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两步应用题练习(2)

四年级上两步应用题练习(2)

四年级上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2)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0千米,16小时可以到达,如果要12小时到达,每小时

要多行多少千米?

2.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每小时航行20千米,15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每小时增速5千米,可提前几小时到达?

3.运一堆煤,用小卡车运,需要5辆小卡车运14次.如果现在要求在10次内运完,至少需要增加这样的小卡车多少辆?

4.妈妈去水果店买苹果,所带的钱能买10千克苹果,如果用这些钱买梨,可以买30千克,每千克苹果价格是梨的几倍?

5.李老师去商店买了9副乒乓球拍,付了700元,找回20元.每副乒乓球拍多少元?

6.妈妈去面包房买蛋糕,买了12块,付了100元,找回28元,每块蛋糕多少原元?

7. 小明去超市买巧克力,买了2盒,付了60元,还缺24元,每盒巧克力多少元?

8. 买一张桌子和4把椅子一共用去348元,一把椅子32元,一张桌子多少元?

9.爸爸买了2只足球与3只篮球用去192元.已知2只足球与3只篮球的价格相同,每只足球与每只篮球各是多少元?

10.商店运来22筐苹果和18箱桔子,公众510千克.每箱苹果重15千克,每箱桔子重多少千克?

11.一套夏季校服有两件上衣与一条裤子.两件上衣的价格与一条裤子的价格相同,小林买了一套校服花了180元,一件上衣与一条裤子分别是多少元?

(完整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

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专项练习 第一单元 1、学校买回一些图书,发给36个班,平均每班30本,还剩下420本,学校买回图书多少本? 2、商店卖出3箱洗衣粉,每箱5袋,一共收入180元。每袋洗衣粉多少元? 4、李大爷家第一季度平均每个月用电130度,王大爷家第一季度三个月共用电405度。王大爷家第一家季度平均每月用电比李大爷家多多少度? 5、每头奶牛每天产奶8千克,农场有20头奶牛,一星期(按7天计算)可以产奶多少千克? 6、要包装360个零件,已经包装好200个,剩下的每箱装8个,还要装多少箱? 7、四年级共有学生3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8、买4个足球要360元,如果买12个同样的足球要多少元? 9、陈老师买了2盒乒乓球,每盒8个,一共花了96元,每个乒乓球多少元? 第二单元 10、学校组织五年级学生参加农业研究所的学农活动,每人的费用是150元。有32人参加,一共需要多少元? 11、两个植树队一起植树,每天每队植树40棵。5天一共植树多少棵? 12、李大伯打算用载重量是6吨的小货车运送120吨的货物。小货车每次的运费是180元,李大伯需要准备多少元?

13、小东的爸爸骑自行车去超市,去时用了15分钟,速度是120米/分。返回时用了9分钟,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14、食堂9月份(按30天计算)平均每天烧煤180千克,10月份一共烧煤5700千克。10月份比9月份共节约用煤多少千克? 15、订阅一年的《羊城晚报》每份需要105元,某单位订了24份,一共需要付多少钱? 16、学校买回一批练习本,发给7个班,平均每班150本,还剩下400本备用。学校买回多少本练习本? 17、动物园有两头大象,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10吨食物,够它们吃20天吗? 18、小明步行从王庄到李村,去时用了50分钟,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返回时骑自行车,只花了10分钟,返回时小明的骑车速度是多少? 19、商店原有香蕉140筐,每筐20千克,已经售出130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香蕉? 第三单元 20、一份文件共864个字。张老师一分钟可以打96字,李老师打完这份文件要12分钟。张老师打完这份文件所需要的时间比李老师少多少? 21、黄老师带了600元买足球。买了7个足球,还剩下40元。每个足球的价格是多少? 22、两队户外运动爱好者到郊外露营,每队60人,一共搭建了30个帐篷,平均每个帐篷住多少人? 23、新民小学的120名少先队员在“创文”活动日帮组街道打扫卫生。这些少先队员平均分成5队,每队分成4个组活动。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三年级(上册)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精]

加减法两步计算应用题 1、红领巾小学三年级有男生257人,女生235人,已经体检身体 的有387人,没有体检的有多少人? 2、红领巾小学买来皮球380个,足球70个,课外活动时借出去 423个,现在学校还剩多少个球? 3、东方红小学的学生为希望工程共捐赠900本书,其中故事书 326本,科技书475本,其余的是连环画。连环画有多少本? 4、红旗连锁店原有饼干632袋,卖出385袋,又运来200袋,这 时店里有多少袋饼干? 5、学校买来810本练习册,一年级领走168本,二年级领走165 本,还剩多少本?

6、一列火车的第10号车厢原有116人,到某站后,有58人下车, 有45人上车。再开车时,这节车厢有多少人? 7、修一条945米的路,第一个月修了354米,第二个月修了276 米,第三个月还要修多少米才能修完? 8、超市上午卖出大米153千克,下午比上午多卖出56袋,这一 天工卖出大米多少袋? 9、明明有42张油票,芳芳的邮票比明明多14张。他们一共有多 少张邮票?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 10、红星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乘四辆汽车去春游,前3辆车各坐68 个同学,第4辆车坐74人,这次春游一共去了多少人?

