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设计美学—太极图赏析
太极图的15种解释

太极图的15种解释一个圆被一条反S线分割为鱼状的黑白两部分(俗称阴阳鱼),这就是太极图。
太极图看似简单明了,实则博大精深。
有人说它是万物之源,有人说它能相生互变。
太极图原本是一种用来说明宇宙的图像。
因其充满了神秘感,道家用它做标志,韩国用它做国旗,相士们用它骗钱财,各取所需,任意发挥。
●对太极图的圆圈,我们不妨看作是对茫茫宇宙的归纳与概括;对圆圈中的鱼,看作是对世界万物的分类。
圆圈中的黑色部分代表阴,白色部分代表阳,它们既是截然相反的两部分,但又统一在一个圆圈之中,对立统一,又发展变化。
凡事都有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
●阴阳鱼首尾相连,追逐旋转。
象征着白天紧连着黑夜,结束紧随着开始。
运动变化是天下万物的基本形态和普遍规律,历史进程和人的认识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一个点上。
● 阴阳鱼的形状呈头大尾小的逐步过渡状态,并且有一定的弯曲。
象征着,人类认识规律是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逐步接近的长期过程。
也象征着事物发展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渐进过程。
● 在太极图中黑白对立,界限分明,启示我们要明辨是非,坚持原则,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不要把本质性的事情搞乱。
● 对太极图,粗看是个圆,细看圆又分为黑白两条鱼形,再细看黑鱼的眼睛是白的,白鱼的眼睛是黑的。
告诉我们,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世上没有绝对的东西。
对任何事物都不能要求其至精至纯,尽善尽美。
● 太极图中的阴阳鱼都是弓着身子成一定角度来互相追逐嬉戏,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圆。
告诉我们,在一个团体或一个家庭中,其成员都要注意适度调整甚至委屈一下自己,相互配合,相互弥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如果只顾个人,横冲直撞,将会把圆冲破。
● 在太极图中,阴阳鱼首尾相至,紧密相依。
这除了象征着异性相吸,男女爱慕和相互追求是人生乐章的主旋律外,两性间在价值观念和人生目标上也应保持同一个方向。
● 太极图的阴阳鱼表现为不断旋转换位的运动状态。
提示我们,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
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光明,在成绩面前要看到不足。
浅析太极图的色彩意境

色则被定 义为无 彩色 。现代色 彩学是 研究 以三原 色 为基础 的色彩理论 ,用三 原色 的明度变 化 、纯度 变化及 色相 变化 来 对色彩语言进 行表述 。可 以说 ,无 论是 太极 图 中内涵深 刻的五色说 ,还是 现代色 彩学 中的三 原色理 论 ,在美 学规 律上都是有相似性的。
中国传统 的色彩 观念体 现于黑 、白二色 ,两千多 年来 , 黑 白一直成 为中国艺术 中关 于色 彩的哲 学基 础 ,成为 中 国 艺术 家崇尚的艺术 观念。体 现了黑 白之美 的水墨 画和书法 , 作 为古 老的艺术 形式 一直 备受推 崇 ,直到 今天 人们对 它们 的热爱也丝 毫没 有减 少 ,水墨 是东方 艺术 语言 的典型 代表 之一 ,它用黑与 白的艺术 诠释 了东方 的哲 学理 念和 审美意 向 ,直 到今天仍 然是设 计 师灵感 的来 源之一 ,它无声 地诉
黑 白 为 无 彩 色 ,赤 、黄 、青 也 接 近 于 现 代 色 彩 学 中 的 三 原 色。布鲁斯 特曾经 指 出平 面设计 中的红 、黄 、蓝 为颜 料 的 三原色 ,也就是 别 的颜 色混 合不 出来 的颜色 ,而黑色 和 白
是充满激情并不 意味着 莽撞 ,太 极 图中的 两个小 圆点使 画
浅析太极 图的色彩意境
●张秋 月 ( 东北 电力大学,吉林 吉林 1 3 2 0 0 0 )
[ 摘 要] 太极图的色彩表现形式是黑与 白,但是它所蕴含的色彩概 念不仅仅于此 ,在黑 白的表 面背后 ,蕴含着 中华 民族 几千 年的哲学思想和色彩观 ,用极简的色彩演绎 丰富多彩 的世界 ,用强烈的对 比演绎充满激情 的画面,这对我们的当代设计来说具有 空前的指导性意义 。 [ 关键词 ] 太极图 ;黑白;单纯 ;激情
