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局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

齐局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
齐局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

齐局电力通信资源管理

系统的应用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齐局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

杜鹏程、周瑞强、孙艳玢

(齐齐哈尔电业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161005)

摘要:为了提高信息通信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水平,使之步入流程化、标准化、定量化、科学化的运行轨道,完成了对齐局通信网络中的运行设备、电路资源和通信站的基础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文章对该系统的组成、功能、配置进行了介绍,对实施应用过程中的技术关键问题进行说明。

关键词:电力通信网;数据、配置;资源管理系统

0引言

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是完善电力通信“十一五”规划建设电力系统通信综合网管基础,实现对通信电路资源的动态管理,为各骨干传输电路的运行维护的流程提供平台,保证通信调度、计划检修、故障、统计报单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在齐局通信管理使用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对通信资源进行管理,建立强大的通信物理资源和逻辑资源数据库,实现对通信网资源的运行维护和资源调度等过程的控制,完善和改进生产调度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

该系统是为了使管理电力通信网络的领导和专业人员有一个全面的、唯一的、和网络实际状况相一致的清晰图像。对通信网物理和逻辑资源应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实现对传输网的网络组织和优化,为决策和经营部门提供定量的分析数据和图表,并利用曲线分析。要实现对局内机房设备,光缆、电缆线路设备和网络的资源,以及对网络光缆环路图,主干配线光缆、电缆图的动态管理。要为有关部门提供准确的全局光纤设备的动态信息,可以为线路规划提供辅助决策、为设计施工、为业务开通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可以为线路维护部门提供帮助。资

源管理系统与综合网管系统互联,让非实时静态资源管理系统与实时的动态的网络资源有效结合,实现对通信网资源的运行维护和资源调度等过程的控制,完善和改进生产调度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

1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简介

该系统是大连比特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一套通信资源管理系统,与同类技术相比较,该系统采用图形化设计思想,具有通信系统所有通信资源的建立、编辑、分析、查询、统计和输出功能。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功能强大。尤其是机房与设备的三维效果,与实际的设备在立体感上相对应,以优越的可视化为基础,使繁琐的工作更加直观、简单。层次模型将系统中的各种对象(如通信线路、通信设备、通信支撑设备、通信业务)分成各个层次,对各层次分别进行管理,同时将众多的专业数据图形化,使其与地图上的目标对象相联系,增强系统的管理,提高通信运维、管理水平。

系统组成

此系统由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组成。

1.1.1 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系统软件采用:windows2003 Server 平台,数据库:SQL Server2000 。

在以上系统之上开发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根据数据库系统定义的数据接口存取资源数据,数据接口的开放性是决定应用程序功能的重要因素,数据库接口的规范性和稳定性通过应用程序反映出资源管理系统对资源规范化统一管理的能力。1.1.2 硬件组成

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平台的硬件如下:

(1)数据库服务器:存储本系统全部资源管理数据。

(2)资源管理应用服务器:处理一切后台任务,如系统的定时更新、与其他系统的通信等。

(3)普通工作站:普通用户(资源管理人员)进行资源查询、建立、删除、修改和更新等日常操作的工作平台。

(4)系统管理工作站:系统管理人员对本资源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的工作平台。

(5)网络系统:用户通过网络系统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和交互。

功能介绍

1.2.1 菜单操作

登录完成后,即可进入“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主界面,主界面带有电子地图、通信站栏、导航栏和输出栏等。第一次进入时,主界面的电子地图是一个全幅地图。菜单的操作主要有查看、编辑、查询、统计、工具等功能。

1.2.2 线路管理

线路管理是建立在局站之间的,局站是通信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在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分层管理的第一级上,在地图上建立。

局站的分成不同的类型,一般是按照变电站的不同类型来分的,有局端站(通信公司,供电局),用户站,500KV变电站,220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35KV变电站和电厂。不同的局站,有不同的图标,可以在通信站栏控制其显示和关闭。

线路管理包括光缆、电缆、杆塔和人井、Τ接、交接箱和分线箱等通信线路的各种资料,如线缆的长度、芯数、型号、空闲、生产厂家、T接点、交接箱的使用情况等信息。

齐齐哈尔电业局通信线路示意图

1.2.3 机房管理

通信机房是通信系统组成单位,在通信栏中左键双击选中的站名,进入下一级后,鼠标右键点击局站名称,即可新建机房并输入相应的机房名称和尺寸。

机房建立后,在主界面显示机房平面图和立体图,可以在平面图上,按实际位置摆放设备。机房平面图支持平面坐标系,机房的左下角是坐标原点,移动鼠标后会在窗口的左下角显示当前直角坐标值。

在机房中可以设置机架和连接联络电缆及光缆,联络光缆和电缆是建立在站内机房之间或机房内的,也可以是一端是本部门的站而另一端是其他部门的站(比如:远动、继机电保护或联通、网通等),站间光缆和电缆(外电缆和外光缆)应该在地图上建立,切不可以此方式建立。

照片显示功能,如果系统管理员在服务器上建立了机房和机架的照片库,则用户可以在机房中点击右键,选择机房照片项,则可以显示照片(可以是多幅照片),选择机房的3D显示,放大机架,用户可以看到机架前后面的照片。

齐齐哈尔电业局通调楼交换机房机架面板视图

1.2.4 设备管理

该系统设备的资料管理包括交换机、光端机、数字配线架、光配线架和设备之间的关联、复用和相互连接。

设备的关联是指配线架端子和设备板卡时隙之间的物理或逻辑连接,有64K关联、2M关联、光路关联、复接等线缆接续等。

齐齐哈尔电业局通信光纤网络拓扑图

1.2.5 查询与统计

本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查询与统计功能,可以实现电话查询,设备查询,业务查询,设备索引,线缆统计,设备统计,配线统计,电路统计,业务统计,杆塔/人井统计,局站统计等功能。

