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本能

合集下载

生命本能论(郭生白)

生命本能论(郭生白)

生命本能论(郭生白)引言“阴阳五行”,两千年来,许多哲人大家多有解释,见仁见智之言论载诸典籍。

本人不敢妄加臆断。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近百年间不断有人将“阴阳五行”贬斥为“迷信”、“封建”、“落后”、“不科学”、“没有推演”、“阻碍现代科学发展”的东西,而且每每都是与中医捆绑在一起来贬斥的。

远的如1917年余云岫要废止中医,近的如建国初王斌要把中医同封建社会一同消灭。

此后,中医一直处于“被改造”的命运。

时至今日,主张“废医存药”的尚大有人在。

另一方面,许多有识之士把中医看作中华民族的第五大发明。

我记得钱学森先生曾说过,中医的奥秘一旦被破解,将引起一场(医学)革命。

2002年中医正处在艰难时刻,邓铁涛先生说:“(中医)这个第五大发明,将在21世纪发出耀眼的光辉。

”(《中医复兴论》序言)毛泽东也说过中医药是一个宝库。

为什么同对一个中医,竟然有如此天上地下的褒贬呢?记得十年动乱时期,我目击一群“造反”者焚烧、砸烂文物的场景。

他们也是把迷信、封建、反动这些字眼加给文物。

可怜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毁灭掉的是自己民族的文化!试问:余云岫、王斌二位知道阴阳五行与中医吗?知道中医是怎样愈病的吗?我敢断言,他们根本不懂为什么中医以阴阳五行作核心理念。

20世纪初,孙中山、梁启超、陈独秀、鲁迅诸位先生认为:中医诚可以愈病,却不能以愈病之理喻人。

这个问题,似乎至今还没有人回答过。

但是,钱学森先生预言了中医对世界医学未来的影响;而邓铁涛先生2003年降服“非典”的实践,向世界展示了中医的实力。

中医为什么会从冷落中复兴?中医为什么会影响世界医学?中医是怎样愈病的?“阴阳五行”是什么?为什么中医与“阴阳五行”灵肉交融?对这些问题,我陋不自揣,试图以现代人的思维、以现代人的观念、以现代语言表述一通,索性也把“阴阳五行”与中医捆绑起来一同理论。

若海内外师友不吝赐教,则为幸甚!一、阴阳五行是什么?阴阳五行是哲学,是人文哲学?是思维哲学?是生命哲学?且不必讨论,先看清内涵再说。

生命本真的理解

生命本真的理解

生命本真的理解生命本真,是指生命的本质和真实状态。

生命是宇宙中最神奇的存在之一,它既脆弱又坚韧,既短暂又无限延续。

生命的本真是一种自然的力量,它包含着无穷的智慧和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本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

首先,生命的本真在于其独特性和多样性。

每个生命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都有其独特的基因组成和生理特征。

生命的多样性使得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得以保持平衡,同时也让我们能够欣赏到宇宙中无穷的美丽和奇迹。

生命的本真在于其自我保护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生命体具有自我保护的本能,能够感知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无论是微生物还是大型动物,都有各自的方式来应对外界的威胁和挑战。

生命体还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能够在受伤或遭受疾病后恢复健康。

这种自我修复的能力是生命力强大的象征,也是生命本真的体现。

生命的本真还在于其对生命的繁衍和延续的渴望。

所有的生命体都有一种繁衍后代的本能,这是生命延续的基础。

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有各自的方式来繁殖后代。

生命的延续不仅仅是物种的延续,更是一种生命意义的延续。

每个生命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目的和使命,通过繁衍后代来延续这种目的和使命。

然而,生命的本真并不仅限于生物体的存在。

生命的本真还在于其对爱和关怀的需要。

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都有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渴望。

爱是生命的本真之一,它能够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爱和关怀,我们能够与他人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共同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生命的本真还体现在其对自由和探索的追求。

生命体渴望自由,追求自我实现的机会。

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都有对探索和发现的渴望。

探索是一种对未知的勇敢追求,是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思考。

通过探索,我们能够不断了解自己和世界,不断拓展生命的边界和可能性。

生命的本真是一种神奇而美妙的存在。

它包含着独特性和多样性、自我保护和自我修复的能力、繁衍和延续的渴望、对爱和关怀的需求以及对自由和探索的追求。

郭生白:生命本能系统论.

郭生白:生命本能系统论.