11、张大伯家有8袋化肥,每袋重50千克,用去315千克,还剩 多少千克? 12、新风村修一条路,平均每天修150米,修了4天,还剩80米 没修。这条路长多少米? 13、同学们大扫除,打扫操场的有36人,是打扫教室的人数的3倍,打扫院子的有27人。参加大扫除的一共有多少人? 13、一本书有450页,小军每天看29页,看了8天,还剩几页? 连乘两步计算应用题 14、书法小组有6个同学,每人每天写24个大字,照这样计算, 一星期,这个书法小组共写多少个大字?

【全国通用】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26)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26) 1. 小明的存款数是小刚的3倍,现在小明取出8500元,小刚取出500元,两人的存款数变得一样多。小明和小刚原来各有存款多少元? 2. 街心花园中一个正方形的花坛四周有1米宽的水泥路,如果水泥路的总面积是12平方米,中间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 在一条公路上,每隔100千米有1座仓库,共有5座。途中数字表示每个仓库的存货量。现在要把所有的货物集中在一个仓库里,如果每吨货物运输1千米要运费2元,那么集中到哪个仓库花的运费最少? 4. 小明做减法题时,把减数十位上的9错写成6,把被减数百位上的3错写成8,这样算得的结果是806。正确的差应该是多少? 5. 定义运算○为a○b=5×a×b-(a+b)。求11○12 6. 乙船顺水航行2小时,行了60千米,返回原地用了3小时;甲船减慢速度顺水航行同样的一段水路用了3小时,甲船返回原地将比去时多用几小时?

7. 小玲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5写成56,结果得到的商是13,还余52。正确的商是多少? 8. 甲乙两个港口水路长240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12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逆水需要20小时到达,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速各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9. 现有甲、乙、丙三个等级的奖金,已知乙等奖比丙等奖多300元,甲等奖学比乙等奖多500元,并且甲等奖比丙等奖的4倍少100元,问:甲、乙、丙等奖各多少元? 10. 一个正方形一条边减少8分米,另一条边增加8分米后变为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少多少? 11. 如图1-63,A,B,C,D,E五个区域分别用红、蓝、黄、白、绿五种颜色中的某一种着色.如果使相邻的区域着不同的颜色,问有多少种不同的着色方式? 12. 某河有相距4000米的两个码头,两只轮船同时从两个码头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从顺水航行的船上掉下一物,随水顺流漂下,5分钟后甲船在浮物前1000米,问乙船(甲船和乙船的速度相等)与浮物相遇行了几分钟? 13. 甲乙两港间水路长208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8小时到达从乙港还回甲港,逆水16小时到达,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的速度?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专项训练

人 教 版 四年级(上册) 数 学 基 础 知 识 专 项 训 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填空题专项训练 1、由5个千万、4个万、8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取近似值到万位约是()。 2、406000000读作(),这个数中的6在()位上,表示(),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 3、一周角=()平角=()直角。 4、367÷23把23看作()来试商比较方便。 5、下午3:00时针和分针夹成的最小角是()度。 6、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起第四位是()位,这个数的计数单位是(),如果这个数位上的数字是8,8表示()。 7、5个一百万、4个十万、2个千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它有()个计数单位。 8、在9、8中间添()个0,这个数才是九千万零八。 9、一个数加上2的和比最小的五位数多1,这个数减2是( 10、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起第四位是()位,这个数的计数单位是(),如果这个数位上的数字是8,8表示()。 11、5个一百万、4个十万、2个千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它有()个计数单位。 12、在9、8中间添()个0,这个数才是九千万零八。 13、一个数加上2的和比最小的五位数多1,这个数减2是() 14、120分米=()米 540秒=()分 72小时=()天 132个月=()年 15、计量角的单位是()。()是量角的工具。 16、角的大小要看两边(),()越大,角越大。 17、线段有()个端点。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它()端点。 18、过一个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19、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88000 80800 80008 800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锐角、平角、钝角、直角、周角按下列顺序排列。 ()>()>()>()>() 21、4293÷4口,要使商是二位数,口可以填()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 1、一个工程队每天每天筑路135米,照这样计算,6个工程队一周能筑路多少 米? 2、4个筑路队同时修路,每队每天修132米,44天能完成任务,这条公路长多 少米? 3、三、四年级每班有45人,每个年级都有5个班,两个年级共有多少人? 4、学校准备给二年级的学生发日记本,每班发145本,发给11个班,还需要留 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是记本? 5、平均每个苹果重145克,50个苹果装一箱,和箱子共重8千克,箱子重多少 千克? 6、果园里有120棵梨树,平均每棵收梨60千克,有160棵苹果树,平均每棵收 苹果55千克,果园一共收水果多少千克? 7、一种新产品,每人每天加工153个,照这样计算,4人25小时能加工多少? 8、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周需要114分,绕地球58周大约需要多 少分? 9、一种大米每袋25千克,一辆载重为4吨的汽车一次运了154袋,该车超载了 吗? 8、同学们为国庆节做彩旗,男生做了85面,女生做的彩旗比男生的6倍多23面,女生做了多少面? 9、一节硬座车箱有118个座位,一列火车有12节硬座车箱,1500人能坐下吗? 10、一车间有工人32人,平均每人每小时加工零件5个,这个车间9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 11、服装厂花15天新做了一批上衣和裤子,裤子做了806件,上衣每天做103件,问服装厂新做了上衣和裤子一共多少件? 12、松树有280棵,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3倍,松树和杨树一共多少棵? 13、一张桌子58元,一把椅子22元,学校买了402套桌椅,一共需要多少钱? 14、一辆汽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5小时,返回时只用了4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15、某修路队修一条长1290米的水渠,已经修了870米,现在如果每天修20米,修完还要几天? 16、实验小学的三、四年级同学参加野营训练,三年级报名的有134人,四年级报名的有118人,如果每12人住一顶帐篷,共需要多少顶帐篷? 17、一列火车4时行驶了480千米,照这样计算,行驶1800千米,要多少时间? 18、李师傅加工475个零件,加工15时后,还剩25个,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 19、甲乙两城相距990千米,一辆货车4时行了360千米。用同样的速度,剩下的路程需要长时间? 20、学校图书馆有8个书架分4层,每层放180本书,图书馆共有多少本书? 21、甲乙两地相距608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8千米,开出7时后,离乙地还有多远? 22、袁庄村上午运回化肥475袋,下午运回化肥225袋,每个村分78袋,平均

