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中的作用_姜长云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中的作用_姜长云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中的作用_姜长云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简称农村产业融合,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为表征,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果,通过农业与农村二三产业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形成产业跨界融合、要素跨界流动和资源跨界集约配置,激发新的市场需求及其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实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和拓展版,农业产业化则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源头和主要内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力量,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中也应发挥中坚作用。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引导其成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骨干力量,鼓励其成为农村产业融合的旗舰,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形成推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联合舰队”。

一、制度、技术、业态和模式创新的排头兵,也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的航空母舰

长期以来,在我国农业发展实践和农业政策体系中,推进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农业经营的体制机制创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产业组织创新为支撑,以产业导向市场化、产业运行企业化、产业形态一体化为特征,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中,龙头企业功不可没。龙头企业的创新实践为农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促进

农村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姜长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38)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070);农业部农业产业化项目(04162130124394031)。作者简介:姜长云(1964-),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服务业发展。

摘要: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发挥五方

面作用:一是制度、技术、业态和模式创新的排头兵,也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的航空母

舰;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领头羊,也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发动机;三是优

质资源(要素)进入农业的铺路机,也是农业+互联网、+文化的领导者;四是产城融合的重

要推手,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带动者;五是农民增收的发动机,也是完善利益联结机

制的积极探索者。这些作用业经具有典范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验证,代表农业产业

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向。鼓励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应有作用,应是今后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支持政策转型的方向。

关键词: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189(2017)

02-0005-06

业产业化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活力源泉。在许多地方,龙头企业实际上成为农业产业链创新活动的“发动机”,也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领航者。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求“坚持需求引领、供给创新,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形成“需求升级与供给升级协调共进的高效循环,增强发展新动能”。相对于农业产业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加有利于培育创新驱动能力,形成有利于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更加有利于推进技术、业态、产业和商业模式创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包括但不限于农业产业化。如农村产业融合涵盖延伸产业链、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等农业产业化形式,也囊括了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农业产业化“疆域”之外的内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倡导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有机结合,丰富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环保、科技、教育、文化、体验等内涵,技术、业态、产业和商业模式创新往往正是其“魅力”和价值所在。至于平台引领或服务带动型农村产业融合,往往打上了“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发展新行动”的深刻烙印。“坚持需求引领、供给创新,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形成“需求升级与供给升级协调共进的高效循环,增强发展新动能”,正是其主旨所在。

创新是企业的特有优势。许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带农户、带家庭农场、带农民合作社、带中小企业发展,甚至参与、主导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的方式,已经成为企业家成长的“摇篮”、支撑创新创业的平台(参见案例1),也是支撑农村产业融合创新能力建设的“根基”。

案例1①拥有3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大北农集团,通过实施“智慧大北农”战略,构建农业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打造农业互联网平台运营商,已初步建成“数据+电商+金融”3大核心业务平台,实现对农业全链条的平台服务;成为业务领域涵盖养殖科技与服务、种植科技与服务、互联网农业,拥有2.8万多名员工、1500余人的核心研发团队和140多家生产基地、240多家分公司,在全国建有1万多个基层科技推广服务网点的农业高科技综合服务企业集团。该集团推出的猪联网作为猪产业链解决方案,形成了“管理数字化、业务电商化、发展金融化、产业生态化”的商业模式,已集聚超过1.1万个中等规模以上的专业化养猪场,超过50万个的专业养猪人,成为服务养猪户数、带动养猪规模均居全国前列的“互联网+”养猪服务平台。该集团牵头联合中国农科院饲料所等38家单位成立的“北京中关村农业生物技术产业联盟”,已成为集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成果转化、人才培训、投融资服务、产品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通常,农村产业融合的参与主体众多,除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投资农业的工商资本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普通农户外,还有农民专业技术研究所、农机服务公司、创意农业设计商等新型农业服务主体,以及供销社、信用社、农资企业等传统农业服务主体。在许多地方,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经营主体还包括一般的工商企业、社会资本和行业组织,如电商企业、行业协会。部分城市居民也通过“社区支持农业”等方式,成为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参与者。但多数情况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往往凭借其“立足农业,依托农村,惠及农民”的先行优势,和资金实力、经营理念、产业规模、营销渠道、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有利条件,顺理成章地成为农村产业融合实践的“领导者”。许多基于农村产业融合的创新活动“上得了厅堂(高端市场),下得了厨房(大众化市场)”,同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密切相关。

①本文案例和相关龙头企业资料,根据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2016年8月编印的《农村产业融合典型龙头企业推介专家评审材料》(内部印刷)整理。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领头羊,

也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发动机

当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已经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解放和发展与此相关的社会生产力,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增加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并为此形成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保障。许多龙头企业通过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产品)结构升级,增加有效供给。部分龙头企业通过积极打造供应链,增进农业供应链不同环节的协调性,完善从餐桌到田间的需求信息传导机制和食品安全治理机制,提升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供求衔接水平,减少加工滞后、流通梗阻和供求错位导致的无效供给,促进农业从产前到产中、产后全链条的节本增效和降低风险,推进农产品无效供给向有效供给的转化。更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创办之日起,就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消费者反馈作为选择市场行为的依据,不仅有效规避产能过剩和无效供给问题,还在开拓高端市场、特色市场和发展小众经济方面率先取得成效。如许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顺应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分化的趋势,积极开发个性化、特色化、功能化、体验化、品质化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推进农产品市场与文化市场、旅游市场等对接,有效促进农业价值链升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领头羊作用正在迅速凸显(参见案例2)。前述龙头企业作为制度、技术、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排头兵和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的航空母舰,也是其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领头羊作用的突出表现。