2 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关键

设备统一标识问题

通信资源是一项运行管理的长久资源,一旦建立系统,数据进入数据库,编码就基本固定。同时,整个电力通信与电信不同,具有OPGW 、ADSS 等特殊光缆,具有电力载波等特殊通信方式,不能照搬电信运营商的编码规范。因此,在实施前,一定要制定科学的标识编码规范,为达到行业互联互通,编码规范应全行业统一。黑龙江电力有限公司制定了《黑龙江省电力通信管理规程》中对设备标识编码命名规范,齐地区网都必须执行这个规范。

数据录入问题

建立资源管理系统只是工作完成了一半,还有大量的工作是数据录入。在项目实施前,一定要规划好数据收集、整理、录入的人力、物力及时间,并要求系统具备手工、批量(Excel 或Access 数据表)、从其他系统导入等录入工具。在系统投运后,仍要通过闭环管理(工作从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开始,到资源管理系统数据修改作为结束)来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准确。

通信资源管理系统与通信网管的关系

通信资源管理系统与通信专业网管相互独立,可独立运行。通信资源管理系统与通信网管的数据库应该统一。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应具备从网管半自动导入。

3 数据采集、录入及应用效果

2006年9月,我工区开展通信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录入工作,并按专业及录入内容分为交换、传输和线路三个组分别进行,由传输和交换小组首先进行站点、机房和设备数据的录入,同时线路小组在站点的录入完成后实现对光缆、电缆、光电交接箱等数据录入。经过7个月的工作完成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录入。

该系统自应用以来,在通信资源管理方面,已充分实现我局对通信资源的系统管理,确认某个资源的具体路由,以及网络资源的存在状态、位置、方式、与其它资源的关系等方面的完整记录;某一资源是否承载着上一层业务,是否被占用,被谁占用等;管道中是否穿有光缆电缆,光纤中是否承载着传输系统,传输系统中有多少电路,电路中承载的是什么业务等都可由资源管理系统体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4 结束语

电力系统通信资源管理系统是齐局在黑龙江省电力系统首次应用,该系统覆盖了齐局电力通信网络中维护范围内的所有通信资源运,该系统自应用以来,在通信资源管理方面,已充分实现我局对通信资源的系统管理,实现了班组之间通信资源的共享明显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地使齐局通讯工区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等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通信专业规程、规定、管理办法及文件汇编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2]通信资源管理系统使用手册(版)大连比特软件有限公司

[3]刘畅,何林宏.云南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组建及其应用电力系统通信

光缆资源管理系统

光缆资源管理系统 在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中,光缆、通信线路、设备、机房是我们管理的重点。它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设备线路的分布范围广、设备间存在复杂的连接关系、技术参数多而复杂,既难于理解又不便管理。它们带来一系列难以直观理解的问题是:它是什么?它在哪里?怎么配置?怎样连接?与谁连接?有哪些技术参数?故障设备在哪个位置?从上层设备到终端要经过哪些路由?人员岗位调动后如何让资料能完整保存下来?新接手的工程师如何能快速掌握系统结构?哪些设备需要更新换代?哪些设备需要去定期检修?..... 每天我们都在和这些成百上千的设备与数据信息打交道,但是我们很难对这些复杂系统中所有的设备、参数、使用状态、资产信息等做到了如指掌,很难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来管理这些日益复杂和离散的系统。缺少对这些基础设施的配置和资源使用状况的了解,导致设备宕机时间延长、检修效率低下、资产不明流失、投资重复浪费、文档资料缺失以及各种管理成本、维护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增加。因此,开发制作一套便捷实用的电力通信资源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 设计方式比较 目前对电力通信资源的管理,常见的有以下三类软件和两种实施方式: 第一是制图软件:线路图主要用CAD 软件绘制。绘图质量虽然较好,但一般不具备设备管理与查询功能。图中的每个设备线路的相关信息无法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即使采用附注方式写到图纸上,其信息量也有限,而且也影响图纸美观。另外也要求使用人员对CAD 比较熟悉,对人员技术要求较高。 第二是MIS类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管理设备的数据信息比较方便,但是缺少直观的图形表达方式。对设备在哪儿、怎么连接、外观是什么样的等等信息都无法清晰地表达出来,这是目前这类软件的通病。从发展的眼光来说,这类软件已有逐步淘汰的趋势。 第三是基于GIS地理信息类的资源管理软件:它的主要优势是利用地图数据对线路进行