【教育资料】三年级数学:两步应用题

【教育资料】三年级数学:两步应用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一般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的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一般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的解题能力。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在一个混合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如果混合算式里含有小括号,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2、把下面的每一组算式合并为一个综合算式。 (1)17+18=35 357=245 (2)454=180 280+180=460 (3)2706=45 99045=22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后,引入新课。

二、新授。 1、教学例4。三年级学生要浇300棵树,已经烧了180棵。剩下的分三次浇完,平均每次要浇多少棵? (1)读题,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训练;三年级浇300棵树,分两次完成:先浇180棵;再把剩下的分三次浇完。求平均每次要浇多少棵? (2)让学生独立分步列式解答。 ①还剩下多少棵树没浇? 300-180=120(棵) ②平均每次要烧多少棵? 1203=40(棵) 答:平均每次要烧40棵树。 (3)引导列综合算式。 先由学生把分步解答的顺序说一说。然后提问:第一步算式的计算结果到第二步算式中做了什么?(被除数)那么,列综合算式时可以用以式代数的方法。如300-180=120,1203=40。第一式的结果是

第二式的被除数,把第二式中的120换作算式300-180,即把300-180的差平均分成3份。 (4)议论并指导列综合算式。 议论300-1804: ①在这个混合算式中,按照混合运算的顺序,有除有减应该先算什么?(先算除法) ②按照题目的意思要先算什么?(先算减法,也就是要先算剩下的棵数) ③题目要求先、后算的顺序和混合运算的顺序不一致,怎么办?(加小括号) 2、小结。 前一段我们已经学过用分步列式解答应用题,今天教学例4,先分步列式解答,再把两步计算的算式组合起来,这就叫列综合算式解答。列完综合算式后,要注意什么?(检查要不要用上小括号)以后解答应用题,可以用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 3、练习。做练习二十的第6题。 4、讨论。分析例4怎样不通过分步解答,列出综合算式?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行程问题(二)有答案

【9】甲、乙、丙三人,甲每分钟走20米,乙每分钟走22米,丙每分钟走25米,甲、乙从东镇,丙从西镇,同时相对出发,丙遇到乙后,10分钟再遇到甲,求两镇相距多少米? 【10】狗追狐狸,狗跳一次前进2米,狐狸跳一次前进1米,狗每跳两次时狐狸恰好跳3次,如果开始时狗离狐狸有30米,那么狗跑多少米才能追上狐狸? 【11】龟兔赛跑,全程5200米,兔子每小时跑24千米,龟每小时爬3千米,龟不停地怕,但兔子却边跑边玩,它先跑1分钟后玩15分钟,又跑2分钟后玩15分钟……那么,先到终点的比后到终点的要快多少分钟? 【12】骑车人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从1路公交车始发站沿1路公交车路线前进,骑车人离开出发地2000米时,一辆1路公交车开出了始发站,这辆公交车每分钟行500米,行5分钟到达一站并停车1分钟。公交车追上骑车人需要多少分钟? 【13】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同一条公路行走,甲每小时行6千米,而乙第一小时行1千米,第二小时行2千米,第三小时行3千米……每行1小时都比前1小时多行1千米,经过多少小时后乙追上甲? 【14】一只狮子和狗进行50米来回跑比赛,狗跑一步长2米,狮子跑一步长3米,狗跑三步的时间狮子只能跑2步,谁能胜?

