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学记评注》, 高时良编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中国教育史》(修订本), 孙培青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8.《国际教育新理念》,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9.《素质教育学习纲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三联书店200年版 10.《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师范司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教育社会学》, 吴康宁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德育新论》, 鲁洁、王逢贤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5.《爱弥儿》, (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6.《大教学论》, (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7.《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8.《教育漫话》, (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19.《民主主义与教学》,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0.《给教师的建议》,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和教师的谈话》, (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 《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 (美)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著柯森主译,钟启泉审校,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3. 《儿童发展》, (美)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4.《有效教学方法》, (美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5.《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美)杨雷迪斯·D·高尔著,许庆豫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6.《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坎贝尔等著,王成全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27.《终身教育引论》, (法)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年版 28.《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9.《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拓展篇(50部)

追寻生命的意义 (2)

追寻生命的意义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生命到底有何意义?我想每个人都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不同的人对于生命的意义一定有不同的解答,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也可能会对生命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明白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的人,他们有更加强大的力量去面对生活给他们的打击与痛苦。可见,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仔细想想,生命对于我自己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是为了自己快乐,或者是为了别人快乐?还是努力地去做一切事情,就是为了自己能够舒适地活着?我们一无所有来到这世界,不管怎么努力,到最后还不是一无所有地离开,那些东西看上去属于我们,可是实际上,它们是不属于任何人的,因为你不能永远地拥有一样东西。这样想来,作为一个普通人,就这样平平淡淡地生存,似乎有那么一点无聊。不过试想一下,如果我是一名生活在纳粹集中营里每日受尽苦难,连温饱都无法满足,甚至每一秒都活在也许下一秒就会消失在这个世界的不安和恐惧之中的俘虏,我又能坚持活多久呢?人似乎都有一种生存的本能,但是如果他静下来开始思考活着的原因时,似乎根本无法解释这种强烈的本能。生活这么艰难,充满了难以预料的痛苦,然而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痛苦地活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追寻生命的意义》一书的作者弗兰克尔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出了他的答案。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是作者对于自己身陷集中营的惨痛体验的描

述,也是他作为一个科学家的观察总结。一个普通俘虏每天生活在集中营里,会有怎样的心理历程?这就是作者想要研究的问题。我着实佩服作者超然的视角和冷静的头脑。处在那样艰难的一个环境中,连生命都受到了威胁,却依然能够立足内心,以专业的态度去记录每一个要点,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 想像一下书中描写的场景:在冰天雪地中,穿着不能称作鞋的“鞋”,双脚长满了冻疮,饥寒交迫,还要忍受狱头的打骂做繁重的工作。这个时候,俘虏们满脑子想的都是怎样在晚饭时间多得几颗豆子,怎样穿着这样单薄破烂的衣服熬过冬天,怎样避免被换到陌生残暴的狱头手下……这个时候的人的想法是多么的现实和卑微,毫无雄心壮志可言。然而他们除了小心翼翼地计划着如何活得更久一点,还能想些什么呢?在痛苦让人难以忍受的时候,作者会游离于当前的环境,在心里和挚爱的妻子聊天。我想那个时候作者是幸福的。正如作者所说:“能够运用想像力从现实中抽离,是人独一无二的本领,帮助人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存活。” 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一个人被剥夺到只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他仍然有自由选择用怎样的态度面对环境,是积极地艰难地利用每一个条件活下去,还是放弃生的欲望,向命运低头。态度的选择,就是唯一的全部的尊严和意义。对妻子的爱以及完成这本书愿望就是支撑作者活下去的理由,而他也用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是在最悲惨的境遇中,生命始终具有其潜在意义。 弗兰克尔把人的主观意志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他希望用各种方

