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治各型慢性荨麻疹

合集下载

5个慢性荨麻疹中药方剂

5个慢性荨麻疹中药方剂

5个慢性荨麻疹中药方剂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慢性皮肤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诸如温
度变化、药物、食物、化妆品等刺激后,皮肤容易出现红肿、瘙痒、丘疹等症状。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抗组胺药物、免疫抑制剂、
激素等西医药物疗法,而中医药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治疗慢性
荨麻疹也有不错的疗效。

下面我来介绍5个常用的慢性荨麻疹中
药方剂。

第一个是“四神汤”,由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四味中药组成。

四神汤具有益气化湿,健脾益胃,调和三焦的功效,能够改善慢
性荨麻疹患者的气虚湿重症状。

第二个是“清毒消肿汤”,由黄连、黄芩、栀子、赤芍、防风、
地黄、生白芍、大黄、芒硝等多种中药组成。

清毒消肿汤有清热
解毒、凉血止痛、消肿止痒、利湿退黄等功效,对于荨麻疹患者
有较好的效果。

第三个是“逍遥散”,由天麻、香附、川芎、炙甘草、丹参等多
种中药组成。

逍遥散主要用于治疗因情志失调、肝郁气滞引起的
慢性荨麻疹,能够平肝清热,疏通气机,缓解症状。

第四个是“当归生姜羊肉汤”,由当归、生姜、羊肉、南枣等中药组成。

当归生姜羊肉汤具有温中散寒、补血养颜、益气力、治疗风寒感冒等功效,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有很好的抗风寒、补血养血的作用。

第五个是“白虎汤”,由炙甘草、黄芩、大枣、生姜等多种草药组成。

白虎汤有清热解毒、利湿除热、消肿止痒的功效,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有很好的止痒退红作用。

总结一下,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还能够调整身体机能,改善体质。

但是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中医治疗荨麻疹

中医治疗荨麻疹

中医治疗荨麻疹一眨眼,又到了大寒时节,很多地方都已沉浸在冰天雪地中,“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的凄凉之美,让人们的内心格外地沉静;“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绝唱,让人们的内心翻腾挣扎。

但这般景象下,却有不少荨麻疹患者无缘观赏,荨麻疹着实扫兴,该何如将其驱逐出身体?中医妙法还你太平!★本病与中医学文献中的瘾疹相类似。

《医宗金鉴》记载:“此证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初起皮肤作痒,次发扁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

”本病属中医风类皮肤病的范畴。

需与丘疹性荨麻疹、多形性红斑相鉴别。

一、辨证施治(一)急性荨麻疹1.风热犯表证【主症】发病急骤,风团鲜红,灼热剧痒,伴发热,恶寒,咽喉肿痛或呕吐,重则面唇俱肿或脘腹疼痛,遇热则皮疹加重,得冷则隐。

舌质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辨证】风热束表,肺卫失宣。

【治法】辛凉透表,宣肺清热。

【方药】荆防方:荆芥穗、牛蒡子、丹皮、干生地、黄芩、薄荷、金银花、蝉衣、生甘草、防风、浮萍。

【方解】芥穗、防风、薄荷、浮萍疏风宣肺;金银花、牛蒡子、甘草清热解毒利咽;丹皮、干生地凉血清热;黄芩泻肺火;蝉衣散风清热止痒。

如胃热炽盛,口渴,口臭,便秘或大便热臭,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者加生石膏、栀子、芒硝、大黄,以清热通下,以泄实火。

2.风寒证【主症】皮疹色呈粉白,遇风冷加重,得暖则减,口不渴。

舌体淡胖,苔白,脉浮紧。

【辨证】风寒束表,肺卫失宣。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麻黄汤加减:麻黄、杏仁、干姜皮、浮萍、白僵蚕、丹皮、陈皮、丹参、白鲜皮。

