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升空过程物理学全解(1)

合集下载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一) (2)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一) (2)

1 / 6
10月19日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中考频度:★★★★☆
难易程度:★★★☆☆
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汽油机做功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 .空中悬停的直升机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C .匀速上升的电梯中的人,他的机械能不变
D .电饭锅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内能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 错误;空中悬停的直升机,由于其质量、速度、高度都不变,所以其动能和重力势能都不变,即机械能不变,故B 错误;匀速上升的电梯中的人,由于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但其高度不断在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增加,所以,其机械能在增加,故C 错误;电饭锅在工作时,会消耗电能,得到内能,所以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D 正确,故选D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功和能量的国际单位都是“焦耳”
B .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效率比柴油机低
C .做功的过程一定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要“绿色发展”就不能使用常规能源
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很多,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摩擦生热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燃料燃烧放热是把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C .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送到高处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 .摩擦起电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下面是小丽关于能量转化或转移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A .摩擦起电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天宫一号升空过程物理学全解

天宫一号升空过程物理学全解
Βιβλιοθήκη 天宫一号升空过程物理学全解王瑾
Y110702
• 天宫一号 •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 神舟八号飞船
天宫一号(Tiangong-1)是中国第一个目
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在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 3.35米,由资源舱和实验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 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 二阶段。按照计划,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 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 有人交汇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第一步是把航天员安全地送上天又安全 地返回地面;第二步要解决出舱活动、交 会对接技术、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 验室;第三步是建造中国的空间站。在第 二步当中,神舟七号已经实现了出舱活动。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2011年6月29日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通 过出厂评审,转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开展任务实施前最后阶段的测试工作。 2011年7月23日 用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 飞行器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23日上午运抵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至此,执行天宫一号飞行任务的 各大系统参试人员和飞行产品,已集结载 人航天发射场。 2011年9月20日天宫一号和运载火箭组合体 运载至发射塔架。
实验舱
• 实验舱主要负责航天员工作、训练及生活 • 实验舱是全密封的环境,对接完成后航天 员进舱进行工作、训练,一些必要的生活 活动、睡眠等也都在这里进行。内设睡眠 区(包括航天员睡眠所用的睡袋)以及使 航天员保持骨骼强健的健身区 。。实验舱 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 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 对接。
根据规划,中国在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 行器。“天宫一号” 之后,再发射“神舟八号”。 “神八”是一艘无人的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 进行无人自动对接试验。2015年前,再陆续发射 “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天宫二号”将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 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 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天宫三号”将主要完成 验证再生生保关键技术试验、航天员中期在轨驻 留、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还将开展部分空间科 学和航天医学试验。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13)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13)

一、选择题1.“木卫二”在离木星表面高h 处绕木星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公转周期为T ,把木星看作一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木星的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

若有另一卫星绕木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木星的质量和另一卫星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 ) A .()3222R h GT π+ 32()R h T R π+ B .()3222R h GT π+ 34()3R h T R π+ C .()3224R h GTπ+ 32()R h TRπ+ D .()3224R h GT π+ 34()3R h TRπ+ 2.一宇宙飞船在一个星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宇航员要估测星球的密度,只需要测定飞船的( ) A .环绕半径B .环绕速度C .环绕周期D .环绕加速度3.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自转周期为T ,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卫星的运行速度可能等于第一宇宙速度B .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324GMT πC .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D .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等于地球赤道表面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4.如图所示的三个人造地球卫星,则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可能的轨道为a 、b 、cB .卫星可能的轨道为a 、cC .同步卫星可能的轨道为a 、cD .同步卫星可能的轨道为a 、b5.“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发射,对接“天宫二号”。

若飞船质量为m ,距地面高度为h ,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A .0B .()2GMR h + C .()2GMmR h + D .2GMh 6.已知一质量为m 的物体分别静止在北极与赤道时对地面的压力差为ΔN ,假设地球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半径为R。

则地球的自转周期为()A.T=2πmRN∆B.T=2πNmR∆C.T=2πm NR∆D.T=2πRm N∆7.2019年12月16日,我国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又一次完美发射两颗北斗卫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神奇的图景:天宫一号中的物理实验现象

