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试重点整理

成都理工大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试重点整理
成都理工大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考试重点整理

微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学院名称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干娜 学生学号201413080229 指导教师李志鹏 实验地点6B610 实验成绩 二〇一六年十月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实验一、动态调试程序DEBUG 一、实验目的 1.动态调试程序DEBUG环境的搭建; 2.掌握各种汇编指令的作用; 3.掌握磁盘文件操作命令的使用; 4.掌握查找、比较、填充和移动内存命令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搭建汇编调试环境,安装DOS系统; 2.进行DEBUG动态调试程序的启动与退出; 3.进行汇编、执行、跟踪与反汇编命令的编写与运行; 4.进行显示、修改内存和寄存器命令的编写与运行; 5.进行查找、比较、填充和移动内存命令的编写与运行。 三、DEBUG的启动与退出 DEBUG的启动:首先选择一个磁盘,建立一个名为“TEST”的文件,文件名可以任意,然后挂载DOS系统在任意磁盘上,执行代码界面为: 出现“-”表示执行成功,进入DEBUG调试环境,此后可以进行代码的编译与执行。 DEBUG的退出命令:-Q 四、汇编、执行、跟踪与反汇编 1.A命令:逐行汇编命令,主要用于小段程序的汇编和修改目标程序。使用逐行汇编命令的格式为: A[地址] 实验内容:汇编一小段程序,DOS运行界面为:

该段程序完成了对AX,BX,CX,DX寄存器写入规定的数据。 2.G命令:启动运行一个程序或程序的一段,编写格式为: G[=<起始地址>][<断点地址>…] 执行A命令的代码后,运用G命令查看各个寄存器状态: 结果分析:从运行结果可以看出,BX、CX、DX已经写入了输入值,但AX 中的值并不是输入值,可能是AX寄存器的值写入后又被改变。 3.T命令 T命令用来逐条跟踪程序的运行,编写格式如下: T[=<地址>][<跟踪条数>] 每条指令执行后,都要暂停并显示各寄存器的内容,跟踪执行实际上是单步执行,执行结果如下: 从地址100开始,跟踪三条指令,从执行细节可以看出AX、BX、CX、DX都写入了程序给定的值,IP指针的值也是逐条递增。 4.U命令:用来对二进制代码程序进行反汇编,常用于分析和调试目标程序,引用格式如下: U[<地址>]

4G通信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热点技术 4G通信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杨超1梅康1陈金鹰1朱军2 (1、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成都 610059; 2、成都军区通信网络技术管理中心,成都 610011) 摘要:本文在介绍第四代移动通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其可能采用的OFDM、软件无线电、智能天线、MIMO、基于IP的核心网技术进行了讨论。通过对4G通信技术主要优势的分析,探讨了4G的基本特征,以及由于新技术的引用和效能的提高,将为4G带来的更为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市场。 关键词:移动通信4G OFDM 全IP核心网 引言 移动通信以其用户可在通信覆盖区域内任意位置、并在运动情况下通信,而极大地拓展了实用性,并为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以模拟信号传输为基础的第一代移动通信,解决了人们基本通话需求,所采用的蜂窝网络结构实现了频率的重用,使成千上万的公众能利用有限的频率资源进行大众化的通信。第二代移动通信以数字信号传输为基础,在改善通信质量、提高频率资源利用率和信道容量的同时,还提供低速率的数据传输能力。第三代移动通信进一步提高频率利用率,使高质量的视频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成为可能,也使手机上网、移动计算得以实现。进一步的移动通信发展将是怎样的面貌,是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就已经露出了一些端倪进行讨论。 一、4G的概念 “4G”是业界对第四代移动通信通俗的叫法,国际电联的官方称法是“IMT-Advanced”。4G技术不同于3G技术的一个明显特征是,4G技术由于连接传输速率大幅提高,从而能引入高质量的视频通信,将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生活和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1]。就数据传输速率而言,有了较大提高。如韩国三星电子所演示的4G技术,实现了静止时以1Gbps级的速度和移动时以100Mbps级的传输速率连续无停顿传输数据[2]。我国的首个4G外场试验系统在上海的测试也显示,该系统在高速移动环境下的信息传输速率达100Mbps,将现有移动通信传输效率提高了近10倍[3]。其次,就4G的应用和功能而言,同样进行了新的扩展。如韩国三星的4G演示中,同时使用宽带、视频通话、直播论坛等示范服务,4G传输的影像画面清晰,无停顿和抖动。第四代移动通信可以在不同的固定、无线平台和跨越不同频带的网络中提供无线服务,可以在任何地方用宽带接入互联网(包括卫星通信和平流层通信),能够提供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 4G标准正在加紧制定中,4G标准申报工作已经结束,国际电联在相关的截止日期前已经收到6份提案,其中包括中国的TD-LTE-Advanced提案。世界无线电全会将于2012年春天召开,届时将正式公布4G标准最终结果。未来5年移动通信技术的最大热点将是4G和 3D,100Mbit/s的速度可让手机成为真正的移动多媒体终端[4]。 二、4G通信中的关键技术

