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解剖ppt课件
合集下载
局部解剖学胸部ppt课件

外侧淋巴结、肩胛下淋巴结、中央
淋巴结、尖淋巴结 )。
胸肌间淋巴结
(RoHale Waihona Puke ter 淋巴结)中央淋巴结
胸骨旁淋巴结 尖淋巴结
① 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注入 胸肌淋巴结。
② 上部的淋巴管:注入尖淋巴结或 锁骨上淋巴结。
③ 内侧部的淋巴管:一部分注入胸
骨旁淋巴结,并与锁骨上淋巴结
肱淋巴结 (外侧淋巴结)
交通。另一部分与对侧乳房的淋
第三章 胸 部
1
一、境界
? 上界: a) 前面:以胸骨颈静脉切迹、
胸锁关节、锁骨上缘 b) 后面: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的
连线。 ? 下界:以剑突、肋弓、第11
肋的前端、第12肋下缘至第 12胸椎棘突的连线。 ? 由于膈的穹窿部突向胸腔, 因此胸壁比胸腔长,两者分 界线不完全一致。
二、层次
? 胸壁层次:皮肤、浅筋膜、 深筋膜、胸廓外肌层、胸廓 和肋间肌以及胸内筋膜。
肋间内膜
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 神经和血管的相互位置由下而 上:肋间神经、肋间动脉、、 肋间静脉。NAV
? 胸膜腔穿刺位置:
肋间最内肌
① 选择肋角外侧至腋中线之间(
临床多用肩胛线第 8、9肋间隙)
肋间神经外侧 皮支的后支
肋间内肌 肋间外肌
,沿下位肋骨上缘进针。
② 如选择腋中线至胸骨之间穿刺
时,则应在肋间隙的中部进针 。
肋间神经外侧 皮支的前支
肋间神
经外侧 皮支
肋间后动脉
肋间后动脉
前支 外侧皮支 后支
肋间神经前皮支
胸壁前外侧部进针(肩胛线外侧)
肋间外膜
胸壁后部进针(肩胛线内侧) 11
肋间神经前皮支
第四节 胸腔及其脏器
淋巴结、尖淋巴结 )。
胸肌间淋巴结
(RoHale Waihona Puke ter 淋巴结)中央淋巴结
胸骨旁淋巴结 尖淋巴结
① 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注入 胸肌淋巴结。
② 上部的淋巴管:注入尖淋巴结或 锁骨上淋巴结。
③ 内侧部的淋巴管:一部分注入胸
骨旁淋巴结,并与锁骨上淋巴结
肱淋巴结 (外侧淋巴结)
交通。另一部分与对侧乳房的淋
第三章 胸 部
1
一、境界
? 上界: a) 前面:以胸骨颈静脉切迹、
胸锁关节、锁骨上缘 b) 后面: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的
连线。 ? 下界:以剑突、肋弓、第11
肋的前端、第12肋下缘至第 12胸椎棘突的连线。 ? 由于膈的穹窿部突向胸腔, 因此胸壁比胸腔长,两者分 界线不完全一致。
二、层次
? 胸壁层次:皮肤、浅筋膜、 深筋膜、胸廓外肌层、胸廓 和肋间肌以及胸内筋膜。
肋间内膜
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 神经和血管的相互位置由下而 上:肋间神经、肋间动脉、、 肋间静脉。NAV
? 胸膜腔穿刺位置:
肋间最内肌
