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关系的演变--非常棒的课件
合集下载
美苏争锋 PPT课件 5 人民版

基本 既有缓和又有紧张
态势
优势在美
缓 重大 和 事件 紧
张
结束对奥占领 苏承认西德 赫鲁晓夫访美
柏林墙事件 古巴导弹危机
苏攻美守
美从越南撤军 尼克松访华
苏在亚非扩张 入侵阿富汗
美攻苏守
苏从阿富汗撤军 美推行“星球大
战”计划
对华 苏 推行锋权主义
军事威胁
政策 美 孤立、禁运、封锁 逐步实现正常化
中苏关系正常化 加强合作
第一阶段美苏政策变化的原因
苏:实力增强;对外政策的调整 美:继续推行锋权主义;实力相对削弱
在第二阶段,美苏争锋战略变化的原因:
通过勃列日涅夫改革,经济有所发展 苏联 利用高度集中体制加大国民经济军事化
经济增长趋于缓慢(经济危机、经济滞胀) 美国
越南战争加重经济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第三阶段政策变化的原因
美国实际上承认了美 苏同为超级大国的事实。
修建柏林墙
勃兰登堡门
柏林分裂的见证(1961——1989年)
古巴导弹危机
U-2飞机拍摄的古巴导弹发射场照片。 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在美国方面。
尼克松和“尼克松主义”
美国第37任总统 理查德·尼克松 (1913—1994)
“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 主张亚洲国家自己处理本身事务, 自己对自己负责;承认国际战略 格局已发生变化,不再仅仅有美 苏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 西欧、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 量中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我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 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材料二:尼克松说:“二、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我们某个盟国的自由,或威胁某个我们 认为其生存关系美国安全的国家的自由,我们将提供保护;三、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 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但我们指望直接遭受威 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 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 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
美苏争锋PPT课件13 人民版

A、都是大国控制的军事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
•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
•
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
44、有志者事竟成。
•
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
•
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
•
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
•
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
•
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
•
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
•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
•
42、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
•
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
2、“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D )
A、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 B、帮助欧洲经济复兴 C、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 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3、美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
立北约的目的是( A )
A、遏制苏联
B、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C、镇压人民革命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
•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
•
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
44、有志者事竟成。
•
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
•
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
•
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
•
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
•
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
•
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
•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
•
42、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
•
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
2、“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D )
A、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 B、帮助欧洲经济复兴 C、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 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3、美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
立北约的目的是( A )
A、遏制苏联
B、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C、镇压人民革命
美苏冷战 PPT课件

到底是由国家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
一条腿上的巨大决的定的!俄国 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 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
雅尔塔系:
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 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 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 (今属乌克兰)举行的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体系中的合作主要表现在:
性质、越南、美国、国际
4.阶段特征
(1)二战后,世界在全面“冷战” 和局部热战间交替。
(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 接武装冲突。
冷战的影响
1.消极影响:
两大军事集团开展军备竞赛,世界局势长期 紧张(国家分裂、局部热战、核危机)。
2.积极的影响:
A.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 B.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共存借鉴,推动世界发展。 C.不结盟运动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美苏争霸第一 50年代中-------阶--段------------60年代初
平起平坐, 实力增强, 苏美合作, 改变斯大林 共主宰世界 对外战略
和平政策,实弱力,相不对得削不 占有优势 承认苏美同
为超级大国。
签订对奥和约 联邦德国建交 赫鲁晓夫访美
修筑“柏林墙” 古巴导弹危机
第二阶段
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
美苏争锋的重点是欧洲,焦点是德国。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1945)
西方占领区实行货币改革(1948),导 致德国经济的分裂,引起第一次柏林危机
德国一分为二(1949),但边界 一直开放
柏林墙(1961)
你能说说朝鲜 战争吗?
越战(1961----1975)
原因
美国取代法国统治越南南部(北部是以胡志明为首越南民主共和国) 美国 冷战的产物(遏制社会主义,防止东南亚倒向共产主义一边)
一条腿上的巨大决的定的!俄国 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 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
雅尔塔系:
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 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 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 (今属乌克兰)举行的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体系中的合作主要表现在:
性质、越南、美国、国际
4.阶段特征
(1)二战后,世界在全面“冷战” 和局部热战间交替。
(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 接武装冲突。
冷战的影响
1.消极影响:
两大军事集团开展军备竞赛,世界局势长期 紧张(国家分裂、局部热战、核危机)。
2.积极的影响:
A.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 B.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共存借鉴,推动世界发展。 C.不结盟运动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美苏争霸第一 50年代中-------阶--段------------60年代初
平起平坐, 实力增强, 苏美合作, 改变斯大林 共主宰世界 对外战略
和平政策,实弱力,相不对得削不 占有优势 承认苏美同
为超级大国。
签订对奥和约 联邦德国建交 赫鲁晓夫访美
修筑“柏林墙” 古巴导弹危机
第二阶段
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
美苏争锋的重点是欧洲,焦点是德国。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1945)
西方占领区实行货币改革(1948),导 致德国经济的分裂,引起第一次柏林危机
德国一分为二(1949),但边界 一直开放
柏林墙(1961)
你能说说朝鲜 战争吗?
越战(1961----1975)
原因
美国取代法国统治越南南部(北部是以胡志明为首越南民主共和国) 美国 冷战的产物(遏制社会主义,防止东南亚倒向共产主义一边)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1课件:1-9-1美苏争锋 53张

