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穴位汇总

人体穴位汇总.txt丶︶ ̄喜欢的歌,静静的听,喜欢的人,远远的看我笑了当初你不挺傲的吗现在您这是又玩哪出呢?人体108穴位汇总
头颈部
01、百会: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即后发际正中上七寸。
02、太阳: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约一寸凹陷处。
03、印堂:在面部、两眉内侧端联线的中间。
04、听宫:在耳屏的前方、下颌关节后方的凹陷处。
05、鱼腰:在眉毛正中、眼平视时下对瞳孔处。
06、率谷:在耳尖上方、入发际一寸五分处。
07、晴明:在内眼角上方0.1寸处。
08、耳门:在听宫穴上方,耳屏上切迹的前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09、素口:在鼻尖端正中处。
10、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当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11、人中:在鼻柱下,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的交界处。
12、承泣:眼平视时,在瞳孔的直下方,眼眶下缘上。
13、下关:在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14、风府:在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处,即两筋之间陷中。
15、风池:平风府穴,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处,
16、脑户:在后发际正中上量二寸五分,当枕骨粗隆之上缘陷中。
17、上廉泉:在颌下正中一寸,舌骨与下颌缘之间凹陷处。
18、颈臂: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处。
19、哑门:在向后发际上五分,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处。
20、缺盆:在颈外侧处部、锁骨上窝之中点处。
21、天容:在下颌角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前缘。
22、廉泉:在颈前部正中线、喉头结节上方陷处。
23、扁桃:在下颌角下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4、天牖:在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近发际处。
25、天柱:在哑门穴旁开三寸处。
26、人迎:在结喉旁开一寸五分、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7、翳风:在耳垂后、乳突和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
28、扶突: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结喉相平处。
29、天窗:在颈外侧部、下颌角下,扶突穴后、胸锁乳突肌后缘处。
30、天鼎:在胸锁乳突肌后缘,扶突穴下一寸处。

四肢部
79、巨骨:在锁骨肩胛岗之间凹陷处。
80、臂口:在上臂外侧、三角肌止点稍前处、肩(骨禺)与曲池的连上。
81、尺泽:在肘横纹上、肱二头号肌腱外侧处。
82、曲泽: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近尺侧缘。
83、曲池:屈肘时,在肘横纹头与肱骨外上髁之中点处。
84、手三里:在曲池穴下二寸处。
85、少海:屈肘时,在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86、青灵:在少海穴上三寸处。
87、内关:在腕横纹

正中直上三寸。
88、腕骨:在手背尺侧,当第五掌骨与钩骨、碗豆骨之间凹陷处。
89、合谷:在第一、二掌骨之中点稍偏食指处。
90、阳溪:拇指向上挠时,在腕关节桡侧凹陷处。
91、中渚:在第四、五掌骨小头之间、掌指关节上方一寸凹陷处。
92、八邪:握拳时,每个掌骨小头之间处。
93、风市:在直立两 手自然下垂时,在大腿外侧中指尖所到之处。
94、阴包:在曲泉穴上四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95、阴廉:在大腿内侧、气冲穴直下二寸动脉处。
96、血海:在大腿内侧面下部、髌骨内上缘上二寸处。
97、箕门:在大腿内侧血海穴上六寸处。
98、承扶:在臀部下缘横纹中点处。
99、委中:在窝部横纹中点处。
100、足三里: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胫骨前肌上。
101、膝阳关:在阳陵穴上、股骨外上髁上方凹陷处。
102、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出现“人”字形凹陷处,即委中穴与足跟之中处。
103、悬钟:在外踝高点直上三寸,腓骨前缘。
104、三阴交: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
105、解溪:在足背的踝关节横纹中点、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
106、昆仑:在外踝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107、太溪:在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108、涌泉:在足掌心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

认穴
穴位是指神经末梢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再人体组织上的交汇扦接处必有穴位。若干经脉交汇处为要穴。如果要害穴受伤,气滞血淤,人体就会失去局部或整体的活动机能,甚至死亡。认识穴位,掌握穴位的所在经络和位置,百无一错,才能凑效。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9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五脏合于五行之生克:水、火、木、金、土。十二经常脉合于十二时辰:子、丑、、、亥。各穴位合于周天位置,以统帅全身之机枢。
人体周身有108个要穴。其中36个穴是致命穴,亦称“死穴”。死穴又分为软麻、昏眩、经和重4种穴,各种皆有9个穴。生死搏斗当中,作为“杀手”使用。歌诀有:
“百会倒在地、
尾闾不还乡、
章门被击中,
十人九人亡,
太阳和哑门、
必然见阎王、
断脊无接骨,
膝下急身亡。”

一。头颈部位要穴(9个)
1。 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后头顶)
经属: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 神庭穴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寸处。(眉心向上入发际)
经属:督脉,为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汇。被击中后头晕脑涨。
3。 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一寸处。

(同眼保健操)
经属:寄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 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太阳穴后下方,耳中上方,摸之有凹陷感)
经属: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 睛明穴
位置: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同眼保健操)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
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 人中穴
位置:人中沟偏上(鼻子和嘴唇中间偏上2\3处)
经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
7。 哑门穴
位置: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接凹陷处。
(后脑勺连脖子处中心线)
经属: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
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8。 风池穴
位置:耳后后脑勺与脖子交接处,哑门穴与耳朵中间1\2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
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昏迷不醒。
9。 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三。背腰骶部的要穴
1。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脊椎边)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
冲击第三肋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
位置: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心、肺,破气机,易亡。
3。心俞
位置: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
位置: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点中,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
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
位置:第三腰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点中,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
位置:属骨端与肛门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
点中,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四、上、下肢要穴
1。肩井
位置:在大椎穴穴与肩峰连结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
点中,半身麻木。
2。太渊
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
经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点中,阻止百脉,内伤气机。
3。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点中,下肢麻木、不灵。
4。三阴交
位置: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
点中,下肢麻木、不灵,伤丹田气。
5。涌泉
位置:足掌心三分之处,当曲足指时出现凹陷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点中,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现代的武术常在搏斗中,击打对手某些薄弱部位或敏感组织,令对手产生酸麻和疼痛,从而失去抵抗能力,取得胜利,这些部位通常都是穴道的所在。
解穴除了时间一到,穴道通畅外,就必须由高手击打相应的穴道,推拿,使血脉恢复正常运行。
中医同样也根据穴道对人体的影响,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法来刺激穴道,调整人体血脉的运行,达到医治疾病的效果。
武术中所说的外力是指人天生的力量,而内力是指人通过锻炼,所产生的内在能量,也称为内劲。通过打坐,冥想等方法调整呼吸,锻炼内部机能。经过长时间修炼,可以使人反应能力变敏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