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记录

合集下载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记录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记录

***医院
***HOSPITAL 手 术 记 录
姓名:*** 住院号:***
第(1)页
姓名***,性别***,年龄50岁,病室***,床号28。

手术日期: [手术时间] 至 [手术时间]
术前诊断:1.***
术中诊断: 1.***
手术名称:[手术名称]
手术指导者:[手术指导者]
手术者:[手术者] 助 手:[助手]
麻醉方式:[麻醉方式] 麻醉者:[麻醉者]
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术野,铺巾。

脐下切开皮肤1.2cm ,气腹穿刺针建立CO2气腹。

脐下及剑突下置1.1cm Trocar ,右肋缘下于锁骨中线上置0.5cm Trocar ,分别置入腹腔镜及相应器械。

镜下探查:肝脏色泽、大小、质地正常,胃小肠等均未发现异常。

胆囊约8x4x3cm ,与周围轻度粘连,无明显充血、肿胀,胆总管无扩张。

超声刀分离粘连,游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胆囊动脉用超声刀移行凝闭,胆囊管上血管夹夹闭后切断;超声刀继续分离胆囊床,完整剥离胆囊,胆囊床创面用超声刀彻底止血。

所切除胆囊自剑突下穿刺孔取出。

反复冲洗术野干净,查无活动性出血,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排除气腹,拔除各Trocar ,各穿刺口无活动性出血,缝合关闭各切口,腹壁无皮下气肿。

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少,麻醉效果好,术后病人送PACU 。

给予补液对症治疗。

标本肉眼检查:胆囊壁不厚,胆囊内见息肉样病变,约1.5x1cm ,并内胆汁正常。

胆囊标本交家属过目后送检病理。

术者签名:[术者签名]
记录者:[记录者]
日期:[日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记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手术步骤、经过及所见全麻成功后,平卧位,常规腹部碘伏消毒,铺无菌巾。

沿脐窝上部作切口,长约1cm,切开皮肤,以两把巾钳从脐窝两侧将腹壁提起,于切口处行气腹针穿刺,成功刺入腹腔后,接上气腹机充气(CO2),维持腹内压在14mmHg。

气腹成功后,再次提起腹壁,于脐部切口行10mm 套管针穿刺,穿刺成功后放入腹腔镜探查腹腔,见胆囊三教处大网膜粘连,胆囊略充血,约9.0X5.0cm大小,壁薄,决定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于剑下及右腋前线肋缘下各2cm 处分别作10mm 和5mm 切口,在腹腔镜监视下,分别行10mm 和5mm 套管针穿刺。

穿刺成功后,于剑下和肋缘下套管针内分别放入分离钳和抓钳。

变换体位,使患者头高及左倾位,便于显露胆囊三角。

以抓钳抓住胆囊颈部,向右上方牵引,超声刀沿胆囊底近肝缘0.5cm处分离浆膜,直至胆囊颈部,将胆囊从胆囊床剥离,以分离钳钝性解剖胆囊三角,分离出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并分清胆总管和肝总管,看清胆囊管和肝总管关系后,于剑下套管针内插入可吸收夹钳,在尽量靠近胆囊颈部的地方以可吸收夹夹闭胆囊管,共夹闭2个夹,第一个夹距胆总管0.5cm,剪断胆囊管,保留端留置2个夹。

胆囊动脉处使用一枚钛夹后切断。

于剑下套管针内插入取胆囊钳,夹住胆囊管残端,将其拖入套管鞘内,连同套管针一同拔出,使胆囊管残端露出切口外,以血管钳取下残端钛夹,并撑开胆囊管,插入吸引器吸净胆汁。

取石钳取出黄白色结石多枚,直径大者1.5cm。

血管钳扩大腹壁切口,将胆囊拔出。

于剑下切口再插入套管针,并插入吸引器对局部冲洗,吸净后,胆囊床喷凝止血,纹氏孔处置胶管引流一枚,于右肋缘下切口引出,排除气腹,拔除套管针,缝合固定引流管,剑下及脐部切口皮下各缝合两针,以无菌刀口贴封盖切口。

清点纱布器械无误,手术结束。

胆囊送病理。

肝胆外科手术记录大全

肝胆外科手术记录大全

肝胆外科常规手术记录大全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步骤:1.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取仰卧位,常规碘伏消毒术野,铺无菌巾。