基于XMPP协议和Openfire的即时通信系统的开发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基于XMPP协议和Openfire的即时通信系统的开发 作者:潘凤, 王华军, 苗放, 李刚 作者单位:潘凤(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59;运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王华军,苗放(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李刚(华商世纪(北京)科贸发 展股份有限公司) 刊名: 计算机时代 英文刊名:COMPUTER ERA 年,卷(期):2008,(3)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5条) 1.许鼎即时通信四种协议简述 2003 2.庞怡即时通讯工具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期刊论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3.Jason Kichten.李军用基于XML的即时消息开发Jabber 2003 4.Peter S A XMPP Instant Messaging and Presenee 2004 5.Jabber官方组织"Jabber::Protocol" 相似文献(6条) 1.学位论文付莎基于XMPP协议企业级IM的研究与实现2009 近年来即时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即时通信工具的应用更为广泛,给个人的网络生活、企业的日常办公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与高效性。XMPP( 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可扩展消息与出席协议技术便是其中较为活跃的一种即时通信技术。由于即时通信工具在企业中的应用给企业的运营管理带来诸多便利,因而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很高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目前常用的即时通信软件的协议种类繁多,本文在研究比较了当前流行的几种协议之后,选用了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XMPP协议,由于其开放性、扩展性、安全性良好等诸多优势,并可以实现与使用其他协议的即时通信软件的互联互通,且发展前景良好,因而对于开发一款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本文从对XMPP协议的介绍与分析入手,首先简要介绍了XMPP协议及其发展,XMPP协议的特点,然后又深入介绍了XMPP协议的内容:XMPP协议的系统构架、地址空间、数据的传输结构、以及通信链路的建立过程等。在对协议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文的研究目标,针对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的特点进行需求分析,并设计与实现。在实现了即时通信的消息收发、名册管理、出席信息的交换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用户的管理控制问题、权限划分、可追溯性管理及功能性、扩展性的要求,实现了会议功能、文件传输,以及广播功能,模拟了与非XMPP系统进行交互的过程。在开源软件系统Openfire及Gloox库的支持基础上,最终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完善的面向企业级的即时通信系统。 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完成了测试平台的搭建工作,建立相应的测试用例。系统实验测试的结果表明:系统功能完善、稳定,界面友好简洁,满足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的需求。 2.学位论文招俏春基于XMPP协议的即时通讯系统的研究200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即时通讯已经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手段。目前有许多的IM系统,如AOL IM、Yakoo IM和MSN IM,它们使用了不同的技术,而且它们互不兼容。XMPP/Jabber的提出打破了传统即时通信系统之间无法实现互联互通的局面。XMPP对于即时通信是一个开放的基于xml的数据模型和协议,采用了分布式的网络体系机构,模块化可扩展的系统架构,使得扩展它的功能变得简单。 利用Jabber/XMPP的体系结构,构建了一个基于XMPP协议的即时通信系统,包括即时通信系统的客户端和服务器。其中服务器采用开源的Jabber服务器Openfire,客户端基于XMPP核心及扩展协议利用Google Talk的开发包libjingle进行研究开发。设计了一个与Openfire互联通信的客户端系统,实现与客户音的文字、语音、视频、文件及实时数据通信功能;研究了XMPP协议及其在协同通讯领域的应用。 介绍了即时通讯的现状、发展趋势,分析了客户端软件的开发环境和所要用到的几个相关技术。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基于)(MPP协议的能与Jabber服务器Openfire实现互通的客户端软件的总体架构和基本模型,并对即时通讯客户端的具体设计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在XMPP流通信基础上的文字通信及扩展的群组通讯;基于JEP扩展协议Jingle协议完善了系统功能,进行了客户问的P2P(Peer-to-Peer,点对点)连接扩展,从而实现了可靠的实时语音视频、文件、实时数据等P2P通信。另外还对客户端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网络安全机制和带NAT的防火墙穿越等方面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论述了本系统所采用的方案。最后总结了本设计的工作与成果,并提出下一阶段的研究设想。 3.期刊论文路璐.王华军.苗放.李刚.Lu Lu.Wang Huajun.Miao Fang.Li Gang基于Jingle协议及Opnefire的语音通信原理与实现-办公自动化(综合版)2007(12) 本文对Jingle协议及Openfire开源项目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点对点语音通信原理的分析和实现,并指出该通信方式的优点和不足. 4.学位论文罗伟基于Android平台的即时通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2009 随着移动通信与Internet的飞速发展及相互融合,GPRS使无线网络高速接入到Internet成为现实,移动用户从而可以享受到Internet提供的服务。即时通讯是基于互联网协议的应用程序,它能够使应用不同设备的用户进行通信,随着手机的不断普及以及性能的不断提升,为即时通讯系统从传统的PC机到手机的移植提高了很好的条件。而且在中国庞大的手机用户中,通过手机使用即时通讯软件的用户越来越多。当前的手机操作系统都过于封闭 ,各大即时通讯软件采用的通讯协议也不统一,而Android是基于Linux的开源的手机操作系统平台,XMPP是基于XML的开源的即时通讯协议,因此基于Android平台和XMPP协议开发即时通讯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给出了系统的研究背景,对当前手机操作系统、即时通讯软件和即时通讯协议的发展现状做了简单的介绍。进而详细的分析了Android的特征、架构以及Android应用的构成和工作机制,并对Android与其他手机操作系统进行了比较,说明了Android在手机操作系统中的优势。提出了系统的架构 ,以及系统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解决方案,采用开源的Openfire作为系统的即时通讯平台,实现移动客户端之间的即时通讯。对系统客户端的组成模块进行了介绍,对即时通讯协议XMPP以及系统的通讯机制进行了分析。针对当前通信数据的安全问题并结合本系统的特点,对IDEA数据加密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A—IDEA算法的设计,并对两种算法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于图片文件的加密,采用A—IDEA与RSA算法相结合的方案。对服务器的运行流程进行了分析并对系统客户端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实现,对系统进行了部署和测试。 5.期刊论文剧忻.苗放.JU Xin.MIAO Fang基于MINA开发高性能网络应用程序——以实现XMPP协议

