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设计IP城域网规划.
浅谈IP宽带城域网的设计思路

浅谈IP宽带城域网的设计思路随着互联网业务的普及,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的互联网用户,通信运营商提出了IP宽带城域网扩容改造,立志于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网络服务,使众多人高速、快捷、安全的享受高质量的网络服务的梦想可以成为现实。
本论文首先阐述IP宽带城域网的基本概念、网络分层结构及各层次所的相关作用。
然后对IP宽带城域网进行设计,尽量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实现办公、娱乐一体,在网络上同时实现高速上网、视频通信、企业高速互连等各种宽带应用。
标签:因特网IP宽带城域网设计网络分层结构引言:IP城域网是电信运营商或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在城域范围内建设的城市IP骨干网络,从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它是城市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
宽带IP城域网是IP骨干网在城域范围内的延伸和覆盖,是覆盖城市、郊区及其所辖的县市和地区,提供城域多业务的网络。
宽带IP城域网承担集团用户、商用大楼、智能小区的业务接入和电路出租任务,具有覆盖面广、投资量大、接入技术多样和接入方式灵活的特点。
一、IP宽带城域网的基本概念IP城域网的概念是由计算机网络深化而来,指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在城市及郊区范围内实现信息传输与交换的一种网络。
这里所说的IP城域网,是指覆盖城市范围、为全市各类用户提供宽带(通常是指2Mbit/s以上)接入的数字通信网络。
二、IP宽带城域网的分层结构整个城域网分为三层: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
骨干层负责业务交换处理、业务疏通、上连通其他业务骨干网;汇聚层是骨干网的延伸,负责区域内各接入点的多种业务汇聚,是接入层各种接入方式的终结点;接入层负责综合的接入,通过各种接入手段把业务汇集到汇聚层,接入点一般设置在写字楼或大型小区,一个接入点主要满足本大楼或小区的接入。
骨干层和汇聚层主要考虑网络结构和技术体制方面的内容;接入层主要考虑业务的拓展需要和运营商的战略需要,同时兼顾整体布局上的均衡。
城域网的核心节点和汇聚节点又统称为骨干节点。
城域网设计方案

城域网设计方案摘要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缩写为MAN)是指覆盖市区或城市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城域网设计方案旨在为用户提供稳定、高速、安全的网络连接,并满足不同用户对带宽、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城域网设计方案的基本架构、网络拓扑、硬件设备、协议选择以及安全策略。
一、设计目标在设计城域网方案时,需要明确以下目标:1. 提供稳定的网络连接:确保网络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用户在网络传输过程中遇到延迟、丢包等问题。
2. 实现高速数据传输:满足用户对带宽的需求,保证数据传输的快速和高效。
3. 确保网络安全:采取合适的安全策略和措施,保障网络和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数据泄露。
4. 提供良好的可扩展性:设计方案时要考虑到网络的未来发展和扩展需求,确保设计的可持续性。
5. 降低成本:在满足以上目标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
二、基本架构城域网的基本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 核心网:核心网是城域网的中心节点,负责数据的交换和转发。
可以采用多层交换机构建核心网,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负载均衡。
2. 边缘网:边缘网是连接用户终端设备的部分,可以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
边缘网的设计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接入方式,满足不同用户的网络连接需求。