【方解】麻黄、杏仁、干姜皮辛温宣肺以开腠理;佐以浮萍、白鲜皮扬散寒湿;丹参、丹皮、白僵蚕养血润肤,和血止痒;陈皮、干姜皮理气开胃,醒脾化湿。

遇风加重者或风团反复发作、自汗者加黄芪、防风、白术。

3.内热受风证【主症】发病急,全身起风团,痒,伴高热多汗,口干,胸闷气短,大便干或便痢。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荨麻疹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荨麻疹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荨麻疹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发布时间:2021-12-11T10:52:46.01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8期作者:杜垚森[导读]杜垚森(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皮肤性病科;四川成都610200)荨麻疹通常也被人们称为风疹块,属于一种局限性的水肿反应,是由于黏膜小血管、皮肤的扩张以及渗透性的增加所出现的。

一般情况下,会在2小时到24小时之间自然消退,但是会有新的皮疹反复出现,会导致病程延长数日,甚至还会延长到数月。

临床上,这种症状较为常见。

1.荨麻疹病因荨麻疹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大部分患者无法找到发病的原因,尤其是对于慢性荨麻疹。

而常见的发病原因有:①遗传因素;②内分泌改变;③精神因素;④昆虫叮咬;⑤物理原因有日光、冷热、机械刺激等;⑥感染;⑦吸入物;⑧食物和食物的添加剂。

2.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对人体带来哪些危害呢?(1)荨麻疹可能会诱发一些别的疾病,如慢性荨麻疹在发病的时候,会伴随着消化道症状出现,会引发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腹痛、腹泻、呕吐以及恶心,并且还会伴随着出现溃疡性结肠炎。

其中,造成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免疫功能出现紊乱。

(2)荨麻疹会对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如果慢性荨麻疹在病发时,并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治愈时间延长至数月,甚至延长到若干年之后;在早起或者是临睡之前,会加重患者瘙痒感,长期下去患对患儿心理状态及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3)当荨麻疹患者病情严重时,会危及到生命。

如果慢性荨麻疹是在支气管和呼吸道喉头发作,会导致患者喉头水肿反复发作,从而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咽喉堵塞现象,在病情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窒息而亡,而多数病情严重的患者,会伴随着出现呕吐、恶心、烦躁等症状。

3.在临床上有哪些表现(1)患者时常会先出现皮肤瘙痒症状,之后就会出现风团,风团的颜色大多为皮肤色、苍白色或者是鲜红色,部分患者会出现水肿性红斑。

随着风团逐渐开始蔓延,最后会融合成片状,由于真皮乳头水肿,能够看见表皮毛囊口呈现向下凹陷的情况。

中医如何治疗荨麻疹

中医如何治疗荨麻疹

中医如何治疗荨麻疹荨麻疹的反反复复让不少荨麻疹患者感到头疼,除了吃西药治疗以外,中医还认为以下七种中草药偏方可以治疗荨麻疹,容易荨麻疹过敏的你不如来看看。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七种药方治疗荨麻疹药方一金银花12克,地肤子、芥穗各9克,大黄10克,厚朴、云苓各9克,白芍10克。

甘草9克。

水煎服,日贝剂,分2次服。

本方清热散风,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药方二生地10克,当归12克,赤白芍各10克,首乌10克,黄芪12克,防风、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养血益气,疏风止痒,适用于血虚受风所致的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药方三荆芥穗10克,防风9克,金银花12克,牛蒂子10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6克,黄芩10克,蝉衣12克,生甘草6克。

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方辛凉解毒,疏风止痒,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药方四玉米须15克,已发酵好的酒酿l00克。

将玉米须放人铝锅中,加水适量,煮20分钟后捞去玉米须,再加酒酿,煮沸食用。

本方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药方五香樟木、晚蚕砂、徐长卿、败酱草、核桃叶各30-创克,紫苏120克。

将药任选一种煎水,乘热先熏后洗,每日1叫次。

本方适用于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药方六熟地9克,当归、白芍各20克,首乌、黄芪各30克,防风、川芎各12克,甘草30克,蝉蜕10克,荆芥、白蒺藜各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每晚或早晚分2次服。

本方出自《山东中医杂志》1989.8期,适用于顽固性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药方七黄芪10克,白术、防风、桂枝各9克,白芍10克,生姜6克,大枣9克,浮萍6克,白藓皮10克,荆芥穗9克,陈皮12克,甘草9克。