中国传统太极图形的美学特征及设计应用

中国传统太极图形的美学特征及设计应用中国传统太极图形的美学特征及设计应用太极图即“中华太极图”,亦称“阴阳鱼太极图”,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图形经典,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其基本构成是用一个圆形的黑白互纠表征世界的阴阳两分关系,它是一个独立的图形,构成图形的所有线形均无拐点,全部为流畅饱满的圆弧。
在东方文化系统中,太极图是最基本、最简洁、最成熟的图形符号,是中国传统象征图形中最具代表性的语言,直到今天,它所蕴含的美学价值与艺术魅力对东方文化的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1 太极图形的美学特征1.1 形式美,对称饱满在美学法则中,对称是重要的形式美法则,太极图是遵循对称法则的典型代表。
它由黑白两条鱼形纹组成圆形图案,以圆心为中心点旋转对称,图形简洁,构图巧妙,两条“鱼”逆向回旋于一个圆形之中,两个“鱼眼”示黑白相间,相交的“S”曲线显示出不息的运动感和韵律美,如图1所示。
这种S形构图被承袭为图形中最重要的骨架形式,被西方著名学者贡布里希誉为“一幅完美无缺的图案”。
[1] “S”线也可灵活运用,如“S”线重复、交叉排列,“S”线变为折线或半圆弧展开排列等形式骨架,为图形的创作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
正是这种无穷变化,才启发了后人,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造,产生奇思妙想,创造了无数新颖的形象。
太极图形以最对称图形----圆形为基本形,双鱼构成进制阶数为二的转动。
其整体构成图像形式是建立在对“圆”这一平面空间进行理性分割基础之上的。
图形、色彩统一于一个大圆外,并反复于二阶数如两鱼、两眼、两色之间,通过圆心画任一条直线所得皆为黑白两份。
[2]阴阳鱼形设计既充分自在又充分和谐;鱼头鱼尾扩张避让之间,有攻守进退此消彼长之意。
阴阳鱼是太极之鱼,更是自在之鱼,它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征候,成为连接中华民族有机世界观的思想模型。
1.2 和谐美,形神交融太极图形蕴含着“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思想,从太极图形的构成形式上看,阴阳互补图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圆”。
太极图造型建筑方案

太极图造型建筑方案太极图造型建筑方案:改变城市风景线的全新艺术空间引言: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代表之一,从古至今,不断演化、改进的建筑设计理念和风格,成为城市的标志和风景线。
如何创造具有独特性和艺术感的建筑,一直是建筑师们追求的目标。
太极图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符号,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形态,可以成为建筑设计的创意灵感。
本文将介绍一种太极图造型建筑方案,通过对太极图意义的解读和建筑设计的呈现,将太极图的精神与建筑空间的形态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性和艺术感的建筑。
一、太极图的意义及表现形式太极图是一种象征性的图形,由阴阳两个互补而又对立的部分组成。
它代表着一种平衡、和谐、变化和无限的哲学思想。
太极图的造型呈现出了阴阳轮转、互相融合的状态,具有动态和宇宙的氛围。
太极图的表现形式千变万化,可以是简单的圆形或椭圆形,也可以是更复杂的几何图形,如八卦、九宫等。
它可以是立体的,也可以是平面的,可以是实体的,也可以是镂空的。
太极图的形态取决于设计者的创意和对太极图意义的理解和诠释。
二、太极图造型建筑方案的设计思路基于太极图的意义和表现形式,我们探索了一种太极图造型建筑方案的设计思路。
我们希望通过建筑的形态和空间布局,将太极图的精神和城市的氛围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具有独特性和艺术感的建筑空间。
1.外观设计:建筑的外观设计以太极图为基础,呈现出充满流畅曲线和变化的形态。
