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管技术标准(1)

硅胶管技术标准(1)
硅胶管技术标准(1)

硅胶检验规范

硅胶检验规范 一. 目的: 1.为明订硅胶产品的检验流程、项目、检验工具、检验方法、需实配检查料件、罗列需检附之 文件作为对产品要求规范;为提升IQC新进人员、各工程师及主管的教育训练教材,使其能 快速的了解本公司对硅胶产品之检验重点、检验项目、工具、方法、要求……等并提升进料 检验水平与外验能力。 2.订立相关技术及检验文件的基础规范。 3.为未来新进人员教育训练教材。 4. 二. 适用对象: 键盘厂所有干部、品质工程师、工程部PE工程师、IQC….等。 壹﹒硅 ( 硅 ) 橡胶类料件的检验 一﹒标准键盘按键类: 1. 外观包装要求: 1.1 供应商送货时需配送检查报告,内需含产品之抽测的曲线图。 1.2 产品需使用PE袋或夹炼袋密封套装,每袋最大包装数量为20000 pcs; 1.3 供应我司之物料根据机种要求需要ROHS之标示。 2.目视检查项目: 2.1 外观颜色。 2.2 检查料件外观是否有破损、缺胶、变形、异色…等不良现象。 2.3 以手指或手掌柔搓料件数次晃开约10秒后,检视料件外观部可以有变型之现象。 2.4 将料件拉伸约增长25%持续约2秒后放开,如此往覆3次后静置约10秒后检视料件外观 不可有变型之情形。 2.5 如果是rubber sheet时应确认每一个下料孔均被正确的冲开。 2.6 检查切断线是否有残留的过大之毛边。 2.7 检查导通柱是否有成型不良或缺胶的现象、导电橡胶是否有附着不良或印刷不良的现象。 3. 实配检查: 3.1 需与配合之中板、上盖、铁板、铝板…等配合件作动作实配动态检查,配合件载记于封 面上 4. 重点注记:弹力寿命、模穴数,此部分各检查人员需了解。 5. 破坏性测试:

蠕动泵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BT100-1F蠕动泵的标准操作程序,保障操作标准化。 2 适用范围:适用于BT100-1F蠕动泵的操作。 3 责任者:工程部部长、设备操作程序制订人员。 4 内容: 4.1 操作对象 BT100-1F蠕动泵厂家: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 4.2 安装软管 1、将扳杆逆时针扳动180°,打开上压块。 2、将软管自然放入滚轮与上压块之间,软管必须采用从蠕动泵厂商供应的灌装专用硅胶软管。 3、顺时针扳动扳杆180°,使上压块下压到位,管卡可靠地卡住软管,以防止软管工作时窜动。 4、将BT100-1F蠕动泵电源插头插入220v/50Hz交流电源,启动BT100-1F蠕动泵电源开关,可见显示屏亮,表明仪器进入工作状态。 4.3功能设置 在“运行界面”下,按一下【旋钮】进入“设置”界面,通过转动【旋钮】分别选择“系统设置、工作方式、分配设置、校正功能”功能,按下【旋钮】对各个功能进行设置。 4.4操作步骤 4.4.1流量工作方式 1、确定液体的流量范围,开机完成初始化,并显示运行界面后,按下【旋钮】,进入“系统设置”界面,设置泵头和软管。 2、进入“工作方式”菜单选中“流量方式”。

3、按【返回键】回到工作界面旋转【旋钮】,调节好需要的流量进行设置。 4、若流量超差,按动【旋钮】进入“校正功能”界面,选中“流量校正”,设置好“测试时间”,按【启停键】进行校正。运行完成后,旋转【旋钮】输入“实测液量”,如未达要求可重复校正。 5、按【返回键】退回到工作界面,按【启停键】开始进入流量工作。 4.4.2. 分配工作方式 1、确定分配液量,按下【旋钮】,进入“系统设置”界面,设置泵头和软管。 2、在“系统设置”界面旋转【旋钮】进入“回吸时间”,根据需要设置“回吸时间”。 3、进入“工作方式”菜单选中“分配方式”。 4、进入“分配设置”界面,设置“分配液量、分配次数、流量”等分配参数。 5、进入“分配校正交”界面对分配液量进行校正,运行完成后,旋转【旋钮】输入“实测液量”,如未达要求可重复校正。 6、校正结束后,返回到分配工作界面,按【启停键】开始分配工作。 4.4.3清洗 1、将软管的一端置入清洗液中,启动电源开关,按下全速键,清液从软管另一端出。 2、每次使用完毕,需清洗一次。 4.4.4关机 使用结束后,关闭电源开关,显示屏关闭,并拔下电源插头。 4.5 保养与维护 1、在输送或分配液体前,按照“适用泵头、软管参考流量表”选择合适的泵头及软管,尽量选择壁比较厚的软管,以延长软管的使用寿命。 2、在泵不工作时,将压住软管的压块松开,避免长时间挤压软管使其产生塑性变形。 3、泵头的滚轮要保持清洁和干燥,否则会加快软管的磨损,缩短软管使用寿命和导致滚轮过早损坏。 4、驱动器表面和泵头不耐有机溶剂和强腐蚀性液体,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沸腾制粒机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规范沸腾制粒机标准操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二范围:FL-300沸腾制粒机操作人员 三责任:操作人员、质量管理部、车间设备管理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四内容: 1 操作法 1.1 检查是否有清洁合格证、设备完好证。 1.2生产前准备工作 1.2.1首先要检查空压机运转是否正常,压缩机油面是否在控制线内,排空压缩空气管道内的冷凝水。 1.2.2接通控制电源。 1.2.3接通空压机电源开关并启动,压缩空气输出压力至0.7mpa。 1.2.4检查控制柜压缩空气的气源至各气缸间有无漏气现象,并予以排出。 1.2.5检查电流表、气压表、电压表是否正常。 1.2.6检查温控仪是否正常,并设定进风温度,观察蒸气电磁阀是否灵活。 1.2.7将自动/手动开关置于手动,分别合上左风门、左清灰、右风门、右清灰、各动作是否灵活。 1.2.8将自动/手动开关置于自动,检查自动程序是否正确。 1.2.9将布袋架系上布袋,然后将布袋下端系在桶体下法兰处,并固定,检查松紧程度。布袋系的太紧布袋易损坏:布袋系的太松,布袋上粉尘不易脱路,然后检查布袋是否有破损。 1.2.10将流化床推进主机内,开顶升将中筒体用螺栓固定。 1.2.11根据工艺要求配好粘合剂。 1.2.12检查蠕动泵进料管内是否进入液料。 2.2生产操作 2.2.1启动控制柜电源 2.2.2调节气源压力0.6~0.7Mpa。 2.2.4开顶升开关,密封主机。 2.2.5将调风门调至2/3位置。 2.2.6将控制面板的自动/手动开关置于手动,关闭左、右风门。 2.2.7启动风机,待风机电流平衡后,打开左、右风门,并将自动/手动开关置于自动。 2.2.9调节进风温度(根据物料工艺设定)。 2.2.10调节风量,观察物料流化至中筒体视镜位置为佳,然后锁紧手柄。 2.2.11待物料温度上升并混合10分钟后,调节雾化压力至0.2~0.4Mpa(根据粘结剂浓度和颗粒度调节)。 2.2.12 启动蠕动泵调节喷液速度。 2.2.13 30分钟一次取样检查颗粒大小。 2.2.14制粒完毕后,关闭蠕动泵进行干燥。 2.2.15干燥过程中,观察出风温度,待出风温度50℃上下(视物料和经验而定),停止风机。 2.2.16调节气雾至0 Mpa。 2.2.17将自动/手动开关置于手动,关闭左右风门。 2.2.18清灰数次,然后打开左右风门。 2.2.19开顶升,卸料。 2.2.20 填写相关记录。

