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精品)

2014年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精品)
2014年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精品)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有机会代表衡水中学化学组和大家进行高中化学的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主要是把我们在日常备考中的做法和体会毫无保留的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也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咱们共同提高。我准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第一方面:谈我们对2013高考化学试题的分析及对2014年备考的思考

第二方面:介绍我校化学教学安排,并主要介绍一下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以及高一二的教学的具体做法

第三方面:介绍一下保证教学方法落实到位的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

3 我首先谈第一方面:把握脉搏,明确方向

为了更好地研究考纲,高三开学初,我们组专门组织有经验的老教师给我们进行考试说明解读,每个人都将近几年的高考题做完,并分析明确每个题的考点与考查方式。以及在教材中的位置这样我们就能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握高考脉搏;选题时,便有章可循,既要注重基础性,又要具有综合性,力求由浅入深,触类旁通。

不难发现今年的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命题注重基础、关注社会、紧扣大纲。与去年相比稳中有变,变中

有新意。总体难度比去年略有增加。更加贴近课改精神,明显注重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的体现。其特

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立足基础,突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灵活新颖,注重学习能力、创新思维。

3.稳中有变,青睐数据处理、贴近生活。

以今年的全国卷考题为例

我们研究了每个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以及对应的章节,考查的角度。发现(1)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不

动摇。这一特点在新课标卷也有体现

5可见,高考试题仍然注重基础,考查内容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考查了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基础

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所涉及知识点覆盖面较广,考点多为高

中新课程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

通过研究高考,我们也发现了试题的连续性,或者换句话说,难舍熟题

再具体一点,比如说,13年新课标Ⅰ卷26题变成了实验题,较之去年题目顺序有所变化。再细看这

些问题,会发现涉及仪器名称、仪器作用、反应原理、分液操作、试剂作用、仪器选择和实验计算等。去

年的实验题以有机实验情境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被很多一线教师批评“缺少探究意识”,没想到今年

和去年如出一辙!并且全国新课标Ⅱ卷的26题也是借助正丁醛的合成,也是考查这些知识点,难度接近。

有备考专家就指出——命题者宁可舍弃“探究”也要突出对基本实验原理和基本操作的考查!其实,高中

化学《课程标准》中就强调学生的学习目标之一是“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

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同时,高考考纲也要求考生,“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

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基本知识点覆盖广,难舍“熟题”

2011年的有机选做题中出现了一个教材上未做要求的反应:即与苯环直接相连的氯原子,在NaOH、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酚羟基,流程图中A到B的转化。这对当时的考生来说可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结合题目的上下文以及前后的反应中间体确认B是酚类。

而同样的知识点又出现在12年的38题中,反应物E至F的条件与以上的例子完全一样。另外在两年的考试中都考到了甲苯和氯气在铁粉或三氯化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在光照条件下甲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等知识点。

在13高考新课标Ⅱ卷38题中又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又考查了类似的官能团性质和化学反应机理。

还有11年新课标Ⅰ卷8题等,考查学生对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等基础知识。题目如此的相似。以1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为例,仅仅只有: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溶液的pH计算没有涉及。由以上的例子可见命题者的基本态度,宁可题目设计出现“脸谱化”而为考生和教师津津乐道,但是需要考查的重要知识点,需要考查的基本技能却一项也不少。但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不仅难度逐年增加,而且有从定性判断向定量计算转化的趋势。

还有,1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10题,本题是原电池原理的具体应用,应从构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上去思考问题,对比13年高考山东卷28题。用同一个事例在新的化学情景中考查电化学基本原理和电极反应方程式书写等基本技能,“新”瓶装“老”酒,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不遗余力。

(3)图文并茂,热衷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基本功

理综考试结束后,学生走出考场就在议论,议论焦点一“今年理综化学犹如写作文,空太长,书写的字数太多。”学生的心情可以理解,比如,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28题叙述温度与转化率的关系,选做题37题结合数据表进行分析等语言描述题。高考考纲中指出,要求学生具备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议论焦点之二:“化学题目太像南方省市的题了,比如江苏卷、广东卷”。学生的说法其实说明了今年的高考题目更加灵活新颖,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查,体现新课程理念。下面我就谈一下今年高考试题的第二个特点——

2.灵活新颖,注重学习能力、创新思维

高考考纲中明确提出,学习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⑴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⑵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⑶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有了考纲的指导,所以就有了下列这些题目,比如:

13高考新课标Ⅰ卷9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和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知识。根据短周期元素和W2-、Z2-离子所带电荷,可推知W为O,Z为S,进而推知X为Na,Y为Al。选择C。

这一题,命题结构简单,切入点新颖。突出学科内知识的融合,思维力度较2012年高考更大。考题更加注重了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变通、应用和衍生的能力。

再比如,2013高考?重庆卷4题,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

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

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

。考纲要求考生具备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再比如,13高考新课标Ⅰ卷28题,整个大题把元素化合物知识(从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盖斯定律、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燃料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法拉第常数(被我们分解成了一个电子的电量×N A)、化学计算等多个知识板块糅合在了一起来考查的。确实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分析叙述能力、思维迁移能力、计算能力等综合能力。。检测学生化学学科思想方法、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同时还会发现,方程式的考查角度多变,要求也在提高——凸显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思维力度大大增加。

3、稳中有变,青睐数据处理、贴近生活

在新课标Ⅰ卷中必做题有三个小题涉及到计算。必做题26题第7小题只要求最后计算结果,28题第(3)小题要求分析信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其中需要算出正确的△H,第(5)小题要求列式计算。在这几个小题中28题(5)较难,其它两个比较正常。计算题所占的比例虽然较去年有所下降,但这类考题仍是学生易丢分的地方。还有四川卷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小计算,江苏卷要求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其次,许多题目的题设背景更加生活化,更加紧密联系实际。

例如,13高考新课标卷7题,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化学题,从侯氏制碱法到检验管道漏气、到饮食健康、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每个选项都从生活实例出发,考查的内容既关系到基本知识,又检测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考纲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同时,许多省市的高考题目也喜欢以《化学与技术》等教材内容为摹本,例如以工艺流程等进行题目设置。13高考新课标卷27题,回收金属资源的工艺流程,13年北京卷利用铝灰制备硫酸铝晶体的工艺流程,13年广东卷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等等,贴近生产实际,这些内容的考查,充分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出新”的课改化学科命题策略。同时,这些以实际生产生活为背景,结合工艺流程图的试题综合程度高,更加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摈弃了凭记忆、靠题海就可以得高分的可能性。

27---34 进一步对考题进行分析35—40对高考题的预测。

由此,我们得到对14高考的启示。

备考教学:讲什么、怎样讲。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重点地方怎样深入讲练什么、怎么练重点地方怎样强化练。

备考训练备考测评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具体做到:1、狠抓基础,确保每个知识点准确掌握、同时加强对基础知识理解的深度(狠抓基础,深入理解基础知识)

无论是容易题还是难题,无论是客观判断题还是主观分析题,都是以重要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展开的。高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要是考查考生对一些基础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在复习过程中,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对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的掌握、理解上,特别是一轮复习。

首先是重视教材。教材是根本,上课时老师要认真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重点内容,教材不但涵盖了考试全部内容,也包涵着知识的结构关系,将教材知识挖深挖透,精耕细作,灵活迁移,定能胜过各种教辅书。

其次是在复习过程中重视形成知识网络。通过横向和纵向系统整理,使零散的知识有序地贮存,使之系统化、网络化。这一方面待会儿会举例说明。

然后是抓好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和应用,通过分析比较,多角度辨析,掌握概念的内涵外延,原理和规律的本质,在深刻理解和有效运用上下功夫。

例如13高考天津卷9题,一些教辅资料或者咱们的老师们会给学生总结电解过程中放电顺序。

阴极,阳离子放电顺序:Ag+﹥Cu2+﹥H+等。

阳极,活泼电极﹥S2-﹥I-﹥Br-﹥Cl-﹥OH-等。

有时还会顺便加一句,阳极阴离子放电,阴极阳离子放电,这是交叉放电。

高考时很大一部分学生就会把(7)小题答成2Cl--2e-=Cl2,错了。

人教版选修四80页有介绍:“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是阳极,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深入分析一下,其实在阳极放电的顺序取决于离子的还原性强弱,所以根据还原性:I-﹥Fe2+﹥Br-﹥Cl-,所以这个空应该为Fe2+-e-=Fe3+,这个空答对了,第(8)小题的答案就顺理成章出来了。