[经济学]统计学试卷

成都理工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第二套)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英文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共10分) 1、在研究某城市工业企业生产时,某个工业企业生产工人人数是() A、数量指标 B、数量标志 C、变量 D、标志总量 2、对全国货币发行量中占较大比重的几个大地区进行货币发行量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3、2003年某机械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200元,工具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400元,2004年各车间的工资水平不变,但机械车间工人增加20%,工具车间工人增加10%,则2004年两车间工人总平均工资比2003年()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不能做结论 4、某企业2003年完成利润100万元,2004年计划比2003年增长5%,实际完成110万元,2004年超额完成计划() A、104.76% B、4.76% C、110% D、10% 5、某单位四年管理费用的环比增长速度为3%,5%,8%,13%,则平均发展速度为() A、 B、 C、-1 D、-1 6、若同样多的人民币多购买商品3%,则物价: A、下降3% B、上升3% C、下降2.91% D、不变

7、是非标志的方差,其最大值是()。 A、1 B、1/2 C、1/3 D、1/4 8、在回归分析中,要求两变量 A、都是随机变量 B、自变量是确定性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 C、都是确定性变量 D、因变量是确定性变量,自变量是随机变量 9、无偏性是指 A、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B、当样本容量n充分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C、随着n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与未知的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任意小的可能性趋于实际必然性 D、作为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 10、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确的,将它们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0分) 1、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是不同的,下面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某地区人口的性别比例 B、某人的性别 C、一台完好的设备 D、设备完好率 E 平均身高 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企业数 B、在册职工人数 C、某种商品的销售量 D、某地区2004年人口数 E、某种产品的产量 3、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 A、总体标志变异程度 B、样本容量 C、抽样组织形式 D、抽样方法(重复和不重复) E、样本指标值的大小