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方调和营卫,益气固表,对荨麻疹有效。

以上就是七种治疗荨麻疹的中医药方,如果你已经被荨麻疹困扰多年,吃西药也一直治疗不好,那不妨尝试一下上面的偏方,它可能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另外,下面几个小偏方也可以尝试:偏方一:我幼时曾患荨麻疹,经人介绍一方:蝉衣5个、池塘里浮萍250克,水煎服,日服两次(早晚各一次)。

慢性荨麻疹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慢性荨麻疹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慢性荨麻疹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病因复杂,易于复发,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目前,西方医学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以抗组胺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为主,但有很多患者长期口服药物后出现反复发作,因此需要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角度来探讨该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荨麻疹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病理性湿热,因此要治疗荨麻疹必须要清除湿热。

除了中草药外,还有一些治疗方法值得关注。

1.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中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针刺去调整身体的气血运行,消除湿热,达到治疗的效果。

对于荨麻疹患者,针灸可以起到调理机体平衡的作用,不仅能够缓解疼痛,还能够祛湿散寒,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药物对机体的依赖性。

2.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中药治疗的目的是以中药为主要治疗手段,调整病人的机体平衡,使人的自身免疫力得到增强,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中草药中,绿豆、金银花、藿香正气水等均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荨麻疹的患者,可服用这些中药来清理体内的湿热毒素,以达到治疗病情的作用。

3. 中药外用疗法中药外用疗法具有便捷、经济、安全、疗效明显的优点,是中医治疗荨麻疹的优质方法。

对于轻度瘙痒、轻度发丘荨麻疹患者,可以用桂皮、苦参、地榆等药物加入温水中洗浴,从而起到缓解荨麻疹病情的作用。

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角度来看,荨麻疹患者的治疗主要是以西医药物为主,搭配中药治疗,既可以缓解患者的病情,又可以减小副作用和药物对机体的依赖性。

而在医患配合方面,患者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身心疲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禁食刺激性、辛辣食物,减少对外界刺激,及时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服用药物,从而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作用,实现病情的稳定控制与治疗效果的提高。

总之,慢性荨麻疹是一种顽固性皮肤病,需要结合中西医治疗,治疗时间长,病情易于复发。

在日常生活中,荨麻疹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按医生的治疗方案坚持治疗,避免大量不必要的药物对机体造成负担,在医患配合的过程中积极配合,最终达到大幅改善或完全治愈的治疗效果。

治疗荨麻疹三十二效方录

治疗荨麻疹三十二效方录

治疗荨麻疹三十二效方^治疗荨麻疹三十二效方^1、祖传治疗荨麻疹的特效方防风2 0g、荆芥2 0g、透骨草2 0g、艾叶15g、双花1 5g、白藓皮15g、苦参15g、蛇床子15g、地肤子15 g、当归2 5g、黄芪3 0g、甘草10g。

水煎服。

注:有过敏者,可加地龙8克、羌蚕6克、蝉衣10克。

2、【处方】浮萍20克、蝉衣20克、防风20克、白藓皮15 克、胡麻仁15克、甘草10克【用法】水煎服【功能】祛风止痒【主治】顽固性荨麻疹【加减】偏风热者加牛蒡子15克、苦参15克、连翘15克;偏风寒者加麻黄15克、桂枝15克;奇痒难忍,发作频繁加地龙15克、苍耳子20克、白蒺藜12克【说明】本方以散风为主组方,按辨证论治,可加减辛凉药或辛热药,治疗风热型荨麻疹或风寒型荨麻疹,诸药配伍,疗效显著。

3、朱良春治疗顽固荨麻疹--顽固荨疹散药用:赤芍、荆芥、炙僵蚕、炙乌梢蛇、徐长卿各10g ,白鲜皮、地肤子各15g ,蝉衣、乌梅、生甘草各6g,土茯苓20, 地骨皮15g.此为发作时汤剂,水煎服,日1剂,最多服10剂.朱师用“顽固荨疹散”治疗顽固荨麻疹众多病例,笔者仿朱师之法历年来亦治愈多例顽固荨麻疹,均未见复发。

