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废水处理技术方法

合集下载

乙醇废水处理技术工艺

乙醇废水处理技术工艺

乙醇废水处理技术工艺乙醇废水处理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过程,因为乙醇废水通常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和其他污染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乙醇废水处理技术和工艺:1.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一种常用的乙醇废水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来达到净化的目的。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和生物膜法等。

这些方法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营养物质供给,以维持微生物的活性和降解效率。

2.物理-化学处理: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可以辅助生物处理,提高净化效果。

常见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沉淀、吸附、离子交换和氧化等。

这些方法可以去除悬浮物、重金属离子、油脂和其他难降解的有机物。

3.活性炭吸附:活性炭是一种高效吸附材料,常用于乙醇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和去除。

乙醇废水经过预处理后,通过将废水流经活性炭床,有机物会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上,从而实现净化效果。

4.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逆渗透和蒸发等方法,可以通过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将乙醇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溶解性固体分离出来。

这些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的固液分离和浓缩处理。

5.化学氧化:通过氧化剂如氢过氧化物、二氧化氯或臭氧等,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对乙醇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降解有机物,并提高废水的生物可降解性。

需要根据具体的乙醇废水特性和排放标准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和工艺。

通常,针对高浓度的乙醇废水,可以采用多级处理的方法,结合不同的技术和工艺进行综合处理,以达到符合环境标准的水质要求。

此外,废水处理过程中,还应注意护理和处理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等辅助物质,以确保整个处理过程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垃圾污水处理方案

垃圾污水处理方案

垃圾污水处理方案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垃圾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垃圾污水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因此,采取有效的垃圾污水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可行的垃圾污水处理方案,包括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

一、生物处理方案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废物的方法。

在垃圾污水处理中,常常采用活性污泥法和固定化技术。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通过添加一种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到垃圾污水中,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废物。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

然而,活性污泥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氮、磷等其他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不佳。

2. 固定化技术固定化技术是将微生物固定在一种载体上,然后将其添加到垃圾污水中进行降解有机废物的处理。

固定化技术不仅能够解决活性污泥法中的问题,而且可以提高微生物的降解效率和稳定性。

然而,固定化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对于大规模应用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化学处理方案化学处理是通过添加化学试剂来降解有机废物和去除污染物。

常见的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氧化法和沉淀法。

1. 氧化法氧化法是通过添加氧化剂,如氯化铁、过氧化氢等,来氧化降解有机废物和去除有机污染物。

氧化法具有处理效果好、快速高效等优点,适用于一些难降解的有机废物的处理。

然而,氧化法也存在一定的副产物产生和对环境的潜在风险。

2. 沉淀法沉淀法是通过添加沉淀剂,如氢氧化钙、硫酸铁等,来形成沉淀物,从而去除垃圾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

沉淀法具有简单、经济的优点,适用于处理大量悬浮物的垃圾污水。

然而,沉淀法对于溶解性有机物的处理效果较差。

三、物理处理方案物理处理是通过物理方法来分离和去除垃圾污水中的污染物。

常见的物理处理技术包括过滤法和吸附法。

1. 过滤法过滤法是通过将垃圾污水通过滤料层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状污染物。

过滤法具有操作简便、运行稳定等优点,适用于处理大量悬浮物的垃圾污水。

污水的几种深度处理方法

污水的几种深度处理方法

污水的几种深度处理方法污水处理是环保领域的关键话题之一。

倾倒污水不仅会对水资源造成破坏,而且还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深度处理污水是现代社会必须重视的事情。

在这篇文章中,将讨论污水的几种深度处理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处理污水的主要方法之一。

它利用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更易于去除,从而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废物。

这个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生物降解和沉淀。

生物处理法有不同的形式,包括曝气池、曝气滤池、厌氧反应器等。

生物处理法可适用于各种污水类型,效果优异,也易于实施。

2. 放化处理法化学沉淀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污水的方法。

它利用化学反应来减少污水中不溶性物质的含量,并将它们沉淀到污泥中。

这种方法对于高浓度污水尤其有效,包括金属污染、石油类污染和冶金工业废水等。

放化处理法主要使用的是氢氧化钙,铁盐,氯化铝等化学药品。

这种处理方法虽然容易实施,但药品的投入量需要精确计算,以避免污泥的积聚和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