最新教育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评估排名(综合版)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2007年)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2012年)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52所 ,本次有42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了评估; 参评高校共计74所。 注:以下得分相同的高校按学校代码顺序排列。 学校代码及名称 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89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87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0003 清华大学 85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0286 东南大学 90002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82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80

90005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79 10001 北京大学 77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10293 南京邮电大学 76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10335 浙江大学 74 10056 天津大学 73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90045 空军工程大学 10033 中国传媒大学 71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10280 上海大学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10422 山东大学 10486 武汉大学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10610 四川大学 10611 重庆大学 10617 重庆邮电大学 90033 解放军装备学院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69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11646 宁波大学 10110 中北大学 68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10285 苏州大学 10294 河海大学 1033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66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PCM编译码实验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加电后,将交换模块中的跳线开关KQ01置于左端PCM编码位置,此时MC145540工作在PCM编码状态。 2. PCM串行接口时序观察 (1)输出时钟和帧同步时隙信号观测: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输出时钟信号(TP503),观测时以TP504做同步。分析和掌握PCM编码抽样时钟信号与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同步沿、脉冲宽度等)。 (2)抽样时钟信号与PCM编码数据测量: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TP504做同步。分析和掌握PCM编码输出数据与抽样时钟信号(同步沿、脉冲宽度)及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 3. PCM编码器 (1)方法一: (A)准备:将跳线开关K501设置在测试位置,跳线开关K001置于右端选择外部信号,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为1000Hz、电平为2Vp-p的正弦波测试信号送入信号测试端口J005和J006(地)。 (B)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TP504做同步。分析和掌握PCM编码输出数据与抽样时钟信号(同步沿、脉冲宽度)及输出时钟的对应关系。分析为什么采用一般的示波器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 (2)方法二: (A)准备:将输入信号选择开关K501设置在测试位置,将交换模块内测试信号选择开关K001设置在内部测试信号(左端)。此时由该模块产生一个1KHz的测试信号,送入PCM编码器。(B)用示波器同时观测抽样时钟信号(TP504)和编码输出数据信号端口(TP502),观测时以内部测试信号(TP501)做同步(注意:需三通道观察)。分析和掌握PCM编码输出数据与帧同步时隙信号、发送时钟的对应关系。 4. PCM译码器 (1)准备:跳线开关K501设置在测试位置、K504设置在正常位置,K001置于右端选择外部信号。此时将PCM输出编码数据直接送入本地译码器,构成自环。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为1000Hz、电平为2Vp-p的正弦波测试信号送入信号测试端口J005和J006(地)。 (2) PCM译码器输出模拟信号观测:用示波器同时观测解码器输出信号端(TP506)和编码器输入信号端口(TP501),观测信号时以TP501做同步。定性的观测解码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质量、电平、延时。 5. PCM频率响应测量:将测试信号电平固定在2Vp-p,调整测试信号频率,定性的观测解码恢复出的模拟信号电平。观测输出信号信电平相对变化随输入信号频率变化的相对关系。

第二学期《统计学》期末试卷(第二套)

成都理工大学 第二学期《统计学》期末试卷(第二套)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下方表格内题号对应的位置,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共10分) A. 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 B. 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若干类,使得每一类中的每一个单位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 C. 先将总体划分成若干群,使得每一群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 D. 先将总体各元素按某种顺序排列,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 2、指出下面的变量哪一个属于顺序变量( )。 A. 每月的生活费支出 B. 产品质量的等级 C. 企业所属的行业 D. 产品的销售收入 3、某大学的教学管理人员想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统计学的考试分数与数学考试分数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应该选择的描述图形是( )。 A. 散点图 B. 条形图 C. 饼图 D. 箱线图 4、某大学共有5000名本科学生,每月平均生活费支出是500元,标准差是 得 分

