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粒子植入流程

合集下载

放射性粒子植入流程与技巧页PPT文档共52页文档

放射性粒子植入流程与技巧页PPT文档共52页文档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放射性粒子植入流程与技巧页PPT文 档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放射性碘-125粒子概论

放射性碘-125粒子概论

并扩大边界5mm


按照治疗计划,在影像指导下植入粒子,使放射剂量分 放射性粒子植入在理论与实践上,均达到EBRT精确放
布与肿瘤靶区一致,高度适形


疗的要求
放射性粒子植入的物理概念



种类 物理特性 活度 剂量率 半衰期 剂量分布
放射性粒子的活度



放射性粒子具有的放射性活度 肿瘤植入的全部粒子的总活度,应满足治疗计划 肿瘤处方的需要,满足周缘剂量(mPD) 一般植入要求,每个粒子活度0.4~ 0.7 mCi 1 mCi 产生182Gy 肿瘤所需要总活度(mCi)=期望组织吸收剂量 (Gy)×肿瘤重量 (g)/182 总活度基础上,增加 15%~ 20%剂量,增加疗效
放射性粒子临床适应症

肿瘤不全切除,术中植入 切缘太近或切缘阳性

肿瘤不能切除:医疗原因非手术适应症; 肿瘤近邻重要脏器或组织;患者拒绝手术 手术造成形态及功能损伤,粒子植入保存 组织及功能

放射性粒子植入比外照射的优势

放射性粒子植入可达到完全适形 没有或很少周围组织损伤

局部可能达到根治肿瘤的剂量获得很高的 局部控制率 治疗过程简单,微创操作,病人痛苦小, 手术时间短

植入原则


巴黎系统:放射源直线排列,相互平行, 放射源之间等距离(15~20mm)。剂量分布 不均匀。 外周密集,中心稀疏,剂量分布力求均匀。 外周最小剂量(MPD)即边缘剂量应达到处 方剂量(PD);中心剂量不超过 2 PD,减 少中心部位剂量。
匹配周缘剂量


匹配周缘剂量(MPD):肿瘤靶区周围的 剂量,应达到PD。做治疗计划时调整粒子 位置达到预期剂量要求。 MPD为肿瘤靶区长、宽、高的近似体积 植入粒子数=(肿瘤长+宽+高)/3×5/每 个粒子活度

粒子植入护理课件

粒子植入护理课件
隐私保密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隐私保密原则,确保患 者个人信息不被泄露,维护患者的隐私权。
3
公正与公平
护理人员应公平对待每一位患者,不因任何偏见 影响医疗决策,确保医疗资源的公正分配。
护理中的法律问题
资质与执业许可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质和许可,确保粒子植入护理服务 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医疗事故与纠纷处理
智能化护理技术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粒子植入护理的智能化决 策和精细化管理。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粒子植入护理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 管理经验,推动我国粒子植入护理事业的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植入方式
粒子植入可以通过手术或非手术 方式将放射性粒子放置在肿瘤组 织内或其附近。
粒子植入原理
局部高剂量照射
粒子植入利用放射性粒子持续释放出 的高能量射线,对肿瘤组织进行局部 高剂量照射,从而破坏肿瘤细胞的 DNA结构和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剂量分布
通过精确计算粒子的数量和分布,可 以实现肿瘤区域的高剂量照射,同时 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者度过术后康复期。
04
粒子植入患者的康复与随访
患者的康复训练
呼吸锻炼
粒子植入后,患者需要进行呼吸 锻炼,促进肺功能的恢复,减少 呼吸困难等症状。呼吸锻炼包括
深呼吸、缩唇呼吸等。
运动康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运动康复方案,包括床上运动、 起床活动、有氧运动等,促进患者 的体力恢复。
心理调适