建筑整体呈现出两个相互融合、互补的部分,同时又保持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建筑的表面可以采用金属材料,通过反光和光影的变化,增加建筑的立体感和动态感。
2.空间布局:建筑的空间布局以太极图的形态为基础,创造出一个中央圆形空间和周围环绕的曲线空间。
中央圆形空间可以作为中庭,用于集会、展览或其他文化活动。
周围环绕的曲线空间可以用于设置办公区、商铺、餐厅等功能。
整个建筑的空间布局体现了太极图中阴阳的平衡和循环。
3.室内设计:建筑的室内设计以太极图的意义为基础,通过采用圆形和曲线元素,创造出一个流畅、和谐的室内空间。
太极图:最古最美最富有涵义的标志

太极图:最古最美最富有涵义的标志太极图:最古最美最富有涵义的标志在广告设计中,有很多的标志令人难忘,影响非常大,如奔驰的标志,麦当劳的标志,中国银行的标志,中国联通的标志等等。
标志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强调构图中各种因素的总体和谐,有时是以结构的协调对称来表达和谐,有时是以动态性的不对称来追求整体意蕴的和谐,“和谐感”是设计标志给人的满足和赞赏。
而有些标志,相当巧妙地实现了平面契合,利用完全没有重叠又没有空隙的封闭图形的构成,来突出契合图形的装饰美。
古今中外的人类文化遗迹中,契合图形的装饰美有着突出的地位,从古至今,许许多多的艺术家和工艺美术师,追求着契合图形的美的境界,留下了许多的好图像,好标志。
从美洲的玛雅文化遗址到亚洲的佛教美术,从石器时代的彩陶装饰到今天的计算机分形艺术,从中国古老的易经图表到当代企业的广告标志,处处都闪耀着契合图形装饰美的光芒。
可以说,契合图形的美是人类智慧在美学领域中依然闪耀着光辉的文化符号,其灵动的图形语言、巧妙的构图组合、深厚的艺术意蕴,科学与艺术在一次次交叉与融合中完美的文化结晶。
太极图太极村安徽绩溪太极湖村中国很多地方的建筑有太极图的影子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一些富有韵味的文化标志影响极为深远,如“卐”原为古老部落的符咒标志,而在中国则是吉祥的标志,再如“中国结”,华表,等等,而人们最为熟悉且历史悠久的标志就是“太极图”,这是最古老最美最富有涵义的文化标志。
“太极”中国古老的文化观念,更是中国道教文化的根源,太极图更是中国古代道家、道教文化最好的图像诠释,它影响中国哲学,如道家哲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等的发展;影响民俗文化、民间信仰文化,如建筑风水、殡葬祭祀等观念的传播;还影响古代军事理论、伦理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等。
从艺术设计的角度看,它更是中国古人设计智慧的结晶。
太极图这一精美的图案,不仅被中国古代现代的艺术家们所青睐,而且也被西方的艺术家所赞赏,比如,西方著名的艺术理论家贡布里希,就将之誉为是“一幅完美无缺的图案”。
太极图浅析(2)

太极图浅析(2)下面再说说太极图中,黑白鱼的眼睛(即鱼最厚实的地方,有相反的圆点)部分。
这是什么意思呢?太极的圆形代表着运动,由于太极在运动,阴阳两部分物质就会相互作用,产生变化、变异。
当阳物质(可见的,显性的)运动变化到最充实(极限)的时候,会出现一个旋涡,形成像空洞一样阴物质(隐性,不可见的);当阴物质(隐性,不可见的)运动变化到最充实(极限)的时候,又会出现一个旋涡,形成少量阳物质(显性的,可见的)。
这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也是宇宙天地万物的奥秘所在。
有什么可以说明这种物极必反,显性和隐性相互转变的例子吗?这种例子遍地都是,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但由于人们被误导,早已迷惑了,因而视而不见。
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人体生病发高烧。
如果一个人生病,发烧超过40°后,病人的感觉就会从发热,转为发冷。
为什么?现代医学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析。
那么,是不是所有发高烧的病人都得了精神病呢?不是的。
太极图早已告诉我们答案。
在阳物质或阴物质运动变化达到极限的时候,会出现一个相反的漩涡(空洞),少量阴阳物质转化,阴转阳或阳转阴了。
所以发高烧的人,热度超过了极限,人的感觉不是热,而是冷了。