案例2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龙头企业,集农产品标准化种植、商品化处理、农产品精深加工研发、生产与销售、生态农业旅游于一体,已在柑橘产业链形成“龙头企业+工程中心+合作社+产业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模式。近年来,该公司发起成立了宜都蜜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统一科技服务、农资配送和品牌销售,带动农户发展蜜柑生产经营和生态休闲农业;同时投资建成生物科技园,发挥国家级工程中心的技术平台作用,按照循环经济方式发展柑橘精深加工,开发了柑橘系列调味品,显著提升了柑橘产业的附加值和资源利用率。该公司投资组建的电子商务公司负责公司全系列产品线上业务的专业运营,开发线上分销客户。该公司还联合多家公司投资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培育区域电商企业的集群效应和品牌效应,为区域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流通提供新平台。该公司正在规划建设柑橘农业公园,打造农村产业融合的新载体。

补短板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无论是在农业产业化,还是农村产业融合中,融资难、融资贵都是参与企业或农户面临的突出短板之一。近年来,许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帮助农户、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方面展开积极探索。如广东温氏集团利用其信用和资金优势,积极探索“基础授信+农户联保”、“基础授信+产业化组织担保”、“公司内部垫资贷款”等农村信贷模式。在农业部首次评选的20个农村产业融合典型龙头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在探索解决农户、家庭农场或专业大户的融资问题。

许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过程,也是其延伸农业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龙头企业往往凭借规模、资金、技术、品牌、营销渠道、发展理念,特别是资源整合、市场集成能力的优势,成为现代农业产业链、产业体系建设的发动机。如近年来在安徽农村蓬勃兴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其中龙头企业往往是现代农业产业链或

农业供应链的组织者,也是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系统集成商;龙头企业对资源和服务的整合、集成能力,决定了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的程度,影响农业产业链、供应链节本增效和降低风险的效果;龙头企业对市场的集成和拓展提升能力,决定产能的有效性和将无效供给转换成有效供给的可能性,影响提升价值链的高度。如安徽科技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宿州科技产业化联合体,包括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3个家庭农场,探索形成“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运作模式,成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示范主体。又如拥有7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新希望集团,已从早期的饲料产业延伸到育种、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构建了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农牧业产业链,形成围绕农牧核心主业,冷链物流、食品零售、跨境电商、农村金融多样化发展的格局。围绕农业产业链,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发展相关服务业,已日渐成为多数龙头企业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新常态”。

三、优质资源(要素)进入农业的铺路机,

也是农业+互联网、+文化的领导者

许多龙头企业通过促进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农业生产性服务综合集成商的转型,在拓展和升级农产品市场的同时,增强了农业的资源整合、要素集成能力,畅通了优质资源、优质要素进入农业的通道。如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成立时以种植花卉为主,现已成为集鲜切花种苗繁育推广、生产种植、品种研发推广、鲜切花生产技术研究及咨询服务、采后处理及技术研究和咨询服务、鲜切花冷链运输、鲜切花进出口贸易、绿色食品出口贸易、国际国内终端销售于一体的花卉企业,完成从花卉种植商向服务商和运营商的战略布局。该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成为所在区域农村产业融合的先行者和示范带动者。又如广东新兴县的南牧机械设备公司集研发、设计、生产、安装和服务于一体,为养殖户提供高品质、机械化、自动化的畜牧设备和售后服务,带动养殖户提升装备现代化水平、养殖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有效促进了养殖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提高。其产业融合模式,成为通过农牧业装备制造现代化带动农牧业现代化的良好范例。

许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是所在区域与行业“农业+互联网”“农业+文化”的领导者。在案例1和案例2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业+互联网的带动作用显著。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集种猪繁育、生猪养殖和屠宰、生鲜配送、肉制品加工、连锁销售、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近年来通过打造青莲地方猪文博园,为消费者与产业搭建新的沟通平台,推进青莲食品产业延伸和转型,促进了产业价值链重构。

四、产城融合的重要推手,

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带动者

许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形成和关联企业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集聚、集群式融合,成为农业产业化集群的龙头企业。而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发展,又通过带动其载体建设和引导关联的二三产业向所在区域集中,成为所在小城镇、小城市甚至城市新区发展的依托,推动农村产业融合与新型城镇化的良性循环。有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安全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拓展发展空间结合,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一方面有序引导农民流转承包耕地,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另一方面引导农户集中居住,

离村进城。如河南中鹤现代农业开发集团公司作为面制品产业的龙头企业,一方面,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玉米、小麦精深加工和仓储,建设包括农产品加工、农产品仓储流通两大功能区的粮食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另一方面,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理念,建设邻近粮食精深加工园区的中鹤新城,引导农民有序流转承包耕地并进城集中居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和就地城市化。越来越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在成为新型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带动者或依托力量。如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打造青莲地方猪文博园,与所在地海盐县的南北湖旅游项目形成客源互享、产品和服务互补格局,带动了独具特色的“美食风情小镇”建设。

