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疾病

合集下载

抽动障碍的定义

抽动障碍的定义

抽动障碍的定义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具有明显倾向的神经精神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其他行为症状。

抽动障碍病程不一,可呈短暂性的或慢性的,甚至为持续终生。

抽动通常以眼部、面部或头部的运动抽动为首发症状,而后向颈、肩、肢体或躯干发展,常由简单发展到复杂。

以眼部抽动为首发症状者约占38 %~59 %,发声抽动为首发症状者约占12 %~37 %。

各种形式的抽动可受意志控制片刻,在睡眠时消失,而在情绪紧张时加重。

有部分患者在运动或发声抽动之前有躯体不适感,如感到压迫感、痒感、冷热感等。

抽动障碍按临床特征和病程特征可分为三种类型:1.短暂性抽动障碍(transient tic disorder);短暂性抽动障碍,又称暂时性抽动障碍,是儿童期一种最常见的抽动障碍类型。

临床表现为突然的、重复的、刻板的一种或多种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

大多数表现为简单性运动抽动,少数表现为单纯的发声性抽动。

病程持续不超过一年。

2.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chronic motor or vocal tic disorder);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表现为简单或复杂的运动或发声抽动,但运动和发声两种症状不同时存在,一般以运动抽动为多见。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以病程长,症状往往持久、刻板不变为特点。

病程至少持续1 年以上,有些患者症状甚至可持续终生。

3.发声和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combined vocal and multiple motor tics),即Tourette综合征或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

这种类型临床沿用的名称较多,包括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多种抽动症、多发性抽动症、冲动性抽动症等。

异常心理学-10儿童青少年期的常见心理障碍

异常心理学-10儿童青少年期的常见心理障碍
观来自学习困难等。性格往往孤僻、任性,自控力
差。
●多动症儿童的注意活动过程
多动症儿童的注意活动过程往往发生障碍,注意力不能 高度集中,注意时间短暂,注意不稳定,范围狭窄且容易 分心,不善于分配注意力。
●多动症儿童的记忆障碍
多动症儿童识记过程的速度较慢,记忆保持的时间较短, 容易遗忘,记忆的再认不够准确,不够稳定,对识记材料 的选择、加工和分类能力较弱。
• DSM-IV将其归于第二轴的发育性障碍 • 发病年龄 –发生于18岁之前 • 患病率: – 我国(1988)调查约有1%儿童为智力迟滞,农村高于 城市 – 北京一调查(1991)轻度智力迟滞2.74‰,中度以上智力 迟滞3.36‰
诊断主要考察三个方面
●适应性行为 ●智力 ●发病年龄
分级
• DSM-IV
学习障碍





影响层面
书写 方 面:
• 不会写自己的名 字 • 常写错字 • 字体歪七扭八 • 文法错误
阅读 方 面:
• 阅读速度很慢且 常发生错误 • 有跳行跳字的现 象 • 不爱阅读
行 为 方 面:
• 注意力不集中 • 常常掉东西 • 及忘记带东西
推 理 方 面:
• 对于文章的理解或 数学概念的理解或 运用很差
●家庭环境与多动症
父母的态度、教育方法对儿童产生影响,良好的家庭 环境能避免多动症的发生或使多动症状减轻;不良的家庭 环境是促发多动症的温床。
●饮食习惯与多动症
食品中的添加剂、防腐剂等含有大量的人工色素、亚 硝酸钠及硝酸钠,这些物质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生长 发育,出现乏力、行为异常、脾气暴躁等。
●工业污染与多动症
铅中毒可导致儿童智力低下,抑制免疫功能,对中枢神经 造成伤害,使其表现为烦躁不安、冷淡、嗜睡等,注意力不 集中,理解力下降等多动症的一些表现。

儿童青少年期抑郁发作特点100例病历临床分析

儿童青少年期抑郁发作特点100例病历临床分析

儿童青少年期抑郁发作特点100例病历临床分析儿童青少年期抑郁发作特点100例病历临床分析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儿童和青少年期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本文通过分析100例儿童青少年期抑郁发作的病历,总结了其发作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早期识别和干预抑郁症的重要性。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期;抑郁发作;特点;病历;临床分析引言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研究显示,儿童和青少年期抑郁症的发作率呈上升趋势,给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早期识别和干预抑郁症对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方法本研究使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分析了100例已确诊为儿童青少年期抑郁症的病历。