认识了太极运动的原理,知道物极必反的道理,自然界中很多不可思议的,很多神秘莫测的怪异现象,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比如什么神鬼,什么海市蜃楼,什么不明飞行物UFO等等,其实都是原本不可见的隐性世界,在他们运动变化达到极限的时候,出现的显性现象。
但这种阴物质的显性现象是短暂的,所以很快就消失了。
另一些存在于现实世界的,本来显性的阳物质,在运动变化到达极限的时候,也会突然转为隐性,消失不见了。
比如百慕大三角区的神秘失踪事件,就是这样的道理。
为什么现代科技如此发达,却对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解析?原因在于现有科技的探索,虽然以物质作为研究的对象,但只注重可见的阳物质部分,对不可见的阴物质部分忽略了。
当然,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
近年来,天体物理学家提出宇宙中存在暗物质的设想,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经证明宇宙中“黑洞”的存在。
太极图在平面设计中的现代意义

太极图在平面设计中的现代意义曾权清关键词:太极图太极理念平面设计影响启示提要:太极图是东方文化和东方精神的象征图形,也是美术史上图形设计的经典之作,其理念对东方人的审美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对我们解决当前的设计问题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易学”是中国古代玄学之一,其内容包罗万象、哲理奥妙精深,非一般学说所能比拟。
在具体内容上,它包容了东方哲学、史学、美学、天文、历法、数理、兵法、修身健体等等,可以说统括了天地事物的方方面面。
这些内容,特别具有东方民族性和传统美德,富有浓郁的人情味。
太极图正是这一学说的核心图形。
这一图形,标志着一种文化——东方文化;象征一种宗教——道教;代表一门学科——易学。
如此看来:太极图在东方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同寻常的。
清人陈梦雷在《易学浅析》凡例中指出:不知图者,固不得经之原。
也就是说:如果不懂得易图,就不可能弄懂《易经》。
陈可谓一语道破《易》之奥秘。
因此,太极图是人们永恒的研究主题。
古往今来,人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站在不同的立场,对它进行过大量的、深入细致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很少涉及太极图形本身,也就是说很少从美术学的角度,特别是从现代图形设计的角度着墨。
绘画大师李苦禅先生说;“易是三玄之一,又是最高的数理哲学,不仅搞哲学的要研究它,就是搞文学、史学、天文、历法、数学等的人也应该研究它,我们作画的人更要研究它!”(1)黄宾虹先生则说:“太极图乃书画之秘诀”(2),并计划就此写一篇专文,可惜未及成文而身先作古矣!因此,我们有必要致力于这方面的探讨与研究。
一据文献和史料记载:太极图产生于六、七千年以前的新、旧石器时代。
很显然,它是一个古老图形。
有意思的是,从构成形式上看,这一古老图形又具有强烈的现代性。
太极图的形式,符合现代设计“简洁单纯,严谨清晰”的要求和特征,体现了图形设计的现代精神。
德国魏玛时期兴起的鲍豪斯运动,称得上是现代设计诞生的标志。
以此为起点,一个全新的、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逐渐形成,这个理念可以用五十年代由图形界提出的:“少就是多”进行概括。
浅谈“太极图”的哲学内涵

浅谈“太极图”的哲学内涵浅谈“太极图”的哲学内涵众所周知,“太极图”看起来非常简单,一个圆圈、一条曲线、两个圆点,两条黑白鱼图形,构成了一个简洁明了的图案,从图案的画面上看,这是一个十分杰出的构图,简洁、平衡、对称、协调,具象而又抽象,如果拿它与世界上的任何图标相比,是毫不逊色的。
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图案,非常的不简单,简洁抽象的构图背后,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和意味,其图案的丰富、深刻,与世界上任何古老的图案相比,难有能出其右者。
在中国古代,“太极图”经过历代学者、专家,以及道家、儒家等杰出人士的图解、诠释和引申发挥,已经构成了一个涵义异常丰富,哲理十分深邃的理论体系,在中国古代的历朝历代,无论是哲学思想、宗教理论、民间信仰,还是军事、政治、建筑、风水、文学、棋类等,都这样那样地受过“太极图”理念的影响。
