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心脏神经官能症病因及症状
维医病症分型护理心脏神经官能症

72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armacr of Chinese Minorities November 2020, Vol.26 No. 11维医病症分型护理心脏神经官能症孜拜尔尼沙•吾甫玛莉娜•努尔扎提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9)摘要:心脏神经官能症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维医学作为中医学的一部分,重视病症分型。
辨证论治 是维医临床治疗的关键。
本院在临床工作中按病症分型进行护理取得良好的疗效,本文介绍维医病症分型护理心脏神 经官能症。
关键词:心脏神经官能症;维医病症;分型护理中图分类号:R291.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810(2020)11-0072-02心脏神经官能症(Cardiac neurosis,CN)又称功能性心 脏不适,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一种极为常见 的心血管疾病。
该病在维医学中属于“心脏气质失调”范畴, 维医临床属于气质失调类疾病,在各种体内外不良因素的 影响下,机体发生体液质性或非体液质性变化,引起心脏气 质失调,导致心脏功能发生非器质性变化所致。
根据心脏气 质失调的程度,分为非体液质性气质失调性CN和体液质 性气质失调性CN,症状多种多样,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 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表现。
本病体检无明 显器质性病变特征,症状尽管表现很重,但预后良好。
在近 几年的护理工作中发现根据病症分型护理CN,可提高依从 性,提高本病的疗效,本病的病症分型护理总结如下。
1非体液质性气质失调性CN的护理非体液质性气质失调性CN是某种环境、食物、情绪等 单独的一种属性(包括热、寒、湿、干)的作用下引起心脏气 质失调,导致心脏功能发生非器质性变化所致。
本病分为热 性气质失调性CN、湿性气质失调性CN、寒性气质失调性 CN、干性气质失调性CN,简称热性CN、湿性CN、寒性CN、干性CN。
主要采用“对立原则”进行治疗及护理,比如热性 气质失调引起的CN,用于凉化法,给予凉性食物,留在凉性 环境等。
芪冬颐心口服液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观察

芪冬颐心口服液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观察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指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失调所导致的心血管功能障碍,表现为心悸、胸痛、乏力等症状。
传统中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旨在观察芪冬颐心口服液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6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安静、饮食调理、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芪冬颐心口服液,每天3次,每次20ml,治疗6周。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心悸、胸闷、晕厥等症状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在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方面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但治疗组在心率变异性指数(VR-R)方面显著升高(P<0.05)。
结论:芪冬颐心口服液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心率变异性指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需要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以确认其疗效。
神经官能症(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神经官能症(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症或精神神经症。
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病程大多持续迁延或呈发作性。
二病因神经症的发病通常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常构成发病的基础。
症状复杂多样,其典型体验是患者感到不能控制的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如焦虑、持续的紧张心情、恐惧、缠人的烦恼、自认毫无意义的胡思乱想、强迫观念等。
患者虽有多种躯体的自觉不适感,但临床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
患者一般能适应社会,其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可以为他人理解和接受,但其症状妨碍了患者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患者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常迫切要求治疗,自知力完整或完全完整。
神经症也是门诊中最常见疾病之一。
三临床表现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复杂多样,有的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有的则有心悸、胸闷、恐怖感等。
其特点是症状的出现与变化与精神因素有关。
如有的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每当情绪紧张时出现腹泻。
1.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症状(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表现为联想回忆增多,脑力劳动率下降,体力衰弱,疲劳感等。
(2)情绪症状表现为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等。
(3)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失眠。
(4)头部不适感紧张性头痛,头部重压感、紧束感等。
(5)内脏功能紊乱胃胀、肠鸣、便秘或腹泻;心悸、胸闷、气短、肢体瘫软、乏力、濒死感;低热;皮肤划痕征阳性;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阳痿等。
2.心脏、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临床症状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又称心脏神经症,是一种心血管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中介下,受精神因素影响的综合症。
临床以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或换气过度、濒死感为主要症状,此外尚有乏力、头晕、多汗、失眠等症状。
四检查对神经症患者必须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
2018怔忡(心脏神经官能症)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怔忡(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9-2008)。
主症:心悸,胸闷或胸痛;兼症:头晕,气短,疲倦乏力,心烦易怒,不寐,多汗,手足心热,或健忘,善太息,食少,腹胀,便溏;舌脉:舌质黯红,或隐青,或瘀斑、瘀点,苔厚腻,或黄腻;脉沉涩或沉弦滑,或数。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陈灏珠、林果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心血管症状与神经功能紊乱合并出现。
患者主观感觉复杂多样的心血管症状,包括心悸、心前区痛、气短等,但临床无任何与其具有因果关系的器质性心脏病或对心脏有影响的其他躯体疾病的证据。
(2)患者通常合并明显的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或神经衰弱等心理障碍。
(3)严格排除心脏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器质性疾病以后方能成立。
(二)证候诊断1.气血两虚证:心中悸动,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自汗,失眠健忘,纳呆腹胀。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弦细。
2.心虚胆怯证:心中悸动,善惊易恐,遇惊则心悸怵惕,坐卧不安,失眠多梦易醒,恶闻声响。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动数或弦细。
3.肝肾阴虚证:心中悸动,惊恐不安,胸膺憋闷疼痛,背酸痛,善太息,心烦易怒,不寐,手足心热或潮热,腰膝酸软。
舌尖红质暗,苔薄白或薄腻,脉沉弦细或弦细数。
4.痰热扰心证:心中悸动,胸膺憋闷疼痛,心烦,不寐,痰多,胸闷,头晕目眩,发热气粗,面红目赤。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5.气滞血瘀证:心中悸动,胸闷、胸痛,呈走窜痛或两胁胀痛、心烦不安、情志抑郁、善太息、或失眠、多梦,头晕、头胀。
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瘀点,脉弦或弦涩或细涩。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气血两虚证治法:益气养血,宁心安神。
推荐方药:归脾汤或养心汤加减。
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当归、茯神、远志、半夏、石菖莆、肉桂、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等。
宁心安神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研究

