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混凝土配合比

合集下载

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既专业又不乏趣味的话题——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乍一听,哎呀,这听起来好像很高深、很专业对吧?别着急,咱们慢慢来,这事儿其实没那么难。

说白了,这就是如何调配混凝土,让它既轻又强,像是给混凝土穿上了两层“超能力”衣。

你想想,轻质高强混凝土就像是健身房里那种又瘦又能举大重量的高手,表面看着瘦弱,实际上内力十足。

那要怎样才能调配出这么神奇的混凝土呢?就是得找到合适的配合比。

说到配合比,可能你就会问了,“到底什么是配合比?”嘿,简单来说,配合比就是把水泥、砂子、石子和水等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

这个比例一旦选得对了,混凝土就会既坚固又不重。

要是选错了比例,不仅会浪费材料,最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工程出问题,直接给自己找麻烦。

所以啊,设计一个合适的配合比,尤其是轻质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简直比做菜还讲究。

咱们得好好捣鼓一番。

轻质高强混凝土的特点就是“轻”和“强”。

轻是为了减轻建筑物的自重,比如楼层之间的隔板啊,外墙的保温板啊,能用这种混凝土,那真是又省事又省力;强呢,那就是要保证混凝土的承载力,也就是它能扛得住重物,像是承重墙啊,或者大楼的地基这些地方。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咱们首先得选对材料,光有水泥可不行,还得加点轻骨料。

普通混凝土里是用的石子,像沙子、碎石啥的,这些比较重。

但在轻质高强混凝土里,咱们可得选点轻便的骨料,比如膨胀珍珠岩、陶粒这些。

就像是人要减肥,不能光少吃,还得选择低卡的食物,对吧?这材料选得对,才能让混凝土既轻便又不失强度。

再说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灵魂人物”,它就像是做菜时的主料,差了它就不行。

水泥的种类繁多,但轻质高强混凝土对水泥的要求较高。

通常,咱们会选用高强水泥,它的强度比较高,抗压能力也强。

用这种水泥做出来的混凝土就像是一个硬汉,能顶得住各种压力。

但水泥再好,也不能单独行动,还得搭配适当的水。

水的比例太多,混凝土就会变得松软,像个泡沫一样;水太少,又会导致混凝土干裂,像石头一样脆。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一、引言高强混凝土是指抗压强度大于50MPa的混凝土。

由于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较低的收缩率和较好的耐久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水利工程等领域。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其成功应用的关键之一。

本文旨在对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进行全面、详细、具体的介绍。

二、高强混凝土的特点高强混凝土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1. 抗压强度高: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在50MPa以上,甚至可以达到100MPa以上。

2. 抗拉强度高:高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高,抗裂性能好。

3. 收缩率低:高强混凝土的收缩率较低,有利于减少混凝土的开裂。

4. 耐久性好:高强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

三、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材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养护。

1. 材料的选择高强混凝土的材料选择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1 水泥:选用高强度水泥,其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应符合要求。

水泥的用量应根据配合比计算确定。

1.2 砂:砂的质量应符合标准,掺杂物的含量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1.3 石子:石子的质量应符合标准,其粒径应按照配合比确定。

1.4 水:水的质量应符合标准,不得含有有害物质。

1.5 外加剂:外加剂的用量应根据配合比计算确定,应符合国家标准。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因素:2.1 抗压强度: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根据工程需求确定,一般应大于50MPa。

2.2 水灰比:水灰比应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等要求确定。

一般来说,水灰比应在0.25-0.35之间。

2.3 砂率:砂率应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等要求确定。

一般来说,砂率应在35%-45%之间。

2.4 石子粒径:石子的粒径应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工作性能要求确定。

一般来说,石子的粒径应在5-25mm之间。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例题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例题