【答案】 【9】甲、乙、丙三人,甲每分钟走20米,乙每分钟走22米,丙每分钟走25米,甲、乙从东镇,丙从西镇,同时相对出发,丙遇到乙后,10分钟再遇到甲,求两镇相距多少米? 乙丙相遇时,甲丙相距(25+20)×10=450米,即乙已经在甲前450,此时乙行了450÷(22-20)=225分钟,两镇距离(22+25)×225=10575米。 【10】狗追狐狸,狗跳一次前进2米,狐狸跳一次前进1米,狗每跳两次时狐狸恰好跳3次,如果开始时狗离狐狸有30米,那么狗跑多少米才能追上狐狸? 狗跳两次比狐狸多2×2-1×3=1米,狗追上狐狸需要跳30÷1×2=60次,即60×2=120米。 【11】龟兔赛跑,全程5200米,兔子每小时跑24千米,龟每小时爬3千米,龟不停地怕,但兔子却边跑边玩,它先跑1分钟后玩15分钟,又跑2分钟后玩15分钟……那么,先到终点的比后到终点的要快多少分钟? 龟爬完全程用5200÷(3000÷60)=104分钟,兔跑完全程用5200÷(24000÷60)=13分钟,(1+15)+(2+15)+(3+15)+(4+15)+3=73分钟,104-73=31分钟 【12】骑车人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从1路公交车始发站沿1路公交车路线前进,骑车人离开出发地2000米时,一辆1路公交车开出了始发站,这辆公交车每分钟行500米,行5分钟到达一站并停车1分钟。公交车追上骑车人需要多少分钟? 公交车每6分钟比骑车人多行500×5-300×6=700米,12分钟后,还差:2000-700×2=600米,600÷(500-300)=3分钟,12+3=15分钟 【13】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同一条公路行走,甲每小时行6千米,而乙第一小时行1千米,第二小时行2千米,第三小时行3千米……每行1小时都比前1小时多行1千米,经过多少小时后乙追上甲? 前5小时,甲比乙多走6×5-(1+2+3+4+5)=15千米,第6小时,甲乙两人速度相等,以后,乙的速度比甲的快,1+2+3+4+5=15千米,5+1+5=11小时 【14】一只狮子和狗进行50米来回跑比赛,狗跑一步长2米,狮子跑一步长3米,狗跑三步的时间狮子只能跑2步,谁能胜? 狗与狮子的速度相同,但狗跑25步(50÷2=25)正好到达50米处,然后掉头往回跑,而狮子17步超过51米,然后往回跑,因此狗先到终点,狗胜。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专项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专项练习题 1、甲、乙两人同时加工一种零件,4天完成248个,,甲每天加工32个,乙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长方形操场的长是48米,小红绕操场一周走了150米,操场的宽是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化肥厂计划9天生产化肥6300吨,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85吨,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饮料厂生产了1200罐饮料,要将这些饮料每8罐装一盒,每6盒装一箱,这些饮料共可以装多少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一根51米的绳子在树杆上饶了18圈还剩15米,饶树杆的一圈长度是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团体操训练,如果每列15人,需站28列。如果每列20人,需站多少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30千克黄豆可以做出120千克豆腐,16千克黄豆可以做出多少千克豆腐?做200千克豆腐要用黄豆多少千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筑路队计划20天筑路960米,实际提前4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筑路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学校有一条长60米的通道,在通道的一边从起点开始每隔12米放一盆菊花,共需放多少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王师傅要加工658个零件,已经完成274个,余下的每小时加工32个,还要几小时能全部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壶麻油重1000克,把这些油倒入只能装80克的小瓶中,至少准备多少个这样的小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星火小学共有22个班级为灾区小朋友捐款,其中低年级捐了1800元,中年级捐了2650元,高年级捐了3250元,平均每个班级捐款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修建一块占地8000平方米的市民广场,如果每50平方米要用地砖40块,修这个广场至少要准备多少块地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张经理白天开车从甲城去乙城,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5小时到达。晚上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50千米,几小时到达甲城?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练习题集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转载) 1亿以内数的认识 年班姓名 小学生数学辅导网试题(https://www.360docs.net/doc/a715247549.html,) 一、填一填,我最棒。 1、个、十、百、千……等都是(),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2、从个位起向左数,第()位是十万位,第()位是千万位。 3、十万里面有()个一万,一百万里面有()个十万,一千万里面有()个一百万,一亿里面有()个一千万。 4、补充数位顺序表。 5、367908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6、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这个数是()位数。 7、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第八位是()位,计数单位是();第九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8、一个数,它的最高位是千万位,这个数是()位数。 9、个级包括的计数单位有()个,由右向左依次是()、()、()、()。 10、56849227这个数是由()个千万、()个百万、()个十万、()个万、()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二、比一比,我最准。 “8”在 位上;表示:“8”在 位上;表示: 三、数一数,我最行。 1、六十六万、六十七万、六十八万、六十九万、、、 、。 2、九千六百万、九千七百万、九千八百万、、、 、。 3、、、一千万、一千一百万、一千二百万。 四、我是小法官。 1、万级包括的计数单位有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2、100个百万是一亿。() 3、79500000和7950中的“9”表示的意义不同。() 4、十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万。() 5、一千万里面有10个十万。() 6、个位、十位、百位……都是计数单位。() 7、1个万、1个千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10000100010。() 五、智力冲浪! 1、在76后面添上()个0,这个数就变成七十六万。 2、在9后面添上()个0,这个数就变成九千万。 3、生活中有很多时候用到万以上的数,相信你一定能举几个例子。 例如: 。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整理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 一、倍数问题 “和倍”与“差倍”问题的应用题,一般都在条件中告诉我们:两个数量的和(或差)与这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要我们求这两个数量分别是几。解答这类应用题时,我们采用代换的思路,用1倍数去代替几倍数,看和(或差)相当于1倍数的几倍,即除以几,先求出1倍数,然后再求出几倍数,解题公式是: 1、和倍问题 和÷(倍数+1)=1倍数 1倍数×几倍=几倍数或和-1倍数=几倍数 2、差倍问题 差÷(倍数—1)=1倍数 1倍数×几倍=几倍数或 1倍数+差=几倍数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线段图是一个很好的帮手。我们要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进行分析,这样能很快地理清解题思路,找到解题的方法。 【例1】弟弟有课外书20本,哥哥有课外书25本。哥哥给弟弟多少本后,弟弟的课外书是哥哥的2倍? 【点拨】.画线段图如下: 哥哥: 20本给弟弟的本数 弟弟: 2倍 在观察上图的基础上,可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哥哥在给弟弟课外书前后,题目里不变的数量是什么? (2)要想求哥哥给弟弟多少本课外书,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3)如果把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看做1倍数,那么这时(哥哥给弟弟课外书后)弟弟的课外书可看做是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几倍? 在思考以上几个问题的基础上,再求哥哥应该给弟弟多少本课外书。根据条件需要先求出哥哥剩下多少本课外书。如果我们把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看做1倍数,那么这时弟弟的课外书可看做是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2倍,也就是兄弟俩共有的倍数相当于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3倍,而兄弟俩课外书的总数始终是不变的数量。 【解答】(20+25)÷(2+1)=15(本) 25—15=10(本)答:哥哥给弟弟10本后,弟弟的课外书是哥哥的2倍。