硅胶产品检验标准

硅胶产品检验标准 一. 一般标准 1.工作温度:-15℃—+80℃ 2.贮存温度:-30℃—+85℃ 3.贮存时间: A.产品在无挤压情况下平放:可长期保贮 B.产品在挤压情况下存放:1个月 4.工作相对湿度:45℅—95℅ 5.工作气压:86-106Kpa 6.接触率:5MA在12VDC/0.5秒/2*107次 7.接触反弹:<12毫秒 8.绝缘电阻:>1012欧姆/500VDC 9.击穿电压:>25KV/mm 二. 外观 1. 颜色 (1).标准:硫化装配后硅胶不外露,无较大差异 (2).检测方法: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将标准样品或色卡与待校样品放在一起,经视力1.0以上,无色盲的专业人员在肉眼与样品间距为30cm的情 况下目检5秒钟. 2. 偏心 (1)标准: H厚–H薄弹性壁厚度≤0.1MM时,模具检测时X=20℅;

≤X弹性壁厚度≤0.2MM时,模具检测时X=15℅ H厚+ H薄弹性壁厚度≤0.3MM时,模具检测时X=8% (2)检测方法:用厚度仪测试。 3. 溢料 (1) 标准:从键面向下 单色料高≥露出外壳高度+1.0MM,装外壳后看不见为宜.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4. 毛边 (1) 标准:产品边缘:≤0.5MM 定位孔: ≤0.1MM 5. 破裂 (1) 标准:无影响装配与使用性能之处:≤1.0MM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6. 色点凹凸点 (1) 标准:客户装配后硅胶外露部分:无明显可见 检测方法: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瓦日光灯照射下,将样品放于距肉眼30CM左右处经视力1.0以上人员目测5秒钟 7.以上字符偏移 (1) 标准:中心值±0.15MM

硅胶密封圈验收标准.docx

硅胶密封圈验收标准 一:目的: 旨在规范杯盖内模压成型产品硅胶密封件的验收标准。 二:适用范围: 该文件仅适用于上海调林日用品有限公司指定产品的硅胶密封件的作业验收标准。参考图纸 / 文件: 序号零件号 / 版本/ 标准描述 1 2 3 4 5 6 7 8 9 三:产品描述 一87 0形橡胶密封圈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硅胶试验方法 液压气动用 O形橡胶密封圈尺寸系列及公差 GB/T528 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 GB/T533 硫化橡胶密度的测定 GB/5723 硫化橡胶试验用试片和制品尺寸测量的一般规定 GB/T13643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缩应力松弛的测定( 环状试样 ) GB/T6032 硫化橡胶国际硬度的测定(30-85IRHD) 微型试验法 GB/T7759 硫化橡胶在常温和高温下恒定形变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 1、硅胶密封圈介绍: 硅胶密封圈是密封圈的一种 , 硅胶是一种橡胶材料,因为其性能特殊耐温范围广,化学性能 优异,故与氟胶一起被称为特种橡胶。硅胶被广泛用于制作各种密封件,包括硅胶圈, 硅胶 O-RING,硅胶套等 硅胶圈是以从石英中获得的硅元素为基础,并由硅原子粘附诸如甲基、乙烯基等侧链而形成 的饱和非极性橡胶。不同的侧链会导致硅橡胶具有不同的特性。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是应用较多的一种硅橡胶材料。 硅胶圈具有优异的耐热性、低温弹性和特别优异的耐氧化和臭氧的性能,具有高透气性 和对气体透过的选择性。良好的电绝缘性能(体积电阻大于10 欧 .cm ,击穿电压在30kv/mm 以上),耐电晕性和耐电弧性。但添加导电碳黑、镍粉、铝粉、银粉,又可得适当之导电性 (体积电阻可至欧 .cm )。硅胶圈的表面能较低,具有吸湿性,可起隔离作用。耐水,但耐水 蒸气不佳,压力超过 50psi 以上不建议使用。与大多数的油、化学物和溶剂兼容。一般硅 橡胶耐酸碱性佳,耐极性溶剂尚可,不耐烷氢和芳香族油品。不建议使用于大部分浓缩的溶 剂、油品、浓酸及稀释后的火碱溶液中。特种硅橡胶还具有耐辐射、耐燃、耐油等性能。它 的拉伸强度低,抗磨损能力弱,一般不用于动密封。