3. 连接线路:连接核心网和边缘网的线路可以采用光纤、铜缆等不同的传输介质,以满足不同距离和带宽的需求。
三、网络拓扑城域网的网络拓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星型、环型、树型等。
在设计拓扑结构时,需要考虑网络的可靠性、带宽分配和扩展性等因素。
1. 星型拓扑:以核心网为中心,边缘网以星形连接到核心网。
这种拓扑结构简单、易于管理和扩展,但对核心网的可靠性要求较高。
2. 环型拓扑:核心网和边缘网形成一个环状结构。
这种拓扑结构具有较好的冗余性和可靠性,但扩展性和管理复杂度较高。
3. 树型拓扑:核心网作为根节点,边缘网通过交换机连接到核心网。
浅析电信IP宽带城域网规划与建设

浅析电信IP宽带城域网规划与建设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P网络逐渐地成为了电信网络的主流。
作为电信运营商,为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需要对其宽带城域网进行规划与建设。
本文从宽带城域网的特点、规划与建设步骤、网络拓扑结构、路由协议及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电信运营商在宽带城域网规划与建设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信、IP宽带、城域网、规划、建设正文:一、宽带城域网的特点宽带城域网具有以下特点:1. 网络范围广:覆盖面较大,涉及到城市甚至国家的多个地区。
2. 用户多样性:需满足对各种应用的需求,例如:视频、音频、网络游戏等。
3. 骨干网结构复杂:需支持多种不同的网络接入方式,例如:ADSL、FTTH、CATV等。
4. 服务质量要求高:需要满足低延迟、高速率等要求。
以上特点对网络规划与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宽带城域网规划与建设步骤1. 网络需求分析首先,需要进行网络需求分析。
这一步骤有助于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帮助规划网络。
2. 网络拓扑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拓扑设计。
这一步骤需要考虑网络的覆盖范围、节点数量、骨干网络等因素。
3. 路由协议选择选择适合网络的路由协议。
不同的路由协议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劣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4. 安全策略制定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
安全的宽带城域网需要对各种攻击有充分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5. 网络实施实施网络并进行监控。
规划与建设后,还需要对网络进行监控和维护,以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三、宽带城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 星型拓扑星型拓扑以中心节点为中心,对终端节点进行连接。
这种拓扑结构适用于节点数量较少的场景,有利于网络扩容和维护。
2. 环型拓扑环型拓扑中各节点两两相连,构成一个环形结构。
环型拓扑兼顾了骨干网的冗余性和节点之间的互联性。
3. 网状拓扑网状拓扑是一种点对点连接的方式,各节点之间互相连接,形成多条路径。
中小型城市IP城域网的规划与设计探讨

3 . 2业务需求 本期 网络设 计的业务规模满足期为未来 5 年,
并在 对应 网络设备上 预 留未来 1 5年 的板卡扩
容 需求 ,具体网络能力详见表 3 . 3 。
4核心 网体系结构设计
新 型城域 网应 该 达到 网络层 次 清 晰化和 网络结构扁平化 。一种 可行的设计思路就是将 城域 网范 围的二 三层网络分离 ,分别构建成物
1 O M/ 1 0 0 M/ 1 0 0 0 Mb i f s等上网速率。
+ NI DCx F b u s y )x C l f o w ̄ ( 1 - C a f e c t )
( 3 )WL A N业 务: 基 于 8 0 2 . 1 1 b的
式中B a l l 为全 省宽 带 出 口;N h o m e 为庭
和逻辑级联数 。另一方面 ,利用 B R A S 和业务 路 由器 ( S R)构建 清晰 的 I P城域 网边缘 ,形
成业务接入控 制层 ,实现集 中的业务提供和控
