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环氧氯丙烷生产应用及市场分析

合集下载

环氧氯丙烷简介介绍

环氧氯丙烷简介介绍
建议
加强环氧氯丙烷生产企业的安全和环保管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 ,降低环境污染和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THANKS
感谢观看
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
新型催化剂研究
针对环氧氯丙烷生产过程中的反 应条件和催化剂进行深入研究, 开发新型催化剂,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高附加值产品研发
开发高纯度、高性能的环氧氯丙烷 下游产品,如环氧树脂、涂料等, 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副产物综合利用
对环氧氯丙烷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 进行综合利用,开发新的下游产品 ,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甘油法
甘油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甘油,然后通过催化剂进行环化 反应得到环氧氯丙烷。此方法具有原料成本低、环保等优 点,但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催化剂。
02
CATALOGUE
环氧氯丙烷的市场分析
环氧氯丙烷的市场分析
• 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于合成树脂、胶 黏剂、表面活性剂等。其分子式为C3H5ClO,是一种无色至淡 黄色透明液体。来自环氧氯丙烷的毒性及防护措施
毒性
环氧氯丙烷是一种中等毒性物质,对 眼睛、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 时间接触或吸入高浓度蒸气可导致急 性中毒,甚至昏迷和死亡。
防护措施
在生产、储存和使用环氧氯丙烷的场 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佩戴防护眼 镜、手套和防护服,避免长时间直接 接触皮肤和吸入蒸气。
废气与废水处理方法
03
CATALOGUE
环氧氯丙烷的应用领域
环氧氯丙烷的应用领域
• 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树脂、胶黏剂、涂料、医药、农药等领域。其化学式为C3H5ClO, 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2024年手性环氧氯丙烷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手性环氧氯丙烷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手性环氧氯丙烷市场前景分析前言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性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领域,对于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手性化合物在药物、农药、香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手性环氧氯丙烷作为一种手性的有机化合物,具有潜在的市场前景。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手性环氧氯丙烷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需求手性环氧氯丙烷由于其独特的手性结构,具有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使其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

1. 新药研发:手性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合成各种手性药物。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药物研发的不断推进,对手性药物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从而带动手性环氧氯丙烷市场的发展。

2. 农药和杀虫剂:手性环氧氯丙烷作为杀虫剂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高效、低毒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随着粮食产量和农作物保护需求的增加,对杀虫剂的需求也将随之增长,从而带动手性环氧氯丙烷市场的扩大。

3. 香料和味精:手性环氧氯丙烷作为香料和口味增强剂的成分之一,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味道,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口感的要求不断提高,对香料和味精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为手性环氧氯丙烷市场提供了机会。

竞争格局目前,手性环氧氯丙烷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格局。

主要竞争企业包括国内外的化学制药公司、农化公司和香料公司等。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能力和市场渠道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由于手性环氧氯丙烷市场的发展趋势良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市场,竞争将不断加剧。

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手性环氧氯丙烷的应用领域广泛,对其质量和稳定性要求高。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手性环氧氯丙烷的合成方法和生产工艺将会不断改进,以提高产品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

2.环保趋势:全球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上升。

手性环氧氯丙烷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市场扩大: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药物、农药、香料等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为手性环氧氯丙烷市场的扩大提供了机遇。

环氧氯丙烷的合成简介

环氧氯丙烷的合成简介
11
2.3 甘油法
(1)甘油氯化制二氯丙醇
Cl
HO
OH + HCl CH3COOH
OH
Cl
(2)二氯丙醇皂化生成环氧氯丙烷
Cl
OH
Cl
+ NaOH
+
O
Cl
Cl
OH
OH
Cl +
+ H2O
Cl
OH
Cl + NaCl + H2O
12
2.3.1 甘油法——工艺流程简图
氯化氢 甘油
醋酸 催化剂

化 反 应
丙烯回收
吸收处理 副产盐酸
丙烯
氯化 反应器
分 离
脱 轻
脱 重
氯丙稀



氯气
反次 应氯 器酸
混 合 器
皂 化 塔
脱 轻 塔
脱 重 塔
成 品 塔
水 氢氧化钙 废水
7
2.2 醋酸丙烯酯法Fra bibliotek(1)丙烯氧化反应合成醋酸丙烯酯
Pd
+ 1/2O2 +CH3COOH
O CH3C O
+ H2O
(2)醋酸丙烯酯水解反应制烯丙醇
O
CH3C O
+ H2O
HO
+ CH3COOH
20世纪80年代,原苏联科学院与日本昭和电工均开发了此法,原苏 联采用先氯化后水解工艺,而昭和电工则采用先水解后氯化工艺。
8
2.2 醋酸丙烯酯法
(3)烯丙醇氯化反应合成二氯丙醇
HO
+ Cl2
(4)二氯丙醇皂化生成环氧氯丙烷
Cl
OH + Ca(OH)2

