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加工基本知识

铜加工基本知识
铜加工基本知识

铜加工基本知识

龚寿鹏

二○○九年八月

目录

1、铜及其合金的基本知识

2、我国铜加工工业的现状

3、我国铜加工材的几个热点品种

4、铜板带、铜杆和铜合金线材产品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5、近期国内铜板带和铜线杆技术改造项目情况

6、铜加工产业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7、产业政策

8、有色金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的今后产业调整和振兴的几个

问题

1、铜及其合金的基本知识

1.1 铜的特性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使用铜的国家之一,距今已有近五千年历史。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记载铜合金性能和成分之间关系的国家。在冶炼和加工技术方面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成就,在冶金史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我们伟大的祖国,对以铜为代表的金属与合金的发现和使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就使用了青铜器,到了商殷时代,达到鼎盛时期,成为世界青铜文化史中的宝藏。以后历代的冶炼和加工技术又不断改进和提高,曾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据考古学家证实,我国发现的铜制品,其年代之久,分布之广,数量之多,制作之精,在世界上是屈指可数的。1978年在甘肃东乡出土的一把青铜刀,经测定,其年代为公元前2750年,它表明了我国人民在距今4750年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已掌握了铜及其合金的冶炼和加工工艺。我国在刚刚进入奴隶社会的夏朝就已铸造铜器,到了夏朝晚期,又能用铜制作工具。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青铜器,就有大量的生产工具,还有武器和礼器。到了商殷时代,铜的冶炼、熔铸和造型艺术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世界闻名的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戊鼎,重达875公斤,高1.33米,制作精巧,花纹瑰丽,造型优美,在古代世界青铜文化中十分罕见。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掠夺,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使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铜工业与其它金属工业一样处于落后、停滞、凋敝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铜加工工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崭新的姿态迅速崛起,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1949年到1983年,铜加工材产量由2102吨增加到259985吨,到2008年达到748.59万吨。铜加工企业在解放前仅上海、烟台、沈阳寥寥几家以及重庆、武汉等地兵工厂,至目前大约有1300多家。这些企业大部分分布在浙江、广东、上海、河北和安徽等省市。

在金属材料中,铜及其合金的应用仅次于钢铁和铝,是重要的金属材料。金属铜,元素符号Cu,原子量63.54,纯铜比重8.93,熔点1084.5℃,呈玫瑰红或淡红色。铜矿资源主要来自斑岩铜矿,以硫化铜矿为主。品位低,一般为0.5~1.5%,经采选得到15~40%铜精矿,经火法或湿法冶炼而得到粗铜,再经电解得到纯铜。

铜具有优良的导电率和热导率,抗腐蚀能力强,易于加工,抗拉强度和疲劳强度好,因此被广泛应用。铜的导电性仅次于银,导热性在银和金之间,是工业中最广泛应用的导电、

导热体材料。铜及其合金通常是非磁性的,又易于被钎焊,还可以用各种气焊、电弧焊和电阻焊进行焊接。具有特殊颜色的标准铜合金可用作装饰件,还可以被抛光和磨光成所要求的纹理和光泽。铜及其合金还可以被电镀,用有机物涂层或化学着色。

1.2 分类、用途及牌号和状态的表示方式

铜及其合金习惯上分为紫铜(纯铜)、黄铜、青铜和白铜四大类,以铸造和压力加工产品(板、带、箔、排、管、棒、线、型八大类)提供使用,广泛用于电气、电子、电讯、仪表、冶金、机械、交通、建筑、化工、海洋工程等几乎所有工业和民用部门。据统计,在我国124个产业中,有113个产业使用铜产品。铜的消费水平与国民经济GDP线性相关系数高达0.9。

1.2.1 紫铜

实际上是工业纯铜,铜(Tong)的代号为“T”。由于纯铜的新鲜表面呈玫瑰红色,表面氧化形成氧化铜(Cu2O)后呈紫红色,故又称紫铜。

铜是以纯状态应用的金属,约占2/3,主要用来加工成线材、排材、板带和管棒材,作为电导体和热导体。

(1)纯铜(含氧铜、韧铜)。有T1、T2、T3等,特点是含适量氧,铜中的杂质被氧化而大部分被排除。有利于电导和加工成型,但在高温还原性气氛中易出现氢脆病。

(2)无氧铜及脱氧铜。有Tu1、Tu2、Tp1、Tp2等代号,特点是氧含量极少,无氢脆病,在脱氧铜中还残留少量脱氧剂元素。无氧铜有高的电导率,广泛用于电真空仪器与玻璃封焊导线。脱氧铜一般用磷或锰脱氧,通称为磷脱氧铜或锰脱氧铜,应严格其脱氧剂的残留量,多用于焊料。

(3)特种铜、有银铜、砷铜、碲铜、铁铜等。特点是分别加入了不同的微量元素,以取得其特有的性能。近期将铜中添加少于3%的其它元素所组成的应用于电子工业作引线框架和连接器的高性能铜合金均包含在这一类特种铜中,对此,又称高铜合金。

铜加工基本知识

②砷、铋、锑可不分析,但供方必须保证不大于界限值;

③经双方协商,可供应P小于或等于0.001%的导电用T2铜;

④TU0[C10100]铜量为差减法所得。

第 3 页共25页

铜加工基本知识

1.2.2 黄铜

黄铜是以铜为基体,以锌为主要加入元素的铜合金,一般呈金黄色或淡黄色,黄(Huang)铜的代号为“H”。铜锌二元合金称简单(或普通)黄铜,再加入其它元素称复杂(或特殊)黄铜,按第三组元素命名,用元素符号表示,主要有铅黄铜(Hpb)、锡黄铜、铝黄铜、铁黄铜、镍黄铜、锰黄铜、硅黄铜等。

黄铜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机械性能和耐蚀性,有的还有较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特别是具有金黄色的光泽,是重要的装饰材料。黄铜是应用最广泛,使用量最大的铜合金材料。

表2 加工黄铜化学成分

1.2.3 青铜

青铜在历史上出现最早,原指铜锡合金,现在除以锌和镍作主要加入元素的铜合金(黄铜和白铜)外的其它铜合金,都称之为青铜。按主要合金元素命名,也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主要有锡青铜(Qsn)、铝青铜、铍青铜、硅青铜、锰青铜、铬青铜、镉青铜、锆青铜等。

青铜由于添加的元素不同,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锡青铜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和耐蚀性,是重要的弹性铜合金材料。铝青铜有好的机械性能,高的耐磨性和抗蚀性,是制作高强度零件,耐磨、耐蚀元件的重要材料。铍青铜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和弹性,且弹性稳定性好,耐疲劳、耐磨、耐蚀、耐寒,无磁性,导电,导热,受冲击不发生火花,是工业中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的最重要的金属材料之一。

铜加工基本知识

表3 锡青铜的化学成分

第 5 页共25 页

1.2.4 白铜

铜为基体,以镍为主要加入元素的合金,称为白铜,白(Bai)铜的代号为“B”。铜镍二元合金称简单(或普通)白铜,再加入第三组元素,称复杂(或特殊)白铜,按第三组元素命名。主要有锌白铜、铝白铜、锰白铜、铁白铜等。镍能显著提高铜的力学性能、耐蚀性能、电阻和热电势。工业上应用的白铜主要分为耐蚀结构用的白铜和精密电阻用白铜两大类。我们主要从事耐蚀结构用白铜的生产,而精密电阻用白铜由电工行业归口。

铜加工基本知识

②特殊用途的B19白铜带,可供应硅含量不大于0.05%的材料;

③BMn3-12合金、作热电偶用的BMn43-0.5合金,为保证电学性能,对规定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成分,允许略微超出表4的规定;

④Cu+所列出的元素总和≥99.5%;

第7 页共25 页

1.3 品种和状态

铜及其合金加工材按其外形分为板材、带材、箔材、排材、管材、棒材、线材和型材等八种品种(俗称八大类)。一般来讲,当带材的厚度小于0.1毫米时称为箔材(我国海关称厚度小于0.15毫米为箔材),棒材和线材的划分除了直条和卷盘外,通常将直径小于5毫米的卷盘状称为线材,而以直条供应的称为小棒。

状态及表示方法

加工铜及其合金习惯上是以轧制或拉拔的冷变形量的大小来规定和表示其材料的状态。对可热处理的铜合金,为补救这一情况,对外制定了一套标准代码,对每一种状态都作了标准化说明。

表5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状态名称及代号

2、我国铜加工工业的现状

2.1重复建设现状有所遏制,生产能力增长过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驰入快车道,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了对铜加工材的巨大需求。市场需求及经济利益的驱动,促使各地纷纷上项目、建工厂。表现在“七五”末到“八五”间盲目上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铜加工材的产能从1990年的78万吨锰增到1995年的252万吨。企业数量也快速从500多家增长到1000多家。“九五”期间,特别是后期,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产业政策和法规,如“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当前工商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重点”以及“淘汰落后生产能、工艺和产品目