SB-SOP-GY-017-00 BT蠕动泵标准操作程序

目的:建立二层制剂车间B/T蠕动泵标准操作规程,规范B/T蠕动泵的操作使用方法,保证设备的安全完好运行。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B/T蠕动泵的使用。 责任人:操作人员、制剂车间主任、设备部。 内容: 1慨述 B/T蠕动泵是由蠕动泵、硅胶管及控制系统构成,通过对已澄清过滤的纤维蛋白原过滤液和凝血酶原溶液进行超滤的动力设备,来达到使已澄清过滤的纤维蛋白原过滤液和凝血酶原溶液加压超滤目的,本设备安装在内二层制剂车间精制和浓缩过滤间,主要用于主体胶和催化剂在生产中超滤动力的作用。 2操作使用程序 2.1.开机前检查 2.1.1检查设备是否处于完好状态并挂有“完好停机”状态标志牌。 2.1.2检查设备是否清洁并挂有“已清洁”的状态标志牌,并确认是否在设备清洁有效期内。 2.1.3检查设备管路连接否完好齐备。 2.2开机操作 2.2.1准备工作就绪并检查确认后,从设备上取下“完好停机”的状态标志牌,同时挂上“完好运行”的状态标志牌,注明当前生产的产品名称、规格和批号。 2.2.2插上电源插头,打开控制器开关,主电源接通绿色指求灯亮。 2.2.4旋转调速旋钮,电机速度逐步上升至最佳数值。 2.2.4观察压力表,表压不得>0.3Mpa,否则会损坏超滤组件。

2.3停机操作 2.3.1旋转调速旋钮至0位,使主电机速度下降并停止。 2.3.2关闭主机电源,拨去插头断电源,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2.3.6从设备上取下“完好运行”的状态标志牌,同时挂上“完好停机”的状态标志牌。 2.3.7从设备上取下“已清洁”的状态标志牌,同时挂上“待清洁”的状态标志牌。 3.注意事项 3.1非本机操作人员严禁开动本机。 3.2工作中出现故障需紧急停机,按下开关按钮即可。 3.3机器运转过程中,绝对不允许用手或其它工具伸进转动部位。 3.4因紧急停机后,需重新按下开关按钮,方可运转。

【免费下载】硅胶制品检验的一般标准

深圳市堡兴达科技有限公司硅胶制品检验的一般标准 BXD-QC-WI001 A0一. 一般标准 1.工作温度:-15℃—+80℃ 2.贮存温度:-30℃—+85℃ 3.贮存时间: A.产品在无挤压情况下平放:可长期保贮 B.产品在挤压情况下存放:1个月 4.工作相对湿度:45℅—95℅ 5.工作气压:86-106Kpa 6.接 触 率:5MA 在12VDC/0.5秒/2*107次 7.接触反弹:<12毫秒 8.绝缘电阻:>1012欧姆/500VDC 9.击穿电压:>25KV/mm 二. 外观1. 颜色(1).标准:硫化装配后硅胶不外露,无较大差异(2).检测方法: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W 日光灯下,将标准样品或色卡与待校样品放 在一起,经视力1.0以上,无色盲的专业人员在肉眼与样品间距为30cm 的情 况下目检5秒钟.、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硅胶产品检验标准

硅胶产品检验标准 一、一般标准 1、工作温度:-15℃—+80℃ 2、贮存温度:-30℃—+85℃ 3、贮存时间: A、产品在无挤压情况下平放:可长期保贮 B、产品在挤压情况下存放:1个月 4、工作相对湿度:45℅—95℅ 5、工作气压:86-106Kpa 6、接触率:5MA在12VDC/0、5秒/2*107次 7、接触反弹:<12毫秒 8、绝缘电阻:>1012欧姆/500VDC 9、击穿电压:>25KV/mm 二、外观 1、颜色 (1)、标准:硫化装配后硅胶不外露,无较大差异 (2)、检测方法: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将标准样品或色卡与待校样品放在一起,经视力1、0以上,无色盲的专业人员在肉眼与样品间距为30cm的情 况下目检5秒钟、 2、偏心 (1)标准: H厚–H薄弹性壁厚度≤0、1MM时,模具检测时X=20℅;

≤X弹性壁厚度≤0、2MM时,模具检测时X=15℅ H厚+ H薄弹性壁厚度≤0、3MM时,模具检测时X=8% (2)检测方法:用厚度仪测试。 3、溢料 (1) 标准:从键面向下 单色料高≥露出外壳高度+1、0MM,装外壳后瞧不见为宜、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4、毛边 (1) 标准:产品边缘:≤0、5MM 定位孔: ≤0、1MM 5、破裂 (1) 标准:无影响装配与使用性能之处:≤1、0MM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6、色点凹凸点 (1) 标准:客户装配后硅胶外露部分:无明显可见 检测方法: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瓦日光灯照射下,将样品放于距肉眼30CM左右处经视力1、0以上人员目测5秒钟 7、以上字符偏移 (1) 标准:中心值±0、15MM