① 选择肋角外侧至腋中线之间(
临床多用肩胛线第 8、9肋间隙)
肋间神经外侧 皮支的后支
肋间内肌 肋间外肌
,沿下位肋骨上缘进针。
② 如选择腋中线至胸骨之间穿刺
时,则应在肋间隙的中部进针 。
肋间神经外侧 皮支的前支
肋间神
经外侧 皮支
肋间后动脉
肋间后动脉
前支 外侧皮支 后支
肋间神经前皮支
胸壁前外侧部进针(肩胛线外侧)
肋间外膜
胸壁后部进针(肩胛线内侧) 11
肋间神经前皮支
第四节 胸腔及其脏器
胸部正常横断面解剖 PPT课件

41
肺部正常CT解剖
通过右中间段支气管与 左上叶支气管层面:右 下叶背段显示。
42
肺部正常CT解剖
右中叶支气管层面:背 段显示更多。双肺上叶 前段。
43
肺部正常CT解剖
通过下叶基底段支气管 上部:右中叶外侧段与 左舌叶上段,右中叶内 侧段与左舌叶下段。
44
肺部正常CT解剖
通过下叶基底段支气管 下部层面:右肺下叶前、 内、外、后基底段,左 肺下叶前内、外、后基 底段。
4
正常纵膈CT解剖
主A弓层面:主动脉弓 自右前向左后斜行,头 臂V,上腔V。
5
正常纵膈CT解剖
主肺A窗层面:内充脂 肪,可含数个淋巴结, 上界为主A弓下缘,下 界为左侧肺A,前方为 升主A,后方为气管。 同一层面升主A总是大 于降主A,两者之比: 2.2~1.1︰1。奇V弓通 常位于此层面。
胸部正常CT横断面解剖
布尔津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戴蓬勃
2010.1.29
1
正常纵膈CT解剖
2
正常纵膈CT解剖
胸骨切迹或胸锁关节层 面:三对血管排列在气 管两侧,前外为锁骨下 V(1),靠后贴纵隔胸 膜为锁骨下A(3),左 右颈总A紧贴气管两旁。 食管、甲状腺下极。
3
正常纵膈CT解剖
主A弓上(左头臂静脉) 层面:五支血管:左头 臂V水平走行,横过左 颈总与无名A之前方, 与右头臂V汇合为上腔 V。
患者女,59岁,以活动后气促为主诉入院, 无咳嗽、咳痰。临床诊断为高血压。
34
35
CT解剖
39
肺部正常CT解剖
通过气管隆突上方 (1cm)层面:右尖段、 左尖后段、右上叶前段。
40
肺部正常CT解剖
肺部正常CT解剖
通过右中间段支气管与 左上叶支气管层面:右 下叶背段显示。
42
肺部正常CT解剖
右中叶支气管层面:背 段显示更多。双肺上叶 前段。
43
肺部正常CT解剖
通过下叶基底段支气管 上部:右中叶外侧段与 左舌叶上段,右中叶内 侧段与左舌叶下段。
44
肺部正常CT解剖
通过下叶基底段支气管 下部层面:右肺下叶前、 内、外、后基底段,左 肺下叶前内、外、后基 底段。
4
正常纵膈CT解剖
主A弓层面:主动脉弓 自右前向左后斜行,头 臂V,上腔V。
5
正常纵膈CT解剖
主肺A窗层面:内充脂 肪,可含数个淋巴结, 上界为主A弓下缘,下 界为左侧肺A,前方为 升主A,后方为气管。 同一层面升主A总是大 于降主A,两者之比: 2.2~1.1︰1。奇V弓通 常位于此层面。
胸部正常CT横断面解剖
布尔津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戴蓬勃
2010.1.29
1
正常纵膈CT解剖
2
正常纵膈CT解剖
胸骨切迹或胸锁关节层 面:三对血管排列在气 管两侧,前外为锁骨下 V(1),靠后贴纵隔胸 膜为锁骨下A(3),左 右颈总A紧贴气管两旁。 食管、甲状腺下极。