互联 网接人类 上网业务 、即时通信业务 2 0 M MP L S 、Q o S < 1 . 5 % < 1 2 0 ms < 7 0 ms
信 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I D C正 日益成为互联 网运营商新的利润增长点。 3 . 1 . 2带宽需求预测
出 口带 宽需 求计 算主要 考 虑 固定家 庭上 网用户 、互联 网专线用户 、WL A N用户 ,I D C 用户及移动数据 业务 ( 含G P R S 及T D的数据 流量 )等需求。计算方式为考虑用户的平均每
B aI l = ( N h Om e×Cb U S Y F b u S Y
+ N Vpn xCb us y xF b us y +F mo b i l e+ NA P xF bu s y
宽带IP城域网工程设计规范

宽带IP城域网工程设计规范1. 引言IP(Internet Protocol)城域网是一种基于IP技术的局域网,通过宽带网络连接不同地点的局域网,实现跨网段通信和资源共享。
本文档旨在为宽带IP城域网工程设计提供规范和指导,确保设计方案满足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要求。
2. 设计目标宽带IP城域网工程设计应满足以下目标:1.提供高性能的网络连接,满足带宽需求和延迟要求;2.确保网络可靠性,提供冗余和容错机制,减少单点故障;3.加强网络安全,保护网络资源免受未授权访问和恶意攻击;4.实施有效的网络管理与监控,提供故障排除和性能优化的手段。
在进行宽带IP城域网工程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可伸缩性:设计应具备良好的可伸缩性,能够适应未来业务扩展和增加的网络流量。
2.可用性:设计应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通过冗余和容错机制减少故障对网络的影响。
3.安全性:设计应考虑网络安全需求,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来保护网络资源和用户数据。
4.性能:设计应提供高性能的网络连接,保证带宽和延迟满足业务要求。
5.管理性:设计应提供方便的网络管理和监控手段,以便快速诊断和解决问题。
进行宽带IP城域网工程设计的步骤如下:4.1 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阶段,应了解客户的业务需求、带宽需求、延迟要求等,明确设计的目标和限制条件。
4.2 拓扑设计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拓扑设计。
拓扑设计包括确定网络设备的位置和连接关系,确定网络层次结构和子网划分方案。
4.3 路由设计根据拓扑设计,制定路由策略和协议选择。
考虑到网络规模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和策略,确保数据能够有效地传输。
通过冗余设计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采用冗余技术如链路冗余、设备冗余和路径冗余来减少单点故障的影响。
4.5 安全设计在设计中考虑安全性需求,采取合适的安全措施如访问控制、防火墙和加密等,保护网络资源免受未授权访问和恶意攻击。
4.6 管理和监控设计设计网络管理和监控系统,提供方便的故障诊断、性能优化和配置管理手段。
IP城域网建设方案

20 0 6年 第 2期
6 接 入 网的建 设应 废与城 域 网建设 协调 、 ) 配合 , 采 用相 对成熟 的接 入技术 。
2 . 大 客户接 入组 频 段 , 合 于用 户 流 动 A 适
性较 大且有 较 多数 据业 务需 求 的公 共 区域 ( 机场 、 如
q J n迎设 , 斛决大律 接人的化输川 . 低按 入 降 5 J 姒删们 址 改, 汁 )几 J 做女 认 、 安个等 的 奁缱 殳, 脱接人I 叮 叫的I 什 ,n l _ .
电侮 ‘ “
6
.
维普资讯
线资 源 , X L方 式 实现 用 接 入 。这 种 方 式 可 以 DS
以 同时兼 顾有 话 背需求 的刚 户 。
靠性 和服 务质量 要求 很 高 , 对 费用 太 敏感 。 但 其传
送 的内容有 业 务数 据 ( 银行 数据 、 如 连锁 l场 销 售数 存 『 据、 货运公 F调 度 数据 等 ) 内部办 公 网络平 台 、 d 、 会议 电视 等 。 大客户 宽带 数据 业务 是竞 争 的焦点 , 目前 是 公认 的投 资 同报 率最 高 的 业务之一 ,不 管从 近期 还
3) 尤 法 脚 线 接 人 地 . WLA 等 觉 以 N
带 尤线接 人技 术作 为实 川r接 人的 r l 段 4 瓜点 发 ’ 楼 人体 . 人 ) 1 _ 』 }
成 水
埘过 审I ~髓.