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过程中,许多龙头企业发掘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的资产价值,将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动者。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特别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导致其正在加快实现由农村环境旁观者甚至局部污染的制造者,向农村环境保护者与建设者的转变。如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江苏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形成了蚕茧生产、缫丝、绢纺、丝织、服饰、丝绸家纺、丝绸文化、桑蚕茧丝副产物利用一体化的产业链,成为推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的典范,还探索形成了“桑蚕茧丝绸+旅游业”、“循环经济+教育示范”、“桑蚕茧丝绸+科普”等农村新型产业融合模式。更多的龙头企业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由被动走向主动,自觉把改善环境同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或提升产品形象结合起来。如天津宝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推进肉食品全产业链延伸型融合的同时,积极发展工业旅游,通过“透明工厂旅游行”等活动开放工厂参观,拉近同消费者的距离,让消费者更好地感受企业文化、了解生产工艺流程,使企业品牌宣传和发展工业旅游有机结合。

五、农民增收的发动机,

也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的积极探索者

长期以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国家涉农政策支持的重要目标,一个重要原因是,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在经济下行和部分农产品价格下行“两个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增加农民收入难度更大,区域性、群体性农民减收的可能性也在明显增加。因此,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更为关键。许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将企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在完善同农户、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联结机制方面积极探索。温氏集团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精诚合作,齐创美好生活”为企业文化,一方面通过同农户签订养殖合同稳定农户养殖收益;另一方面带动“公司+农户”向“公司+家庭农场”转型,促进当地中产阶层的迅速壮大,促进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共生、共进、共享、共美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保本收益+分红”方式,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的途径,将带动农民增收与促进精准脱贫结合。

本文归纳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中的作用,严格地说,是具有典范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发挥的作用,并非全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均已实际发挥上述作用。五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更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鼓励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这些作用,应是今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政策转型的方向。只有这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的“盆景”,才能更好地带动形成农民增收的“风景”;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才能由“愿景”转化为“美景”。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课题组.产业融合:中国农村经济新增长点[M].北京:经济科学

出版社,2016.

[2]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J].中州学刊,2016(5):43-49.

[3]王乐君,赵海.三产融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日本韩国发展六次产业的启示[N].农民日报,[2015-12-5].

[4]张红宇.金融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

Role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Leading Enterprises on Promoting Rural Industry Integration

JIANG Changyun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and Technology,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Beijing100038,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on of rural the first,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industries,leading enterprise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can play a role in five aspects:the first aspect is that it is the exclusive bloc of system,technology,business pattern innovation,and it is also the aircraft carrier of industry innovation ability construction;the second aspect is that it is not only the bellwether of agricultural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but also the engine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dustrial system construction;the third aspect is that it is the paving machine of quality resources(elements)into agriculture,and it is also the leader of agriculture plus internet and culture;the fourth aspect is that it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leaders to integrate industry and city and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drive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the fifth aspect is that it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drive to increase farmers'income,but also the active explorer to improve benefit mechanism.These effects are the roles which leading enterprise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have already played.These effects represen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To encourage and guide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leading enterprises to play these roles should be the direction of the policy transformation for agri-industrialization leading enterprises.

Key words:leading enterprise;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rural industrial integration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趋势及政策措施 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主任 郑文凯 ---------------------------------------------------- 尊敬的孙老还有王副主 席,朋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有 这个机会参加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 举办的光彩事业与农业产业化论 坛。受我们农业部刘副部长委托, 我代表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对光彩 事业促进会发展10周年,并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大有可为、大有发展作为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已经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根据会议的要求,下面我把我们当前国家产业化发展的状况向各位做一个介绍。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态势良好。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新阶段农村工作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1、中西部地区整体跟进,整体发展水平提高。把培育壮大农村企业和壮大产业化组织作为重点。有利的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据我们2002年底对农业产业化统计,全国有各类产业化组织总数是94000个,比2000年增长了41.6%。同时中西部涌现了一批九山游子、双汇、蒙牛等一大批排头兵,体现了中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巨大潜力。 2、产业化领域拓宽,龙头组织结构区域合理。近几年越来越体现出农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展现了农业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产业化组织按产业分类,种植类占44.8%,畜牧业占 24.1%,水产化组织占8.2%,林特产业占10.4%,还有其他类型占10.5%。 3、完善产业化发展动力机制。企业和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内在的动力。目前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连接方式中,合同方式占51.9%,合作方式占12.6%,股份合作方式占13.3%,其他方式还有22.2%。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比较稳定的利益连接方式所占的比例达到77.8%。这些在实践中也有丰富的内容,主要一是规范定单内涵,强化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定单现在不仅包括订购数量、质量,还充实了最低保护价、提供系列化服务等内容,有的还增加了企业担保、银行贷款、政府贴息解决农户资金不足的条款。二是引入保险机制,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有的参加了商业保险,

农业产业化对现代化农业发展影响的调查研究

农业产业化对现代化农业发展影响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思路,创新了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形成了企业带农、惠农的发展机制和发展模式,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理念 过去我国农业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思维方式的影响,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思路不活、眼界不宽、办法不多,很长时间难以摆脱农民和市场主体积极性不高、供给难保障,增产不增收,农产品买难卖难时有发生的被动局面,农业难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农业产业化经营从根本上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方式,用现代工业理念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思考和谋划农业的发展,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看农村,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呈现了一片新的天地,找到了切实的工作抓手。 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市场引导生产发展的理念,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确定主导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开展经济合作,减少了农业结构调整的盲目性,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用工业化引领农业现代化的理念,按照工业化的要求推动农业向着商品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组织化迈进,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一体化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拓展产业链,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构建农业完整产业体系,提升了农业的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以农为本带农富农理念,要求龙头企业必须与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关系,通过制度安排把加工销售环节的增值传导到生产环节和农户,使农户通过产业化经营真正得到实惠。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龙头企业带动,互助共赢,和谐发展的理念,既抓住发展龙头企业这个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又下大力量,大力扶植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各类服务组织发展,特别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企共发展,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理念,大力引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使用新装备,提升了农业的竞争力,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发展农业现代化,实现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是关键,实现小规模分散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是保障。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拓展产业链,建立组织链,完善利益