50元。假定该校学生的生活费支出为对称分布,月生活费支出在400元至600元之间的学生人数大约为( )。 A. 3400人 B. 4550人 C. 4750人 D. 4950人 5、市场营销人员的平均月收入为8000元,标准差为2400元,大学教师的平均月收入为5000元,标准差为2000元。由此可知( )。 A. 市场营销人员收入的离散程度较大 B. 大学教师收入的离散程度较小 C. 大学教师收入的离散程度较大 D. 二者收入的离散程度相等 6、某地区家庭年收入的平均数8000元,中位数是6000元,众数是5000元。由此可知,该地区家庭的收入是( )。 A. 左偏分布 B. 右偏分布 C. 对称分布 D. 尖峰分布 7、 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μ和σ,其中( )。 A. σ越小,正态曲线越陡峭 B. σ越大,正态曲线越陡峭 C. 不同的σ,决定了正态曲线在横轴上的位置 D. 不同的σ,决定了正态曲线下的面积大小 8、某电池生产商声称,它们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为85小时。质检部门抽取20节电池的随机样本,在05.0=α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结果是未能拒绝原假设,这意味着( )。 A .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是85小时 B .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不是85小时 C.没有证据证明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是85小时 D .没有证据证明该企业生产的5号电池的平均使用时间不是85小时 9、根据两个自变量得到的多元回归方程为2189.108.09.19?x x y +-=,回归系数

成都理工大学(已有10试题)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高等数学(一)2002——2005 高等数学(二)2000——2005 自然地理学2004——2005 旅游资源学2004——2005 城市规划原理2004——2005 普通地质学2004——2005 测量学2004——2005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2004——2005,2010(2010为回忆版) C语言及程序设计2004——2006 遥感地质学2004 遥感导论2005 微机原理及应用2001——2002,2004——2006(2005有答案) 沉积岩石学2004——2005 地球科学概论2004——2005 找矿勘探地质学2004——2005 环境化学2004——2005 普通化学2004——2005 地质学基础2004——2005 油藏工程2004——2005 石油地质学2004——2005(注:2005年试卷共6页,缺第5页和第6页)渗流力学2004——2005 油层物理学2004——2005 普通生物学2004——2005 结晶学与矿物学2005 能源学院 普通地质学2004——2005 油层物理学2004——2005 沉积岩石学2004——2005 石油地质学2004——2005(注:2005年试卷共6页,缺第5页和第6页)找矿勘探地质学2004——2005 渗流力学2004——2005 油藏工程2004——2005 机械原理2004——2005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2004——2005 工程岩土学2004 岩土力学2004——2005 结构力学2004——2005

工程力学2004——2005 环境化学2004——2005 水力学2004——2005 建筑设计原理2004——2005 城市规划原理2004——2005 普通生物学2004——2005 机械原理2004——2005 信息工程学院 普通物理2004 物理2005 地球科学概论2004——2005 地质学基础2004——2005 信号与系统2004——2006 通信原理2004——2006 微机原理及应用2001——2002,2004——2006(2005有答案)C语言及程序设计2004——2006 数据结构2004——2006 数字电子技术2004,2006 计算数学2004 线性代数2004——2005 概率论2004 计算方法2004——2005 高等数学(一)2002——2005 高等数学(二)2000——2005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高等数学(一)2002——2005 高等数学(二)2000——2005 普通地质学2004——2005 分析化学2004——2005 无机化学2004——2005 普通化学2004——2005 电子测量与仪器2005 微机原理及应用2001——2002,2004——2006(2005有答案)核电子学基础2005 普通物理2004 物理2005 机械原理2004——2005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高等数学(一)2002——2005 高等数学(二)2000——2005

《一位LED数码管显示0-9》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一位LED数码管显示0-9》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2) 二实验要求 (2) 三实验内容 (2) 四元器件清单 (2) 五LED数码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 六关于PLC控制LDE介绍 (4) 七原理图绘制说明 (5) 八流程图绘制以及说明 (9)

九电路原理图与仿真 (10) 十源程序 (12) 十一心得体会 (12) 十二参考文献 (13) 一、实验与任务 结合实际情况,编程设计、布线、程序调试、检查与运行,完成一个与接近实际工程项目的课题,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生产一线工作的需要。做到能检查出错误,熟练解决问题;对设备进行全面维修。通过实训对PLC的组成、工作原理、现场调试以及基于网络化工作模式的基本配置与应用等有一个一系列的认识和提高。 利用51单片机、1个独立按键及1位7段数码管等器件,设计一个单片机输入显示系统,要求每按一下独立按键数码管显示数据加1(数码管初始值设为0,计到9后再加1 ,则数码管显示0)。 本次设计采用12MHz的晶体振荡器为单片机提供振荡周期,外加独立按键,复位电路和显示电路组成。 二、实验要求 1、了解七段LED数码管的结构、分类以及数码管的显示码。 2、学习1位LED数码管静态显示与动态显示的编程方法。