录”、”工商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等有效地制止铜加工业的重复建设。使生产能力的增长明显趋缓。1999年底仅比1995年增加了3.5万吨。可进入21世纪以后,特别是近几年,各地由于地方经济发展,利益的驱动,各部门、各地区对国家政策宏观指导文件执行不力,又上了不少项目。有些大项目体现了技术进步是发展的需要,但过多的大项目建设也促使产能过剩、利用率的下降。与此同时,各地中小企业纷纷相继进行技术改造,进一步扩大产能,还有不少地方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又有所抬头,也进一步增大了产能。2008年全国铜材产量达748.59万吨,同比增长19.05%,进一步巩固了在世界范围内的大国地位,已连续六年居世界第一位,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二分之一;2008年产量之所以再创历史新高,是因为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为铜材生产提供了宽广的市场,主要铜材产地仍然是浙江、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全国铜带材总消费量达790.33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铜材市场。随着世界经济危机漫延,2009年中国铜材产量将明显下滑。

中国铜材产量、主要产区及2008年全国前12位铜板带生产企业产量分别是表6、7、8。

我国铜加工业生产能力大,但利用率低,产品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是由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等不合理造成的。首先是我国铜加工业小型企业多、规模小、能够投入到技术改造的资金少,只能生产档次不高的普通铜加工材产品,而这些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不快,特别是随着各方面的技术进步,日益显现出这些普通加工产品生产能力过剩较多;其次,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技术含量、高精度、高质量产品,由于其工业技术、装备水平等要求高,相对投资又较大,许多企业承担不了,因而造成了要大量进口的局面;第三是由于我国的铜加工材产品质量水平不高,许多用户、尤其是三资企业采用进料或来料加工的方式,大量进口铜加工材,而其产品大多销售到国内的企业。

2.3产业结构有好转,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随着“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当前工商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及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等文件的发布和实施,我国铜加工业通过技术改造,产品结构有所好转,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洛铜集团引线框架铜带技改项目的完成缓解了长期以来我国电子工业用引线框架铜带进口的局面,改善了产品结构,提高了技术装备水平。安徽鑫科新材

料股份有限公司高精度铜带项目的建成,并实现了三年三大步(一年达产,二年超过设计水平,三年创造中国名牌),成为行业的标杆,会同兴业集团及以后依照鑫科建设的金田高精带项目、紫鑫铜业、奥博特高精带项目所生产的锡青铜带、锌白铜带,使这两大产品改变了进口局面,并推向了国际市场。还有很多企业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技术改造,这必将使铜加工业的产品结构有较大的改善,普通大路货的铜加工材产品生产能力正在缩减,而部分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正在逐步立足于国内。

2.4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了铜加工业的发展,市场竞争力将大幅提高。

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振兴有色金属工业,支持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技术改造,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发展进口替代产品。增加有效供给,扩大内需,并按照“品种、质量、效益“和替代进口的要求选择企业的项目。中铝洛铜继大管大棒项目之后又上了年产10万吨高精度铜带项目(今年9月将投产);中铝大冶、中铝上海铜业的两个年产10万吨高精度铜带项目以及前些日子新乡金龙铜业的内螺纹铜管和高效铜管项目等。这些项目的实施对提高我国大管大棒、高精度铜带尤其是引线框架铜带及空调器用的内螺纹铜管和热交换器用高效导热管,弥补市场紧缺、替代进口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铜管、空调热交换器用铜管自2003年起出口量大于进口,成为净出口国。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虽只是少数企业得到了发展,但示范意义重大,促进了整个铜加工业的发展。许多铜加工企业根据国家发布的产业政策,开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采用先进的适用技术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了产品和企业的升级,提高了铜加工工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2.5部分铜加工企业实施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实现了产业结构多元化,提高了竞争力。

“九五“以后,不少的铜加工企业按照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目标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施了重组改制,并以改制为契机,大力推进技术创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强化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了积极性,激发了企业的活力。

继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第一个上市的铜加工企业之后,高新张铜、兴业铜业、精诚铜业等相继上市。中国铝业集团公司将洛铜集团、上

海铜业、云南铜业、沈阳铜兴产业等铜加工企业先后收于旗下,并与大冶集团合资新建中铝大冶铜板带有限公司。新乡金龙集团也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先后在无锡、苏州太仓、珠海、重庆、上海、烟台和墨西哥等地收购和新建了铜管生产企业,使产能达到40万吨。还有许多民营企业如浙江海亮、宏磊集团、星鹏、力博等企业也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产权结构多样化,做到主业突出、多种经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监督严格,提高了竞争力。

3、我国铜加工材的几个热点品种

我国铜加工材约有250种合金,近千个产品品种,是世界上产品品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众多的铜加工材品种中,涌现出一大批热点、按国际先进标准生产的产品,它们代表着现代加工技术和应用的主流方向。

近年来,中国铜加工材品种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紧密结合市场和科学技术发展需求中,新产品、新材料开发成果显著,传统铜加工材已经逐步完成了向现代铜加工材的转变,其重要特点是向高精度、高性能、环保、节能方向发展,许多产品忆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产品质量已稳步提高,产品标准水平已处于国际先进行列,各主要铜材生产厂家除按国家标准生产外,还可以直接接受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标准订货,这表明我国铜加工材生产进一步国际化;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和科技技术对铜材的多方面需求,各铜加工企业还相应制定了许多内部供货技术标准。主要铜材品种有:

(1)压延铜箔

压延铜箔是制作柔性印刷电路板(FPC)的重要材料。随着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LCD显示屏等高端、小型化、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推广和普及,柔性印刷电路板的需求量猛增。柔性印刷电路板除了静态挠曲,还可以动态挠曲和折叠,实现三维化发展,能够有效地提高电路设计和机械设计的自由度和灵活性,提高电子设备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柔性印刷电路板使用的铜箔既有压延铜箔也有电解铜箔。而压延铜箔因具有较高的延展性和优良的机械性能,因此越来越多地被采用,特别是许多特殊场合必须使用压延铜箔。目前,工业发达国家约有70%的FPC采用压延铜箔,而其余的30%使用电解铜箔。我国使用压延铜箔制造FPC的企业正在起步,材料主要依靠进口,这次中铝上海铜业新建的8万吨项目,其中的产品方案就有年产0.007~0.035*650mm的压延铜箔

3000吨。此外,山东荷泽、广源铜带有限公司规划的年产6万吨高精度铜带项目中也规划了5000~8000吨压延铜箔,而且准备先实施其铜箔部分。

(2)引线框架铜带

引线框架铜带是集成电路的关键材料。目前,以引线框架形式封装占全部IC 封装的80%以上,用于制造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引线框架。平均1亿块需铜带100吨。05年国内集成电路产量达到265亿块,这几年大约每年以20%的幅度增长,去年下半年受金融风暴影响,产量有较大幅度下降。06年我国引线框架铜带带的产业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洛铜集团和宁波兴业成为其重要的生产基地。目前分立器件铜带国内自给率提高,而高集成度用引线框架铜带仍依靠进口。对中等强度和中等导电率的C194合金国内已产业化,而高强高导的C7025合金则开始研发。更高强度的铜-铬-锆合金尚属空白。这次中铝洛铜和中铝大冶的项目就是以引线框架和电缆铜带为主导产品。

(3)变压器铜带

主要用于制作干式变压器的挠组,并已在油浸式变压器中推广应用,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它耐冲击电压,抗短路和过载能力强,效率高,阻燃、防爆、噪声低,体积小,重量轻,免维护,运行成本低,有很高的使用安全性和环保适应性。上世纪中后期干式变压器在全世界迅速发展,八十年代末进入我国。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干变产销量最大国之一。05年产量已超过5000万千伏安。一般情况下,低压侧干变每1000KVA容量,使用铜带400KG。如果高低压侧全部采用铜带挠制,则每1000KVA容量用铜带880KG。目前,高低压全部用铜带约占总产量的20%,其余为低压用铜带、高压用铜线。06年变压器用铜带的使用量已超过6万吨。这个产品的需求是卷重更大、精度更高、表面质量更好,电导率更高,带材边部无毛刺。

(4)电缆铜带

主要用于制作通讯电缆、射频电缆、电子电缆和泄漏电缆的屏蔽。分高频焊接成铜管和外绕两种。通讯电缆是传输电话、电报、电视、传真、数据和其他电信信号的电缆;射频电缆适用于无线电通讯、广播和有关电子设备中传输射频信号的电缆,又称“无线电电缆”;电子电缆中产量最大的代表产品是CATV电缆,目前引进生产线有33条,产量在70万公里以上。移动通讯是电信领域中近几年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移动电话基站天线用射频电缆和移动通讯用泄漏电缆发展

极为迅速。生产泄漏电缆的企业已有几十家,电缆铜带的需用量已超过5万吨。这几年一哄而上的紫铜无氧铜潜流铸造全部是为适应这个需要而建设的。目前的发展方向为大卷重、高精度和高纯度的铜带。

