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教学大纲(管理信息系统)

MBA教学大纲(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时:32 学分:2

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和要求(核心课程要求400~500字左右)

信息技术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潜能已越来越明显,如何真正有效地从信息技术投资中获得企业价值,不只是简单地购买一些最新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更重要的是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课程是为我国大中型企业、政府部门、非盈利组织机构和其它社会团体中、高层管理者开设的全新的现代企业信息管理课程。目的是通过系统地学习现代信息管理的有关理论和方法,通过重点案例的分析与研讨,帮助MBA 学员了解并掌握企业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的战略变革,构建企业可持续的竞争能力。

具体来讲,在教师和学员的共同努力下,帮助MBA学员:

了解现代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潜能以及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了解先进的基于信息应用的新的管理模式;

掌握企业基于信息系统应用的企业战略变革的决策过程和管理方法;

掌握企业如何有效地开展信息化建设途径;

了解企业信息管理的基本框架和方法。

二、预修课程

经济学、运筹学、数据库系统等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共有四个部分节课构成:

第一部分:信息时代的管理: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这个部分将通过分析当代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来理解企业信息管理以及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应用的重要性,从多个视角来分析企业信息化和信息系统的概念,帮助学员正确理解现代信息管理;通过

多个案例和阅读材料的分析,介绍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对企业管理的多层次的影响及其潜能。

第二部分: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的技术基础与应用趋势

这个部分将通过基本概念的介绍,帮助学员了解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主要应用。

第三部分:基于信息系统应用的企业战略变革和系统规划

这个部分主要介绍企业战略变革的框架和模型,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般性规律和途径,提出企业变革过程的规划阶段、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的各个关键要点以

及主要策略,介绍企业信息化规划的方法和途径。

第四部分:信息系统应用的投资管理与控制策略

这部分主要介绍一般性的信息系统实施的各种方法,讨论信息系统投资的价值评估与评价方法、信息系统风险控制策略等,介绍企业信息管理部门的组织建设等。.

详细内容:

第一章信息系统的概念与作用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在这个部分,我们将讨论信息时代组织与企业的挑战与机遇,并从企业方面阐述信

息系统/信息技术的概念与作用。

2.这章将陈述以下的问题

如何从企业方面理解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是如何影响现在和将来的竞争的?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是什么?组织、企业过程和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二)课程内容:

1.第一节:信息系统的革命:信息时代组织的挑战与机遇

2.第二节:从各个方面理解信息系统的概念

3.第三节:利用信息技术获得竞争优势

4.第四节:组织、管理、企业过程和信息系统

5.第五节: 组织管理和信息系统

6.第六节:企业模式, 商务过程, 和信息系统

第二章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这个部分将通过基本概念的介绍,帮助学员了解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主要应用。

(二) 课程内容:

1 计算机硬件与发展趋势

2 计算机软件与发展趋势

3 通讯网络及其发展趋势

4 数据管理技术与发展趋势

5 数据模型的建立

6 数据仓库应用

第三章: 由IT支持的组织管理的应变和信息系统的规划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战略管理与规划:了解企业战略管理与战略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的分析工具;

2、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了解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的演进、明确信息系统的战略地位;

3、信息系统战略的形成:了解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基本方法、企业战略与信息系统战略的集成框架、信息系统对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作用,信息系统战略规

划的过程框架;4、信息系统战略的选择: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信息管理的作用和职能、信息系统战略的选择和确定的基本过程。

(二) 课程内容:

1 组织目标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2 了解对手在做什么

3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更好的过程

4 了解谁需要信息,何时需要信息?

5 评价信息系统

6 IT系统规划

第四章: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信息系统的管理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这部分主要介绍一般性的信息系统实施的各种方法,讨论信息系统投资的价值评估与评价方法、信息系统风险控制策略等,介绍企业信息管理部门的组织建设等。

(二) 课程内容:

1、概述

2、开发方法

3、系统分析

4、系统设计

5、系统实施

6、系统管理

7、系统的评价

四、考核方式

(一)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由课堂开卷考试和课后个人大作业两部分组成。课堂开卷考试主要考察学员概念性问题。这些问题将涵盖学员通过课程学到的所有的内容。

课后大作业题目类似:“分析你公司所在的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公司客户需求的发展趋势,提出公司未来可能的运营模式和需要解决的关键的问题;分析在实现这一变革中需要采用的关键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并分析实施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障碍以及消除这些障碍的主要措施”。鼓励学员从这门课程一开始就经常思考并准备这一问题。