2、重视以基础知识为依托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提升能力,熟练掌握基本技能)

多年的高考重点始终是高中化学中的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但纯知识性题目的考核逐渐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多的知识应用性题目,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更应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另外,训练学生细心审题、深刻理解题意和分析题意也是我们今后化学教学中要重点加强的项目。如刚才提到的第27题的“酸浸”、“沉钴”过程化学用语的书写是需要分析的,不再是简单的元素守恒和简单复分解。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对于一些文字叙述性的、列式计算的、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教师做好分析、引导,让学生体会到只有认真动笔去做,能力才会提高,只有把自己不擅长而高考又必考的类型做成常规、变为擅长,成绩才会进步。

3、关注化学信息,重视新题型的训练(注重应用,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化学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基础化学知识对于识别伪科学、判断某些商品是否会影响环境质量或人体健康等也是必需的。

——人教版必修1引言

例如,工艺流程题、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实验,三部分内容是近几年进入我们视野的新题型,尽管它们还是考查基础知识,但大量信息、数据、图表的分析处理是我们学生需要攻克的难点。所以结合今年的高考试题,我们要通过丰富自助餐内容等多种手段,把化学期刊、新闻报道中的有关化学前沿的内容组编进去,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根据以上启示,我们对14高考备考有如下安排:

第二部分

2014高考备考的主要思路

一、高三总的复习计划————三轮复习时间安排

理化生三个学科经过研究确定了三轮各阶段复习的时间,三个阶段的安排基本是一致的(有利于理科综合测试的开展)。

一轮复习时间:高三开学---2014年2月15号左右

主要是夯实基础、查漏补缺、构建网络阶段。这一阶段做到逐个考点过关、逐个单元过关,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落实,注重基本技能和学科能力的培养,注重基本学科思想方法的提炼,从而构建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和学科思想方法体系,并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轮复习时间:2014年2月15号---2014年4月15号左右

主要是专题训练、提纲挈领、提升能力阶段。二轮复习的重点要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重组、综合各部分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要求做到能力训练步步提高,专题训练层层落实,综合训练融会贯通。

三轮复习时间:2014年4月15号---2014年5月底

主要是综合训练、整合信息、全面提升阶段,也是高考前的冲刺训练。通过强化训练,积累总结经验,全面提升能力,兼顾查漏补缺。并加强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的训练,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升学生的应试技巧。在这一阶段,要把各种能力转化为一种得分的能力,得分就是硬道理。

二、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指导思想

以《考试说明》为基准,抓基础、重规范、构建立体网状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升华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合理安排每个阶段的工作,周密计划每个单元每个专题的内容和课时,做好知识的滚动和过度,协调好各个阶段的教学,确保方向无偏差,时间无浪费、知识无遗漏、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疑点要解决。

三、制定一轮复习顺序的依据和原则。

一轮复习的依据是——考试大纲,

一轮复习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全面性:凡是考试大纲要求的、教材上有的内容必须全面复习巩固,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进行梳理归纳,不能留有任何死角,不能主观认为有些内容不会考,或者占分很少而不进行复习。

基本原则之二是——系统性:所谓系统性就是从整体、全局和联系中去掌握知识,使所学的知识点都回到知识系统中应有的位置上。也就对教材内容建立了知识网络。

总之,一轮复习我们的备考是以教材、《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为主,夯实基础,准确落实每一个知识点,消灭知识盲点,落实好学生的规范性,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每周的周日测试中,做好知识的滚动和过度,使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自我检查,避免知识复习上的断层。每复习完一个版块,给学生一个整理自习,对该版块的知识、习题进行一下总结、归类和巩固,使知识系统化。

四、一轮复习顺序

1、元素化合物:(利用高三小学期5周时间和上学期3周完成)

包含碱金属、镁铝铁铜、卤素、氧族、氮族、碳族。

2、基本概念:(3周左右的时间)

包含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必修1第1、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必修2 第二章第一节、选修4第一章)

3、基本理论:(9周左右的时间)

包括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必修2第一章+选修3)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必修2的第二章的第3节+选修4第二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选修4第三章)

电化学基础(必修2的第二章的第2节+选修4第四章)

4、有机化学:(7周左右时间)

5、化学实验:(2周左右时间)

五、一轮复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轮复习课是板块式的整体性教学。高三复习要有全局的眼光,重新整合和组织教学。要始终把夯实基础,建构知识网络和发展学生能力放在首位。

通过高强度的思维训练,达到思维方式上的革新。调整原有的知识结构,弥补知识缺陷,完成中学化学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让学生经历再学习、再认识和再提高的过程,最终达成知识与能力的转化。

一轮复习的时间长,任务重,作用大,学生的期望值很高,所以一轮复习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的信心,各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全,不容有失误。在复习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状态,给予及时恰当的指导,防止学生喜新厌旧、眼高手低,知识掌握要扎实、熟练,更要活学活用。

六、一轮复习策略

(一)分析考纲,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二)讲练结合,强调规范,提升能力

(三)注重总结,分层教学,增强信心

(四)丰富素材,拓宽视野,探究创新

(一)、分析考纲,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

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高考考纲·化学从考纲中就可以看出,高考题既注重基础知识、技能、方法的考查,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产生活,这就是为什么今年的高考题那么新颖的原因了。因为有考纲的指导。所以,高考《考纲》是复习的依据。但是我们重视对《考纲》的研读,不只是读懂内容,更重要的是思考教材上的知识点和考点在考题中是如何体现的,各种能力在考题中是如何考查的。

通过仔细分析,掌握基本考核的知识内容和能力,考查的范围和方向等重要信息,再加强与教材的联系,充分挖掘,突出基础,突出重点,提高复习效率。

新教材具有的功能:

①提供学生学习的范例。

②促进学习方式的形成。

③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④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

教材是知识与方法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众多科学思想的精华,也是高考题的主要来源,总复习时不能沉溺于复习资料而忽视教材,应尽可能把问题回归到教材中,有的高考试题的原型就是教材中我们没有注意或者没有深入思考的图片或语句。

如何回归教材呢?1)研读引言。引言是内容的总纲,阅读引言有助于你对教材整体内容的把握,它经常是情境型考题的背景。

2)研读正文之后的结束语。正文之后的结束语是对正文内容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或者是对正文内容作进一步引伸与拓展,这也正是高考考题在课本基础上的拓展。

3)教材插图(包括模型图、示意图和曲线图等)要认真分析。

4)课外阅读(包括资料卡片、科学史话、科学视野、实践活动等等)不能放过,资料是获取正文补充信息的途径之一

具体方法(1)教师引导“给惊喜”让学生有所悟,学会回归教材

(2)学生分析“捡便宜”让学生尝甜头,主动回归教材

(3)学案检测“见真功”让学生真落实,习惯回归教材

可以利用教材举一些实例,引导学生形成一种认识——难学难懂易混淆的知识,教材都能解决。例如,学生对于硅元素的存在形式,硅单质和二氧化硅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容易混淆,然而高考对硅的考查又比较频繁,比如:

13年新课标Ⅰ卷37题(2)硅主要以硅酸盐、______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13年北京卷6题A选项,硅太阳能电池,13年福建卷6题A选项的用石英制备光导纤维,13年广东卷11题C选项高温下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制取粗硅,13年广东卷10题D选项二氧化硅与氢氟酸的反应等等,为了让学生能够既快又准的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充分的借助教材。这是人教版必修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那一节的部分内容。

“硅的氧化物及硅酸盐构成了地壳中大部分的岩石、沙子和土壤”

“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它总是与氧相互化和的。所以在氧化气氛包围的地球上,硅主要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

从图片上可以看出,结晶的二氧化硅,就是水晶,晶莹剔透,有很高的折射率,用来制造光导纤维。

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过渡位置。所以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以及二氧化硅的化学特性,粗硅的制取等等。教材上的介绍图文并茂,有理有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回归教材,不但回归教材正文,还有资料卡片、科学视野、课后习题等等。

当然,我们也有“知识清单”,让学生对自己的掌握情况有一个直观的评价。

在回归教材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求基础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以及社会热点知识之间的结合

点,否则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就是一句空话,复习的效果就无从谈起。

当然,依托教材,也不是简单地将知识按照教材重新复习一遍,而是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整合,比如说四大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都可以用化学平衡来进行统领或以化学平衡来收敛和发散。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将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题目进行整理收集,经常研究题型、考点的变化、拓展思路。

