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课件-变形缝
合集下载
《房屋建筑构造》课件08变形缝的认知与绘制

②选一处墙体变形缝,绘出其构造做法图,比例自 定。要求线型选择与图面表达正确,文字用仿宋字书写, 用铅笔等工具作图。
学习任务
任务18 考察教学楼的变形缝并绘图
(2)某6层砖混结构单元式住宅 位于7度抗震设防地区,采用条形基 础,建筑物中设有一条变形缝,兼有 抵抗温度伸缩变形和防震的作用。试 确定变形缝的宽度,选择变形缝在建 筑物基础部位的结构处理方式及在墙 体、楼地面、屋顶等部位的构造做法, 并绘图示意。
8.1 变形缝的基础知识
8.1.2 变形缝的设置原则
3.防震缝的设置原则
防震缝应沿建筑物全高设置,缝的两侧 应布置双墙或双柱,或一墙一柱,使各部分 结构有较好的刚度。防震缝应与伸缩缝、沉 降缝协调布置,相邻上部结构完全断开,并 留有足够的缝隙,以保证在水平方向地震波 的影响下,房屋相邻部分不致因碰撞而造成 破坏。一般情况下,防震缝基础可不断开, 但与沉降缝合并设置时,基础也应断开。
8.1 变形缝的基础知识
8.1.2 变形缝的设置原则
1.伸缩缝的设置原则
表8-2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单位:m
8.1 变形缝的基础知识
8.1.2 变形缝的设置原则
1.伸缩缝的设置原则
注1: 装配整体式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 具体情况取表中装配式结构与现浇式结构之间的数值。
注2: 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伸 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 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另外,也可采用附加应力钢筋来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性, 以抵抗可能产生的温度应力,使建筑物少设缝和不设缝,但 这需要经过计算确定。
8.1 变形缝的基础知识
8.1.2 变形缝的设置原则
1.伸缩缝的设置原则
学习任务
任务18 考察教学楼的变形缝并绘图
(2)某6层砖混结构单元式住宅 位于7度抗震设防地区,采用条形基 础,建筑物中设有一条变形缝,兼有 抵抗温度伸缩变形和防震的作用。试 确定变形缝的宽度,选择变形缝在建 筑物基础部位的结构处理方式及在墙 体、楼地面、屋顶等部位的构造做法, 并绘图示意。
8.1 变形缝的基础知识
8.1.2 变形缝的设置原则
3.防震缝的设置原则
防震缝应沿建筑物全高设置,缝的两侧 应布置双墙或双柱,或一墙一柱,使各部分 结构有较好的刚度。防震缝应与伸缩缝、沉 降缝协调布置,相邻上部结构完全断开,并 留有足够的缝隙,以保证在水平方向地震波 的影响下,房屋相邻部分不致因碰撞而造成 破坏。一般情况下,防震缝基础可不断开, 但与沉降缝合并设置时,基础也应断开。
8.1 变形缝的基础知识
8.1.2 变形缝的设置原则
1.伸缩缝的设置原则
表8-2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单位:m
8.1 变形缝的基础知识
8.1.2 变形缝的设置原则
1.伸缩缝的设置原则
注1: 装配整体式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 具体情况取表中装配式结构与现浇式结构之间的数值。
注2: 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伸 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 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另外,也可采用附加应力钢筋来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性, 以抵抗可能产生的温度应力,使建筑物少设缝和不设缝,但 这需要经过计算确定。
8.1 变形缝的基础知识
8.1.2 变形缝的设置原则
1.伸缩缝的设置原则
最新建筑构造课件变形缝.ppt

房屋沉降缝的宽度(MM)
房屋层数
2—3 4—5 5层以上
沉降缝宽度
50—80 80—100
≥120
防震缝
• 为了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避免或 减轻破坏,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中规定:多层砌 体房屋结构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 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