神奇的图景:天宫一号中的物理实验现象

120|科学之友|神奇的图景:天宫一号中的物理实验现象物理学是探索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

自然界中存在许多神奇而美妙的物理现象,让人们感受到物理学的神奇与魅力。

2011年9月29日,我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空间站进入运行轨道。

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内,宇航员进行了大量的物理实验。

由于实验舱在预定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其重力全部用于提供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与地球上重力产生的效果有差异。

在此,让我们来看看绕地球运行的天宫一号中存在哪些奇妙的物理现象。

图景1:神奇的“大力神功”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在航天航空领域有了快速发展,天宫一号空间站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实证。

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给全世界开展了一次特殊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神奇的是:王亚平轻轻弹了一下聂海胜竟然出现弹飞的现象,这体现了王亚平的“大力神功”。

在太空中出现上述现象相对于地面上的人而言是神奇的,这是为什么呢?天宫一号绕地球运行(理解为“匀速圆周运动”),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全部用来提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在理想状态下,太空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在天宫一号的实验舱内物体都处于“漂浮”状态。

在电梯箱的天花板上细绳悬挂的物体受到重力和绳拉力作用,当整个电梯向下时,物体具有一定的加速度(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失重状态:视重小于实重,当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mg-F=ma 即F=mg -ma<mg),在轨道正常运行的人造卫星上,物体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即物体与周围接触物体之间无作用力,此时王亚平只需给聂海胜一个作用力即可获得一定的加速度,实现快速飞离。

