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物形象(课件)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讲练(全国通用)

人物形象(课件)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讲练(全国通用)
鹧鸪天·家住东吴近帝乡 家住东吴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十千沽酒青楼上,百万呼卢锦 瑟傍。身易老,恨难忘。尊前赢得是凄凉。君归为报京华旧,一事无成 两鬓霜。 词中的人物是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进行概括。
【考向分析】
2、对人物形象作用的分析。 最爱东山晴后雪 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技法点拨】
1.审清题干,找准形象。考生需要审清题干要求,看题干是要求分析主人 公形象,还是分析诗(词)人形象。 2.知人论世,总体把握。根据诗歌标题、注释及平时积累的诗(词)人作 品常识,思考作品的写作背景或与诗(词)人有关的其他方面的信息,如 政治主张、所处时代特征、常见写作风格等,总体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性情、 心态、情感等。
形象特征 忧国忧民心怀
天下
傲岸不羁鄙弃 权贵
怀才不遇壮志难 酬
豪放洒脱乐观旷 达
热爱自然向往田 园
亡国之思思念故 乡
寂寞愁苦身世飘 零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典型人物形象
代表诗人 杜甫
示例 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作者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 而是推己及人,这表现了他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情怀。
李白 陆游辛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藐视权贵的品质,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傲 岸不羁的形象。 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作者大志空 落,揽镜自照却发现年华不再,衰鬓先斑,悲怆、忧郁的不遇之士的形 象。 如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 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风雨中拄着拐杖 、穿着草鞋、吟啸徐行、旷达乐观、豪放洒脱的形象。

202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型专练(附答案解析)

202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型专练(附答案解析)

202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型专练(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亭子言怀①张谓数丛芳草在堂阴,几处闲花映竹林。

攀树玄猿呼郡吏,傍溪白鸟应家禽。

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闻声觉浅深。

官属②不令拘礼数,时时缓步一相寻。

[注]①本诗约作于诗人大历年间任潭州刺史时。

②官属:主要官员的属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的“数丛芳草”“几处闲花"写西亭子景致之清丽,流露出诗人的恬适之情。

B.“玄猿呼郡吏”是人们到西亭子游玩时所看到的情景,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诗人以看景知高下、闻声知水深,突出了自己的赏景经验之丰富与观察力之敏锐。

D.这首诗的语言朴素平淡,而平淡中又有着深远的情致,与陶渊明的诗歌语言相似。

16.尾联的意思是什么?它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15.C16.①尾联的意思:不时地带着属吏从容、闲适地到西亭子来寻景散心。

②形象:诗人是一个平易近人、闲适自在且热爱自然的官员。

他身为刺史,却不让自己和属下被礼数拘束,不分尊卑、高下:时时缓步寻景,透露出诗人对西亭子一带风景的喜爱之情。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突出了自己的赏景经验之丰富与观察力之敏锐”错误,诗人突出的不是自己的赏景经验与观察力,而是那种悠然自得的乐趣。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先看尾联的意思。

“官属不令拘礼数”的正常语序应为“不令官属拘礼数”,也就是说不让大小官员受礼数拘束;“时时缓步一相寻”的主语是自己和“官属”,“缓步”是寻赏美景的行为举止,可以看出心情之闲适。

合起来是说自己要不时地带着不分尊卑的属吏从容、闲适地到西亭子来寻景散心。

再看刻画的人物形象。

诗人身为刺史,没有一点官架子,没有高高在上,不让自己和属下被礼数拘束,不分尊卑、高下;一起去缓步寻景,既看出诗人的闲时,诗句中又透露出诗人对西亭子一带风景的喜爱之情。

1.1诗歌鉴赏专题-人物形象分析-笔记版

1.1诗歌鉴赏专题-人物形象分析-笔记版

1.1诗歌鉴赏专题-人物形象分析-笔记版【要点梳理】【常见人物类型】【方法点拨】(一)设题方式(二)解题技巧(三)答题步骤例如: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答:[注]①世人:指统治集团的人。

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1)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

例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下面这首诗的第三、四句勾勒了怎样的边塞健儿形象?随练1.1古诗文阅读醉花阴①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②,瑞脑③销金兽④。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⑤,半夜凉初透。

东篱⑥把酒黄昏后,有暗香⑦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⑧瘦。

【注释】①词牌名,选自《李清照集校注》.这是词人重阳节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词。

(2)6.请对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2分)随练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八阵图杜甫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八阵图》赞美了一个人物,在杜甫另一首诗歌《蜀相》中也概括了这个人物的功绩,下列选项中同样描述此人的诗句是()A.温侯神射世间稀,曾向辕门独解危。

B.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

C.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

D.生能决策扶刘氏,死尚遗言保蜀民。

(2)《八阵图》中所赞美的这个人物让你感受最深的品质是什么?并结合古典名著中有关该人物的情节简要分析。

【专项巩固】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5.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练习题