四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练习

填空题 1、当除数是34时,试商时可以把除数看作( ),这样初商容易偏( )。 2、()个26相加的和是468;()比12个15多20。 334=21),这时被除数是()。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80秒=()分540厘米=()分米624时=()日 5、我们戴的红领巾上有一个()角,两个()角。 6、钟面上,分针转动360度,相应地时针转动()度。 从3:00走到3:15,分针转动了()度。 6点时,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度,是()角, 3点时,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度,是()角。 7、把“78÷26=3,26+3=29”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8、在5○1÷58中,如果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中最小填(),还可以填()。如果3□2÷36的商是一位数,□里的数最大可以填(),最小可以填()。在算式□17÷53中,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小填();要使商是一位数,□最大填()。 9、在公路上有三条小路通往小明家,它们的长度分别是125米、207米、112米,其中 有一条小路与公路是垂直的,那么这条小路的长度是()米。 10、李阳从1楼到3楼用了12秒,她从一楼到六楼需要()秒。 11.二百零六亿八千万写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用“亿”作单位这个数的近似数是()亿。 12.2个千万、7个万、8个百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这个数读作()。 13.由6、7、5、1、0组成的最大数是(),最小数是()。14、计算除法时,错将除数36看成63,结果得到商12。请你帮他算一算,正确的商应该是()。

15.一个边长2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16、把两道算式组成综合算式,再用递等式计算。 14×2=28 21×4=84 10×5=50 28-15=13 200-84=116 30+50=80 ()()() 选择、判断题 1、30度的角被投影仪投到屏幕上时角就变大了。() 2、570÷40=14……1。() 3、在方向板上,北和西南之间夹角是135°。() 4、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相交就是平行。() 5、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垂直。() 6、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7、在10倍的放大镜下看15度的角就变成了150度。() 8、六位数一定比七位数小。() 9、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周角就是一条射线。() 10、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不可能是三位数。() 1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最多是两位数。() 12、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1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14.观察物体时,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形状可能有不同的摆法。()15、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1、在4□7÷46的商是两位数,□中的数最小是()。 ①7 ② 6 ③5 2、想使物体从斜面上向下滚动时尽可能地快,下面的选项中,木板与地面的夹 角是()度最符合要求。 ①20 ②38 ③10 ④80