(5)接插件(连接器)用铜带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铜及其合金接插件已成为重要的基础材料,接插件的现代化对铜合金材料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不仅具有高的导电率、耐蚀、抗氧化、优良的冲压性能和良好的弯曲性能,同时要求材料具有高的屈强比,优良的弹性和抗应力松驰能力,材料应具有较低的成本。通讯、电脑和汽车是接插件的三大支柱市场,目前最常用的是用于制作接插元件的铜合金材料是H65黄铜,QSn6.5-0.1锡青铜,在高强度、高导电率要求及特殊场合采用的铍青铜。

(6)焊接用带材多用于铜包铝线材生产,这种复合线材用于视频电缆内导体,其性能优于纯铜线材,典型规格为0.38*132mm,这种带材具有高导电、严格的宽度公差,国内总产量已达3.5万吨,随着铜铝复合材种发展,这种带材需求量在迅速增长。

(7)空调和制冷设备用超细、超薄、高清洁度、高精度、复杂齿型、大卷重内螺纹铜管产能迅速增加。与旁通光面管相比,传热效率提高了2~3倍,节省铜材30%,可以适应新型对大气臭氧层破坏系数为零的制冷剂,从而对环保、节能、节材、空调机小型化、高效化作出了贡献。中国内螺纹铜管在家用空调器中的应用比例已高达80%,并正向全螺纹化方向推进,已成为铜管出口中的重要品种,代表着世界内螺纹铜管的水平。2006年全国空调管产量约为20万吨,空调管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空调管最大用户有美的、格力、海尔等,中国家用空调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产量已达到7000~8000万台,产量及出口量虽然有所波动,但对精密铜管的需求将有稳定的增长。高翅片和外螺纹管是另一种高效散热管,是光面管传热效率的三倍,在海水淡化和电场主冷凝器中有望替代光面管产品。

蚊香盘管因包装、运输、使用方便而迅速取代直条管产品,已成为重要出口产品。

(8)建筑用铜水管、气管、采暖管在中国应用的春天已经来临。铜管材、铜管件、塑覆铜管生产已经配套成龙。由于铜管材具有杀菌、不老化、耐蚀、良好安装性能和可完全回收等突出特点,已成为现代建筑管路材料的唯一代表。中

国铜水管、铜气管的生产已产业化、专业化,并受到国际市场广泛欢迎。在中国,当前建筑用铜管的应用虽然不足10%,但其应用前景已为国内外所公认,国际铜业协会在推进建筑用铜管的事业中作出了卓越的工作。

(9)冷凝器用铜合金管虽然受到了焊接不锈钢铜管应用的挑战,但是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铜合金冷凝管产量仍然在逐步增长,而且铜合金冷凝管在海洋工程、舰船、海水淡化、化工、造纸、制糖等方面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大。高效散热管(外螺纹管)在火电冷凝器上试用表明传热效果是原来使用光面冷凝管的三倍,可节能三分之一。

(10)汽车同步器齿环管用于汽车同步可靠变速齿轮制造,该种合金为多元耐磨黄铜,多使用热挤压方法生产,管材直径50~140mm,壁厚为5~10mm,每辆轿车用量为0.6KG,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2007年总产量已达888万辆,居世界第二位,2010年可达1000万辆,2010年用量可达6000~10000吨。

(11)大口径白铜管材。随着海洋事业和舰船的发展,常规加磷脱氧铜海水管路已不能满足需要,白铜大口径管材需求日益迫切,2006年高新张铜建成了我国最大的5000吨油压机,已产业化生产直径340mm,壁厚2.5mm拉制管材,填补了国内空白。

(12)铜线杆及棒型线。铜线杆作为铜线材坯料已成为重要产品,国内优质铜杆的化学成分完全符合GB/3952-2008 T1标准,电导率达到100.5-101.6%IACS,合金线用铜杆多用上引和水平连铸方法生产,棒型线中热点品种有异型线、特种漆包线、高速列车导线等。

(13)新金属材料、新产品研究开发十分活跃,其中高强高导电材料、环保型无铅铜及合金材料、各种大长度异型铜加工材生产、高效散热管(内螺纹、外翅片、外螺纹等)取得重大进展。

4、铜板带、铜杆和铜合金线材产品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不同类别的铜加工材所采用的生产工艺不同,在同一种类别的铜材中也有几种不同的生产方式,现就与我们相关的铜板带材、合金线材及铜杆的生产工艺流程作以下简介:

4.1、铜板带材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现代铜合金板带材的生产工艺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将由立式全连续铸造或

半连续铸造的大锭坯,经定尺锯切或切头尾后通过大型步进式加热炉中加热,在现代二辊可逆式热轧机上轧成厚度为13~18mm的带卷坯,并将热轧带卷坯经表面铣削(面铣和侧铣)后进行大加工率的高精度冷轧。另一种工艺方法为用水平连续铸造的方式直接制成厚度为10~18mm的大长度带卷坯,经表面铣削后进行高精度冷轧。两种方法的区别是前者带坯为通过热轧大锭坯获取的热轧带坯,而后者为直接由水平连续铸造制取的铸坯。两种方法在带坯制取以后的冷加工工艺是基本相同的。前者需要大容量的熔炼铸造设备和大型步进式加热炉和现代化的热轧机组,厂房高,占地大,相应投资也大,适宜生产的品种多,是大型工厂所采用。铜合金带坯水平连铸技术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新技术,它不需要高大的厂房,占地小,相应的工艺流程也短,投资也小,但生产局限性大,适合中小型规模企业,尤其是像锡磷青铜、锌白铜和高铅黄铜等这样一些用传统的热轧开坯的工艺方法难以生产的大长度带坯的需要。

工艺流程如下:

4.1.1热轧开坯铜带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配料→熔炼→立式全连续(或半连续)→锯切→加热→热轧→铣面→冷粗轧→切边→退火→表面清洗→(中轧→退火→表面清洗→)精轧→表面清洗→(退火→)拉伸弯曲矫直→检验→分切→包装入库

4.1.2工艺流程如下:

水平连铸方式铜带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配料→熔炼→水平连铸带坯→(退火→)铣面→冷粗轧→切边→退火→中精轧→表面清洗(→中精轧→表面清洗)→(退火)→拉伸弯曲矫直→检验→分切→包装入库

4.2合金线材

合金线材主要指黄铜、白铜和青铜线材,目前主要生产工艺有三种,其区别也只是制取线坯的方式不同,获取线坯以后的工艺基本相同,只是不同的合金品种略有不同的工艺要求。

4.2.1、用挤压法制取线坯

流程为:原料→配料→熔炼铸造→铸锭锯切→加热→挤压→拉伸(→退火)(→拉伸→退火)→检验→包装入库

4.2.2、用水平连铸法制取线坯

流程为:原料→配料→熔炼→水平连铸→多机架连轧→表面扒皮→退火→拉伸(→退火)(→拉伸→退火)→检验→包装入库

4.2.3、用上引连铸法制取线坯

流程为:原料→配料→熔炼→上引连铸→多机架连轧→表面扒皮→退火→拉伸(→退火)(→拉伸→退火)→检验→包装入库

4.3铜杆线(圆铜杆)

电工圆铜杆的生产从二十世纪中后期开始,采用连铸连轧生产工艺(俗称光亮铜杆),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成品率,逐步淘汰已有百年历史的热轧铜杆(俗称黑杆)生产工艺。当时国内外采用新的工艺和设备生产铜杆的方法有:意大利康梯纽斯公司的Propezi法,美国南方线材公司的SCR法,德国西马克米尔公司(原为克虏伯公司的子公司)的Contirod法,法国塞西姆公司的Secor法,芬兰奥托昆布公司的Upcast法(即上引法)和美国通用公司的Dip法(即浸涂法)。上述六种方法,上引法和浸涂法铜杆含氧量一般小于30ppm,又称无氧铜杆,而其他四种方法铜杆的含氧量一般为150~300ppm,又称低氧铜杆。

我国电工铜杆生产企业,由于多年来部分下游电线电缆企业对电工用铜杆产品的品质要求不高,促使大量的中小企业仍采用落后的工艺,低质的原材料(废杂铜)来生产质量低劣的产品充斥市场。今年来,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类导电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汽车用束线、电脑连接线、仪表连接线和电磁线等,由于其直径小,对线杆的综合性要求较高,传统的热轧及上引法生产的铜杆难度大,拉伸过程中断线频繁,而连铸连轧法生产的铜杆较软,无需中间退火,便可满足多头拉伸机多道次连续拉伸对铜杆的要求。继而逐步成为光亮铜杆的主导生产工艺。

下面介绍Propezi法生产工艺流程:

电铜→竖炉熔炼→保温炉保温→二轮钢带式连铸机连铸→三辊Y型轧机连轧→线杆卷取

5、近期国内铜板带和铜线杆技术改造项目情况

5.1铜板带新建和在建、拟建工程

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高精度铜板带的需要,全面提高板带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提高质量,增加品种,当前发展高精度铜板带生产已成为重要的投资方向,

近期新建和在建、拟建的项目有10个,再加上不少中小型企业的技改扩量,可望新增生产能力80~100万吨。这些项目有的以铜冶炼基地为依托,还有的以为原有高精度铜带企业的扩建和技术改造。表10为新建和在建、拟建的高精度铜板带项目。