图景2:精彩的“空翻杂技”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特殊的曲线运动,仅在重力场中,细绳拴住的小球从最低点以多大的速度才能通过最高点,从最低点至最高点的过程中文|宋锦秀|科学之友|121作者单位|南通市海门证大中学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可以求出小球到达最高点的速度,在最高点时重力全部提供向心力可求出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力与运动》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力与运动》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第八章力与运动章节测试、单项选择题1.图中的a、b所示的现象,可能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fi bA.都是小车忽然停下时由B是小车忽然拉动时C.图a是小车忽然停下时回b是小车忽然停下时2.以下阐述正确的选项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能够直接通过实验验证的B.足球离开运发动的脚后,仍然向前滚动,这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C.用力使锯片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使用省力机械可以省功3.如图,小车和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手将小车推出,小车向左运动.当弹簧右端被小车压至时,小车速度为零.小车向左的运动是〔〕A.先匀速后减速B.先加速后减速C.先加速后匀速D. 一直减速4.图是汽车拉力赛途经的一段“梦水平弯道,为了更平安,现场观众应站的位置是图中〔〕乙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5.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C.省距离的机械也可以省力D.用手拍掉衣服上的灰尘利用了惯性6.如图是某同学放在水平课桌上的一摞书,以下关于取书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缓慢将甲书水平抽出需要的力大于缓慢将乙书水平取出需要的力B.缓慢将甲书水平抽出需要的力等于缓慢将乙书水平取出需要的力C,非常迅速地将甲书或乙书水平抽出,它们上面的书都会倒D.非常迅速地将甲书或乙书水平抽取出,它们上面的书都不会倒7.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央,长征二号FT1火箭成功地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如图是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火箭上升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B.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火箭升空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火箭升空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8.在实验的根底上进行科学推理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根本方法之一.例如牛顿第一定律就是运用这种研究方法得出的,在以下物理规律的得出过程中,也运用了这一方法的是〔〕A.欧姆定律B.真空不能传声C光的反射规律D.阿基米德原理9.由图可知: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平安带!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平安带的作用:① 撞向挡风玻璃造成伤害,系上平安带就可有效防止这种伤害. ②当驾驶员驾车高速行驶时,发现前面出现情况紧急刹车.③驾驶员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 ④汽车滑行很小一段距离,立即停下来.这四句话的正确排列顺序是〔〕A.②④①③B.②④③①C.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10.小华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二力平衡B.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二力平衡C.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D.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11.如下图,一个男孩用一水平推力推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但是没有推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水平推力等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B.水平推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C.木箱所受的重力大于推力叫为木箱具有的惯性太大12.以下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A.运发动把飞来的足球踢出去出.小孩匀速从滑梯上滑下C.锂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匀速转动D刚刚起飞的火箭13.起重机吊着一重力为G的物体,静止时拉力为F i ,当以2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时拉力为F2以3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下降时拉力为F3 ,那么有〔〕A. F3>F2>F[=GB. F=F2=F1=GC. 2> F[=G>F3D. F=G> F3>F214.如下图,将几颗相同的象棋棋子叠加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用钢尺沿桌面迅速击打最下面一颗棋子, 可看到该棋子被打出去了 .下面关于此情景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最下面棋子运动而其他棋子没跟着出去,此时所有棋子都具有惯性B.敲打的力越大,棋子出去的速度越大,说明物体受力越大惯性越大C.棋子被打出去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随着棋子一颗颗被打出去, 剩下的棋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15. 〔2021?南京〕如下图,小车从斜面上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撞击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小车r-i 槐A.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如果选择木板作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小车从斜面上开始下滑到撞击木块后静止的过程中,小车的机械能先变大后变小C.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假设木板的外表光滑且足够长,最终木块的动能将保持平衡二、填空题16.如下图,用重锤打桩时,重锤跟桩的相互作用力为F,桩的质量为m,泥土对桩的阻力为f.如果某一瞬间,桩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F=17.小强同学在踢足球时,用力踢向足球,足球受力后腾空而起,球离开脚后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足球具有,同时他也感到脚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18.一个载重气球在空气中匀速上升时,受到的浮力为2000N ,假设在所载重物中再加200N的物体,这时气N,受球就能匀速下降,假设气球上升和下降时所受的浮力和阻力大小不变,那么气球的重力为到的阻力为N.19.小强同学在踢足球时,用力踢向足球,足球受力后腾空而起,球离开脚后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足球具有,同时他也感到脚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20.在钦州市第四届吉安杯〞青少年龙兴陶艺创作大赛中,青少年利用泥兴泥捏成各种各样的作品,这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小李把一个刚做好重2N的龙兴茶壶静止摆放在水平桌面上,这时茶壶受到的支持力是N.21.小王家购置了一辆小汽车,小王将汽车里里外外看了个遍, 发现汽车上许多地方都用到了物理知识, 下面就是他思考的问题,请你帮他补充完整.(1)汽车发动机是汽油机,汽油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冲程,假设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的转速是3600r/min ,那么汽油机每秒内完成个冲程,做功次;(2)假设轿车以90kW的恒定功率启动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那么在0〜50s时间内,轿车发动机所做的功为J,轿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N;三、解做题22.安装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的行车记录仪, 可以拍摄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 以保存证据,复原真相.在一次A、B两车追尾相撞交通事故中,交警调阅A车行车记录仪,看到道路前方正常行驶的车子纷纷倒退〞.忽然发现B车超车变向,并道到A车前后却又放缓车速,即恶意别车. A车避让不及,追尾相撞,如图所示.请用物理知识答复以下问题:(1)如何理解道路前方的车子纷纷倒退’(2)为什么恶意别车容易造成追尾相撞的交通事故?23.校车平安是我们生活中的重中之重, 校车严禁超员,请写出两条因超员而给校车带来危害的相关物理知识.四、实验探究题24.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 将同一辆小车分别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 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下图的位置.毛巾外表棉布外表末板外表(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相同;(2)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由此推断,当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时,将保持运动状态不变(3)你认为本实验的结果能证实—(选填序号).A.物体运动需要力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牛顿第一定律.25.如图是小红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1)三次运动中,水平运动的小车在外表上受到的摩擦力最大,判断依据是 .(2)观察实验现象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变化得越 (选填快〞或慢〞).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 (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或不受力〞).(3)由上面实验可推测:如果运动小车不受阻力, .(4)如忽略一切阻力,原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大石头被另块小石头水平撞击,大石头的运动情况是A.始终静止不动B.动了一点点,很快停下来C.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慢慢停下来D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26.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1)在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可以看到,平面越光滑, ________ 越小,小车前进得越远.由此通过推理得出,如果外表绝对光滑,小车将做运动;(2)这个实验分三步进行,要求小车从斜面上的高度上滑下(选填同一〞或不同〞),小车能在平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 ;(3)从该实验我们得出力是的原因,而不是的原因;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内容是: .五、综合题27.和谐号〞动车组的运行,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捷,请你解答以下问题:(1)以坐在列车座位上的小明为参照物,列车是 .(2)动车组采用了再生制动〞技术,列车速度从200km/h降到90km/h的过程中不采用机械刹车,列车由于继续行驶并带动电机逆转发电,把列车的转化为电能输入电网.(3)列车经过站台时,候车的乘客应站在1m平安线外,假设人离铁道太近会被吸进去,这是由于造成的.28. (2021?甘肃)如下图,一辆汽车在行驶途中遇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时,司机身体前倾,车身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在路面上留下轮胎滑过的痕迹,轮胎温度急剧升高.请根据以上情境简要答复以下问题:(1)刹车时司机身体前倾的原因.(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解释轮胎温度升高的原因.答案解析局部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2.【答案】B3.【答案】A4.【答案】B5.【答案】D6.【答案】D7.【答案】B8.【答案】B9.【答案】B10.【答案】D11.【答案】A12.【答案】B13.【答案】B14.【答案】B15.【答案】D二、填空题16.【答案】f-mg17.【答案】惯性;相互18.【答案】1900; 10019.【答案】惯性;相互20.【答案】形状;2621.【答案】做功;120 ;30; 4.5 X10; 3000三、解做题22.【答案】〔1〕解:通过A车行车记录仪,看到前方正常行驶的车子纷纷倒退〞,是由于A车载加速,以A车为参照物,前方的车辆与A车的距离在迅速减小,所以看到倒退〞;〔2〕解:正常行驶的车辆,遇到意外时紧紧刹车制动,但车子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恶意别车容易造成追尾相撞的交通事故23.【答案】答:〔1〕校车超员,质量大,惯性大,运动状态不易改变,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2〕校车超员,质量大,在速度一定时,动能大,破坏力更大.〔3〕校车超员,质量大,压力大,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大,轮胎与地面受损更严重.〔4〕校车超员,质量大,压力大,摩擦力大,轮胎与地面磨损更大四、实验探究题24.【答案】(1)速度(2)远;小;匀速直线;(3) B25.【答案】(1)毛巾;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2)慢;非平衡力(3)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 D26.【答案】(1)阻力;匀速直线(2)同一;小车具有惯性(3)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五、综合题27.【答案】(1)静止的(2)惯性;机械能(3)人体与列车之间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人体的外侧,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人体受到一个向内的压强差28.【答案】(1)答:车行驶时司机随车一起向前运动,急刹车时司机下半身随车停下,司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司时机向前倾倒.(2)答:紧急刹车时,车轮在地面上摩擦,克服摩擦做功,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因此轮胎外表温度急剧升高产生冒烟现象是通过做功的方法使内能增加的.。