避免刺激性食物
03
患者应避免过度刺激、辛辣、油腻等食物,防止对胃肠道造成
不良影响。
患者的随访与复查

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

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


粒子植入后拔除穿刺针,会阴部加压 包扎。前列腺 125 碘放射性粒子植入是通 过125碘发出持续低能量的γ射线,不断杀 伤肿瘤干细胞,破坏肿瘤的繁殖能力, 使肿瘤组织在2个月内遭受最大程度的毁 灭性杀伤,达到较彻底的治疗效果,而 周围正常组织(直肠和膀胱)仅受到较 低剂量照射,正常组织没有损伤或仅有 轻微损伤。
治疗方法和原理
术前将病人的CT扫描到电脑内,再通过三维 立体治疗计划系统(即TPS),精确计算粒子 植入的数量、位置、层次、范围。 静脉复合麻醉(5例)或硬膜外麻醉(7例), 予患者存留F16双腔球囊尿管,首先行双侧睾丸 切除术,术后取仰卧截石位,直肠超声引导经会 阴皮肤穿刺将已精确计算的125碘放射微粒数植入 前列腺组织内。
125I)植入 放射性粒子(
治疗前列腺癌的护理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黄永红 夏 箐 冯明铭

前列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行 双侧睾丸切除术可阻断雄激素对癌细胞 的刺激,组织间永久性植入 125 碘放射性 粒子是目前国内治疗前列腺癌的最新手 段。双侧睾丸切除术并放射性粒子 125 碘 组织间植入治疗前列腺癌具有术后不用 化疗,为肿瘤患者减少痛苦,提高生存 质量,延长生命期限等优点。
术 后 护理
伤口敷料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情况,如有渗血、 渗液等,及时按无菌操作更换敷料,预 防感染发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病情及并发症观察 术后多巡视病人,深入了解病情,密切观察患者 的全身情况, 定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期 监测血象、肝、肾功能等;注意阴囊及会阴部 皮肤有无充血、水肿、坏死等不良反应。因尿 道位居前列腺中心,不可避免地受一些剂量的照 射,粒子植入时应严格遵循“周缘密集, 中心 稀疏”的原则。

粒子植入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

粒子植入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
设备校准
所有粒子植入设备需经过专业人员定期进行校准,确保设备性 能符合要求。
设备维护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延长设备使 用寿命。
设备使用记录
每次使用设备需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员、使 用情况等,以便于追踪和管理。
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培训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 急处理等方面,确保员工具备从事粒子植入工作的能力。
设备维护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 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
设备校准
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以 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操作规程制定和审核制度
操作规程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包括操 作步骤、注意事项、安全要求
等。
审核流程
设立审核流程,确保操作规程 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更新与修订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和修订 操作规程。
VS
相关人员
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需要接受严格 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操作粒子植 入设备的知识和技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植入准确性和稳定性风险及应对措施
植入准确性和稳定性风险
粒子植入过程中,植入位置的准确性和粒子分布的稳定性对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 响。
应对措施
采用精确的植入技术和先进的影像设备,确保植入位置准确。同时,通过监控植 入后的粒子分布情况,调整植入策略,确保粒子分布稳定。
并发症风险及应对措施
并发症风险
粒子植入可能引发感染、出血和其他器官损伤等并发症。
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要点一
发展方向
随着粒子植入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应用于更广 泛的肿瘤治疗领域,如颅内肿瘤、胰腺肿瘤等。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_试行_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_试行_

为规范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技术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临床应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是指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所涵盖的应用范围包括:实体肿瘤经皮影像(B超、CT、MRI等)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经内镜(包括腹腔镜、胸腔镜、自然管道内镜等)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直视下放射性粒子植入。

本规范所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不包括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1)医疗机构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2)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或肿瘤医院,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该技术相关的专业诊疗科目,具有影像引导技术设备(如CT、MRI、超声、内镜等)和治疗计划系统。

(3)医疗机构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放射诊疗许可证》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放射药品使用许可证》(第二类及以上)。

(4)开展肿瘤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其技术水平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相关专业重点科室要求,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同等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5)实施治疗场地要求。

①符合放射粒子技术操作场地及无菌操作条件。

②全部影像导引技术设备(CT、平板DSA、MRI、超声)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③具备进行抢救手术意外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全部技术操作均在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下进行。

④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放射性粒子保管、运输设施,并由专人负责。

(6)按照国家有关放射防护标准制订防护措施并予实施。

(7)有至少2名具有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与开展本技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二、人员基本要求(1)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医师。

放射性粒子临床应用技术操作规范

放射性粒子临床应用技术操作规范

放射性粒子临床应用技术操作规范
根据《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规范》制定本规范。