3.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清除深度处理污水中污染物的有效方法。

它通过过滤污水,将其中的固体物质和溶解颗粒与液体分离开来。

膜分离法可以将水中的有害物质,比如病原体和其他微生物完全去除,以便净化水源。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主要是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

膜分离技术效率高,精确且容易控制,但需要进行专业的运营和维护。

4. 紫外线辐射紫外线辐射是一种处理污水的新型方法。

它利用高能量的紫外线辐射范围来定向分离有机物和细菌,是一种对人体没有害处的处理方式。

通过紫外线辐射,污水中的病原体、细菌和其他有机物质得到有效去除,净化水源。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能够高效处理污水,减少了使用化学药品的成本,因为它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总的来说,这四种深度处理方法可以灵活使用,依据污水的特征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在处理污泥的过程中,方法之间可能需要结合使用。

最终优化污染物去除可能需要演练多次。

废水处理方法大全.

废水处理方法大全.

废水处理方法大全酸碱废水处理一、酸碱废水特征及来源1.酸性废水主要来自钢铁厂、化工厂、染料厂、电镀厂和矿山等,其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或重金属盐类。

酸的质量分数差别很大,低的小于1%,高的大于10%。

2.碱性废水主要来自印染厂、皮革厂、造纸厂、炼油厂等。

其中有的含有机碱或含无机碱。

碱的质量分数有的高于5%,有的低于1%。

二、水处理原则酸碱废水中,除含有酸碱外,常含有酸式盐、碱式盐以及其他无机物和有机物。

酸碱废水具有较强的腐蚀性,需经适当治理方可外排。

治理酸碱废水一股原则如下。

1.高浓度酸碱废水,应优先考虑回收利用,根据水质、水量和不同工艺要求,进行厂区或地区性调度,尽量重复使用。

如重复使用有困难,或浓度偏低,水量较大,可采用浓缩的方法回收酸碱。

2.低浓度的酸碱废水,如酸洗槽的清洗水,碱洗槽的漂洗水,应进行中和处理。

对于中和处理,应首先考虑以废治废的原则。

如酸、碱废水相互中和或利用废碱(渣)中和酸性废水,利用废酸中和碱性废水。

在没有这些条件时,可采用中和剂处理。

冶金废水处理一、冶金废水的分类冶金废水的主要特点是水量大、种类多、水质复杂多变。

按废水来源和特点分类,主要有冷却水、酸洗废水、洗涤废水(除尘、煤气或烟气)、冲渣废水、炼焦废水以及由生产中凝结、分离或溢出的废水等。

二、冶金废水处理趋势1.发展和采用不用水或少用水及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工艺、新技术,如用干法熄焦,炼焦煤预热,直接从焦炉煤气脱硫脱氰等。

2.发展综合利用技术,如从废水废气中回收有用物质和热能,减少物料燃料流失。

3.根据不同水质要求,综合平衡,串流使用,同时改进水质稳定措施,不断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

4.发展适合冶金废水特点的新的处理工艺和技术,如用磁法处理钢铁废水.具有效率高,占地少,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

选矿废水处理选矿废水具有水量大,悬浮物含量高,含有害物质种类较多的特点。

其有害物质是重金属离子和选矿药剂。

重金属离子有铜、锌、铅、镍、钡、镉以及砷和稀有元素等。

污水处理的方法与原理

污水处理的方法与原理

污水处理的方法与原理
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污染物质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要求。

下面首先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及其原理。

1.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分解、降解有机物的一种方法。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池法、人工湿地法等。

其原理是将废水与特定的微生物接触,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质降解成无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 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悬浮颗粒和浮油等物质。

其中常见的方法包括沉淀法、过滤法、浮选法等。

其原理是利用物理力学原理,如重力沉降、过滤介质的作用或气泡的附着等,将污水中的杂质与水分离。

3. 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混凝法、氧化法等。

其原理是通过添加适量的化学药剂,在污水中生成悬浮物,使其聚集沉淀,从而达到去除水中杂质和改善水质的目的。

4.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将污水分离成清水和浓缩液的方法。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法、微滤法、纳滤法和反渗透法。