高强(C6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基本特点:1)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质量480±20kg;2)水泥用量不低于42.5级,每立方米水泥质量不超过400kg;3)砂率0.38~0.40,砂率尽量选小些,以降低粘度;4)使用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宜矿渣(10%~20%)与粉煤灰(10%~15%)复掺;5)优先选用聚羧酸减水剂,并复配有相容性良好缓凝剂与消泡剂;6)粗骨料粒径不应大于31.5mm,如果强度等级大于C60,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mm;7)粗骨料的针片状含量不宜大于5.0%;8)粗骨料的含泥量不应大于0.5%,泥块含量不宜大于0.2%;9)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宜大于2.6;10)细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

3 基本规定3.0.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

3.0.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要求;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3.0.3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3.0.4的规定,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表3.0.4的限制。

表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3.0.5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1的规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2的规定。

表3.0.5-1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注:①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之外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时,混凝土中水泥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应不大于按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20%计算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②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复合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可增加5%;③复合掺合料中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任一组分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一高强混凝土的概念一般认为,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的混凝土即为高墙混凝土。

由于这类混凝土有别于C60以下的普通混凝土,其原材料选择和施工质量控制更为严格,而且受压破坏表现出更大脆性,因而在结构计算和构造方法上与普通混凝土也有所差别。

通常还将强度大于C60的混凝土称为超高强混凝土。

二原材料1.水泥因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骨料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宜大于2.6,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其他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对强度等级为C60级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 mm,对强度等级高于C60级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 mm;针片状含量不宜大于5.0%,含泥量不应大于0.5%,泥块含量不宜大于0.2%,其它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3.高效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减水效果显著,可降低水灰比,并大为改善工作性。

但是在选用减水剂时必须注意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

4.活性掺合料活性掺合料主要有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硅灰等。

这些活性掺合料的掺入与水泥的水化产物发生二次水化反应生成具有水硬性的胶凝物质,填充在水泥石以及过渡区的空隙内,起到强化过渡区改善水泥石结构提高密实度的作用。

三.配合比设计高强度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和步骤见本指南《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外,还需符合下列规定:1. 基准配合比中的水灰比,可根据现有实验资料选取。

2. 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所选用砂率及采用的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实验确定。

3. 高强度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应大于550kg/m3,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不应大于600kg/m3。

4. 高强度混凝土配合比施配于确定时,当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强度实验时,其中一个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应在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增加和减少0.02-0.03。

超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

超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

超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一、前言超高强混凝土是一种高强度、高密度、高耐久的混凝土。

由于其具有极高的强度和优异的耐久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核电站等重要工程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

二、超高强混凝土的性能要求超高强混凝土在使用前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1. 抗压强度:设计抗压强度应不小于150MPa;2. 抗拉强度:设计抗拉强度应不小于10MPa;3. 压缩弹性模量:设计压缩弹性模量应不小于50GPa;4. 抗渗性:水压试验应满足1.0MPa的要求。

以上性能要求是超高强混凝土使用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超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

三、超高强混凝土的材料选用1. 水泥水泥是超高强混凝土的基础材料,其品种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

常用的水泥品种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复合水泥等。

2. 砂子超高强混凝土中的砂子应选用细度模数小、颗粒分布均匀、角质含量低的细砂。

3. 砾石超高强混凝土中的砾石应选用硬度高、骨料形状规则、清洁度好的石子。

4. 水超高强混凝土中的水应选用清洁、无色、无异味的自来水或纯净水。

其PH值应在6-8之间。

5. 高效减水剂超高强混凝土中的高效减水剂应选用分子量大、分散性好、添加量小的高效减水剂。

四、超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超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超高强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

根据以上材料选用的要求以及超高强混凝土使用的性能要求,超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 确定水胶比超高强混凝土的水胶比应小于0.20,通常在0.10-0.20之间。

水胶比的确定应考虑到混凝土的流动性、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

2. 确定砂率超高强混凝土中的砂率应在25%-40%之间,通常为30%-35%。

砂率的确定应考虑到混凝土的流动性、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

3. 确定骨料配合比超高强混凝土中的骨料配合比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其中,骨料中的大颗粒应占总骨料量的60%-70%,小颗粒应占30%-40%。