生命本能系统论第一章中医对生命的认识三.生命现象与本质中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中医在“阴阳互根”的生命活动中看到了五个生命现象。

经过思索,发现了五个生命本能运动。

第一个是自主性本能;第二个是共生性本能;第三个是排异性本能;第四个是应变性本能;第五个是守个性本能。

四、。

胎儿都有应变性本能。

当婴儿调整了自己、适应了新环境,便开始了新生活。

新生活会遇到很多不适应,应变性本能也会不断地改变着自己以适应新环境。

我们从婴儿落地的哭声中可以知道胎儿的健康状况,如果哭声洪亮而暂短,表明胎儿的身体强壮,应变性本能系统很灵敏,应变能力很快;一个人生存本能的强盛,是生命保护系统的强大,表明这个人发育很好,不易生病,生病也容易治愈。

如果胎儿哭声低微,哭声长时不断,表明这个胎儿体弱,应变性本能较弱,长时间不能改变自己而适应环境。

这是我们对应变性本能的第一个认识。

有时,我们还能看到婴儿假死的现象。

婴儿生下来没有呼吸、没脉搏,心肺停止了自主性运动,助产医生轻轻拍打婴儿后背,婴儿又开始了呼吸与心搏,恢复了自主性运动。

从这个现象,我们知道了些什么呢?自主性运动一旦发生障碍,我们只能顺应自主性本能的趋势,顺其势而利导,以顺水推舟之势来助其自主运动。

婴儿哺乳期,健康的婴儿,也就是生存本能强势的婴儿食欲好,而母乳又丰富时,婴儿常因吃乳太多而吐乳,这是婴儿的排异性本能把过量的食物排了出来,以免发生消化不良而产生疾病。

如果婴儿过量吃乳而不能吐出多余的食物,必然发生消化不良,而出现胃肠因宿食而胀满、痞结发热,体温常升高到40oC以上,甚至出现抽搐,如癫痫;这会使母亲很害怕。

从这里我们知道:婴儿过量吃入母乳的呕吐,是婴儿自己保护自己的本能活动,不是疾病;出现这种情况,只需有节制地哺乳即可,不可止呕,以保护婴儿本能。

如果婴儿腹胀痞满而发烧,千万不可用化学药退热,如用化学药退热,必不能治愈;不仅热不退,还会造成药源性疾病。

如婴儿腹胀忽然发热又下痢,千万不可止泻又退热,必然是痢不能止而身热不退。

10.1-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

10.1-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

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Life Instincts and Death Instincts):精神分析学中两类基本的本能。

弗洛伊德后期对他早年提出的本能理论做了修正,认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虽各有不同的目的,但最终均指向生命的生长延续,故统称为生命本能,另辟“死亡本能”与之相对。

生命本能包括饥渴、性欲等等本能,事关人的自我保存及种族繁衍;死亡本能“它的作用正好相反,是使有生命物体退回到无机物状态”。

死亡本能决定了任何一个个体生命最终将归复到无机物质的恒态,但它又主要不是表现为一种求死的欲望,而是派生为种种破坏力和攻击力。

死亡本能的提出,构成了弗洛伊德恶性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书杰:现代西方哲学简史

书杰:现代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书杰目录第一章生命的本能第二章功利与实用第三章分析的时代第四章现象学运动第五章存在与真理第六章自由与荒谬第七章人的解放与幸福第一章生命的本能非理性主义生命哲学精神分析叔本华尼采克尔凯郭尔柏格森弗洛伊德叔本华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叔本华叔本华,19世纪非理性主义哲学家。

一个悲观主义者。

他第一次将⼈的⾮理性因素提到了台⾯,去讨论⼈⽣和⽣命的话题,让哲学具有了⼀种真切的⽣命体验感。

叔本华的⼈⽣观:⼈⽣,就是⼀趟痛苦的旅行,没有快乐,没有幸福。

⼀切都蒙上了⼀层灰色的⾯纱。

世界是虚幻的,⼈生是痛苦的。

⼈,在巨大的悲痛面前⼜显得⽆能为力,⼈身处在这个世界中就要遭受⽆尽的痛苦和⽆尽的磨难。

叔本华对康德的吸收和改进康德叔本华现象界表象自在之物意志生命、可见的世界、现象世界的本质叔本华哲学脉络唯意志论悲观主义人⽣观世界表象意志欲望不可遏制的欲求和冲动人生的痛苦摆脱痛苦艺术禁欲短暂解脱彻底解脱尼采尼采,西⽅哲学史上的⼀个疯狂人物。