农业产业化定义

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河北省今年实施农业产业化“111”行动计划,即省、市、县三级各抓10个标志性重大农产品加工项目。[] 1、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概念 农业产业化(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 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 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 2、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是: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市场连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科教结合型、专业协会带动型。 [] 3、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有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立足本地优势,依靠科技的进步,形成规模经营。实行专业化分工,贸工农、产供销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功能的作用,并且采取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 它的目的之一是使农民真正得利。实行产加销一体化,使农民不仅获得生产环节的效益,而且能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从而使农民富裕起来。实行农业产业化还会使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转化为商品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农产品的生产与市场流通有效地结合起来,以“龙头”企业来内联千家万户,外联两个市场,从而引导、带动、辐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并且建设一批主导产品、“龙头企业”、服务组织、商品基地。农业产业化定义和实现方式

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

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 为了全面了解掌握我镇绿色产业发展现状,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我以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为契机,通过深入一线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的办法,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并结合我镇农业农村工作实际,对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谈一些个人浮浅的看法,供今后在产业发展中参考。 一、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镇坚持把发展壮大绿产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发展战略初步形成。我们立足镇情实际,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区域优势,利用土地资源,反复进行论证和优势比较,制定了绿色产业富民战略,按照“择优开发,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绿色产业建设步伐,形成了以棚栽、林果、草畜三大特色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开发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二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我镇把产业基地建设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来抓。先后制定了三大主导产业开发的扶持激励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促进产业上规模、增效益。截止2007年底,全镇棚栽业面积累计达到1180棚,年产鲜菜3500吨,大棚菜棚均收入稳定在 8100元以上,最高棚收入达到2.8万元。全镇苹果面积达到1万亩,人工种草保存面积达到1.5 万亩,累计发展各类舍饲养殖户100多户,建成养殖小区6个。棚栽、林果、草畜三大特色主导产业提供的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三是服务网络日趋完善。镇上设立了农综站、畜牧站,每个村委会确定2—3名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民担任村级产业开发技术员,从产业发展前期、中期、后期全方位开展指导服务。同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以及传、帮、带等方法,加强产业开发技术人员的培养。 四是市场体系不断健全。根据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不断健全市场体系,积极开拓市场,初步形成了以销带产、以产促销的市场化运作新路子。开通了电子农务、农信通,建成4个农业信息服务站,为产业发展提供便捷、快速的信息服务。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镇绿色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效益,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规模效益不明显。长期以来受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我镇的产业规模小而且分散,形不成种养大户,客观上制约了产业化发展。村与村之间产业化基地建设不平衡,部分村尚未建立具有本村特色的产业基地,规模效益始终得不到显现。棚栽业和林果业主要集中在川道村,涉油村由于受观念、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困难,而且规模小。 二是经济效益不突出。我们的干部群众大部分还是按照“就农业抓农业、就种植业抓种植业”的传统模式来抓产业,在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上,积极性不高,接受能力弱,导致产业质量和效益低。从纵向发展看,我镇产业的经济效益有了一定提升,但从横向比较看,与先进乡镇的相差仍然较大,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我镇绿色产业过去只注重于产业本身的生产和销售,而不重视产业的加工和配套产业的发展,全镇没有一家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

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汇报

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汇报 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来抓,农业产业化得到稳步发展。今年三季度,我市实现农业总产值94.57亿元,占计划目标8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048元,占全年目标81%。现将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培育形成了主导产业。在粮食生产上,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推广“山川紫”(紫心甘薯)、“高系”14号(黄心甘薯)等优质品种约6000亩;示范种植天优826、特优138等优质水稻面积538亩,辐射带动面积1.2万亩。去冬今春冬季瓜菜种植面积26.5万亩,推广新品种15个以上,新技术10项,年育苗量2.5亿株。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的饲养模式,规模养猪场534家,禽类专业孵化场82家,规模养禽场1972家,蛋禽规模养殖场16家。目前鸡出栏量3549万只、猪出栏量29.18万头。以椰子、橡胶、胡椒、槟榔、油茶为主的热带经济作物和以荔枝、龙眼、香蕉、莲雾、柠檬为主的水果种植业,种植面积达到58.5万亩。南

美对虾苗产业,年生产销售对虾苗760多亿尾。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工作,促进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1家;农业专业合作社有531家,家庭农场有70家,经营土地面积6890亩。深入开展以“运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五化”创建活动,创建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13家,市级示范社19家。 (三)农业品牌规模进一步扩大。坚持实施品牌战略,围绕我市名优特品种,大力推行品牌认证,积极申报绿色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国家、省名牌,鸡、椰子糖和罗非鱼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先后打入市场,并迅速成为倍受省内外客商青睐的知名品牌。目前,全市共有农产品商标872个,其中:国家驰名商标3个,省级著名商标19个,省名牌农产品3个。“三品一标”认证20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绿色食品认证6个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个。 (四)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我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技领先、生态高效、循环利用、效益优先”原则,围绕“现代、高效、示范”目标,立足本地资源和产业特色,整体谋篇布局,突出主导产业、规模生产、功能配套,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去年,3个基地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称号,今年,3家基地又获得了省级现代农业示