《生命的价值》读后感_心得体会

《生命的价值》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生命的价值》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生命的价值》读后感 生命的价值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结果都是死亡,可过程是自己的,人生的体验不尽相同。生命是一种历程,奋斗了才会有收获。我不敢去诠释生命,我只想给大家说两个故事。一个着名的舞蹈演员,事业非常成功,正准备去参加一个国际的比赛。可就在前几天,她被确诊为骨癌。她面临着两条路:要么截肢,要么死亡。身为一名舞蹈演员,失去了双腿就像失去了生命。她进退两难。她不愿,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最终,她选择了辉煌,选择了那一瞬间的美丽。当她站在舞台上时,她步伐轻盈,丝毫看不出她是个有重病在身的人。当她走下舞台时,她再也没有起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生的努力,化身为舞台上的一次演出。她,用舞台上短短的十几分钟,将生命的价值定义为灿烂、辉煌。相信大家一定都见过蝴蝶吧,当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时,你可曾想到,蝴蝶的生命来之不易。上天是公平的,他给了蝴蝶翅膀,让它们能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可上天又是残酷的,他让蝴蝶在拥有翅膀的同时,也让它们历尽了磨难。蝴蝶是由蛹化来的,当它们在蛹中挣扎时,它们把血液挤进翅膀。谁都帮不了它,只有它自己努力。不经过挣扎的蝴蝶是飞不起来的。蝴蝶的美是一种悲壮的美。它们,用一季的飞翔,将生命的价值解释成奋斗、精彩。在她们身上,生命被诠释得淋漓尽致。生命的价值在于用不懈的努力去争取辉煌,去用一生的付出证明自己的价值。如果能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那么此生无憾也。人生总是会死的,没有不逝的生命,可有的重如泰山,有的轻若鸿毛。他们生命的价值不同。结果一样,为什么不让自己活的精彩一些呢?如同飞蛾扑火、金蝉脱壳;如同火柴倾其所有去撑起一片光明。飞蛾、金蝉的价值在于飞翔、火柴的价值在于燃烧。干什么都要有代价,有时,代价是整个生命。这就是生命的价值 人生和生命是两个概念,相互关联,但有本质的不同。 人生是生命在人间旅行的一个片断,人生是短暂的,而生命是久长的。人生是生命长河里展现的一个生命段落,而生命是从宇宙源头延伸到无限时空的连续剧。人生随时会结束,但生命不会随着人生的结束而结束,生命的人生结束了,

人的现代化读书笔记

人的现代化读书笔记 【篇一:推荐写读书笔记的书目录】 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推荐书目 基础篇(30部) 1.《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学记评注》, 高时良编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中国教育史》(修订本), 孙培青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8.《国际教育新理念》,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9.《素质教育学习纲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三联书店200年版 10.《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师范司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教育社会学》, 吴康宁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德育新论》, 鲁洁、王逢贤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5.《爱弥儿》, (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6.《大教学论》, (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7.《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9.《民主主义与教学》,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0.《给教师的建议》,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和教师的谈话》, (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900字

小编小语: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900字作文是叙述对弗兰克尔的著作《追寻生命的意义》的人生感悟,集中营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人的所有价值都被摧毁,关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就存在于生活过程本身的读后感,更多关于《追寻生命的意义》的作文尽在巨人作文网高中频道。 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的人,几乎能承受任何怎样活着的问题。 ——尼采 当长期处于一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人的所有价值都被摧毁,时刻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这时人们的心理会在高压下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种痛苦无望的生活还有任何意义吗?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以二战集中营幸存者的身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自传体的书中,讲述了那种极端环境,给普通囚徒的心理状态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囚徒们为了自己和朋友能活下去,而进行的残酷的生存斗争。作为一名敏锐的观察者和亲历者,他进一步从这些惨痛真实的经历中,引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我们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而活着? 在集中营中,囚徒的所有财产和权利都被剥夺,不仅饥寒交迫,而且随时会有死亡的可能,被判定体弱有病的囚徒很快会进毒气室,在这里,生命显得格外渺小脆弱。可是据弗兰克尔观察,身体不那么强壮,却有丰富的精神活动的人,似乎更容易幸存下来,他本人就是实例。对妻子的思念和爱,让他在脑海中无比清晰地勾勒出了她的形象,并与她生动有趣地谈笑。爱,超越了时空甚至生死的阻隔,给拥有爱的人带去了内心的充实和强有力的支持。“将我像封条一样置于你的心上,爱,就会像死一样强壮。” 过去的甜美回忆,同样能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安慰,也许只是曾有过的微小的成功,也许只是一次普通的家庭聚会,可曾感受到的喜悦和满足,留在了这些回忆中,弥补和滋润了人们在现实中的空虚痛苦,更重要的是,指向了未来的希望:将来,我们会再次拥有这些幸福时刻! 为了活下去,囚徒们小心地节省食物,从死者身上“交换”衣物,调换转移到其它集中营的名单(这更像是命运的赌博),冷漠地注视着其它人的痛苦和死亡。即使在这种文化和道德“冬眠”的环境里,人们在动物式的生存本能外,却神奇地保持了对艺术和大自然之美的热爱,甚至感受更为强烈。“一位囚徒冲了进来,招呼我们去操场观看精彩的日落。站在外面,我们看见险恶的云在西边闪闪发光,整个天空布满了从铁红到血红、形状和颜色不断变化的云,……然后,在几分钟的寂静后,一位囚徒对另一位囚徒说:‘世界多美啊!’”在艰难绝望的环境里保持对爱和美的感受,在黑暗中不懈寻找光明和希望,我想,这就是人之为人的特殊之处吧!也正是这种特殊性,反过来,给绝境中的人们带去了活下去的力量。