⼀⽣坎坷不幸却充满激情,豪气富有激情;他⼝出狂言与时代抗衡;他宣扬上帝已死;他反对传统理性;他⽤诗和箴⾔重估一切价值。

他的哲学没有晦涩的术语和逻辑体系⽽处处充满神奇的想象⼒。

奔腾不息的酒神狄奥尼索斯、具有超人品质的查拉图斯特拉、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的哲学命题……这些都是对生命本身的诠释也都是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尼采尼采哲学脉络 悲剧的诞⽣酒神精神 肯定的维度 强力意志 生命的意义总话题 批判的维度 批判苏格拉底主义 重估一切价值 理性道德宗教…… 价值重建 超人尼采哲学概览总话题追寻生命的意义生命的压抑理性道德基督教重估⼀切价值积极地创造成为你⾃己生命的肯定酒神精神强⼒意志超⼈克尔凯郭尔孤独的个体孤独绝望焦虑个⼈的选择研究内⼼深处的体验哲学研究的对象克尔凯郭尔描述特点代表人物人生三个境界审美境界只追求感性层面的快乐,人的⽣活被各种欲望、冲动和情绪⽀配着。

本能与求生探讨我们对生命的本能追求

本能与求生探讨我们对生命的本能追求

本能与求生探讨我们对生命的本能追求本能与求生:探讨我们对生命的本能追求在生命的漫长历程中,所有生物都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内在驱动力,这种力量被称为本能。

本能是生物基因的遗传信息影响下,产生的无意识的行为、认知和需求。

作为人类这个高度进化的物种,我们也被赋予了许多本能,其中与求生相关的本能尤为重要。

本能与求生密不可分,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追求着自身的生存与繁衍。

这种追求体现在多个方面,下面将对本能与求生的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生物的本能驱使我们追求食物和水源。

食物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每个人都具备寻求食物的本能。

无论是采集、狩猎还是农耕,我们始终以满足饥饿为目标。

人类发展至今,食物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满足需求,而是与文化、习俗等因素相结合,成为了一种社会化的行为。

其次,本能驱使我们追求安全与生存环境的改善。

无论人类还是其他生物,都有寻找保护和避免危险的本能。

在原始社会,人们追求安全意味着建立营地、搭建简易的住所,并开发各种武器工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安全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此外,本能还驱使我们追求社会联系和认同。

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对于归属感和群体认同有着固有的需求。

在生命的早期,我们依赖于父母和亲人的照顾和保护,这种本能驱使着我们建立亲密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于社交和人际关系也有着不同的追求,包括友谊、爱情、亲子关系等。

最后,本能还表现为我们对于繁衍后代的追求。

生物为了延续自己的基因,都具备繁殖的本能。

作为高度智慧的人类,我们不仅仅追求繁衍后代的生理需求,更注重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以保证他们的未来和独立发展。

总结起来,本能与求生是我们对生命的本能追求的体现。

无论是追求食物、改善生存环境、寻求安全、建立社会联系,还是追求繁殖后代,本能都在驱动着我们不断前行。

生命的本能追求是一种基因的驱使,它激发了无尽的动力和潜能,塑造了我们多样而美丽的世界。

让我们珍惜并充分发挥这些本能,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继续传承下去。

弗洛伊德两个本能的例子

弗洛伊德两个本能的例子

弗洛伊德两个本能的例子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类心理的理论和概念。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关于本能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行为和思维都受到两种本能的影响: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

这两种本能在人类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将通过两个例子来详细解释这些本能。

一、生命本能生命本能是指一个人对生存和繁殖的需求和欲望。

它是一个基础性的、自然而然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所有人都有生命本能,这种本能驱使着我们去追求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物,比如食物、水、住所、爱情等等。

1. 饥饿驱动饥饿是我们最基础的需求之一,也是我们最原始的驱动力之一。

当我们感到饥饿时,我们会寻找食物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种需求不仅存在于人类身上,在动物世界中也同样存在。

例如,在野外观察狮子时,我们会发现它们通常都是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度过大部分时间。