2 允分 利 川 r ) 资 ,寰心 J 以 利 川 脱 f核 十 z 】 心 交换 【梭 人 廊 晰 }结 合摩 龇孟 乐统 建 没 , , 』 j 允 分 利川 脱 彳 旋 绯 r 3) - 没 接 人 J 叫络 . 晴. 址 l 果川 I搿 的 接 人 r段
2023年度宽带IP城域网网络改造

2023年度宽带IP城域网网络改造2023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加速推进,宽带IP城域网网络改造成为必要的发展方向。
为了满足未来数字化社会的网络需求,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城域网的建设和改造。
本文将介绍2023年度宽带IP城域网网络改造的相关情况。
一、宽带IP城域网概述宽带IP城域网是为城市和城市之间的高速互联设计的网络。
它可以提供高速、高质量的数据传输服务,并支持各种应用,包括视频、音频、图像、数据等。
通常情况下,宽带IP城域网由两个或多个局域网或广域网互联而成。
该网络可以覆盖整个城市,连接城市内的企业、机构、政府和居民的网络,为其提供高速、稳定的连接。
宽带IP城域网网络改造可以提供更高的带宽、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高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支持各种应用和服务,如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
二、宽带IP城域网网络改造的必要性1. 支持数字化时代的需求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服务和应用需要高速、高质量的网络连接。
宽带IP城域网网络改造可以为未来数字化社会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和支持。
2. 提高网络带宽和可靠性现有的城域网网络带宽和可靠性有限。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的不断发展,对网络带宽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宽带IP城域网网络改造可以提高带宽和可靠性,为各种应用和服务提供更好的支持。
3. 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城市中的网络连接数量庞大,网络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宽带IP城域网网络改造可以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提高网络抗攻击能力,降低网络风险。
三、宽带IP城域网网络改造的主要目标1. 提供更高的带宽宽带IP城域网网络改造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供更高的带宽。
这样可以满足未来数字化社会对网络带宽的需求,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
2. 提高网络可靠性网络可靠性是宽带IP城域网网络改造的另一个主要目标。
这意味着在网络中断或故障时,网络可以自动切换,确保连接不中断。
这是实现高质量应用和服务的必要条件。
3. 提高网络安全性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加速推进,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IP城域网设计方案实例

光电并举的原则。接入 网的建设应该与本地传输 网发展
相结合 。
图 1 城域网网络示意图
网通宽带城域 网的建设 目 标是以合理的投资建成一
() 1 骨干 层:将多个汇聚层连接起来 ,为汇聚层 网
( )接入层 : 3 通过各种接入技术和线路资源实现对 用 户的覆盖 , 并提 供多业 务的用户接入 , 必要时配合完 成用 户流量控制功能 。
交换机 。B 6 0 核心路 由交换机通 过 15 i s E D 88 5Mbt 接 l / 连接 C NC骨干网 P P 由器 , O 路 通过 1 E以太网端 E连 G l 接城域 网的汇聚节点。汇聚 层 目前 有 7 个节点 , 永康 明
维普资讯
2 0 .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068
l城域 网设计方案 实例 P
王向东
( 移 通 信 设 计 院有 限 公 司浙 江 分公 司 杭 州 3 O ) 京 02 1 1