病例的年龄范围为6岁至16岁,男女比例约1:1。

通过分析病历中的个人信息、主要症状和影响因素,总结了儿童青少年期抑郁发作的特点。

结果1. 年龄: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期抑郁发作的年龄峰值集中在13-16岁,占总例数的40%。

2. 性别:男女比例接近1:1,其中男孩受抑郁症困扰的比例略高于女孩。

3. 主要症状: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愉悦感、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社交退缩等。

其中,情绪低落和失去兴趣和愉悦感是最常见的症状,占总例数的90%以上。

4. 影响因素:家庭环境、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生理变化等都是导致抑郁发作的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家庭环境问题占比最高,占总例数的50%以上。

5. 临床评估:病历中记录的多种评估工具显示出抑郁症的存在,包括抑郁自评量表、儿童抑郁症状问卷、医生临床观察等。

讨论通过对100例儿童青少年期抑郁发作病历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抑郁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抑郁发作年龄峰值在13-16岁;男孩受抑郁症困扰略多于女孩;情绪低落和失去兴趣和愉悦感是最常见症状;家庭环境问题是导致抑郁症发作的最主要因素。

我们建议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提供及时的干预和支持。

结论本研究对儿童青少年期抑郁发作特点进行了临床分析,并总结了其主要特点。

儿童常见心理障碍

儿童常见心理障碍

强迫思维
总结词
强迫思维是指儿童在思考过程中出现的强迫性、重复性的思维内容和联想,常常导致焦虑和注意力不 集中。
详细描述
强迫思维的表现形式多样,如反复思考某些问题而无法得出满意的答案、不自主地回忆往事或想象未 来情景等。这些思维内容往往与现实情况无关,且无法被控制或摆脱。
04 创伤后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
详细描述
延迟性应激障碍的症状与急性应激障碍相似, 但出现时间较晚。患者可能出现反复的创伤 性记忆、噩梦、回避行为等症状,并伴有抑 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防与治疗
总结词
预防和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社会支持等。
详细描述
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方法包括在创伤事件发生后及时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以及提高 人们对创伤事件的意识和应对能力。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眼 动脱敏再处理和药物治疗等。同时,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也是帮助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详细描述
强迫观念通常表现为对某些事情的过度担心、对卫生和安全的过分要求、对某 些行为的强迫性思考等。这些观念常常与现实情况不符,但儿童却无法控制或 摆脱。
强迫行为
总结词
强迫行为是儿童强迫障碍的另一种表 现形式,指儿童为了减轻焦虑和痛苦 而反复进行某些刻板的、仪式化的行 为或动作。
详细描述
常见的强迫行为包括反复检查门窗是 否关好、反复洗手、排列物品等。这 些行为虽然可以暂时缓解焦虑,但通 常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反而加重了儿 童的负担。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 疗、药物治疗和家庭治疗等,治疗时 应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和行为特点。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可能与遗传、生 物化学、环境和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

儿童青少年抽动障碍的症状与干预

儿童青少年抽动障碍的症状与干预

50西安会场(四)儿童青少年抽动障碍的症状与干预王亚萍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精神科主任、教授抽动症的概念及常见的表现抽动症是儿童时期一个常见的神经与心理的疾病,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etes),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

抽动症不是一个单纯的心理问题,它属于神经发育性的疾病,心理因素是可以促使它、诱发它或者使得它的症状维持的因素,有些家长会有这个概念,觉得抽动症就是个心理问题,所以在此要强调抽动症是一个发育性的疾病,起病时间在小孩两三岁、三四岁的时候,也有一些孩子在小学的时候以及中学的时候才起始的;这些到了中学出现症状的孩子,可能其症状就会比三四岁的孩子要重一些,分型上也会重一些,所以一定要记住抽动症是个发育性的病。