(二) 成绩评分

本门课程的成绩将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课堂参与和贡献10%

2. 小组书面案例研究20%

3. 终期考试40%

4. 课后个人作业30%

由于书面案例研究是小组共同完成的,一个小组的所有成员将给予相同的分数。学员们可以通过其他方面表现他个人的努力和成果。

五、主要参考书目

(一) 参考教材:

1.《管理信息系统》仲秋雁刘有德主编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公司信息战略与管理》教程与案例琳达M.阿普尔盖特(Lynda M.Applegate)(哈佛商学院)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管理信息系统讲义》刘玉编2005.

4.《有效管理I/T投资》对高层经理关于I/T系统实施的指导,译自"Making I/T Work: An

Executive's Guide to Implementing Information T echnology Systems,DennisSeverance, Jacque Passino, Jossey-Bass, Sep.,2002.”

(二) 阅读材料和案例

1. 思科系统公司:全球网络化企业运营模式,译自…K.L. Kraemer and J. Dedrick, “Leveraging

the Global Networked Business Model: Cisco Systems”, Center for Redesign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Feb. 1999?。

2. 戴尔计算机公司:利用信息技术重构运营模式,译自…Henneth L. Kraemer, Jason Dedrick,

Sandra Y amashiro, Refining and Extending the Business Model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ll Computer Corporation, Center for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May 1999?。

3. 信息化能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 没有借口的管理,译自T. J. Rodgers, “No Excuses Managemen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ust 1990.

5. 花旗银行的全球电子商务战略

6. 黄丽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层次模型,《中华管理资讯系统CMIS Quarterly》,2003年。

7. IT的味道——宝供储运的成长故事,摘自《IT经理世界》,1999年15期。

企业管理MBA全景教程:管理信息系统

第1讲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本讲重点】 ◇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数据和信息 ◇管理信息的作用 ◇管理者 ◇管理者与系统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 本课程共讲八个大问题分十讲讲完,这八个问题分别是:第一,概述;第二,计算机处理基础;第三,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第四,数据通信;第五,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第六,数据处理系统;第七,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第八,管理信息系统的新发展。下面讲第一个问题。 概述 组织和管理的解答。管理人员要面对客观环境对于企业的挑战,首先在管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要有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了先进的、管理的、信息的处理技术来针对环境的挑战,它实际是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前进而前进,随着环境不断地变化而变化的。这样就有了新的解答——管理信息系统是逐步发展的过程。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也提出了企业信息系统实际是描述了企业经理的希望、梦想和现实,就是管理人员把自己对于企业怎么管理、希望、梦想体现在管理信息当中,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所以,我们应该对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地理解,它是支持管理人员的一个人机系统。 数据和信息 数据和信息在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中是最基础的一个概念,关于这个概念也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比较广泛的解释是: (1)数据是记录下的事实。 (2)信息是对事物的特征和它的运作的描述。 数据是记录下来的事实,在管理过程中很多情况我们都把它记录下来。 【案例】 比如领料有领料单,给工人分派了工作有派工单,工人完成工作以后,在派工单上又记录了具体的工作报告,像这些都是记录下来的事实。 这些记录下来的事实都称为数据。数据经过加工以后就可以得到信息,所以信息还可以称为加工以后的数据。 把工人的工作单都收集起来,就可以了解整个工作完成的情况,一共完成了多少零部件的加工?用了多少工时?用了多少材料?有多少废品、多少合格品?再同计划相比较得出结论:计划要完成的工作量;实际完成量;计划完成合格品数量;实际完成合格品数量;废品的数量、所用的工时和材料的数量……通过这些我们就可以了解计划的完成情况及加工这些零部件的成本。