TOC仪使用操作规程

******************有限公司 设备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HTY-DI1000B型总有机碳(TOC)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HTY-DI1000B型总有机碳(TOC)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2、引用标准:《HTY-DI1000B型总有机碳(TOC)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3、适用范围:HTY-DI1000B型总有机碳(TOC)分析仪日常使

用、维护、保养。 4、责任:质保部QC、质保部负责人、设备部。 5、内容: 5.1工作原理 1—螺旋石英玻璃管2—紫外灯3—电导率传感器 4—延迟线圈5—蠕动泵 图5-1 工作原理示意图 5.1.1水样通过进样口进入仪器后由分流器分成相等的两份,其中一份通过延迟线圈4,进入二氧化碳传感器3检测未经氧化的样品的电导率值,另一份通过螺旋石英玻璃管1,并在紫外灯2的照射下将水中有机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进入二氧化碳传感器3检测经过氧化反应后的样品的电导率值。TOC值则是根据水样的电导率值在UV灯氧化前后的变化,通过相应的运算取得,最后废液通过蠕动泵5,从排液管排出。 5.2使用与操作方法 5.2.1 开机接通电源,将开关调至“ON”档即开始自检后,点击触摸屏右下角的“进入”模块,进入仪器菜单界面。 5.2.2 登录电机用户菜单的“登录” 模块,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

可登录,修改样品信息,只有登录成功才能更改仪器参数和输出数据。 5.2.3 运行分析将进样管插入样品溶液中,点击“运行分析”,界面开始显示样品进度条,带一个样品检测完毕后,记录数据(如有必要),点击“返回”键返回运行界面,更换一个样品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检品检测完毕。 5.2.4 关机样品检测完毕后,点击返回至运行分析界面,取出进样管,关闭开关,拔掉电源,即可。 5.2.5 清洁仪器,罩好防尘罩。 5.2.6 作好《精密仪器使用记录》《精密仪器维护、保养记录》(见《精密仪器管理标准》附录A),并及时交设备部归档。 5.3 仪器的日常保养与维护 5.3.1 HTY-DI1000B型总有机碳(TOC)分析仪设有面板按键:W ASH、FAST、SLOW、ALARM、SELFTEST。仪器长期不使用或者管路进气泡时,按W ASH键进行管路冲洗。 5.3.2 注意事项: 5.3.2.1 进样管运行时应没入液面以下,管口置于溶液底部,关机状态液应让管路浸在纯化水中。长期不使用仪器,应将管路中液体排空,并将进样管用封口膜封住,防止污染。 5.3.2.2 仪器内部管路有气泡时,监测数据会受到干扰。若观测到透明的teflon管中有气泡时应用纯水冲洗管路直至气泡完全排出,具体方法见5.3.1. 5.3.2.3 仪器正常运行时排液管应有液体滴出。若排液管不能正常出水,说明管路堵塞或管路内含有较多气泡,应逐步检查管路。可连接注射器将管路中气泡或者堵塞物抽出,使管路通畅。 5.3.2.4 检测水样中含有不容性微粒时必须对水样进行过滤,滤膜

硅胶产品检验标准

硅胶产品检验标准 一.一般标准 1。工作温度:-15℃—+80℃ 2.贮存温度:-30℃—+85℃ 3。贮存时间: A。产品在无挤压情况下平放:可长期保贮 B.产品在挤压情况下存放:1个月 4、工作相对湿度:45℅—95℅ 5。工作气压:86-106Kpa 6、接触率:5MA在12VDC/0、5秒/2*107次 7。接触反弹:〈12毫秒 8。绝缘电阻:〉1012欧姆/500VDC 9。击穿电压:〉25KV/mm 二. 外观 1。颜色 (1)、标准:硫化装配后硅胶不外露,无较大差异 (2)、检测方法:在明亮得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将标准样品或色卡与待校样品放在一起,经视力1。0以上,无色盲得专业人员在肉眼与样品间距为30cm得情况下目检5秒钟、 2、偏心 (1)标准: H厚–H薄弹性壁厚度≤0。1MM时,模具检测时X=20℅;

≤X弹性壁厚度≤0.2MM时,模具检测时X=15℅ H厚+ H薄弹性壁厚度≤0。3MM时,模具检测时X=8% (2)检测方法:用厚度仪测试。 3。溢料 (1) 标准:从键面向下 单色料高≥露出外壳高度+1。0MM,装外壳后瞧不见为宜。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4. 毛边 (1) 标准:产品边缘:≤0.5MM 定位孔: ≤0.1MM 5、破裂 (1) 标准:无影响装配与使用性能之处:≤1。0MM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6. 色点凹凸点 (1) 标准:客户装配后硅胶外露部分:无明显可见 检测方法:在明亮得自然光或40瓦日光灯照射下,将样品放于距肉眼30CM左右处经视力1.0以上人员目测5秒钟 7。以上字符偏移 (1) 标准:中心值±0.15MM

