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从原始氏族公社时期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中国古代教育发展主线。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教育传统的国家。中国古代教育从原始氏族公社时期起,到1862年京师同文馆建立时止,先后形成几个发展高潮:以六艺教育为标志,形成有国学与乡学、大学与小学之分的西周官学制度;以私学发展为载体,形成儒、墨、道、法等各家教育思想争鸣,涌现出孔丘、老冉、墨翟、孟轲、庄周、荀况等教育家和标志性教育理论专著《学记》的春秋战国教育;确立“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开始读书做官时代的汉代经学教育;形成完备的教育管理体制并开始与科举考试制度相结合的隋唐教育制度;以书院为学术活动中心,推动教育理论取得进展的宋明理学教育;反对理学、批判科举、提倡实学的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教育思潮。

西周建国后,注重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建设,开创了“礼乐文明”,形成了较完整的学校制度,含有后世儒家学者想象、美化的成分,但构想国学与乡学的国家教育制度,对后世封建国家的教育实践有很大影响。

春秋时期新教育组织形式私学开始出现,并围绕着社会变化形成思想争鸣,学派纷呈,共同营造了教育繁荣兴盛和思想争鸣交融的局面,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由此奠基。

秦统一六国后未能适时变更统治策略,致使二世而亡。汉初经过认真反思,最终选择了儒学作为统治依据并确立独尊地位,并促进读书做官教育模式形成的形成。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因社会繁荣而逐渐昌盛,教育体系完备,科

举制度开始大兴,教育体制臻于完善。

从宋代起中国封建社会步入后期。儒学在经过较长时期的彷徨后重新新建立了主导地位,其表现形态就是吸取了佛、道思想的形式与内涵而形成理学,与之相应,以研究传播学术为使命的书院的兴起,以传授基础文化为己任的私塾普及,共同构成此时期教育发展的特色。

明末清初,中国社会处于动荡之中,反思理学教育的教条主义和空疏无用,传统思想中的民本意识和经世致用思想重新崛起,形成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二、简述《学记》的教育主张及论述。

《学记》作为《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作为孟子的后学,是我国最早的一篇教育专著,提出一系列原则题,并作了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论述。

启发诱导的原则,是《学记》中最基本的一个教学原则。《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所谓“喻”,在这里可以说是“启发诱导”的意思。《学记》认为教师教学的基本特点是要善于启发诱导,并进一步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只有善于多方启发诱导的人才能当教师。可见把启发性原则提到很高的高度。

如何启发诱导?《学记》有三个具体要求:一是“道而弗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诱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二是“强而弗抑。”激励、勉励学生而不要压抑学生。三是“开而弗达。”指点学习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学记》对于循序渐进的论述,比我们通常说的系统性原则,含意要广,内容要多。它包括了系统性、量力性、以及因材施教等原则的内容和要求。《学记》对于如何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出了两点要求:

首先,“学不躐等也”,教学要有系统性,教学的系统性,是科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任何科学知识,都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教材是有一定的连贯顺序的,学生的学习是新知继旧知,以旧引新,循序渐进。

其次,“不凌节而施”。这句话是说,“教育工作必须及时进行,如果失之过早,它就不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要。相反,如果失之过迟,则学生的要求可能已经消失,也不容易使他们接受。这样不合时机的教育,《学记》认为,必然是‘勤苦而难成’,达不到教学的预期的效果”。所以《学记》提出“不凌节而施”的要求。

“藏息相辅”原则,也就是课内与课外、劳与逸相结合的原则。《学记》认为课内是在规定的时间传授正课,“时教必有正业”;课外应有休息、游戏和作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还认为,正课固然重要,课外活动也是不可少的。因为课外各种有益的活动,不仅可以成为辅助正课的一种手段,而且可以引起学生对正课的兴趣,加深对正课的理解。

由于应试教育原因很多学校一般不重视课外活动,新课改之后已有好转,但还是对课外活动没有足够的重视,《学记》能在两千年前,就强调了课外活动的重要性,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学记》对长善救失原则的论述,是积极的辩证的。它认为由于学生“心性”不同,“心之莫同也”,在学习上表现出四种不同类型的缺点:“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学记》可贵之处不只是在于概括地指出了学生学习上普遍存在的这四种缺点,更主要的是它进一步揭示了产生四种缺点的原因,提出了积极的辩证的教学方法。《学记》说:“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段话说明两层意思:一方面,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学习的情况也不相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知其心”,“尽其材”,然后才能“救其失”。另一面,对学生的缺点要全面分析,既要看到坏的方面,也要看到好的因素。

作为中国古代的教育文献,在两千多年前就揭示了教育和教学的客观规律,系统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经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理论,为历代教育家所继承和发展,对中国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略论古代希腊三大哲学家的教育思想。

古代希腊日益发展的教育实践,孕育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都是由哲学家所提出,散见于他们的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著述中。古代希腊哲学家中在教育论述方面比较著名者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教育大师。他高度评价教育在造就人中的作用。在他看来,禀赋差的人固然需要教育,即使禀赋好的人也应接受

教育。

苏格拉底和中国的孔子一样,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在他的听众中既有本国青年,也有异邦学生;既有富者,也有穷人;既有上等阶级子弟,也有鞋匠、木匠、铜匠等劳动人民。总之,他把自己极其丰富的知识,毫不吝惜地教给所有的人。

在进行教育时,苏格拉底不拘一格,因材施教,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教育别人时,苏格拉底从不夸夸其谈,而是身体力行,作出典范。

苏格拉底为陶冶人性,培养人材所进行的长期教育活动,得到了当时和后世人们的赞誉。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美德,使人达到至善。何谓美德?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在苏格拉底看来,凡是人们能够辨别和认识到好的事情,他就一定会去做,没有明知是善而不为善而反为恶者。善是出于知识,而恶是出于无知。所以,美德即关于善的知识。教育必须使人获得关于善的知识,从而去做美好的、光荣的事情。苏格拉底所说的善,无疑是符合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所谓正义、勇敢、刚毅、节制等等品德,并且把知和行等同起来。但他强调知识对道德行为的指导意义,要求把道德行为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特别是要求把知识和美德、知识和德行统一起来。这些思想不仅对当时的希腊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对后世也有意义。

苏格拉底基于唯心主义先验论,在教育方法方面,强调不应像智者派那样,拿一些现成的知识和道德传授给别人,而是应当通过一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