标准化在实现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

标准化在实现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我国农业的腾飞能起到积极作用。对农业标准化在产业化运作中起到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农业产业化;作用;问题;对策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在对原有的生产方式进行变革时,除了要求进行企业化经营、规模化建设、集约化生产、系列化加工外,产品的规格化、标准化也是其重要特征和基础,而且农业标准化在产业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标准是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农业标准化就是指按照工业生产中“统一、协调、简化、优化”的标准化原理和方法,通过制定标准,组织实施和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把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的轨道。使其在向市场化、规模化和深加工方向发展进程各环节中不断向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它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结构调整进程;优化农产品品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保护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依据及技术基础,更是应对农业入世的重要举措。 1标准化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1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技术及产品质量的提高 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的原则下,作为先进经验、科技成果及技术的载体,农业的标准化将会促使其生产措施从生产、管理到销售都趋于规范,并将相关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易于理解和掌握的技术,促进劳动者生产素质的提高。 另外,作为判断产品质量的依据之一,农产品按标准生产是保证质量的前提,而标准水平的不断发展可使农业产品在质量逐步提高的同时,产量及生产规模得到增长。按国际标准生产农产品,并进行农产品的国际监督检验和认证,还可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使之逐步走上集约化经营的道路[1]。 1.2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保障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金塔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北部边缘,东与高台县毗邻,西与玉门市接壤,南邻酒泉市和嘉峪关市,北靠内蒙古额济纳旗,地处东经98°00′-100°20′,北纬39°47′-40°59′之间,东西长180公里,南北宽120公里,总面积 1.88万平方公里。全县海拔1120—1300米之间,境内年日照时数3300小时, 年平均气温10℃,无霜期141天,是典型的农业县。 全县共辖10个乡镇,86个行政村,459个村民小组,3.16万农户,农业人口11.3万人,占总人口的81.7%。全县现有耕地42万亩,适宜小麦、玉米、棉花、瓜类、油料、蔬菜、花卉等多种农作物生长。XX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 达到175536万元,比上年增加25567万元,增长17.1%;农业总产值达到137928万元,比上年增加17371万元,增长14.4%;其中种植业产值72851万元,牧业产值21719万元;农业增加值达到71977万元,比上年增加9150万元,增长14.6%;其中:种植业增加值44002万元,牧业增加值12360万元;农民人 均纯收入达到4582元,比上年增加322元,增长7.6%。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省市农牧部门的关怀指导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紧紧围绕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按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催生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将农业的生产、加工、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有机

结合起来,拉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农民收入,走出了一条符合金塔实际的产业化经营之路。截止目前,全县已涌现出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其中省级1家、市级2家、县级16家,各类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到60多家,其中棉花加工企业28家,番茄加工企业1家,脱水菜加工企业4家,白酒酿造企业3家,粮食、油脂加工企业13家,瓜子加工企业2家,饲料加工、销售企业1家,制种企业1家,养殖企业1家,肉羊屠宰加工企业2家,鹅肥肝生产企业1家。年销售收入达4.9亿元,带动全县10多万人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达到400多元。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措施和办法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考核机制。为了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和组织领导,县上成立了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明确了由一把手负总责,主要领导具体抓,从上到下形成组织有力、指挥有方的组织领导机构。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四大班子联席会、人大例会、政协常委会经常听取、研究农业产业化工作。为使农业产业化工作深入开展,县上专门建立了四大班子包挂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对全县农业产业化工作给予了科学、及时的指导,确保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工作深入开展。今年,县委、县政府还多次对农业产业化的重点环节、重点项目进行跟踪督查,纳入年度目标,实行定向目标管理,有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开展。同时,为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参与产业化的浓厚氛围,建立了县直相关单位对口扶持制度,实行领导、部门、企业三级承包制,并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对完成任务好的、带动能力强的进行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追究责任。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县、乡、村领导干部及科技示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与意义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与意义 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是一个新生概念,它是伴随着国内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对规模化经营需要不断提高而产生的。“农业产业化”的说法一出生就带有浓厚的泥土气息,是人们从实践中提炼总结的农业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产业目标,然而这也是众多学者从词语词义角度对“农业产业化”提出诸多异议的根源。早在1999年,国内学者郑林在《产业化的含义与“农业产业化”概念的辨误》一文中,就对农业产业化的涵义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农业产业化”是对产业化的误用,存在逻辑上的问题。孔繁来则撰文从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角度支持“农业产业化”的相关论点,他认为农业产业化是一个“面向市场的根本问题”,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方向和目标,是有其深刻的道理的”。 在农业产业化的理论研究中,学者们对农业产业化概念的表述略有不同,但本意大体一致,均表现出了对市场的关注。这与我国农村地区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所表现出的农业抗风险能力低、土地产出效率低、农民对农产品议价能力低等背景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农业产业不断发展成熟,很多地区开始走规模化、特色化农业道路,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特别是随着乡村旅游、乡村休闲度假及现代农业