高效包衣机标准操作规程

************有限公司GMP文件 文件名称: JGB-150D型高效糖衣薄膜包衣机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 起草人日期年月日第 1 页,共 2 页 审核人日期年月日分发号 QA审核日期年月日生效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日期年月日颁发部门质量部 分发部门工程部、生产部 1 目的:建立JGB-150D型高效糖衣薄膜包衣机标准操作规程,规范设备标准操作。 2 适用范围:适用于JGB-150D型高效糖衣薄膜包衣机的操作。 3 责任者:设备维护人员,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执行,现场QA负责监督。 4 操作程序: 4.1 检查机器各部件是否完好,是否清洁卫生。 4.2 安装调节好喷雾装置,依次打开电源,检查运转、锅体、吹风、喷雾等装置是否正常运行。4.3 手动控制:手动键进入手动画面可以对各个设备进行独立的手动控制。左半边显示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喷浆、主机、热风、排风。右半边分别为时间显示,主机调速及转速显示。向上箭头为转速增加,向下箭头为转速减少,时间设置返回加热控制。 4.4自动控制:自动键进入自动画面左边显示时间、程序、运行、急停、暂停、延长、加热控制、中间显示循环、喷浆、匀浆、热风、排风、左边显示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工序时间、主机调速和转速显示、返回;自动画面数据设置后,按运行键电脑就会按照程序,1号—9号顺序自动工作下去。每一号要走完喷浆时间、匀浆时间、热风时间、排风时间,及本号工序循环次数,就自动转入下一号程序。按暂停键工作停止,计时停止,再按暂停键工作计时恢复。按延长键工作运行,计时停止,再按延长键计时恢复,按急停键全部停止工作,循环回到工作前,调速部分用手动。 4.5 程序设置:按程序设置可进入设置画面。在设置画面可以分别进入程序号、喷浆、匀浆、热风、排风及循环次数置予画面,进行时序设置。程序号共有1—9号,每一号分别有喷浆、匀浆、热风、排风及循环次数五项设置。喷浆、匀浆、热风、排风依次运行完为一个循环。每一号程序运行完循环次数才结束。自动开始后程序从1号到9 号自动运行直到结束。 4.6 温度设置 进入温度设置画面可以对控制温度进行设置。设定温度高于实际温度时,温度输出触点接通。实际

蠕动泵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BT300-1F蠕动泵标准操作程序,保障操作标准化。 2.适用范围:生产车间BT300-1F蠕动泵的操作。 3.责任与要求:BT300-1F蠕动泵操作人员按本规程实施,质量控制部负责监督本规程的实 施。 4.内容: 4.1.安装软管 4.1.1. 将扳杆逆时针扳动180,打开上压块。 4.1.2.分别将两侧管卡向上抬起,将软管自然放入滚轮与上压块之间。 4.1.3.顺时针扳动扳杆180,使上压块下压到位,管卡可靠地卡住软管,以防止软管工作时窜 动。 4.1.4.软管必须采用从蠕动泵厂商供应的灌装专用硅胶软管。 4.1. 5.将BT300-1F蠕动泵电源插头插入220v/50Hz交流电源,启动BT300-1F蠕动泵电源开 关,可见POWER指示灯亮,表明仪器进入工作状态。 4.2.功能设置 在“运行界面”下,按一下【旋钮】进入“灌装设置”界面,通过转动【旋钮】可选择4个功能设置界面。 4.2.1. 灌装设置 I.进入灌装设置菜单: a.此处不能对其它参数进行设置(如对泵头、软管、回吸角度等参数),初次使用时必须 完成其它参数后方进行灌装设置,设置方法见“参数设置”。 b.在“灌装设置”界面下,按动【旋钮】进入下一界面,转动【旋钮】选择参数,灌装 设置有四个参数,分别是液量、间隔时间、分配次数、流量。

II.液量:单次分配的液量如下图所示进入“液量”界面,转动【旋钮】至所需灌装量,按【旋钮】保存或按【返回键】取消设置,返回至上级界面。 III. “灌装设置”界面,按动【旋钮】进入下一界面,转动【旋钮】使“间隔时间” 反白,按动【旋钮】进入“间隔时间”界面,转动【旋钮】调整间隔时间,按动 【旋钮】保存或按【返回键】取消设置,返回至上级界面。 IV.分配次数:整个灌装过程总的罐装次数,范围是(1-999次)。如下图进入“灌装设置” 界面,按动【旋钮】进入下一界面,转动【旋钮】使“分配次数”反白,按动【旋钮】

硅胶制品检验的一般标准

深圳市堡兴达科技有限公司 硅胶制品检验的一般标准 BXD-QC-WI001 A0 一. 一般标准 1.工作温度:-15℃—+80℃ 2.贮存温度:-30℃—+85℃ 3.贮存时间: A.产品在无挤压情况下平放:可长期保贮 B.产品在挤压情况下存放:1个月 4.工作相对湿度:45℅—95℅ 5.工作气压:86-106Kpa 6.接触率:5MA在12VDC/0.5秒/2*107次 7.接触反弹:<12毫秒 8.绝缘电阻:>1012欧姆/500VDC 9.击穿电压:>25KV/mm 二. 外观 1. 颜色 (1).标准:硫化装配后硅胶不外露,无较大差异 (2).检测方法: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将标准样品或色卡与待校样品放 在一起,经视力1.0以上,无色盲的专业人员在肉眼与样品间距为30cm的情 况下目检5秒钟.

2. 偏心 (1)标准: H厚–H薄弹性壁厚度≤0.1MM时,模具检测时X=20℅; ≤X弹性壁厚度≤0.2MM时,模具检测时X=15℅ H厚+ H薄弹性壁厚度≤0.3MM时,模具检测时X=8% (2)检测方法:用厚度仪测试。 3. 溢料 (1) 标准:从键面向下 单色料高≥露出外壳高度+1.0MM,装外壳后看不见为宜.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4. 毛边 (1) 标准:产品边缘:≤0.5MM 定位孔: ≤0.1MM 5. 破裂 (1) 标准:无影响装配与使用性能之处:≤1.0MM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6. 色点凹凸点 (1) 标准:客户装配后硅胶外露部分:无明显可见 检测方法: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瓦日光灯照射下,将样品放于距肉眼30CM左右处经视力1.0以上人员目测5秒钟 7.以上字符偏移