(好题)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测试(答案解析)(2)

(好题)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测试(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颗卫星为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距地面高度为H。

已知地球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卫星的观测范围能覆盖整个地球赤道线B.该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为232 4πH GTD.可以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为3233π)R HGT R+(2.如图所示,某极地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已知该卫星从北纬6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到南纬60︒的正上方时所用时间为1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卫星的运行速度—定大于7.9km/sB.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半径之比为1:4C.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之比为1:2D.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同步卫星的机械能3.我国即将展开深空探测,计划在2020年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探测和软着陆巡视探测,已知太阳的质量为M,地球、火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和R2,速率分别为v1和v2,地球绕太阳的周期为T。

当质量为m的探测器被发射到以地球轨道上的A点为近日点,火星轨道上的B点为远日点的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行时(如图),只考虑太阳对探测器的作用,则()A .探测器在A 点加速度的值大于211v RB .探测器在B 点的加速度小于22GM R C .探测地在B 点的加速度222v R D .探测器沿椭圆轨道从A 飞行到B 的时间为312211()2R R T R + 4.2018年12月8日,肩负着亿万中华儿女探月飞天梦想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率先在月背刻上了中国足迹”。

已知月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探测器的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嫦娥四号探测器围绕月球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时,探测器的( )A .周期为32r GM πB .线速度为GM rC .角速度为3Gm rD .向心加速度为3GMR 5.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图为探测任务的标识。