MBA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MBA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与目标 教学方式、方法 课程材料 课程安排 考核方式 一、课程简介与目标 1、课程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是我国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培养计划规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建立在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管理学和生产运作管理等学科基础之上,研究企业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的交叉性应用科学。它以管理学知识为基础,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技术平台,用系统的观念,揭示企事业组织的信息化的规律、面临的问题、建设方法,以及信息化对现代管理模式的影响。它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课,又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战略规划、组织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都非常重要,是企业在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与技术基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与方法,电子商务、商业智能、知识管理等新兴信息技术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等内容。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数字化信息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与传统的经济模式相比,许多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乎所有的商业规则都在改写。企业经营模式由具体具体到虚拟,从竞争走向合作,从控制走向学习,从独立走向整合,从集中走向分散,出现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模式。如信息经济(information economy)、全球化(globalization)、虚拟组织(visual organization)、外包(outsourcing)、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企业再造(business reengineering)、价值链(value chain)、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等。企业在如此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必须及时地适应环境和及时做出调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技术,尤其是信息系统将是企业进行改造和适应环境的使能器。 2教学目的及目标 (1) 教学目的 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信息管理者在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全新的视野和方法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门课程。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和方法从事信息管理的能力;引导学生依据学到的知识对企业所需信息系统的建设进行规划和管理;熟悉在信息时代和全球通背景下应用企业的信息资源与技术、制定有效的信息化策略及其实施手段;利用本课程的主要收获,整合各管理学科知识,有效地思考和解决所在企业或组织的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管理问题。 (2) 知识目标 掌握基本的信息系统理论;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与建设的基本方法与过程;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 [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课程代码]04018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分]3学分 [总学时]48 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16学时。 [适用对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 [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计算机基础 (二)课程介绍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应用数学、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互联等学科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其依据的理论基础和实现的技术手段还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该课程注重于开发出满足用户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所依据的理论、方法、原则、技术和工具,并结合管理工作实际,对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从管理、组织和技术等多个角度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了解组织如何使管理信息系统与业务战略、组织控制以及业务流程有效结合在一起,获得竞争优势。授课内容主要侧重于学科基础知识,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各种应用系统的介绍,信息技术的基础,系统的开发的基本知识。在教学案例中,讨论了现代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控制、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教学要求 第一,知识、能力素质基本要求

知识要求:掌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从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到实施各个阶段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 能力素质要求:掌握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的信息系统开发步骤、具有运用所学管理信息系统知识挖掘出企业系统应具备的功能的能力. 第二,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是本门课程的一个特点,所以,将课堂理论教学、案例启发教学、课外调研、课后指导等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率。以项目驱动式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习题讲解式. 讲授教学法:信息、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结构,系统战略规划方法,系统分析目标任务、手段、步骤、工具等。 引导式教学法:Nolan阶段模型等。 案例分析教学法:BPR,Nolan阶段模型,系统战略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等各阶段具体操作. 讨论式教学法:信息与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电子商务发展前景。 项目驱动教学法:高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任务驱动教学法: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各个步骤设置个人展示环节。 习题讲解式:代码校验计算,决策树与决策表绘制等。 教学手段:本门课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上机实践操作,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辅之以板书. (五)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 学生自行选择一个管理信息系统,以此系统为依托进行系统的调查,从系统开发的有益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写出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并在此基础之上,使用结构化系统分析工具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以报告的形式提交。 实验一信息检索 实验二Visio软件的使用 实验三管理信息系统初识实验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涵盖管理学、信息技术、数据库管理、业务流程管理等众多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构建、管理和优化企业信息系统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当今复杂的商业环境。 二、课程目标 1、理解并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 2、熟悉并掌握企业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运行维护的相关知识。 3、理解并掌握信息安全、数据管理与挖掘、决策支持等高级应用。 4、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设计、实施与评价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1、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介绍系统的概念、分类、发展历程,以及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 2、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与开发:讲解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信息系统

开发的方式和流程,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 3、数据库管理: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的设计与操作,以及数据库的优化与安全。 4、业务流程管理:阐述业务流程的概念、流程建模工具与方法,以及流程自动化与优化技术。 5、信息安全:介绍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防护策略,以及加密与认证技术。 6、数据管理与挖掘:介绍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应用,包括数据预处理、聚类分析、决策树等。 7、决策支持系统:介绍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发展,以及专家系统、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决策支持方法。 四、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验教学:安排相应的实验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3、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系统设计和实施能力。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及学习指南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指南 适用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 学时数: 48 学分数:3 学分 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教学计划中,是将以前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课程目的 通过学习本课程,应使学生认识信息对组织管理的重要性,掌握用计算机的知识为实际问题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掌握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和开发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管理系统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分析、设计和实施的方法,提高上机操作技术。 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网上学习和集中讨论同学要了解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掌握用结构化方法、原型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和步骤,具体掌握通过对现行系统进行调查、使用结构化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为现行系统建立一个物理模型并将物理模型转化为新系统(目标系统)逻辑模型、再将新系统(目标系统)逻辑模型转化为新系统(目标系统)物理模型的方法和步骤。信息管理专业的同学要会使用过去所学的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 与其它课程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是计算机技术基础、程序设计、计算机高级语言、数据库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管理运筹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网络为本课程提供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构成和建立计算机的网络体系打下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为本课程提供编写源程序的能力;经济学和管理学为本课程提供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定量优化技术课程为建立预测、分析和决策等的经济模型打下基础。应该说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数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科学的结合。