(二)、讲练结合,强调规范,提升能力

(我们高三的课型主要有两种---复习课和习题讲评课)

复习课——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强调主干知识的连接,强调科学方法的渗透,在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上多下功夫。我们的做法是:以学案提供的问题为线索,理解、掌握和巩固教材的基础知识。学案的使用始终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总体原则,以基础知识回归教材为出发点,用问题设计推动课堂前进,以达到训练思维深度、提升应变能力的目的。克服了重教师讲、轻学生学的弊端,进一步还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更多地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关于这一点,在后面讲元素化合物的复习策略中我会给大家做具体介绍)

因此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我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习题讲评课。

由于我们的作业都是全批全改,对学生的做题情况也非常了解,可以想到学生出错属于哪种情况,一般不外乎三类:①审题方面②知识点方面③方法方面,针对不同情况,我们给出不同的应对措施。因此讲评也更有针对性,讲评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归类讲评(2)重点讲评,精讲不等于少讲,而是针对讲评。针对讲评,从大的方面来说,讲重点、讲热点、讲学生的易错、易混、易模糊点。具体讲每一个题时,应重在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3)变式讲评。注重变式训练,从多角度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规律,讲评不仅就题论题,更重要借题发挥,讲这个题的规范解答;讲这个题的深化变形;讲这个题与同类型题目的联系等,使讲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们的习题讲评要求讲出五个层次---

第一:出题人的命题思路

第二:典型题的解题技巧

第三:对比分析明确差距

第四:拓展变形当天巩固

第五:讨论总结提升信心

具体说来:

★一是讲原理,讲命题特点,要让大部分学生认识到题目考查的目标是什么,出题者的意图是什么。讲评分标准、讲出规范所在。

★二是讲技巧、讲解题思路。就是讲这道题的突破口是什么?如何找到的?是个例还是普遍规律。讲解题的思路,是正导还是逆推,还是正逆结合,强化学生思维顺畅。

★三要讲错因、讲问题所在、讲出压力: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进而找出错误的症结所在,明确看

到自己的差距。以对症下药,使学生以后的复习、练习更具针对性,避免一错再错。

★四要讲方法、讲变形。把典型题目进行变式训练,重点知识全方位分析总结,熟练掌握,对于高三,时间最重要,力求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五要讲出信心,讲出进取的动力:对于复习过的知识点进行及时总结,让学生有成就感,同时,细心寻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练习上的“闪光点”,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更加自信。

以下是河北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答题情况的一个汇总,质检教师的信息反馈,

从高考阅卷中发现,有不少考生审题不到位,甚至根本不审题就匆忙作答,结果是,答得很多,却几乎不得分。对于有些难以回答的问题,由于没有认真规范思考,没有反复揣摩出题者意图,答词不能击中要害,不能得分。我们要求学生无论是对于难以回答的问题还是容易回答的问题,都要做到认真审题,规范思考,把问题答准确、答规范。

以下谈谈如何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规范性。

1、规范审题

在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总结出审题的常用方法和一般步骤。

(1)仔细读题:认真阅读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读懂题目中每一个信息,不能有所遗漏。有的学生没有耐心把题读完就急于进入解题过程,遇到障碍时又返回来重新读题,这样做得不偿失。通过读题:要让学生学会

①抓关键字词:“不”、“最多”“一定”等。

②抓专业术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电极反应式;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图等。

③抓数据和单位: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相对原子(分子)质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并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

(2)充分联想

在化学试题中,往往有过程描述、现象描述、空间描述的题目,其丰富的内容和相互联系是文字表面所无法包含的,只有边读题,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活的电影、照片、模型,才能真正读懂题目的内涵,深刻理解题意。这也是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过程。

(3)排除干扰:

题目中的信息包括必要信息、无关信息、干扰信息三类,大多数题目只包含必要信息,但也有些题目包含无关信息或干扰信息。有时也要排除既定思维的影响。

例如,(13高考新课标Ⅰ卷27题)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很广,其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其中的锂是+1价),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充电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6C+x Li++x e-=Li x C6。现欲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正极材料中的某些金属资源(部分条件未给出)

⑸充放电过程中发生LiCoO2与Li1-x CoO2之间的转化,写出放电时电池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仔细审题就会发现这道题的情境虽然看着吓人,其实并不难理清思路,主要取决于考生的审题习惯和心态。同时,这道题可能让部分学生感到纠结,原因是07年天津高考考过一道锂电池的题,相信大部分老师让学生练习过这道题,但两题说法不一样:

(2007〃天津卷)13.天津是我国研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基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含锂的二氧化钴(LiCoO2),充电时,LiCoO2中Li(化合价是0价)被氧化, Li+迁移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C6)中,以LiC6表示。电池反应为LiCoO2+C6 =CoO2+Li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反应为LiC6-e-=Li++C6

B.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CoO2+Li++e-=LiCoO2

C.羧酸、醇等含活泼氢的有机物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

D.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低

该题认为,该锂离子电池就是由锂得失电子。虽然说法值得商榷,但不影响做题,并且使题目变得更容易了。如果考生“记题”,而不是“审题”,那么一些既定的思维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干扰,就会导致他难以下手,甚至使答题信心受挫。(为什么有些学生喜欢“记题”呢?原因之一是理综试题题目多、时间紧,使他们总想在审题上节省时间,把貌似会的赶紧写上,不会的等着老师讲。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学生做了大量的题仍然成绩差的原因。)。

关于锂离子电池,除了07天津高考题考了和这道题非常类似的,其它类型的也在高考题中频频出现。例如09天津,09四川,09浙江,10浙江,10安徽,11福建,12广东等。如果我们拘泥于某一道具体的高考题中的情境而不去认真审题、具体分析,出错也就在所难免了。

2、规范思考——强化解题思维有序化的训练:

在复习教学及习题训练中,应注意“异中求同”的思维训练。对于习题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具有共同特性而形式不同的一类习题,总结出一般的解题思路,形成规律性的思维程序。

例如,向含0.2mol氢氧化钠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将反应后的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减压蒸干,所得固体的质量为11.2g,则固体产物成分的判断:

学生如果能够依据二氧化碳的用量由少到多依次判断固体产物的成分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只有碳酸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只有碳酸氢钠。如果能够按顺序分析出这四组结论,然后按照极值

法、平均值法、守恒法再代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则体现的是一种思维的有序性。

18e-微粒的找法:在学生熟悉的10电子微粒的基础上,将中心元素依次向下递推一个周期,则成为18电子微粒,将10电子微粒拆分出氢原子和剩余的部分—9电子微粒,例如甲基、羟基、氨基等,再将9电子微粒两两组合,得出18电子微粒,两个甲基组合是乙烷,两个羟基组合是过氧化氢,两个氨基组合是肼,甲基和羟基组合是甲醇等等,这样的方法既简单、明了,又不容易漏掉某种微粒,体现了思维的逻辑性和有序性。

训练时要不断总结,及时反思。不能以“知道答案”为目标,要从中领悟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要能从会解“一道题”到会解“一类题”。另外,我们在习题讲评的过程中,会给学生讨论分析的时间,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认清自己的错误,在相互争论中理解知识,可以说只有学生真正参与了教学,真正动脑思考,才会印象深刻。

3、规范作答——高效利用典型习题:

高考命题对二卷的答题规范性上要求越来越高,阅卷上也是越来越严格。比如文字叙述题,思考的方式就是我们平时反复用到的那几种,所以只有对这类题目给出规范的解释或者用规范的语言书写出来,才是考生在得分上显出优势的关键。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试题、模拟试题对于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使用好这些经典试题,既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又能巩固基础知识。当然,讲评时要善于将原题进行变形,对某知识点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和不同的起点进行提问。如可以对习题的提问方式和题型进行改变;对习题所含的知识内容扩大使用范围;从某一原题衍生出许多新题目;把习题因果关系倒过来;把几个题目组合在一起或把某一题目分解为几个小题等。例如:在氧化还原滴定的习题中,关于滴定终点的描述,学生总是出错,或者颜色变化相反,或者语言表述不够准确:

例如: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被测双氧水,以淀粉作指示剂,用标准碘液滴定含有二氧化硫的水样,或者是反过来滴定,涉及到高锰酸钾的滴定通常无需使用指示剂,涉及到碘水的滴定通常使用淀粉作指示剂,不管谁滴谁,指示剂一定是跟着锥形瓶,描述滴定终点一定要先看清谁滴谁,再判断颜色变化。我们将常见的几种情况对照列出,通过逐一分析、对比,让学生明确思路,掌握方法,加强答题的规范性训练。周末作业,我们一般采取“滚雪球”形式出题,所谓滚雪球形式就是上次周末作业或近期学案出错的题目我们会再出变式,让学生继续巩固。每次周末作业后,我们将会再出一份满分落实卷,这样既可以进一步督促学生落实,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这里我们特别注重落实卷的应用,所谓落实卷,就是对学案上出现错误比较多的地方进行变式,出落实卷是个功夫活,落实卷上有一部分题目是现成题,但大部分题目是老师根据学生出错的情况自己进行改编的题目。落实卷上不仅仅是题目,还有设计的很多小问题,或者把学生做过的选择题改为填空题的形式。

4、规范养成---强化规范,形成习惯这种规范是从学生进入高一就开始的

规范是一种综合能力,为了把规范养成一种习惯,我们学校有一整套的措施。比如,每年第一学期初我们高三年级都要举行规范月活动,及时总结,明确改进重点。比如,对答题思路的总结,例如对于化学计算,要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借助化学用语、文字叙述、和相关的公式完整的表达出来;对于

化学实验中气密性的检查、离子的检验,要说清操作、现象和结论,三者缺一不可。学生在平时有了这种训练的过程,在考场上才能得心应手。再比如,对规范书写的总结,

①化学用语的书写:严格按照要求书写,包括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等,书写要求规范,例如有机化学中的碳氢原子的连接方式,官能团的写法,无机中的元素符号钙和铜的区别等;

②化学专用名词的准确性:不写错别字,例如物质名称金刚石的“刚”,空间结构,三角锥的“锥”,也不能写成“三棱锥”。仪器名称:“坩埚钳”。

③还有文字表述的准确性

用词要准确,比如加入某溶液、通入某气体、逐滴加入。

表述要具体,例如无色气体、白色沉淀,少量、过量等。

设计实验,描述操作不能说是否,例如铵根离子检验,取样品少许于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加热,不能说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是否变蓝,而应该说若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证明含有铵根离子。

抓规范重在平时,一旦规范形成,将会让学生受益终生,所以,虽然我们叫规范月活动,但规范绝不仅仅是一个月的事,而是要贯穿始终,常抓不懈,让规范成为习惯。

师生互评,规范重在落实

不但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规范答题,而且我们也建议学生规范使用改错本。这样在以后复习翻阅时条理感更强,利于知识的梳理。更有利于学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养成规范的习惯。学生对讲过的典型题进行整理和总结分为四个步骤:

①找出本题涉及的知识点②点出本题解题的关键点

③找到解答本题时应注意的地方,尤其是得分点

④学会变换题设条件自己设计习题,并规范作答。

建议学生经常拿出错题本浏览,对错题也不妨再做一遍,这样就使每一道题都发挥出最大效果,在今后遇到同类习题时,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做到同一道题不能错两次,同一类题目不能错两次,减少错题量可以少失分,增加规范性可以不失分。

考后及时总结,因为调研考试的重视程度,坚持了一段时间,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多与学生交流。加强管理的连续性,防止半途而废

(三)、注重总结,分层教学,提升兴趣

虽然今年新课标Ⅰ卷只在28题的第5小题计算能量密度E时考查了阿弗加德罗常数N A,但是其他省市的高考卷并没有减少对它的考查。比如说,13年广东卷、江苏卷、新课标Ⅱ卷等,所以它仍然是我们在14备考当中需要认真复习训练的基本知识点。

通过以上高考题,我们可以总结出,考查的知识点有: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等之间的关系。本部分内容涉及的概念较多,应用性比较强,在复习中要让学生对概念梳理总结,深刻理解其应用特点,明确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因此在复习时,我们按照常见的考查形式对高考题中的选项进行分类汇编:

(1)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所含原子数、电子数

该类题目主要是利用已知数据,根据公式进行换算,如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目之间的换算。

(2)一定体积的物质中所含原子数、分子数;

该类是给出气体的体积,陷阱为非标准状况或非气态

(3)一定量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

陷阱为特殊物质、特殊反应的化合价变化特点

(4)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所含电解质离子数、分子数

该类题目学生容易忽略弱电解质的电离或弱酸的阴离子、弱碱的阳离子发生水解

(5)某些典型物质中化学键数目

该类题目需要学生关注物质的成键情况和晶体结构特点

我们将相似的选项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辨析,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跳进陷阱,从而提高警觉性,最后和学生达成共识。例如关于“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当遇到22.4L时,要同时关注三个方面。即研究对象是“气体”,前提是“标准状况”,物质的量为1mol”。运用时,忽视任何一点都是错误的。而与元素化合物相关的考查往往涉及的知识相当丰富,需要在教学中多关注一些特殊的反应,如可逆反应(合成氨反应,氯气与水反应,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等),与反应物浓度有关的反应(二氧化锰与浓盐酸、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等),关注特殊物质化合价的变化,如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铁与硝酸的反应等。典型物质中化学键数目的考查也是一个热点问题,需要在教学中结合结构知识,让学生体会和理解,掌握计算方法。

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坚持以能力立意,全面考查学生能力,体现选拔功能。预测今后这些能力探究性试题所占的比重仍较大。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学习过程的得与失,在反思中会有更大收获。

分层教学

素质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如何推进教育创新和素质教育呢?中国从孔夫子时代起就一直倡导“因材施教”,教育专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有不均衡现象。”这说明人存在个性差异现象。例如,元素化合物知识作为化学知识的载体,其知识点要求学生必须人人过关,否则将会给化学科的整体复习带来困难。但是在具体复习中由于知识点掌握简单和有些题目的难度较高,也容易造成尖子生“吃不饱”和学困生“吃不了”的情况。

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当然,这也是一个大的课题,我仅以化学教学为例简单阐述我们的做法。首先是总体措施:我们高三备课组提出的总体目标是拔尖、推中、补差。例如,

1.尖子生方面

(1)尖子生存在的问题

①基础知识的准确性和熟练性。②破解隐含信息的方法和精细度。③表达的规范性和逻辑的严谨度不够。

(2)“拔尖”方法

①注意强化解题的规范性。②易错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③适当提高难度。④不设分数上线,向满分冲刺。

2.中等生方面

(1)中等生存在的问题

①课堂上不易被教师关注②知识上存在较多隐性的知识漏洞③没有较高目标,动力不足

(2)“推中”方法

①多种方法关注学生②学法指导③帮其分析优势和不足,给压力,给动力。④引导,树高目标、提严要求。

3.学困生方面

(1)学困生存在的问题

①对知识的识记差。②对知识的条理化差。③解决问题时提取对应知识的能力差。④解题时心理素质差。

(2)补弱措施

①过手检查。有时要借助文科的“默写”和“背诵”等方法强化其对基础的记忆。②学法指导。要对具体的学生和具体题型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偏科生结对帮扶)。③可以少做题,做较简单的题。重要知识点要强化训练④加强心理指导。指导学生不能被题目吓住,要静下心来,仔细读题,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尽可能地多拿分。

一轮复习如何分层次教学呢?

授课分层

进行分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点像复式教学。限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在同一堂课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室上课。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强化目标意识,另一方面课堂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环节,主攻基本目标,又有兼顾优、学困生的环节,分解层次目标。即使是在共性指导阶段也要把握课堂提问的层次,让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深入研究。

例如,在讲解《氨和铵盐》时,学困生板书工业合成氨、氨的催化氧化等基本方程式,动手练习,夯实基础;中等生注重查找知识漏洞,注重细节,同时对思维力度进行加深拓展,进行拔高训练,比如,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在哪儿?氨分别与氧化铜、氯气、氧气等反应的产物可能是什么?反应方程式如何书写?;优等生,注意训练规范的语言描述,思维的缜密性,比如,根据刚才同学的总结,请画出常见的防倒吸的装置,请描述如何检验氨气的泄漏?如何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铵根离子?。

教师在组编作业、周测、调研考试试卷等时,要控制好所选题型的难度、信度和效度。这样既能照顾到不同层级的学生,又能保持一定的区分度,有利于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巩固基础,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一轮复习,除了学法的指导和典型知识的归纳、总结,还要有序储存并关注各类知识间的渗透,同时还应注意以人为本,落到实处,有针对性地分层指导、分块训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运用自如的效果。