它们会在草地上漫步,闻着气味,寻找猎物。

这种行为是出于它们的生命本能驱动,因为只有通过进食才能维持生命。

2. 繁殖欲望繁殖欲望也是生命本能的一部分。

人类和动物都有繁殖欲望,这种欲望驱使着我们去交配和繁衍后代。

这种需求同样也是弗洛伊德所说的生命本能。

例如,在某些动物中,雄性会为了吸引雌性而展示自己的美丽羽毛、强壮肌肉或者美妙歌声。

这些行为都是出于繁殖欲望的驱使。

二、死亡本能除了生命本能之外,弗洛伊德还提出了另一种本能:死亡本能。

这种本能与生命相对立,它代表着一个人对自我毁灭和自我消失的渴求和冲动。

虽然死亡本能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但它在人类行为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自我伤害自我伤害是死亡本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当一个人感到内心痛苦、绝望或者无助时,他可能会采取一些自我毁灭的行为来缓解这种痛苦。

这些行为可能包括自残、药物滥用或者酗酒等。

例如,在某些精神疾病患者中,他们会采取自残的行为来缓解内心的痛苦。

这种行为是出于死亡本能的驱使,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自我毁灭来消失掉自己的存在。

心理课讲的八大人类求生本能

心理课讲的八大人类求生本能

心理课讲的八大人类求生本能
人类是伟大的生命,拥有各种不同的特质和行为。

同时,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有着共同的求生本能。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本能的显现,这是我们人类的本能需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将会讲解八大人类求生本能。

1. 寻求食物:食物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人类必须要寻找食物来维持日常生活的需求。

2. 保护自己:保护自己是人类求生本能的一部分,这也是人类基于自我保护需求的行为表现。

这种求生本能帮助我们维持自己的生命安全。

3. 收集和保护资源:从自然资源中收集食物和水是人类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同时,我们也要保护这些资源,以确保它们能在需要时供应给我们。

4. 繁殖后代:这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基因能够传播下去,繁衍后代是我们求生本能中的一部分。

5. 留存知识:人类是一种拥有学习能力的生物,我们想要学习并保留知识。

这也是我们维持求生本能的一部分,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适应。

6. 社会群体依存: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需要社会环境来生存。

社会群体的依存也是我们求生本能的一部分。

7. 倾向于探索与发现:人类有探索新事物和寻求挑战的精神。

探索和发现也是我们求生本能的一部分。

8. 追求乐趣:除了基本的需求之外,人类也需要一些娱乐,享受生活。

追求乐趣是我们求生本能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求生的本能已经深深烙在了我们的基因中,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并存活下来。

这些本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帮助我们更好地活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投射作用(projection): 在潛意識中將他自己所不能接受的衝動、思 想和行動歸因於他人。 將他自己對他們的不被接受的衝動投射出來。 三、反向作用 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的例子中,「我 不喜歡你」變成「我崇拜你」。意識的感覺 或認知正好是潛意識的相反;強烈堅持或表 達的態度常常被認為是反向作用。
• 八、否認作用(denial):拒絕承認不愉快 的現實,認為沒發生過,藉以逃避心理上 的痛苦。 • 九、抵消作用(undoing):藉著從事某種 彌補行為來解除先前行為所帶來的焦慮 • 十、補償作用(compensation):(當個 人身心缺陷或能力不足時,企圖以某種方 法來彌補,以達成自己內心的欲求
精神分析論的治療方法
• 解決個人內在潛意識之衝突: 透過對童年經驗的分析→自我瞭解→洞察 力→改變情感與行為。(性驅力VS攻擊驅
力)(瞭解自我防衛機制)(探索早期之 分離和個體化的問題)(自我專注VS父母 之理想)
四、感情移轉 經由感情移轉(displacement),一種本能的 衝動可將其真正的對象轉移到較不具威脅 性的對象上。 五、合理化 失敗、缺少能力等等,對某些人的心理平 衡會造成強烈的威脅;會去找「有道理」 的解釋,這樣的自我防衛稱之合理化 (rationalization)
六、退化 當一個人碰到一個充滿可能創傷或失敗的 情境時,解決的方法可能是撤回到行為發 展或模式的更早期階段;這樣的退化 (regression)一般是回到已可獲取滿足的性 心理發展階段。 七、昇華 昇華(sublimation)是一種防衛機制,佛洛 伊德認為它是將生命由其性目標轉移到高 尚、和社會性的目標。
• 口腔期:(oral sucking period)(~6 or7 month) • 肛門期:(anal stage)(6month~ 3year) • 性器期:(phallic stage)(~8year)…家庭
「羅曼史」