环氧氯丙烷的生产及国内外市场分析

环氧氯丙烷的生产及国内外市场分析

第 1 O期
崔 小 明 :环 氧氯 丙 烷 的 生 产及 国 内外 市 场 分析
・ 7・ 2
的关 注。
高温高压 ,操作条件 比较温 和 ,安全可靠 ; ( )甘 5 油 法 不 消 耗丙 烯 ,原 料 资源 丰 富 。还 可 以再 生 , 易形 成循环 经济 ,经济效 益较 为明显 。
盐 水解 生成次 氯酸 ,叔 丁醇循 环使 用 ) ,次 氯酸 与
氯丙 烯反 应 生成 二 氯丙 醇 ( 程 中二 氯丙 醇 浓 度 过

首 次实 现 了 由氧 氧化 代 替 氯 氧化 的技 术 .减 少 了 醚 化 副反应 .提 高 了系 统 的 收率 ;工艺 过 程无 副
产 盐 酸产 生 :可 以较容 易 获 得 目前 技 术还 不 能得
环 氧 氯 丙烷 行 业 今 后 的发 展 建 议 。
关 键 词 :环 氧氯 丙 烷 ;生 产 ;消 费 ;市 场调 查 文章编号 :17 — 6 7 (0 8 1-0 60 6 3 94 2 0 ) 0 0 2 - 6
中图分类号 :T 2 111 Q 3.
文献标识码 :A
1 生产 工 艺
丙 醇皂 化合 成 环 氧氯 丙 烷 3个 反应 单 元 丙 烯 与
氯 气 经干 燥 、预热 后 以摩 尔 比 4 51混合 进 入 高 ~: 温 氯化反 应器 .短 时 间 ( 3s 约 )内进行 反应 ,生 成 氯 丙 烯 和 氯 化 氢气 体 。精 制 后 得 氯 丙 烯 产 品 , 同 时副 产 D D混 剂 ( ,2 二氯 丙 烷 和 1 一 — 1 一 .3 二 氯丙 烯 ) ,氯 化 氢气 体 经水 吸 收后 得 到 工业 盐 酸 ; 氯气 在水 中生成 次氯 酸 ( 或采 用 介 质叔 丁醇 和 氯 气在 N O a H溶 液 中反 应 生 成叔 丁 基 次氯 酸 盐 .该

国内外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

国内外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

国内外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目前世界上生产环氧氯丙烷的工业方法主要有:(1) 以美国Shell公司为代表的丙烯高温氯化法(以下简称氯丙烯法),中间产物为3-氯丙烯,最终制得环氧氯丙烷。

目前全球95%以上的环氧氯丙烷均采用此方法生产。

(2) 日本昭和电工80年代中期开发并已工业化的醋酸烯丙酯-烯丙醇法(以下简称烯丙醇法),中间产物为烯丙醇。

1.1氯丙烯法氯丙烯法主要原料是丙烯、氯气和石灰,主要反应工艺由丙烯高温氯化、氯丙烯次氯酸化和二氯丙醇皂化三步组成,其工艺流程见图1。

工艺特点:具有生产大型化、连续化和自动化的特点,并具有工艺成熟、操作稳定、中间产物氯丙烯既可作精细化工原料又可作商品出售的优点,但也存在着转化率低、副产物多、单耗高、设备易腐蚀、“三废”多等缺点[1]。

1.2烯丙醇法烯丙醇法的主要原料是丙烯、氧气和醋酸,主要反应工艺由丙烯气相催化氧乙酰制醋酸烯丙酯、水解制烯丙醇、与氯加成合成二氯丙醇和皂化脱氯化氢四步组成,其工艺流程见图2。