宁心安神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研究目的:对宁心安神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治疗情况作研究,根据临床记录的资料分析宁心安神汤的治疗效果。
方法:针对7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的年龄分布、临床表现、伴随病症及其诱发因素等情况做病症研究,并结合使用宁心安神汤治疗后的效果加以总结。
结果:治愈28例,有效39例,无效5例,其中5例无效治疗患者中有2例在中途停止治疗。
总有效率为93.1%。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治疗结果显示宁心安神汤用于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切实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宁心安神汤;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研究心脏神经官能症属于一种特殊的神经症。
经常伴有的症状包括:胸闷气短、失眠乏力、心悸等,部分患者出现胸痛以及手震颤等症状。
心脏神经官能症一般主要出现在20岁~40岁的年龄段。
女性比男性患病几率要高一些。
心脏神经官能症从病理上看,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任何依据[1]。
而且这种病症还经常伴有其他神经症病症表现,属于比较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
目前,我国的医学对此病症还没有特别满意的治疗方法,导致很多患者受病痛折磨,非常痛苦。
本文笔者主要针对宁心安神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满意,故作如下总结。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72例患者中,39例为门诊治疗,33例患者接受住院治疗;患者中女性54例,男性为18例;年龄段分布在21岁~49岁之间;患病不到1a的20例,在1a~10a之间的41例,患病达到10a以上的11例。
1.2 诊断标准依据《实用内科学》[1],本文研究的72例患者都伴有胸闷气短、心悸等临床表现,临床资料显示,影响病症发作的主要因素是精神状态;其中57例患者还伴有失眠和多梦的症状,35位患者食欲不振,另有16例患者双手经常出现震颤。
72例患者都不存在特异性体质,可以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可能,患者都不同程度的接受过多种方法的治疗,但是病症没有明显的好转。
1.3 治疗方法宁心安神汤的药物组成:龙骨、牡蛎、丹参、硃茯神、炒酸枣仁、花生叶、夜交藤各30g,合欢皮15g,甘草6g。
怔忡(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临床路径

怔忡(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临床路径一、怔忡(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怔忡(TCD编码:BNX012)。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ICD-10编码:F45.308)。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9-2008)。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第13版)(陈灏珠、林果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怔忡(心脏神经官能症)协作组制定的“怔忡(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诊疗方案”。
怔忡(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常见证候:气血两虚证心虚胆怯证肝肾阴虚证痰热扰心证气滞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怔忡(心脏神经官能症)协作组制定的“怔忡(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9-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怔忡(心脏神经官能症)。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怔忡(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
2.由内分泌系统疾病、心脏器质性病变等引起的怔忡,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侯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心电图;(2)心脏超声;(3)心肌酶、心肌抗体、病毒抗体;(4)甲功常规;(5)心得安试验;(6)动态心电图;(7)胸部X线片;(8)血常规、尿常规;(9)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冠脉CTA、冠脉造影、心脏电生理检查、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踏车负荷试验、胸部X线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等。
神经官能症状诊断详述