笔者历年仿朱师之法,每收根治之佳效,少数久病体弱偶有复发者加量制成散剂,服三月巩固,亦均能根治。

4、治疗荨麻疹中医介绍十个方子1.党参9克,大枣15克,五味子6克,煎汤服,吃大枣。

每日一剂,连服5~6剂。

2.玉米须10克(另包),红糖适量,煎汤服食。

每日一剂,酌情服8~10剂。

3.土茯苓30克,薏苡仁15克,米醋适量,煎服,每日一剂。

4.夏枯草15克,水煎内服。

药渣另煎,外洗患处。

5.石韦150克,煎水外洗患处,每日一次。

6.黑芝麻9克,黑枣9克,黑豆30克,同煮服食,每日一剂。

7.黄芪18克,浮小麦18克,红枣20克,水煎,每日一剂,连服8~10剂。

8.桂枝15克,白芍、生姜、麻黄、甘草、杏仁各10克,大枣4枚。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如何治疗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如何治疗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如何治疗是过敏导致了荨麻疹?不治疗会怎样?李主任,您好,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接受我们这次的采访,在这里我们主要是想跟您了解一下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一些优势和特长。

我们知道,荨麻疹有急慢性之分,那该怎么定义这个“慢性”荨麻疹呢?李红毅主任:以前对这个慢性荨麻疹的定义是比较模糊的,有的说病史持续四周以上的就可诊断慢性荨麻疹。

目前根据最新的《安德鲁斯皮肤病学》,慢性荨麻疹明确的定义就是:每天要有皮疹的出现,持续六周以上。

其实这些慢性荨麻疹病人他们的皮疹是反反复复的、间断出现的,不管皮疹是多还是少,只要符合“每天出现、反复发作6周以上”就可以诊断它为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这个病,它除了痒、皮肤会出现“风团”之外,还有一些什么其他表现?李红毅主任:慢性荨麻疹,病人的主观症状就是比较瘙痒,然后有一个客观症状就是在皮肤上出现一些皮疹,这些皮疹就是“风团”,这些风团其实就是一些水肿性的红斑,它有一个特点就是“速起速消”,说起就起了,说消就消了,消退之后不留任何痕迹,大概在2个小时之内都能够消退。

不用药的话它也会自动消退吗?李红毅主任:有一部分人不用药是可以消的,特别是急性荨麻疹,可能就是由于吃了某些饮食,或接触了一些物品,当时皮疹出现得很厉害,可是他赶到医院的时候,掀起衣服时可能就只有一点点风团了,甚至可能全部消退了。

因为这个“速起速消”它是荨麻疹本身的一个特点,这也是我们诊断荨麻疹的一个依据。

慢性荨麻疹的原因主要是过敏吗?李红毅主任:过敏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从西医角度来讲是由于过敏的关系,这种过敏有多种,目前对于慢性荨麻疹想要寻找它的一个过敏原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我们医生的一个非常大的责任。

尤其是慢性荨麻疹的病人,过敏原是更加难找。

一般来讲急性荨麻疹追溯起来可以找到一些原因,比如说接触到一些什么东西,或是吃了一些什么东西,或者最近感冒了,而对于慢性荨麻疹就很难找到原因。

慢性荨麻疹就分有很多类型的,比如说寒冷性荨麻疹,这种荨麻疹即是说比如对寒冷的空气,像北风、空调的冷风过敏,这种就称为寒冷性荨麻疹;还有一些热性荨麻疹,就是热了以后它就会出;还有就是胆碱性荨麻疹,这种人在紧张激动时,就会出现荨麻疹;还有一些关于震动引发荨麻疹的,如跑步、坐车等,振动之后病人全身就瘙痒得很厉害,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荨麻疹。

中医药治疗荨麻疹

中医药治疗荨麻疹

中医药治疗荨麻疹之马矢奏春创作中医辨证论治:(1)风热型,多见于急性荨麻疹。

辨证为风热袭表,肺卫失宣,治以辛凉透表,宣肺清热,方以“荆防方”加减。

荆防方【药物组成】荆芥穗2钱,防风2钱,僵蚕2钱,金银花4钱,牛蒡子3钱,丹皮3钱,紫背浮萍2钱,干地黄3钱,薄荷1钱半,黄芩3钱,蝉蜕1钱半,生甘草2钱【方剂功效】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2)风寒型,多见于寒冷性荨麻疹。