PBS缓冲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PBS缓冲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PBS缓冲液的配制。 2 职责 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该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QA:对该标准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 内容 3.1 操作前检查 3.1.1 计量器具是否完好,性能与称量要求相符,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3.1.2 操作人员检查水、电、气供应是否良好,纯化水及注射用水是否检验合格。 3.1.3 操作人员检查洁净室温度、湿度、压差是否符合要求。 3.1.4 操作人员检查质量部门出示的尘埃粒子、沉降菌的检测报告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并在有效期内。 3.1.5 操作人员应对上一个班次的生产清场进行检查,有QA下发的清场合格证,方可进行操作。 3.1.6 检查电子天平等设备状态标志,设备是否“完好”、“已清洁”。 3.1.7 检查所需文件记录齐备,无与本批生产无关的指令及记录,无与本批生产无关的物料。 3.1.8 及时填写并悬挂生产状态卡。 3.2 操作前准备 3.2.1 药品 氯化钠 磷酸氢二钠 磷酸二氢钠(NaH 2PO 4 ·H 2 O) 3.2.2 器具配液罐 搅拌器

电子天平 蠕动泵 套筒式滤器 滤芯 印度瓶 pH计 吸管 吸头 硅胶塞 绢布 丝光绳 3.3 配制过程 3.3.1 配方:配制0.001mol/L PBS缓冲液(按10L配制量计算)配制10L0.01mol/L PBS 缓冲液需用药品氯化钠80.8g、磷酸氢二钠12.4g、磷酸二氢钠(NaH 2PO 4 ·H 2 O)1.8g, 如药品结晶水有变化应按其配方相应换算。 3.3.2 用电子天平分别称取 3.3.1中药品倒入同一印度瓶中,加注射用水至8000ml,摇动印度瓶使其充分溶解,补加注射用水至10L,混匀(二人复核)。 3.3.3 用pH计测pH值,为7.6±0.1时合格。 3.3.4 按生产所需进行分装,经过滤后,每10000ml印度瓶装量7000ml包扎瓶口,然后贴上标签注明名称、批号、灭菌日期及有效期。 3.3.5 于121℃、0.105Mpa、60分钟(压力蒸汽灭菌器)或 121℃、0.105Mpa、40 分钟(脉动真空灭菌柜)高压灭菌,灭菌后存放于已高压灭菌室备用,有效期72小时,或按3.3.6项进行操作。 3.3.6 启动蠕动泵,将PBS缓冲液通过套筒式过滤器过滤到印度瓶中,盖上灭菌胶塞。(如使用配液罐,参照3.3.2按相应的配制体积加入药品,使其充分溶解后校准液量,再除菌过滤)。参照《除菌过滤标准操作规程》。 3.3.7 取样做无菌试验,参照《无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3.3.8 对套筒式过滤系统清洗参照《套筒式过滤系统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3.3.9 对套筒式过滤系统进行完整性检测,参照《完整性检测仪使用、维护 保养标准操作规程》,如完整性检测不合格,应对制品重新滤制。

2021年硅胶产品检验标准

硅胶产品检验标准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 一般标准 1.工作温度:-15℃—+80℃ 2.贮存温度:-30℃—+85℃ 3.贮存时间: A.产品在无挤压情况下平放:可长期保贮 B.产品在挤压情况下存放:1个月 4.工作相对湿度:45℅—95℅ 5.工作气压:86-106Kpa 6.接触率:5MA在12VDC/0.5秒/2*107次 7.接触反弹:<12毫秒 8.绝缘电阻:>1012欧姆/500VDC 9.击穿电压:>25KV/mm 二. 外观 1. 颜色

(1).标准:硫化装配后硅胶不外露,无较大差异 (2).检测方法: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将标准样品或色卡与待校样品放 在一起,经视力1.0以上,无色盲的专业人员在肉眼与样品间距为30cm的情 况下目检5秒钟. 2. 偏心 (1)标准: H厚–H薄弹性壁厚度≤0.1MM时,模具检测时 X=20℅; ≤X弹性壁厚度≤0.2MM时,模具检测时X=15℅ H厚+ H薄弹性壁厚度≤0.3MM时,模具检测时X=8% (2)检测方法:用厚度仪测试。 3. 溢料 (1) 标准:从键面向下 单色料高≥露出外壳高度+1.0MM,装外壳后看不见为宜.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4. 毛边

(1) 标准:产品边缘:≤0.5MM 定位孔: ≤0.1MM 5. 破裂 (1) 标准:无影响装配与使用性能之处:≤1.0MM (2)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 6. 色点凹凸点 (1) 标准:客户装配后硅胶外露部分:无明显可见 检测方法: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瓦日光灯照射下,将样品放于距肉眼30CM左右处经 视力1.0以上人员目测5秒钟 7.以上字符偏移 (1) 标准:中心值±0.15MM (2) 检测方法:用工具显微镜测量 三. 物理性能 1.尺寸 L<10 : L±0.05MM