铜的基本知识

铜 第一部分:铜的基本知识介绍 一、铜的发展史 铜是一种传统而又现代的重要金属材料。在人类使用的所有材料中,铜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最显著。从人类文明的初期直到当今进入公元第三个千年,铜对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业已做出并将继续做出重大贡献。 铜是人类最早认识和使用的金属,也是人类用以制造工具的第一种金属。考古资料证实,远在一万年以前,在西亚就用铜来制作装饰件等物品。古埃及人在象形文字中,用带圈的十字架表示铜,含义是“永恒的生命”,赞誉了它经久耐用和可以重复再生使用的特性。人类从居无所定到定居,以及到从事农业生产和饲养牲畜,一直在使用铜。随着铜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日益广泛应用,人类文明从石器时代步入了铜器时代。据记载,在阿纳托尼亚发现了公元前5000多年前人类社会最早的铜器,公元前3000-4000年,西班牙韦尔瓦地区的工匠们就在提炼铜。在中东地区的西奈荒漠中出土了公元前3500年前的最早的铜炉。在埃及,公元前2750年的基厄普斯金字塔内发现了铜水管,说明当时铜在工程上已得到重要应用。约在公元前2500年,发现了铜与锡形成的合金,生产出比纯铜更坚硬耐用的青铜器和青铜工具,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开始使用铜与锌的合金——黄铜,扩大了铜合金的品种和应用范围。 在中国,4000多年前的夏禹时代就有了青铜器。距今3000-3500年的商、周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青铜器的种类、数量和制造水平远远超过了世界其它地区的任何文明。它们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达程度和中华民族先辈的高度智慧。例如,铸钟技术起源于当时的中国,从设计到制作工艺都很精细,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水平。此后,该技术逐步传入西方,最后到达英国。英国的考古发现,铸钟出现在公元1000年左右。同时,中国也是使用金属货币最早的国家,而金属货币中,历代又以铜币为主。所以,中国古代的货币史,实际上就是铜币史。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发现了电和磁,利用了铜的优异导电性能,使电的应用得以实现,促进了工业革命,并推动铜进入了一个新纪元。随着人类社会向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方向迈进,铜在生产建设、人民生活以及高新技术上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当前微电子工业中“铜芯片”革命的兴起,以及采用xDSL (数字用户专线)技术使标准铜电话线同时运载高速数据得以实现,就是很好的例证。确实,铜不仅是一种传统的非常有用的金属,而且还是重要的现代高新技术材料。 二、铜的自然属性及特性 1、铜的自然属性 金属铜,元素符号Cu,原子量63.54,比重8.92,熔点1083℃。纯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外观呈紫铜色。铜具有许多可贵的物理化学特性,例如其热导率和电导率都很高,化学稳定性强,抗张强度大,易熔接,具抗蚀性、可塑性、延展性。纯铜可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能与锌、锡、铅、锰、钴、镍、铝、铁等金属形成合金。 铜冶炼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至今铜的冶炼仍以火法冶炼为主,其产量约占世界铜总产量的85%。 1)火法冶炼一般是先将含铜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的原矿石,通过选矿提高到20一30%,作为铜精矿,在密闭鼓风炉、反射炉、电炉或闪速炉进行造梳熔炼,产出的熔梳(冰铜)接着送入转炉进行吹炼成粗铜,再在另一种反射炉内经过氧化精炼脱杂,或铸成阳极板进行电解,获得品位高达99.9%的电解铜。该流程简短、适应性强,铜的回收率可达95%,但因矿石中的硫在造铣和吹炼两阶段作为二氧化硫废气排出,不易回收,易造成污染。近年来出现如白银法、诺兰达法等熔池熔炼以及日本的三菱法等、火法冶炼逐渐向连续化、自动化发展。 2)现代湿法冶炼有硫酸化焙烧--->浸出--->电积,浸出--->萃取--->电积,细菌浸出等法,适于低品位复矿、氧化铜矿、含铜废矿石的堆浸、槽浸选用或就地浸出。湿法冶炼技术正在逐步推广,预计本世纪末可达总产量的20%,湿法冶炼的推出使铜的冶炼成本大大降低。 2、铜的特性

铜冶炼基础知识

冶金概论讲义 1 冶金基本知识 1.1 冶金的概念及冶金方法分类 冶金就是从矿石或二次金属资源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用各种加工方法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过程和工艺。 冶金的技术主要包括火法冶金、湿法冶金以及电冶金, 根据冶炼金属的不同,冶金工业又了可以分黑色冶金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黑色冶金主要指包括生铁、钢和铁合金(如铬铁、锰铁等)的生产,有色冶金指后者包括其余所有各种金属的生产。 1.2 火法冶金 火法冶金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冶金过程。矿石或精矿中的部分或全部矿物在高温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生成另一种形态的化合物或单质,分别富集在气体、液体或固体产物中,达到所要捉取的金属与脉石及其它杂质分离的目的。实现火法冶金过程所需热能,通常是依靠燃料燃烧来供给,也有依靠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来供给的,比如,硫化矿的氧化焙烧和熔炼就无需由燃料供热;金属热还原过程也是自热进行的。火法治金过程没有水溶液参加,所以又称为干法冶金。火法冶金是提取金属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生产成本一般低于湿法治金。 火法冶金包括:干燥、焙解、焙烧、熔炼,精炼,蒸馏等过程。 1.3 湿法冶金 湿法冶金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冶金过程。湿法冶金温度不高,一般低于100℃,现代湿法冶金中的高温高压过程,温度也不过473K左右,极个别情况温度可达573K。 湿法冶金包括:浸出、净化、制备金属等过程。 (1)浸出用适当的溶剂处理矿石或精矿,使要提取的金属成某种离子(阳离子或络阴离子)形态进入溶液,而脉石及其它杂质则不溶解,这样的过程叫浸出。浸出后经沉清和过滤,得到含金属(离子)的浸出液和由脉石矿物绢成的不溶残渣(浸出渣)。对某些难浸出的矿石或精矿,在浸出前常常需要进行预备处理,使被提取的金属转变为易于浸出的某种化合物或盐类。例如,转变为可溶性的硫酸盐而进行的硫酸化焙烧等,都是常用的预备处理方法。 (2)净化在浸出过程中,常常有部分金属或非金属杂质与被提取金属一道进入溶液,从溶液中除去这些杂质的过程叫做净化。

初中化学与铜相关知识汇总

铜 铜是一种较常见的金属,具有金属典型的性质,可以与氧气反应,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可以与排在它后面的金属盐溶液反生置换反应。 1.铜在空气中加热 化学方程式:2Cu+O22CuO;实验现象:红色铜片表面逐渐变黑。 2.铜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 化学方程式:Cu+2AgNO3=Cu(NO3)2+2Ag;实验现象:铜表面慢慢生成了银白色金属。 3.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实验现象:铁片逐渐消失,并有红色金属生成。 4.氢气还原氧化铜 化学方程式:H2+CuO Cu+H2O;实验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 生成。 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化学方程式:CuO+CO Cu+CO2;实验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6.碳还原氧化铜 化学方程式:2CuO+C 2Cu+CO2↑;实验现象: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7.五水硫酸铜加热 CuSO4.5H2O CuSO4+5H2O↑;实验现象: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注意该变化属于化 学变化)。 8.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 化学方程式:Cu2(OH)2CO3 2CuO+H2O+CO2↑;实验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 色,同时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9.氧化铜与硫酸(盐酸)反应 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CuO+2HCl=CuCl2+H2O;实验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10.氢氧化铜与(硫酸)盐酸反应 化学方程式:Cu(OH)2+H2SO4=CuSO4+2H2O;Cu(OH)2+2HCl=CuCl2+2H2O;实验现象:蓝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11.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 CuCl2+2NaOH=Cu(OH)2↓+2NaCl;实验现象:生成了蓝色絮状沉淀。 补充反应: 铜在氯气中燃烧:Cu+Cl2 CuCl2; 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金属切削机床篇习题+答案汇总

金属切削机床篇习题+答案汇总 第一章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 1、是用切削的方法将金属毛坯加工成机器零件的机器,它是制造机器的机 器,又称为工作母机。 2、机床按加工性质和所用刀具可分为:、、、、、 、、、、、及等12类。 3、机床按通用程度可分为:、、。 4、机床按工作精度可分为:、、。 5、CA6140型车床型号的含义:C是代号,表示__________; 61是代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40是,表示 _______________。 6、任何规则表面都可以看作是一条线沿着另一条运动的轨迹,和统 称为形成表面的发生线。 7、如果形成表面的两条发生线母线和导线互换,形成表面的性质不改变,则这种表面 称为;否则称为。 8、形成发生线的方法:、、、。 9、由单独的旋转或直线运动构成的运动,称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旋转 或直线运动按照某种确定的运动关系组合而成的运动,称为。 10、可以是简单成形运动,也可以是复合成形运动;可以是步进的, 也可以是连续进行的;可以是简单成形运动,也可以是复合成形运动。