一、接受放射性粒子植入的病人,应有明确的诊断材料,完备
的病案记录,一般要求住院实施。

二、制定治疗计划(TPS)前,要认真核对病人的医疗挡案,如果
发现临床检查与近期影像学检查结果不符合,要及时重复
影像学检查纠正。

三、制定TPS时,临床靶区由治疗医生和物理师确定并报上级
医师核准。

四、处方剂量由临床医生确定并报上级医生审核,使用粒子当
初活度必须进行衰变校正。

五、TPS计划要进行优化设计,并确定实际可施行性。

六、图象采集以不小于3mm/每层为准,在临床靶区内逐层输入
三维重建。

七、治疗计划制订后要请示上级医师签名后方可与病人沟通。

八、治疗前先与影像科沟通、商确植入途径和方法及治疗体位
和摆位,共同确定植入点。

九、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密切监护病人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十、治疗结束后,要仔细核对粒子植入数量,清点手术器具。

十一、术后三天内进行计划验证,发现“冷区”及时补充植入。

十二、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术后一个月后复查,并记录复查结果。

十三、治疗记录编号存档,以备查。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返回]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返回]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相关专业的本院在职医师。

2.有5年以上与开展本技术相关的专业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放射性粒子植入工作不少于3年。

(二)治疗计划制订人员。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相关专业的本院在职医师。

2.从事与开展本技术相关的专业临床诊疗医师或放射治疗物理师、核医学物理师,熟练掌握本技术治疗计划系统。

(三)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经过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返回]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一)严格遵守肿瘤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由患者主管医师、放射性粒子治疗医师、治疗计划制订人员制订治疗方案,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
(九)医疗机构和医师按照规定定期接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包括病例选择、治疗有效率、严重并发症、药物并发症、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术后病人管理、病人生存质量、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

(十)其他管理要求。

1.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的放射性粒子。

2.建立放射性粒子入库、库存、出库登记制度,保证放射性粒子来源去向可追溯。

在实施本技术治疗的病人住院病历中留存放射性粒子相关合格证明文件。

3. 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与放射性粒子相关的一次性医用器材。

4.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放射性粒子植入流程
适应症:
无法手术或不愿、不宜手术的原发肿瘤;
肿瘤手术不净,术中植入; 不宜手术的转移性肿瘤; 转移瘤或
原发肿瘤引起的疼痛; 外放疗效果不佳或失败的病历; 外放疗或化
疗剂量不足,作为局部剂量补充 禁忌症:
出凝血障碍;
脏器功能严重衰竭;
精神障碍。

三. 粒子植入术前准备:
1、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
2、完善相关文书:手术同意书、永久植入人体材料同意书等。
3、患者准备:相关血液学检查、术前针注射、胰腺粒子植入 必须
的准备、前列腺粒子植入肠道和尿道准备等。

四.粒子植入途径:影像导向粒子植入:B超,CT等。
1、贴近胸膜的肿瘤和肝脏肿瘤可以运用多针技术, 注意避
开肋间沟,损伤肋间动脉等。

2、巧妙运用参照针技术进针。
3、肿块边沿粒子释放能有效保证剂量分布。
4、肺部中央型肿块和影像导向颅内肿瘤植入粒子最好运用 单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针、调针技术;按照一定规律和方向调整针尖位置。
5、严格按照治疗计划实施。

五. 注意事项:
胰腺植入粒子时术前、术后一定要使用抑制胰酶分解药物、

六. 植入术中并发症应急处理:
1、穿刺引起明显气胸 ( 大于 30%以上)时,要安置闭式引
流,可以用中央静脉管代替;等待肺组织复张后保留引流 管再
植。
2、粒子异位或移位时, 注意观察粒子的走向; 一般不需和 无
法特殊处理。
3、合并肺部出血, 支气管大咯血时, 注意出血引起窒息等 并
发症。
4、出血明显时,运用止血敏、输血等对症处理;大出血难 以控
制时可以急诊介入或外科手术干预。

七. 术后防护:
1、距离和时间防护。

2、注意医务人员、患者家属及幼儿的防护 3、患者粒子植入侧
远离医务人员。

4、 注意粒子植入数量的控制,多种微创治疗结合。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5、患者相对隔离。
6、合理使用防护产品。

八. 术后随访:
1、 定期进行CT及CT增强扫描复查。
2、 有条件的运用PET复查。
3、 常规进行术后一周内影像检查验证。
4、 必要时进行粒子补植, 补植时间一般在术后 1 周左右进
行。
5、 粒子治疗有效影像表现为:粒子聚集、代谢降低。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