常见混凝土配合比

常见混凝土配合比

常见混凝土配合比
引言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骨料等各种材料的比例
和数量关系。

正确的配合比能够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
性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混凝土配合比。

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骨料和水的比例关系。

一般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骨料:水= 1:2:4:0.5。

这种配合比能满足一般建筑物的强度要求。

2.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骨料和水的比例关系,其水泥用量较大,强度要求较高。

一般的高强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骨料:水 = 1:1.5:3:0.5。

这种配合比适用于需要承
受重载的建筑物或结构。

3.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骨料和水的比例关系,其添加了特殊的掺和剂,能够在施工过程中自动排出空气,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一般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骨料:水 = 1:1.5:3:0.4,同时添加适量的自密实剂。

这种配合比适用于要求混凝土密实性较高的工程。

总结
不同类型的工程需要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来满足不同的要求。

在选择配合比时,应根据工程的性质、强度要求和施工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混凝土配合比,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轻质高强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最常用的材料之一,而轻质高强混凝土则是混凝土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本文将从轻质高强混凝土的概念、特点、应用、配合比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轻质高强混凝土的概念轻质高强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轻质、高强、耐久、隔热、隔音、防火等特点的混凝土。

它是由水泥、砂、碎石、轻骨料、外加剂等组成的一种混合材料。

其中,轻骨料是指密度小于2000kg/m的骨料,如泡沫混凝土、珍珠岩、膨胀珍珠岩等。

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密度一般在1600kg/m以下,强度在25MPa以上。

二、轻质高强混凝土的特点1.轻质: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密度较低,比普通混凝土轻30%~50%左右,因此在建筑工程中使用轻质高强混凝土可以减轻建筑物自重,降低地基承载压力。

2.高强:轻质高强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一般可以达到25MPa 以上,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可以减少混凝土用量,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和承载能力。

3.耐久:轻质高强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可以抵抗氯离子侵蚀、碳化、冻融等不良环境的侵害。

4.隔热: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较低,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5.隔音: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声波传播速度较低,具有较好的隔音性能,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内部的噪音。

6.防火:轻质高强混凝土的防火性能较好,可以有效地防止火灾扩散。

三、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应用轻质高强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如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厂房、桥梁、隧道等。

其中,轻质高强混凝土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为它可以减轻建筑物的自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此外,轻质高强混凝土还可以用于制作路面、墙板、隔墙等。

四、轻质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轻质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轻质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可以分为试验法和理论法两种。

基于正交试验高强混凝土的配和比分析

基于正交试验高强混凝土的配和比分析

基于正交试验高强混凝土的配和比分析
正交试验是一种常用于工程实验设计中的统计技术,可以通过最少的试验次数来获取
最多的信息。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正交试验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最佳的混凝土配合比,以满足特定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本文将基于正交试验对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分析,
旨在优化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工程质量。

我们需要确定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的因素,一般包括水灰比、砂率、砂石比、水泥
用量等。

这些因素将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能、耐久性等关键性能指标。

通过正
交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这些因素的最佳组合,以实现混凝土性能的最优化。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矩阵来确定试验方案。

以水灰比、砂率、砂石比、
水泥用量为试验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矩阵确定各种因素的水平组合,以便进行配合比
试验。

通过对这些组合进行试验,我们可以获取不同条件下混凝土的性能参数,从而找到
最佳的配合比组合。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高强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方案。

这个配合比方
案可以使混凝土具有最佳的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耐久性能,从而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

除了基于正交试验进行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的研究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混凝土材料成分
的优化、掺合料的使用等途径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这些方法可以与正交试验相结合,以
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正交试验虽然可以通过最少的试验次数来获取最多的信息,但在进行
混凝土配合比的研究时,还需要考虑到实际工程的复杂因素,如施工条件、材料供应等。

在确定最佳配合比方案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试验原材料在对已有工程经验的系统研究基础上,并根据
山东滨州周边地区的材料的调查,提出了对滨州黄河公铁路桥40米预制箱梁C60高强混凝土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并据此进行了材料筛选。