11、机床包括3个基本部分:、、。 12、构成一个传动联系的一系列传动件,称为。 13、联系动力源和执行件之间的传动链;使执行件获得一定的速度和方 向。联系复合运动内部各个分解部分,以形成复合成形运动的传动链。 14、是具有固定传动比的机构。换置器官:的机构。 15、机床运动的5个参数、、、 、。 16、 CA6140车床用普通车刀车圆柱面属于___ ___运动,车螺纹属于_ _____运 动。 17、 CA6140车床车螺纹属于______联系,车圆柱面和端面属于______联系。 二、简答题 1、写出下列机床型号各部分的含义。 1)Y3150E 2)CM1107精密型转塔车床 3)C1312 最大切削直径为120mm的转塔车床 4)M1432A 最大加工直径为320mm经过一次重大改良的台式坐标钻床 5)CA6140 最大切削直径为400mm的卧式车床 2、用简图分析下列几种情况时的成形方法,并标明所需的机床运动,分别说明母线、导线的形状,各用什么方法形成,要求机床提供哪几个运动。 1)在卧式车床上用成型车刀车圆柱面: 2)用普通外圆车刀车圆柱面: 3)用普通外圆车刀车圆锥面: 4)用成型车刀车圆锥面 5)用螺纹刀刀车螺纹面: 3、画出卧式车床的传动原理图,写出各传动链的名称,并判断各条传动链的性质。

铁和铜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铁和铜及其化合物知识 点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

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一.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4Fe+3O 2 2Fe 3O 4 2Fe+3Cl 2(Br 2) 2FeCl 3 2.与水反应 3Fe + 4H 2O(g) Fe 3O 4 + 4 H 2 ↑(置换) 3 与酸反应 1)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Fe +2H +== Fe 2+ + H 2 2)与氧化性酸反应 a )常温下,铁在冷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b )与浓硫酸反应:2Fe +6 H 2SO 4(浓) Fe 2(SO 4)3 +3SO 2 +6 H2O 4.与盐反应 2Fe 3++ Cu = 2Fe 2++ Cu 2 Fe + 2Fe 3+ = 3 Fe 2+ Fe + Cu 2+ = Fe 2+ + Cu 二、铁的化合物 1、铁的氧化物 FeO Fe 2O 3 Fe 3O 4 铁的化合价 +2 +3 +2、+3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俗名 铁红 磁性氧化铁 水溶性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氧化物类 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别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O+2H + =Fe2+ +H 2 O Fe 2 O 3 +6H + =2Fe3+ +3H 2 O Fe 3 O 4 +8H + =2Fe3+ + Fe2++4H 2 O 与还原剂反应(H 2 、CO、Al 等)FeO+CO Fe+CO 2 Fe 2 O 3 +3CO2Fe+3CO 2 3Fe 3 O 4 +8Al9Fe+4Al 2 O 3 用途用作红色油漆和涂 料;赤铁矿是炼铁原 料 2、铁的氢氧化物 (1)Fe(OH) 2 的制备 Fe(OH) 2易被氧化,在制备时应注意:⑴ FeS O 4 晶体中不能有 Fe3+;⑵配制 后的FeSO 4 溶液中要加入少量铁粉;⑶配制溶液的蒸馏水以及所用NaOH溶液均 须煮沸以除去其中溶解的氧气; 实验:FeSO 4 溶液中加NaOH. ①现象:生成白色沉淀,后又迅速转变为灰绿色,最后生成红褐色 ③为了防止滴加NaOH时带入空气,可将吸收NaOH的长滴管伸入FeSO 4 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 ④为了防止Fe2+被氧化,还可以向盛有FeSO 4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煤油或其它密度比水小但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以隔绝空气.

铜材料知识

铜材料知识 序号牌号特性及应用 1 H59 普通黄铜;价格最便宜,强度、硬度高而塑性差,但在热态下仍能很好地承受压力加工,耐蚀性一般,其他性能和H62相近。用于一般机器零件、焊接件、热冲及热扎零件。 2 H62 普通黄铜;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热态下塑性好,冷态下塑性也可以,切削性好,易钎焊和焊接,耐蚀,但易产生腐蚀破裂。此外价格便宜,是应用惯犯的一个普通黄铜品种。用于各种深引伸和弯折制造的受礼零件,如销钉、铆钉、垫圈、螺母、导管、气压表弹簧、筛网、散热器零件等。 3 H63 普通黄铜;适用于冷态下压力加工,宜于进行焊接和钎焊。易抛光,是进行拉丝、扎制、弯曲等成型地主要合金。用于螺钉、酸洗用的圆辊等。 4 H6 5 普通黄铜;性能介于H68和H62之间,价格比H68便宜,也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能良好地承受冷、热压力加工,有腐蚀破裂倾向。用于小五金、日用品、小弹簧、螺钉、铆钉和机械零件。 5 H68 普通黄铜;有极为良好的塑性(是黄铜中最佳者)和较高的强度,切削加工性能好,易焊接,对一般腐蚀非承安定,但易产生开裂。是普通黄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品种。用于复杂的冷冲件和深冲件,如散热器外壳、导管、波纹管、弹壳、垫片、雷管等。 6 H70 普通黄铜;有极为良好的塑性(是黄铜中最佳者)和较高的强度,切削加工性能好,易焊接,对一般腐蚀非承安定,但易产生开裂。用于复杂的冷冲件和深冲件,如散热器外壳、导管、波纹管、弹壳、垫片、雷管等。 7 H75 普通黄铜;有相当好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和耐蚀性能。能很好地在热态和冷态下压力加工。在性能和经济上居于H80、H70之间。用于低载荷耐蚀弹簧。 8 H80 普通黄铜;性能和H85相似,但强度较高,塑性也较好,在大气、淡水及海水中有较高的耐蚀性。用于造纸网、薄壁管、波纹管及房屋建筑用品。 9 H85 普通黄铜;具有较高的强度,塑性好,能很好地承受冷、热压力加工,焊接和耐蚀性能也都。用于冷凝和散热用管、虹吸管、蛇形管、冷却设备制件。 10 H90 普通黄铜;性能和H96相似,但强度较H96稍高,可镀金属挤途敷珐琅。用于供水及排水管、奖章、艺术品、水箱带以及双金属片。 11 H96 普通黄铜;强度比紫铜高(但在普通黄铜中,她是最低的),导热、导电性好,在大气和但是中有高的耐蚀性,且有良好的塑性,易于冷、热压力加工,易于焊接、锻造和镀锡,无应力腐蚀破裂倾向。在一般机械制造中用作导管、冷凝管、散热器管、散热片、汽车水箱带以及导电零件等。 12 HA159-3-2 铝黄铜;具有高的强度;耐蚀性是所有黄铜中最好的,腐蚀破裂倾向不大,冷态下塑性低,热态下压力加工性好。用于发动机和船舶业以及其它在常温下工作的高强度耐蚀件。 13 HA160-0-1 铝黄铜;具有高地强度,在大气、淡水和海水中耐蚀性好,但对腐蚀破裂敏感,在热态下压力加工性好,冷态下可塑性低。用于要求耐蚀地结构零件,如齿轮、蜗轮、衬套、轴等。 14 HA166-6-3-2 铝黄铜;为耐磨合金,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耐蚀性也较好,但有腐蚀破裂倾向,塑性较差。为铸造黄铜的移植品种。用于重负荷下工作重固定螺钉的螺母及大型蜗杆;可作铝青铜QA110-4-4的代用品。 15 HA167-2.5 铝黄铜;在冷态、热态下能良好地承受压力加工,耐磨性好,对海水地耐蚀性尚可,对腐蚀破裂敏感,钎焊和镀锡性能不好。用于船舶抗蚀零件。

铜知识

铜的基本情况 一、铜与铜工业基本概况 (1) (一) 铜的自然属性 (1) (二) 铜及铜产品的分类 (2) (三)铜的主要用途 (3) (四)、铜矿资源的储量类型及分布 (10) (五)、铜的生产流程及主要工艺14一、铜与铜工业基本概况 铜对人类文明历史的重大影响是任何材料所无法比拟的。铜是第一个广泛应用的金属,它的作用如此之大以致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两个阶段以它的合金命名:青铜时代和亚青铜时代。如今铜依然是世界上第三个用量最大的金属,仅次于铁、铝。如果没有铜,现代生活将难以想象。 (一) 铜的自然属性 相比于铁和铝,铜是相对稀有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为 0.005%,而铁和铝的含量分别达到5%和8%。纯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外观呈紫铜色。金属铜,原子序数29,原子量63.54,比重8.9(铝2.7、铁7.9、铅11.3,金19.3),熔点1083℃(铅327、铝660、铁1536)。元素符号Cu,是其拉丁名称cuprum的缩写。 铜具有许多可贵的物理化学特性。最主要的一点是其电导率远高于其他基础金属及铁,只有银超过它。同样,其热导率亦大大超过除银之外的其他金属。 通常铜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几千年来其在建筑和雕塑上的应用足以证明这一点。铜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经过氧化,表面会形成淡绿色铜膜,一旦薄膜形成,对内部金属将起到永久性保护作用。铜具有抗有机酸及碱(氨水除外)的特性,因此可以埋入地下或浸入水中而不受腐蚀。 此外,铜的抗张强度大,易熔接;具有极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易于铸造、辗轧、挤压,甚至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铜能与许多金属形成具有各种特性及广泛用途的合金。它有良好的电反应特性,不具磁性。最后一点,它的色彩丰富,无论是纯铜还是合金,均适合在建筑、艺术及装饰上应用。 金属的电导率及热导率(铜=100)