3、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技能。 4、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装备、调试的全过程。 三、实验内容 1、练习设计、连接、调试控制电路; 2、学习PLC程序编程; 四、元器件清单 从PROTUES库中选择元器件 (1)AT89C51;单片机。 (2)RES、RX8;电阻、8排阻。 (3)7SEG-COM-CAT-BLUE;带公共端共阴极七段蓝色数码管。 (4)CAP/CAP-ELEC;电容、电解电容。 (5)CRYSTAL:晶振。 五、LED数码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led数码管(LED Segment Displays)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封装在一起组成“8”字型的器件,引线已在内部连接完成,只需引出它们的各个笔划,公共电极。led数码管常用段数一般为7段有的另加一个小数点,还有一种是类似于3位“+1”型。位数有半位0,1,2,3,4,5,6,8,10位等等....,led数码管根据LED的接法不同分为共阴和共阳两类,了解LED的这些特性,对编程是很重要的,因为不同类型的数码管,除了它们的硬件电路有差异外,编程方法也是不同的。图2是共阴和共阳极数码管的内部电路,它们的发光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它们的电源极性不同而已。颜色有红,绿,蓝,黄等几种。led数码管广泛用于仪表,时钟,车站,家电等场合。选用时要注意产品尺寸颜色,功耗,亮度,

通信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通信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通信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毕业生集中在通信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金融系统、民航、铁路及政府和大专院校等。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通信行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的龙头,正在引领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对信息化社会建设起到关键的决定性作用。 本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毕业后可从事无线通信、电视、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及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和通信工 程的研究、设计、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工作。 专家 通信工程专业主要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光纤通信、无线通信、交换与通信网等方面的 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培养从事通信工程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研究、制造、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 毕业生集中在通信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金融系统、 民航、铁路及政府和大专院校等。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通信行业, 已成为社会经济的龙头,正在引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对信 息化社会建设起到关键的决定性作用。 在校生 华北地区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信息科 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华北 电力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天 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东

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天津科技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 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 古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 中北大学、天津职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联合大学(原河北理 工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天津理工大学、华北 科技学院,安徽大学、防灾科技学院、太原工业学院、 东北地区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大学、沈阳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工学院、大连交通 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大连民族学院、哈尔滨工程 大学、东北石油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包括威海校区)、佳木斯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大学、东北电 力大学、吉林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沈阳工程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北华大学 华南地区 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广西大学、汕头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 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科技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五邑大学、贺州学院、琼 州学院、肇庆学院、广东白云学院、海南大学 华中地区 皖西学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湖南工业大学、吉首大学、长沙学院、怀化学院、邵阳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河南 大学、郑州大学、中原工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 南大学、长沙理工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工商学院、湖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湖南工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

成都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设——基于labview的数字带通传输系统设计

摘要 在当今高度信息化时代,通信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政治、军事等方面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与模拟通信系统相比,数字通信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差错可控、数字处理灵活等优点,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基于LabVIEW软件强大的信号处理功能对数字频带传输系统中的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调制解调器系统进行模拟仿真,简单介绍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调制解调原理,详细说明基于LabVIEW软件设计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调制解调的过程,并给出程序框图和运行结果,最后对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的抗噪声性能进行比较。 关键词:通信;LabVIEW;数字通信系统;模拟仿真;

