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大学生生活质量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大学生在校生活问题调查与研究报告

大学生在校生活问题调查与研究报告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在校生活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情况、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
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在校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进行了相关调查与研究。
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72份,有效回收率达94.4%。
问卷涵盖了大学生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研究结果1.学业压力问题:有78.5%的大学生表示在校期间面临过较大的学业压力,主要原因包括课业繁重、考试压力等。
2.就业压力问题:61.2%的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感到担忧,对工作的要求、竞争压力等是主要原因。
3.人际关系问题:有36.7%的大学生表示在校期间遇到过人际关系问题,包括同学之间的矛盾、社交困难等。
4.心理健康问题:有42.3%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等。
分析与讨论大学生在校生活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应对能力;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业、就业的指导,减轻大学生的压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政府、家庭以及社会也应该共同努力,为大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
结论大学生在校生活问题具有多样性和普遍性,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的措施和持续的关注。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报告,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共同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更好的环境。
以上是本次大学生在校生活问题调查与研究报告的全部内容。
感谢各位参与调查的同学,也感谢各位对此问题的关注与支持。
大学生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生活状况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已成为我国至关重要的群体之一,然而目前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备受关注,各类媒体、学者及社会机构对大学生的生活状况进行了不少的调查。
本文就对大学生的生活状况进行综合调查分析,以期为大学生成长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饮食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的饮食以方便快捷为主,相较于传统的三餐习惯,现在的大部分大学生更加偏爱零食、快餐、外卖等便捷的食物。
近一半的大学生表示每周会购买三到四次的外卖,而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在校内食堂或自行进行烹饪。
这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饮食健康,并且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二、娱乐生活在娱乐生活方面,大学生的娱乐形式多元化,包括看电影、听音乐、购物、社交等。
其中,社交受到最大关注,70%的大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一次聚会,特别是参与各种动态聚会的比例最高。
而自主开展运动活动的大学生比例较低,只有不到30%的大学生每周会安排时间进行体育活动。
三、学习状况大学是一个学习的场所,这也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所在。
但是,目前大学生面对各类娱乐活动时常会放下手中的学习任务,成为大学生学习状况的一大压力。
据调查,有约60%的大学生每周要花费不少于3小时的时间来参加校内外各种社团、比赛、活动等,导致他们往往无法专心致志地学习。
此外,近4成大学生每周都会有课后补习或进行课外培训,这也对大学生的精神状态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四、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焦点,这也是本次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结果发现,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应付父母、学业、情感、就业等各种压力,近七成大学生表示他们感觉自己有压力,且常感到孤独和压抑。
其中,睡眠不足和心理疾病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因。
综上所述,大学生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的饮食、娱乐、学习、心理健康等方面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学生们要注重更加健康的饮食,避免依赖快餐,尽量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健康食品;平衡好学习和娱乐的关系,不要过于沉迷娱乐活动,影响学业进度;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保持身体健康;适时寻求帮助,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师范生大学学习情况与生活状况调查的目标与研究方法

师范生大学学习情况与生活状况调查的目标与研究方法说实话师范生大学学习情况与生活状况调查这事儿,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先说调查目标吧。
我觉得这个调查呢,目标之一就是想看看师范生在大学主要学习哪些课程,这些课程对他们未来当老师有啥帮助。
就好比厨师要学切菜、炒菜这些基本功,师范生也要学教学方法、教育学原理之类的课程。
我就想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从这些课程里得到了该有的知识和技能。
还有一个目标是了解师范生的生活状况,比如说他们的住宿条件、社团活动参与度。
毕竟这些都会影响他们在大学的整体状态嘛。
那再说说研究方法吧。
我试过很多方法哦。
问卷调查这种方法我开始就采用了。
我设计问卷的时候就犯了个错,问题设置得太复杂太长了,就像你给人家递了一篇小作文让人家回答,谁愿意呀?后来我才明白,问卷得精简,问题要简单直接。
像问他们一周学习这些专业课程的时间,用选择的形式最好,1 - 5小时,5 - 10小时这样,别让人家去估计然后写个具体数字,太麻烦了。
访谈这个方法也很有用哦。
不过我最初找访谈对象的时候没什么规划,逮着谁是谁。
后来发现这样不行。
应该按照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去分层找,这样才能更全面。
就像一颗大树,你不能只看一面的枝叶,得全方位观察。
访谈的时候,我就跟人家聊天,不过一开始问问题问得太生硬了。
比如直接就问你对你们专业的课程安排满意吗?人家可能觉得很突兀。
后来我学会了先闲聊几句,像你是哪个地方来的呀,然后再慢慢引入话题,这样人家回答得也更走心。
观察法也少不了。
我有时候会到教室外面去看师范生上课的状态,看他们和老师的互动。
但是这个也有问题。
就是有时候你在外面看不全,而且可能影响到人家上课。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能事先得到学校或者任课老师的许可就好了,像要找一个许可的通行证一样。
再一个就是调查资料收集。
这可得全面点。
我会去看学校对师范生的培养计划,这就像一个大蓝图。
还可以看看学生自己做的课程作业什么的。
不过这些资料有的是公开的有的不是,找的时候得慢慢探索,有时候要联系学校不同的管理部门,还挺麻烦的。
师范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及质量探析1