必修一 专题9
第1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二战后美国援助的欧洲 国家和接受美国援助的欧洲国家完全是资本主义国家, 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一个也没有,这主要体现了意识形 态(或缩小为“社会制度”)的斗争。
【答案】C
必修一 专题9
第1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思维拓展 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集团、两大 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 要形式,“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必修一 专题9
第1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互动探究
必修一 专题9
第1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探究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产生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5 年日本投降后,美、苏两国以北纬 38
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后来,在朝 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 人民共和国。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必修一 专题9
第1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材料二
材料三
必修一 专题9
第1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材料四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材料五
“二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 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欧洲联合与合作 的必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表现出来。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一 专题9
第1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化、改组和多极化发展的新时期,呈现出由剧变到缓慢 发展的态势,出现了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为标志的两 极格局的结束,“一超多强”的形成和多极化趋势的加 强,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的曲折发展趋势锐不可挡,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主题。
美苏争霸(修订版)优选PPT课件

“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给我个理由好吗?”她猛的抬起头,含泪的双眸压迫着我,使我不敢注视她 “恩这个..我觉得我不想再骗你了,我觉得我不爱你,我怕越到后来,我就越难受,我也不希望你受到伤害,我不能这么对你……”我显然也很激动。 “那你就能这样对我?你这样就不伤害我?你难受?难受当初为什么要接受我?” “这个……….”被她一连串的问题问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说真的,我也不想说,真的不想说,无论我说什么,只能是对她更大的伤害,所以,我选择了沉默…… 她走了,就这样流着泪走了,走时只留下一句:不管以后我遇到什么样的男朋友,我都不会象这次一样付出我的全部,你们都是一样的,……我恨你! 10月1日,又是一个应该让我永远都记得的日子,我一个人站在20路终点站,看着手挽手走在一起的情侣,心里有种感觉。“我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接二连三的伤害她们……” 2年前,我20岁,在一所名声还不错的职校读书,显然已经消除了没有考进高中的阴影的我过的还不错,身为班干部,整天忙于班级的工作,很少去想什么感情的事情,可是,却又偏偏让我陷入其中。 那是我们班的班花(至少我和我的几个朋友是这么想的),不知是什么原因,她竟然和我同桌,要知道,当时是很少有男女生同桌的,面对男同学门羡慕的眼光,我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味道,“为什么老师要让她和我坐”我有时也会自言自语。 她真的很漂亮,上课时,我的思想总是会被她给带过去,我不想看,但又偏偏控制不住,那时我才突然领悟到异性相吸的强大能量。“这毕竟是科学真理,我也没法改变”我常想。她好象也被我吸引,虽然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她会接受我(我长的也不帅,身材也算不上标准),我们还是走到了一起,这或许就是日久生情。 往后的日子,我们很快乐,我的状态也特别的好,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也在校艺术节上获得歌唱一等奖。同学们都说我们是被爱给催化的,我也欣然接受。我真的很怀念那些日子,说实在的,我觉得爱在某些时候的确是种催化剂,能让人焕发斗志,正如有些人为了爱而改变了一生。 可是,生活往往不会都那么如意,就象港台片里拍的一样,总有些事情会发生…… 随着她在学校的崭露头脚,她的追求者也就越来越多,有长的很帅的,有才华横溢的,有很有钱的,还有在外面混的.这无形中给了这些每样都差一点的我很大的压力,虽然我知道,她最爱的还是我,可是,我仍然难以解开心中的结,太完美的女孩总是难以让人接近,更谈不上相处了,相比较自己,就显得非常平庸,或许我真的和她不配……. 三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都要毕业了。一天,她对我说:“你说我们要不要去一个地方工作?”“不要吧,在一起上班不太好”我考虑后说,突然,我愣住了,我感到我这一年来有多么的痛苦,在学校我们每天都坐同一张桌子都这样,要是到了社会上而且还不能时时刻刻在一起,那样的话………..我都不敢保证今后会发生什么,毕竟我还是太小,我不能接受以后的更大的痛苦,亦没有对我们将来的信心。“我该怎么办?”我几乎要崩溃了,我突 然好想马上离开这些她,一个人有多么自由,不需要为这些事而犯愁,可是我偏偏不能忘记她的笑,她挽着我的胳膊听我说笑话的情景。这一晚,我睡不着,直到凌晨3点,我终于在下了决定后昏昏睡去…… 这是我第一次做出这么大的决定(比中考还大),也是我最后悔的一个决定。就这样,我们分手了,我的理由是我太小。虽然我知道这是个连我自己都不相信的理由,可我还是用了,她哭了。 那年的情人节,也是我又开始独身的第一个情人节,我收到了她给我的贺卡,她说她很怀念那些日子,希望能够再有这样的机会。我在矛盾和痛苦中给她回了信,告诉她,不要再给我写信…… 又过了三年,在这三年中,我长大了,也成熟了,我也曾多次尝试接受别的女孩,试图去忘记她,可是每一次都伤害了她们。因为在潜意识中我常常拿她们和她做比较,而她们只是她的影子,我无法再去接受别的女孩子,因为我的确太爱她了。 三年后的我,很后悔,不,应该是非常的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会放弃?因为自己怕伤害?可是结果呢,正是自己去不断的伤害了别的女孩子的感情,或许也包括了当初的她,为什么我就不能勇敢的接受呢,因为我真正爱的就是她呀。 爱她,就应该真心的爱她,不该让她受伤害,更不要害怕被伤害,因为一旦你怕被伤害,而她却真正的在被你伤害。爱她就不该放弃。我们当然应该努力做到最好,但人是无法要求完美的。我们面对的情况如此复杂,以致无人能始终都不出错。
美苏争锋优秀课件6