天宫一号与物理

天宫一号与物理

天宫一号与物理曹县常乐集乡中学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于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9月30日16时09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成功实施第2次轨道控制,近地点高度由200公里抬升至约362公里,顺利进入在轨测试轨道。

这次轨道控制是在天宫一号飞行第13圈实施的。

此前,在30日1时58分,天宫一号飞行至第4圈时,北京飞控中心对其成功实施了第一次轨道控制,使其远地点高度由346公里抬升至355公里。

经过两次轨道控制,天宫一号已从入轨时的椭圆轨道进入近圆轨道,为后续进入交会对接轨道奠定了基础。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陈宏敏介绍,近地航天器发射后,受高层大气阻力的影响,其轨道高度会逐渐缓慢降低。

通过此次轨道抬升,预计可使天宫一号在神舟八号发射时,轨道高度自然降至约343公里的交会对接轨道,从而尽量减少发动机开机,节省燃料。

有关专家表示,进入在轨测试轨道后,地面人员将对天宫一号平台上的交会对接机构等各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稳定性进行测试,还将利用搭载的有效载荷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活动。

此外,记者30日从中国航天员中心获悉,天宫一号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已经启动,转入自主运行状态,航天员进入“天宫”前将建立载人环境。

目前,天宫一号暂不需建立适合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因此,维持氧气、温湿度、二氧化碳、压力等指标的系统正在以无人方式运行。

而航天员未来在太空工作、生活和实验所需要的产品,部分已经跟随天宫一号上天。

它们将以无人飞行的状态运行数月,等待航天员进入“天宫”后启用。

物理试题:1、天宫一号飞船在太空遨游,它是否受力的作用,为什么?答案:通过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不受力的物体必然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飞船在太空遨游,如果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不受力(合外力为0)如果不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必然受力(如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飞船受地球引力提供向心力,但在飞船这个非惯性系中,感觉似乎不受力,就像在自由落体的电梯里,里面的人感觉失重一样)2、航天员在太空中要穿特制的宇航服,宇航服的作用很多,你能说出几点吗?答案:航天服是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工作能力的个人密闭装备。

神舟飞船发展历程及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神舟飞船发展历程及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神舟飞船发展历程及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 , 不仅振奋民族精神 ,激励广大学生发奋学习, 勇攀高峰 , 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良好契机. "神舟飞船”的发射和运行涉及到许多的物理学知识, 而一般的物理课本中对此阐述不够或内容比较分散, 本文就相关知识点作了整理和概括, 并进行适当地阐述 ,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下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神舟系列的发展历史:神舟一号样品飞船发射:1999年11月20日;返回:1999年11月21日。

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

经过21小时飞行,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成功着陆。

神舟二号正样飞船发射:2001年1月10日;返回:2001年1月16日。

是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

神舟三号模拟载人发射:2002年3月25日;返回:2002年4月1日。

飞船上搭载了一个特殊乘客“模拟人”,为把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打下了基础。

神舟四号救生模式发射:2002年12月30日;返回:2003年1月5日。

8种救生模式确保在不同阶段若出现意外都能保证航天员安全返回。

神舟五号首次载人发射:2003年10月15日;返回:2003年10月16日;航天员:杨利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多人多天发射:2005年10月12日;返回:2005年10月16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在绕地球飞行76圈后返回,实现多人多天飞行。

神舟七号太空行走发射:2008年9月25日;返回:2008年9月28日;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中国人的第一次舱外活动进行了19分35秒。

神舟八号空间交会发射:2011年11月1日;返回:2011年11月17日。

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

神舟九号人控对接发射:2012年6月16日;返回:2012年6月29日;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至此,执行天宫一号飞行任务的 各大系统参试人员和飞行产品,已集结载 人航天发射场。
2011年9月20日天宫一号和运载火箭组合体 运载至发射塔架。
9月29日13时16分,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型火箭进
入8小时倒计时发射程序,调度点名,收集8小时准备情况, 进入临射前准备。 14时16分,载人航天各系统功能检查,地面设备开机自检。 约18时,火箭系统开始进行全箭状态检查。 发射前半个小时,最后一批工作人员撤离。 21时16分03秒,搭载着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 点火发射。 21时18分,天宫一号火箭助推器分离(助推器残骸于10时 25分在内蒙古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乌兰乌素嘎查的一块 空地上找到)。 21时19分,火箭一二级分离成功,一级坠落。 21时20分,整流罩分离。 21时25分45秒,天宫一号进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 346.9公里,轨道倾角为42.75度,周期5382秒的运行轨道。 21时28分,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 21时36分,入轨运行。 21时38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天宫一 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圆满成功。
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也是
中国神舟系列飞船进入批量生产的代表。
神八将采用“长征二号”F/G火箭来发射,
约2011年11月发射。2011年8月18日,“携
手神八·交会梦想”大型公众征集活动启动 仪式开始征集“平民梦想”,征集到的梦
想经筛选后将有机会搭载神舟八号飞船遨
游太空。