其原理是通过膜孔的大小和分子筛选作用,使水分子通过膜而拦截污染物质,从而实现水的净化和回收利用。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的方法和原理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废水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净化水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回收利用的目的。

污水处理中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中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中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旨在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降低到达一定的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物理处理方法是其中的一种关键技术,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

一、颗粒物去除颗粒物是指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质,如沉积污泥、悬浮颗粒等。

常见的颗粒物去除方法包括:1. 沉砂池处理:通过设置沉砂池,利用重力作用将废水中的沉积物沉淀到池底,从而实现颗粒物的去除。

沉砂池通过不同的结构设计,如斜板、斜槽等,提高沉淀效果。

2. 气浮法:利用气体的浮力原理,通过对废水注入空气或其他气体,形成细小气泡,使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质附着在气泡上升到水面,再经过集水和除泡装置,实现颗粒物的去除。

3. 旋流器:旋流器是一种利用涡旋力和离心力将废水中的颗粒物质进行分离的设备。

通过旋流器内部的涡旋和离心力效应,将废水中的颗粒物质沉降到旋流器底部,从而实现去除。

二、悬浮物去除悬浮物是指废水中的微小悬浮物质,如悬浮菌群、胶体颗粒等。

常见的悬浮物去除方法包括:1. 滤料过滤:通过设置过滤装置,利用滤料对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截留,从而实现去除。

滤料可以选择砂滤料、活性炭等,根据不同的悬浮物质选择不同的滤料。

2. 膜分离:膜分离是一种常见的悬浮物去除技术,通过膜的选择性阻隔作用,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质从水中分离,从而实现去除。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有微滤、超滤、纳滤等。

三、溶解物去除溶解物是指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无机物等。

常见的溶解物去除方法包括:1.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

通过将废水经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利用活性炭对溶解物质进行吸附,从而实现去除。

2. 厌氧氧化:通过将废水置于缺氧或无氧环境中,利用微生物的厌氧代谢作用,将溶解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实现去除。

3. 化学沉淀: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如铁盐、铝盐等,与废水中的溶解物质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从而实现去除。

以上是污水处理中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通过颗粒物去除、悬浮物去除和溶解物去除,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使其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

国外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

国外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

国外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污水处理是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不同类型的水进行处理,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减少到一定的水平,使之能够回归自然水环境中而不对人造成危害。

在国外,污水处理方法应用广泛,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国外污水处理方法。

1.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生长代谢作用、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物处理方法有多种,比较常见的有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法、SBR工艺等。

其中,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常规的生物处理方法,通过三级生物过程中微生物与污水的接触,微生物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SBR工艺则是一种简化的污水处理方式,其过程采用SBR(顺流式生化反应器)技术,通过分步处理成城市污水处理的理想工艺。

2.物理化学处理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利用物理化学理论,常见的方法有搅拌式沉淀法、气浮法等。

其中气浮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油水分离等方面,通过向浮沉池中引入气泡、促使污物浮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处理效果的目的。

3.海水淡化海水淡化是指通过加盐水处理,使之变为能够作为淡水使用的水,常见的方法有:多级闪蒸法、RO反渗透法等。

多级闪蒸法是一种利用高温蒸汽为能源,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从而达到淡化的目的。

RO反渗透法则是将海水通过RO膜,逆渗透膜滤除盐分。

这两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过程稳定、能耗低。

4.种植净化种植净化是指通过种植植物来对废水进行生物净化,常见的方法为水生植物法、湿地处理法等。

水生植物法使用多种水生植物来净化废水,通过植物的吸附、吸收、氧化分解等作用,将水中的污染物去除。

湿地处理法则是将废水通过提高生态系统的环境因素,降低废水的有害物质浓度。

这两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高效、减少恶臭、维护生态平衡。

总之,国外污水处理方法多样,根据污水水质、处理方式等来选择不同的方法。

尽管不同的污水处理方法在工艺上存在差异,但都致力于降低或减轻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为人们提供干净、清澈的水资源。