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综合能力训练(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得数. 8X (125 —25) 160 + 40 十4 (12 + 42 宁7) X 5 二、把下面运算中不正确的地方改过来. 1. (841 —41) - 25X 4 =800 十25 X 4 =8 三、把下面各组式子列成综合算式. 1. 3280- 16=205 205X 10=2050 6000—2050=3950 四、计算下面各题. 1. 280+ 840- 24 X 5 2. 85X (95 —1440- 24) 3. 58870- (105 + 20 X 2) 4. 80400- (4300 + 870- 15) 48 + 52 - 4 (19 —11) X 125 26 X 8 -26 X 8 2 . 600 X (1200 —200-25) =600X (1000 十25) =24000 2 .23X 16=368 625—368=257 1028 - 257=4

五、装订车间每人每小时装订课本 640 册,照这样计算, 12 人 8 小时装 订课 本多少册? 六、汽车队开展节约用油活动, 12 辆车一年共节约汽油 7200 千克,平均 每辆 车每个月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七、一部电话机售价 320元,一台“彩电”的售价是电话机售价的 8 倍, 台 电脑的售价比“彩电”售价的 3 倍还多 1000 元,一台电脑多少元? 5 天后甲车间生产 1520 个零件,乙车间生产 8 小时,乙车间比甲车间每小时少生产多少个 参考答案 1. 6000— 3280十 16X 10 2. 1028- (625 — 23X 16) 四、 1. 455 2. 2975 3. 406 4 . 76042 五、 640X 12X 8= 61440(册) 六、 7200- 12- 12=50(千克) 七、 320X 8X 3+1000=8680(元) 八、 (1520 — 1280) - (8 X 5)=6(个) 八、两个车间生产零件, 1280个零件,若每天工作 零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两步计 算应用题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加减法两步计算应用题 1、红领巾小学三年级有男生257人,女生235人,已经体检身体 的有387人,没有体检的有多少人 2、红领巾小学买来皮球380个,足球70个,课外活动时借出去 423个,现在学校还剩多少个球 3、东方红小学的学生为希望工程共捐赠900本书,其中故事书 326本,科技书475本,其余的是连环画。连环画有多少本4、红旗连锁店原有饼干632袋,卖出385袋,又运来200袋,这 时店里有多少袋饼干 5、学校买来810本练习册,一年级领走168本,二年级领走165 本,还剩多少本 6、一列火车的第10号车厢原有116人,到某站后,有58人下 车,有45人上车。再开车时,这节车厢有多少人 7、修一条945米的路,第一个月修了354米,第二个月修了276 米,第三个月还要修多少米才能修完 8、超市上午卖出大米153千克,下午比上午多卖出56袋,这一 天工卖出大米多少袋 9、明明有42张油票,芳芳的邮票比明明多14张。他们一共有多 少张邮票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 10、红星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乘四辆汽车去春游,前3辆车各坐68 个同学,第4辆车坐74人,这次春游一共去了多少人

11、张大伯家有8袋化肥,每袋重50千克,用去315千克,还剩 多少千克 12、新风村修一条路,平均每天修150米,修了4天,还剩80米 没修。这条路长多少米 13、同学们大扫除,打扫操场的有36人,是打扫教室的人数的3倍,打扫院子的有27人。参加大扫除的一共有多少人 13、一本书有450页,小军每天看29页,看了8天,还剩几页 连乘两步计算应用题 14、书法小组有6个同学,每人每天写24个大字,照这样计算, 一星期,这个书法小组共写多少个大字 15、一个网球约重60克,一个排球的重量是网球重量的4倍。9 个排球重多少千克 16、缝纫小组有8个工人,每人每天做4套衣服。6天可以做衣服 多少套 17、第一小队参加学校劳动,每人每次搬砖6块,9人4次可搬砖 多少块 比较问题应用题 18、一篇文章600字,小芳的爸爸平均每分钟能打67个,9分钟 能打完吗 19、小明和姐姐一道去书店,姐姐买一本《英语辞典》用去87 元,小明买一本科技类的书用去24元。姐姐付给收银员150元,应找回多少元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速算与巧算有答案