电力通信传输网业务保护方式及调整方式分析

电力通信传输网业务保护方式及调整方式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19T10:24:41.013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8期作者:黄俊明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增长,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我国的电力通信已经成为保障电网安全有效运行的前提,为了达到更好的应用效果,本篇文章主要对电力通信传输网常见的调整方式、保护方式进行仔细分析,并对电力通信传输网提出科学合理化的调整方式建议。 (公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10)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增长,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我国的电力通信已经成为保障电网安全有效运行的前提,为了达到更好的应用效果,本篇文章主要对电力通信传输网常见的调整方式、保护方式进行仔细分析,并对电力通信传输网提出科学合理化的调整方式建议。 关键词:电力通信传输网;业务保护;调整方式分析 引言:电力通信传输网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让人们的生活不受外界影响,电力通信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式,为了使电力通信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确保人们生活的电力通信供应。对此,我们对电力通信传输网常见调整方式进行分析比较,找到其原因,对其开展深入探究。 一、电力通信传输网中常见调整方式的分类 在电力通信中,我们一般将调整方式分为五种。第一种是接地调整方式,主要应用在多相和不单相,而且接地调整方式是电力通信调整方式中常见的一种;第二种是短路调整方式,这种调整方式现象与接地调整方式有些相似,一般情况下分为多相和两相短路调整方式;第三种是断线调整方式,这种调整方式现象的电气性能正常,但在出现调整方式时,会产生多相或者单相断路;第四种是闪络调整方式,这种调整方式现象通常情况下,在低电压区域时正常,如果在高压环境里,会出现突然性的设备击穿现象;第五种是综合类调整方式,这种调整方式现象就是综合了两种以上的调整方式,相对来说,问题也比较多。 二、电力通信光传输网存在的问题 当前,为了使电力通信传输网正常运转,促进电力通信系统的运行管理,在此基础上,我们加强对电力通信的调整方式维修,分别针对几个不同的调整方式进行分析。现将调整方式分析如下: 2.1光缆损坏 在电力通信调整方式中,最重要的是光缆运行,我们要通过光缆运行,判断当前的电力通信系统是否正常运转,在运行过程中,光缆一旦受到外力冲击,会直接损坏光缆,而导致不能正常运转的原因是,在建筑改造和线路工程建设中,会受到一些施工的影响,造成电力通信损坏。如果在电力通信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电力通信线的操作不当,会导致电力通信线材超过自身的负荷能力,导致电力通信设备性能和抗干扰性能受到严重破坏。 2.2电力通信设备部分老化 当今形势下,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增长,电力通信调整方式问题不断增多,由于电力通信长期的使用,并且每天要承受大电压和大电流的运行,导致电力通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产生物理化学变化等一系列反应,而由于化学、物理特性下降,电力通信的撒热功能减少,加剧了电力通信的老化问题,减少了电力通信的使用寿命。 三、对电力通信调整方式的维修策略分析 3.1改进电力通信传输网头制作工艺 在智能化的今天,电力通信传输网的发展少不了制作工艺的支持。以前,人们总是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在电力通信中运用,我们在使用时,会出现以上一些调整方式问题,但通过这些问题的剖析,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我们要想改进电力通信传输网头的制作工艺,就要从根源上减少电力通信传输网的调整方式发生率。因此,电力通信传输网头是产生调整方式原因的重要因素。 3.2建立健全电力通信传输网敷设施工管理 雷雨天气对电力通信产生不小的影响,它会导致电力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能低,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为了避免电力通信在雷雨天断开,发生一系列的调整方式问题,我们在电力通信敷设时,要按规定安装避雷装置,并且针对电力通信中产生的不利影响,我们电力通信传输网的运行维护措施经常巡视,及时有效的解决发生的调整方式问题,在雷电袭击时保护电路。 3.3加强对电力通信调整方式监测工作的重视度 由于目前电力通信一旦发生调整方式,就会对整个电力通信系统造成影响,也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我们对电力通信的质量要求也在增加,我们必须从意识上重视电力通信传输网调整方式监测工作,为了对电力通信调整方式工作进行有效的管控,我们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从而对电力通信中出现的调整方式,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使我们对电力通信情况进行监督,减少对电力通信系统的破坏,进而提升电力通信系统管理的协调度和效率,保障电力通信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3.4做好电力通信传输网基本资料记录 为了更好的解决电力通信传输网中存在的调整方式问题,为了记清每种电力通信传输网的规格、型号、属性,我们要设立专门的档案室,使其在管理上更加有效发挥,只有我们将电力通信传输网的数据进行整合,才能够真正的在管理上提高效率。而且,我们还可以对电力通信中出现的调整方式类型进行统计,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为电力通信传输网的后期调整方式维护提供有效手段,使我们对电力通信系统中的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把电力通信调整方式的问题及时解决,起到重要的维护作用,保障电力通信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还能有效的对电力通信系统进行监督,保证电力通信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在解决电力通信系统运行中存在的一些调整方式问题,能够及时解决给人们的带来的极大困扰,大大加强电力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能。 四、电力通信传输网的运行维护措施 4.1加强电力通信传输网线路的曰常巡查 为了确保电力通信传输网线路正常工作,当前形势下,我们要大力加强对电力通信传输网的日常巡视工作,我们在电力通信调整方式的管理中,应该关注每一个系统环节,从细微之处了解电力通信运行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解决。要想使其进行安全运行,就要加强对电力

通信原理题库

1、模拟调制方式中,可靠性最好的是 ,有效性最好的是 。 2、设0k 为传输常数,d t 为时间延迟,则理想恒参信道等效的线性网络传输特性为()H ω= ,其幅频特性为()H ω= ,相频特性为 ()?ω= , 群延迟为()τω= 。 3、模拟信号采用13折线A 律进行编码,若模拟信号的一个抽样值为-1668△,则对应的PCM 码组为 。 4、假设输入信道的AWGN 功率为N ,信道的带宽为B ,信号功率为S ,则连续信道的容量公式为 。 5、窄带高斯噪声的随机包络服从 分布,相位服从 分布。 6、采用部分响应技术可以 ,并使冲激响应尾部震荡衰减加快,这是由于 。对输入序列进行预编码是为了防止 。 7、TDM 与FDM 比较, 对信道的线性要求要更严格。 8、在一个码组内纠正t 个错误,同时检测e 个错误,要求最小码距d min 应为 1、 传输和 传输是通信系统中信号传送的两种基本形式。 4、误差函数的定义为()erf x = 。 6、对于常规调幅,已调信号带宽是基带信号带宽的 倍,设常规调幅的调幅指数为 AM β,则其调制效率AM η= ,其最大值等于 。 1、一个离散信号源每秒发出四种符号中的一个,各相互独立符号出现概率分别为1/8、1/8、1/4、1/2,该信源的平均信息量为 ,平均信息速率为 。 2、一个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窄带高斯噪声,其包络服从 分布,相位服从 分布。 4、AM 系统在 情况下会出现门限效应。 5、在简单增量调制系统中,系统的最大跟踪斜率为 。 6、在PCM30/32路系统中,其信息传输速率为 。 7、衡量均衡效果的两个准则是 和 。