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练习题
[注]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 罗袜生尘。”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解析】“番腾妆束闹苏堤”,人们在苏堤上装束鲜艳,翻腾热闹,想要留住春天,表达 了留春之意;“凌波寸不移”写观景的女子看到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 无法移步,表达了伤春之情;“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 表现了对春归的黯然心伤和无可奈何。 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解析】“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 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 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点面结 合,描写了苏堤的春暮之景。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 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 分)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 首诗加以分析。(4分)
文本解读
陈与义: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在北宋做过地方 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
扬等。
(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 面的题目。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 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 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 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高考语文复习案【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及考题演练附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案【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及考题演练附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案【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2、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3、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归纳法教学过程:一、考点分析(一)、考试说明: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什么是诗歌的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诗歌的形象一般分为: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意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在浩瀚的诗海中,伟大的诗人们为我们塑造了很多不朽的艺术形象:如夕阳下断肠的游子,南宫中卧听滴漏的宫女,悠然采菊东篱下的隐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将士,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爱民者1、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的形象):(偏重抒情的诗歌)如李清照《声声慢》杜甫《登高》2、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偏重叙事的诗歌)如《江雪》《孔雀东南飞》《琵琶行》《木兰辞》《氓》(三)、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1、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或者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析诗中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二、典型例题试赏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要求:1、自主完成本诗歌鉴赏题。

2、小组交流,形成小组意见。

3将答案写在黑板上方法点拨: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即什么特点,什么身份;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考点强化训练:诗歌鉴赏之形象类--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考点强化训练:诗歌鉴赏之形象类--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考点强化训练:诗歌鉴赏之形象类统编版高三总复习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考点11诗歌鉴赏之形象类【三年真题】一、【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寄东鲁二稚子(1)李白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2)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注释:[1]这首诗作于金陵。

[2]龟阴:地名,与后文的“汶阳川”都在鲁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由江南农事春景联想到东鲁田地无人耕种,心生茫然之感。

B.李白思念一双儿女,追忆昔日春游漫步的场景,不禁泪下如泉。

C.这首诗叙事朴实,语言明白如话,亲切自然,堪称“天然去雕饰”。

D.这首诗展现李白柔情的一面,其风格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不同。

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先说“吴蚕已三眠”,后又说“别来向三年”,抒发了青春不再的痛苦之情。

B.诗人先感慨“谁种龟阴田”,最后又说“因之汶阳川”,表达了归隐田园的志向。

C.“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这两句由金陵酒楼引发东鲁家园之思,过渡巧妙。

D.“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意思是想到孩子们缺失父爱,诗人心中纷乱焦虑。

3.这首诗多处写到桃树。

请分析桃树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

【答案】1.B2.D3.①桃树为诗人亲手所种,是家的象征。

②桃树不断长高,是时光流逝的象征。

③桃树是抒情的线索,诗人由酒楼边的桃树想到桃树下的儿女。

④桃树是构造意境的要素,酒楼春景、娇女流泪、儿女行走,这些画面都包含桃树,形成优美的意境。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等的综合鉴赏能力。

B项,“追忆昔日春游漫步的场景”错。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他想象到了自己一双小儿女在桃树下玩耍的情景,他们失去了母亲(李白的第一个妻子许氏此时已经去世),此时不知有谁来抚摩其背,爱怜他们。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题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1.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 解析:- 从“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可知他的家在城边,却要沿着野外小径才能到达,周围是桑麻地,可见他幽僻高雅,热爱自然。

-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种菊却还未开花,表明他随性洒脱,不急于求成。

-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家中无人,去山中,而且每日到很晚才回来,体现出他超尘脱俗、寄情山水、潇洒自在的隐士形象。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 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 解析:- 从环境描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来看,天地间一片寂静、寒冷,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这个“蓑笠翁”是孤独的,他独自在孤舟上垂钓,周围没有其他人的踪迹。

- 同时他又是清高、孤傲的,在如此严寒、孤寂的环境中,他不为外界环境所动,坚守自己的行为,有一种遗世独立的高洁品质。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小儿形象?- 解析:- “蓬头稚子学垂纶”,“蓬头”写出小儿不加修饰、天真可爱的样子。

- “侧坐莓苔草映身”,他侧身坐在莓苔上,被草遮掩,说明他专注于垂钓这件事。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当路人问路时,他远远地招手而不回答,是因为害怕惊到鱼,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他天真无邪、聪明机灵又做事专注的形象。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4. 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将军形象?- 解析:-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劲风中角弓鸣响,将军在渭城打猎,开篇就渲染出将军的英武气概。

-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枯草中鹰眼锐利,积雪融化马蹄轻快,描写出将军打猎时的矫健英姿和高超的骑射技艺。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答题技巧和训练题(教师用)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答题技巧和训练题(教师用)

五、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答题技巧和训练题(教师用)1、人物形象的类型人物形象分两类,第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1)屈原的《离骚》表现的是一个执著追求、热爱祖国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苏轼的《定风波》中的词人是一个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地吟啸徐行的仕人形象。

3)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全诗以追悔始,以庆幸终,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第二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诗人借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感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出现了诗人刻画的周瑜形象。

还有“多情应笑我”的诗人自己的形象。

这两类人物形象不是同一形象,是两个形象。

这两类人物形象有时也可能是同一的,诗中刻画表现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诗人自己,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者,“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这首诗中在寒江中独自垂钓的蓑笠翁的形象即是诗人的自我形象,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

2、常见人物形象的类型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练习题
1、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2、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4、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请结合全诗解读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山多大石。

6、
采莲曲采莲词
白居易(唐)张潮
菱叶萦波荷飐风,朝出沙头日正红,
荷花深处小船通。

晚来云起半江中。

逢郎欲语低头笑,赖逢邻女曾相识,
碧玉搔头落水中。

并著莲舟不畏风。

(1)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形象有所不同。

请简要说明。

(2)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请具体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