【经典例题一】325÷2 5 【思路导航】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325÷25 =(325×4)÷(25×4) =1300÷100 =13 【练一练1】(1)450÷25(2)525÷25 (3)3500÷125(4)10000÷625 (5)49500÷900(6)9000÷225 【经典例题二】计算25×125×4×8 【思路导航】如果先把25与4相乘,可以得到100,同时把125与8相乘,可以得到1000;再把100和1000相乘就可以了。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5×125×4×8 =(25×4)×(125×8) =100×1000 =100000 【练一练2】(1)125×15×8×4(2)25×24(3)125×16 (4)75×16(5)125×25×32(6)25×5×64×125 【经典例题三】计算:(1)125×34+125×66(2)43×11+43×36+43×52+43 【思路导航】利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这两题 (1)125×34+125×66(2)43×11+43×36+43×52+43 =125×(34+66)=43×(11+36+52+1) =125×100=43×100 =12500=4300 【练一练3】计算下面各题: (1)125×64+125×36(2)64×45+64×71-64×16 (3)21×73+26×21+21 【经典例题四】计算(1)(360+108)÷36(2)1÷2+3÷2+5÷2+7÷2 【思路导航】两个数的和、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除这两个数,再求出两个商的和(差)。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 (1)(360+108)÷36(2)1÷2+3÷2+5÷2+7÷2 =360÷36+108÷36=(1+3+5+7)÷2 =10+3=16÷2 =13=8 【练一练4】(1)(720+96)÷24(2)(4500-90)÷45 (3)6342÷21(4)8811÷89 (5)73÷36+105÷36+146÷36(6)(10000-1000-100-10)÷10 【经典例题五】158×61÷79×3 【思路导航】在乘除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计算式可以根据运算定律和性质调换乘数或者除数的位置,只要计算:数字跟着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 158×61÷79×3 =158÷79×61×3 =2×61×3 =366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专项专题训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专项专题训练 1.图上画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计算2.35+5.5时,要把两个小数的末尾的“5”对齐相加。() 3. 2.06和2.0507保留一位小数都是2.1。 4.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不可以看成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高。 5.把0.08扩大100倍是0.8。 6.过直线外一点和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作一条。 7.一个正方体,无论从任何一个面看,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8.百分之37=0.037 9.乘法交换律和加法交换律一样,都是交换位置,有简算的目的. 1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大于直角。 11.两条直线永不相交,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判断对错) 12.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得数的小数部分有0的要把0去掉。() 13.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14. 100个千分之一等于1个十分之一。 15.在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行,第二个数字表示列。 16. 9个同学一起做花,一共做了182朵,平均每人大约做20朵。() 17.在表示近似数的时候,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18.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是扩大100倍。 19.四(一)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35米,其中一名学生的身高可能是1.51米。

20.一个数先缩小到原来的 21. 25×(40+2)=25×40+2. 22.地球上的纬线是横着的,经线是竖着的,也可以用数对确定下来。 23.千分之25米=25厘米 24.统计图与统计表相比,用直条来说理比用数据说理来得更形象一些,数量关系也更明显。 25.把1.70化简得1.7。 26.学校买了一批图书,每班分24本,正好分给18个班。如果要分给27个班,平均每班分16本。 27.用2、3、5、0、9这五个数字组成的最接近十万的数字是95320 28.没有钝角和直角的是______。 29.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扩大10倍。 30.统计图应该在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绘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思考题新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思考题 姓名:得分: 1.用0,0,0,1,2,3,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2.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 1)读出两个0: 2)读出一个0: 3)所有的0都不读: 4)读三个0:()()()3.先找规律,再计算。 110+120+130+140+150=()×() 220+230+240+250=()×() 4.用0,2,3,4,5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你能写出乘积最大的算式吗? 5.算一算,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8 × 24=432 (18÷2)×(24×2)= (18×2)×(24÷2)= 6.把下面的算式补充完整。你能想出不同的填法吗? ×× 1 2 1 8 1 2 1 8 (第7题图) 7.观察图形对角线,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8.拿一把直尺和一个量角器,怎样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9.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10.在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号两边相等。 3 3 3 3 = 1 3 3 3 3 = 2 3 3 3 3 = 3 3 3 3 3 =7 3 3 3 3 = 8 3 3 3 3 = 9 11.把下面每组用图形表示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1) - = (2)× = + = ÷= × = - =

12. 小美看着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数,读了出来:“四万五千零一”。她同桌看了看黑板,发现小美读错了,没读小数点。这是个小数,应该只读一个0。你知道这个数原来是多少吗? 13.下面的题,你能不写竖式,直接口算出得数吗? 13×11 12×33 14×55 15×66 14.用简便算法计算下面各题。 121×11 134×11 158×11 167×11 15.计算下面各题,怎能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45+263+55-198 127+133+184+240 487-187-139-61 300-123-75-77 16.在下面的乘法算式中,1~9这9个数字各出现一次。你能填出里的数字吗? ×1 = 5 2 17. . . .代表三个数,并且 + = + + , + + = + + + + + + =400。 =? =? =? 18.用数字卡片2,3,4和小数点“.”,能够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小数? 19.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你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三年级数学两步应用题同步练习题

1、学校买来篮球30个,足球16个。如果买的羽毛球再添4个就与篮球和足球的个数和同样多。买羽毛球多少个? 2、学校买来篮球30个,足球16个。买羽毛球的个数是篮球与足球个数差的3倍。买羽毛球多少个? 3、一本书有200页,小明看了96页,剩下的要在8天内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4、一本书有200页,小明看了96页。看了的比没看的少几页? 5、小力今年10岁,爸爸的年龄是他的4倍。3年后,爸爸多少岁? 6、看图列式计算 7、小刚举哑铃,第一次举了38下,第二次比第一次多举了15下,第三次举的是第二次的2倍。小刚第三次举了多少下? 8、某工厂一车间有男职工110人,女职工100人,二车间有职工360人,二车间的职工人数比一车间多多少人? 9、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10. 11、用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12、先量一量,再算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1.每盒有2个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个球? 2.每辆汽车每次运货物9吨,有6辆车,这些车4次运货物多少吨? 3.一种高级瓷砖每块13元,每箱有25块,小刚家修时买了3箱,一共多少元?