辨证为风寒束表,肺卫失宣,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以“麻黄方”加减。

麻黄方【处方】麻黄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白藓皮15克,丹参15克,陈皮9克,丹皮9克,僵蚕9克【功能主治】辛开腠理,和血止痒。

主气血缺乏,卫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风邪内侵,肌肤失养。

(3)血虚受风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

辨证为阴血缺乏,风邪束表,治以滋阴养血,疏散风邪,方以当归饮子加减;(4)脾肺两虚,风寒束表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

辨证为脾肺两虚,卫气不固,治以健脾益肺,益气固表,方以玉屏风散合多皮饮加减。

中药药方:慢性荨麻疹中药方剂中药方剂(一)【辨证】脾失健运,复感风邪,郁于肌肤。

【治法】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方名】多皮饮。

【组成】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丹皮9克,大腹皮9克,木槿皮9克,桑白皮15克,白藓皮15克,赤茯苓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干姜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炳南方。

中药方剂(二)【辨证】气血缺乏,卫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风邪内侵,肌肤失养。

【治法】辛开腠理,和血止痒。

【方名】麻黄方。

【组成】麻黄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白藓皮15克,丹参15克,陈皮9克,丹皮9克,僵蚕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赵炳南方。

中药方剂(三)【辨证】脾虚兼风。

【治法】健脾利湿,祛风止痒。

【方名】荨麻疹汤。

【组成】苍术5克,白术30克,茯苓15克,荆芥15克,丹皮15克,防风9克,白蒺藜12克,僵虫10克,川芎9克,丹参15克,黄芩10克,龙骨15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是如何治各型慢性荨麻疹?核心提示:慢性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以突然发作、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痒而不痛、时隐时现、消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

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天节,病史长短不一易反复发生,一般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有很多治疗方法,现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在这方面的治疗慢性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以突然发作、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痒而不痛、时隐时现、消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

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天节,病史长短不一易反复发生,一般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现代医学以为,与机体对某些物质过敏、产生变态反应有关。

中医则以为是因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产生。

因为人体正气相对虚弱,且患者体质各异,或内有食滞、邪热,复感风寒、风热之邪;或平素体弱,阴血不足,皮疹反复发生,经久不愈,气血被耗;或患有慢性疾病(如肠寄生虫、肝炎、肾炎、月经不调等)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交争而发病。

临床上多发于女性,尤以中青年为多见。

慢性荨麻疹西医除给以抗过敏、封闭、自血疗法外,尚无确切疗效。

中医在治疗本病时,各家辨治不一,在临床上多应用治疗皮肤病扶正祛邪的基本治法。

中医对慢性荨麻疹治疗如下:1、凡本病患者证见脘腹胀满或恶心呕吐,或泄泻,或便秘者,均可从脾胃辨证。

其湿热者用霍香正气散去燥热之品。

加入茵陈、苦参、白鲜皮等;其虚寒者宜用建中,理中之辈;中虚渲滞,阳气不伸者宜用升阳益胃肠;寒热错杂者宜辛开苦降用半夏泻心汤;大便秘结者宜表里双解用防风通圣丸。

2、凡本病患者证见咽喉干疼,或咳嗽,或有过敏性鼻炎史,易感冒等,均可从肺系辨证。

其气虚表不固者宜用玉屏风散;肺热者,可选用麻杏石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3、凡本病患者性情急躁、烦躁易怒或情志抑郁者,或女性伴有月经不调、痛经者,均可从肝经辨证。

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治法,其血热者宜用犀角地黄汤加荆芥、防风、白蒺藜等,或用羚角钩藤汤加减;肝郁者宜用逍遥散;血虚者宜用当归饮子,血瘀者宜用通经逐瘀汤。

4、凡本病患者伴有心悸、怔忡或失眠多梦者,均可从心系辨症。

其心阴虚者宜用天王补心丹,心阳虚者宜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5、凡本病患者证见腰膝酸软者,均可从肾辨证。