(四)、贴近生活,拓宽视野,探究创新

近些年高考中,题目情境非常新颖,知识面非常广泛,加强了与实际的联系,贴近了人们的生活,体现了时代特性。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重视科学探究与实验能力的训练,突出实践性极为必要。

其实新课程一直在倡导“情境→探究→建构→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高考复习要以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融合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转化、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原理以及化学实验等知识技能。

总之,高三化学复习要讲究方法、策略。针对高中化学各类知识的特点,将所学知识进行精炼浓缩、联想迁移、升华放大,利用比较、归纳、推理、实验等多种方法进行复习,加强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以良好的、积极的心态正视高考。

接下来,我以元素化合物备考策略为例,介绍一下我们一轮复习的一些具体做法:

新课程以来,元素化合物知识高考试题又呈现出了突出实验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探究和验证功能、突出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突出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概括和演绎作用、突出包括无机和有机在内的物质知识的整体特征等特点,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应该采用记住基本内容、掌握相关原理和尝试实验设计等复习策略,确保在高考中能顺利解决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问题。

首先,1.研读考试说明,细致分析教材

(1)研读高考说明:《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根本依据,也是复习的方向。只有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及其题型示例,才能知道高考考什么,如何考,考到什么程度。要对其中“了解”、“理解”、“综合应用”各种层次的要求做到清楚、明白。对理解和综合应用的内容要下工夫,挖掘知识规律和信息,探究知识的生长点和可能的命题点。

以下是元素及其化合物在新课程高考中的常见考点:

2.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①以硅和碳为新材料、新技术信息的载体,考查碳族元素知识;

②以氯气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为核心,考查卤族元素等相关知识;

③考查以SO2的还原性、浓H2SO4的氧化性为主,以H2O2和O3为辅的氧族元素知识;

④以含氮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为载体,联系环境保护,考查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无机综合

①考查重要实验技能、工业原理、环境保护等问题;

②考查与元素化合物难点有关的知识。

教师只有将这些考点铭记在心,在教学的组织和实施阶段,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高效复习,也才能实现方向无偏差,时间无浪费的备考思想。我们总是谈学生的能力培养,其实我们都明白,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能力就是一句空话,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2)细致分析教材: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回归教材。任何复习资料都代替不了教材,尤其是元素化合物方面学生容易产生的疑点、模糊点和盲点。如高考中涉及的主干知识,均散落在教材各处。做题时,就有可能因某一个知识点的不清楚而造成严重失分。

总之,只有抓住了高考说明和教材,才能既抓住主干知识,又能够全面覆盖。

2.构建知识网络,学会融会贯通

高考大纲在能力要求中提出:“对中学化学应该掌握的内容能融会贯通。将知识点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地存储”。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内容繁杂、零碎、分散,如何将此部分系统构建呢?具体可采用“点—线—面—体”的四步复习模式。以具体物质为点落到实处,以物质类别、氧化还原、离子反应原理为线理清思路,以不同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间的相互反应关系为面织成网络,最后与基本概念、理论、实验、计算等融合构成化学学科体系。

具体过程如下:例如,学生的作品(投影)

(4)学科体系的构建:点、线、面只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块内的归纳、整理,高三复习还应抓住元素知识与理论的结合点,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第一次学习这些理论是按教材章节进行的,复习时应把这些章节综合起来,将物质结构、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等等理论知识,与元素化合物知识联合起来,最后构建成一个丰富、立体的化学学科体系。

例如,学生学案(投影)由此可见,高考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不仅要落实单一知识点,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知识之间内在逻辑性、系统性的理解和把握上,真正实现学科内主干内容之间的融会贯通。最后要注意的是,在这“点—线—面—体”的知识构建过程中,务必要尽量由学生自己总结的建构,只有学生亲身体悟,经历,才能获得真正的、灵动的、有生命力的知识结构,否则,跟着老师抄知识网络笔记,只是假

知识结构。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要主动注意这一点,即不仅仅是归纳和记住某种元素化合物性质,而是运用一些基本理论知识来从本质上理解才能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2)在设计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课时应与计算、实验、概念和化学用语复习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例: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复习时要①充分体现了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与理论、计算、实验相结合。②用问题组织复习教学,在问题的立意、情境、设问上要有一定的创意,充分调动学生在复习中的主体地位。③精选低起点,高落点(小切口,深层次)的反馈题,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4.重视知识与化工生产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以致用的化学素养

在组织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内容时,应尽可能与生产、生活、环境、自然、能源等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提高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感到学习化学知识不仅仅是用于考试,而是有实际意义的,进而培养出学生学以致用的化学素养。

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课我们通常是这样上的:在传统挖空式学案模式下,又增加了问题式的学生活动,两种学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挖空式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学生依据学案阅读教材,理顺相应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我们要根据所复习内容的重点和知识的考查形式设计学生活动,让一个个学生活动将课堂串联起来。学生在第一次填写学案和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对不同问题的理解就会在课堂上暴露出来,从而掀起课堂上的一个一个小高潮。

这是课前发给学生的挖空式的学案,(链接学案)这种学案有它存在的必要性,那就是一些边角知识和活动中不能涵盖的知识要单独列出,保证知识点的全面性,这是一轮复习必须把握的原则。而这种学案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显然有它的弊端,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课堂显的单调、平淡。知识停留在表面上,比较分散,而且不能灵活运用。为此,我们在这种学案的基础上又专门设计了应用于课堂的活动方案。再如硫及其化合物的复习(在挖空式学案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五个应用于课堂的学生活动):

活动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二氧化硫属于哪一类物质,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让学生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认识二氧化硫,从交叉分类的角度来讲,二氧化硫既属于酸性氧化物,又属于还原性气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就会从这样两个角度来认识二氧化硫,既能体会到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相似性,又能感受到其差异性,同时也为第二个活动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鉴别奠定了基础)。

活动2:(利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差异性鉴别物质,体现元素化合物与实验的结合)

活动3:二氧化硫与环境问题,关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途径在12年的北京卷就考查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活动4:(人教版必修1教材的课后习题,通过方程式的书写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不是问题而是用于解决问题的)

素材《不可或缺的SO2》中,介绍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作用,既丰富了二氧化硫的有关性质又立体呈现了物质的实际用途,同时,也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5:归纳,整理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对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构建知识网络。

最后是课堂检测。

其实,活动方案的设计很简单,可以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可以是学生的易错点,可以是高考试题的改编,还可以是依托社会热点、高科技为素材的一些典型知识的考查等,总之,只要我们教师用心思考,总可以找到一些学生活动,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

所以我们说,元素化合物的复习通过一个个逐层深入的活动设计,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放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小组讨论、教师的点拨,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维碰撞中得以解决问题,熟悉知识点,完成方程式的复习,了解物质的主要用途,构建知识网络,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这样就将静态的知识结论放在合理的情境或载体中,通过学生的活动,生成了动态的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发现学习化学的价值在于应用,在于解决实际的问题,避免了教师单调的照本宣科,学生枯燥的死记硬背。

关于选考模块:

选考内容包括:《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等内容,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考试,原则上是分值相等,难度相当。

在河北省,只有很少的学校开设了《化学与技术》,我校在高二年级完成了《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的教学,《选修二化学与技术》没有选学。在以往的经验中,无论是做新课标地区的高考题,还是专家报告,无疑都是倾向于学生选做结构,因为物质结构的题目之间连贯性小,在时间紧的情况下,总可以得一些分,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也有的学校只给学生开设了选修3。有机一定是推断题,相对要耗时间,时间不够很难静下心来推导,容易小错铸成大错,出现连环错,而且每年必考的同分异构体让学生得满分也很难。但是有机化学的教学对我们一线教师而言,尤其是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而言,有机化学的教学轻车熟路,比较好掌控。这也是很多学校选有机化学模块的一个依据吧。我觉得开设哪个模块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学情。在河北省的绝大多数学校都是只开一个或两个模块。我校面对全体学生开设了选修3和选修5,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化学学科知识结构。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

对学生做必考部分的两个有机选择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和学科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13年高考新课标卷有机和结构两题的难度相当。12年高考中两题难度的差异较大,当时感觉很无奈。这就告诉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如果只开了一个模块,那就只能赌一把,如果两个模块都开,那一定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给学生选择的权力和机会,教师不做过多的干涉和引导。

二轮备考以专题形式复习,二轮是学生梳理知识,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的跳板,我们努力让二轮复习成为学生质的飞跃的平台。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一轮让学生学会走,二轮让学生学会跑。三轮让学生学会飞翔。