铜牌知识

铜牌知识

高低压开关柜基本知识问答211题 高低压配电知识问答 1.电是什么? 答:有负荷存在和电荷变化的现象。电是一种和重要的能源。 2.什么叫电场? 答:带电体形成的场,能传递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什么叫电荷? 答: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的正电或负电。 4.什么叫电位? 答:单位正电荷在某点具有的能量,叫做该点的电位。 5.:什么叫电压?它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 答: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电压。它的基本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 。 6.什么叫电流? 答: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的定向运动叫作电流。 7.什么叫电阻? 它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 答: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要受到一定的阻力,,这种阻力称之为导体的电阻。 它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表示为?,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 k? ),兆欧(m? ) 8.什么是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答:很容易传导电流的物体称为导体。在常态下几乎不能传导电流的物体称之为

绝缘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称之为半导体。 9.什么叫电容? 它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 答:电容器在一定电压下储存电荷能力的大小叫做电容。它的基本单位是法拉,符号为F,常用符号还有微法(MF),微微法拉(PF),1F=106MF=1012MMf(PF) 。 10.什么叫电容器? 答: 储存电荷和电能(电位能)的容器的电路元件。 11.什么是电感? 它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 答:在通过一定数量变化电流的情况下,线圈产生自感电势的能力,称为线圈的电感量。简称为电感。 它的常用单位为毫利,符号表示为H,常用单位还有毫亨(MH) 。1H=103MH 12.电感有什么作用? 答:电感在直流电路中不起什么作用,对突变负载和交流电路起抗拒电流变化的作用。 13.什么是容抗?什么是感抗?什么是电抗?什么是阻抗?他们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答:电容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 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感抗。 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引起的阻碍作用总称为电抗。 电阻, 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引起的阻碍作用阻抗。 他们的基本单位都是欧姆( ? ) 。 14.什么叫电路? 答:电流在电器装置中的通路。电路通常由电源,开关,负载和直接导线四部分组

铜材知识

纯铜:中国俗称‘紫铜’,日本与台湾俗称‘红铜’常见牌号:T1、T2、T3、TU1、TU2 特性:导电用 常见用途:电器开关、电机线圈、电子零件、空调管路、软焊枪头 黄铜:含锌常见牌号:H59、H62、H65、H68、HPb59-1(易切削黄铜) 特性:强度较高、耐磨、耐水汽腐蚀 常见用途:建筑五金、热交换器管、泵、动力汽缸与衬套、军需品 白铜:含镍常见牌号:B19、B25、BFe10-1-1、BZn15-20、BA13-3 特性:室温下物理性能稳定 常见用途:医疗器具、精密仪器、热电偶、钟表零件、眼镜架 青铜:定义:旧名称:即锡青铜,如古代的钟、鼎、酒器 新定义:紫、黄、白铜三类以外的统称 名称: 铬青铜:QCr 0.5、QCr 0.6-0.4-0.05 锡青铜:QSn 4-3、QSn 6.5-0.4、QSn 7-0.2 铝青铜:QAl 5、QAl 9-2、QAl 10-4-4 铍青铜:QSi 3-1、QSi 3.5-3-1.5 锰青铜:QMn 1.5、QMn 5 镉青铜:QCd 1 等等 根据实用的物理化学指标,如硬度、强度、弹性、耐高温导电、导热等等的工程综合指数,而有不同配方。用途: 例:锡磷青铜:弹性佳、作灯具弹簧片、开关弹簧片。电阻焊电极材料(滚焊机、对焊机、碰焊机、铆焊机)铬锆铜、铍钴铜。适用范围极广、极杂。 电火花专用铜:亦称电蚀铜 1940年左右,前苏联科学院因插头开合冒出火花烧毛表面的现象,由抗电腐蚀办法,转而利用电腐 蚀现象对金属材料进行尺寸加工,1943年,研制第一台电火花加工机,可加工60HRC的钢材。 红铜比较: 1.新桥 XQ-2# 铜市面锻打铜 Cu ≥99.95% Cu:99.7 —99.85% O < 0. 0013% O:0.05 —0.08% 事实上,更多的市售锻打铜,由于铜的来源混乱,含铜量低于此,杂质含量极高 2.表示方法: 中国:电阻率ρ≤0.0017771 Ω. mm2 / m (20℃) 欧盟:电导率1/ρ≥56.27 MS / m 美.日:导电率56.27 X 1.73 = 97.34 % IACS 3.脱氧方法:磷氮气保护添加合金 4.成本:影响价格 原料选材冶炼工艺生产工艺简介: 真空铸造红铜:原料1# 电解铜半连续铸造(# 式铸棒)锻造(四面、单面锻)铣面 剥皮真空时效热处理(去除内应力)脱皮挤压拉制 超音波探伤探伤X光探伤去头尾料头光谱分析 电导率 青铜: 各种不同要求: 硬度高、导热性好(导电成比例)、韧性好、成本低、绿色环保 真空冶炼:挤压真空浇铸(炉内铸造)剥皮压制二次加工(锻、拉拔)锻造 二次剥皮(车、铣)热处理(固溶+ 时效(QBe:硬度36-42HRC)) 焊接材料简介:

铜材知识大全

铜材知识大全 一、H62黄铜 H62黄铜表示平均含铜量为62%的普通黄铜,在普通黄铜的基础上加入其它元素的铜合金称特殊黄铜,仍以"H"表示,后面会跟其它添加元素的化学符号和平均成份,如H62为含铜量为60.5%~63.5%,余量为锌含量;而HAl59-3-2则表示其铜含量57%~60%,铝含量为2.5%~3.5%,镍含量为2%~3%, 其余为锌含量.黄铜分为普通黄铜,特殊黄铜及铸造黄铜三种,铸造黄铜以ZCu开头后面跟其它元素的符号及其平均含量. 特性:普通黄铜,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热态下塑性好,冷态下塑性也可以,切削性好,易钎焊和焊接,耐蚀,但易产生腐蚀破裂。此外价格便宜,是应用广泛的一个普通黄铜品种。H62(即四六黄铜)。在室温下β相较α相硬得多,因而可用于承受较大载荷的零件。α+β两相黄铜可在600℃以上进行热加工。α+β两相黄铜显微组织:α为亮白色的固溶体,β是CuZn为基的有序固溶体。用途:可做各种深拉深和弯折制造的受力零件,如销钉、铆钉、垫圈、螺母、导管、、气压表弹簧、筛网、散热器零件等。机械性能:抗拉强度(Rm N/mm2):385.0 延伸率(A%):15.0 二、H65黄铜 标准:GB/T 4423-1992 H65黄铜特性及适用范围: H65黄铜性能介于H68和H62之间,价格比H68便宜,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也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能良好地承受冷、热压力加工,有腐蚀破裂倾向。H65黄铜用于制作小五金,日用品,螺钉等制件。 H65黄铜H65黄铜化学成份: 铜Cu :63.5~68.0 锌Zn:余量铅Pb:≤0.03 磷P:≤0.01 铁Fe:≤0.10 锑Sb :≤0.005 铋Bi:≤0.005 注:≤0.3(杂质) H65黄铜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σb (MPa):≥390 注:棒材的纵向室温拉伸力学性能试样尺寸:直径或对边距离5~40 三、H68黄铜 材料名称:普通黄铜拉制棒(半硬,5~12mm) 牌号:H68 标准:GB/T 4423-1992 H68黄铜特性及适用范围:H68黄铜有极为良好的塑性(是黄铜中最佳者)和较高的强度,可切削加工性能好,易焊接,对一般腐蚀非常安定,但易产生腐蚀开裂。为普通黄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品种。H68黄铜性能与H70极相似,但冷作时有,“季裂”倾向,用作复杂的冷冲件和深冲件,如波纹管。 H68黄铜H68黄铜化学成份: 铜Cu :67.0~70.0 锌Zn:余量铅Pb:≤0.03 磷P:≤0.01 铁Fe:≤0.10 锑Sb :≤0.005 铋Bi:≤0.005 注:≤0.3(杂质) H68黄铜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σb (MPa):≥370 伸长率δ10 (%):≥15 伸长率δ5 (%):≥18 注:棒材的纵