MBA教学大纲(管理信息系统)

MBA教学大纲(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时:32 学分:2 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和要求(核心课程要求400~500字左右) 信息技术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潜能已越来越明显,如何真正有效地从信息技术投资中获得企业价值,不只是简单地购买一些最新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更重要的是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课程是为我国大中型企业、政府部门、非盈利组织机构和其它社会团体中、高层管理者开设的全新的现代企业信息管理课程。目的是通过系统地学习现代信息管理的有关理论和方法,通过重点案例的分析与研讨,帮助MBA 学员了解并掌握企业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的战略变革,构建企业可持续的竞争能力。 具体来讲,在教师和学员的共同努力下,帮助MBA学员: 了解现代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潜能以及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了解先进的基于信息应用的新的管理模式; 掌握企业基于信息系统应用的企业战略变革的决策过程和管理方法; 掌握企业如何有效地开展信息化建设途径; 了解企业信息管理的基本框架和方法。 二、预修课程 经济学、运筹学、数据库系统等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共有四个部分节课构成: 第一部分:信息时代的管理: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这个部分将通过分析当代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来理解企业信息管理以及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应用的重要性,从多个视角来分析企业信息化和信息系统的概念,帮助学员正确理解现代信息管理;通过

多个案例和阅读材料的分析,介绍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对企业管理的多层次的影响及其潜能。 第二部分: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的技术基础与应用趋势 这个部分将通过基本概念的介绍,帮助学员了解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主要应用。 第三部分:基于信息系统应用的企业战略变革和系统规划 这个部分主要介绍企业战略变革的框架和模型,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般性规律和途径,提出企业变革过程的规划阶段、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的各个关键要点以 及主要策略,介绍企业信息化规划的方法和途径。 第四部分:信息系统应用的投资管理与控制策略 这部分主要介绍一般性的信息系统实施的各种方法,讨论信息系统投资的价值评估与评价方法、信息系统风险控制策略等,介绍企业信息管理部门的组织建设等。. 详细内容: 第一章信息系统的概念与作用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在这个部分,我们将讨论信息时代组织与企业的挑战与机遇,并从企业方面阐述信 息系统/信息技术的概念与作用。 2.这章将陈述以下的问题 如何从企业方面理解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是如何影响现在和将来的竞争的?信息系统的战略作用是什么?组织、企业过程和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二)课程内容: 1.第一节:信息系统的革命:信息时代组织的挑战与机遇 2.第二节:从各个方面理解信息系统的概念 3.第三节:利用信息技术获得竞争优势 4.第四节:组织、管理、企业过程和信息系统 5.第五节: 组织管理和信息系统

《MBA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MBA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已经深入到企业和组织的方方面面,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特别是全球经济、信息经济的出现,INTERNET和全球通讯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有效的进行信息资源管理,利用信息技术/系统帮助企业赢得竞争优势是当前及21世纪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在MBA教育中开设“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课,使每一名MBA学生(面向21世纪的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都有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二、课程要求 课程的重要内容包括五大部分:信息系统与组织,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基础,信息系统建设,组织中的各种信息系统与发展,信息资源的规划与管理。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的重要性,特别是信息技术/系统如何正在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与管理方式,如何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具备分析与解决信息化过程中有关信息资源管理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实现企业信息化。 三、教学指导思想 “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经济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去认知和把握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与外延,掌握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能,具备分析与解决信息化过程中有关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同时“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内容安排上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引进和使用案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案例讨论,以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已经深入到企业和组织的方方面面,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要求学生对各种经营和管理业务,以及相关的定量分析方法有较全面的了解,诸如会计、财务、税收、统计,运筹学、运作管理、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等课程,均可作为本课程的基础课程,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程内容 第一章信息系统 第一节信息系统的概念、意义及作用 第二节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重要性 第三节信息系统的伦理和社会影响 第二章信息系统的战略地位 第一节信息系统的分类 第二节信息系统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第三章组织、管理和信息系统