的飞行提供能源 保障,并控制飞行姿态 。
• 天宫一号的电源分系统的所有设备(太阳能电池 翼)都在资源舱内,并包括了为飞行器提供能量 的燃料。天宫一号的导航与制导系统中6个控制力 矩陀螺也在资源舱内。导航与制导系统的用途是 在天宫一号与追踪飞行器进行对接之际负责寻找 目标,而控制力矩陀螺则会对天宫一号进行精确 的姿态控制 。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陈宏敏介绍,近地航天器发射后,受 高层大气阻力的影响,其轨道高度会逐渐缓慢降低。通过此次轨道抬 升,预计可使天宫一号在神舟八号发射时,轨道高度自然降至约343 公里的交会对接轨道,从而尽量减少发动机开机,节省燃料。
根据规划,中国在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 行器。“天宫一号” 之后,再发射“神舟八号”。 “神八”是一艘无人的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 进行无人自动对接试验。2015年前,再陆续发射 “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天宫二号”将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 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 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天宫三号”将主要完成 验证再生生保关键技术试验、航天员中期在轨驻 留、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还将开展部分空间科 学和航天医学试验。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通过轨道参数 的协调,在同一时间到达太空同一位置的 过程称为交会。对接是在交会的基础上, 通过专门的对接机构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 一个整体。实现两个航天器在太空交会对 接的系统,称为交会对接系统。
据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徐宏亮介绍, 具体的测量任务包括两部分,一是测量发 射上升段的箭体设备工作状态、内外环境 参数以及方位、俯仰、速度等相关飞行数 据,为飞行控制提供决策依据;二是探测 发射轨道和运行轨道的洁净程度,防止异 物撞击“天宫一号”等危险发生。

运行阶段
2011年9月30日1时58分,天宫一号飞行至第4圈时,实施了第一次轨道 控制,将远地点高度由346公里抬高到355公里。 16时09分,天宫一号飞行至第13圈时,实施了第2次轨道控制,近地 点高度由200公里抬升至约362公里,顺利进入在轨测试轨道,为后续 进入交会对接轨道奠定了基础。 天宫一号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也已启动,转入自主运行状态. 经过两次轨道控制,天宫一号已从入轨时的椭圆轨道进入近圆轨道, 为后续进入交会对接轨道奠定了基础。
实验舱
• 实验舱主要负责航天员工作、训练及生活
• 实验舱是全密封的环境,对接完成后航天 员进舱进行工作、训练,一些必要的生活 活动、睡眠等也都在这里进行。内设睡眠 区(包括航天员睡眠所用的睡袋)以及使 航天员保持骨骼强健的健身区 。。实验舱 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 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 对接。

•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9月30日消息,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环境控制和生 命保障系统已经启动,转入自主运行状态, 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前将建立载人环 境。













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flight vehicle:
在地球大气层中和太空飞行的器械的总称)
天宫一号升空过程物理学全解
Y110702
王瑾
• 天宫一号 •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 神舟八号飞船
天宫一号(Tiangong-1)是中国第一个目
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在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 3.35米,由资源舱和实验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 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 二阶段。按照计划,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 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 有人交汇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第一步是把航天员安全地送上天又安全 地返回地面;第二步要解决出舱活动、交 会对接技术、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 验室;第三步是建造中国的空间站。在第 二步当中,神舟七号已经实现了出舱活动。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2011年6月29日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通 过出厂评审,转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开展任务实施前最后阶段的测试工作。 2011年7月23日 用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 飞行器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23日上午运抵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