简述电力系统通信设计

简述电力系统通信设计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电力通信网的特点,介绍了电力通信设计应满足的特性和电力通信设计一般采用的通道技术类型。 关键词:电力系统通信设计 0、引言 电力通信网是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核心支撑系统。它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电力通信网是由光纤、微波及卫星电路构成主干线,各支路充分利用电力线载波、特种光缆等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并采用明线、电缆、无线等多种通信手段及程控交换机、调度总机等设备组成的多用户、多功能的综合通信网。 1、目前电力通信网的特点 (1)要求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电力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国民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是电力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电力生产的不容间断性和运行状态变化的突然性,要求电力通信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传输信息量少、种类复杂、实时性强。电力系统通信所传输的信息有话音信号、远动信号、继电保护信号、电力负荷监测信息、计算机信息及其他数字信息、图像信息等,信息量虽少,但一般都要求很强的实时性。目前一座110kV 普通变电站,正常情况下只需要1到2路600-1200Bd的远动信号,以及1到2路调度电话和行政电话。 (3)具有很大的耐“冲击”性。当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在事故发生和波及的发电厂、变电站,通信业务量会骤增。通信的网络结构、传输通道的配置应能承受这种冲击;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各种应急、备用的通信手段应能充分发挥作用。 (4)网络结构复杂。电力系统通信网中有着种类繁多的通信手段和各种不同性质的设备、机型,它们通过不同的接口方式和不同的转接方式,如用户线延伸、中继线传输、电力线载波设备与光纤、微波等设备的转接及其他同类型、不同类型设备的转接等,构成了电力系统复杂的通信网络结构。 (5)通信范围点多且面广。除发电厂、供电局等通信集中的地方外,供电区内所有的变电站、电管所也都是电力通信服务的对象。很多变电站地处偏远,通信设备的维护半径通常达上百公里。 (6)无人值守的机房居多。通信点的分散性、业务量少等特点决定了电力通信各站点不可能都设通信值班。事实上除中心枢纽通信站外,大多数站点都是无

电力通信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电力通信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在国内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技术环境下,其在社会各界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依托于市场环境的变革,国内民业、商业及工业的用电量不断增加,给国内电力系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为进一步提高现有电网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必须建设与开发智能电网系统。对此,文章对电力通信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能够为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标签:电力通信;智能电网;配电;安全 在国内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之下,各领域用电需求越发不断扩大,且各时段电力负荷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给电网系统带了更大的负荷。对此,为满足当下社会的用电需求,必须依托于当下的电子信息技术,建立起完善的智能电网系统。而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运用,不光能够提高现今电网的智能化水平,还能够为其运转的稳定性给以切实的保障,由此加强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是必要的。 1 电力通信及智能电网概述 电力通信作为智能电网的关键性成分,能够有效将发送电、配网以及各电力环节进行有效连接,可以为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转提供较为精准的通信服务,能够通过数据反馈的方式,经由智能电网调度中心实现对较大区域内电网电力的合理调度,具有较强的经济性与稳定性。可以说电力通信能够为电网系统的市场化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也是提高其信息化水平的关键性技术。电力通信以电力配网为主体服务目标,可以根据由EMS中适时采集的运转数据,借助于SIS的整合处理分析,为调动中心指令的下达提供参数支持,以此进一步保障指令的精准性与有效性。其中SIS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智能电网(Smart Grid)也就是电网系统的智能化,以集成、高速双向通行网络结构为依托,借助传感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为依托,能够实现各类电力需求提供决策支持,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智能电网不仅能够电力需求对其供电过程进行合理调整,最大限度上满足用户的需求,还能够自动检测故障问题,并且能够实现自动修复。在硬件设备产生问题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对故障点的精准定位,同时为操作人员检修工作的开展给以充分的数据支持。 2 国内电力通信发展现状分析 在国内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环境之下,电力通信技术依然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为国内既有电网系统的改建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国内电力通信在发展历程之中经历了同轴电缆至光纤传送的转变,其交换机制也逐渐发展成为了现今的程序控制方式,通信模式也有了根本性质的转变,集成性与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伴随着国内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已经不断在各个

浅谈通信工程资源管理系统录入流程

浅谈通信工程综合资源管理系统录入流程 *** (******公司) 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GIS地理信息系统不断的发展,给通信工程综合资源管理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变化,特别是综合资源管理系统(RM)的全面应用。要求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资源录入流程。本文主要从通信工程综合资源管理系统录入流程,对RM资源录入技术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综合资源管理系统;录入流程;技术要点 目前来看,综合资源管理系统(RM)在通信工程建设和维护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导设计和施工,资源利用和预警,以及线路和设备维护都发挥着巨大作用,直接影响到电信公司各项业务开展。应该对RM系统资源录入流程进行分析总结,来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和开通,为运行商争取客户提供可靠支持。如何准确、快速的录入资源,已经成为相关部门值得思索的事情。 1、通信工程综合资源管理系统介绍 通信工程综合资源管理系统简称RM系统,主要是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专业图形/属性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三者相结合的产物,融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及空间数据库于一体;实现通信管线网络设计、维护、管理以及电信综合业务、设施实时监控、资产统计分析的计算机一体化。

1、RM系统主菜单介绍 菜单列表如左图所示: 包括GIS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综软管理、 公共资源、工程管理、资源导入、光纤光 路管理7个主菜单。其中跟通信线路施工 相关的主要有GIS资源管理、设备管理和 光纤光路管理3个主菜单。 1.1、GIS资源管理菜单 GIS资源管理是RM系统的核心,可以 对资源进行导航和定位,移动和缩放地 图,查看和修改设备属性,增加和修改光 分纤盒、光缆段和光分路器等操作。 界面如下图所示:

北京邮电大学宁连举的消费者行为学、网络营销、信息化与创新管理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北京邮电大学宁连举的消费者行为学、网络营销、信息化与创新管理考博 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一、专业的设置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招收博士生31人,下设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分为30个方向,分别是周宏仁的产业组织与管理创新;吕廷杰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经济学;唐守廉的政府规制、服务科学;彭龙的金融创新、管理研究;曾剑秋的竞争力、企业成长、服务质量提高途径;金永生的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朱高峰的产业政策及管理;吴洪的农村信息化、互联网金融;张彬的信息化测评与管理;苑春荟的产业经济、信息化、电子商务、数据挖掘;孙启明的区域产业协调发展;茶洪旺的产业组织与管理创新;李钢的网络与公共信息管理、虚拟社会管理;赵玲的复杂性科学与管理;陈岩的企业国际化、战略绩效与创新;艾文宝的最优化及其在信息科学及金融数学中的应用;齐佳音的社交网络与客户关系的管理;王长峰的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大型项目集成与控制;闫强的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电信运营管理;宁连举的消费者行为学、网络营销、信息化与创新管理;潘煜的神经管理学;杨天剑的电信供应链管理、电信节能;陈慧的人力资源管理;彭惠的风险管理、区域经济政策;杨学成的社会化营销、社会网络分析;赵秀娟的金融市场分析、风险管理、评价理论与方法;何瑛的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管理会计;谢雪梅的信息技术与服务科学、项目管理理论与务实;张晓航的数据挖掘、商务智能、复杂网络;杨毅刚的企业战略管理。 二、考试的科目 院所、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08经济管理学院31 087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院所、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招生人数考试科目 备注 20消费者行为学、网络营销、信息化与创新管理宁连举①1101英语②2201概率论与随机过程③2207数理统计④3305通信网理论基础⑤3315通信经 济与管理理论②③选一④⑤选一 三、导师介绍 宁连举:男,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教学研究和常务理事、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北京市科委项目、基金项目等评审专家、中国电信高管人才选拔评审专家;北京邮电大学学报审稿人;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近20项;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四、参考书目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捌九叁,二肆壹,二二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复习提纲doc资料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复习提纲 第1章 绪论 一、电力系统通信网的特点P4 答:电力系统通信网的特点是高度的可靠性和实时性;用户分散、容量小、网络复杂。 二、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组成: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P5 答:核心层由国调、6个网调、四川、三峡等9个节点组成; 汇聚层由除四川以外的29个省调节点组成; 接入层由各接入厂站及调度中心业务网组成。 三、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P6 答:1、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有:(1)20世纪70年代的电力线载波;(2)80年代的模拟微波90年代的数字微波;(3)目前光纤通信。2、主要特点是光纤通信: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传输容量大、频带宽、传输衰耗小等。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可概括为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大发展时代已经开始。 电力通信技术主要有以下八种 电力系统通信网主要由传输、交换、终端三大部分组成。其中传输与交换部分组成通信网络,传输部分为网络的线,交换设备为网络的节点。 1.电力线载波通信:利用高压输电线作为传输通路的载波通信方式,用于电力系统的调度通信、远动、保护、生产指挥、行政业务通信及各种信息传输。 2.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波,以光纤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 3.微波通信是指利用微波(射频)作载波携带信息,通过无线电波空间进行中继(接力)的通信方式。常用微波通信的频率范围为1~40GHz 4.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从而进行两个或多个地面站之间的通信。 5.移动通信——通信的双方中至少有一方是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6.现代交换方式有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 异步传送模式、帧中继和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技术。 7.现代通信网按功能划分可以分为传输网、支撑网。 8.接入网是由业务节点接口和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组成的 第2章 通信基础知识 一、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信息量的表征P13 答:离散消息xi 携带的信息量为: )(log ) (1 log )(i a i a i x P x P x I -== 2.模拟/数字通信系统分有效性和可靠性指标P14 (1)模拟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有效性: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用传输频带衡量,不同调制方式需要的频带宽度(简称带宽B)也不同,信号的带宽B 越小,占用信道带宽越少,在给定信道时容纳的传输路数越多,有效性越好。 可靠性:模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用接收端的最终输出信号噪声功率比(简称信噪比S/N 或SNR —Signal Noise Ratio) 衡量,不同调制方式在同样信道信噪比下所得到的最终解调输出信噪比也不同,如调频系统的输出信噪比大于调幅系统,故可靠性比调幅系统好,但调频信号所需传输带宽高于调幅。 (2)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有效性: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用传输速率衡量,传输速率又分为码元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 可靠性: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用差错概率衡量,差错概率又分为误码率和误信率。 3.传码率和传信率P14 传码率指单位时间能够传送的码元数,单位为波特(Baud ) 传信率指单位时间能够传送的平均信息量,单位为bit/s 传码率和传信率的关系: Rb=RB·log2M 比特/秒,RB =Rb/log2M 波特 二、信道容量与香农公式(现代通信的基础)P15-16 香农公式是现代通信的基础,实际通信系统在保持一定信道容量C 时,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带宽B (有效性)与信噪比S/N (可靠性)的矛盾与统一。 信道容量C 指信道中无差错传输信息的最大速率,分为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和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对于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著名香农公式 ??? ? ??+=+=B n S B N S B C 0221log )1(log 式中:S 为信号的功率(W );B 为信道带宽;S/N 为 信道信噪比;no 为噪声功率谱密度。 关于香农公式三要素。 (1)S/N ↑→C ↑,N →0,则C →∞;(2)B ↑→C ↑,但B 无限增加时,信道容量趋于定值 0/44.1lim n S C B ?=∞ →; (3)信道容量C 一定时,带宽B 与信噪比S/N 可以互换。 2.系统(信道)带宽和信号带宽的不同P20 系统(信道)带宽指系统的传输能力,信道容许的频率范围;而信号带宽指携带信息的信号的频率分布范围。