目录 第1章导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内容 (1) 第2章LabVIEW概述 (2) 2.1 LabVIEW简介 (2) 2.2 LabVIEW的特点 (2) 第3章二进制数字频带传输系统 (3) 3.1 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 (3) 3.2 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 (5) 第4章基于LabVIEW的2ASK仿真 (8) 4.1 仿真设计内容 (8) 4.2 2ASK仿真 (8) 4.3 总体界面 (11) 第5章基于LabVIEW的2FSK仿真 (13) 5.1 仿真设计内容 (13) 5.2 2FSK仿真 (13) 5.3 总体界面 (16) 第6章2ASK与2FSK仿真结果比较 (17) 参考文献 (19)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08140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081401) Geological Engineering (081401) 一、专业简介(Ⅰ Major Introduction) 地质工程专业门类为工科,一级学科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工程是国内最早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地学类专业之一,是我校双一流学科“地球科学”的主要支撑专业。 地质工程专业是在原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探矿工程”两个专业的基础上,经过60余年的艰苦奋斗发展起来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始建于1956年,“探矿工程系”专业始建于1959年。1993年原成都地质学院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探矿工程”专业改名为“勘察工程”专业。1999年,因国家专业目录调整,“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和“勘察工程”专业分别调整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工程地质方向和岩土钻掘工程方向,分别隶属于当时的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和勘察与机电工程系。2001年底,成都理工学院重新组建并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将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岩土钻掘工程方向和工程地质方向统一归属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2012年,按照国家专业目录调整要求,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更名为“地质工程”专业并沿用至今,仍设工程地质和钻掘工程两个方向。 地质工程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以地质学及机械学原理为基础,认识、分析和解决地质工程问题,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方法和手段,为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和地质环境保护服务。我校工程地质方向主要在山区复杂地质工程问题分析与解决、工程地质勘察设计与施工、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地质环境评价与保护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钻掘工程方向在岩土钻掘工程材料、岩土钻掘机具、定向钻探与取心、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开发与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本专业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了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全覆盖,包括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还入选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本专业达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水平。 本专业全面落实企业导师制度,采用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联合指导的教学方式。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大学四年中,每年一次校外实习。 二、培养目标(Ⅱ Academic Objectives) 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地质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受到相关工程训练,具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文与职业素养、具备分析和解决复杂地质工程问题能力,能在地质工程相关领域承担资源开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及研发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5年后经过持续学习和工程实践锻炼达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2011—2012学年1学期考试卷

成都理工大学2011—2012学年 第一学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试卷 2 .所有题目均可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2分) 1. 将65这个数字分别用2进制,8进制,16进制表示 。 2. 用反码与补码表示(-101)D= (反), (补)。 3.(10011111)B+(28)H+(72)O= ( )D 。 4. 8086C PU 内部结构分为哪两大部分 , 。 5. 存储器寻址方式有哪几类 。 ARRAY D W 0,1,2,3,4,5,6,7,8共占据 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二.简答题(共24分) 1.(8分)指出8086内部通用寄存器有哪些,段寄存器有哪些以及它们各自的主要用途。 2.(8分)简述中断服务子程序的调用过程,包括调用过程中寄存器,标志位的变化。 3.(8分)简述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每一类的特点与用途。 三.分析题(共36分) 1.(4分)判断下列指令是否有误,若有错,说明原因并予以改正。 (1).MOV D S, 2000H (2).ADD A X, [BX +BP +32] (3).IN AX, 3F H 得 分 得 分

(4).OUT [3FH],AX 2.(4分)指出下列指令所使用的寻址方式。 (1).MOVAX, 2100H (2).OR AX,[609EH] (3).MOV [BX+DI+16H],CX (4).CALL[DI]MASK 3.(6分)设数据段起始地址为4000H,内存单元DATA在数据段中偏移地址为24C0H,在24C0H-24C3H单元中依次存放数据:55H,66H,77H,88H。 MOV AX,DATA LEA SI,DATA MOV CL,[SI] LDS BX,DATA 求出DATA在存储空间中所处的物理地址。 程序执行后AX,CL,SI,BX的值。 4.(6分)设AX=26D3H,CX=7908H,CF=1。 SAL CH,1 RCRAX,CL ROL AL,1 求出以上程序执行后AX,CX值。 标志位中CF,OF的值。 5.(4分)8253的计数器2工作于方式2,其计数时钟CLK2为200KHz,输出信号OUT2作定时中断申请,定时间隔为5ms,试计算其计数初值N?(写出计算过程) 6.(6分)已知汇编程序段如下: MOV AL,35H MOV DL,AL