MBA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知识

MBA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知识在如今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MBA管理信息系统的培训与研究。本文将介绍MBA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知识,探讨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信息系统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来收集、存储、处理、传递和利用信息的一组互相依赖的组件。它包括数据、硬件、软件、网络以及人员等方面的内容。信息系统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完整的信息,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管理和决策。 二、MBA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与功能 1. 目标:MBA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是为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决策支持和信息服务,帮助他们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2. 功能:MBA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数据处理、信息传递、知识获取和决策支持等功能。通过这些功能,管理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1. 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能够帮助企业高效地存储和管理各种类型的数据,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网络技术:网络技术是实现信息系统中信息共享和传递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网络技术,企业可以实时地获取和传递信息,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 3. 决策支持技术:决策支持技术是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的重要工具。它能够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目标,提供不同的决策模型和分析方法,帮助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 四、MBA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 企业内部管理:MBA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内部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率。例如,通过ERP系统可以实现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实现一体化的管理。 2.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而MBA 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的高效管理。通过信息系统的支持,企业可以及时获取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的信息,从而准确地进行需求预测和库存管理。 3. 电子商务:MBA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子商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可以实现在线销售、在线支付和在线售后服务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代码:INDE2009 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学时:学分/54学时 开课学期:第6学期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 先修课程:数据库、管理学基础、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高级程序设计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窦云霞 大纲执笔人:窦云霞大纲审核人:杨宏兵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材培育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 课程性质:《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学科交叉性的课程,也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信息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内容,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信息是宝贵的资源、无形的财富、决策的基础,是本课程的核心概念。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涉及到管理思想、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人文环境,是本课程依赖的环境与背景。 教学目标:了解MIS的功能和作用;掌握MIS开发要点;熟知MIS结构;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数据搜集、加工和利用的知识,取得管理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重点了解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知道如何按照管理任务向信息系

统开发人员提出设计要求,并配合他们成立信息系统,为管理决策服务。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派(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内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 1、信息系统概述(6学时) 1.1信息化与管理 1.2系统与信息系统 1.3管理信息系统 1.4管理信息系统与现代管理方式 1.5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1.6组织与信息系统; 1.7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 1.8信息系统应用中的管理挑战 1.9企业信息系统管理部门的成立 目标及要求: 1)了解信息系统的概念,掌握信息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内容;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3)掌握了解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 讨论内容: 信息系统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 2、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及重要性(3学时)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编码: 181510075 课程负责人: 课程性质: 独立设课开设学期: 1 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 64 课程总学分: 2 ,其中实验总学时:64 实验总学分: 2 开设实验项目数:5,其中必做实验项目数: 5 选做实验项目数: 0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主笔人 主审人日期2020 年11 月02 日 一、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新兴边缘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学、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等;了解网络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

三、实验教学方式 1、基础性实验以验证知识为主,要求学生实验原理、方法、实验步骤的基础上,编程验证,并逐步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独立思考的实验态度。 2、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和实现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 四、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 每次实验的成绩按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和考核、实验报告三部分评分,实验成绩为各次实验的总评成绩。成绩构成比例为:实验准备(含预习、回答老师提问、实验方案设计等)25%;实验过程和考核(实验表现、操作情况、动手能力等)25%;实验报告(实验数据及处理、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评价等)50% 五、教材(指导书)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指导书) 薛华成主编.《管理信息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课程编号:021030120 总学时及其分配:总学时:32,授课:28,实验:4 实践周数:无 学分数:2 适用专业:交通工程专业 任课学院、系部: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工程教研室 一、课程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非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认识到信息对组织管理的重要性,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利用计算机知识建立实际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和开发方法,熟练掌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了解本学科发展方向,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增强全局意识、团队意识和市场意识,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企业管理系统中主要子系统的组织结构、功能结构与信息流程;掌握管理数据组织与处理的基本方法;理解几种常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方法;初步具备一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能力;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和在各个行业的具体应用。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教学安排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授课学时:4学时1.1信息及其度量 1.2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 1.3信息系统和管理 1.4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1.5信息系统的伦理问题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授课学时:4学时2.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2.2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 2.3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2.4制造资源计划 2.5企业资源计划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授课学时:2学时3.1数据处理 3.2数据组织 3.3数据库技术 3.4计算机网路 3.5云计算技术 第四章Web开发的基本技术授课学时:2学时4.1 WWW-(全球信息网) 4.2 HTML 4.3 FrontPage 4.4交互网页的制作 4.5 ASP(动态服务主页)