• 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 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 • 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
• ⑶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 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 设置防震缝时,应将建筑物分隔成独立, 规则的结构单元,防震缝两侧的上部结 构应完全分开,防震缝与伸缩缝、沉降 缝应综合考虑,协调布置伸缩缝、沉降 缝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 沉降缝的宽度尚应考虑基础内倾使缝宽 减小后仍能满足防震缝的宽度。
• 三缝合一
• 凡是需做伸缩缝、沉降缝的地方均应做 成防震缝,防震缝应沿房屋全高设置, 两侧应布置墙。
• 一般防震缝的基础可不断开,只是兼做 沉降缝时才将基础断开。
• 设置结构缝会增加造价,施工也不 方便,因此,在确定房屋的造型和 布置时,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必须 结合起来考虑结构缝的设置问题, 砼房屋当需要设置防震缝时,防震缝 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 ⑴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 15m时可采用70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 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 宽20mm。
• ⑵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 ⑴项规定的数值的70%,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 震缝宽度可采用⑴项规定的数值的50%;且均 不小于70mm。
建筑构造课件变形缝.ppt
• 变形缝的设置原则
建筑变形缝_房屋建筑学13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变形缝的构造
一、变形缝的构造
1.伸缩缝的构造 (1)墙体伸缩缝的构造。根据墙体厚度和所用材料的不同, 伸缩缝可做成平缝、高低缝和企口缝等形式,如图13-1所示。 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 (2)楼地板层伸缩缝的构造。 楼地板层伸缩缝的位置和缝宽应与墙体、屋顶变形缝一致。 伸缩缝的处理应满足地面平整、光洁、防滑、防水和防尘等 要求,可用油膏、沥青麻丝、橡胶、金属等弹性材料进行封 缝,然后在上面铺钉活动盖板或橡胶、塑料板等地面材料。 顶棚盖缝条只固定一侧,以保证两侧构件能自由伸缩变形。
二、变形缝的设置
建筑设计时,应首先在变形敏感部位设置变形缝,以免建筑 发生破损,条件允许下尽量不设变形缝。通过增加施工复杂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变形缝的分类及设置
性,也可尽量少设变形缝,通常采用有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 少设变形缝的目的: (1)对地基进行处理。 (2)对基础进行处理。适当调整基底面积,增加基础刚度。 (3)加强结构可能出现破坏处的强度和刚度。 (4)做后浇板带。在高层建筑中常用钢筋混凝土施工后浇带 代替变形缝,做法是:每隔30~40m留一道缝宽0.8~1m的缝 隙暂时不浇筑混凝土,缝中钢筋可采用搭接接头,在结构封 顶两个月后,再浇筑混凝土,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和 刚度。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变形缝的构造
(3)屋顶伸缩缝的构造。屋顶伸缩缝的处理应考虑屋面的防 水构造和使用功能要求。一般不上人屋面,如卷材防水屋面, 可在伸缩缝两侧加砌矮墙,并做好泛水处理,但在盖缝处应 保证自由伸缩而不漏水。上人屋面,如刚性防水屋面,可采 用油膏嵌缝并做泛水。 2.沉降缝的构造 常见的基础沉降缝有悬挑式基础和双墙式基础两种类型,在 构造上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为了保证沉降缝两侧的建筑能 够各自成独立的单元,应自基础开始在结构及构造上将其完 全断开。 墙体沉降缝构造与伸缩缝构造基本相同,只是调节片或盖缝
《建筑变形缝》PPT课件 (2)

并难以保证均匀沉降时;