染料行业常用废水处理技术

染料行业常用废水处理技术

染料行业常用废水处理技术染料行业是典型的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行业,其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无机盐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因此,染料废水的处理成为了环保工作中的一大难点和重点。

下面将介绍染料行业常用的废水处理技术。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技术。

这种技术利用一种带有微生物的细小颗粒物(即活性污泥),通过生物作用降解和去除有机物和营养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活性污泥法处理染料废水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出水效果好,但其缺点也很明显,例如对于废水中的颜料颗粒不易去除。

2. 气浮法气浮法是利用气泡把废水中的悬浮物固定起来从而移除的方法。

它适用于处理废水中的细小颗粒以及油污,例如染料废水中的煤焦油和炉渣以及其他的沉积物。

气浮法的优点是系统运行稳定,直接气浮出水效果良好,但其缺点是对于颜料颗粒的去除效果较差,且维护成本较高。

3.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物理吸附方法,适用于废水中各种混合物的精准明确净化和分别。

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反应被吸附到活性炭上,并且发生确定的化学反应,以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活性炭吸附法对于处理有机物质的废水具有好的处理效果,但在处理染料废水时,其吸附效率会受到pH值、有机质和重金属等因素的影响。

4. 氧化法氧化法是在确定条件下,利用氧气、臭氧、高锰酸、过氧化氢及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将染料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在这一技术中,臭氧氧化法和过氧化氢氧化法是两种常见的氧化方式。

氧化法的优点是处理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降解和去除染料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色素,但其缺点是耗能较多且维护成本高。

5. 膜分别技术膜分别技术是将废水通过孔径确定的膜过滤,将膜上的水分子与向下通过的质量分子分别出来,从而去除污染物的技术。

在这一技术中,反渗透和超滤技术是两种常见的膜分别技术。

膜分别技术适用于处理小分子、高浓度、高粘度和有机物浓度较低的染料废水,但其缺点是需要比较高的能源消耗和膜的维护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废水处理技术方法 1、物理处理法 (1)熟悉筛滤法:格栅过滤、筛网过滤、颗粒介质过滤、微滤机过滤 A、格栅过滤 格栅栅条间的空隙宽度可根据清除污物的方式和水泵的要求来设定,人工清除格栅间隙一般为16~25mm。沉砂池或沉淀池前的格栅一般采用15~30mm,最大为40mm。常用的机械清渣设备有三种,即链条式、移动式及钢丝绳牵引式格栅清污机。 格栅是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及杂质,以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正常工作。 按格栅栅条间距的大小不同,格栅分为粗格栅、中格栅和细格栅3类。按格栅的清渣方法,有人工格栅、机械格栅和水力清除格栅三种。按格栅构造特点不同可分为抓耙式、循环式、弧形、回转式、转鼓式、旋转式、齿耙式和阶梯式等多种形式。 格栅设备一般用于污水处理的进水渠道上或提升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或漂浮物,以减轻后续水处理工艺的处理负荷,并起到保护水泵、管道、仪表等作用。当拦截的栅渣量大于0.2m³/d时,一般采用机械清渣方式;栅渣量小于0.2m³/d时,可采用人工清渣方式,也可采用机械清渣方式。 格栅机:通过格栅将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除污机械。建设部标准的解释是:用机械的方法,将格栅截留的栅渣清捞出水面的设备。 按格栅形式分类 1)弧形格栅除污机 一种固定格栅除污机,其栅条为圆弧形(近视1/4圆周),齿耙在驱动装置驱动下,沿圆弧形栅条将污物推至栅条上方,实现污渣清除。 2)倾斜格栅除污机 3)垂直格栅除污机 按齿耙垂直向动作的型式分类 1)臂式格栅除污机 2)链式格栅除污机 3)钢索牵引式格栅除污机 4)旋转格栅除污机