的深入开发,农业分工更趋细致,区域化特征愈加明显,特别是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农村土地流转与土地整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新理念作为我国在新世纪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这些都为农业产业化的涵义注入了新的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将农业产业化定义为,区域农业在地区土地流转与土地整理的基础上,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规模化经营为途径,以龙头企业和特色农业为支柱,以产业立体化、土地集约化、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新技术引进、劳动力改造、市场化运作等手段,形成有机结合的农业产业链和价值利益联盟,最终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和组织经营形式。 二、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1.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升级。 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一家一户单独经营不同,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是规模化和市场化,其重要目标是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升级。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通过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和土地整理,一方面拆院并院,流转出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农业企业生产,防止企业建设侵占耕地资源;另一方面流转耕地,实现土地向种养大户、专业基地、农业公司集中,化零为整,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村地区种养殖业的专业化、机械化和市场化水平。与此同时,土地流转所释放出的农村劳动力可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劳动技能,参与农业企业的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 通过党校学习,在农委徐功学副主任的授课下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本人就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做一下个人小结。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新常态下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重要选择。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新的加速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好形势。但也必须看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还很不牢固:一是从农业资源看,不仅空间潜力有限,而且部分主产区土壤地力长期透支、质量持续下降、重金属超标、地下水超采等问题突出,已对农业稳定造成了日趋严重的威胁;二是从农村社会看,农业劳动力长期大规模向城市迁徙,不仅导致农村人才等资源严重流失,并引发了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管理、技术、资本、人才等现代要素更多更紧密地融入农业,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有利于扩大农村产业规模和就业容量,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有利于聚集农村人气和改善农村人员结构,促进农村社会繁荣稳定。 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一是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主要是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紧密,链条短,附加值不高。二是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育迟缓,对产业融合的带动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有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太少,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有名无实,还有一些新型主体成长慢、创新能力较差,不具备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产业的能力。三是利益

联结机制松散,合作方式简单。目前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多采取订单式农业、流转承包农业,真正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将农民利益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所占比例并不高。四是先进技术要素扩散渗透力不强,由于农业存在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加之盈利低下,许多社会资本和先进成熟的技术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扩散渗透进程缓慢,同时还由于农民的技能素质低下,农村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也抑制了先进技术要素的融合渗透。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强调和始终坚持一定要把农业作为基点,将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务农就业增收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我们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点放在农业以外的其它方面,最终可能会带动农业农村的发展,但也可能会侵害农业和农民的利益。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只有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点从一开始就明确放在农业上,始终把农业和农民放在突出位置,融合的方向才不容易出现大的偏差;才能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 青干班五组

农综办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工作汇报

农综办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工作汇报 近年来,**苗族乡人民政府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对比坝区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苗族乡山区的农业产业化只能说刚刚起步,远远落后于坝区平均水平。主要表现在产业基础较差,发展速度慢,规模上不来,集中反映在地方财政困难,农民收入偏低,其关健是农业产业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我乡地处两州三县交界处,是**县乃至XX州的东大门,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53公里。蒙文公路穿境而过,是**县最偏僻边远的高海拔山区,最高海拔为2567.8m,平均海拔为1984m。全乡总面积15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984万亩。全乡辖4个村民委员会,37个自然村,4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426户,总人口11072人,居住着汉、苗、彝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9%。我乡立足于山多地少,农业人口比重大,种植结构单—的实际,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作为农民增收和富民兴乡的重点工程来抓。全乡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玉米、三七、烤烟、大白菜、早实泡核桃。

在坚持稳定粮食生产不放松的基础上,积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泡核桃、烤烟、三七、大白菜等4大特色产业。我乡农业产业化呈现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主导产业初步形成。根据我乡的自然资源优势,历史传统经验和近年来农业发展情况,着眼于市场需求,经过几年来的结构调整,我乡以大白菜、三七为主的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发展前景看好。大白菜种植正在成为我乡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仅今年种植面积就达到12800亩,分布于**等三个村委会种植,在农民收入中占据了较大比重。二是老板+农户的供销模式开始凸现。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有些蔬菜老板自发到我乡收购大白菜,形成了老板+农户的供销模式。 特色产业初见规模。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靠山吃山”的工作思路,目前,全乡完成了粮食播种面积 3.35万亩,杂交玉米1.1万亩。烤烟种植1200亩,狠抓三七、大白菜和泡核桃种植;全乡完成三七种植面积776亩,种七农户达到了160户,三七年销售量123.4吨,实现销售收入 370.2万元,占农户纯收入的8.93%。大白菜种植突破12860亩,实现年交易量1984万公斤,销售收达1091万元,占农户纯收入的26.33%。泡核桃的种植是继三七,大白菜、烤烟等特色产业新发展的产业。产业发展形式采取政府引导扶持,农户自愿种植的方式大规模发展,目前已种植0.6万亩。

(正)为什么要施行农业产业化发展

为什么要施行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和主要内容,是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一大趋势。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实行农业企业化运作,采取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效率化,最终达成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效果。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我国目前整体发育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所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农业经济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实现质的跨越提出的内在要求。 近几年来,中央一再强调指出,联产承包责任制要保持长期不变,在这一大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内,如何扬长避短,适应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变化的需求,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确保农民增收,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实际上,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是处理和解决当前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所面临一系列难解之题的一个最为有效的举措。 农业产业化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其经营呈规模小且分散的特点,这使得农民在进入市场的时候不能准确把握市场走向,生产上的盲目性和低效益又往往使农民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业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将小规模、分散化的农业生产同大市场连接起来,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经营模式促使农产品供给结构和供给质量的合理化,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

