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当堂达标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第2节 气候(共20张PPT)

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
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D寒温带
C
青藏高原区
F
中温带
B
暖温带
亚热带 A
E 热带
看等一温看线、是想哪一些想温暖度:温带比带的较、分两亚界幅热线图带,?看一下一月0°C
指出作物熟制与温度带的位置关系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或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或 一年三熟
一年三熟
农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或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或 一年三熟
一年三熟
这些水果生长在哪个温度带?
各地气温各地不气温同不同也也影影响响当地当居民地的居饮食民、服的饰 服饰穿着习惯 穿着等生活习惯
本课小结: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1、冬季: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2、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
2、我国夏季普遍高温,但是不符合这一规律的地区
是( A )
AA 青青藏藏高高原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我国“三大火炉”
古都南京
我国“三大火炉”
江城武汉
我国“三大火炉”
山城重庆
第四大“火炉”南昌
3、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纬度位置
4、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 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二、温度带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青藏高原区
1、我国1月气温0º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C )
A 大兴安岭—黑龙江
B 祁连山—黄河
C 秦岭—淮河
D 巫山—长江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二)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
年平均降水量达6558毫米。1912年更创下年降水量8 409毫米的纪录。
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
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年降水天数不足10天,有些 年份滴水不见。
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 1.分别说出广州、武汉、兰州、乌鲁木齐四城市的
▲ 吐鲁番葡萄产区的荫房
▲ 荫房内部下列农业产源自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个干湿地区小
畜
水
麦 种
牧
稻 种
植
业
植
甘肃夏河县的土墙平顶屋 浙江绍兴市的砖墙斜顶屋
一个地区的干湿状 况会影响建筑、饮 食、民俗、农业生 产、植被等许多方 面。 左中房顶的建筑形 式有何不同?这与 当地的降水情况有 什么关系?
归纳总结
别与哪些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说出我国四大干湿地区的大致范围,各干湿地区
都包含哪些地形区。
中国干湿地区分布
秦岭
淮河
中国干湿地区分布
秦岭
淮河
湿润区年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植被以森林为
主,耕地以水田为主。图为云贵高原梯田风光。
半湿润区年降水量为400〜800 毫米,属森林和草原
过渡地带,耕地大多是旱地。图为华北平原景观。
__5_-_9____月(即__夏__季)。一般来说,南方的雨季较
长
短
______,北方的雨季较_______。
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匀。降水的年际变化__大___ (以北京为例),这往往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的 影响。
北京年降水量极值
小结: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
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第2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新新人教

1
2
3
4
5
6
7
8
9
1.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季风气候显著 ③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④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多 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
关闭
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我国夏 季南北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降水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
关闭
A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2.2017年寒假,小李同学乘火车从哈尔滨到广州游玩,他发现这两座 城市的气温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冬季南北温差大。 A
关闭 关闭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受影响,降水少。因此,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
北内陆递减。
(2)夏季风对我国降水季节分布的影响。
夏季风的进退决定着我国雨带的推移:4月、5月,夏季风在南部
沿海登陆,我国南部沿海进入雨季;6月中旬,夏季风进一步增强北移,
雨带随之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正值梅子成熟季节,称为“梅
雨”;7月、8月,雨带随夏季风北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9月,冬季风增
A.青藏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谢谢 观看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关闭
乌鲁木齐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少雨;而广州属于亚热带季
风气候,降水较多。两地气候的不同导致了雨伞销量的差异。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第二章第二节气候

不同温度带农作物的熟制
温度带
范围
作物熟制
寒温带 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一年一熟
中温带 东北、内蒙古大部、新疆北部
一年一熟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新疆南部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一年两熟到三熟
热带
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
干栏式住宅:主要分布在 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 区,为傣族、景颇族、壮族等 的住宅形式。干栏是用竹、木 等构成的楼居。它是单栋独立 的楼,底层架空,用来饲养牲 畜或存放东西,上层住人。这种 建筑隔潮,并能防止虫、蛇、野 兽侵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第二章第二
节气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第二章第二 节气候
降水量
800 200
(毫米) 1600 400
50
火烧。寮
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第二章第二 节气候
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
读图回答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
2.800 毫 米 等 降 水 量线通过秦 岭、淮 河附 近至 青藏 高原东南边 缘。它与我国一月份的 _0℃ 等温线大体是一致 的。
最 冷
我国冬夏气 温分布特点有哪 些?
最热
冬季,南北气温差别 很大。
夏季,我国大部分地 区普遍高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第二章第二 节气候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下列三地的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
地点 漠河 北京 广州
纬度 53°29′N 39°54′N 23°8′N
正午太阳高度 13°4′ 26°40′ 43°25′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图中甘肃夏河县民居多为土墙平顶屋,而浙江绍兴多为 砖墙斜顶屋,建筑形式的不同说明( D )
A.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 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D. 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图中区域A与区域B的分界线大致与
线相吻合。( C )
A. 200毫米
B. 400毫米
C. 800毫米
D. 1 600毫米
年等降水量
图2-2-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补充设问】东北地区的东部年降水量不足800毫米,却 形成了湿润区,其原因是( C )
释疑解惑 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 减,其形成原因:
1星题 基础练
我国降水分布特征 [2023·北京中考改编]分析降水 量分布状况是认识区域差异的重要 内容。图2-2-9为中国年降水量分 布和四地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 1~3题。
图2-2-9
1. 【真实情境】生活中,雨伞、雨衣
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图2-2-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点拨:第10题,甘肃距海较远,降水较少,所
以其房屋多为平顶屋;浙江绍兴位于我国南
方,降水丰沛,且夏季多暴雨,为了排水,
所建房屋屋顶坡度大,多为砖墙斜顶屋。两
地屋顶特点说明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
图2-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气候 第2课时