1.1水泥:根据《高强混凝土工程应用》的工程实践,配置高强混凝土的水泥,宜选用强度等级为52.5 Mpa或更高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无论何地产的水泥,必须达到强度满足、质量稳定、需水量低、流动性好、活性较高的要求。

依据以上各项技术要求,结合当地的水泥厂家,经过对淄博山铝水泥、山东济南山水、中联鲁宏各水泥的
各项技术指标的试验比选,确定为中联鲁宏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中联鲁宏P.O52.5,其各项技术指标:细度0.7,初凝时间2 h 07 min,终凝时间3 h 01 min,3d抗压强度33.8Mpa,3d抗折强度5.8Mpa ,28d抗压强度57.5Mpa,28d抗折强度7.9 Mpa;1.2细骨料:临沂河砂,细度模数2.8,含泥量1.2,表观密度
2610kg/m3,空隙率44;1.3粗骨料:青州产5-10mm、
10-20mm石灰岩碎石,合成5-20mm连续级配碎石,其中
5-10mm 占20,10-20mm占80,表观密度2700kg/m3,吸水率0.46,压碎值9.6;1.4外加剂:配置强度等级较高的高强混凝土时,应首先选用非引气型高效减水剂。

目前高效减水剂可分
为萘系、多羧酸系、氨基磺酸盐系和三聚氰胺系。

通过对比试
验得出:○1纯萘系外加剂配置C60混凝土粘聚性大,且强度富裕较小;○2氨基磺酸盐系外加剂由于其减水率高,混凝土易泌
水、分层离析,水胶比越小越好,掺合料越多越好,混凝土的匀质性越好;○3多羧酸系外加剂,粘聚性小,浆体与石子的包裹性好,石子在浆体中分布均匀,不分层、不离析,为液体状;○4氨基萘系复合的外加剂的粘聚性良好。

根据我项目部的搅拌站的现状,综合分析各类外加剂的特性和成本后,选择了适合生产控制和生产成本较低的UNF-3C氨基磺酸萘系复合高效减水剂(粉状);1.5掺加料:○1山东邹县I级粉煤灰,细度9.4,需水量比93;○2山东莱钢S95矿渣粉。

2、试验项目及方法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试验依据《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中有关规定进行。

为了保证高性能混凝土的高强及高耐久性,在配置高性能混凝土时,应掺加一种或多种活性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硅灰等活性掺合料。

活性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主要作用有:填充效应、活性效应。

高性能混凝土一方面通过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渗性,以达到高耐久性;另一方面由于矿物掺合料的微填充效应,使混凝土中的颗粒分布更趋合理,混凝土更加致密,矿物掺合料的活性效应又使混凝土的强度得以保证。

大量的研究资料以及工程实践表明,在混凝土中大量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矿渣、硅灰等活性矿物掺合料,能大大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抗碱集料反应能力及抗有害离子渗透等性能。

滨州黄河公铁路桥40米铁路预制箱梁混凝土强度为C60,施工工艺要求坍落度为20020mm,粘聚性良好,坍落度经时损失
小,初凝时间在13小时左右。

为保证工期要求,混凝土7d抗压强度要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满足预应力束的张拉需要。

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中的有关规定,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取6.0,因而C60混凝土的配置强度为
69.9Mpa。

参考国内外其他工程经验及有关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成果,采取掺用活性矿物掺合料的技术方案对混凝土配合比进
行优化。

主要开展了单掺矿渣粉混凝土、单掺粉煤灰、双掺粉
煤灰和矿渣粉等三类方案的C6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在掺加活性矿物掺合料时,采用等量取代水泥法,各方案的C60混凝土配合比见表1。