至今,“太极图”仍在影响着现代的文化和生活。
而且,“太极图”的哲学理念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而且还传播到国外,在一些国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比如,大家知道,在韩国的国旗上有明显的太极标志,在蒙古国的国旗上也有太极印记;在新加坡、安哥拉空军的机徽上,在韩国、德国奥运会以及韩国亚运会会徽上,也能看到到太极理念的影响;在美国研制的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商标上也能隐约感受到太极的阴阳观念……还有很多对立因素、阴阳相补的,都这样那样受到了“太极图”的影响。
探索“太极图”的起源,可以知道,它是中国古代先民力图了解自然现象的观念的总结和概括,或许是自然界的互动、互补、对应,对立而又统一,启发了先民们去探讨宇宙人生变化发展的规律,概括成了阴阳易理,并以简洁、玄妙的图式表现出来。
千百年来,“太极图”以浅而喻深,简易而又博大精深的方式表现着深刻的哲理意蕴,以巧妙的构图去表达幽玄的意理。
如果比较当代计算机以图形界面去去连通着操作系统,你会佩服中国的古代人构思“太极图”的伟大创举:图形与数字结合,具象蕴涵着抽象,简单意味着丰富,简洁包含着深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鉴赏结课论文浅谈常见设计美学——太极图赏析浅谈常见设计美学——太极图赏析摘要:太极图案是一个中国古代的设计圆形,曾经被西方著名学者贡布里希誉为是一幅完美无缺的图案,太极图文化研究所所长明赐东先生也曾说过“太极图是中国的第一发明”。
作为一个象征阴阳原则的著名中国传统符号,太极图已经历时久远,但是,在现代,它却依然发挥着其独有的魅力,被看作是平面设计的一种最高典范,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设计中去,例如现在的韩国国旗,南非开普敦大学的校园雕塑等等,都是来自中国太极思想的灵感所感召的产物。
其对解决现代设计的某些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太极图 传统内涵 做人 现代设计 影响力太极图是中国古文化中最神秘的一张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也是众说纷纭,被国内外广泛议论的一张图。
它是东方文化和东方精神的象征图形,也是世界美术史上图形设计的经典之作,其理念不但对人的审美有着深远的影响作用,还对我们解决当前的设计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太极图是一幅看一眼就令人难以忘却的图,其布局结构黑白对分,合二为一,和谐流畅;其整体画面犹如黑白两鱼环抱成圆,相映生辉,自然天成。
太极图从古到今一路走来,广为人知。
从算命先生的招牌、道家居士的袍服,到孔庙大成殿梁柱的标记物;从古代传说、典籍记载,到众多专著论文;人民间饰物、中国传统文化的会徽会标,到韩国国旗……随处可见它的影迹。
它是自然之图,是最古老之图,也是历史上最具生命力之图。
无论是遥远的过去,还是现在或将来,太极图永远伴随着人类。
太,道家解释为初始、宗源、无上。
极则意指最端之位、结构之元。
太极的字面含义即是最高级、最标准、最完美之义;太极的真实含义则为事物存在与运动的机理,以旋机为运动形式,以圆融为运动品质。
宇宙有无限大,所以称为太极,但是宇宙又是有形的,即有实质的内容。
按易学的观点,有形的东西来自于无形,所以无极而太极。
太极这个实体是健运不息的,即宇宙在运动,动则产生阳气,动到一定程度,变出现相对静止,静则产生阴气,如此一动一静,阴阳之气互为其根,运转于无穷。
太极图流传很多种,如周敦颐太极图、先天太极图(原名“天地自然之图”,俗称“阴阳鱼图”)、古太极八卦图(先天太极图周围配以八卦符号)、来知德太极图以及清朝端木国瑚太极图。
历经千年历史,各图唯有先天太极图以及古太极八卦图人尽皆知。
现在我们所说的“太极图”即“阴阳鱼图”或“天地自然之图”,“太极八卦图”即古太极八卦图范式,甚至有时候还会将“太极八卦图”简单的称之为“太极图”。
太极图历史悠久,究竟是谁所创,说法不一,现在最流行的说法就是由宋朝道士陈抟所传出,原叫《无极图》。
陈抟是五代至宋初的一位道士,相传对内丹术和易学都有很深造诣。
据史书记载,陈抟曾将《先天图》、《太极图》以及《河图》、《洛书》传给其学生种放,种放以之分别传穆修、李溉等人,图1 周敦颐《太极图说》后来穆修将《太极图》传给周敦颐。