肾阴虚者宜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者宜用二仙汤。

慢性荨麻疹除内服药外,使用中药外洗亦有一定疗效。

外洗方:白矾、蚕砂、芒硝、荆芥、苦参各二十克水煎外洗,一日数次。

慢性荨麻疹治疗同时也要留意以下事项1、尽有可能少去抓:一般人对皮肤痒的直觉反应都是赶忙用手去抓,可是你有可能不了解,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有可能越抓越痒,主要是因为当你对局部抓痒时,反而让局部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反而会更恶化。

2、尽有可能少热敷:有些人会用热敷止痒,虽然热可以使局部暂时获得舒缓,但其实反而是另一种刺激,因为热能够导致血管紧张,释放出更多的过敏原,例如有些人在冬天浸泡在热的温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过度包在厚重的棉被里都很有有可能造成荨麻疹。

3、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鲜蔬果。

油煎、油炸或是辛辣类的食物较易造成荨麻疹复发。

4、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的新鲜蔬果或是服用维生素C与B群,或是B群中的B6。

5、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绿茶、海带、西红柿、芝麻、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绿豆、薏仁等。

6、多休息,勿疲累,适度地运动。

慢性荨麻疹治疗后无后遗症核心提示: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

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

常找不到病因的疾病,患者常不定时地在身上、脸上或四肢发出一块块红肿且很痒的皮疹块,常常越抓越痒,越抓越肿。

发作次数从每天数次到数天一次不等。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

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

常找不到病因的疾病,患者常不定时地在身上、脸上或四肢发出一块块红肿且很痒的皮疹块,常常越抓越痒,越抓越肿。

发作次数从每天数次到数天一次不等。

慢性荨麻疹常见病因有:饮食食物以鱼、虾、蟹、蛋类最常见。

其次某种香料调味品亦可引起。

药物有许多可引起该病。

青霉素、磺胺类、痢特灵、血清疫苗等,常通过免疫机制引发荨麻疹。

而阿司匹林、吗啡、阿托品、维生素B1等药物为组胺释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引发荨麻疹。

感染包括病毒(如上感病毒、肝炎病毒)、细菌(如金葡萄)、真菌和寄生虫(如蛔虫等)。

生物因素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

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和压力等都可引起。

此外,胃肠疾病,代谢障碍,内分泌障碍和精神因素亦可引起。

慢性荨麻疹的危害慢性荨麻疹非常折磨人,剥夺患者幸福快乐的生活享受。

另外,慢性荨麻疹时常急性暴发,严重时可出现喉头水肿、胃肠型荨麻疹等严重类型,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荨麻疹系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常见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

临床上以皮肤、粘膜的局限性、暂时性、瘙痒性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

其发病机理可以是免疫性的(最常见的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和非免疫性的。

慢性荨麻疹是否传染?慢性荨麻疹不会传染的,荨麻疹俗称风团,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

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

其迅速发生与消退、有剧痒。

所以说不会传染的。

荨麻疹的中药方血热症【荨麻疹症状】皮疹红色,遇热则加剧,得冷则减轻,多夏季发病,苔薄黄,脉浮数。

【荨麻疹治法】疏风解表,清热止痒【荨麻疹方药】荆芥穗6克,防风6克,僵蚕6克,金银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黄苓9克,蝉衣5克,生甘草6克【用法】水煎时间不宜过长,每日一剂,分两次凉服。

忌辛辣、发物。

【荨麻疹按语】此方以荆芥、防风、薄荷、蝉衣为主要药。

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气味轻扬入气分,驱散风邪;防风其气不轻扬,能散入于骨肉之风,故宣散在表之风邪,用防风必用荆芥;薄荷清轻凉散,善解风热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蝉衣凉散风热,开宣肺窍,其气清虚,善于诱发。

以上四味药,表散作用较强。

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浮萍轻浮升散,善开主窍;僵蚕祛风散结,协助上述四味主要药以透达表热之邪。

金银花、黄苓解毒清肺热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干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气虚血热【荨麻疹症状】皮肤瘙痒起疹,时隐时发,小如麻点,大如豆粒,为扁平硬节,高出皮肤,一旦搔破,则连结成片,舌暗苔白,脉弦。