工艺特点:采用乙酰氯化技术,收率高;无氯醇化工艺,质量高;取消高温氯化工艺,反应条件缓和,副产物少,而且氯气和石灰原料消耗减半。

然而,该工艺存在着反应步骤多、需用不锈钢材料防醋酸腐蚀、防止烯丙醇单元混合气爆炸的安全可靠性等不足[1]。

由表1所得,两种工艺路线的能源消耗基本相近,但由于烯丙醇法装置工艺流程长,所以投资费用相对较高[1-2]。

国内外环氧氯丙烷生产能力继Shell公司环氧氯丙烷装置工业化生产起,1960年以后,日本、前苏联、西欧、东欧相继建成环氧氯丙烷工业装置,产量不断增加,但美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特别是80年代随着汽车、能源、交通运输以及建筑业的调整发展,对环氧树脂的需求大为增加,带动了其上游原料环氧氯丙烷生产能力的提高。

世界环氧氯丙烷总生产能力1978年为44万吨、1988年为70万吨、1998年为100万吨、2005年为145万吨。

可以看出,从1978年开始,每经过10年,世界环氧氯丙烷的产能增加50%以上。

环氧氯丙烷技术和市场

环氧氯丙烷技术和市场

3万吨∕年环氧氯丙烷项目(甘油法)前言:氯化石蜡等有机氯产品的副产盐酸销售困难,不但体现在价格上,更重要的是区域消化能力低。

随着公司有机氯产品的陆续开工建设,副产盐酸的日益严峻的销售形势会逐渐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来,因此尽快建设耗副产盐酸或氯化氢的产品,是当务之急。

作为消耗氯化氢较多的环氧氯丙烷项目近几年发展迅速,下面就环氧氯丙烷项目的市场形势、技术方案和能耗水平等指标进行分析。

一、概述: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以它为原料制得的环氧树脂在涂料、胶黏剂和电子层压材料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环氧氯丙烷还可用于生产硝化甘油炸药、玻璃钢、电绝缘品、表面活性剂、医药、农药、涂料、离子交换树脂、增塑剂、氯醇橡胶等。

目前我国环氧氯丙烷的消费比例为:环氧树脂85%,合成甘油7%,氯醇橡胶2%,其他约占6%。

甘油法生产环氧氯丙烷是我国60年代生产环氧氯丙烷的主要方法,其中间体为二氯丙醇,经过碱化之后形成环氧氯丙烷,1965年广州助剂厂率先采用甘油法进行生产,1968年之后无锡树脂厂、沈阳化工厂等建成丙稀高温氯化法装置,由于当时甘油紧张,甘油法消耗较高,因此该工艺逐步淡出视野,但我国对该技术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2006年江苏杨农化工6万吨/年的甘油法装置正式投产,是国内第一家采用甘油法生产环氧氯丙烷的生产厂家,产品主要自用。

由于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原油自给率只有50%左右,随着丙稀成本的不断增长,采用甘油制备环氧氯丙烷的方法得到了推崇,目前甘油原料相对较丰富,利用甘油可摆脱丙稀紧缺的制约,同时投资成本、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还能实现清洁生产,不需要昂贵的催化剂,因此近期国内在建的环氧氯丙烷基本为甘油法。

二、原料供应与产品市场:1、原材料甘油市场供应情况甘油法环氧氯丙烷工艺过程的主要原料是甘油、HCl和石灰(或烧碱)。

甘油的主要来源是西欧(60-70万吨/年)、南美(50-60万吨/年)、东南亚(25-30万吨/年)、美国(40-50万吨/年,国内消费)、中国(约20万吨/年)。

环氧氯丙烷合成与用途研究

环氧氯丙烷合成与用途研究

环氧氯丙烷合成与用途研究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它是由氯丙烷与过氧化氢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环氧化反应而制得的一种有机化合物。

环氧氯丙烷可以作为有机合成反应中的重要原料,被广泛用于制备环氧树脂、涂料、塑料、医药、农药等化工产品。

首先,环氧氯丙烷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以用于制备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因其高性能和广泛的用途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环氧氯丙烷可以与双酚类、双胺类、羧酸类等化合物发生环氧化开环反应得到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可以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电器、建筑材料、涂料和胶粘剂等多个领域。

其次,环氧氯丙烷还可以用于制备环氧丙烷树脂,这种树脂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具有挥发性小、溶解力强、干燥速度快等优良性能,可以广泛用于制备油漆、涂料、油墨等产品。

而在医药行业中,环氧丙烷树脂也可以用作一种植入材料的包埋材料,如人工关节、人工心脏等植入材料的表面涂层,以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减少排异反应。

此外,环氧氯丙烷还可以用于合成二环枢合物(dioxetanes),这是一类化合物,可以发生自发光反应,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荧光探针等领域。

近年来,由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二环枢合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环氧氯丙烷的合成与用途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此外,环氧氯丙烷还可以应用于制备氯代烷基聚醚(CPAE)和氯代脂肪醇聚氧醚(CAE)。