2.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高差在两层以
上或超过10m以上时,或相邻部分荷
载相差很大或结构形式变化明显等
易导致不均匀沉降时;
3.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的基础形式、
宽度和埋置深度相差悬殊,易形成
不均匀沉降时;
4.原有建筑物和新建、扩建的建筑物
间;
5.建筑物体形比较复杂,连接部位又
比较薄弱时。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
可整理ppt
5
第一节 伸缩缝
一、伸缩缝的作用 建筑物因受到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热胀冷缩现象,
使结构构件内部产生附加应力而变形,造成构件开 裂或破坏。当建筑物的体量过大时,这种情况更加 明显。
为避免这种温度变化引起的破坏,需沿建筑物 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具有一定宽度的缝 隙,即伸缩缝,也称为温度缝或温度伸缩缝。
可整理ppt
32
(二)防震缝的构造 防震缝的宽度较大,应充分考虑盖缝条的牢固性和对变形 的适应能力,做好防水和防风。
可整理ppt
33
实现少设变形缝的方式: ➢ 对地基进行处理; ➢ 对基础进行处理。适合调整基底面积,增加基础刚度; ➢ 加强结构可能出现破坏处的强度刚度; ➢ 做后浇带。在高层建筑中常用钢筋混凝土施工后浇带代 替变形缝,做法是:每隔30~40m留一道0.8~1m的缝隙暂 时不浇筑混凝土,缝中钢筋可采用搭接接头,在结构封顶 两个月后,再浇筑混凝土,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和 刚度。
可整理ppt
12
(2)外墙伸缩缝构造
可整理ppt
13
(3)内墙伸缩缝构造
可整理ppt
14
2.楼地层伸缩缝
可整理ppt
15
变形缝PPT学习课件PPT教案

变形缝PPT学习课件
会计学
1
变形缝概念
为了防止建筑物在外 界因素作用下产生变形, 导致开裂,甚至破坏而预 留的构造缝。
第1页/共33页
变形缝的分类
伸缩缝 沉降缝 防震缝
第2页/共33页
一、伸缩缝
(一)、概念:
在长度较大的建筑物中, 为避免由于温度变化引起材料 的热胀冷缩导致构件开裂,而
沿建筑物的竖向将基础以上 部分全部断开的垂直缝隙。
第32页/共33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3页/共33页
第14页/共33页
三、防震缝
(一)、定义 防震缝是为了防止建筑物的各部
分在地震时相互撞击造成变形和 破坏而设置的垂直缝。防震缝应 将建筑物分成若干体型简单、结 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
第15页/共33页
(二)、设置条件:
1、建筑平面体型复杂, 有较长的突出部分,应用 防震缝将其分简单规整的 独立单元。
橡胶嵌平型外墙变形缝装置
第24页/共33页
(2)、内墙盖缝
内墙 金属 卡锁 型
第25页/共33页
(四)楼板盖缝
第26页/共33页
第27页/共33页
第28页/共33页
第29页/共33页
第30页/共33页
第31页/共33页
(五)、屋顶变形 缝
构造处理原则:既不能影响屋面 的变形,又要防止雨水从变形缝 渗入室内。
第16页/共33页
2、建筑物(砌体 结构)立面高差超
过6m,在高差变化 处须设防震缝;
第17页/共33页
3、建筑物毗连部分结构 的刚度、重量相差悬殊处;
第18页/共33页
4、建筑物有错层 且楼板高差较大时, 须在高度变化处设 防震缝。
会计学
1
变形缝概念
为了防止建筑物在外 界因素作用下产生变形, 导致开裂,甚至破坏而预 留的构造缝。
第1页/共33页
变形缝的分类
伸缩缝 沉降缝 防震缝
第2页/共33页
一、伸缩缝
(一)、概念:
在长度较大的建筑物中, 为避免由于温度变化引起材料 的热胀冷缩导致构件开裂,而
沿建筑物的竖向将基础以上 部分全部断开的垂直缝隙。
第32页/共33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3页/共33页
第14页/共33页
三、防震缝
(一)、定义 防震缝是为了防止建筑物的各部
分在地震时相互撞击造成变形和 破坏而设置的垂直缝。防震缝应 将建筑物分成若干体型简单、结 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
第15页/共33页
(二)、设置条件:
1、建筑平面体型复杂, 有较长的突出部分,应用 防震缝将其分简单规整的 独立单元。
橡胶嵌平型外墙变形缝装置
第24页/共33页
(2)、内墙盖缝
内墙 金属 卡锁 型
第25页/共33页
(四)楼板盖缝
第26页/共33页
第27页/共33页
第28页/共33页
第29页/共33页
第30页/共33页
第31页/共33页
(五)、屋顶变形 缝