通信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2009年全国大学高校通信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专业排名 A等(24个): B+等(36个): 25. 中山大学、 26. 厦门大学、 27. 武汉理工大学、28. 山东大学、 29. 吉林大学、 30. 南京理工大学、31. 北京科技大学、 32. 上海大学、 33. 中国传媒大学、34. 复旦大学、 35. 中国矿业大学、36. 四川大学、 37. 重庆邮电大学、 38. 重庆大学、 39. 华东师范大学、40. 云南大学、 41. 中国民航大学、 42. 大连海事大学、43. 长春理工大学、 44. 郑州大学、 45. 福州大学、 46. 南开大学、 47. 华中师范大学、 48. 广东工业大学、49. 湖南大学、 50. 中南大学、 51. 同济大学、5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53.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54. 华北电力大学、 55.苏州大学、 56.上海海事大学、 57. 首都师范大学、 58. 北京师范大学、 59. 大连理工大学、 60. 西安理工大学

B等(36个): 61. 兰州交通大学、 62.南京大学、 63. 中北大学、 64. 北京工业大学、 65. 长江大学、 66. 河北工业大学、67. 太原理工大学、 68. 浙江工商大学、 69. 深圳大学、 70. 河海大学、 71. 暨南大学、 72. 西安科技大学、73.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74. 中国地质大学、 75. 中国海洋大学、76. 燕山大学、 77. 兰州理工大学、 78. 兰州大学、 79. 浙江工业大学、 80. 南通大学、 81. 哈尔滨理工大学、82. 西南科技大学、 83. 江苏大学、 84. 南昌大学、 85. 安徽大学、 86. 辽宁工学院、 87. 齐齐哈尔大学、88. 宁波大学、 89. 贵州大学、 90. 上海师范大学、91. 河南理工大学、 92. 西安邮电学院、 93. 河北大学、 94. 海南大学、 95. 成都理工大学、 96. 长沙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试卷

成都理工大学《数字通信原理》考试试卷大题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设R b=4Mbit/s,四进制系统接收机抽样判决器的定时信号(即位同步信号)的重复频率为。 2.理论上,四元离散信源可能达到的最大熵为。某四元离散信源的四个符号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16、3/16、1/4、1/2,该信源熵为。3.已知(n , k)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为D4+D3+D2+1,该码的监督位长度为,可纠正位随机错误。 4.MSK信号相位路径曲线的特点是,。 5.设有一无码间干扰二元码基带通信系统,其信道噪声为平稳高斯白噪声,现已知”1”的发送概率为P(1),”0”的发送概率为P(0);且漏码概率为P e1,增码概率为P e2,则该系统的总误码率P e= 。 6.现有6路频带分别为1W、1W、2W、2W、3W、3W的独立信源。若采用时分复用制进行传输,每路信源均采用8位对数PCM编码,则该系统数据帧的总时隙数为个,最小传输带宽为。 7.码组(01001)的码重为,它与码组(10011)之间的码距是。8.2DPSK调制解决了2PSK调制可能出现的现象。 9.设信息速率为2.048Mbit/s,则2DPSK信号带宽为,QPSK信号的带宽为。 10.数字通信系统中大都采用复用方式;空间扩频通信系统中一般采用复用方式。 11.15位线性移位寄存器所能产生的伪随机m序列长度为,序列中连0码的最大长度为。 12.格雷码的特点是,四进制符号-3,-1,+1,+3对应的格雷码分别为。 13.设数字信息速率为2×106b/s,则2DP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主瓣宽度为。

14.线性PCM 编码器的抽样信号频率为8kHz ,当信息速率由80kbit/s 下降到56kbit/s 时,量化信噪比增大 dB 。 15.帧同步后方保护的目的是 ,前方保护的目的是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设已知一般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为 ()()()()()()()[]()s n s s s s s nf f nf G p nf pG f f G f G p p f P ???++ ??=∑+∞?∞→δω22122111 , 当基带信号为双极性归零码(设0、1等概出现)时,下列不符合其频谱特性的是( ) A. 有直流分量 B. 码型功率谱中不含时钟频率f s 成分 C. 高频成分少 D. 低频成分少 2.传输特性为H(ω)的基带传输系统中,在传送码元速率为R B =2/T s 的数字基带信号时,下列哪个特性能够消除抽样点上的码间干扰( ) 3.在二进制编码中,对于自然码和折叠码的描述,哪一项不合理( ) A. 出现极性误码时,自然码对小信号的影响大 B. 出现极性误码时,折叠码对大信号的影响大 C. 折叠码对语音信号的编码产生的均方误差功率比自然码大 D. 语音信号中小信号成分多,所以一般采用折叠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