硅胶外观检验通用标准

制订单位:品质部制订日期:2020/3/27 1、目的 为规范检验员对电镀件不良的判定。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加工之电镀品和电镀-封漆品的最终检验和出货检验。 3、职责 3.1 IQC负责来料电镀件的检验及判定 3.2 品质主管负责检验结果的审核。 4、流程 4.1 不良缺陷定义 4.1.1 色泽:电镀或烤漆颜色与色板/卡不一致 4.1.2扫纹:扫纹方向、颜色深浅等不符合样板 4.1.3脱皮:电镀层、油漆层有脱落现象 4.1.4起泡:电镀层、油漆层表面有凸起气泡状 4.1.5脏污:产品表面有手印、药水及其他脏污现象 4.1.6变形:制品加工处理后,其基体及孔位出现组装偏差及有段差出现 4.1.7斑点:产品表面有明显的凹凸点及异色点(如:麻点、亮点、氧化点) 4.1.8 刮花:产品表面有明显擦花/刮花/划伤现象 4.1.9 脱皮:指胶料表面起皮或分层。 4.1.10 水印:产品表面有明显的不可擦拭的水渍、水印 4.1.11黑白印:产品表面有不可擦拭的白色或黑色的印迹 4.1.12漏镀:产品表面镀层位镀上 4.2外观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项目要求判定基准 缺陷类别 C R M A MI 色泽电镀或烤漆颜色 与色板/卡一致 颜色错误,不可接受√ 与色板/卡颜色有明显差异,或存在明显阴阳面√ 与色板/色卡颜色略有差异,但整体颜色均匀一 致,无明显差异 √ 扫纹扫纹方向、颜色深 浅等符合样板 需要扫纹的产品未扫纹,不可接受√ 扫纹方向错误,色差明显,大面积漏扫、扫穿√ 纹路凌乱不清,轻微漏扫、扫穿、色差√ 脱皮电镀层、油漆层不 能有脱落现象 电镀层或油漆层成片状脱落√ A面或B面有镀层或油漆脱落现象√

蠕动泵使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

蠕动泵使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车间蠕动泵使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 2 职责 操作人员:严格按本规程操作设备,并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3 内容 泵和软管的装配 3.1.1 用手指逆时针扳动扳杆,使上压块上升至安装软管的位置。将软管自然放入滚轮与上压块之间。 3.1.2 用手指顺时针扳动扳杆,使上压块下降至软管的工作位置。 3.1.3 分别调整管卡,使其可靠地卡住软管,以防软管工作时窜动。 启动 3.2.1 接通电源,在手控方式下将【左∕停∕右旋转开关】置于“左”时,泵逆时针运行,置于“右”时,泵顺时针运行。 3.2.2 在手控方式下顺时针转动【调速旋钮】,转速递增,逆时针转动【调速旋钮】,转速递减。 停止 3.3.1 在手控方式下将【左∕停∕右旋转开关】置于“停”时,泵停止运行,最后拔下电源。 维护 3.4.1 蠕动泵开始运行时速度应逐渐提高,当启动泵以后速度不在零点时,不允许突然改变运转方向,否则将造成保险丝的熔断或齿轮的折断。 3.4.2 在逆时针位置泵会逆时针运转,在逆时针运转之前,必须先停泵,以避免损坏泵的控制线路。 3.4.3 为防止泵电机的过热,应确保电机前面和泵电路板后面的空气排气口没有堵塞。 3.4.4 系统不运行时应把软管从泵头上取下。 注意事项

3.5.1 如果泵在高速下运行,应该在每运行1小时左右更换软管或将泵头内这段软管移出泵头。 3.5.2 在泵不工作时,将压住软管的压块松开,避免长时间挤压软管使其产生塑性变形。 3.5.3 泵头的滚轮要保持清洁和干燥,否则会加快软管的磨损,缩短软管使用寿命和导致滚轮过早损坏。 3.5.4 驱动器表面和泵头不耐有机溶剂和强腐蚀性液体,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HTY-601集菌仪标准操作规程

HTY-601集菌仪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HTY-601集菌仪的操作规程,确保正确使用。

2、范围:适用于HTY-601集菌仪的标准操作。 3、责任: 3.1 QC室检验员负责按照本规程的方法操作。 3.2 QC室主任负责监督检查本规程的实施。 4、内容: 4.1操作步骤 4.1.1把仪器的蠕动泵柄和钩松开,将培养器的软管正确放入蠕动泵的定位槽内,锁紧蠕动泵柄及钩。 4.1.2在停止状态时,按一下“RUN/STOP”键或踩动一下脚踏开关,仪器即启动,显示屏上显示仪器输出转速;而仪器转运的快慢,可根据需要在仪器工作时,通过“UP”、“DOWN”键“30R”、“60R”、“100R”“160R”“220R”档位键随时调整,最高转速为220rpm,最低有效转速为30rpm。 4.1.3当更换检品和完成过滤时,再按一下“RUN/STOP”键或踩动一下脚踏开关,仪器即停止运行。 4.2注意事项 4.2.1仪器必须有效接地。 4.2.2若无菌室采用化学消毒剂消毒时,应将仪器置于密封罩内,或搬出无菌室,以免损坏电子部件和腐蚀金属配件。 4.2.3应保持取样针上的过滤膜干燥,气流畅通,正常进液。方法是在取样针插入瓶装流体样品时,应先开机,然后倒转容器瓶。 4.2.4更换检品或完成过滤时,应停机,否则会使培养器内产生过高的气压,使胶帽弹出,影响使用。可摘下胶帽放气,消除培养器的压力。 4.2.5若进液管内出现过多气泡,应将蠕动泵转速降低,并检查进气滤膜是否被浸湿,若不能进液,则检查进液针管是否畅通。 4.2.6仪器运转时切勿将手伸入蠕动泵内,待扣上蠕动泵柄和钩后再开机。 4.2.7更换或紧固转轮时必须关闭仪器电源操作。 4.2.8避免将转轮进行高温或湿热灭菌,避免转轮浸润消毒,液体进入转轮时应及时擦拭干净。