这两种聚合物被广泛用于医药、化妆品、农药等领域,如用于制备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助溶剂等产品。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外,环氧氯丙烷还可以用于制备氯代丙炔、氯代乙酸、氯代丙酮等多种有机化合物。

这些有机化合物在医药、化工、农药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在化工生产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合成与用途的研究对于发展化工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化工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对于环氧氯丙烷的合成和应用研究必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推动化工产业的发展。

2024年环氧氯丙烷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环氧氯丙烷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环氧氯丙烷市场前景分析引言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涂料、树脂、塑料、化妆品等行业。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环氧氯丙烷市场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环氧氯丙烷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趋势、主要应用领域、竞争格局和发展机遇等方面。

市场趋势环氧氯丙烷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出较稳定的增长态势,并且有望在未来几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市场趋势:1.增长驱动因素:环氧氯丙烷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等行业,这些行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环氧氯丙烷市场的需求增长。

2.政府政策支持:在环保意识的提高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和法规,对环氧氯丙烷等有机化工原料的使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3.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环氧氯丙烷的生产工艺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主要应用领域环氧氯丙烷具有优良的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质,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主要领域:1.涂料:作为涂料中重要的增塑剂和溶剂,环氧氯丙烷可以提高涂料的附着力和耐用性。

2.树脂:环氧氯丙烷是环氧树脂的重要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等高科技领域。

3.塑料:环氧氯丙烷可以用作改性剂,提高塑料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广泛用于汽车、电器等行业。

4.化妆品:环氧氯丙烷是化妆品中的重要成分,用于调节产品的黏度、稳定性和触感。

竞争格局环氧氯丙烷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的大型化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

市场竞争格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龙头企业优势明显:少数大型企业在技术、资金和市场渠道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2.中小型企业发展迅速:中小型企业在某些特殊领域或地区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成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3.技术创新是竞争关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术创新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发展机遇环氧氯丙烷市场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升级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升级,对环氧氯丙烷的品质和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市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环氧氯丙烷生产应用及市场分析国内外环氧氯丙烷生产应用及市场分析沈菊华(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201208)摘要:对国内外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发展动向和市场供需作了综述。

认为环氧氯丙烷作为重要有机原料品种之一,在我国发展前景看好。

指出现行生产工艺中,醋酸烯丙酯(或烯丙醇法)技术经济性差,氯丙烯法则对环境有污染,因而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出发,应将以钛系催化剂为基础的环氧氯丙烷合成作为今后技术开发目标。

关键词:环氧氯丙烷生产应用市场1.概述环氧氯丙烷(ECH)是生产环氧树脂和合成甘油的重要中间体,也是制造水处理剂和纸张加工树脂及弹性体等的重要原料。

据Tecnon OrbiChem统计,全球2001年ECH消费量为840 kt,2003年则上升至920~940 kt。

2003年ECH用途分配为:环氧树脂占75%,合成甘油占10%~15%,水处理剂和纸张加工树脂及弹性体等占10%~15%。

2003年全球ECH装置的总生产能力为1.24 Mt/a,按实际开工率为75%推算,同年产量约930 kt。

目前,世界ECH生产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区域不均衡,75%以上的生产能力和产量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三个地区;二是生产能力又为少数专利商所垄断,Dow、Shell和Solvay三家公司生产能力约占全球总生产能力的50%;三是工艺路线比较单一,全球90%以上的产能为丙烯高温氯化法,醋酸烯丙酯法不到10%[1]。

2.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动向2.1生产技术现状ECH的生产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Shell Development公司以丙烯和氯为原料直接高温氯化合成氯丙烯成功,迄今仍是生产ECH的主要方法。

1985年日本昭和电工公司开始以丙烯为原料经醋酸烯丙酯和烯丙醇生产ECH,从而打破完全依赖高温氯化法的格局。

其中丙烯高温氯化法的生产过程主要由丙烯高温氯化、氯丙烯次氯酸化和二氯丙醇皂化生成ECH三步组成。

皂化后的粗ECH经蒸馏后可得到ECH成品。

该法ECH收率约70%~75%。

醋酸烯丙酯法的生产过程包括以下4个主要步骤:丙烯气相催化氧乙酰化制醋酸烯丙酯;醋酸烯丙酯水解制烯丙醇;烯丙醇与氯加成合成二氯丙醇;二氯丙醇用石灰皂化脱氯化氢得到环氧氯丙烷。