——罗斯托,《美国在 世界舞台上》
共产党和工人党中央情报局
在美苏冷战全面开始的形势 下,1947年在波兰成立了欧洲九 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以加 强各国共产党之间的情报交流和 协同动作。决定总部设在贝尔格 莱德,出版机关刊物《争取持久 和平,争取人民民主》。苏联出 席会议的有日丹诺夫和马林科夫, 除了东欧各国党外,法共和意共 也参加了情报局。情报局实际上 是联共(布)控制、干预兄弟党 的国际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是共 产国际的恢复。1948年2月,捷克 斯洛伐克发生二月事件后,多党 联合执政的局面结束。进一步加 剧了对抗的气氛。
第一课时 美苏争锋
2.形成的过程: 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主张遏苏反共) →正式开始: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美国提出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对抗加剧:1947年6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复苏西欧经济;控制西欧;压制苏联) “情报局”和经互会的成立 →正式形成:1949年北约组织和1955年华约组织的建立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三、“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主要事件: 欧洲:德国分裂; 亚洲: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美洲:古巴导弹危机 2.影响:P140-141 A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形势紧张 B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 战的爆发,世界形势逐渐走向缓和 C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相互借鉴和学习, 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D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出现了多极化 趋势,如第三世界,欧共体等
战前力量分布的多极格局被两极格局取代,“新的权力天平上 只剩下美苏两国”,两大政治军事强权德国和日本以及意大利从国 际权力结构和秩序中被排除出去,英、法两个传统强权被削弱。 传统的以西欧为国际力量重心的格局发生改变,一个欧洲的 “边缘”国家和一个新兴移民国家成为新的国际力量中心。自第二 次产业革命以来“欧洲均势”时代向“全球政治”时代的转变进一 步深化。
共产党和工人党中央情报局
在美苏冷战全面开始的形势 下,1947年在波兰成立了欧洲九 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以加 强各国共产党之间的情报交流和 协同动作。决定总部设在贝尔格 莱德,出版机关刊物《争取持久 和平,争取人民民主》。苏联出 席会议的有日丹诺夫和马林科夫, 除了东欧各国党外,法共和意共 也参加了情报局。情报局实际上 是联共(布)控制、干预兄弟党 的国际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是共 产国际的恢复。1948年2月,捷克 斯洛伐克发生二月事件后,多党 联合执政的局面结束。进一步加 剧了对抗的气氛。
第一课时 美苏争锋
2.形成的过程: 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主张遏苏反共) →正式开始: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美国提出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对抗加剧:1947年6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复苏西欧经济;控制西欧;压制苏联) “情报局”和经互会的成立 →正式形成:1949年北约组织和1955年华约组织的建立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三、“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主要事件: 欧洲:德国分裂; 亚洲: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美洲:古巴导弹危机 2.影响:P140-141 A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形势紧张 B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 战的爆发,世界形势逐渐走向缓和 C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相互借鉴和学习, 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D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出现了多极化 趋势,如第三世界,欧共体等
战前力量分布的多极格局被两极格局取代,“新的权力天平上 只剩下美苏两国”,两大政治军事强权德国和日本以及意大利从国 际权力结构和秩序中被排除出去,英、法两个传统强权被削弱。 传统的以西欧为国际力量重心的格局发生改变,一个欧洲的 “边缘”国家和一个新兴移民国家成为新的国际力量中心。自第二 次产业革命以来“欧洲均势”时代向“全球政治”时代的转变进一 步深化。
美苏争锋-课件

• ③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__________组 织建立,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 苏为首的两大_________集团对峙局面的 形成。
• 美国为什么对苏联采取“冷战”政策?
• 1.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膨胀, 同时苏联的政治军事实力也大为增强,成 为美国争霸的主要障碍。
• 2.由于苏联势力的增强,美国不敢贸然 发动进攻,不敢采取直接武装对抗的形式。
• A.表明了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 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 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 家的武装进攻
• C.实质是马歇尔计划
• 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杜鲁门主 义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核心,标志着 “冷战”正式开始,因而引起苏联的极力 反对,故选A项。B项中的“武装进攻” 与冷战不符,排除。杜鲁门主义的表现之 一是马歇尔计划,其实质是控制欧洲,称 霸世界,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 极格局最终形成。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3/52021/3/52021/3/5Fr iday, March 05,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3/5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3月5日星期 五2021/3/52021/3/52021/3/5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析考点·重点 对应学生用书P57
化
抓重点 重技法
考点一
全面认识美苏“冷战”
• 1.美国的“冷战”政策
美苏冷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
![美苏冷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b2144cf78a6529647d5395.png)
4.四个过程:雅尔塔体系,奠定两极格局基础;“铁幕” 演说,发出“冷战”信号;“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 正式开始;北约和华约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5.五个影响:两大阵营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 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推动了世界整体发展; 大国强权政治恶化国际关系,造成朝鲜分裂、德国分裂、 欧洲分裂甚至世界分裂;国际局势动荡和不平等的国际 关系,妨碍世界经济发展;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 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促进我国经 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增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 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 的发展趋势,拉动全球经济增长,为国际合作提供范例。
概念辨析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的关系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是两极格局的基本框 架。 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 系。 两极格局下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促进了两极格 局的形成。 一般而言,两极格局的结束意味着“冷战”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 的瓦解。
随堂训练(2016·江苏卷,23)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 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 000字的“长电报”。电
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
4.(2016·全国Ⅰ卷,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
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
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