摘 要 本文通过 一个具体 的实例,介绍 了如何规划设计一个 I P城域 网,包括 网络的组织架构 ,设备的组成以及
程 医疗 、 社区服务等多种 业务需 求 , 并应具有 良好的可
扩 充性 ,将来开展新的业 务时能迅速 、简便的实现 , 为
信 息化 平台建设提供先进可靠的 网络基础设施。
2 I F城域网网络的设 计结构
常规的 I P城域 网从网络 层次上 看 ,由骨干层 、汇 聚层 、 用户接 入层 ( 入层、 接 用户层 ) 个部分组成 , 3 如
珠 、永康邮政 、 金华 中景大楼 、金华广 电大楼 、 金华天 鸿大楼 、义乌 P P 、 义乌 P P 节点。每个汇聚 节点 O 1 O 2 各 有一 台 E te u x rme S mmi 8 汇聚三层交换机 。在本 t i 4 期城域 网项 目中, 各节点 间的连接主要靠混合传输 网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域网路由设计-城域网出口分流原则
城域网出口分流原则
城域网用户既可以访问CN2的应用,也可以访问ChinaNet的应用。 业务分流有两种方法:
− 业务接入控制点以下的二层接入网络;
− 网络层次分为二层汇聚网络和最后一公里接入网络; − 业务平面逻辑上可分为公众接入网络平面和大客户接入网络平面。
Page 18
城域网分类
城域网按规模分类
城域网类别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电话容量(分类依据) 400万 以 上 200-400万 50- 200万 50万 以 下 宽带用户总数(参考数据) 90万 以 上 40- 90万 10- 40万 4-10 万
Page 19
城域网目标网络结构模型
目标网络结构模型框图
骨干网
核心层 (出口) ChinaNet
CN2
核心/出口路由器
IP城域网
汇接层
接入层 (业务接入控制点) 汇接路由器
BRAS
MAN SR
CN2 SR
二层汇聚 网络
ATM交换 网
MSTP/R PR
以太交换 网
SDH/MSTP/RPR/以太网等
宽带接入网
Page 13
城域网建设的总体思路
总体思路
网络层次清晰化
二三层网络分离,构建物理和逻辑层次清晰的三层路由网络(IP城域网)和二层宽带 接入网。
网络结构扁平化
大容量、少节点、广覆盖,减少物理和逻辑级联级数。
网络质量差异化
网络部署Diffserv机制,为不同用户和不同业务提供不同QOS等级的服务。
国家骨干网 省骨干网 城域网
城域网的范畴指省骨干网以下,用户接入侧以上的部分; 随着大城域网概念的提出,目前骨干网-省网-城域网的三级结构
逐步向骨干网-城域网两级结构过渡。
Page 2
第1章 城域网概述
1.1 什么是城域网 1.2 城域网的现状 1.3 城域网总体思路和优化目标 1.4 城域网目标网络结构
Page 14
城域网优化的目标-网络功能特性
网络功能特性优化
实现二层接入网用户之间的隔离,并具备用户标识的物理唯一性,实现应
用的可溯源性
宽带接入网和IP城域网具有差异化服务能力 商用规模的组播能力 多种接入方式的二、三层VPN业务能力 实现网络层安全跟踪、定位和隔离能力
Page 15
100ms 1Leabharlann 0ms 1000ms 100ms U
50ms 50ms 1000ms U U
0.1% 0.1% 0.1% 0.1% U
0.01% 0.01% 0.01% 0.01% U
即时交互数据 游戏、信令
注: 以上指标引自ITU-T Y.1541,并参考了G.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1071和部分厂家资料; 所有指标为网络端到端(UNI-UNI)单方向指标; U表示未作上限规定。
大型城域网
建议核心层路由器2台,兼作出口路由器和本节点的汇聚路由器;汇接层路由器4-8 台;BRAS30-40台,平均2.5万用户/BRAS;SR 5-8台,相对集中布放。
中型城域网
建议核心和汇聚路由器4台,其中2台兼作出口路由器和本节点汇聚路由器;BRAS 820台,平均2万用户/BRAS;SR 2台,相对集中布放。
城域网优化的目标-网络质量指标
网络质量指标优化
网络可用性 :
99.9%
单向平均时延上限 (1500字节包长):
IP城域网:10ms(业务接入控制点到城域网出口之间)
宽带接入网:10ms(业务接入控制点到用户CPE之间)
单向丢包率上限:
IP城域网:5/10000
宽带接入网:5/10000
管理控制集中化
用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业务路由器(SR)构建清晰的IP城域网边缘-业务接 入控制层(简称接入层),实现集中的业务提供和控制;同时规范设备的网管接口要 求,加强集中网管系统的建设,提高网络的可管理性,实现运营商级网络管理。
设备要求规范化
通过制定规范,要求新增设备支持城域网业务开展所需要的网络功能和性能特性。
Page 3