构造处理原则:既不能影响屋面 的变形,又要防止雨水从变形缝 渗入室内。
第16页/共33页
2、建筑物(砌体 结构)立面高差超
过6m,在高差变化 处须设防震缝;
第17页/共33页
3、建筑物毗连部分结构 的刚度、重量相差悬殊处;
第18页/共33页
4、建筑物有错层 且楼板高差较大时, 须在高度变化处设 防震缝。
房屋建筑构造8bxf变形缝PPT课件

图8-8 高低屋面变形缝
8.2.3.2 刚性防水屋顶变形缝
刚性防水屋面变形缝的构造与柔性防水屋面的 做法基本相同,只是防水材料不同(图8-9)。
图8-9 刚性防水屋顶变形缝构造
(a)不上人屋面变形缝;(b)上人屋面变形缝;(c)高低跨屋面变形缝
8.2.4 基础变形缝
基础沉降缝的构造处理方案有双墙式(图810)、挑梁式(图8-11)和交叉式(图8-12)三种。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宜选用合理的建筑 结构方案,不设防震缝。当需要设置防震缝时,其
①框架结构房屋,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 用70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 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②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 第①项规定数值的70%,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 度,可采用第①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 70mm
表8-3 沉降缝的宽度
8.1.2.3 防震缝
建造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房屋,为避 免破坏,按抗震要求设置的垂直缝隙即防震缝。
防震缝的设置原则依抗震设防烈度、房屋结构 类型和高度不同而异。对多层砌体房屋来说,遇下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 (2) (3)房屋相邻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③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 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8.2 变形缝的构造做法
8.2.1 墙体变形缝
8.2.1.1 伸缩缝
根据墙体的材料、厚度及施工条件,伸缩缝可 做成平缝、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图8-1)。
外墙伸缩缝内应填塞具有防水、保温和防腐性 能的弹性材料,如沥青麻丝、泡沫塑料条、橡胶条、 油膏等。如图8-2(a)所示。内侧缝口通常用具有一 定装饰效果的木质盖缝条、金属片或塑料片遮盖, 仅一边固定在墙上,如图8-2(b)所示。
民用建筑构造屋顶门窗变形缝ppt

2)实铺平瓦屋面;3) 钢筋混凝土挂瓦板平瓦屋面。 平瓦屋面构造具体见图3-79、3-80
21
22
23
(三)檐口及吊顶棚结构
双坡屋顶的檐口按其部位有两种: 纵墙檐口和山墙檐口。
(1) 纵墙檐口 纵墙檐口根据建筑的造型要求可做成挑檐(见图3-81)和 包檐(见图3-82)两种。
(2) 山墙檐口
山墙檐口按屋面形式有硬山和悬山两种做法。硬山檐口是 指山墙高出屋面的构造做法,在山墙与屋面交接处应做好 泛水处理,如图3-83下部所示。悬山檐口是指屋面挑出山 墙的构造做法,其构造一般是将檩条挑出山墙,再用木封 檐板(也称博风板)封住檩条端部,如图3-83上部所示。
第五节 屋顶 第六节 门窗 第七节 变形缝
目的要求: 1、了解屋顶的作用、功能、设计要求及分类; 2、掌握柔性与钢性屋面的概念、构造组成、适用范围及保证
其工程质量的措施。 3、掌握泛水的构造及屋面排水的构造作法。 4、了解屋顶的保温与隔热。 5、了解门窗的分类、特点及适用范围; 6、掌握门窗的构造; 7、了解遮阳的形式及适用范围。 8、了解变形缝的概念、分类、相互之间的区别及常用的构造
31
第六节 门窗
门窗的主要功能、要求和常用材料: 1、 门的主要功能: 供交通出入,分隔联系建筑空间,兼 起采光和通风作用; 2、窗的主要功能: 采光和通风,观察、递物; 3、要求 a、坚固耐久;b、开启方便、关闭紧密; c、功能合理;d、便于维修; 4、木门窗、钢门窗、铝合金门窗、塑料门窗
32
一、木窗
9
3.平屋顶的构造层次 平屋顶的构造层次有结构层、屋面和顶棚层。 结构层是平屋顶的承重结构,又是屋面的
基层。 屋面主要是防水层,根据具体要求可再设
置保温层、隔热层、隔汽层、找平层、结合 层、保护层等;
21
22
23
(三)檐口及吊顶棚结构
双坡屋顶的檐口按其部位有两种: 纵墙檐口和山墙檐口。