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隋宏

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隋宏 发表时间:2019-01-08T10:37:42.53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作者:隋宏 [导读] 摘要:在智能电网时代下,对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具体应用进行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10) 摘要:在智能电网时代下,对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具体应用进行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电力信息通信技术除了可借助信息化和自动化来对传统电网中一些缺陷进行弥补外,还会起到提升数据传输准确度、高效性的作用,故对电力信息通信技术进行深层次研究,促进国家电网相关建设更加完善,进而推动我国智能电网整体朝着稳定、高效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电力通信技术;智能电网;应用 引言 在智能电网实际建设中,需要确保使电力通信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建立灵活高效的智能电网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加大电力通信建设工作的力度,使我国电力事业的更好地发展,积极采取更有效的电力通信方法,体现其实际运用中的作用,从而体现出本身的实际应用价值,尤其是在智能电网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为电力通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电力通信和智能电网的概念 电力通信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三大技术支撑之一。电力信息通信是我国电力行业业务的核心,它对配电、变电、送电等环节起到协调和保障的作用。电力通信的工作质量和技术水平决定了电网配备过程中的保障服务性基础。我国对电力通信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计算机通信应用技术的不断突破也带动了我国电力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我国电力通信平台有目前技术较为成熟先进,为保障我国电力通信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发挥了重要作用。智能电网技术是电网间管理的核心技术,它实现了电网中个体单位之间的有效控制和有机整合。从而让电力供应系统走向智能化、自动化的管理模式。同时也提高了电力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了运输成本。智能电网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通信管理技术、电力管理技术高度结合的一种全新技术。它具备现代化计算机信息传递技术的基本特点。能保障电力供应系统,做出及时、迅速的反映。从而提高了电网系统的管理质量和供电系统的稳定性。 2电力通信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光纤传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原有的电力通信网已经逐渐被其替代。移动通信和通信软件的具体应用代表电力通信已经进入步新的发展时期。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现已经采用程序化的管理模式,可以给电力通信的控制带来很大的便利,使电厂、变电站等部门直接更好地进行通信沟通。由于当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利发电、火力发电等都有引进新的技术,电网的布局范围比较大,从而逐渐地满足人们的要求。 伴随电力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大我国对电力通信投入的力度,从而渐渐地完善电力通信系统,不断合理地完善电网结构,可以促进电网通信智能化的快速发展。电网智能化的好处是能够不断完善电网结构,促进我国电力企业更好地发展与进步。电网智能化是智能电网主要的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不断加强电力通信技术的投入力度,同时提高电力信息技术的安全性,以此更好地促进电网智能化更好地发展下去。 3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实际运用 3.1分组传送网技术的应用 从本质来说,分组传送网可以看做传统传送技术与现代数据相互结合体,通过现代电力通信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对网络服务功能与网络使用体验逐渐提高,传统传送技术相对比较单一,在大量数据面前,网络速度比较迟缓,很难适应人们对网络使用需要,其中分组传送网只要是在IP 网络基础当中逐渐发展起来,它也继承IP 网络延展性,将多功能串口及信息进行保存,使得采取分流方式进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目前分组传送网技术在智能电网电力通信应用过程当中,主要存在形式为四种,其中具体应用如下:(1)IP 可视化网络管理;主要通过IP 可视化网络进行管理,针对PTN 承载网络实现远程管理、业务端自由发放,可视化业务及批量业务发放,将业务部署效率进行提高,通过可视化故障分析,减少无效警告,直接查找出根源进行解决,与此同时根据工具进行保证网络智能扩缩容,确保网络调整无忧,但从技术角度来看,可视化业务配置具有较大空间,利用该技术进行管理,可以提高对网络安全等级及传输效率提高,帮助网络运行人员进行提供针对性防范措施,从而提高网络性能,进一步为分组传送网提供积极推动作用。(2)分组化为基础,将PTN 组建传输网,实施较高监控,采用刚性管道,实现大量宽带普通数据业务,可以采用统计复用弹性管道,目的是提升电力通信宽带效率,通过打造这种管道,避免管理出现网络拥挤、文件丢失,对于不同等级业务进行带宽保障。(3)SDH 与PTN 结合的分组传送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指的是硬管道与软管道相互组合,该技术方式主要有几点优势,有效提高传输速率,降低传输过程当中出现损耗,减少网络延迟等问题,在视频传输过程当中,提升了视频图像清晰度,对于自动化业务进行提升,升级办公自动化,将远程会议、视频监控快速实现,解决设备与传输之间不兼容问题,同时解决系统运行过程当中出现不稳定、操作不方便问题。(4)分组传送网可以保护智能电网电力通信应用,对于通信安全较高,承载业务实现自动化,减少大面积停电。 3.2能源转换技术 在当前能源总量急剧减少背景下,智能电网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融入环保理念已经成为必然选择。传统电网建设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破坏生态环境,而新时期智能电网建设必然朝着环保方向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能源转换技术,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选择清洁能源作为主要供给源;扩大电力规模的同时,切实提升电能运输效率。纵观当前智能电网能源利用方式来看,包括分布式和可再生式。对分布式进一步细化,可以分为分布式发电和储能两种。分布式储能通过超导储能或蓄电池方式,可以有效提升能源储藏容量;分布式发电则是利用风能和水能清洁能源发电,在满足供电服务需求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有助于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满足新时期的生态环保需求,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4电力通信网络应用改善建议 4.1电力通信网络需要增强网络安全防护 电力通信技术能够让智能网络向更高效、更便捷、更经济的方向转变,但是由于电力网络分布的范围较大,导致预防网络攻击的能力较弱。同时,因为电力通信技术中的信道编码技术较为落后,想要破解电力通信网络中的数据并不困难,一旦电力通信网络遇到恶意攻

电力通信网建设

电力通信网建设 随着经济进展对电力的需求,电力行业迫切需要实现调度和治理的现代化,当前正在组建的电力通信网做到了集中资金、统一规划,建设一种高起点的、宽带的、综合的通信平台,能完成以下业务的综合接入、高速可靠传输和统一治理: *行政/调度话音业务 *实时数据(调度自动化数据、用户抄表数据等)业务 *计算机治理信息业务 *图像监控业务 *继电保护业务 (1)通信方式的选择。 在电力系统网络中常用的通信方式有光纤通信、电力线载波、音频电缆、扩频微波和无线电数传电台等多种传输方式。 “综合信息网”通信方式的选择必须具有高可靠性、经济性、寻址量大、双向通信、容易操作与维护等特点。 从国内外电网通信建设的趋势来看,基本都在向光纤通信进展,而且当前的光缆在技术和性能上已经非常稳定,采纳光纤传输在技术上已经成熟,是建立大容量、高质量、高速的电力信息网的最佳选择。结合本局实际情况,选择了光纤通信方式,并使光缆尽可能沿着10kV线路同杆架设,以减少工程投资。 (2)网络拓扑结构及系统配置。 根据临海市区在地理位置分布、远动厂所数量、城市配电网自动化进展的需要,以及主要信息流量呈星状的特点,结合杆路分布等具体情况。在市区范围内采纳以临海供电局为中心,简单的环状加射线拓扑