投影100★通过二轮复习,:知识上达到(“六化”):基础知识熟练化,重点知识精细化,模糊知识清晰化,孤立知识网络化,缺漏知识完整化,表面知识深刻化。能力上(“四提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科思维能力,提升探究思辨能力,提升考场调控能力。知识和能力是不能剥离的一个整体。考能力需要以知识为载体;考知识又必须通过能力来体现。只有基础扎实才能提高能力。通过知识和能力的双重提高,终极目标是得分无极限,根据复习目标,我们制定了具体的二轮策略。

投影101★,我们的复习方法是专题复习,以知识带考点,以能力带基础;以专题构网络,以综合突重点;以训练促规范,以规范提分数。

投影102我们的二轮复习顺序及专题设置,必考部分5个模块,化学实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必修2),选考部分2个板块,物质结构,有机化学基础,不再单独拿出时间复习,在二轮复习穿插渗透在其他专题的复习,再通过平时理综一周双侧的选考题强化训练和归纳积累。

投影103★具体的专题设置,分了18个专题,我们二轮备考过程中,面对薄弱,专题复习,全力突破,实验专题,是学生掌握较差的部分。对于这一部分的复习,我向大家作以简单汇报。

投影1041“实验专题”介绍我校的具体复习过程。本专题开始之前也做了充足的准备,实验复习准备工作

1.明晰考纲实验要求,

2.领悟高考实验试题特点,

3. 分析实验复习学情

★首先清楚考纲中关于能力的要求,新课标大纲注重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考察。

投影105★领悟分析高考实验题的特点:更加关注实验的情境性,更加关注实验的功能性,更加关注思维的开放性,重点突出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投影106★例如11年 28题从信息氢化钙固体是常用的能源提供剂入手。选用装置制备氢化钙。从实验过程,实验操作,实验的评价,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等方面考察了学生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

投影107★

这道题是对实验功能性。实验开放性实验情景性的全方位考查。

投影108★复习准备3. 分析实验复习学情,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心理上有畏难情绪,没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研读题目,不是不会,而是说法不规范造成失分严重。

做好实验化学复习准备,

投影109★通过前面全面的分析,我们制定可行的复习策略

(一).强化实验基础(二).突破实验难点(三).指导实验规范(四).总结实验方法

投影110★(一).强化实验基础,从教材实验,基本仪器分类汇总,基本实验方法学生进实验室,观看实验录像,5方面来强化基础

★首先是教材实验的复习

投影111必修一,必修二,选修四必考部分的实验分类汇总(性质实验、制备实验、定量实验、探究设计实验),体验体会获得实验结论的过程。这些实验我们在相应的高一二教学中基本上做过分组实验。

认真对待课本上的实验,不仅要深刻理解实验的原理、熟悉实验的现象、掌握实验操作,还要特别注意实验的干扰因素、成败的关键,因为这不仅是实验的基础内容,更是实验的创新点。我们必须善于在实验过程中多提几个“为什么”。比如为什么选这种试剂?为什么选择这种装置或仪器?为什么采取这种操作?不这样做会怎样?还可以怎么设计?等等。从基础实验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试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同时给有发散余地的、有创新点的实验多些时间,让学生充分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方案,并向更深更广的方面探究。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像老师提要求,申请实验药品,如果学生的要求合理,我们也会采纳,

投影112★这是我们测定酸碱滴定曲线的实验的学案设计

我们这样设计是基于,考纲将中和滴定实验操作过程的重点转移到酸碱滴定曲线绘制上,练习使用PH计测量溶液的pH;学习以图示处理科学实验数据的方法;探究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特点;其中滴

定终点附近的PH突变情况,对滴定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指示剂的分析意义。体会定量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投影113★学生清楚了实验目的和原理,在设计操作步骤和实验记录表格时就会注意中和滴定开始时和达滴定终点之后,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可稍大些,滴定终点附近,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要小,最好每加一滴测一次。这样对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的注意事项就非常明了了。

投影114★②基本仪器分类汇总,

考纲在化学实验基础中要求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

所以实验知识整合中将常见仪器进行了分类汇总,课时学案上先让学生明确考点要求,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按照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用途,分为计量仪器、分离物质仪器、可加热的仪器、加热仪器、存放物质的仪器和其它仪器六类。并对这些仪器的名称、规格、用途和操作要领进行了归纳。

投影115★比如漏斗,学生对3中常见漏斗的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不清楚,这部分的学案设计就重点从3种漏斗的注意事项入手。

这样学生通过对比,再结合具体的实验情景,就会大大降低出错率。

投影116★坩埚和蒸发皿在实验中的用途也是学生易出错点,我们就这样设计学案,使学生对2种仪器,用途的区别一目了然。

★为了让学生熟悉每一种实验仪器,我们在复习实验一开始,还把高中涉及到的基本实验仪器带到教室,让学生进一步研究这些仪器的构造,并以学案引导学生对常用仪器的规格、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完善。虽然我校实验室条件比较好,但我们也仅仅是做了课本上规定的学生实验及演示实验,补充实验做得很少,很多仪器学生只用过1、2次,遗忘是在所难免的。而一些常用仪器,学生平时的观察也不够仔细,投影117★例如、滴定管的刻度和标明使用温度,。凡是规定掌握的仪器我们都带到教投影118..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化学品安全使用标志中的数字是危险特性的分类,是国际安全通用识别码,不是学生想当然认为的危险系数,是学生易出错的地方。另外还要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投影11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仅靠课堂上让学生观察这些仪器是不够的,因为学生没有亲身体验的过程,印象并不深刻,比如分液漏斗上口壁上有小孔,塞子上有凹槽,需要检漏的3种仪器的磨口部分,这些学生不亲自拿着仪器仔细观察,是不容易发现的。所以我们又专门为高三的学生开放一个实验室,把常见的仪器和装置摆放在实验台子上,随时供学生去亲自体验。同时,我们也为同学们同步播放实验录像。

通过基础实验,使学生体会获得实验结论的过程,既能强化基础知识,也能关注实验过程的具体细节,

201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理综试题(含答案)资料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口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A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 ?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 .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A .氢气通过灼热的 CuO 粉末 B .二氧化碳通过 Na 2O 2粉末 C .铝与Fe 2O 3发生铝热反应 D .将锌粒投入 Cu(NO 3)2溶液 10. 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 11. 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 5 1 pH=5 的 H 2S 溶液中,c(H )=c(HS - )=1 >10- mol?L - pH=a 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 后,其pH=b ,贝U a=b+1 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 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 + - - c(Na )+c(H )=c(OH )+c(HC 2O 4) pH 相同的①CH 3COONa ②NaHCO 3③NaClO 三种溶液的c(Na +):①〉②>③ 7. F 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四联苯 的一氯代物有( B . 4种 C . 5种 9. F 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 .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 1 L1 ■ ' 0 1 C .除去CO 气体中的 CO2气体 B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D ?乙酸乙酯制备演示实验 HaCJll IK Hk 燈清的 "石知K

12. 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 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为电池的正极 B .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 2O4=Li i-x Mn 20x+xLi C .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 .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13. 室温下,将imol的C U 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 H i,将imol 的CuS0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H2, C U SO4?5H2O受热分解的 化学方程式 为:C U SO4?5H2O(S)=====C U SO4(S)+5H2O(I),热效应H3。则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 B . △H i△出 26 . (I3分)在容积为I.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 2NO2(g), 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 H 0 (填大于”小于”);I00C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 如上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______________ 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 K i 为_____________ 。 (2)I00C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 , C(N2O4)以0.0020 mol?L-i?-i的平均速率降低,经i0s又达到平衡。 a:T ______ I00C(填大于”“于”),判断理由是_______ 。 b:列式计算温度T是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___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 _____________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 27、(I5 分) A . △ H2>△ H3

高三化学备考的复习计划及策略

高三化学备考的复习计划及策略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三化学备考的复习计划及策略》的内容,具体内容:高三的同学们,化学的正在紧张的备考,化学的复习计划都制定了吗?下面由我为大家提供关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高三化学备考的复习计划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比较多,复习是... 高三的同学们,化学的正在紧张的备考,化学的复习计划都制定了吗?下面由我为大家提供关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三化学备考的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比较多,复习是要尽可能的整理成知识体系,因为成系统的复习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而且记忆效果更好。高三做综合题目时考查的就是这种综合能力,一轮复习开始就要锻炼这种能力。 化学复习要有计划性,每天看书或做题不能完全跟着老师的步伐走。因为老师要照顾到大多数同学,如果哪一部分知识你学会了可以接着往下复习;如果没学会可以拖延一段时间继续复习,但不要被落的太远。 复习不是要赶进度,而是以学会为目的,否则学的再快也无济于事。化学第一轮复习就要学扎实了,重难点内容着重学一学,多花些时间、多做些题目。 高三化学备考的复习策略 化学第一轮复习要有一定的策略,不能像无头苍蝇乱撞,有题就做、做