(1) 纵墙檐口 纵墙檐口根据建筑的造型要求可做成挑檐(见图3-81)和 包檐(见图3-82)两种。
(2) 山墙檐口
山墙檐口按屋面形式有硬山和悬山两种做法。硬山檐口是 指山墙高出屋面的构造做法,在山墙与屋面交接处应做好 泛水处理,如图3-83下部所示。悬山檐口是指屋面挑出山 墙的构造做法,其构造一般是将檩条挑出山墙,再用木封 檐板(也称博风板)封住檩条端部,如图3-83上部所示。
第五节 屋顶 第六节 门窗 第七节 变形缝
目的要求: 1、了解屋顶的作用、功能、设计要求及分类; 2、掌握柔性与钢性屋面的概念、构造组成、适用范围及保证
其工程质量的措施。 3、掌握泛水的构造及屋面排水的构造作法。 4、了解屋顶的保温与隔热。 5、了解门窗的分类、特点及适用范围; 6、掌握门窗的构造; 7、了解遮阳的形式及适用范围。 8、了解变形缝的概念、分类、相互之间的区别及常用的构造
31
第六节 门窗
门窗的主要功能、要求和常用材料: 1、 门的主要功能: 供交通出入,分隔联系建筑空间,兼 起采光和通风作用; 2、窗的主要功能: 采光和通风,观察、递物; 3、要求 a、坚固耐久;b、开启方便、关闭紧密; c、功能合理;d、便于维修; 4、木门窗、钢门窗、铝合金门窗、塑料门窗
32
一、木窗
9
3.平屋顶的构造层次 平屋顶的构造层次有结构层、屋面和顶棚层。 结构层是平屋顶的承重结构,又是屋面的
基层。 屋面主要是防水层,根据具体要求可再设
置保温层、隔热层、隔汽层、找平层、结合 层、保护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墙 外墙
屋顶 地面
二.变形缝构造图集
三.缝处防火、防水特说构造
四.“不设缝”与“后浇带”
1不设缝(有经验证明的可适当放宽约束条件) 2后浇带(不能替代温度缝)
2后浇带(自学)
谢谢大家!
1.墙体伸缩缝(含内外盖缝条) 形式:平缝、错口缝、企口缝
缝及盖缝板节点(外墙)
外墙(阴角处)
2.楼地层伸缩缝构造(含地面天棚盖缝条)
3.屋顶伸缩缝(含盖缝条)
屋面(平屋面)
屋顶(高低错落处)
屋顶(高低错落处)
第二节 沉降缝
一、沉降缝的设置 1.设置依据:
层、屋顶等地面以上部分全部断开。基础部分因受 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需断开。 3、伸缩缝的宽度:20~30mm
二、伸缩缝的构造 0.基础不设缝 1.墙体伸缩缝(含内外盖缝条)
形式:平缝、错口缝、企口缝 2.楼地层伸缩缝(含地面天棚盖缝条) 3.屋顶伸缩缝(含盖缝条)
0.基础不设缝(a,b,c方案)
二、防震缝的构造
在墙体、楼地层、屋顶等部位的构造与伸 缩缝、沉降缝构造基本相同,只是宽度较大, 故不再赘述。
第四节 其他
一.三缝比较: 1、伸缩缝主要考虑建筑物上部的变形,缝宽最小; 2、沉降缝主要考虑垂直方向的变形,但缝两侧建筑在
沉降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微量倾斜,因而缝较伸缩缝 宽,且宽度随建筑高度的增加而加大; 3、防震缝考虑地震时建筑物的摇摆,缝最宽且在抗震 设防地区,设缝的宽度均按防震缝设置。
a、当建筑物建造在不同的地基土壤上,两部分之 间。
b、当同一建筑物的相邻部分高度相差两层以上或 部分高度差超过10米时。
c、当同一建筑相邻基础的结构体系、宽度和埋置 深度 Nhomakorabea差悬殊时。
d、原有建筑物和新建建筑物紧相毗连时。 e、建筑平面形状复杂,高度变化较多时。
2.设置部位
3.缝宽(沉降缝与伸缩缝基本相同,比温度缝略宽,约50-70mm);
第11章 变形缝
变形缝: 为防止由于热胀冷缩、沉降、地震引起破坏而在建筑
上设置的垂直人工缝叫变形缝。
种类:温度缝(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
第一节 伸 缩 缝
一、伸缩缝的设置 1、设置依据、位置:砖混结构60米;框架55米。
详见教材中列表(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 2、设置要求:自基础以上将建筑物的墙体、楼板
4.要求: 建筑物从基础到屋顶全部断开,即基础部分必须断开; 基础沉断开有--1双墙方案;2悬挑式方案;3交叉式方案。
二.沉降缝构造
基础设缝方案:双墙、悬挑、交叉方案
双墙、交叉
挑梁
第三节 抗震缝
一、防震缝的设置 1.设置条件、位置(抗震设防区)
a、建筑物立面高差大于6米 b、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错层高差较大 c、建筑物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2.设置要求:一般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建筑各相连 部分的刚度差别很大时,也须将基础分开。 3.设置宽度:50~1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