早期教育与天才

早期教育与天才 《早期教育和天才》读后感 这本书是日本木村久一先生的著作,于上世纪90年代被译成中文。据说一些名家都看过这本书。本书分为七章,第一章算做一个引言,讲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其他六章每章讲述一位天才的早期教育,重点谈及父母早期教育的方法。其中第二章是《威特的教育》,是作者对《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的一个简介。本文就由此展开。《卡尔?威特的教育》是威特的父亲写的关于威特14岁以前的教育。虽然此书年代久远,却愈来愈显示出勃勃生机。其中许多教学经验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推广。 首先我们需要对本书的主要人物作一下简单介绍。威特的父亲是德国一个乡村牧师,一个了不起的学者,一个非常富于创见的人,也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克服了种种障碍,最终培养出威特这个“天才”。威特生于1800年,是19世纪德国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六国语言;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时发表了《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威特一生都在德国著名的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许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然而威特并没有高超的天资,恰恰在出生时被认为是一个痴呆的婴儿。那么卡尔?威特是如何成为一个驰名中外、学识渊博的天才而且在早年就表现出超人的素质的呢,这完全归功于威特父亲高水平的早期教育。威特父亲的早期教育取得了十足的成功,取得成功的条件有以下几点:

第一、先进的教育思想。威特父亲始终强调,“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因此威特父亲从威特出生那天就开始教育,从孩子15天大就开始向他灌输词汇。他认为,在五岁之前,孩子能够掌握一生所掌握知识的80%,五岁之前是孩子形成知识的关键期,错过这一时期,许多知识就难以形成。另外,在一次关于教育问题的学会上,他坚信: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天赋再好,后天不开发,也会成为平凡的人,天赋不好,后天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第二、丰富的知识。威特的父亲作为一名牧师,具有丰富的阅历和知识,因此才能在教育孩子时得心应手。威特懂得六国语言,对许多学科都有造诣,因此可以肯定,威特父亲也懂得多国语言,对许多学科也都有研究。因为自己不会而去教育孩子,是不现实的。 第三、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威特父亲十分欣赏爱尔维修的论断:“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因此,威特父亲特别注意教育方法的应用,通过各种手段,利用各种情境使孩子受到最好的早期教育。 第四、全面的教育。威特之所以会多国语言,多门学科,并且长大后依然才学横溢,而且很长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威特父亲全面的教育。 第五、坚强的毅力。要想培养出一个“天才”,不经过艰辛的努力是办不到的。威特父亲在教育小威特时踏踏实实、严肃认真、一如既往、二十年如一日,为了教育好威特,把自己的所有才能都施展出来。威特能有一个伟大的父亲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威特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威特的教育》一章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早期教育经验。 第一、尽早发挥孩子的能力。按照能力递减法则,生下来具有100度能力的儿童,如果放弃教育,5岁时还有80度的能力,10岁时减少到60度,到15岁时就只investigations by person/in accordance with credit rules, personnel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