师范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及质量探析1摘要: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
本文以师范院校大学生为被试,从对宿舍的整体满意程度、宿舍互动行为、宿舍矛盾分歧处理方式、宿舍关系影响因素4个方面,探讨了师范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及质量状况。
结果表明,师范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总体较高;独生子女学生的满意度高于非独生子女;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随着年级增长而下降;作息时间与性格是影响师范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最后,从个人、家庭和学校三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师范院校宿舍人际关系大学生现状1.问题提出现行的教育模式下,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最常参与、最直接参与的人际交往场所。
调查显示,大学生平均每天在宿舍的时间超过了60%,学生日常活动、学习小组作业、休闲娱乐等大多以宿舍为单位进行。
宿舍人际关系的好坏,既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直接体现,也反过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研究对象及方法通过对6名同学进行初步访谈,拟定了由4部分组成的调查问卷,包含对宿舍的整体满意度情况、宿舍互动行为、宿舍矛盾分歧处理方式、宿舍关系影响因素。
其后,随机选取了1471名师范大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答卷1460份,有效率99.25%。
3.研究结果3.1师范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在对宿舍的整体满意度方面,81.1%的学生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
这与学生自评与舍友相处情况的数据相吻合,与舍友相处融洽和非常融洽的学生占比81.2%。
即师范院校大学生宿舍氛围大部分较为融洽,总体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也较高。
8.6%的学生表示对宿舍人际关系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虽然比例不高,但是这部分明确表达对宿舍人际关系不满的学生应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93.7%的学生认为宿舍人际关系很重要,37.5%的学生认为舍友的言行会对自己造成大的影响。
详见表1。
表1师范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体满意度情况在宿舍的互动行为方面,51.9%的学生表示会经常与舍友一起讨论学习内容,共同进步;81.2%的学生反映舍友间在生活上能互相提供方便,互相帮助;66.7%的学生认为舍友间能进行情感交流,分忧担愁、共享快乐;59.3%的学生宿舍里有集体活动;43.3%的学生认为宿舍里没有小团体或者小团体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不大。
大学生生活情况调查

大学生生活情况调查一、调查背景大学生是处于成长和学习阶段的群体,其生活情况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生活现状,本文对大学生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不同学院、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了面对面和在线问卷的发放。
共有500名大学生参与了本次调查。
三、调查结果3.1 学习情况•学习压力:超过60%的大学生感到学习压力较大,其中有近30%的学生表示压力非常大。
•学业规划:有80%的大学生表示对未来有一定的学业规划,其中有一半的人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职业发展计划。
•学业成绩:超过7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成绩感到满意。
3.2 生活情况•生活费用:近50%的大学生表示生活费用较为拮据,需要节俭生活。
•休闲娱乐:超过80%的大学生会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或者运动锻炼,以放松身心。
•社交圈子:大部分大学生表示在大学里扩展了自己的社交圈子,有利于个人发展。
3.3 心理健康•心理压力:近70%的大学生表示偶尔会感到心理压力,需要寻求帮助或自我调节。
•心理疾病:少数大学生表示有过焦虑或抑郁情绪,但多数人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
四、调查分析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普遍面临学业压力大、生活费用较高等挑战。
然而,大部分大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并且在学习、休闲娱乐、社交等方面也寻求平衡。
面对心理压力,大多数大学生也能够积极应对,这表明大学生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和心理韧性。
五、建议与展望针对大学生生活情况,我们建议学校和社会应该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更好的心理辅导服务。
同时,学生个人也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挑战。
六、总结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生活情况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面对挑战的同时也展现出了积极面对和适应的能力。
希望通过本次调查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大学生生活情况的关注,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支持。
师范类本科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现状调查研究

师范类本科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现状调查研究师范类本科生培养质量是衡量高校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为了提高师范类本科生培养质量,需要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学生对培养质量的满意度以及存在的问题。
以下是一份可供参考的1200字以上的调查研究报告:一、引言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其中有效回收90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问卷内容主要涵盖了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实践教学、导师指导、学科基础等方面的问题。
问卷调查结果将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
三、调查结果分析1.课程设置方面大多数被调查学生对课程设置表示较为满意,认为涵盖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然而,一部分学生认为课程设计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环节。
2.教学质量方面大部分被调查学生对教学质量表示满意,认为教师教学水平较高。
然而,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3.实践教学方面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实践教学环节相对不足,认为实践教学的机会和资源有限。
他们认为实践教学可以帮助他们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导师指导方面大部分学生对导师指导表示满意,认为导师对学生的科研和学术指导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然而,也有学生反映导师指导存在过于宽泛和不够专业的问题。