表1 滨州黄河公铁路桥预制箱梁C60混凝土试验配合比编号方案各材料用量(Kg/m3)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砂大石小石水外加剂C60-HP-01 普通混凝土550 / / 590 916 229 165 8.25 C60-HP-02 掺15粉煤灰480 85 / 577 915 229 164 8.475 C60-HP-03 掺20粉煤灰440 110 / 590 916 229 165 8.25 C60-HP-04 掺25粉煤灰412 138 / 590 916 229 160 8.25 C60-HP-05 掺30矿渣粉385 / 165 625 888 222 170 8.25
C60-HP-06 10矿渣20粉煤灰385 110 55 590 916 229 163 8.25 3.1预制箱梁C60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见表2 表2 预制箱梁C60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方案坍落度mm 密度Kg/m3 泌水率凝结时间(hmin)坍落度经时损失mm 初凝终凝0.5h 1.0h 1.5 普通混凝土190 2425 5.4 714 757 190 180 160 掺15粉煤灰195 2445 1.2 936 1028 195 190 180 掺20粉煤灰225 2450 0 1325 1403 225 220 220 掺25粉煤灰215 2460 0 1355 1436 215 215 210
掺30矿渣粉200 2455 0.8 935 1020 190 180 160 10矿渣20粉煤灰230 2460 0 1129 1212 230 220 220 由表2可知,在混凝土中掺加活性矿物掺合料后,混凝土的泌水率明显减少,混凝土泌水率的大幅度减少对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有利。

单掺15粉煤灰混凝土和单掺30矿渣混凝土有轻微的泌水,单掺20、25粉煤灰混凝土双掺矿渣和粉煤灰混凝土均没有泌水现象。

单掺粉煤灰、单掺矿渣粉及双掺粉煤灰和矿渣粉混凝土凝结时间较普通混凝土相应延缓2-6h不等。

单掺粉煤灰混凝土在1.5h内坍落度基本不损失,普通混凝土和单掺矿渣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相对较大。

3.2预制箱梁C60混凝土力学性能见表3 表3 预制箱梁C60混凝土力学性能方案抗压强度(Mpa)轴心抗压强度(Mpa)弹性模量(Gpa)3d 7d 28d 3d 7d 28d 3d 7d 28d 普通混凝土56.8 61.4 69.9 -- 41.1 50.0 -- 38.4 41.5 掺15粉煤灰55.8 64.3 73.2 -- 40.7 49.5 -- 42.7 44.2 掺20粉煤灰52.4 61.2 74.3 -- 39.3 50.4 38.5 42.2 43.4 掺25粉煤灰53.4 55.1 72.8 -- 38.1 48.1 -- 39.5 42.8 掺30矿渣粉54.6 61.4 71.3 -- 42.6 50.9 -- 43.5 44.6 10矿渣20粉煤灰48.6 62.9 70.6 -- 39.4 49.2 -- 38.9 43.6 由表3中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各方案的28d抗压强度均在70Mpa以上,均满足配制强度要求;7d抗压强度均在60Mpa以上,7d弹性模量均大于36 Gpa,混凝土7d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可以满足7d预应力束张拉的要求。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掺加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3d抗压强度咯有降低,但7d抗压强度相近,28d抗压强度高于普通混凝土;7d、28d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与普
通混凝土均相近。

综合表2、表3 C60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结果得出:○1普通混凝土、单掺30矿渣粉混凝土的坍落度经时损失较大;○2单掺25粉煤灰混凝土的7d抗压强度较低,满足不了7d 张拉预应力束的要求;○3双掺矿渣和粉煤灰的混凝土坍落度和28d抗压强度两项技术指标较好,但根据现场拌合站的实际现状,无法准确对外掺料进行计量,因而不是理想的方案。

综合以上因素,根据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物理力学性能、施工性等技术指标综合分析,从而提出滨州黄河公铁路桥40米铁路预制箱梁的C6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见表4。

表4 C60预制箱梁C60混凝土配合比编号方案各材料用量(Kg/m3)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砂大石小石水外加剂C60-HP-03 掺20粉煤灰440 110 / 590 916 229 165 8.25 1、混凝土强度质量控制滨州黄河公铁路桥40米铁路预制箱梁C60混凝土浇注从2006年5月6日起至11月1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