周敦颐写了《太极图书》加以解释。
现在我们看到的太极图,就是周敦颐所传的。
周敦颐还为太极图做了一篇《太极图说》全文249字。
该文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本原,人和万物都是由于阴阳二气和水火木金土五行相互作用构成的。
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
文中突出人的价值和作用,该文主张:“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在人群中,又特别突出圣人的价值和作用,认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该文对后世影响很大,版本很多,朱熹《近思录》、黄宗羲等所编《宋元学案》等尽皆收入。
“易学”是中国古代玄学之一,其内容包罗万象,其哲理奥妙精深,非一般学说所能比拟。
在具体内容上,它包容了包括东方哲学、史学、美学、天文、历法、数理、兵法、修身健体等等内容,可以说统括了天地事物的方方面面。
而太极图则正是这一学说的核心图形。
这一图形,标志着一种文化——东方文化;象征一种宗教——道教;代表一门学科——易学。
就此看来:太极图在古代在东方文化中的地位是非同寻常的。
太极图该词最早出现在《易传·系辞上》中,太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术语,意为派生万物的本源。
太极图上仅有黑白二色,最常见的解释就是其代表阴阳两方,天地两部;黑白两方的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
形象化地表达了它阴阳轮转,相反相成是万物生成变化根源的哲理。
太极图形展现了一种互相转化,相对统一的形式美、和谐美。
看起来既古味盎然,也仿佛是一种现代意味十足的构成。
一方面,它显得如此简约、具体和完整,另一方面看上去则又丰富无比、微妙尤如,人们从中可以找到阴 图2 太极图阳、动静、渗透、循环······也可以发掘到图形与底子,整体与个别等要素。
它的完美使得现代人再也不可能找到一种更为概括、更为完备,也更为意味深长的宇宙符号了。
以至于对这一图形的任何改动不但无助于原先含义的持有和表达,而且常常可能是不得完全不得要领的,甚至有损原有意义的丰富性。
这足以证明其原初构成已经达到了无懈可击的境地。
甚至当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教授在看到这张图的时候会有感而发地撰写长文,对这一符号赞叹不已。
太极图是对事物运动和结构成因的图解,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太极图中的"S"线将太极图清晰地分为两个关联部分,表明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是有结构的。
2、太极图的两个部分用不同颜色相区别,分为阴和阳,以"S"线相隔,表明这两个部分是相互独立、不容混淆的。
3、太极图的两个独立块面各有一个对方的小点,即阳块中有阴小点,阴块中有阳小点,表明同一事物结构中的独立部分与对方有不容混淆的包含关系。
也就是说,虽然阳中含阴,阴中含阳,互相包含,但是不论是块还是点,都是绝对独立的,没有混淆界线。
4、太极图是圆形图,一是表示运动和结构有规则,二 是表示运动以旋转为基本形式,三是表示运动是流畅圆润的。
5、太极图是对称图,整个结构均衡对称,表明一个稳定的结构其内部能量是均衡的,独立的双方都有均衡的能量和平等的结构地位。
6、内部绝对对称的圆图也表明,太极的运动是无摆动、无震动的旋转运动。
7、太极图的阴块和阳块都有大头和小尾的形状,表明事物运动是有方向性的,可以显示太极图的正旋与反旋的旋转方向。
8、太极图阴块和阳块的大头与小尾,还表示阴块和阳块在旋转中的强弱变化,大,小尾为弱,在大头处有对方的小点,同时与对方的小尾衔接,这就显示了太极内能量的变化由小到大,又由大到互变的变易性,呈现出物极必反的状态,这就是易综上所述,太极图有七大含义:结构、规则、旋机、均衡、圆融、变易和方向。
太极图还有黑白两个点,一个是生,一个就是灭。
世界就在消长中维持一种平衡。
太极图是一个圆,中间又有点,这就是一个标准的点圆结构。
因为任意一个质点都是有结构的,没有结构的点不存在,所以太极图圆中间的点,黑点和白点,都是有结构的,这两个点放大,其时代就是两个太极图。
一切的变化,其时是通过这两个点变化引起的,这叫做内因。
外力的推动,那叫外因。
一生一灭,一阴一阳,一虚一实。