追寻生命的意义 弗兰克尔“我们自己必须回答生活向我们提出的那些问题,而要回答那些问题,我们 就必须担负起生活的责任。” 最重要的是,他意识到,不论发生什么,他仍有自由去选择如何应对苦难。 自由和责任为一枚硬币的两面。 要实现个人的意义就必须超越主观的快乐,办法是去做某件“为了某事或者他人的事,或者献身于某种事业或所爱的人” 即使在充满沮丧和悲伤时,弗兰克尔的乐观主义及其对生活一贯的执着使他坚信:希 望和积极的能量能够化挑战为胜利。“苦难不一定是追寻意义所必须的,但尽管有苦难,生命仍然可能有意义。” “滋养内心的自由,拥抱自然、艺术、诗歌和文学之美,感受对家庭和朋友的爱,是 十分重要的。但是其他个人选择、行动、关系、爱好甚至简单的快乐也能赋予生命以 意义。那么,为什么一些人觉得自己如此空虚?积极的态度既可使人备感欢乐与满足,也能使人经受苦难和挫折。消极的态度会加剧痛苦,消弱快乐、幸福和满足感, 甚至导致抑郁或疾病。” “世界的状况不妙,但是除非我们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否则一切会变得越糟” “您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 “生活并非弗洛伊德所宣扬的那样,只是简单地祈求快乐,也并非阿德勒所教导的那样,只是为了争权夺利。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 的最艰巨的使命。弗兰克尔发现可能找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

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 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 “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 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 自己的情绪与行动。” 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败。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身于某一伟大的事业时产生的衍生品,或者是为他人奉献时的副产品。幸福总会降临的,成功也同样:常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希望你们的一切行为服从良心,并用知识去实现它。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当然 是相当长的时间之后——注意,我说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后!——正是由于这种不关注,成功将降临于你。 我们不喜欢谈论我们的过去。对于经历过这场噩梦的人来说,所有的解释都是多余的,而对于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来说,他们不会理解我们过去的感受,也不会理解我们现在 的感觉。 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且比较敏感的人在这里会承受更多的痛苦(他们身体也会更弱), 但对内心的伤害相应也会少许多。 爱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我理解了诗歌、思想和信仰所传达的伟大秘密的真正含义: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我知道世界上一无所有的人只要有片刻的时间思念爱人, 那么他就可以领悟幸福的真谛。在荒凉的环境中,人们不能畅所欲言,唯一正确的做 法就是忍受痛苦,以一种令人尊敬的方式去忍受,在这种处境中的人们也可以通过回 忆爱人的形象获得满足。我生平第一次理解这句话“天使存在于无比美丽的永恒思念中” 幽默是灵魂保存自我的另一件武器。大家都知道,幽默比人性中的其他任何成分更能 够使人漠视困苦,从任何境遇中超脱出来,哪怕只是几秒钟。 一个人的苦难就好比毒气。如果向空荡荡的毒气室灌入一定量的毒气,气体将完全而 均匀地弥漫开来,不管房间有多大。人的苦难也是这样,它完全占据了你的灵魂和意识,不管苦难是大还是小。因此,人苦难的“量”完全是相对的。这也意味着一件非 常琐屑的事情也能够带给人生极大的快乐。 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 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幼儿园教师读《爱与自由》有感

读《爱与自由》有感 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泰戈尔 《爱与自由》的作者孙瑞雪老师很欣赏的一段诗,同时也她也将诗句中的“爱”和“自由”作为她这本幼儿教育演讲录的书名。作为一名即将走入幼教领域的工作者,我非常庆幸在这时读了这本书,它让我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告诉我不仅仅要爱孩子,更要学会如何爱孩子。 书中有太多太多让我感动的语句,也有很多让我受益匪浅的道理,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重要的职责是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建立起稳定的安全感和自信,让孩子形成完整的人格远远重要于知识的传授。在《爱与自由》这本书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什么叫真正的“爱”!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各方面发展都会比较出彩,比如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程度小、独立性强、思想开阔、自信、记忆力好、解决问题能力强,同时孩子快乐无比!许多家长会有错觉:父母越爱孩子,孩子就越依恋她(他),但在作者看来是,父母越爱孩子,孩子也就越不过分依恋父母。因为很多经验告诉孩子,父母只是短暂离开,那种持久的爱的行为使孩子自己知道父母不管在哪里,爱是稳定不变的! 所以父母对于孩子的态度不能起伏太频繁——爱他们的时候会表现出特别爱,情绪低落时候又会对孩子冷漠态度,这样在孩子心理上会造成一定的压力,他们会怀疑父母是否是一直关爱自己的,这样会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对他的成长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几点感受 第一个触动我内心的是“儿童的优秀品质如何形成”这一章。有一段话是:“蒙特梭利描述过一幅图,图中央是个红色圆心,表示完善中心。环绕着这个圆心的是一个蓝色区,代表那些品格完好、比较坚强、平衡、有魅力、正常的人。白色的区域(蓝环之外的大部分区域)表示各种不同程度的尚未达到正常的大多数人,边缘一层是区域较小的深红色圆环,表示正常范围之外的那一类人,比如说精神病患者,违法者。”“把一种感觉抽引出来并概念化,和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是两件事”。这好比我们教孩子认知理解某个事物,孩子记住了,并非当时就能表达出来。举个例子,孩子认识西瓜,也认识绿色,但孩子在涂色时不一定把西瓜涂成绿色。这还需要一段时间,孩子还没有成为生活的观察者。原来