与传统的丙烯高温氯化法相比较,醋酸烯丙酯法避免了高温氯化反应,并成功地将氧引入环氧化物中,提高了系统的收率,工艺过程无副产盐酸产生,又可以较容易地获得高纯度的烯丙醇。

该法ECH收率约90%,但不足之处是工艺流程长,投资费用相对较高。

两种方法的原料及公用工程消耗比较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的原料及公用工程消耗比较项目高温氯化法醋酸烯丙酯法原料消耗/t(t-1 丙烯0.66 0.59 氯 2.10 0.89 氢氧化钙 1.12 0.65醋酸-0.03 氧气-0.36能耗高较低“三废”排放量多较少ECH收率,%70~75 90 开工率,% 70 85 产品成本,%1.14 1 三废治理占总投资,%15~20 (10 设备维修占总投资,%5 1~22.2技术发展动向传统技术的改进和新技术开发是ECH重要发展方向。

传统氯丙烯法合成ECH的过程存在着设备腐蚀较严重,能耗大,耗氯量高,副产物多,并且产生大量含氯化钙和有机氯化物的废水(每生产1 t ECH约产生50~60m3废水)等弊端。

许多厂商对氯丙烯法进行了改进,如环化反应由采用Ca(OH)2改为CaO,以回收热量;环化塔由常压改为减压操作,以节省50%的蒸汽消耗;用叔丁基次氯酸盐法合成二氯丙醇,以降低蒸汽消耗、提高收率、减少废水排放量;而减少废水排放量对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关键作用。

Dow开发了丙烯醛制ECH的工艺,首先将丙烯醛氯化生成2,3-二氯丙醛,然后将2,3-二氯丙醛加氢生成2,3-二氯丙醇,最后2,3-二氯丙醇可脱去氯化氢生成ECH。

该工艺的原料丙烯醛是由丙烯催化氧化制取的。

上述反应的方程式如下:一份专利的例子表明,丙烯醛生成2,3-二氯丙醛的摩尔选择性为75.5%,2,3-二氯丙醛加氢成2,3-二氯丙醇的摩尔选择性为95%。

在新技术的开发方面,主要是基于TS-1为催化剂的新工艺开发。

TS-1催化体系的特点是:钛硅分子筛催化剂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氯丙烯环氧化反应温度一般是40~50℃,是所有报道中氯丙烯环氧化反应温度最低的;同时反应时间短;催化剂选择性高;反应结果好,H2O2的转化率((90%)及ECH的产率(相对于H2O2)都较高((80%),即环氧氯丙烷的选择性(相对于H2O2)一般都在90%以上,远远高于其他氯丙烯环氧化体系。

Solvay公司使用挤条型钛沸石基颗粒催化剂,将氯丙烯和H2O2作用,合成环氧氯丙烷,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将钛沸石粉末、水、硅粘结剂、成孔物质、其他添加剂混合成糊状物,挤条、干燥、焙烧。

研制的钛沸石,除TS-1,还包括ZSM-5、ZSM-11和MCM-41等。

成孔物质的量为钛沸石粉末的量的5%~35%,硅粘结剂的量为钛沸石粉末的量的5%~20%。

当氯丙烯、甲醇、35%H2O2水溶液三者摩尔比为2:15.6:1,催化剂用量又占反应介质总量2%时,在25℃下反应2.5 h,H2O2转化率为89%,ECH选择性可达99%[2]。

中国科学院成都化学研究所采用气固同晶取代法制备的Ti-ZSM-5催化剂,进行了氯丙烯/H2O2的环氧化研究。

当氯丙烯/H2O2摩尔比为3或1.89,甲醇/氯丙烯体积比为2.5~4,在50℃、1 L氯丙烯使用催化剂为75 g条件下,反应1 h或2 h,反应唯一的产物为环氧氯丙烷,H2O2有效利用率可达100%[3]。

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对有毒副产资源再利用也是ECH重要技术发展动向。

有毒副产D-D混剂中1,2-二氯丙烷(沸点96℃)和1,3-二氯丙烯(顺式沸点104℃,反式沸点112℃)的沸点接近。

因此,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有较大的困难。

但两者的化学性质差异较大。

其中1,3-二氯丙烯中3位上的氯最为活泼。

先加入合适试剂(Na2SO3,Na2CO3,HN(C2H5)2)与D-D混剂中的1,3-二氯丙烯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化合物。