抽动症在临床中的表现有两大特点:一个是运动抽动,也就是肌肉抽动,单一或多部位肌肉的运动,简单的表现在眨眼、耸鼻、歪嘴、耸肩、斜肩等。

复杂的运动抽动表现为蹦跳、下蹲、拍打动作等。

可以是从头到身体各处的肌肉运动,甚至有的孩子不时跺脚、蹲倒等等,这些现象都是突然发生的。

另一个是发声,大多发声抽动表现为清嗓声、吼叫声、吭吭声、吸鼻子、犬叫声、重复语言、模仿语言、秽语等。

抽动症的特点为不随意的、突发的、快速重复和非节律性(刻板)肌肉运动。

现在很多成年人,在和我们的沟通的过程中,他会不自主地耸一下肩,追根溯源的话很可能在他小的时候会有抽动症的病史,只是现在这个耸肩的动作不太影响他的日常生活,仅仅是别人看到了认为是个坏习惯或小毛病而已。

有时候发生抽动的肌肉还有特殊的表现,比如肚皮一鼓一鼓的,非常难受,这是因为膈肌或者腹肌的一个收缩过程。

有的非常严重,比如使劲抡胳膊,他没法控制这些动作的发生,还有的症状像清嗓子,或者严重的症状是骂人,会在不当的场合,说出一些淫秽的词语等,这些都是不自主的。

我们一般都会说你控制一下,或许他能稍微地进行控制,这个现象往往会给家长一个误导,说你既然能控制,怎么不改掉这些坏毛病?这些症状他没有意识到就出现了,是在不经意间就突然出现的,不随意的、短暂的,要求患儿自主控制的时候,他只能控制很短的时间,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这些症状往往在批评他的时候,使他感受到了压力,或者紧张的时候会频繁出现,但是他放松的时候或者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几乎全部都没有了。

青少年常见疾病

青少年常见疾病

一忌寒凉食物。

淄博市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提醒患者,咳嗽时不宜吃冷饮或冷冻饮料。

中医认为身体一旦受了寒,就会伤及人体的肺脏,而咳嗽大多是因肺部疾患引起的。

此时如果再吃冷饮,就容易造成肺气闭塞,症状加重,日久不愈。

同时,痰的多少还跟脾有关。

过多进食寒凉食物,还会伤及脾胃,造成脾的功能下降。

二忌肥甘厚味。

中医认为咳嗽多为肺热引起,儿童尤其如此。

日常饮食中多吃肥甘厚味会产生内热,加重咳嗽。

此外,油炸食物也不宜多吃。

因为油炸食品会加重胃肠负担,滋生痰液,使咳嗽难以痊愈。

三忌鱼腥虾蟹。

咳嗽患儿在进食鱼腥类食品后咳嗽会加重,这与腥味刺激呼吸道和对鱼虾食品的蛋白过敏有关。

尤其是对某些鱼、蛋过敏的孩子更应注意避免这类食物。

四忌甜酸食物。

酸食会敛痰,使痰不易咳出,导致咳嗽难愈。

多吃甜食会使炎症难以痊愈。

五忌食用橘子。

许多人认为橘子是止咳化痰的,其实,橘皮确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橘肉反而会生热生痰。