精心整理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10.1感受生命的意义(二)(1)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一框感受生命的意义 温故互查 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我们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设问导读 第一环节生命的追问 阅读教材111-112页,思考以下问题: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交流讨论人为什么活着? 2、结合课本112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交流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第二环节发现我的生命 阅读教材113—114页内容,思考如下问题: 1、结合课本113页“探究与分享”说说你的生命历程中,曾经发生过哪些重要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你有什么影响? 2、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做过那些有意义的事情?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意义? 自我检测: 1、人,为什么活着?为了思念,为了活下去,为了活得更长,还是为了离开。5个台湾人,平均年龄81岁,一个重听,一个得了癌症,三个有心脏病,每一个都有退化性关节炎,他们扔掉了药片,拔下了针头,驾起了蒙尘多年的摩托车,六个月的准备,环岛l3天,l l39千米,从北到南,从黑夜到白天,只为了一个简单的理由——dream!这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活着 ( ) ①要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②要到处走走,去领略生命中潜藏的景观③要任性,不顾一切追求梦想④要让生命有意义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④ 2.“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了大爱。”91岁的高龄老人刘盛兰拾荒助学的感人事迹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下列关于生命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②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③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④要使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就必须放弃个人的全部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也许你想成为一名政治家,那么你是否拥有果敢的意志?也许你想成为一名哲学家,那么你是否拥有深邃的思想?也许你想成为一名科学家,那么你是否拥有缜密的思维……无数个也许,无数个愿望,它启示我们每个人: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个人的价值() A.需要师长的支持和帮助 B.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C.需要稳定的环境和条件 D.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早期教育与天才读后感

早期教育与天才读后感 这次开家长会,老师一共介绍了6本书,推荐给所有家长看。我只买了其中的5本,还有一本缺货。这是我学习完的第1本书《早期教育与天才》。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一句话:3岁看大,7岁看老。 有娃的父母们,各种育儿经典都想看一看,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好的育儿方案。听说有致富成功学,厚黑处事学。如今我觉得可以总结一个育儿玄学。 一大群妹子在犹豫到底要不要结婚,要不要生,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生孩子值得不值得?是婆婆带孩子还是自己亲妈带?是全职带娃还是索性赚大钱,丢给家里带?她们还在考虑生娃到底痛不痛苦,自己要结婚的另一半对自己爱还是不爱。而已经有娃的这一部分,对于另外一半,爱不爱自己已经不重要了。他们沉迷于育儿经,争取要把自己的娃带成绝世神童。 这本书所举例的经典里面,所有天才神童都有一对不错的父母,父母们都有自己的信仰。作为一个有信仰的家庭,很多问题都会变的很简单。但是如果这些方法搬到天朝,那无法改变这里的父母(原生家庭的信仰),不太适合照搬。这些育儿方法都只供参考。但我相信从这些参考里面,你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成功,只归功于个人的努力