结构。该结构满足网络可靠性前提下,网络建设费用最低。网络拓扑 结构图见图1。 根据这个网络拓扑结构,当前能够把花街变、灵江山变、巾山变、祟 和门变与本局主站联成光纤主环。花园变作为此35kV终端变,且距离 较远,采纳在灵江山变通过光支路接人方式,因为本局与台州局通信 业务较多,且水洋变、红光变落在台州局光纤网上,以通过光支路方 式与台州局主站联接最为经济、简单。环上各接点采纳155MSDH分插 复用设备(ADM)与台州局连接。花园变通过155光分支路连接。 光传输设备配置为:临海局为STM—4(622M)光平台,巾山、祟和门、花街、灵江山、水洋、配置STM—1ADM设备,花园、红光配置STM— 1TM设备;能够选用与台州局所用的设备为同一厂家产品,彼此之间的通信联系采纳光支路对接即可完成。 网络保护:临海局、巾山、祟和门、花街,组成自愈环通道保护方式,最大传输容量业务合计63个2M。另外,临海局对水洋和花街对灵江山这几个地方均可采纳光支路完成。 (3)组网方案。网络应适合调度及行政电话、自动化信息、电力信息 传输的需求,业务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其传输速率范围十分宽广,从几Kb/S到几百Mb/S。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业务量呈指数增加,而数据业务量则以更高的速度增长,电力通信专网所传输的 IP协议会占越来越大的比例,IPoverATM、IPoverSDH、IPoverWDM等 技术的出现为当前和未来信息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当前IP技术 进展及应用情况,结合本局在未来几年的实际应用,市区光纤通信网 采纳武汉邮电科学研究暨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IBA5 综合宽带接入设备。这是一种具有IPoverSDH功能的SDH设备。是一 种在SDH传输制式下实现宽带接入和窄带接入真正综合的设备。它具 有极大的性能价格优势,完全能够满足县级电网各种业务增长的要求。新晨范文网 (4)各站点到临海局的各种业务接口与数量:

通信网理论基础(修订版)习题解答

2.2 求M/M/m (n )中,等待时间w 的概率密度函数。 解: M/M/m (n )的概率分布为: 1 101 0011!)(! )(--=--? ?????--+=∑m r m n m k m m p k m p ρρρρ ??? ?? ??>≤≤-≤≤=n k n k m p k m m k p k m p k m k k 0!10!)(00 ρρ 假定n>m ,n ≥0,现在来计算概率P{w>x},既等待时间大于x 的概率。 ∑ =>?= >n j j j x w P p x w P 0 }{}{ 其中,P j {w>x}的概率为: n j m x w P n j m i x m e x w P m j x w P j m j i i x m j j ≤≤=>-≤≤? = >-≤≤=>∑-=-1 }{1! )(}{1 00 }{0 μμ 可得: x m m n n i m m n i i x m m n m j n m j i i x m j m n n m j m j i i x m j e m m P x w P 则若n P i x m e P m m i x m e P m m P i x m e P x w P )(01 1 01 ! )(1}{1!)(! ! )(!! )(}{λμμμμρρ ρ ρ ρμρμρμ--+--=--=-=--=-=-?-= >∞→+--? =? ? ????+? ? =+? ?= >∑ ∑∑ ∑∑ 特别的,新到顾客需等待的概率为: ! )(1}0{0m m P W P m ρρ ?-=>

] )! 1() ()! 1() (!)() ([) 1(!)(而 1 2 1 0--------= ----=---∑ m n m m m n x m i x m e m P m x f m n n m n i m n m i m x m m w μλμρ λμρ λλμρ ρμ n m k k x m m m w P w P P w P 注: e m m P m x f 在n =∞== =--= ∞→∑-=--}{}0{)() 1(!)(1 )(0λμλμρ ρ 2.4求M/D/1排队问题中等待时间W 的一、二、三阶矩m 1、m 2、m 3,D 表示服务时间为定值b ,到达率为λ。 解: ) ()1()(S B s s s G λλρ+--= 其中 sb st e dt e b t s B -∞ -=-= ? )()(δ 从而 sb e s s s G -+--= λλρ)1()( 又 ∑∞ == )(i i i s g s G )1(!)(00 ρλλ-=??? ? ? ? -?+-??? ??∴∑∑∞ =∞=s j sb s s g j j i i i b g λρ--= 110 2 2 1) 1(2)1(b b g λρλ---= 34 2 3 2) 1(12) 2)(1(b b b g λλλρ-+-= 3 4332 3 222 114 4 3) 1(4)21(6)0() 1(6)2(2)0()1(2)0() () 1(24)1)(21(ρλρρλρρλρλλλρλ-+= ?='''-=-+= ?=''=-= -='-==--+-= b g G m b g G m b g G m b b b b g 2.5 求M/B/1,B/M/1和B/B/1排队问题的平均等待时间W ,其中B 是二阶指数分布: 1 00 ,)1()(212121<<>-+=--αλλλααλλλt t e e t f