2.沿脐下切开皮肤1.2cm,开放式进腹,置入1cm Trocar,建立CO2气腹,设定腹内压13mmHg。

改体位为头高脚低位及左侧卧位各约30度。

剑突下置入1cm Trocar,右肋缘下于腋前线上置0.5cm Trocar,分别置入腹腔镜及相应器械。

镜下探查:腹腔网膜组织与肝脏、胆囊粘连,网膜组织包裹胆囊,胆囊大小约12×6×4cm,充血肿胀,胆囊壁厚约1.0cm,内有结石一枚,大小约1.5×1.5×1cm。

肝脏大小、形态、质地正常,胃小弯等均未发现异常。

胆总管无扩张。

术中诊断: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

遂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3.超声刀逐步游离粘连的大网膜。

分别游离暴露胆囊前后三角,显露胆囊管,距胆总管约0.5cm处用可吸收夹1枚夹闭胆囊管,胆囊管胆囊侧用可吸收夹1枚夹闭,予两者之间剪断胆囊管。

超声刀顺逆结合自胆囊床分离胆囊,胆囊床创面用电凝彻底止血。

反复冲洗术野干净,查无活动性出血及胆漏,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

留置肝下引流管一条,从腋前线Trocar孔引出并固定。

所切除胆囊装入标本袋后自脐部穿刺孔取出,排除气腹,拔除各Trocar,各穿刺口无活动性出血,缝合关闭各切口。

4.术程顺利,麻醉效果满意,术中出血约ml,术后患者血压/ mmHg,患者清醒后送回病房。

切除胆囊及结石向患者家属展示后送病检。

二、胆肠吻合术开腹:修整肝管断端,留作吻合口。

在Treitz韧带下15cm空肠分离钳分开系膜,超声刀切开系膜,直线闭合切割器切断空肠。

丝线连续缝合空肠断端加固。

超声刀游离肠系膜使空肠远侧断端可轻松提至肝门下方。

注意保护空肠血供。

在距空肠远侧断端3cm处,对系膜缘切开空肠,直径约1cm。

可吸收薇乔线间断缝合肝管断端和空肠对系膜缘切开处,用“降落伞”法间断缝合。

手术记录腹腔镜转开腹胆囊切除

手术记录腹腔镜转开腹胆囊切除

手术记录手术日期:术前诊断:胆囊炎,胆囊结石cholecystitis,Cholecystlithiasis术后诊断:胆囊炎,胆囊结石cholecystitis,Cholecystlithiasis手术方式:腹腔镜转开腹胆囊切除 Laparoscopic to Open cholecystectomy手术人员:麻醉方式:插管全麻 General anesthesia麻醉人员:术中所见:腹腔镜下见结肠肝曲至结肠脾曲段横结肠与腹壁紧密粘连,难以松解。

其余肠道及盆腔未见明显异常。

中转开腹后见胆囊网膜粘连明显,胆囊壁炎性增厚,胆囊内5*5cm大小结石一枚,胆总管未见扩张。

手术经过:1.平卧位,气插全麻,常规消毒铺巾。

2.于脐上作弧行小切口,以气腹针穿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5 mmHg气腹。

腹腔镜明视下左右腹直肌外侧再作两个套筒针穿刺。

用解剖器稍分离,见腹腔内粘连严重,难以分离,与家属讲明情况后决定中转开腹。

3.取右肋缘下弧行切口,长约20cm,逐层进腹,探查腹腔。

4.分离胆囊与网膜间炎性粘连,胆囊穿刺得脓性胆汁,送培养。

以无损伤钳夹持胆囊底部,沿胆囊两侧切开胆囊浆膜,由胆囊底部游离胆囊至胆囊颈部,显露肝十二指肠韧带和Winslow孔,钝性分离,找到胆囊管,在胆囊管后上方分离出胆囊动脉,近胆囊壁处切断胆囊动脉,距胆总管0.5cm处切断胆囊管,近端双重结扎。

移去胆囊后胆囊床彻底止血。

5.冲洗腹腔,确切止血,置一200ml负压引流球于网膜孔处,清点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

6.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500ml,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送PACU。

记录:。

医学实习日记外科手术观察

医学实习日记外科手术观察

医学实习日记外科手术观察医学实习日记 - 外科手术观察尊敬的导师,我是一名正在进行医学实习的学生。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有幸参与了外科手术的观察与学习。

我在本次实习中的任务是记录我的观察和体验,并总结其中的收获与教训。

以下是我在外科手术观察过程中的日记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名称: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主刀医生:李医生助理医生:王医生观察记录: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外科手术观察,我感到非常兴奋又有些紧张。

今天的手术是一台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在手术室里,医生们井然有序地进行准备工作,让我对手术流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整个手术过程中,医生们一直保持高度的专注和耐心。

在开始手术前,李医生首先向我们解释了手术的目的、操作方法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