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一,从生产环节上看,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弥补联产承包责任制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和不足。在联产承包制下的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规模细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薄弱。当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单靠农民个量显得越来越为有限,很多农户既没有扩大生产规模,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基本资源条件,又缺少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资本投入实力,因此很难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的束缚,这样生产上不去,农民收入的提高也就成为无源之水。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将分散的农户联结为一体,通过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链条,把每个农户都纳入到现代化大农业生产系列之中,真正实现生产的“统分结合”。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大大发展农户的企业化经营、农场化经营和定单农业的发展,推动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的应用,通过国内和国际间的分工和协作,充分发挥地域经济的资源优势、品种优势,促进农业经济全方位发展和进步。农民的增收也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第二,从流通环节来看,联产承包制本身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家一户和彼此封闭的生产经营单位,割断了生产与市场的内在联系,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市场供求关系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以后,由于绝大多数农民所占有的市场信息有限,加上市场调节滞后性的影响,很多农民难以正确把握市场的波动或盲目跟着市场走,往往陷入市场虚假信号的陷阱,或是产品销售受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策略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策略 农业产业化是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大事。发展农业 产业化,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扩大内需,开拓农产品市场至关重要,是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购买力,拉动消费的有效途径;要推进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必须要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加强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的综合素质,增强农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是保障农业基础地位的一项重要措施;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抓好中西部地区尤其是粮食主产区的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拓展产业链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促进农业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变的正确选择。 、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弥补联产承包责任制自身难以 克服的弱点和不足。在联产承包制下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规模细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薄弱。当农业经济发展到 定水平,单靠农民个人力量显得越来越为有限,很多农户既 没有扩大生产规模,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基本资源条件,又缺少 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资本投入实力,因此很难突

破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的束缚,这样生产上不去,农民收 入的提高也就成为无源之水。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将分 散的农户联结为一体,通过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链条,把 每个农户都纳入到现代化大农业生产系列之中,真正实现生产的“统分结合” 。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大大发展农户 的企业化经营、农场化经营和定单农业的发展,推动科学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的应用,通过国内和国际间的分工和协作 充分发挥地域经济的资源优势、品种优势,促进农业经济全方 位发展和进步。农民的增收也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二、从流通环节来看,联产承包制本身存在着小生产与 大 市场的矛盾。一家一户和彼此封闭的生产经营单位,割断了生 产与市场的内在联系,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市 场供求关系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以后,由于绝大多数 农民所占有的市场信息有限,加上市场调节滞后性的影响,很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姓名:格桑拉姆 班级:农学11-3班 学号:20116153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改变农业效益低下和其在产业结构中附属地位,他可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农业存在的各种弊端,如政府行为不当、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生产要素短缺、农业劳动者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及时解决生产要素短缺的问题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问题对策 一、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及意义 1.概念 农业产业化是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民生活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的,以当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围绕当地支柱产业实行多层次、多环节、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把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紧密连接起来,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促产业、产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为一体的生产经营体系。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和经营方式,它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起来的包括科研开发、教育培训、生产基地、产品加工和商贸等产业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和五位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团,是一个实行 企业化管理的利益共同体。① 2、意义 2.1 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升级。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一家一户单独经营不同,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是规模化和市场化,其重要目标是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升级。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通过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和土地整理,一方面拆院并院,流转出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农业企业生产,防止企业建设侵占耕地资源;另一方面流转耕地,实现土地向种养大户、专业基地、农业公司集中,化零为整,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村地区种养殖业的专业化、机械化和市场化水平。与此同时,土地流转所释放出的农村劳动力可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劳动技能,参与农业企业的“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生产活动,实现就地就业,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 2.2 促进资本进入农业和农村。相比工业和服务业,农业生产投资大、见效慢、收益低,特别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村投资环境欠佳、国家发展战略倾向等问题的存在,农业和农村“缺血”现象严重,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发展的经济“瓶颈”。相比之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政府部门积极地政策导向,能够得到税收、土地、信贷等方面的优惠和支持,为产业化所带来的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这些积极因素促使农业和农村日趋成为社会资金流向的重要领域。随着资金、信息和技术的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可逐渐壮大自身规模,完善投融资和利益分配制度,进而激活农业、农村金融信贷市场,活跃农村经济。 2.3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是农民收入难以增加

XX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

嘉峪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 西部大开发以来,我们以发展精品、珍品、旅游观光“两品一游”城郊型特色农业为重点,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措施来抓,经过几年的努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基本情况(一)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产业基地不断扩大。围绕培育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通过信息引导、技术服务、联系订单、宣传促销等措施,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现已形成优质洋葱、精细蔬菜、特色制种、优质西甜瓜、优质土豆、优质大葱、优质林果、优良畜禽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XX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9974亩,经济作物面积37722亩。一是洋葱产业逐年强大。XX年,完成洋葱播种面积10800亩,产量万吨,农民人均从洋葱产业中获纯收入1500元。XX年完成播种面积万亩,农民人均从洋葱产业中获纯收入2030元,今年完成洋葱播种面积万亩。二是精细蔬菜产业稳步发展。全市现有日光温室2163座,每年生产反季节蔬菜730万公斤,同时大田蔬菜面积和质量也在逐年提高。三是制种产业稳步推进。建成了文殊、新城两大制种基地,并由制种玉米向花卉、蔬菜等特色制种转变,效益逐年提高。四是畜牧产业快速发展。全市畜禽饲养总量达到万头(只),其中猪万头、羊万只、禽类万只、牛万头。