无线专网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

无线专网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12-14T15:28:21.547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9期作者:王海龙 [导读]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智能电网建设进程加快。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甘南供电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智能电网建设进程加快,对覆盖范围和终端接入网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通信需求也呈现区域差异化和业务多样化发展态势,单纯依靠光纤接入网络很难适应上述变化,在电网建设中引进先进的无线专网技术成为当前发展的重点。本文简要概述了无线专网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其在电力通信网中发挥的作用,并探讨了其具体应用情况,以期推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通信服务。 关键词:无线专网技术;电力通信网;应用 现阶段智能电网发展迅速,旨在将电力、信息和业务进行融合处理,保证电能供应安全、可靠的同时,实现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用户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原有光纤技术很难应对用户需求的变化和高品质增值业务的出现,因此引进先进的无线专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改变了原有光纤技术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的弊端,提高了智能电网的业务效能。 1.无线专网技术的优势 无线专网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电力通信网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其具体优势如下:(1)服务质量方面,无线专网技术的应用为电力公司打造属于自己的的无线网路,实现自行建设、自行维护与使用。其中网络资源在分配方面实现了优化组合和调整,服务质量具有明显的优势;(2)成本方面,无线专网技术应用过程中,其所需的传输、机房和电源等无需更换,可利用原有设备进行作业。并且基站建设后,可通过原有传输通道,安全可靠且经济实惠;(4)安全方面,无线专网技术可根据电力业务的需求加固终端或基站,并有效地避免了互联网接入中存在的安全威胁,全面提升了电力通信网的安全性。 2.无线专网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作用分析 2.1提高配电网自动化水平和监测力度 配电网自动化业务通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了对设备的实时监测、控制与调整,从根本上提高了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但是在配电自动化运行过程中,需要采取其它技术对光缆覆盖不到的偏远地区进行处理,无线专网技术以其建设和扩容难度低的优势,能够快速提升偏远地区光缆的覆盖率,并且利用无线专网方式进行自动化覆盖,解决了制式不统一的问题,提高了信息监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2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的实时性 无线专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对原有公网采集终端进行优化,升级Ⅱ型集中器,为数据高速且稳定传输提供了条件。在无线专网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实时采集购、售电环节电能信息,抄表准确且及时避免了拖欠电费的问题。此外,在高效信息采集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用电监测,对电能质量、供电情况和线损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保证了故障抢修的及时性。 2.3提高实时通信质量 多媒体调度业务的开展较传统的语音调度而言增添了视频监控、轨道定位和文字指令等功能,提高了用户通话的性能。该项业务利用文字指令能够进行作业计划的发布,并且在噪音环境下可进行语音转换。无线专网技术的应用可让移动巡检利用手持终端采集数据、视频、位置等信息传输至调度台,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接受和下载提高实时通话的质量。 2.4推动智能家居业务的发展 近年来,用户对用电交互体验需求有所增加,电力通信网中需要接入多种智能终端,进行设备信息的收集,再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用户设备的全面监控与调整。这便对承载通道的宽带和可靠性提出了较高要求,无线专业网技术的应用则弥补了无线公网覆盖能力不足的弊端,提高了接入的灵活性,进而推动智能家居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3.无线专网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具体应用 3.1TD-LTE无线专网技术的应用 为了保证现有电力通信网业务发展的有效性,并促进智能电网业务的发展,无线专网技术被应用于电力通信网诸多业务之中,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在某70平方千米区域内建无线公网,其中选取TD-LTE无线专网技术,并在接入系统方面通过TD-LTE制式建设,频段采取1785MHz-1805MHz。为了满足智能电网发展趋势,宽带申请指标制定为10MHZ频率且专网建设业目标为集语音、数据、视频等业务为一体。该区域专网建设必须在满足内部10kV 线路配电自动化二遥、三遥业务的基础上,增加移动巡检和多媒体调度等业务,工程拟建电网核心网1套,基站4座,拉远单元2个,直流通信电源4套,安全接入装置2套,其中该区域共有住宅区、工业区或配电基8处,选取其中4处建设基站,2处建设拉远单元。在设备选择和选址工作确定之后,设计TD-LTE无线专网的组网方案,整个系统框架从用户终端到系统主站共设计为四层,分别为终端层、TD-LTE接入层、安全接入层和业务层,其中业务层中的多媒体调度和移动巡检业务由无线专网技术协助完成;在终端层汇集各类TD-LTE专网终端,其中主要包括TD-LTE模块、TD-LTE专网CPE和TD-LTE手持终端等;TD-LTE接入层的设备主要为基站、核心层和回传网,其中核心层必须安置在市局之中,利用其中的路由器分离不同业务采用的具体VPN。此外,回传网使用原有光缆资源,并配合SDH通道的独立性满足基站与核心网间控制面的时延要求,基站主要部署在该区域所选变电站附近区域;安全接入层包括正反向隔离装置和安全接入装置等设备,装置部署依据业务层设备情况进行,采取就近原则为操作标准,其中生产业务和管理业务终端频率相同,并对基站和天线实施共享作业。 3.2McWiLL无线专网技术的应用 McWiLL无线专网技术技术的应用,使得对应建成的专网摆脱了依赖公网通道的弊端,使得数据传输更具安全性,同时具有经济实惠的目的,从而为智能网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例如在McWiLL无线专网技术具体应用过程中,在基站选址中可利用原有建筑群,

通信资源管理系统介绍(GIS)

易通软件 通信资源管理系统 系 统 介 绍 北京易讯正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GIS)是对现实客观世界的各类与地理信息有关的资源及描述这些资源特性的属性数据进行管理的系统,它广泛应用于和地理特征密切相关的水利、地质、交通、电力、电信等行业。 GIS系统应用到通信部门,可以将所有通信资源,如交换机、光通信设备、载波设备、监控设备、光配线架、数字配线架、音频配线架的使用情况、剩余情况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以图形信息方式直观、动态地展示通讯资源的地理位置、使用情况和相互关系。 二、逻辑结构 三、系统功能

1、基础地理信息管理 主要管理和存储具有空间属性的资源信息,包括电子地图、区域信息、站点信息、机楼信息、机房信息。地理信息管理在系统中表现为电子地图形式,电子地图的建立有助于建立基于实际地理背景下的设备分布图。特别是对一些具有很强的地理属性的数据,例如交接箱分布图等,建立电子地图,可以赋予设备本身实际的地理属性,方便使用者掌握在一定区域内的设备分布情况。 2、连接关系管理 通信网资源管理系统中各资源之间的连接关系。主要有: 设备之间的关系:两个设备之间存在相互的连接关系; 端口之间的关系:有直接连接的端口或者所需网元之间端口的连接关系; 端口和端子之间的关系:设备的物理端口和所连接的连接设备(如ODF)的端子之间的关系;

端子跳接关系:端子内部之间的跳接关系; 连接设备端子和线缆线芯之间的关系:如ODF和线芯之间的连接对应关系; 逻辑网元和物理端口之间关系:一个逻辑网元所包含的物理端口的情况,它们的连接关系是通过网元和端口所在机盘的对应关系建立的; 地图和对象的关系:地图和对象的关系一方面在地图中存在设备资源的唯一标示,另一方面存在地图上的每一个对象所属地图的关系表。 3、机房设备管理 机房设备管理模块主要完成对安装在机房内的机架、传输设备、交换设备、接入设备、配线架等连接设备资源的增加、编辑和删除等管理,并可生成上述各类设备统计报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