神经官能症状诊断详述*导读:神经官能症状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1)病史、症状:青壮年女性多见,出现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多种多样,时轻时重但多不严重,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但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或在后者的基础上发生。
病史应详细询问有无焦虑、情绪激动、精神创伤或过度劳累等诱因,是否曾被诊断为"心脏病",心慌、气短或心前区不适等感觉与活动、劳累和心情的相关关系,睡眠状况如何。
既往的心脏检查结果、用药史及疗效有助于诊断。
(2)体检发现:体格检查常无特殊发现。
多呈焦虑状态或紧张表情,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
心脏听诊时可有心率增快、心音增强,可伴有心前区I-II级柔和的收缩期杂音,偶有早搏出现。
神经官能症状的鉴别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诊断需在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上做出,诊断时宜慎重。
应排除内分泌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及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或病毒性心肌炎等。
冠心病患者的胸部不适常与活动或体力劳动有关,心得安试验阴性,运动试验阳性;心肌病患者心脏超声检查有阳性发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多有上感病史,急性期血清心肌酶升高可供鉴别。
消除诱因,如忧虑、紧张、烦恼;纠正失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环境嘈杂不良因素的影响。
一旦患了心脏神经官能症,不必过于紧张,更不需卧床休息,可采取下列措施:一、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打太极拳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二、生活有规律,合理安排生活,尽量做到劳逸结合;三、避免过度紧张,不宜从事持续时间过长、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四、严重失眠者可选用安定、利眠宁、健脑合剂、谷维素、多种维生素、心得安等,或者辨症选用中成药归脾汤、朱砂安神丸、黄连阿胶汤、交泰丸等,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神经官能症状的诊断,神经官能症状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神经官能症状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抑郁症、焦虑症吗 (1)

心脏神经官能症大医院最容易当成抑郁症,焦虑症治了。
1、心脏神经症是一种客观、明确、多发的心脏病,而不是目前被广泛认为的抑郁或焦虑。
2、中医认识疾病的思维和生物医学是不同的,中医在几千年的不断体悟中体会和试验出来的科学,有完善的理论体系。
治疗心脏病有非常独到的经验,当然,中医里没有心脏神经症这个词。
3、心脏神经症诊断是很容易的,也是很明确的,大家不要继续想查找什么病因了,心脏神经症的病因就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一切内脏都受神经支配,支配内脏的叫做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骨骼肌(胳膊、腿)的叫运动神经,运动神经受主观意志支配,所以你想抬腿就能抬腿,但植物神经不受主观意志支配,比如你想不让心脏跳,他还是照样跳。
4、这个病在中医上属于心肾不交,气滞血瘀,痰湿阻络等多种类型,中医古书中描述也很多,不是新鲜病,所以大家不要特别害怕。
5、这个病,大家不要做无谓的检查,现在大医院的水平都差不多,你在一家大医院查完了就得了,没必要再去另一家大医院检查,查是查不好病的。
治疗才是关键。
6、不要认为这是精神病,也不是常规的神经病,更不是抑郁症。
这里说不是抑郁症不是因为患者不抑郁,而是因为抑郁是由于治不好病才抑郁的,只要病治好了就不抑郁了,所以,大家不要去治抑郁症,那样永远去不了根儿,你总不能吃一辈子抗抑郁药,那样也会吃出病来。
给大家几个忠告:第一,明确诊断,有几乎一切心脏病症状,如:心慌、胸闷、气短、胸痛,大多数还有多种其他不适,如:心悸、后背隐痛、气短、呼吸困难、乏力、头晕、失眠、多梦、惊恐、嗓子发酸、咽喉发胀等。
而几乎一切检查都没有异常,如心脏彩超、心电血压检测、冠脉CT、冠脉造影、心脏电生理检查等,都基本正常。
大医院说“没有病”,就是心脏神经官能症。
第二,治疗,最好中医治疗,西医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没有好的方法,很多医生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推荐患者去精神科,认为患者是心理问题,精神问题,有的被冠以焦虑抑郁症的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神经官能症病因及症状
造成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中枢神经,系统对植物性神经调节功能失调却为其主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医务人员将非器质性心脏病误释为严重的心脏疾病,把一般胸痛说成心绞痛或冠心病,将无害性心脏杂音视作二尖瓣病变等,这些都可能致病人产生不必要的忧虑,而套上心脏病的精神枷锁。
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其它种类心脏病的治疗截然不同。
既然引起胸痛的根源在于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所以病人首先要树立治疗信心。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诊断根据上述症状,加上身体其他方面神经官能症的表现,同时又无器质性心脏病时,可考虑为本病,但必须慎重。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症状:
青壮年女性多见,出现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多种多样,时轻时重但多不严重,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但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或在后者的基础上发生。
病史应详细询问有无
焦虑、情绪激动、精神创伤或过度劳累等诱因,是否曾被诊断为“心脏病”,心慌、气短或心前区不适等感觉与活动、劳累和心情的相关关系,睡眠状况如何。
既往的心脏检查结果、用药史及疗效有助于诊断。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预防办法是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打太极拳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生活有规律,合理安排生活,尽量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不宜从事持续时间过长、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