是微乎其微的,他需要代代人的努力,代代人的成功。并且把这种努力,这种信仰,一代代的传承下去,这种家庭才会强盛。 《早期教育与天才》还提到了许多育儿的细节,尤其强调语言学习。想要自己的孩子,适合这个社会的发展,必须要他有很强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如果他在语言方面都有困难(听、说、读、写)。那在以后的人生中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社会结构已经改变了。从男尊女卑,转变为男女平等,共同走向社会。虽然它的转变很缓慢,但是育儿不再不仅仅是妈妈的事。 社会的工作流程也转变了。从单一的依靠体力劳动。变成了体力脑力相结合,进而转化为精细的脑力劳动。部分的职位已经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比如去取高铁票,只用到站在机器上刷卡,不需要人工服务。比如买饮料,奶茶店的服务员已经变成了机器人。 人们只好专注于培养技能更高的孩子,以便于在后来的人工智能社会生存。育儿方向也改变了,但初衷不变。他们不仅要胜任机器人无法替代的职位,更要适合与人竞争,与人和平共处。 倘若你想到这些,便不会奇怪为什么育儿会如此火爆。他们不过是想自己的后代,获得更好的生存技能。原始人只需要摘果子奔跑和

读《保卫延安》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保卫延安》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保卫延安》有感 ——”读红色经典扬革命正气”网络文明传播活动 读完一本书籍,想必大部分人是很难从头到尾地描述一遍地,留给读书人的绝大多数是一种精神回味或者是良久的反思。近来趁着公司”读红色经典,扬革命正气”活动的热潮,我也选了一本红色书籍来读,作为公司的一员,我认为此类活动意义很大,毕竟我们信仰的力量会时常薄弱,不时重拾经典也权当是给思想补补钙。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描写的是延安保卫战的长篇小说,小说塑造了彭德怀将军的形象,更主要的是通过主人公周大勇连长带领的战士来刻画整个战争中解放军战士对国家忠诚和保卫国土的决心,或许是为了一场战役在雪中跋涉,也或者是在黑夜里屏息而又紧张的等待,这样的场景无处不在。小说人物刻画形象饱满,外貌、语言、动作都细致入微,比如描写赵劲团长是这样写地”不管什么时候,他的皮带绑腿都扎得很整齐;身子挺得直铮铮的。他负过十次伤,失血多,瘦棱棱的脸有些黄。”这样的刻画让人感觉赵劲就在眼前,战争带来的伤害不止有战争过程中的死伤,更多的是战争后人们的状态。 整部小说读完了留给我最深印象的仍然是第一章中李振德和孙子拴牛在遇到敌人后的整个过程,二人听到声响后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拴牛害怕的抱着爷爷,到后来爷爷被打,再到后来二人为了保护解放军,老汉带着敌人走了假路、抱着孙子从悬崖上跳了下去,整个描写过程透露着许多的压抑,回忆起描写的画面,仍然会感到内心压抑。或许是因为我自己做了母亲,对孩子心中的那份惶恐,感同身受,一声炮仗响,儿子都会吓得发抖,紧紧的抱着我。战争年代并没有什么安全感,这样的惶恐不只孩子有,老汉有,当时的百姓都有,在这样的状态下,百姓为了正义,为了解放军的安危,为了更多人民的自由,选择了牺牲。而我们在和平年代,却偶尔会忽略了这份来自国家的、来之不易的安全感。 读红色经典的时候,你的心会不由自主的沉重,因为红色在历史的记忆中本来就是沉重的颜色;黄河水翻滚依旧,延安仍旧是最具有红色纪念的地方。时至今日,或许还有些老兵在跟子子孙孙回忆当年的峥嵘岁月,而那些逝去的人,却永远的留在了别人的记忆里、书本里,告示着我们,不忘革命前辈,珍惜幸福,扬一身正气。 (朗读者:胡娜作者:姜颖慧) 《早期教育与天才》读后感 1917年4月木村久一的著作 该书由日本学者木村久一对几个著名的少年天才的教育经历的分享,提出了早期教育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并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卡尔威特等几名著名天才儿童的独到教育方法,也有作者对这些早期教育成功案例的分析和见解。虽然本书是将近一百年之前的著作,但是仍然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读后不但会深刻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会学习到一些至今仍然很有效的早期教育方法。 1、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1)通过对卡尔。威特、威廉。詹姆斯。赛德兹等少年天才的分析,他们都是在很早的时候就展现出与普通人的不同,在大多数人认为还应该无忧无虑玩耍的时候,就已经熟练掌握了多种语言,并开始展露头角,在十几岁就已经开始对学术有造诣并升入世界著名大学。这些少年天才并不是病态的,而是全面发展,过得非常的健康快乐,尤其是卡尔。威特。 (2)天才并不是完全是由于天赋而是得益于科学、恰当的早期教育。每个人出生的潜能肯定不同,但是如果一个潜能100的人,后天开发只有40,而一个潜能80的人后天开发能够达到60,也会出现巨大的差距。作为父母,应该重视早期教育,运用科学的方法,最大限