《管理信息系统-英文》 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课程编号:F0104031S 学分: 3 开课学院:School of management 课内学时:48 课程类别:Basic major course课程性质:required course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Course nature:This course is the basic major course and the required course for the major of business management. Course objectives:MIS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mea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modern business, in this course topics about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will be discussed, including strategy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to database and data warehouse in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to systems development and architecture, helping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pe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MIS.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知识模块顺序 1.Business environment in information age(4 classes) (1)Knowledge point 1: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2)Knowledge point 2:five forces model (3)Knowledge point 3:value chain analysis Basic requirements :students should know the 3 critical resources in MIS, be able to analyze the appeal and competitive pressure in an industry, and identify the value-adding and value-reducing activities. 2.G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with IT(4 classes) (1)Knowledge point 1: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2)Knowledge point 2: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Basic requirements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the competitive chances provided by CRM and the support from IT, the importance of ERP as the integration of functional software systems. 3.Database and data warehouse(12 classes) (1)Knowledge point 1:Database (2)Knowledge point 2:data warehouse Basic requirements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the basic function of database and key characteristics of data warehouse, the 4 data-mining tools in a data warehouse, and the role of business intelligence in an organization. 4.Decision support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12 classes) (1)Knowledge point 1:Decision support system (2)Knowledge point 2:expert system

(完整)《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完整)《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的全部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课程编码:20000058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54 理论学时:30 上机学时:24 学分: 3 适用专业:经济管理各专业 先修课程:《管理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数学》《运筹学》《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 开课院系: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教研室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程,它是一门新的学科,是多科交叉的边缘科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应用数学、管理理论、运筹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等一系列过程,从而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的学科. 本课程是管理学等门类各专业的专业课。 三、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有关概念.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的步骤和相应内容 3、理解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 4、能开发一个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1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1 信息的概念 1.2 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 1.3 信息系统和管理 1.4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1.5管理信息系统与现代管理方法 1.6企业资源计划 基本要求 (1)掌握:数据与信息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2)了解: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 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2。1.信息技术概述 2.2.数据处理 2.3.数据库技术 2。4.计算机网络技术 基本要求 (1)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一、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管理信息系统是为了适应管理科学的要求,通过现代技术(计算机、通讯等)的手段,运用数学、运筹学的算法,加上哲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科学的理论、观点及思想方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差性学科。 通过教学,要在社会、人文等基础上,建立三大知识体系。 第一,包含一般组织理论、现代管理技术、管理实施在内的组织管理体系; 第二,包含计算机系统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体系; 第三,包含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在内的系统工程体系。 要求的先修课程包括:管理学、会计学、运筹学、数理统计、生产管理、市场营销、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等。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信息、信息系统及其相关概念; 2、了解信息系统建立的相关理论(如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等),熟悉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开发过程(即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等); 3、深入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现、运行维护等原理,具有开发信息系统的能力; 4、了解各类信息系统的特点及使用情况; 5、了解并掌握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特点及开发方法和开发策略。 (三)教学时数 54学时。 (四)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利用网络课程平台自学等多种教学方式。 (五)面向专业