太极图中的黑白两色可以说是简单至极却又极为经典的造型,其意义不是简短几句言语就能形容的。
可以说它就是代表着世界上的两个面,囊括着世上任何队里却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太极图在长时间内就是作为道教的标志存在的,而在道教的思想中,世界上的任何事都是分为两个个对立面的,例如.善与恶,正与邪,对与错,男与女等等,这两种颜色便分别变代表了两个对立面,而且,这两种颜色主要就表示为阴阳之意,同时这也就表示着世界上是有男人和女人构成的!然而,在整个圆形中,黒白的位置并不是从圆心开始平均分开的,而是上面的白多一点,下面的黒多一点,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解释说是因为如果那样画的话,分割线就则显得太过刚硬,整个画面看起来也就太过简单没有深度意义了。
其实,这种说法看的只是图形的表面,解释也太过于表面化,很是牵强,并没有从根本上研究道教的文化特点。
其实原因是这样的,在道教认为,世界是分为两个对立面的,然而却不能分的太开,人与事都是互相的,要互相的忍让,所以,黑白的布局便是上面白色多一点,下面黑色多一点.意思便是黑要忍让白,同时,白也要忍让黒,如果你够细心的话,你会发现,一个真正的太极符黒与白的大小是一样的。
最后,为什么太极符黑色中有一个白点,白色中有一个黑点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便是“包容”,黑色要包容白色,白色也要包容黑色!就是说做人不但要同舟共济,共同相存,还要拥有宽广的胸怀。
将整个的意思连起来,含义便是这样的——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其对立面的,只有互相忍让,互相包容,才能构成一个完美的“圆形”世界!这就是一个小小的太极图告诉给我们大家的做人的道理。
太极图与八卦图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必然联系。
太极图是八卦图形成的起点和基础,八卦图是太极图所表达的阴阳之道或一分为二观点的继续和深化。
太极图表达了阴阳观念,八卦图构筑了阴阳变化的模式,它们是纯粹的、朴素的、健全的图式哲学,是原始古人对万事万物的一种看法。
古往今来,人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站在不同的立场,对太极图进行过大量的、深入细致的研究,但这些研究都是针对图案背后的深刻意义而进行的,很少涉及到太极图形本身,也就是说很少从美术学的角度,特别是从现代图形设计的角度着墨。
绘画大师李苦禅先生说:“易是三玄之一,又是最高的数理哲学,不仅搞哲学的要研究它,就是搞文学、史学、天文、历法、数学等的人也应该研究它,我们作画的人更要研究它!”现代杰出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则说“太极图乃书画之秘诀”,并计划就此写一篇专文,可惜未成文而身先作古,因此,我们不但要研究其内在的博大精深,更有必要致力于美术学的探讨与研究,从设计的角度来欣赏它。
很显然,太极图是一个古老的图形,不过从构成形式上看,这一古老图形却又有着强烈的现代性。
太极图的形式,符合现代设计“简洁单纯,严谨清新”的要求和特征,体现了图形设计的现代精神。
德国魏玛时期兴起的鲍豪斯运动,称得上是现代设计诞生的标志。
以此为起点,一个全新的、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逐渐形成,这个理念可以用五十年代由图形界提出的“少就是多”进行概括。
“少就是多”看似矛盾却极富哲理:“少”是指形式上的构成因素少,经过理性的分析,扬弃多余的装饰成分,达到严谨清晰、简介单纯,这是“多”的原因;“多”即是指形式表达的的内涵多,全面丰富,本质深刻,这是“少”的结果。
当然这并不是强词夺理,其中也包含着深刻的辩证关系。
用最简洁单纯的形式表达最本质、深刻的内涵,这是现代主义设计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无疑,无论是从形式还是从形势与内容的结合方面,太极图都达到了这个高度。
现代设计追求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富有符号象征意义的图形,而直接将图形的形态变为几何形则就是最直接的设计方法,而几何形又是高独立性和抽象图3 成都天府广场 图4 韩国国旗的图形形式,因此在现代设计中运用非常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