经典诵读方案

经典诵读方案

才芳小学“诵中华经典,造书香校园”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经典是历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价值体系,是所有华夏儿女共同认同的文化。诵读中华经典,无疑对传承民族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五教发[ ]32和[ ]37号文件要求,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让学生亲近经典,阅读经典,内化经典,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让经典浸染师生的心灵,丰富师生积累,发展师生能力,提升师生素养。为此,我校特制订本活动方案,经过诵、背、演、画等形式,把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活动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从而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三、活动原则 1、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5、巩固性原则:规定内容完成背诵后,机动时间注意巩固。 四、诵读内容 五、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 组长:向红艳副组长:谢芳负责人:文春艳邹雄诗 成员:全体语文老师 六、创立活动: (一)教师读书活动: 1、提供阅读条件,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学校图书室全天向教师开放。教师每年读五本经典名著,每月至少读一本好书。 2、积极撰写读书笔记以及好书的摘记,积极撰写读后感(每学期1——2篇)积极向学生推荐好书,并及时指导学生良好的读书方法。

《追寻生命的意义》的读书心得体会

《追寻生命的意义》的读书心得体会 《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一个人面对巨大的苦难时,用来拯救自己的内在世界,同时也是一个关于每个人存在的价值和能者多劳们生存的社会所应担负职责的思考。小编收集了读追寻生命的意义的读书心得,欢迎阅读。 《追寻生命的意义》的读书心得 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的人,几乎能承受任何怎样活着的问题。 当长期处于一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人的所有价值都被摧毁,时刻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这时人们的心理会在高压下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种痛苦无望的生活还有任何意义吗?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以二战集中营幸存者的身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自传体的书中,讲述了那种极端环境,给普通囚徒的心理状态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囚徒们为了自己和朋友能活下去,而进行的残酷的生存斗争。作为一名敏锐的观察者和亲历者,他进一步从这些惨痛真实的经历中,引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我们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而活着? 在集中营中,囚徒的所有财产和权利都被剥夺,不仅饥寒交迫,而且随时会有死亡的可能,被判定体弱有病的囚徒很快会进毒气室,在这里,生命显得格外渺小脆弱。可是据弗兰克尔观察,身体不那么强壮,却有丰富的精神活动的人,似乎更容易幸存下来,他本人就是实例。对妻子的思念和爱,让他在脑海中无比清晰地勾勒出了她的形

象,并与她生动有趣地谈笑。爱,超越了时空甚至生死的阻隔,给拥有爱的人带去了内心的充实和强有力的支持。将我像封条一样置于你的心上,爱,就会像死一样强壮。 过去的甜美回忆,同样能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安慰,也许只是曾有过的微小的成功,也许只是一次普通的家庭聚会,可曾感受到的喜悦和满足,留在了这些回忆中,弥补和滋润了人们在现实中的空虚痛苦,更重要的是,指向了未来的希望:将来,我们会再次拥有这些幸福时刻! 为了活下去,囚徒们小心地节省食物,从死者身上交换衣物,调换转移到其它集中营的名单(这更像是命运的赌博),冷漠地注视着其它人的痛苦和死亡。即使在这种文化和道德冬眠的环境里,人们在动物式的生存本能外,却神奇地保持了对艺术和大自然之美的热爱,甚至感受更为强烈。一位囚徒冲了进来,招呼我们去操场观看精彩的日落。站在外面,我们看见险恶的云在西边闪闪发光,整个天空布满了从铁红到血红、形状和颜色不断变化的云,然后,在几分钟的寂静后,一位囚徒对另一位囚徒说:世界多美啊!在艰难绝望的环境里保持对爱和美的感受,在黑暗中不懈寻找光明和希望,我想,这就是人之为人的特殊之处吧!也正是这种特殊性,反过来,给绝境中的人们带去了活下去的力量。 当我把这本书一气读完,掩卷沉思: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想,是拥有并珍惜所有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勇气和力量的美好事物,是对过去生活的甜美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是对伴侣和家人深深的爱,是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