北温差加大。
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海陆因素
降水量最少的地方: 新疆的托克逊,年平均降水
量仅5.9毫米
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 湾的火烧寮,年平均降 水量达6558毫米 我 国年 降中水国年量降水分量的布分布图
我国东西跨 经度大,自 东南向西北, 离海越来越 远,受夏季 风的影响越 来越小,降 水量越来越 少。海陆因 素
季风气候显著: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课堂巩固
C 1.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季风气候显著 B.雨热同期 C.海洋性气候显著 D.气候复杂多样
C 2.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气候 第二课时
中国气候特点: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大陆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拉亚萨 热带季风气候
中国地域辽阔,地
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 湿地区,使气候具有 复杂多样的特点,我 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 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季风气候的类型齐全
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地形因素
高大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 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我国 有很多高大山地,其气温、 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 地气候的垂直变化。青藏高 原海拔高、面积广,形成了 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使我 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海陆因素
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 风、太平洋的东南风, 温暖湿润,带来丰富水 气,雨热同期,形成我 国的雨季。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地理信息技术助力气候研究”
③艺术性与趣味性:
-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区分不同气候类型和影响因素。
-利用简笔画,形象展示地形地貌对气候的影响。
-设计有趣的气候图标,标注不同气候的特点。
-创意编排,将气候知识融入顺口溜或小故事,增加记忆点。
板书设计旨在通过清晰的结构、醒目的重点和有趣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气候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我国气候的认识和理解。
3.在教学管理方面,我努力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今后需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和指导。
1.学生在知识方面,对我国气候类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2.技能方面,学生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中,提高了合作、沟通和表达能力。
3.培养综合思维:通过探讨气候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提高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式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4.强化区域认知:以我国气候为例,培养学生从区域的角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对区域地理特征的理解。
5.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气候变化的危害,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培养其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承担起保护地球家园的责任。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3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 气候复杂多样
山地,气候呈明显的垂左变化
我国东部地区由北向南分布着 温带季风 气候、 亚热
带季风 气候、 热带季风 气候,西北部分布着 温带
大陆性 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 高原山地
气候。
2. 季风气候显著 (1)我国 东部 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季风气 候的类型齐全。 (2)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我国位于 亚欧 大陆的东
人教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第3课时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目 录
CONTENTS
01 知识清单 02 1星题 基础练 03 2星题 中档练 04 3星题 提升练
知识清单
一、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原因:我国疆域辽阔,气温和干湿
状况差异大;此外,我固一些高大
部、 太平 洋的西岸,西南部离 印度 洋也较近, 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
巧学妙记
项目 季风区
分界线 非季 风区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夏季风的影响 分布地区
降水量
距海近,夏季 风影响明显
东部地区
降水丰沛, 集中于夏季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 脉—冈底斯山脉
距海远,夏季 风很难到达ຫໍສະໝຸດ 西北内 陆地区风向
偏北风(西北季风、东 偏南风(东南季风、西南
北季风)
季风)
季风类型
冬季风
夏季风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 影响范围 原、台湾岛、海南岛
以外都受影响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 山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以东、以南地区
对气候 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使东部广大地区 雨热 的影响 使南北温差 加大 同期 ; 旱涝灾害频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2
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
一选择题
1.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 由北向南递增 B. 由东向西递增
C.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D. 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2. 关于我国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各地降水比较均匀
B.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大致同
C. 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集中在春季
D. 降水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3.下列城市中雨季开始最早,结束最晚,雨季最长的是( )
A. 武汉 B. 上海 C. 广州 D. 哈尔滨
4. 关于我国降水量季节分配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降水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B. 我国降水量夏秋多,冬春少
C. 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南方降水量少,北方降水量多
5.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 干旱和半干旱的荒漠地区 B. 湿润的林地
C. 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D. 半干旱的草原地区
6..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我国划分了4个干湿区域,其中属于半湿润和湿润地区分界线的等
降水量线是( )
A. 1600mm等降水量线 B. 800mm等降水量线
C. 400mm等降水量线 D. 200mm等降水量线
7..下列关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放养牲畜为主 B. 以饲养牲畜为主
C. 以种植冬小麦为主 D. 以种植花生为主
8. 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小兴安岭、长白山位于( )
A. 湿润地区B. 半湿润地区
C. 干旱地区 D. 半干旱地区
二、综合题
2 / 2
9. 图1是我国降水量线分布图,图2是我国主要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1)读图可知,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是:。
(2)从甲→乙→丙的植被变化是:荒漠→荒漠草原→______。
(3)比较两幅图分析:影响我国种植业区和畜牧业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4)图2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半湿润区的是______。①地的作物熟制是______,主要
粮食作物为______,③地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______,主要的油料作物为
______。
答案:1.C.2.B.3.C.4.B.5.C.6.B.7.A.8.A.
9.(1)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草原;(3)降水;(4)①②;一年一熟;小麦;
水田;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