B、颗粒介质过滤 普通快滤池 rapid filter 应用石英砂或白煤、矿石等粒状滤料对自来水进行快速过滤而达到截留水中悬浮固体和部分细菌、微生物等目的的池子。 应用最广的给水过滤设备,用以除去水中经过混凝沉淀处理后残余悬浮物,或水中经过凝聚处理后的悬浮物。快滤池出水的浑浊度可达 1度以下。快滤池也可以做成压力罐式称压力滤池。压力滤池可插入压力管线,因此可直接供水。为了节省常规滤池的阀门和管廊的造价以及操作的简化,50年代以后发展了多种形式的快滤池,如无阀滤池、双阀滤池、虹吸滤池和移动冲洗罩滤池等。 微滤机过滤 微滤机是采用80~200目/平方英寸的微孔筛网固定在转鼓型过滤设备上,通过截留养殖水体中固体颗粒,实现固液分离的净化装置。并且在过滤的同时,可以通过转鼓的转动和反冲水的作用力,使微孔筛网得到及时的清洁。使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设备应用:在水产养殖领域,微滤机更多用在对原水的第一级过滤上,以滤除水中的大颗粒泥沙、悬浮藻类、颗粒等。或者用在密闭循环净化的第一级粗滤环节。

(2)熟悉重力法:沉砂池、沉淀池、隔油池 一、沉砂池 污水在迁移、流动和汇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混入泥砂。污水中的砂如果不预先沉降分离去除,则会影响后续处理设备的运行。最主要的是磨损机泵、堵塞管网,干扰甚至破坏生化处理工艺过程。沉砂池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粒径大于0.2mm,密度大于2.65t/立方米的砂粒,以保护管道、阀门等设施免受磨损和阻塞。其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为基础,故应控制沉砂池的进水流速,使得比重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能够随水流带走。沉砂池主要有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旋流沉砂池等。现代设计的主要有旋流沉砂池。

1.1 沉砂池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虽然沉砂池在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占地等方面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其作用却不可忽视。若取消沉砂池,大量砂粒将进入后续各处理单元,给污水厂的正常运行带来诸多隐患: ① 砂粒进入初沉池会加速污泥刮板的磨损,缩短使用寿命。 ② 排泥管道中砂粒的沉积易导致管道的堵塞,进入污泥泵后会加剧叶轮磨损。 ③ 对于不设初沉池的处理工艺(如氧化沟、CASS 等) 或实际运行中由于进水负荷过低而超越初沉池运行的工艺,大量砂粒将直接进入生化池沉积,导致生化池有效容积的减少,同时还会对曝气器产生不利影响。 ④ 砂粒进入污泥消化池中,将减少有效容积,缩短清理周期。 ⑤ 污泥中含砂量的增加会大大影响污泥脱水设备的运行。砂粒进入带式脱水机会加剧滤布的磨损,缩短更换周期,同时会影响絮凝效果,降低污泥成饼率。近年来卧螺式离心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由于该设备采用高速离心分离的方式,砂粒会大大加剧转筒、螺旋等处的磨损。

1.2 沉砂池设计的统一原则: 1) 城市污水厂一般均应设置沉砂池,座数或分格数应不少于2座(格),并按并联运行原则考虑。 2) 设计流量应按分期建设考虑: a)当污水自流进入时,应按每期的最大设计流量计算; b)当污水为用提升泵送入时,则应按每期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计算; c)合流制处理系统中,应按降雨时的设计流量计算。 3) 沉砂池去除的砂粒杂质是以比重为2.65吨/立方米,粒径为0.2mm以上的颗粒为主。 4) 城市污水的沉砂量可按每10万立方米污水沉砂量为30立方米计算,其含水率为60%,容量为1500kg/立方米。 5) 贮砂斗槔容积应按2日沉砂量计算,贮砂斗池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不应小于55°排砂管直径应不小于0.3m。 6) 沉砂池的超高不宜小于0.3m 。 7) 除砂一般宜采用机械方法。当采用重力排砂时,沉砂池和晒砂厂应尽量靠近,以缩短排砂管的长度。 8) 污水的沉砂量,可按每立方米污水0.03L计算;合流制污水的沉砂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9) 沉砂池除砂宜采用机械方法,并经砂水分离后贮存或外运。采用人工排砂时,排砂管直径不应小于200mm。排砂管应考虑防堵塞措施。