5.学科基础方面学生对学科基础的满意度相对较高,认为学校的学科基础较为扎实。
但也有学生认为学科基础薄弱,不足以应对未来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四、问题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问题:1.实践教学不足:部分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环节相对不足,导致他们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教师教学方法和资源不足: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法不够针对性,缺乏教学资源。
3.导师指导问题:部分学生认为导师指导过于宽泛和不够专业,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科研和学术指导。
五、改进建议为了提高师范类本科生培养质量,以下是一些改进的建议:1.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大学生生活质量调查报告

大学生生活质量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中国大学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大学生群体逐渐壮大。
他们是当代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人才。
然而,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独立生活的挑战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大学生们的生活质量备受关注。
为了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以下是有关调查结果的报告。
首先,大学生的学业压力普遍较大。
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认为学业压力是他们生活中最大的挑战之一。
这主要是由于教育制度的改革和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所致。
学业压力使得大学生们需要长时间投入学习,他们经常熬夜或放弃休息时间来完成课程作业和复习考试。
这种长期紧张的学习状态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其次,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得到提升。
大学是一个人生阶段的转折点,大学生需要面对许多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挑战。
在我们的调查中,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逐渐适应独立生活,并学会了自己管理时间、处理日常事务以及解决问题。
通过和同学合租房、参与社团活动以及在校外打工,大学生们逐渐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
然而,面对独立生活的挑战,大学生们的经济压力也相应增大。
由于学费的增长以及生活成本的上升,大部分大学生需要通过勤工俭学或家庭经济支持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用。
在我们的调查中,近6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为财务问题而焦虑和压力倍增。
这也意味着他们在学业和社交之间需要做出艰难的选择,可能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此外,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较为突出。
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学业竞争以及社交关系的复杂性往往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根据我们的调查,超过50%的大学生表示他们曾经或者正在面临心理困扰,如学习焦虑、抑郁和情绪波动。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了解,很少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和帮助。
面对大学生生活质量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现状。
首先,高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大学生了解和处理心理问题。
大学生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07
结论和建议
调查结论总结
01
大学生生活状况整体良好,但存 在一些问题,如学业压力大、时 间管理不善、社交圈子狭窄等。
02
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缺乏健康 的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对未来
职业规划不够明确。
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的时间过长,对身心健康产生负 面影响。
03
大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需求较大 ,但实际寻求帮助的人数较少。
04
对大学生生活状况的建议和展望
01 02 03 04
大学生应合理规划时间,平衡学业、工作和生活,注重身心健康。
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职业规划指导服务,帮助 学生解决困惑和问题。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社交活动,拓展人际关系,提高综合 素质。
社会各界应关注大学生的生活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社交活动参与度
校园社团和组织
大学生参与校园社团和组织的程度较高 ,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扩大社交圈 ,培养兴趣爱好和领导能力。
VS
校园文化活动
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较高, 如文艺演出、讲座、展览等,这些活动有 助于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拓展视野。
对社交生活的满意度Fra bibliotek满意度调查
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大学生对社交生 活的满意度。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交生活表示 满意,认为自己能够与同学、老师和家人保 持良好的关系。
工作经验。
奖学金与助学金
03
许多大学设立了奖学金和助学金,以支持品学兼优和经济困难
的学生完成学业。
03
学习状况
学习态度和目标
总结词
学习态度积极,目标明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 0— 0 10分 , 得分越高 , 说明生活质量越好。处理得 各领域 的标 准化 得分如 表 1 。
表 1 大学生生活质量得分情况 ( S 主± )
领域
生 理 领域
x±
6 .0± .8 8 1 7 5
领域 环境领域
x± 5 .0±64 51 .6
社 会 关 系 领 域 7 .9±1 .0 47 0 6 总 的生 活 质 量 6 .245 3 5 6 .6 -
适 应 学习 和工作 的需 要 , 须 具 备 良好 的生 理 、 必 心理 、
4 数据处理 . 将所 收 回 问 卷 用 E iaa软 件 录 入 数 据 , 用 pD t 运
S S 1. P S30软件相 关数 据进行 卡方 检验 、 多元 回归分 析 等数 据分 析处理 , 从而 对统计 结果 进行分 析 。
(3 1 ) 非 独 生 子 女 28人 (6 6 ) 缺 失 1人 2 .% , 9 7.% ,
(.%) 各领域得分和总的生活质量得分均标 准化 03 ,
研究对象为某市 师范类高等院校全体在校 大学 生, 随机抽取 4 0 2 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
2 抽样 调查方 法 . 参 照相 应文献 , 合该校 实 际情 况 , 结 采用整 群抽样 的方 法 , 给学 校所 有 学 生宿 舍 编号 , ecl 件 随 机 用 xe 软 抽取 7 3个宿 舍 。培训调 查员 , 让每 个调查 员去 宿舍 做 问卷 调查 , 调查所 被抽 取宿舍 的所 有 同学 。
对 象和方 法 1研 究对 象 .