硅胶检验规范

硅胶检验规范 一.目的: 1. 为明订硅胶产品的检验流程、项目、检验工具、检验方法、需实配检查料件、罗列需检附之文件作 为对产品要求规范;为提升IQC新进人员、各工程师及主管的教育训练教材,使其能快速的了解本公司对硅胶产品之检验重点、检验项目、工具、方法、要求……等并提升进料检验水平与外验能力。 2. 订立相关技术及检验文件的基础规范。 3. 为未来新进人员教育训练教材。 4. 适用对象: 键盘厂所有干部、品质工程师、工程部 PE工程师、IQC….等。 壹?硅(硅)橡胶类料件的检验 一?标准键盘按键类: 1. 外观包装要求: 1.1 供应商送货时需配送检查报告,内需含产品之抽测的曲线图。 1.2 产品需使用PE袋或夹炼袋密封套装,每袋最大包装数量为20000 pcs ; 1.3供应我司之物料根据机种要求需要 ROH M标示。 2. 目视检查项目: 2.1 外观颜色。 2.2 检查料件外观是否有破损、缺胶、变形、异色…等不良现象。 2.3 以手指或手掌柔搓料件数次晃开约 10秒后,检视料件外观部可以有变型之现象。 2.4 将料件拉伸约增长25%寺续约2秒后放开,如此往覆3次后静置约10秒后检视料件外观 不可有变型之情形。 2.5 如果是rubber sheet时应确认每一个下料孔均被正确的冲开。 2.6 检查切断线是否有残留的过大之毛边。 2.7 检查导通柱是否有成型不良或缺胶的现象、导电橡胶是否有附着不良或印刷不良的现象。 3. 实配检查:

3.1需与配合之中板、上盖、铁板、铝板…等配合件作动作实配动态检查,配合件载记于封 面上 4. 重点注记:弹力寿命、模穴数,此部分各检查人员需了解。 5. 破坏性测试: 5.1 寿命测试—量测工具为寿命测试机,目前公司无此设备,暂时不做此项检查。 6. 尺寸检验项目: 3.1 rubber dome 的自由高度,公差值设定范围为 +/- 0.15 mm 或依设计图纸之规范—量测工具为卡尺 或工具显微镜。 3.2 rubber dome 的外围直径尺寸,公差值设定范围为 +/- 0.15 mm 或依设计图纸之规范—量测工具为 卡尺或工具显微镜。 3.3 F1 点的力量值 --------- 量测工具为荷重仪,新购设备,专人测试管理。 -Hot key类硅(硅)胶按键的料件---即多媒体硅胶 1. 外观包装要求: 1.1 供应商送货时需配送检查报告,内需含产品之抽测的曲线图。 1.2 产品需使用 PE 袋或夹炼袋密封套装,需规范每袋最大包装数量。 1.3供应我司之物料若为环保物料需做 ROHSS记。 2. 外观目视检查项目: 2.1 外观颜色 2.2 检查料件外观是否有破损、缺胶、变形、异色…等不良现象。 2.3 以手指或手掌柔搓料件数次晃开约 10 秒后,检视料件外观部可以有变型之现象。 2.4 将料件拉伸约增长 25%持续约 2秒后放开,如此往覆 3次后静置约 1 0秒后检视料件外观不 可有变型之情形。 2.5 确认每一个下料孔均被正确的冲开。 2.6 检查导通柱是否有成型不良或缺胶的现象、导电橡胶是否有附着不良或印刷不良的现象。 3. 实配检查: 3.1 rubber pad 与配合料件作实配检查时,应检视 rubber pad 是否被压缩或拉伸形成波浪状, 进而影响按键之手感。 3.2 rubber pad 与其它料件作实配检查时,应检查定位柱是否可正确对准、按键位置是否对正 无误。 4. 重点注记项目: 4.1 模穴数(模穴号码位置应于附件图纸中详细标示)。 4.2 弹力寿命 5. 破坏性测试: 5.1 寿命测试—量测工具为寿命测试机,目前公司无此测试设备,暂时不做此项检查,但是必须要求 供应商配合每批送货均需做抽样检查,并请送货时一并提供报告, 6. 尺寸检验项目:

硅橡胶制品技术标准

硅橡胶制品技术标准 一.一般标准 1.工作温度: -15℃—+80℃ 2.贮存温度: -30℃—+85℃ 3.贮存时间: A.产品在无挤压情况下平放: 可长期保贮 B.产品在挤压情况下存放:1个月 4.工作相对湿度:45℅—95℅ 5.工作气压:86-106Kpa 6.接触率:5MA在12VDC/ 0.5秒/2*107次 7.接触反弹: <12毫秒 8.绝缘电阻: >1012xx/500VDC 9.击穿电压: >25KV/mm

二.外观 1.颜色 (1).标准: 硫化装配后硅胶不外露,无较大差异 (2).检测方法: 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将标准样品或色卡与待校样品放在一起,经视力 1.0以上,无色盲的专业人员在肉眼与样品间距为30cm的情 xx下目检5秒钟. 2.偏心 (1)标准: H厚–H薄弹性壁厚度≤ 0.1MM时,模具检测时X=20℅; ≤X弹性壁厚度≤ 0.2MM时,模具检测时X=15℅ H厚+ H薄弹性壁厚度≤ 0.3MM时,模具检测时X=8% (2)检测方法: 用厚度仪测试。 3.溢料 (1)标准:

从键面向下 单色料高≥露出外壳高度+ 1.0MM,装外壳后看不见为xx. (2)检测方法: 用xx测量 4.毛边 (1)标准: 产品边缘:≤0.5MM 定位xx:≤0.1MM 5.破裂 (1)标准: 无影响装配与使用性能之处:≤1.0MM (2)检测方法: 用xx测量 6.色点凹凸点 (1)标准: 客户装配后硅胶外露部分: 无明显可见 检测方法: 在明亮的自然光或40瓦日光灯照射下,将样品放于距肉眼30CM左右处经视力

1.0以上人员目测5秒钟7.以上字符偏移 (1)标准: 中心值± 0.15MM (2)检测方法: 用工具xx测量 三.物理性能 1.尺寸 L<10 : L± 0.05MM 10≤L<20 : L± 0.08MM 20≤L<30 : L± 0.10MM 30≤L<50 : L± 0.15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