经济、管理等专业。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系统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首先掌握信息、信息的类型、信息的特征等基本概念;其次掌握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的类型、信息系统模型等基本知识;第三了解信息系统的应用环境信息系统工程等相关知识。 (二)教学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记忆信息、系统及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熟悉本门课程所使用的基本术语;掌握信息、系统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了解本学科的知识结构与学科定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信息的概念、分类、特性、层次、生命周期; 2、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关系; 3、系统的概念、分类、特征; 4、信息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 5、管理系统系统的学科定位与知识结构。 第一节信息基本概念 一、数据、信息与知识 二、信息 第二节系统与信息系统的概念 一、系统 二、信息系统 三、信息系统的发展 第三节信息系统与管理 一、管理与管理信息 二、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 三、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 第四节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定位与知识结构 一、MIS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二、MIS知识体系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 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大纲 学时数:54(课堂教学)+34(实验)学分数:4 适用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通过课程的讲授,可以使学生系统地了解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的相关概念、作用、技术基础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用信息系统的观点来分析现代企业和组织的业务流程,能够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来进行案例分析,具备基本的企业信息系统开发规划能力,为今后用来解决MIS问题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会利用它们从事基本信息处理活动,掌握数据库技术,进行企业运营仿真模拟,掌握企业运营的基本流程和典型信息系统(ERP)的操作,体会企业信息管理的优势,并会进行数据库设计,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的基本方法,为后续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考核采取实验报告、设计图纸或实验成果等形式。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大纲基本内容包括5个必做的实验内容,在规定的34个学时内完成。 实验一初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体验性性实验,2学时) 实验目的: (1)初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对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 (2)认识管理信息系统对组织和个人带来的影响。 实验内容: (1)寻找你身边的信息系统应用,比如:学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或图书馆使用的图书管理系统,以学生身份登录系统。 (2)详细了解这些系统实现了哪些功能。 (3)具体描述每个功能的操作步骤。 (4)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了解这些信息系统给你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什么影响,分析这些系统是否还有不完善之处,应该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实验要求: (1)每个学生(或小组)完成一份实验报告。 (2)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系统名称、功能、操作步骤、运行环境、使用人员、系统对业务工作产生的影响、系统的不完善之处以及改进方案。 实验二《科达电脑外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设计性实验,4学时) 实验目的: 了解使用Excel 软件开发一个小型信息系统的过程。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 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针对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等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二、课程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课程代码)是专业课必修课,该门课程综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交叉学科与高技术特性。通过学习该门课程,能熟悉组织当前的企业过程,能分析组织当前企业过程存在的缺点并提出整改意见,运用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管理、网络通信的理论与方法技术,分析、设计、实施、运行和维护管理信息系统,由此成为既具备管理技巧、沟通技巧,又掌握专业理论技术的复合人才。 The course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ode ) is a required course of professional course. This course integrates the knowledge content of multi-disciplinary, and has strong interdisciplinary and high-tech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you can be familiar with the current enterprise process of the organization, analyz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enterprise process,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rectification. By us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 technology of computer hardware, software, data management and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an be analyzed, designed, implemented, operated and maintained. Thus, it is not only able to have management skills, communication skills, but also master them Compound talents of professional theory and technology.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课程是针对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等本科专业的专业课。MIS课程是一门融合了数学、系统科学、统计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

工商管理硕士MBA教学大纲

工商管理硕士MBA教学大纲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002年12月

编印说明 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MBA)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旨在为我国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务实型、综合型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我校于1987年开始与英国Lancaster Keele, Hull三所大学联合培养MBA,199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MBA培养试点院校,从1998年开始在全国招生和培养MBA学员。 本书汇编的教学大纲,是我院MBA任课教师在1999年编写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参照全国MBA指导委员会编集的MBA教学大纲,吸收国际先进的教学经验成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的。本教学大纲可供攻读MBA学位研究生、任课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使用,也可供有关单位参考。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002年12月

目录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 (1) 2、外语(基础部分) (3) 3、外语(商务部分) (5) 4、组织行为学 (6) 5、D M D(一):运筹学 (12) 6、D M D(二):应用统计学 (14) 7、管理经济学 (17) 8、会计学 (20) 9、生产与运作管理 (24) 10、市场营销…………………………………………………………………………

27 11、公司理财 (30) 12、计算机辅助管理 (33) 13、企业战略管理 (35) 14、人力资源管理 (38) 15、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 (42) 16、经济法 (44) 17、管理会计 (46) 18、质量控制与可靠性 (48) 19、宏观经济学 (50) 20、系统工程 (52)

MBA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教程 54页DOC.doc

《管理信息》基础教程 第一篇概念篇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一词最早出现在1970年,由瓦尔特?肯尼万给它下了一个定义:“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著名教授高登?戴维斯才给出管理信息系统一个较完整的定义:“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管理信息系统一词在中国出现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根据中国的特点,许多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最早的学者给管理信息系统也下了一个定义:“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朱镕基主编的《管理现代化》一书上定义说:“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机械(计算机等)组成的系统,它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它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它实测企业的各种功能情况,它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以期达到企业的长远目标。” 这个时期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以下几条功能: (1)准备和提供统一格式的信息,使各种统计工作简化,使信息成本降低。 (2)及时全面地提供不同要求不同细度的信息,以期分析解释现象迅速,及时产生正确的控制。 (3)全面系统地保存大量的信息,并能迅速地查询与综合,为组织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4)利用数学方法和各种模型处理信息,以期预测未来,并进行科学的决策。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1.2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机器包含计算机硬件及软件(软件包括业务信息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