3
正常纵膈CT解剖
主A弓上(左头臂静脉) 层面:五支血管:左头 臂V水平走行,横过左 颈总与无名A之前方, 与右头臂V汇合为上腔 V。
患者女,59岁,以活动后气促为主诉入院, 无咳嗽、咳痰。临床诊断为高血压。
34
35
CT解剖
39
肺部正常CT解剖
通过气管隆突上方 (1cm)层面:右尖段、 左尖后段、右上叶前段。
40
肺部正常CT解剖
局部解剖学 胸部ppt课件

第1~6肋软骨后面,距胸骨侧缘1~2cm,分为腹壁
上动脉和肌膈动脉,还上段发出心包膈动脉,与膈神 经伴行等。
胸廓内静脉: 与同名动脉伴行,
注入头臂静脉。 胸骨旁淋巴结: 沿胸廓内血管排列,输 出管参与合成支气管纵 隔干。
(五)、胸内筋膜:
贴附于胸廓内面。向上覆盖于胸膜顶上面称胸膜上 膜;向下贴于膈上面,称膈上筋膜。
2.胸骨角 意义
④平左主支气
管与食管交叉 处,即食管的 第2狭窄处;
2.胸骨角 意义
⑤平主动脉弓的起、 止处;
2.胸骨角 意义
⑥ev⑥静enTn脉奇tehare静处scaat脉;zhvyea汇gsou入spve上erii腔onr
2.胸骨角 意义
⑦ The boundary line
b⑦etw上ee、n t下he纵su隔pe分rior a界nd的in标fer志ior;
解剖
第三章
Thorax
人体解剖教研室
2
解剖 3
解剖 5
2.胸骨角 意义
①是计数肋和 肋间隙序数的
标志
2.胸骨角 意义
②向后平对第4胸 椎下缘水平;
2.胸骨角 意义
②③Th气e l管eve分l wh为ere左th、e tr右ach主ea 支div气ides管in的to 水the r平igh,t an即d l气eft p管rin杈cip水al (平mai;n) bronchi.
2、深层: 位于胸大肌深面。 锁胸筋膜。
(二)胸廓外肌层: 第1层为胸大肌、腹外斜肌和腹直肌上部;
第2层为锁骨下肌、 胸小肌和前锯肌。
胸肌间隙:胸大、 小肌的间隙,内含疏松 结缔组织和2~3个胸肌 间淋巴结。
第3层为肋间肌。
第4层为胸横肌。
上动脉和肌膈动脉,还上段发出心包膈动脉,与膈神 经伴行等。
胸廓内静脉: 与同名动脉伴行,
注入头臂静脉。 胸骨旁淋巴结: 沿胸廓内血管排列,输 出管参与合成支气管纵 隔干。
(五)、胸内筋膜:
贴附于胸廓内面。向上覆盖于胸膜顶上面称胸膜上 膜;向下贴于膈上面,称膈上筋膜。
2.胸骨角 意义
④平左主支气
管与食管交叉 处,即食管的 第2狭窄处;
2.胸骨角 意义
⑤平主动脉弓的起、 止处;
2.胸骨角 意义
⑥ev⑥静enTn脉奇tehare静处scaat脉;zhvyea汇gsou入spve上erii腔onr
2.胸骨角 意义
⑦ The boundary line
b⑦etw上ee、n t下he纵su隔pe分rior a界nd的in标fer志ior;
解剖
第三章
Thorax
人体解剖教研室
2
解剖 3
解剖 5
2.胸骨角 意义
①是计数肋和 肋间隙序数的
标志
2.胸骨角 意义
②向后平对第4胸 椎下缘水平;
2.胸骨角 意义
②③Th气e l管eve分l wh为ere左th、e tr右ach主ea 支div气ides管in的to 水the r平igh,t an即d l气eft p管rin杈cip水al (平mai;n) bronchi.