铜和铜合金的基础知识

铜和铜合金的基础知识 铜合金(copper alloy )以纯铜为基体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所构成的合金。纯铜呈紫红色﹐又称紫铜。纯铜密度为8.96﹐熔点为1083℃﹐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耐蚀性。主要用于制作发电机﹑母线﹑电缆﹑开关装置﹑变压器等电工器材和热交换器﹑管道﹑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平板集热器等导热器材。常用的铜合金分为黄铜﹑青铜﹑白铜3大类。 黄铜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具有美观的黄色﹐统称黄铜。铜锌二元合金称普通黄铜或称简单黄铜。三元以上的黄铜称特殊黄铜或称复杂黄铜。含锌低於36%的黄铜合金由固溶体组成﹐具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如含锌30%的黄铜常用来制作弹壳﹐俗称弹壳黄铜或七三黄铜。含锌在36~42%之间的黄铜合金由和固溶体组成﹐其中最常用的是含锌40%的六四黄铜。为了改善普通黄铜的性能﹐常添加其他元素﹐如铝﹑镍﹑锰﹑锡﹑硅﹑铅等。铝能提高黄铜的强度﹑硬度和耐蚀性﹐但使塑性降低﹐适合作海轮冷凝管及其他耐蚀零件。锡能提高黄铜的强度和对海水的耐腐性﹐故称海军黄铜﹐用作船舶热工设备和螺旋桨等。铅能改善黄铜的切削性能﹔这种易切削黄铜常用作钟表零件。黄铜铸件常用来制作阀门和管道配件等。 青铜原指铜锡合金﹐后除黄铜﹑白铜以外的铜合金均称青铜﹐并常在青铜名字前冠以第一主要添加元素的名。锡青铜的铸造性能﹑减摩性能好和机械性能好﹐适合於制造轴承﹑蜗轮﹑齿轮等。铅青铜是现代发动机和磨床广泛使用的轴承材料。铝青铜强度高﹐耐磨性和耐蚀性好﹐用於铸造高载荷的齿轮﹑轴套﹑船用螺旋桨等。铍青铜和磷青铜的弹性极限高﹐导电性好﹐适於制造精密弹簧和电接触元件﹐铍青铜还用来制造煤矿﹑油库等使用的无火花工具。 白铜以镍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铜镍二元合金称普通白铜﹔加有锰﹑铁﹑锌﹑铝等元素的白铜合金称复杂白铜。工业用白铜分为结构白铜和电工白铜两大类。结构白铜的特点是机械性能和耐蚀性好﹐色泽美观。这种白铜广泛用於制造精密机械﹑化工机械和船舶构件。电工白铜一般有良好的热电性能。锰铜﹑康铜﹑考铜是含锰量不同的锰白铜﹐是制造精密电工仪器﹑变阻器﹑精密电阻﹑应变片﹑热电偶等用的材料。 [编辑本段] 铜合金的分类 铜合金的分类方法有三种: ①按合金系划分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熟悉切削加工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应用。 2.理解切削运动的概念及其分类。 3.掌握切削用量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切削运动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切削用量的选择方法及依据。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材料,介绍了碳素钢、合金钢等材料,不同金属材料的性能差别很大;那么这些金属如何进行加工呢?围绕着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二、新课讲授 1.切削加工概述 金属切削加工就是利用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切削)运动,从毛坯或半 成品上切去多余的金属材料,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加工质量的零件的过程。 (1)切削加工的分类 金属切削加工方式很多,一般可分为车削加工、铣削加工、钻削加工、镗 削加工、刨削加工、磨削加工、齿轮加工及钳工等。 (2)切削加工的特点及应用 工件精度高、生产率高及适应性好,凡是要求具有一定几何尺寸精度和表 面粗糙度的零件,通常都采用切削加工方法来完成。 2.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 (1)切削运动 切削加工时,为了获得各种形状的零件,刀具与工件必须具有一定的相对运动, 1

2 即切削运动,切削运动按其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 ① 主运动 由机床或人力提供的运动,它是刀具与工件之间产生主要的相对运动。在切 削运动中,主运动的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如车削时,主运动是工件的回转 运动,如下图所示。 车削运动和工件上的表面 ② 进给运动 使被切金属层不断地投入切削的运动称为进给运动,是刀具与工件间产生的 附加相对运动。如车削外圆时,进给运动是刀具的纵向运动;车削端面时,进给 运动是刀具的横向运动。 主运动的运动形式可以是旋转运动,也可以是直线运动;主运动可以由工件 完成,也可以由刀具完成;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间歇进行; 主运动通常只有一个,而进给运动可以有一个或几个。 (2)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是用来表示切削加工中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参数的数量。切削用 量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三个要素。 ① 切削速度v c 在切削加工时,切削刃选定点相对于工件主运动的瞬时速度称为切削速度, 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内工件和刀具沿主运动方向相对移动的距离,单位为m/min 或 m/s 。 主运动为旋转运动时,切削速度v c 计算公式为: )/min /(1000s m m n d v c 或??=π

知识讲解—钠铜(提高)

高考总复习钠、铜 编稿:房鑫审稿:张灿丽 【考纲要求】 1.掌握钠单质及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等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其转化,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 2.了解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3.了解焰色反应及碱金属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4.了解金属冶炼的方法。 5.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及其应用。 【知识网络】 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Na Na2S Na2O Na2O2 NaOH NaCl Na2CO3 NaHCO3 2.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点梳理】 考点一、金属常识 1.存在 自然界中,金属大多数以化合态存在,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居第一位的是铝。 2.物理通性 金属单质一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通常情况下,除Hg外,其余金属单质都是固态,有金属光泽,不透明。 3.原子结构与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金属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左边和中间,属于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易失去电子,显还原性。

4.合金 (1)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性能:硬度比单一金属大;熔点比单一金属低;化学性质与单一成分不同;机械性能优于单一成分 考点二、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金属活动顺序K Ca NaMg Al ZnFe Sn Pb H Cu Fe2+ Hg Ag Pt Au 单质还原性还原性由强到弱:K >Ca>Na>Mg>Al>…… 阳离子氧化性氧化性由弱到强:K+<Ca2+<Na+<Mg2+<Al3+<Zn2+<Fe2+<...<H+<Cu2+<Fe3+<Hg2+<Ag+ 跟O2反应 能被氧化,由易到难不能被氧化 跟水反应能反应置换出氢气,由易到难不能置换出水中的氢 跟酸反应与稀硫酸、稀盐酸能反应置换出氢气,由易 到难 与强氧化性酸反应不产生氢 气 与王水反 应 跟碱反应仅Al、Zn能跟强碱水溶液反应 跟盐反应先与水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后边的金属 碱的热分解受热不分解受热分解常温分解 自然界中存在化合态游离态 主要冶炼方法电解法: K Ca NaMg Al 热还原法: ZnFe Sn Pb、Cu 热分解法: Hg Ag 物理方法 考点三、金属冶炼的方法 1、电解法 2、热还原法 Fe2O3+3CO高温2Fe+3CO2

金属切削机床》考试试卷及答案

《金属切削机床》试卷 姓名: 班级: 分数: 一、判断题(每空2分,共20分) 1、CA6140中的40表示床身最大回转直径为400mm(√) 2、主轴转速分布图能表达传动路线、传动比、传动件布置的位置以及主轴变速范围 (×) 3、机床加工某一具体表面时,至少有一个主运动和一个进给运动(×) 4、自动机床只能用于大批大量生产,普通机床只能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5、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只能加工外圆柱面,不能加工内孔.( × ) 6、卧式镗床只能用于镗孔加工.( × ) 7、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工件的尺寸精度可以达到IT3。(×) 8、车床的主轴箱是主轴的进给机构。(×) 9、龙门刨床的主运动是刨刀在往复直线运动。(√) 10、数控车床属于专用机床。(×)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有轨迹法、成形法、相切法、范成法。 Z3040型摇臂钻床型号的含义:Z表示__钻床 _30表示___摇臂___40表示_____最大直径40mm_____. 2、CA6140车床可车削___米制___,___英制___,___模数___,___径节____四种标准的常用螺纹。 3、卧式车床主要由__主轴箱__ ,__尾座__ ,__进给箱_ ,_溜板箱_ ,__刀架___和床身组成. 4、齿轮加工机床的加工方法有__成形法__和__展成法__两类. 5、镗床的主要类型有__卧式镗床_ ,__坐标镗床__和__精镗床__。 6、用_磨料_或_磨具作为工具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加工的机床,统称为磨床。 7、机床的精度包括_几何精度,_传动精度_和__定位精度_. 8、数控机床一般由输入、输出装置、数控装置、可编程控制器、伺服系统、检测反馈装置和机床主机等组成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哪种机床属于专门化机床:( B ) A.卧式车床 B.凸轮轴车床 C. 万能外圆磨床 D.摇臂钻床 2.下列对CM7132描述正确的是( C) A.卧式精密车床,床身最大回转直径为320mm B.落底精密车床,床身最大回转直径为320mm C.仿形精密车床,床身最大回转直径为320mm D.卡盘精密车床,床身最大回转直径为320mm