六忌吃得太咸。

吃得太咸易诱发咳嗽或使咳嗽加重。

七忌花生、瓜子、巧克力等。

上述食品含油脂较多,食后易滋生痰液,使咳嗽加重。

八忌食用补品。

不少家长会给体质虚弱的孩子服用补品,但孩子咳嗽未愈时应停服补品,以免使咳嗽难愈。

一日三餐怎么吃才算健康我们推荐一份科学的早餐食谱:早餐基本原则包括:一、以主食为基础,每人约一两左右,高个者可以增加到一两半到二两主食。

二、增加一些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或少量的熟肉制品。

三、补充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或饮品,如橙汁等。

另外,有人有早餐吃炒青菜的习惯,也值得提倡。

四、从补钙方面讲,以牛奶或酸奶为首选,豆浆亦可。

需要提醒的是.早餐的营养是一个完整概念,不能等中午、下午再来补。

粥有许多好处。

早餐吃粥要注意什么:吃早餐时,不要空腹喝粥。

因为淀粉经过煮粥过程变为糊精,糊精可使血糖迅速升高,特别是老年人,更应该避免短时间内血糖上升太快。

所以,喝粥前最好吃一片面包或其它主食。

吃西式早餐要注意什么:年轻人喜欢吃西式早餐,西式早餐少不了抹黄油,原来有猪油、牛油,后来改为人造黄油(植物性黄油),而且,人造黄油呈固体状的优点更是让人喜爱。

儿童和青少年的多重人格障碍症状和治疗方法

儿童和青少年的多重人格障碍症状和治疗方法

儿童和青少年的多重人格障碍症状和治疗方法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MPD),又称分离性人格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是一种极其罕见但却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困扰的心理疾病。

本文将探讨儿童和青少年的多重人格障碍症状以及相关的治疗方法。

多重人格障碍是一种以意识分裂、人格多元化以及丧失记忆等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

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这种疾病往往更加复杂和棘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多重人格障碍症状:1. 多重人格:患者会表现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人格或身份状态。

这些人格可能具有不同的性别、年龄、声音和举止,以致于他们的家人和朋友无法辨认出正常的主人格。

2. 记忆丧失:患者会经历巨大的记忆缺失,尤其是与其他人格转换相关的事件。

他们可能忘记自己的名字、生日和重要的生活经历,这给他们的学习和社交带来了严重困扰。

3. 内心的冲突和矛盾:各个人格之间经常存在内心矛盾和争斗。

不同的人格可能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兴趣和欲望,因此他们往往无法和谐地共存。

4. 显著的情感和行为变化:不同的人格往往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情感和行为特征。

有的人格可能温和友善,而其他人格可能具有攻击性和冷漠的特点。

在治疗儿童和青少年的多重人格障碍时,精神专家通常会综合使用以下方法:1. 心理疏导和咨询:与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面对面的心理疏导和咨询,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增强对自己的掌控能力,从而减轻症状的严重性。

2. 药物治疗: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药物来调节患者的情绪和行为。

例如,抗抑郁药物和抗焦虑药物可以帮助控制人格转换和情绪波动。

3. 家庭治疗:多重人格障碍对家庭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家庭治疗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通过全家人的参与,改善家庭沟通和亲密关系,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稳定和有利的环境。

4. 支持性环境:为患者提供稳定、支持和理解的环境也是治疗多重人格障碍的重要一环。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1018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1018
在指导和帮助下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
14
5/26/2020
14
精神发育迟滞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智商在20~34之间,成年后智力水平相当于3岁~
6岁正常儿童,在全部精神发育迟滞中占8%。 在出生后即可出现明显的发育延迟,经过训练最终
能学会简单语句,但不能进行有效语言交流。 不会计数,不能学习,不会劳动,日常生活需人照
13
5/26/2020
13
精神发育迟滞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智商在35~49之间,成年后智力水平相当于6 岁~9岁正常儿童,在全部精神发育迟滞中占 12%。
语言发育差,表现为发音含糊不清,词汇贫乏以 致不能完整表达意思。
计算能力为个位数加、减法的水平。
不能适应普通小学的就读。能够完成简单劳动, 但质量差、效率低。
治疗及预后 1.药物治疗 病因治疗:对先天性代谢病、地方性克汀病,早期采取饮食
疗法和甲状腺素类药可以防止精神发育迟滞的发生。对某些 有内分泌不足的性染色体畸变者可适当给予性激素以改善患 者的性征发育。
促进和改善脑功能的治疗:可选用多种氨基酸、脑复康、
γ-氨酪酸等。
对症治疗:对伴发的活动过度、注意障碍和行为异常等症状,
约30%患者在青春期以后症状逐渐消失,但大部分患者 的症状将持续进入青春期,成人期时40%~50%患 者仍然存在临床症状,
20%~30%患者不仅有临床症状,且合并反社会行为、 物质依赖、酒依赖等问题。导致预后不良的因素有合 并品行障碍、阅读困难、情绪障碍,不良的家庭和社 会心理因素,智力偏低者等。
29
品行障碍 某些品行障碍的儿童也常表现不安心学习、多 动,但基本突出问题是以反复的、持续的违反社会道 德准则,侵犯别人和公共利益的反社会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