2、深层: 位于胸大肌深面。 锁胸筋膜。
(二)胸廓外肌层: 第1层为胸大肌、腹外斜肌和腹直肌上部;
第2层为锁骨下肌、 胸小肌和前锯肌。
胸肌间隙:胸大、 小肌的间隙,内含疏松 结缔组织和2~3个胸肌 间淋巴结。
第3层为肋间肌。
第4层为胸横肌。
胸部C诊断解剖ppt课件

左主支气管中段层面
25
胸部CT解剖
左上叶固有段与舌段支气管分叉层面
26
胸部CT解剖
右中叶支气管开口层面
27
胸部CT解剖
显示双侧斜裂层面
28
胸部CT解剖
显示各肺叶层面
29
胸部CT解剖
下肺层面
30
31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32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2
螺旋CT胸部检查的优越性
胸部由于充气的肺产生良好的天 然对比,在日常临床运用上常规X线 检查仍然是胸部疾病诊断的重要的基 本的手段,但是常规X线检查的密度 分辨率较低,和前后组织结构的互相 重叠,使肺门区、纵隔旁、心后、近 横膈区等部位的病变难于显示。而这 二点又恰好是CT的优越性之所在。
3
螺旋CT胸部检查的优越性
由于CT具有极佳的密度分辨率(其密度分 辨率是普通胸片的10倍),和横断面像无影像重 叠的优点,使CT在胸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日 益广泛,特别是高分辨率CT(简称HRCT)技术 的发展和应用,使CT能更清晰地显示肺组织结 构的细节,达到接近大体解剖的分辨能力,从 而提高了CT对肺弥漫性病变及某些灶性病变的 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33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34
35
7
胸部CT解剖
胸锁关节层面(平扫)
8
胸部CT解剖
胸锁关节层面(增强)
9
胸部CT解剖
主动脉弓上层面(平扫)
25
胸部CT解剖
左上叶固有段与舌段支气管分叉层面
26
胸部CT解剖
右中叶支气管开口层面
27
胸部CT解剖
显示双侧斜裂层面
28
胸部CT解剖
显示各肺叶层面
29
胸部CT解剖
下肺层面
30
31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32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2
螺旋CT胸部检查的优越性
胸部由于充气的肺产生良好的天 然对比,在日常临床运用上常规X线 检查仍然是胸部疾病诊断的重要的基 本的手段,但是常规X线检查的密度 分辨率较低,和前后组织结构的互相 重叠,使肺门区、纵隔旁、心后、近 横膈区等部位的病变难于显示。而这 二点又恰好是CT的优越性之所在。
3
螺旋CT胸部检查的优越性
由于CT具有极佳的密度分辨率(其密度分 辨率是普通胸片的10倍),和横断面像无影像重 叠的优点,使CT在胸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日 益广泛,特别是高分辨率CT(简称HRCT)技术 的发展和应用,使CT能更清晰地显示肺组织结 构的细节,达到接近大体解剖的分辨能力,从 而提高了CT对肺弥漫性病变及某些灶性病变的 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33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34
35
7
胸部CT解剖
胸锁关节层面(平扫)
8
胸部CT解剖
胸锁关节层面(增强)
9
胸部CT解剖
主动脉弓上层面(平扫)
[局部解剖学]胸部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胸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1082c6de80d4d8d05a4f01.png)
Greater supraclavicular fossa
Inferior fossa of clavicle
2020/12/15
[局部解剖学]胸部PPT课件
25
Nipple
2020/12/15
[局部解剖学]胸部PPT课件
26
2020/12/15
[局部解剖学]胸部PPT课件272020/12/15
[局部解剖学]胸部PPT课件
4
2020/12/15
[局部解剖学]胸部PPT课件
5
(二)分区:
1、胸壁:前正中线、腋前线、后线和后正中线。 2、胸腔:分为中部(纵隔)和两侧的左右部(肺和胸 膜)。
胸前区
胸背区
胸外侧区
2020/12/15
[局部解剖学]胸部PPT课件
6
Thoracic wall and cavity
[局部解剖学]胸部PPT课件
18
Co肋stal a弓rch
2020/12/15
[局部解剖学]胸部PPT课件
19
costal arch
The infraster胸nal骨( su下bc角ostal) angle
2020/12/15
[局部解剖学]胸部PPT课件
20
剑肋角
2020/12/15
[局部解剖学]胸部PPT课件
③ The innermost intercostal muscle
肋间外膜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肋间最内肌
2020/12/15
[局部解剖学]胸部PPT课件
肋间内膜
35
Anterior and posterior intercostal artery
2020/12/15
人体断层解剖学课件胸部(心脏部分)

意义
通过胸部断层解剖学的研究,可 以深入了解胸部各器官的结构和 功能,为医学影像学、胸部手术 等领域提供重要的解剖学基础。
胸部断层解剖学研究方法
CT扫描
利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获取胸部连续的断层图像,可清
晰显示胸部各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MRI扫描