城域网的业务现状
城域网业务现状
Internet宽带拨号接入业务
ADSL或LAN接入,ATM或以太交换网汇聚,BRAS终结PPPoE session
Internet专线接入业务
ADSL专线:ADSL接入,BRAS终结1483bridge/routing 或VLAN LAN专线:LAN接入,二三层交换机终结
Page 10
第1章 城域网概述
1.1 什么是城域网 1.2 城域网的现状 1.3 城域网总体思路和优化目标 1.4 城域网目标网络结构
Page 11
城域网的业务发展趋势
业务发展趋势
业务快速发展
2005年宽带用户净增1000万,总数达到2500万左右 2008年宽带用户预测发展到6288万左右
Page 12
城域网业务发展所需的网络性能特性
网络性能特性
网络可用率99.9%
应用类型 即时语音 即时视频(视 频电话、视频 会议) 流媒体视频 一般数据 典型业务 软交换语音 视频电话、视 频会议 IPTV 端到端单向平均 端到端单向平均 端到端单向丢包 端到端单向包 时延上限 抖动上限 率上限 误差率上限
业务的宽带化
视频应用要求2008年普通应用带宽达到2M左右,部分高端应用可达到8M左 右
业务的综合化
在城域网上同时承载语音、视频、数据及企业互联等业务。
业务的差异化
根据客户和应用需求,提供不同QoS等级的服务
业务的可控化
业务的感知、认证、计费、安全、QoS等集中控制和管理
同城 互连 用户
LAN专线用户 LAN PPPoE用户
ADSL PPPoE用户
Page 7
交换型城域网-存在的问题
端口密度低,性能不足 不支持MPLS; 不支持组播; 三层转发能力不足; 上行链路带宽不足; QoS和流量控制功能较弱 安全能力不足,易受攻击
IP城域网核心层
路由器
板卡扩展性有限,只能旁 挂; 组播功能不足。
IP城域网汇接层
MPLS PE 2/3层交换机
BRAS
功能复杂,身兼三职: •LAN专线接入路由器 •以太网二层汇聚交换机 •三层汇聚层路由器
PE设备功能性能 较弱,可扩展性差 ,不支持二层 VPN
宽带接入网
ATM
LAN专线 PPPoE
MPLS CE
无法实现用户隔离和绑定; DSLAM上行带宽受限影响 新业务开展; 以太交换网过大,受到 VLAN上限限制; 缺乏二层保护机制; 软交换 AG 设备QoS能力弱。
以高速路由器为主的路由型城域网
Page 5
交换型城域网
交换型城域网特点
交换型城域网的特点:
无出口路由器,城域网作为IP骨干网的本地延伸网络 二三层交换机组成二层网络和三层网络核心 二三层交换机兼作二层汇接、三层接入和三层汇接 BRAS旁挂二三层交换机,作PPPoE接入
Page 6
VPN专线业务
VLAN互连二层VPN(多数交换型城域网) MPLS三层VPN(少数路由型城域网) 其它方式VPN,如VR VPN,L2TP VPDN,IPSec,GRE
Page 4
城域网的组网分类
城域网组网分类
IP城域网按照组网的设备可分为 :
以高速3层交换机为主的交换型城域网
CN2 SR
Page 21
宽带接入网目标网络模型
宽带接入网目标网络模型
BRAS
MAN SR CN2 SR
汇接交换机 ATM交换网 以太交换网 接入交换机 接入设备
接入设备 SDH/MSTP/RPR网 接入设备 大客户接入平面二层汇聚网络
接入交换机 公众接入平面二层汇聚网络
DSLAM
DSLAM
园区交换机
Page 8
路由型城域网
路由型城域网特点
路由型城域网的特点:
出口和核心层采用路由器组网 二三层交换机兼作二层汇接、三层接入和三层汇接 BRAS旁挂二三层交换机,作PPPoE接入 专设MPLS PE,旁挂二三层交换机
Page 9
路由型城域网-业务实现现状
IP城 域网
ChinaNet 路由器
最后一公里 接入网络
ADSL接入网 LAN接入网
公众接入网络平面
大客户接入网络平面
Page 20
IP城域网目标网络结构拓朴图
IP城域网网络结构建设原则
ChinaNet
CN2
核心/汇接路由器
开展MPLS并需要跨 域连接的城域网需要 SR-CN2 SR之间连接 。
业务接入 控制点
BRAS
SR
BRAS
SR
Internet宽带拨号业务
城域核心路由器 2/3层交换机 BRAS
Internet专线业务
MPLS三层VPN业务 宽带接入网
ATM
2层交换机
MPLS CE
小区 交换 机 LAN专线用户
DSLAM
注:箭头指向设备表示 该设备三层终结或转发, 直线经过设备表示二层穿 透。
LAN ADSL PPPoE用户 PPPoE用户
2.1 路由设计 2.2 QoS设计 2.3 城域网业务实现 2.4 用户管理/网管/网络安全设计 2.5 IPv6网络部署规划
Page 25
城域网路由设计-IGP的设计原则
IGP设计原则
城域网IGP路由协议设计的原则:
城域网内部建议采用动态路由协议,在需要的地方辅以静态路由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