他从镜头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胆囊的位置和细节结构。

王医生在李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器械的摆放和腹腔镜的插入。

他轻而准确地穿刺入腹,然后进行气腹。

通过腹腔镜,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腹腔内的器官和组织。

接下来,李医生开始进行胆囊的解剖和切除。

他轻柔地处理组织,小心地分离胆囊与周围的血管和组织。

在李医生的操作下,我逐渐明白了解剖学知识如何与手术技巧相结合,完成一个成功的手术。

整个手术过程中,医生们时刻关注着患者的状况,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他们的配合与默契令我印象深刻。

在手术结束时,医生们一起对手术过程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分享了一些他们的经验与技巧。

观察心得:通过这次观察,我对外科手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手术需要医生们细致入微的观察、准确无误的判断和熟练的操作技巧。

同时,团队合作也是成功完成手术的重要因素。

最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伦理和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训。

在手术中,医生们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他们关注每一个细节,尽力避免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

这让我明白了作为医生应该具备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名实习生,我深受鼓舞和激励。

虽然我目前还没有实际参与手术操作的机会,但我将继续学习和努力,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记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记录

手术记录
科室床号住院号
病人姓名年龄性别
术前诊断
术后诊断
手术名称
手术医生助手
麻醉方式麻醉师
手术日期
手术经过:
镜检:肝:大小正常异常(),色(红、黄褐、灰褐色),结节样改变无有(位置:大小:),脾脏正常异常(),胃及十二指肠正常异常(),双侧腹股沟区疝无有(左:右:)。

胆囊:大小 cm× cm× cm大小,呈梨型,底、体、壶腹部及三角区解剖清楚粘连(),呈慢性急性炎性改变,张力大小,胆囊壁薄厚: cm ,囊内单发多发结石,大小 cm,腔内息肉无有(部位:大小:)胆汁颜色:黄绿色白色脓性,胆囊管: cm粗, cm长,颈部结石嵌顿:无有(大小:),Mirizzi征无有。

胆囊管开口位于胆总管右侧壁,胆囊动脉来源于肝右动脉,位于三角区内,旁淋巴结保留。

胆总管 mm粗,张力高低。

其他脏器粘连情况:无有(部位:)
经过:顺行胆囊切除,出血 ml,未行减压,无剥破,无胆漏无结石漏出,无残留结石。

胆囊管钛夹双重处理,胆囊动脉钛夹处理,胆囊动脉后支电凝处理,胆囊床电凝处理,腹腔引流管:无有(放置位置:)
合并脏器切除:无有(部位:)
并发症及处理:无有(处理:)
中转及胆道其他手术经过:无有(经过:)
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输液 ml,输血:无有(输血量: ml)
麻醉复苏好,安返病房。

手中所切标本送病检否:
建立气腹方法:Vernss 气腹针穿刺注气。

CO2: L。

腹腔压力: mmHg Trocar 穿刺顺序:
T A:: mm T B : mm T C: mm T D: mm。

胆囊炎手术记录

胆囊炎手术记录

胆囊炎手术记录患者姓名:[具体姓名]性别:[男/女]年龄:[X]岁住院号:[具体住院编号]手术日期:[年/月/日]手术名称: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或开腹胆囊切除术,根据实际手术方式填写)手术医师:[主刀医生姓名]、[助手医生姓名等]麻醉方式:[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等,按实际情况填写] 麻醉医师:[麻醉医生姓名]一、术前诊断1. 胆囊炎(急性/慢性,需注明具体情况,如是否合并胆囊结石等)2. [如有其他相关诊断依次罗列]二、手术指征1. 患者反复出现右上腹疼痛,呈[具体疼痛性质,如绞痛、隐痛等],经保守治疗后效果不佳,发作频率逐渐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2. 辅助检查提示胆囊壁增厚([具体厚度数值]),胆囊[具体形态异常描述,如肿大、萎缩等],存在胆囊炎典型影像学表现(如超声、CT 等检查结果简述)。

3. 符合手术治疗的相关医学标准,无明显手术禁忌证,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手术同意书。

三、手术经过1. 患者体位与消毒铺巾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手术区域(上至剑突下,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铺无菌巾单,建立无菌手术区域。

2. 切口选择与建立气腹(腹腔镜手术时)于脐下缘作一长约[X]cm 弧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钝性分离筋膜,Veress 针穿刺成功后,建立CO₂气腹,设定气腹压力为[具体压力值,一般12 - 15mmHg]。

经该切口置入10mm Trocar 作为观察孔,置入腹腔镜镜头,探查腹腔内情况,肝脏、胆囊、胆总管、十二指肠、胃等脏器未见明显异常粘连(此处按实际探查所见描述)。