【荨麻疹治法】益气滋阴,祛风泻火【荨麻疹方药】生黄芪15克,当归10克,生地10克,炒枳壳15克,白藓皮10克,地肤子10克,防风10克,连翘10克,桑叶10克,炒白芍10克,牛蒡子10克,玉竹10克,荆芥3克【用法】水煎,分三次温服,以五剂为一个疗程。

初愈后复发,可照原方再服,忌辛辣刺激之品。

【荨麻疹按语】以黄芪益气固表,表固则邪不易入。

《本草正义》:“故护卫阳,充实表分,是其专长。

所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

”当归、生地、白芍、玉竹滋阴养血,使营阴内守;防风、桑叶、牛蒡子、荆芥疏散风邪,透热于外;以白藓皮、地肤子清热除湿;配枳壳理气除湿止痒;更以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荨麻疹护理1.保持生活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适应寒热变化。

2.避免强烈抓搔患部,不用热水烫洗,不滥用刺激强烈的外用药物。

3.积极寻找和去除病因,治疗慢性病灶,调整胃肠功能,驱除肠道寄生虫。

4.忌食动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鲜发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

保持清淡饮食,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慢性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以突然发作、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痒而不痛、时隐时现、消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

慢性荨麻疹生活中要注意什么?1、多休息,勿疲累,适度地运动。

2、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的新鲜蔬果或是服用维生素C与B群,或是B群中的B6。

3、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绿茶、海带、西红柿、芝麻、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绿豆、薏仁等。

4、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鲜蔬果。

油煎、油炸或是辛辣类的食物较易造成荨麻疹复发。

5、尽有可能少去抓:一般人对皮肤痒的直觉反应都是赶忙用手去抓,可是你有可能不了解,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有可能越抓越痒,主要是因为当你对局部抓痒时,反而让局部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反而会更恶化。

6、尽有可能少热敷:有些人会用热敷止痒,虽然热可以使局部暂时获得舒缓,但其实反而是另一种刺激,因为热能够导致血管紧张,释放出更多的过敏原,例如有些人在冬天浸泡在热的温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过度包在厚重的棉被里都很有有可能造成荨麻疹。

小贴士:1.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找不到病因的疾病。

患者常不定时地在身上、脸上或四肢发出一块块红肿且很痒的皮疹块,常常越抓越痒,越抓越肿。

发作次数从每天数次到数天一次不等。

2. 慢性荨麻疹是可以断根的疾病。

事实上,这种皮肤病是需要长时间吃药,来改变体质,才有办法断根;通常发病时间越久,吃药的时间就越长。

如果能与医生配合,有耐心的持续吃药并规则的递减药量,通常在几个月内(顽固的可能要1至2年)即可痊愈。

3慢性荨麻疹没有什么后遗症本病病因复杂,现代医学认为,与机体对某些物质过敏、产生变态反应有关。

中医则认为是由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造成。

由于人体正气相对虚弱,且患者体质各异,或内有食滞、邪热,复感风寒、风热之邪;或平素体弱,阴血不足,皮疹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气血被耗;或患有慢性疾病(如肠寄生虫、肝炎、肾炎、月经不调等)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交争而发病。

临床上多发于女性,尤以中青年为多见,荨麻疹是不会有什么后遗症的,要即时治疗!慢性荨麻疹家庭用药攻略核心提示:患有慢性荨麻疹的人的确很头痛,偶然地毫无征兆地就病发一次,不过不用怕,有了这篇慢性荨麻疹家庭用药攻略,就算发病了也不用怕!荨麻疹药物1)内服药物:常用维生素C0.2克,每日2次口服。

路丁20毫克,每日3次口服。

抗过敏药物,常用安太乐25毫克每日3次或苯海拉明25毫克,每日3次口服。

也可用赛庚定2-4毫克,每曰3次口服。

顽固者用扑尔敏4毫克,每日4次,与甲氰咪呱200毫克,每日4次,联合用药,效果较好。

近年来应用的新药息斯敏10毫克,每日1次口服,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着。

皮损泛发者,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每日1次。

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或严重者,应立即给予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索0.5-1.0毫升。

2)外用药物:常用1%酚炉甘石洗剂或1%博荷酊外涂,每日3-4次。

荨麻疹中药及偏方1)地肤子、浮萍各30克,蝉蜕9克,水煎服,每日l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