1.3 平流沉砂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最大流速应为0.3m/s,最小流速应为0.15m/s; ➢ 最高时流量的停留时间不应小于30s; ➢ 有效水深不应大于1.2m,每格宽度不宜小于0.6m。 1.4 曝气沉砂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水平流速宜为0.1m/s; ➢ 最高时流量的停留时间应大于2min; ➢ 有效水深宜为2.0~3.0m,宽深比宜为1~1.5; ➢ 处理每立方米污水的曝气量宜为0.1~0.2m³空气; ➢ 进水方向应与池中旋流方向一致,出水方向应与进水方向垂直,并宜设置挡板。 1.5 旋流沉砂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最高时流量的停留时间不应小于30s; ➢ 设计水力表面负荷宜为150~200m³/(m2•h); ➢ 有效水深宜为1.0~2.0m,池径与池深比宜为2.0~2.5; ➢ 池中应设立式桨叶分离机。

二、沉淀池 沉淀池设计数据

沉淀池类型沉淀时间(h) 初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 生物膜法后 二次沉淀池

活性污泥法后 表面水力负荷[m³/(m2·h)] 0.5~2.0 1.5~4.0 1.0~2.0 1.5~4.0

0.6~1.5 每人每日污泥量(g/人·d) 1.5~4.5 10~26 12~32

污泥含水率(%) 16~36 96~98 99.2~99.6

固体负荷[kg/(m2·d)] 95~97 ≤150 ≤150

2.1 基本原则 ➢ 沉淀池的超高不应小于0.3m。 ➢ 沉淀池的有效水深宜采用2.0~4.0m。 ➢ 当采用污泥斗排泥时,每个污泥斗均应设单独的闸阀和排泥管。污泥斗的斜壁与水平面的倾角,方斗宜为60°,圆斗宜为55°。 ➢ 初次沉淀池的污泥区容积,除设机械排泥的宜按4h的污泥量计算外,宜按不大于2d的污泥量计算。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污泥区容积,宜按不大于2h的污泥量计算,并应有连续排泥措施;生物膜法处理后的二次沉淀池污泥区容积,宜按4h的污泥量计算。 ➢ 排泥管的直径不应小于200mm。 ➢ 当采用静水压力排泥时,初次沉淀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1.5m;二次沉淀池的静水头,生物膜法处理后不应小于1.2m,活性污泥法处理池后不应小于0.9m。 ➢ 初次沉淀池的出口堰最大负荷不宜大于2.9L/(s·m);二次沉淀池的出水堰最大负荷不宜大于1.7L/(s·m)。 2.2 平流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每格长度与宽度之比不宜小于4,长度与有效水深之比不宜小于8,池长不宜大于60m; ➢ 宜采用机械排泥,排泥机械的行进速度为0.3~1.2m/min; ➢ 缓冲层高度,非机械排泥时为0.5m,机械排泥时,应根据刮泥板高度确定,且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 ➢ 池底纵坡不宜小于0.01。 2.3 竖流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水池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与有效水深之比不宜大于3; ➢ 中心管内流速不宜大于30mm/s; ➢ 中心管下口应设有喇叭口和反射板,板底面距泥面不宜小于0.3m。 2.4 辐流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水池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与有效水深之比宜为6~12,水池直径不宜大于50m; ➢ 宜采用机械排泥,排泥机械旋转速度宜为1~3r/h,刮泥板的外缘线速度不宜大于3m/min。当水池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较小时也可采用多斗排泥; ➢ 缓冲层高度,非机械排泥时宜为0.5m;机械排泥时,应根据刮泥板高度确定,且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 ➢ 坡向泥斗的底坡不宜小于0.05。 2.5 升流式异向流斜管(板)沉淀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升流式异向流斜管(板)沉淀池的设计表面水力负荷,一般可按普通沉淀池的设计表面水力负荷的2倍计;但对于二次沉淀池,尚应以固体负荷核算。 ➢ 斜管孔径(或斜板净距)宜为80~100mm; ➢ 斜管(板)斜长宜为1.0~1.2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