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取胸部高 分辨率的断层图像,对于软组织分 辨率高,可显示心脏、血管等结构。
指导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胸部断层影像诊断结果, 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如手术、介入或药物治疗等。
05 胸部疾病与心脏影像诊断 案例分析
肺部疾病案例分析
肺炎
影像表现为肺实变,可见空气支 气管征,累及胸膜时可有少量胸
腔积液。
肺结核
影像表现为多形态病灶,如渗出、 增殖、干酪、纤维钙化病变可同 时存在,密度不均匀、边缘较清 楚和病变变化较慢,易形成空洞
心脏静脉的生理功能
心脏静脉负责将经过心肌代谢后的静脉血回流至心脏,以维持心 肌的正常代谢。
心脏传导系统
1 2
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
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 支和浦肯野纤维等。
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
负责产生和传导心脏的电信号,以协调心脏的收 缩和舒张。
3
心脏传导系统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如窦性心 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有后降支和左室后支,它们为心脏提供血液供应。
冠状动脉的生理功能
03
冠状动脉负责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至心肌细胞,以满足心肌
的代谢需求。
静脉回流系统
心脏静脉的解剖结构
包括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和心小静脉等,它们负责收集心肌的静 脉血。
通过胸部断层解剖学的研究,可 以深入了解胸部各器官的结构和 功能,为医学影像学、胸部手术 等领域提供重要的解剖学基础。
胸部断层解剖学研究方法
CT扫描
利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获取胸部连续的断层图像,可清
晰显示胸部各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MRI扫描
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取胸部高 分辨率的断层图像,对于软组织分 辨率高,可显示心脏、血管等结构。
指导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胸部断层影像诊断结果, 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如手术、介入或药物治疗等。
05 胸部疾病与心脏影像诊断 案例分析
肺部疾病案例分析
肺炎
影像表现为肺实变,可见空气支 气管征,累及胸膜时可有少量胸
腔积液。
肺结核
影像表现为多形态病灶,如渗出、 增殖、干酪、纤维钙化病变可同 时存在,密度不均匀、边缘较清 楚和病变变化较慢,易形成空洞
心脏静脉的生理功能
心脏静脉负责将经过心肌代谢后的静脉血回流至心脏,以维持心 肌的正常代谢。
心脏传导系统
1 2
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
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 支和浦肯野纤维等。
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
负责产生和传导心脏的电信号,以协调心脏的收 缩和舒张。
3
心脏传导系统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如窦性心 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有后降支和左室后支,它们为心脏提供血液供应。
冠状动脉的生理功能
03
冠状动脉负责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至心肌细胞,以满足心肌
的代谢需求。
静脉回流系统
心脏静脉的解剖结构
包括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和心小静脉等,它们负责收集心肌的静 脉血。
局部解剖学胸部ppt课件

25
Nipple
26
27
28
29
30
31
32
肋间外肌
A:肋间外肌,B:肌间内肌。
肋间内肌
箭头示起止点。
胸横肌
33
34
(1)The intercostal muscles
① The external intercostal muscle and membrane
② The internal intercostal muscle and membrane
具体所见如下:
79
1.纵隔左侧面观 左肺根
上方:主A弓、左颈总A、左
锁骨下A。
前方:膈N、心包膈AV,前
下方有心包隆凸。
后方:迷走N、胸主A、交感
干、内脏大N。
食管上三角:
左锁骨下A、主A弓与脊 柱围成的三角。内有胸导管和食管上份。
食管下三角:由胸主A、心包和膈围成。内有食管下份。
80
2、纵隔右侧面观 右肺根
7
二、表面解剖
1. 体表标志
颈静脉切记 肋与肋间隙
胸骨角
肋弓
剑突
乳头
锁骨
胸大肌
2. 标志线
前正中线 胸骨线 锁骨中线 胸骨旁线 腋前线
腋后线 腋中线 肩胛线 后正中线
8
The j颈ug静u脉lar切n迹otch
9
St(胸eorfnL骨aol ua角nisg)le
10
①①T向he后lo平we对r b第or4der o胸f t椎he下4t缘h t;horacic
①在肋角内侧: 不宜穿刺;
②在肋角之前:
可在肋间隙的中部或肋上缘稍上方进针。 40
膈神经(C3~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