在腹腔镜直视下,分别于剑突下、右锁骨中线肋缘下及腋前线肋缘下各置入5mm(或根据实际器械大小)Trocar,作为操作孔。

(若为开腹手术,则描述为:取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长约[X]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钝性分离腹直肌,打开腹膜进入腹腔,洗手探查腹腔,各脏器情况如上述腹腔镜探查情况描述)3. 胆囊分离与切除用无损伤抓钳提起胆囊底部,向外侧牵拉,显露胆囊三角区,仔细解剖胆囊三角,辨认出胆囊管、胆囊动脉及胆总管,确认三者关系后,用可吸收夹(或钛夹等,按实际所用器械)分别夹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近胆囊端切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注意描述夹闭及切断的具体位置、操作是否顺利等细节)。

手术记录:腹腔镜转开腹胆囊切除

手术记录:腹腔镜转开腹胆囊切除

手术记录:腹腔镜转开腹胆囊切除
术前及术后诊断:
术前诊断: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
术后诊断: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三角粘连
手术方式:
本手术开始时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胆囊三角粘连严重,难以分离,故转为开腹胆囊切除。

麻醉方式:
本手术采用全麻。

手术经过:
1.患者进入手术室,麻醉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在脐下作一小切口,置入腹腔镜镜头及操作器械。

探查发现胆囊及胆囊三角粘连严
重。

3.尝试通过腹腔镜分离胆囊三角,但由于粘连严重,难以分离,决定转为开腹胆囊切
除。

4.在右上腹作一小切口,逐层分离组织,暴露胆囊。

5.用顺行法进行胆囊切除,将胆囊从肝脏剥离,彻底止血。

6.取出胆囊,缝合伤口。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2.密切观察手术切口,保持干燥清洁。

3.患者清醒后可开始小剂量进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4.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以促进恢复。

5.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本手术记录仅为示例,实际手术记录可能因患者病情不同而有所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江湘雅医院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记录
姓名:石献敏性别:男年龄:45岁科室:外床号:3床住院病历号:201308010643手术时间:2013年8月4日麻醉方式:全麻麻醉医师:李作江
术前诊断:结石性胆囊炎胆囊肿大
术后诊断:结石性胆囊炎胆囊肿大
拟施手术: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手术: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人员:主刀:钟新才一助:杨武二助:陈鹏三助_______
手术经过:全麻成功后,取头高脚底,左侧倾斜卧位。

常规消毒术野皮肤,铺无菌巾、单孔被。

在脐轮上做1.5cm弧形切口,经此切口,气腹针穿入腹腔后注入CO2气体压力 13 毫米水柱。

建立气腹后,拔出气腹针,在该穿刺点(A点)将10mm锥鞘送入腹腔,电视摄像系统检查腹腔内脏器,未见损伤。

电视监视下于剑突下 2 cm (B点),右锁骨中线肋缘下 2 cm(C点),穿刺将10mm、5mm、锥鞘送入腹腔并插入抓钳,电凝钩等手术器械。

探查腹腔,腔内无渗液。

肝质地柔软,颜色红润,表面光滑,无结节,(左、右)肝形态大小正常。

胃正常、前壁、后壁、大湾侧、小湾侧无溃疡十二指肠正常。

胆总管清晰,外径约0.5cm,肝十二指肠韧带脂肪厚、不清晰)。

大网膜与胆囊(无、有)粘连,分离(容易、困难)。

胆囊50X21X18mm大小,颜色(正常,壁不厚、灰白色,壁厚约4mm,充血,水肿(有、无),张力(高、不高)。

胆囊三角(清晰、不清晰),分离(容易、困难)。

胆囊(颈、管)(有、无)结石嵌顿。

将胆囊(底、体部)向头侧牵引,电凝钩靠近胆囊壶腹分离出胆囊管,胆囊动脉外径约5mm,施钛夹1颗,胆囊管残端保留钛夹2颗并剪断胆囊管,胆囊动脉施钛夹2颗,胆囊动脉分支施钛夹1颗,电凝切断胆囊动脉。

提起胆囊底距胆囊床0.5cm 浆膜下电凝钩灼、割、完整移除胆囊,胆囊切除过程中渗血5ml。

电凝胆囊床,仔细检查胆囊床无渗血,肝、胆总管连续存在,各穿刺孔无出血,放尽腹腔内气体,缝合腹壁各切口,术毕病人清醒后,拔除器官内插管后护送病房。

术毕将胆囊送检,结石交给病人家属手中。

医师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