铜基本知识介绍

铜基本知识介绍 1、自然属性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古老金属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铜。 金属铜,元素符号Cu,原子量63.54,比重8.92,熔点1083oC。纯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外观呈紫铜色。铜具有许多可贵的物理化学特性,例如其热导率和电导率都很高,化学稳定性强,抗张强度大,易熔接,具抗蚀性、可塑性、延展性。纯铜可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能与锌、锡、铅、锰、钴、镍、铝、铁等金属形成合金。 铜冶炼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至今铜的冶炼仍以火法冶炼为主,其产量约占世界铜总产量的85%。1)火法冶炼一般是先将含铜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的原矿石,通过选矿提高到20-30%,作为铜精矿,在密闭鼓风炉、反射炉、电炉或闪速炉进行造锍熔炼,产出的熔锍(冰铜)接着送入转炉进行吹炼成粗铜,再在另一种反射炉内经过氧化精炼脱杂,或铸成阳极板进行电解,获得品位高达99.9%的电解铜。该流程简短、适应性强,铜的回收率可达95%,但因矿石中的硫在造锍和吹炼两阶段作为二氧化硫废气排出,不易回收,易造成污染。近年来出现如白银法、诺兰达法等熔池熔炼以及日本的三菱法等、火法冶炼逐渐向连续化、自动化发展。2)现代湿法冶炼有硫酸化焙烧-浸出-电积,浸出-萃取-电积,细菌浸出等法,适于低品位复杂矿、氧化铜矿、含铜废矿石的堆浸、槽浸选用或就地浸出。 2、铜及铜产品分类 ①、按自然界中存在形态分类 自然铜------铜含量在99%以上,但储量极少; 氧化铜矿-----为数也不多 硫化铜矿-----含铜量极低,一般在2--3%左右,世界上80%以上的铜是从硫化铜矿精炼出来的。 ②、按生产过程分类 铜精矿----冶炼之前选出的含铜量较高的矿石。 粗铜------铜精矿冶炼后的产品,含铜量在95-98%。 纯铜------火炼或电解之后含量达99%以上的铜。火炼可得99-99.9%的纯铜,电解可以使铜的纯度达到99.95-99.99%。 ③、按主要合金成份分类 黄铜-----铜锌合金 青铜-----铜锡合金等(除了锌镍外,加入其他元素的合金均称青铜) 白铜-----铜钴镍合金 ④、按产品形态分类:铜管、铜棒、铜线、铜板、铜带、铜条、铜箔等 3、铜的主要用途 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 铜在电气、电子工业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占总消费量一半以上。 铝基本知识介绍 1、自然属性 铝是一种轻金属,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地壳中铝的含量约为8%(重量),仅次于氧和硅,具第三位。在金属品种中,仅次于钢铁,为第二大类金属。铝具有特殊的化学、物理特性,是当今最常用的工业金属之一,不仅重量轻,质地坚,而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耐热性和耐核辐射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 铝的比重2.7,密度约为一般金属的1/3。而常用铝导线的导电度约为铜的61%,导热度为银的一半。虽然纯铝极软且富延展性,但仍可靠冷加工及做成合金来使它硬化。铝土矿是铝的重要来源,制造一镑氧化铝约需要两磅铝土矿,而制造一磅金属铝也需要两磅氧化铝。

铜的基本知识

铜的基本知识 铜的简介: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古老金属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铜。 金属铜,元素符号Cu,原子量63.54,比重8.92,熔点1083oC。纯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外观呈紫铜色。铜具有许多可贵的物理化学特性,例如其热导率和电导率都很高,化学稳定性强,抗张强度大,易熔接,具抗蚀性、可塑性、延展性。纯铜可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能与锌、锡、铅、锰、钴、镍、铝、铁等金属形成合金. 铜冶炼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至今铜的冶炼仍以火法冶炼为主,其产量约占世界铜总产量的85%。1)火法冶炼一般是先将含铜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的原矿石,通过选矿提高到20-30%,作为铜精矿,在密闭鼓风炉、反射炉、电炉或闪速炉进行造锍熔炼,产出的熔锍(冰铜)接着送入转炉进行吹炼成粗铜,再在另一种反射炉内经过氧化精炼脱杂,或铸成阳极板进行电解,获得品位高达99.9%的电解铜。该流程简短、适应性强,铜的回收率可达95%,但因矿石中的硫在造锍和吹炼两阶段作为二氧化硫废气排出,不易回收,易造成污染。近年来出现如白银法、诺兰达法等熔池熔炼以及日本的三菱法等、火法冶炼逐渐向连续化、自动化发展。2)现代湿法冶炼有硫酸化焙烧-浸出-电积,浸出-萃取-电积,细菌浸出等法,适于低品位复杂矿、氧化铜矿、含铜废矿石的堆浸、槽浸选用或就地浸出。湿法冶炼技术正在逐步推广,预计本世纪末可达总产量的20%,湿法冶炼的推出使铜的冶炼成本大大降低。 二、铜及铜产品分类 1、按自然界中存在形态分类 自然铜------铜含量在99%以上,但储量极少; 氧化铜矿-----为数也不多 硫化铜矿-----含铜量极低,一般在2--3%左右,世界上80%以上的铜是从硫化铜矿精炼出来的。 2、按生产过程分类 铜精矿----冶炼之前选出的含铜量较高的矿石。 粗铜------铜精矿冶炼后的产品,含铜量在95-98%。 纯铜------火炼或电解之后含量达99%以上的铜。火炼可得99-99.9%的纯铜,电解可以使铜的纯度达到99.95-99.99%。 3、按主要合金成份分类 黄铜-----铜锌合金 青铜-----铜锡合金等(除了锌镍外,加入其他元素的合金均称青铜) 白铜-----铜钴镍合金 4、按产品形态分类:铜管、铜棒、铜线、铜板、铜带、铜条、铜箔等。 三.国际铜期货市场 国际上进行铜品种交易的期货交易所主要有: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 中国国内铜期货市场 铜期货合约标的物在97年9月之前实行的质量标准是GB466-82标准,交割品是一号铜,97年9月-98年8月GB466-82与GB/T-467-1997两种标准同时执行,98年9月起全部执行 GB/T467-1997标准,高纯阴极铜和标准阴极铜均可交割,没有质量升贴水,只有品牌升贴水。 高纯阴极铜(Cu-CATH-1)化学成份:Cu+Ag不小于99.95,杂质总含量不超过0.0065(杂质分类含量略)。 四.世界上铜的主要产地 全球铜蕴藏量最丰富的地区共有五个(1)南美洲必鲁和智利境内的安第斯山脉西麓;(2)美国西部的洛矶和大怦谷地区;(3)非洲的刚果和赞比亚;(4)哈萨克斯坦共和国;(5)加拿大东中.从国

铜期货基本知识

陈老师期货课堂之品种介绍—铜 (一)自然属性 金属铜,元素符号Cu,原子量63.54,比重8.92。纯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外观呈紫铜色。铜具有许多可贵的物理化学特性,例如其热导率和电导率都很高,化学稳定性强,抗张强度大,易熔接,具抗蚀性、可塑性、延展性。纯铜可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能与锌、锡、铅、锰、钴、镍、铝、铁等金属形成合金. (二)影响铜价格变动的因素 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波动的根本因素 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当某一商品出现供大于求时,其价格下跌,反之则上扬。同时价格反过来又会影响供求,即当价格上涨时,供应会增加而需求减少,反之就会出现需求上升而供给减少,因此价格和供求互为影响。 体现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库存。铜的库存分为报告库存和非报告库存。 报告库存又称“显性库存”,是指交易所库存,目前世界上比较有影响的进行铜期货交易的有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的COMEX分支和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三个交易所均定期公布指定仓库库存。 非报告库存,又称“隐性库存”,指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商、贸易商和消费商手中持有的库存. 2.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需求量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经济增长时,铜需求量增加从而带动铜价上升;经济萧条时,铜需求量萎缩从而促使铜价下跌。 在分析宏观经济时,有两个指标是很重要的,一是经济增长率,或者说是GDP增长率,另一个是工业生产增长率。 3.进出口政策、关税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在铜进出口方面一直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因而当国内铜价高于国际铜价时,贸易商的进口将缩小两个市场的价差,反之则不然。随着国家逐步取消出口关税,铜基本可以自由进出口,从而使国内国际铜价互为影响。 4.用铜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 消费量是影响铜价的直接因素,而用铜行业的发展则是影响消费量的重要因素。例如,80年代中期,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的精铜消费中,电气工业所占比重最大,中国也不例外。而进入90年代后,国外在建筑行业中管道用铜增幅巨大,成为国外铜消费最大的行业,美国的住房开工率也就成了影响铜价的因素之一。1994、1995年铜价的上涨,原因之一来自于建筑业的发展。而在汽车行业,制造商正在倡导用铝代替铜以降低车重从而减少该行业的用铜量。此外,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铜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拓宽,铜在医学、生物、超导及环保等领域已开始发挥作用。最近,IBM公司已采用铜代替硅芯片中的铝,这标志着铜在半导体技术应用方面的最新突破。 5.铜的生产成本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冶炼法的采用,铜的生产成本不断下降。目前国际上火法炼铜平均成本为1400-1600美元/吨,湿法炼铜成本为800-900美元/吨。使用湿发炼铜的总产量迅速增加,预计2000年所占比重将达20%。 6.国际对冲基金及其他投机资金的交易方向 基金业的历史虽然很长,但直到90年代才得到蓬勃的发展,与此同时,基金参与商品期货交易的程度也大幅度提高。从最近十年的铜市场演变来看,基金在1994-1995年、1996年上半年-1997年上半年铜价的飙升中和1998-1999年铜价的暴跌中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