1 基本调 查情 况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共 发放 问卷 4 0份 , 回 39份 , 效 39份 , 2 收 9 有 8 问
卷 回收 率 为 9 % , 效 率 9 % 。 其 中 男 生 11人 5 有 7 5
(8 8 ) 女 生 2 8人 ( 12 ) 独 生 子 女 9 人 3 .% , 3 6.% ; 0
S S 1. 软件做对半效度分析 , P S3 0 统计结果表明分半信
域、 心理领域 、 独立性领域 、 社会关系领域 、 总的生活质
量方面的得分都高于非独生子女 , 在环境领域得分低 于 非独生 子女 。在 心理领域 中独 生子 女和非 独生 子女
有 统计 学意 义 。
: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 目(1L 7) 山东省统计 局统计科研 J F0 ; 0
心理领域
独 立 性 领 域
6 .74 .4 6 1 7 7 -
6 . 5± .6 3 9 9 8
3制定《 . 师范院校大学生生活质量测评调查表》 参 照 WHOQ L 10调 查 表 , 据 师 范 院 校 大 学 O -0 根 生实际生活情况 , 从生理 、 心理 、 独立性 、 社会关系和环
结 果
社会适应能力。而当今主要针对非健康人的生活质量
研究 , 针对 师 范院校 大学生 的生 活质量 研究 则很少 , 本
文对 40 2 名师范院校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进行相关性研究 , 为高等教育部门改善高师院校大学
生 学 习环境 、 提高大 学 生 生活 质 量 制定 相 应 对 策提 供 科 学 的理论依 据 。
大学生 生活质 量是 指大学 生现实 生 活经历 的客观
度为 0 70 说 明问卷设计 科学合理 , .5 , 符合 统计学要
求。
状态及其主观感受。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 的社会群 体, 面临着学习 、 择业 、 人际关系、 恋爱等多种问题 , 而 师范 院校学 生面 临 的学 习 和就 业 压力 更 大 , 为更 好地
重点课题( T 0 6 K 15 )
Ch n s o m a fHe l t t t s De 0l VO . 8. ieeJ u lo a t S a i i . c2 1. 1 2 No. h sc 6
2 不同性别 大学 生生 活质量 得分情 况 .
从表 2中可以看出男生在心理领 域 、 环境 领域 和总
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女生, 在生理领域、 独立性领域和
有统计学意义 , 在其他 方面 的差别均无 统计 学意义 。
境五大领域设计了 4 2个条 目, 制定了《 师范院校大学 生生活质量测评 调查表》 。并 在全校 随机选 取了 0 7
中 国卫 生 统 计 2 1 0 1年 1 第 2 2月 8卷第 6期
师 范 院校大 学 生 生活质 量 现状 调查 及 相关 因素 分 析
四川文理学院数学与财经系(300 张晓梅 650 )
【 提 要】 目 的 本文 旨在通过调查师范院校 大学生 生活质量情况 , 了解 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现状及影 响因素 , 全面 为高等教育部门改善大学生学 习环境 、 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制 定相应政 策提供科 学 的理论依 据 。方法 从 社会 关系 、 生 理、 、 心理 独立性和环境 领域制定《 师范院校 大学生生活质量评价调查表》对 调查 表的信度 、 、 , 效度 反应度和可行度进行 严 格的评价。运用整群抽样方 法 , 抽取某师范院校 4 0名学生进 行生活质 量调查 , 2 并进行 统计分析 。结果 各领 域得分 由 高到低依次为社会关系 、 生理 、 心理 、 独立性 和环境 领域 ; 生活质 量在 性别 、 年级 、 是否 为独 生子女方 面没有 统计 学差异 。 结论 人际关系 、 对生活 的信心 、 睡眠时间、 就业 压力 、 专业满意度 、 体育 锻炼 、 习成绩满 意度和 家庭 摩擦等 因素是师 范 学 院校大学生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 关键 词】 生活质量 ( O ) WH Q L10 整群抽样 逐 步回归 Q L O O一 0
社 会关系领域得分低 于女生 , 但只有 在环境领 域 的差 别
级数学与财经系同学作为问卷对半效度测评的观察对
象 , 发放 问卷 5 共 4份 , 回 5 收 4份 , 用 E ia 运 p t D a与
3 是否为独生子女分组大学生的得分情况 .
从表 2 统计结果来看 , 大学生独生子女在生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