4.学校图书馆共有700本书,有7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放多少本书? 5.学校组织学生去植树,共去540人,要分成5个植树点,每个植树点分成9组,每组多少人? 6.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多少千克黄瓜? 7.教学楼有3层,每层12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6盏。这些教室一共安装多少盏? 8.学校的有180盆,比的3倍少15盆,有多少盆? 9.小明家养鸡275头,比小牛头数的5倍多25头,小牛有多少头? 10妈妈买7个杯子用105元,觉得还不够用,又多买3个,妈妈买杯子一共花多少元? 11、一个写字本有16页,每页有10行,每行可写8个大字,这个写多少个大字? 12、一个书架有5层,第层放30本书,6个这样的书架可放多少本书? 13、一台每小时可以磨面粉50千克,4台这样的8小时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14、时,同学们被分成了8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共植树160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15、超市运来820千克,共运了4次,每次运5箱,每箱能装多少千克? 16、同学们进行军训,3小时走了12千米,照这样速度,还要走2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次军训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17、5个袋子装了40个苹果,96个苹果可以装多少袋? 18、一块橡皮5角,每本2元,买4本的钱可买多少块橡皮? 19、教室的图书角有故事书400本,比科技书的7倍还多36本,科技书多少本? 20、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里倒牛奶,如果倒进2杯牛奶,连瓶共重450克,如果倒进5杯牛奶,连瓶共重750克。一杯牛奶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 21、有一个空瓶,倒进2杯水后,水连瓶重共480克,倒进4杯水后,水连瓶子共重780克,一杯水重多少克,空瓶子重多少克? 22、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平均每分跳72次,照这样计算,一个健康的成年人,10小时多少次? 23、铺路机宽3米,每小时前进400米,照这样计算,它工作3小时,能铺路多少平方米? 24、一台收音机85元,一台电视机的价格是收音机的36倍,电视机比收音机贵多少元? 25、一辆车运一批大米,一车运70袋,已运了15车,现在还剩70袋,这批大米原有多少袋? 26、爸爸买了5箱饮料,一共花了240元,每箱8瓶,每瓶饮料多少元? 27、小刚家养了3头,这个星期一共产奶525千克,平均每头每天产奶多少千克? 28、爸爸妈妈带着小红各去某看表演,共花门票120元,成人门票一张45元,学票每张多少元?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思维训练2

四年级思维训练班(2) 【找规律巧填数】【平均数问题】 一、找规律巧填数: 例1:找出下面数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出适当的数: (1)1、5、11、19、29、( )、55; (2)6、1、8、3、10、5、12、7、( )、( )。 【解析】(1)相邻两个数的差是4、6、8…… (2)单数数位上的数是6、8、10、12、14…… 双数数位上的数是1、3、5、7、…… 例2:根据前两个三角形里3个数的关系,在第3和第4个三角形的空格里应填几? 【解析】从第一个三角形里的3个数可以看出:6×3=18 18-4=14或者6+12=18 6+8=14;从第二个三角形中可以看出:5×3=15 15-4=11或者5+12=17 5+6=11,后面的与第一个不相符。所以第一种规律可用。那么…… 二、平均数问题 1、小华用了9天的时间看完了一本书,他前5天只看了130页,后4天每天看35页。小华 每天看书多少页? 2、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0,如果把这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那么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5,后 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5,问中间的那个数是多少? 【解析】A +B +C=25×3=75 C +D +E=35×3=105 A +B +C +C +D +E=75+105=180 A +B +C +D +E=30×5=150 C=180-150=30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班练习题(2)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在下面个数列中填入适当的数。 (1)9,11,15,21,29,(),51. (2)3、4、5、8、7、16、9、32,、()、()。 (3)1、4、9、16、()、()。 (4) 3 1 1 ? , 5 3 2 ? , 7 5 3 ? , 9 7 4 ? ,(), 13 11 6 ? 。 2、按规律在“?”处填数。 (1 (2) 3、将8个数从左到右排成一行,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恰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 如果第7 个数和第8个数分别是81、131,那么第一个数是( )。 4、从下面表格中各数排列的规律可以看出: (1)☆代表(),△代表() (2)81排在第()行第()列。 二、求下列20个数的平均数: 401,398,400,403,399,396,402,402,404,403,399,396,398,398,405,401,400,402,403, 400。 三、有五个数,平均数是9,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那么这五个数的平均数为8,这 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