而1,2-二氯丙烷不反应,保留在油相。

因而可较完全地分离D-D混剂中的主要成分1,2-二氯丙烷和1,3-二氯丙烯。

分离后再将1,3-二氯丙烯与反应试剂的生成产物作原料合成其他精细化工产品。

例如进行脱HCl处理或聚合,所得丙炔磺酸钠、丙炔醇、丙炔胺均为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聚合所得高聚物可作抗高温、抗静电填充料,分离出的1,2-二氯丙烷可氨化后成为丙二胺,又可与碱反应合成丙二醇[4]。

3.几种工艺路线的技术经济比较四种不同ECH生产工艺技术经济比较见表2。

表2将氯丙烯、烯丙醇和丙烯醛制ECH路线的生产成本进行了比较。

氯丙烯和丙烯醛路线的项目投资费用仅仅是各自的中间体转化成ECH的费用。

由于包括若干工艺的操作,使丙烯醛转化成ECH的投资费用很高。

正如预期的那样,由于中间体产物的价值列入操作费用,所以氯丙烯和丙烯醛路线的净原料成本较高,但作为一种补偿,公用工程费用就比较低。

反之烯丙醇路线的净原料成本较低,公用工程费用则较高。

每吨烯丙醇、氯丙烯和丙烯醛路线的可变成本分别为678.6、970.3和1 240.8美元,现金成本的排列也是如此。

烯丙醇路线的投资费用为1.889亿美元,而氯丙烯路线投资费用为0.654亿美元,所以烯丙醇路线失去了竞争优势。

成本与10%投资回报率之和的比较,投资的影响降低了烯丙醇工艺的地位。

因此,从成本水平来看,氯丙烯路线的成本最低,为每吨ECH 1 227.6美元,其次是烯丙醇路线,为每吨ECH 1 358.5美元,而丙烯醛路线的成本估计提高约50%,为每吨ECH 2 029.8美元。

提高丙烯醛转化成2,3-二氯丙醇的选择性,与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生产能力较大的丙烯醛装置结合在一起,使该路线可变成本下降到每吨ECH 926.0美元。

这主要是原料消耗量的下降,设备略微缩小和相应投资费用的节省导致相关投资成本下降。

改良丙烯醛法的现金成本为每吨ECH 1 105.6美元,成本与10%投资回报率之和为每吨ECH 1 659.8美元。

表2 四种不同ECH生产路线经济指标比较项目氯丙烯法烯丙醇法丙烯醛法改良丙烯醛法﹡装置生产能力/kt·a-1 63.6 63.6 63.6 63.6 总投资/百万美元65.4 188.9 209.4 193.1 总的项目费用57.2 177.7 195.5 181.2界区内26.2 78.1 108.0 100.1 界区外19.6 64.148.4 44.9 其他项目费用11.4 35.5 39.1 36.2 运行费用8.2 11.2 13.9 11.9 原料/美元·t –1 1 097.4 501.8 1 257.2 967.2 副产物收益/美元·t -1 278.3 139.4 139.2 139.2 生产成本/美元·t -1 1 124.6 1 061.6 1 700 1 355.7现金成本/美元·t -1 1 050.0 831.7 1 430.2 1 105.6 可变成本970.3 678.6 1 240.8 926.0 净原料819.1 362.4 1 118.0 828.0公用工程151.2 316.2 122.8 98.0 直接固定成本45.381.7 103.0 98.0 间接固定成本34.4 71.4 86.4 81.6折旧/美元·t -1 74.6 229.4 269.8 250.1 10%投资回报/美元·t -1 103.0 297.4 329.8 304.1 (成本+10%投资回报)/美元·t –11 227.6 1 358.52 029.8 1 659.8 ﹡改良丙烯醛是指由于催化剂性能的改进,使2,3-二氯丙醇的选择性从摩尔分数75.5%提高到95%。

4 国内外市场需求预测最新统计表明,2003年全球ECH总生产能力达1.24 Mt/a,同年产量约930 kt。

2003年全球ECH消费量约达920~940 kt,其中主要是亚洲尤其中国环氧树脂需求明显增长,其次是全球水处理剂和纸张加工树脂需求也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美国2002年ECH需求量为330 kt,2003年接近340 kt,西欧需求量停留在约250 kt,日本需求量为95~100 kt。

就全球ECH需求增长而言,欧洲和美国欠稳定,日本相对较为平稳,而除日本的亚洲其他地区预期年增长率为5%~6%(因为环氧树脂需求的增长)。

若全球年增长率以4%~5%为基础推算,2008年ECH需求量可接近1.15 Mt,装置开工率接近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