Oedipus (electra)戀母情結 (戀父情結)
女生 penis envy 永遠感到憤怒、未滿足
自我防衛機制
一、壓抑作用(repression):是所有自我防衛 中最基本最簡單的一種,它是一種主動的、 不自覺地將衝動驅逐進入潛意識中的過程, 且是不自主的。壓抑作用也可以阻止潛意 識的東西進入前意識中。 阻抗降低(如生病或睡覺)或本能衝動變得 更強壯(如青春期)時,它可能會回到意 識層面。被壓抑的東西有時也會有語誤、 夢或其他行為再現。
佛洛依德 心理動力理論
生命的本能
心理動力理論
意識
前 意 識
現實原則: 協調以符合現實 的狀況
潛 意 識
EGO 自我
Superego 超我
道德原則: 道德與理想、 合乎社會標準 做出對的行為

ID 本我
快樂原則:及時滿足慾望;如性、吃、喝、睡
口腔期
性心理階段 年齡 出生 -1歲
現象
口腔期
性本能集中在嘴巴,嬰兒會從吸吮、 咀嚼及咬等這些口腔活動得到快感。 餵食活動特別重要, 例如:嬰兒太早或突然斷奶,可能會造 成以後渴望親密接觸,變得對配偶 過份依賴。
時期
成人時的表現
昇華
反向作用
肛門期 特別有興趣 於一個人的 排便動作、 喜愛廁所幽 默、極端髒 亂者
有興趣於 畫圖或雕 刻,會過 度施捨, 極有興趣 於統計學
極端厭惡 糞便、害 怕骯髒、 過份規矩 、暴躁的
性器期
性心理 階段 性器期 年齡 現象
3-6 歲 快感現在來自於性器的刺激,兒童會 發展出一種想與異性父母亂倫的渴 望(對男孩是戀母情結,對女 孩則是戀父情結)。源自這種衝突的 焦慮會使兒童內化其對手,即與其 同性別之父母,性別的角色特 質及道德標準。
費體力活動上。 當兒童在學校獲得更多的問題解決 能力並內化社會的價值時,自我 及超我會繼續發展。
兩性期
性心理階段 年齡
12歲 以後
現象
兩性期
青春期觸動性驅力的再度甦醒,青 少年現在必須學習如何以社會能 接受的方式來表達這些驅力。 如果發展是健康的,則成熟的性本 能會為婚姻及生養小孩所滿足。
生命的本能:性、飢餓、口渴 死之本能
性心理時期與成人人格特徵
時期 口腔期
成人時的表現 昇華 反向作用
吸煙、吃、 吻、口腔衛 生、喝酒、 嚼口香糖
追求知識 、幽默風 趣諷刺、 成為食物 或酒的專 家。

喜好食物 者、禁酒 者、
肛門期
性心理階 段 年齡
1-3

現象
肛門期
隨意志大小便,成為滿足性本能的主 要方法,如廁訓練會形成兒童與父 母之間的衝突。 父母營造的情緒氣氛會有持久的影響。 例如,因「不小心」小便 而被處罰的幼兒,可能會變得壓 抑、、散亂、浪費的。
想想看
• 小美成績不好,總認為是老師故意出一些怪題目、 或是出一些不重要的題目。 • 阿成那天和他的女友吵架完後回家,母親正在等 他吃飯,他一面吃一面嫌菜太鹹、肉太少、抱怨 不已。 • 自從媽媽生了個小妹之後,阿明逐漸不肯自己乖 乖吃飯,只要用奶瓶吃奶。 • 胡先生自從戒煙以後,最討厭別人抽煙,對那些 人他總是以激烈的語言諷刺他們。 • 晶晶非常愛吃,為了滿足享受美食的興趣,她努 力研究烹調,成了飯店的大廚師。
(結婚生子,方有陽器替代物)
• 潛伏期:7、8 ~ 12years • 兩性期:12 yrs up
女性心理學
• 佛洛依德-?對女性沒有陽器:由於女性 無法充分解決戀愛困擾,所以她的超我無 法適當的發展 • 所以:假想中的閹割使她憤怒, 未滿足:自戀、虛榮忌妒 • (但是幸運結婚生子-陽器替代物) • Kaven Horney social environment:womb envy 【men other achievement instead of childbearing】
性心理時期與成人人格特徵
•時期 成人時的表現 昇華 反向作用 性器期 重度依賴自慰、 有興趣於詩 對性持禁慾 輕浮的、男子氣 喜歡愛情 態度 有興趣於 過度謹慎的 表演 表達 為成功而奮鬥 •
潛伏期
性心理階 段
潛伏期
年齡 現象
6-11 性器期的創傷會造成性衝突的壓抑, 歲 性驅力則被再疏導至學校的功課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