(二)龙头企业日益壮大,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在充分发挥市种子公司带动制种业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落实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建成了集农业科技推广开发、各类蔬菜保鲜、脱水蔬菜加工等运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金汇果蔬基地,该基地总投资2560万元,建成3000吨蔬菜保鲜库1座,年保鲜蔬菜能力15万吨以上,建成脱水蔬菜生产线一条,年生产脱水蔬菜XX吨。建成了鸿翔蓝孔雀养殖场和友谊特禽养殖场,鸿翔蓝孔雀养殖场建成高标准暖棚养殖禽舍6座,引进大型全自动电脑孵化机1台,具备年繁育XX只蓝孔雀、年生产工艺孔雀标本500个的能力。友谊特禽养殖场,建成封闭式禽舍1600m2,孵化室、育雏室3000m2,购置年孵化30万枚种蛋的孵化设备一套,每年可提供特禽种蛋150万枚、孵化种雏能力达到1000万只。文殊胚胎移植繁育基地,建成标准化羊舍2500平方米,办公楼1栋,共引进陶赛特、萨福克种羊46只,现存栏羊218只,已完成胚胎移植手术168例。同时万头肉牛养殖加工厂和万吨棉籽油加工厂正在建设之中。龙头企业的日益壮大,有力地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三)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一是积极建设和培育农村各类专业市场,现已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集贸市场3个。二是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加强与农产品经销商和龙头

科技进步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科技进步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张正义 “九五”至201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非常关键的时期,农业产业化作为解决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中深层次问题,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制度创新,也是经济结构转型期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发挥科技的驱动作用。如何把科技进步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共求繁荣和发展,这是农业科技部门和农业产业界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一、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产业化要取得实质性的大突破,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农业科技进步包含四个层次:一是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的过程,即科研上的重大突破;二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三是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过程;四是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应用于管理的过程。同时,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基础产业和弱质产业。必须依靠第一生产力来解决问题,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依靠科技进步是其最基本的方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 (一)科技进步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的关键 农业产业化建设,无论是在生产领域,加工贮藏领域,还是经营管理领域,都迫切需要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加快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目前,我国科技在农业增长所占的份额不到35%,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一半,约2/3的大量科研成果还没有全面推广,科技向生产力转化还有巨大的潜力。特别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单项、轻配套;重产中、轻产前产后;重数量、轻质量”的科研计划和管理体制,严重地制约了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的提高。 产业化条件下的农业是科学化、集约化和一体化的农业,它集优质、高产、高效于一体,科学决策、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通过科技攻关与开发计划的实施,农业院校、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深入到生产一线,通过各种形式为农民传授新成果、新技术,并结合开展各种形式技术示范和技术培训,增加农民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诸如模式化栽培、集约化饲养、规范化管理及加工、储藏、保鲜技术等。如湖南省选择了一批带全局性、方向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组织跨地区力量,联合攻关。开展水道犬面积高效栽培工程研究,湘米优化工程技术及产业化研究,湖南丘冈山地综合开发及相关产业研究,洞庭湖区综合治理与开发技术研究,耕作改制与结构调整、提高复种指数技术研究,利用草山与秸秆资源喂养草食动物技术研究,主要农作物大面积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技术研究与开发,湖南农业十五大主导产业(包括:种苗工厂、粮食开发工程以及旱粮、棉花、油料、苎麻、蚕桑、水果、茶叶、烟草、蔬菜、生猪、家禽、水产、庭院经济等)配套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二)科技进步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保证 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两个致命的弱点:其一是对资源的消耗过大。据统计,我国农业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其二是环境污染严重。从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来看,中国正处于大力发展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阶段,对资源的需求量大。但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生产的发展加剧了环境污染的程度。比如化学农药、肥料、塑料等的无节制发展和使用,对农业生产条件与民族生存环境的危害越来越重。因此,应调整技术路线,走持续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创造生态农业新模式,发展高产、优质、离效农业,建立以节水、节地、节能为中心的集约化生产体系。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把资源节约放在优先地位,以改变过去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教育和提高劳动者索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从而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生态持续与社会持续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科技进步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科技进步既是一个栩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也证相互作用的两个重要方面。 (一)农业科技本身需要一个产业化的过程 推进农业技术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进入农业生产领域的途径与方式也必须有…个从依靠行政下段向依锥市场的转变,从以技术为核心向以市场为核心的过渡。农业科技要进入市场,火力推进农

农业产业化与我国农业发展

农业产业化与我国农业的发展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当前,我国农业正面临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产量不稳定等一系列困境。只有通过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才能解决这一系列困境,为我国农业发展开辟出新的道路。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比较效益为中心,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可以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对于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发展;“三农”问题;农业劳动生产率 一、引言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多个“一号文件”以改善我国农业落后的面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当前我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不高、粮食产量不稳定、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等方面。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这些问日益凸显,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只有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才能顺利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现状的分析来强调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我国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必然性。依据农业产业化的定义和特点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在我国如何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并结合我国国情来分析我国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我国农业走产业化道路以及实现我国“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提出建议。 二、我国农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当前我国农业也存在

农业产业化概述

中国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中共十三大确立的中国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中指出到21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基本实行现代化,而农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其现代化发展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就是: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因此,中国农业的产业化对于中国农业的现代化乃至整个中国的现代化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近年来中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相关解决对策进行整理,以便于学习和研究。 一、什么是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其实质是通过市场功能主体相关环节的联合,对农业产供销、农工商实行企业内部化或合同式经营,减少交易费用,增强市场竞争力,使参与主体合理分享交易利益,强调在农业产供销一体化过程中,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产供销、农工商的一体化,实现农产品增值,克服传统农业的弱质性,有效地提高农业比较利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宗旨是使农民不仅获得生产环节的效益,而且能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使农民真正得利。因此,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产业化的本质动力,缺乏科技的力量,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体化进程就无法有效地联接起来[1]。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具备的标准为:一、具备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有龙头企业为依托;三、龙头载体和基地农户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四、完善的社会化服务系统;五、基地农户要达到一定的组织化程度[2]。 总的来说,农业产业化,就是进行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来回避农业生产中的自然风险、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加其产业竞争力[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