完题就扔。化学复习急需要理解又需要记忆,公式概念要背会,计算类题目也不少,所以要迎难而上,把不会的题目一个个都击破。 化学首先要有系统概念,大题很多推导都是靠几章内容联系到一块才能得出结论,所以化学要学活,各章知识点要串联起来。这个可以看课本目录和章节标题,建立起联系,多思考、多总结,你会发现新大陆。 化学重点知识有几大块,比如有机、无机、实验、原理,其中很多知识都有固定的模块,可以总结对比记忆,尤其是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对比之后更容易记准。化学学习方法很多,平时做题要善于总结。 高三化学备考的答题技巧 1.选择题 在高考理综试卷中有8个化学单选题。解答时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仔细考虑各个选项,合理采用排除法、比较法、代入法、猜测法等方法,找到选项与题干,选项与选项之间区别联系,迅速的找到所要选项。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是多样化的,最合理的方法可以把时间尽可能的压缩到最短,为解决后面的大题腾出更多时间。 2.填空题 按照近几年情况看,在高考理综试卷中化学题是四道填空题。一般来讲实验题、无机推断、有机推断、其他题目各一个。对于填空题在答题时有些共性的要求。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无误。 (2)专业用语不能错。 (3)当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选择时,以最常见的方式作答不易失分。能

2017届高三化学教学计划

@@高中2017届高三化学个人教学计划 化学组—韦@@ 一、近二年高考化学情况分析 1. 考试范围:人教版化学必修1,2,选修4,选考:选修3和选修5 2. 高考试题特点:2016年理综化学试卷是6道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和2道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和4道主观题(共100分),试题考查的知识内容以与近几年广东高考相似,变化不大(物质结构不考查),没有偏题和怪题,着眼点仍然在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化学考纲中的主干知识,成为今年化学试题的重中之重,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是围绕主干知识而来。 二、指导思想 《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高考化学命题的基本依据。因此,引导学生搞清纲与本的关系,对搞好高三总复习尤为重要。高考总复习要重视课本,但又不应依赖于课本。结合《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内容,合理分散教材的难点,强化知识的重点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不让学生做死题,少走弯路以求实效。根据多年高考化学试题的分析、观察,化学命题的思路是守纲不守本。即知识守纲、守本、不超出课本的范围,而能力不守本,可以大大超越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不要随意拓宽知识范围,要深入分析研究《教学大纲》和考纲,对照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和课本上的重点知识,找出知识点和考点,把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深化和提高。 三、目标 高三化学总复习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帮助考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通过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讨论、总结,初步让学生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网络,基本养成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 四、措施 (1)回归教本、处理好教本与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复习资料只能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高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Summary of Chemistry Teaching in senior three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高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前言: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为了使学生对高三化学总复习有良好的效果,并且顺利度过这一重要的时期,为此在这一学期来高三化学备课组教学有详细的计划,注重教学过程,常总结和反思。 首先,备课组努力研究信息,看准方向。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备课组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因此开学初备课组在上届备课组长的引领下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大纲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 理科综合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2.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 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 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 TP来源于呼吸作用 3.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4.某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 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 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 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①、②、③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5.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

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第二、三轮复习计划 一、第二轮(——) 第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强化重点,提升能力。通过专题讲座、使用《天水市一中2015届高考题源》和综合训练等方式有计划地突出重点模块、重点章节和重点方法,让学生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串接,构成科学、系统的化学知识网络,总结学科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 ⑴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考查为主,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轮复习着重是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网络化。适当增大课堂复习容量,不追求过多的讲,过多的练和面面俱到,而是重点问题舍得花时间,非重点问题敢于取舍,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增大思维容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少做无用功,协调好讲练比例。第二轮复习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满堂灌”或“大撒手”,这样都不利于学生学懂会用。每堂课都要精讲精练,不练不讲,合理分配好讲练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励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重视试题讲评,做到评前认真阅卷,评中归类、变式、迁移,重点抓错误点、失分点、模糊点,剖析根源,彻底纠正。 ⑵复习中穿插一些大的专题进行专题训练。专题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知识点及对应目标、例题、知识规律、方法、技巧小结和目标检测题。进行专题训练时要针对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主要以知识点和以解题方法为线索,注重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发展能力。 ⑶重视实验,强化实验设计。对实验的复习,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进行实验设计,选择器材和仪器,合理设计步骤,正确地操作,在实验中进行正确的观察和记录,并对实验现象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附:训练专题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 专题三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四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专题五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专题六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专题七电解质溶液 专题八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 专题九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专题十无机化合物与推断化工生产流程 专题十一有机化学基础 专题十二化学实验基础 专题十三化学实验综合应用 专题十四基本题型突破

高三化学教学计划

2019年高三化学教学计划 高三化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考试大纲为依据,认真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不断增强高考复习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加强集体备课,全面打赢高三这一仗。 二、教学要求 1、以刚进入高三学生热情高涨为契机帮助学生确立将来的高考目标,积极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加强化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以应对日益加深的学习内容。认真研究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努力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投身教改实践,勇于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自觉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努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的科学育人过程。 2、认真研究高考改革发展趋势,深入学习《考试大纲》,正确把握高考的标准和特点,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状况,坚持精心设计和上好每一节课,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高考改革发展

趋势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3、在教学中,仔细分析新教材的特点,狠抓高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加强学科内综合的意识,在复习课中,要坚持精选习题,妙题精解、融会贯通。防止题海战术和重结论、轻过程等不良倾向,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立足各班学生实际状况,搞好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在夯实基础的同时,重视优秀生的指导和训练,关注其每一个错误及时分析错误的原因。抓中间促两头,努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4、加强化学教学与科技、生产、生活和社会的联系。在教学中,密切联系有关的科技成果和社会热点问题,注意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综合,加强理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掌握本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展相关知识面,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5、有意培养学生解题习惯,注重分析订正。①做题前认真读题,站在出题者的高度来审题;②做题过程中,每个步骤都要言之有理、准确无误,原理、结果与题意一气贯通,书写要规范;③对做错的题,务必认真分析订正。 6、搞好试卷讲评。每考必认真落实统、查、析、讲四大环

【教师工作总结】高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高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本学年度,我担任九年级化学7、8、9三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现对本人的工作作一个小结。 一、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 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认真上好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二、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上了一节区级示范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加强业余时间的业务学习 积极学习各种知识,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知识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以适应当前教育的形式,给自己充电。我还利用晚上和周末的业余时间到电脑学校学习。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同时也帮助其他同志制作课件,上网查找资料等等。 四、下学期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争取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加强守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课下也要按校纪班规严格约束自己。 4、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以真诚的心去换取学生的信任,真正做到将心比心,不仅让学生敬畏你更要亲近你,打心眼里接受你爱你疼你。 5、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能力和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2009.6

2017-2018学年度高三化学复习计划与备考策略

2017--2018学年度高三化学复习计划与备考策略 做好高三复习备考工作,是高三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高考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总的讲试题难度相对有所上升,体现了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知识覆盖面大的特点。因此,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必需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 一、学生的现状: 我校高三年级现有9个理科班,大约470多学生。总体来说:学生基础仍需提高,尖子生不多,绝大多数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性质和对实验的理解与掌握离高考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一)学生对知识掌握存在的问题。 1、知识基础欠缺,各知识点掌握不透彻。 2、学生对知识的遗忘太快,刚复习到的知识点做题会用,但隔一段时间再做相应的题目,学生又会感到陌生。 (二)学生非智力因素失分的情况 1、书面表达不规范,不够端正 2、粗心大意,读错题 3、考试心理恐惧、胆怯 4、理综考试时间紧迫,抄写答案时出错 二、资料的选用: 随堂练习资料:《讲与练》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一轮用书 平时的训练作业:《讲与练》配套《练习手册》 三、备考策略:

1、研究“纲”“题”把准方向 研究考纲,把准方向,增强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要明确化学学科的特点,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点,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向,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程度,控制好难度,用《考试大纲》和高考化学试题指导复习。 2、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形成单元。按照概念和理论---无机元素化合物----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形成主线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个单元,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3、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一轮复习要注重基础突出教材。认真阅读,梳理教材,挖掘教材中实验和习题的可变因素,进行深入的理解、应用,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 要注重化学主干知识,突出复习重点。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为: (1)原子结构元素(2)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7)氧化还原原理(8)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质、油脂(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1)实验室制法(22)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化学(23)实验设计。 要注重规范、落实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决定高考的成败。要加强化学用语的训练,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强化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丢;强化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 C-C 键、C-H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 4、训练思维、培养能力

高三化学教师工作计划

高三化学教师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高三化学教师如何制定工作计划?下面是收集整理关于高三化学教师工作计划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化学教师工作计划篇一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第一届,内坑中学09级高三高考取得了辉煌了成绩,高考上线及录取均超过先前计划的人数。本次高考的理科综合又是考得比较好的一门,在理科综合中的化学更是在这次高考中,显示出其得分的优势,许多中等的学生在理科综合中化学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这也为我们这一届起到了知道作用。处在这样的一种大前提下,面临着本届学生的现状,作为校庆的一届(20XX年内坑中学50周年校庆),怎么为学校献上一份薄礼,成为我们高三化学备课组需要不断计划和推进的一大重要问题。 师资简介:从教师搭配和复习教材选择上分析 学校对本届人员的安排,作了充分的考虑,如考虑到新老搭配等,一些高三的师资建设问题。在化学上让我与老教师朱勇老师进行搭配,朱老师是以为带过好几届高三的老教师,在化学教学方面有着比较深厚的经验,同时他还不断关注课程改革的动向,也是09届的化学老师,可以说朱老师的加入可以为化学复习和教学提供了很关键的指导作用。 本次复习教材是选择由福建省许多长期从事化学教育的化学优秀教师合编的《博学精练》。 该书的特点是:

1.是对练习的设置比较有层次性,遵循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规律,对于我们的学生补基础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是一本来自本土的化学复习教材,编写老师都来自福建化学教学一线的老师,复习教材结合当前福建省的化学新课程改革,更贴切福建的课程改革特点和考纲要求; 3.该书的主要题源来自广东、福建、山东、海南、宁夏等新课程的课改区,其题目对我们的复习和教学的指导性比较强; 4.该复习教材的内容、例题和练习等的设置,字距字体等的排布都遵循学生视觉规律,避免学生在复习中的过分的视觉疲惫,对学生复习化学的持久性有一定作用。 当然该书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该书由于初次排版错误的地方相当多,这在很大程度干扰了我们的学生;还有该书对纲要的研究虽然比较全面,但是对一些知识的补充却不是很全面,系统化和针对性不如其他一些教辅材料等等问题。 复习特点:重一轮基础掌握重练习作业的理解和完成 作为一门理科,把握学生对基础的掌握,再在这个基础上对练习的完成,以练习促理解,以理解促掌握。因此在后面的复习教学过程中将从一下几方面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把握。 一、坚持稳扎稳打,抓好一轮基础复习 通过做和分析几年高考化学试卷发现化学基础知识占相当大分值,为此在今年的高三复习中,做到狠抓基础不放松,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学生对基础的理解。

高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高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高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高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1 新课改的形势愈演愈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也随着改变,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式,在边学边教的过程中,付出一定的辛劳,有得到一些收获,当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以下是我对于高一下学期的化学教学的总结: 一、课改之风来袭,教学思想改观 今年,是广西实行新课改的第一年,课改之风来袭,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也要随之改变。一切为了学生。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课堂上舍得花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能有充分的时间看书、思考和练习,不能让学生太过依赖老师。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合作是很重要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学会和同学之间合作,懂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会主动寻找学习方法,主动学会解决问题。在课堂处理时,时时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既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成就感。 二、学习小组合作,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学习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是势在必行了。学习小组的运作已经稍显成熟了,学生对于这一学习方式也比较熟悉。第一,学生需要主动与他人合作,了解合作这一方式的重要性;第二,学会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要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所掌握的知识

和学习方法。第三,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课堂效率提高了,对于学习的方式、学习的状态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习惯从基本抓起,学会主动思考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弱,没有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不会主动思考问题。所以,锻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基础抓起,稳步前进。在做笔记的时候,把要点记清楚,课后再补充完整,还要注意表达方式的准确,养成规范表达的习惯。在作业完成方面,进行选择性的批改,或者采用同学互改的形式,以提醒学生注意预习和及时复习。在一些阶段性的考试中,题目错误的书写到错题集,一一改正,并自己在错题后面写出清晰的解释,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再次熟悉这种类型的题目的做法,另一方面是在往后的复习中可以参考同种类型题目的做法,也可系统的复习自己常常出现错误的题型。 学会思考,是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学会独立的思考,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课堂的思考时间一定要足够,让学生充分地运用自己的大脑,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此来自主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缺乏教学经验,使学生掌握的不扎实,结果花费了许多时间,导致期末的复习时间有些紧促。而期末的成绩不是那么的理想。但这不并使我失去信心,我会再接再厉,汲取更多的经验和优秀的教学方式,摈弃不足,相信一定会有很大的改善,也能使学生的学习习惯更好,学习兴趣更浓,学习态度更端正,学习劲头更足,取得的成绩更理想。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 大纲卷 化学部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 B. 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 C. 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 P H, —定会使结果偏低 A . SO 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 KMnO 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 .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 NaOH 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 D. 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 KCl 和KI F 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2.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lmol Fel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2N A 3. B . C. 2 L0.5 molLL ,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 N A 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 4 N A 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 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 6 N 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4.

NiOOH +H 20+e —T NiQHL+OH- 6. 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向 Ba(OH)2 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Ba 2++2OH +2H ++ SO42"=BaSQ J +2H2O B.酸性介质中 KMnO 4 氧化 H 2O 2 : 2MnO 4"+5H 2O 2+6H 十二 2Mn^+5O 2 +8H 2O C.等物质的量的 MgCl 2、Ba(OH )2 和 HCI 溶液混合:Mg 2++2OH "= Mg(OH )2 J B .电池的电解液可为 KOH 溶液 C.充电时负极反应为: MH +OH —T +H 2O + M +e- D. MH 是一类储氢材料, 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 A NmOR 容液、浓H2EO4 洗气 B NKjCXaq) F 眉 NmOR 容液 过痣 C C12(S ) H% 饱和食盐水、浓出$04 洗气 D Ha2CO3Cs) NaHCO3(s) —— 灼烧 5.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选项以表格内容为准) 被提纯的物质: A. () CO(g);杂质:CO 2(g);除杂试剂:NaOH 溶液、浓H2SO4除杂方法:洗 B. 被提纯的物质: NH4CI(aq);杂质:Fe 讥aq);除杂试剂:NaOH 溶液;除杂方法:过滤 C. 被提纯的物质: Cl2(g);杂质:HCI(g);除杂试剂:饱和食盐水、浓 H2SO4除杂方法:洗 D. 被提纯的物质: Na2CO3(s);杂质:NaHCO3(s);除杂试剂:无;除杂方法:灼烧 A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二、三轮复习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搞好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学工作,针对高三教学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考纲、考题为向导,围绕重点、考点抓主干,贯通“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促综合,强化落实教育能力。 二、主要任务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承上启下,巩固一轮复习成果,提高应试实战能力。 1、构建知识网络。由一轮复习侧重于点转变为重连线和结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就是使零碎知识结网成片,构建立体的知识大厦。 2、更加注重能力培养。通过专题复习,总结解题方法,指点解题技巧,敲打注意问题,指明应用方向。归类总结,搭桥过渡,形成有机整体,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 三、基本要求 二轮复习的基本要求是:专题切入,辐射全书。宏观把握,微观深入;穿针引线,上串下联;整理体系,构筑框架;错题再现,归类总结;举一反三,培养能力。 1、坚持“六要六不要”。要创设高质量问题情景,不要照本宣科、机械罗列;要温故重在知新,不要机械重复;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不要死记硬背;要充分展现思维过程,不要奉送现成答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独角戏”、“满堂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要“放羊式”教学。 2、坚持“两抓两重”。 (1)设置专题抓重点。对照20XX年考试大纲及安徽《考试说明》,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和20XX年安徽《考试说明》中的样题及题型示例,根据学情实际,设置专题训练,突出重点,强化薄弱环节。 (2)精讲结构抓联系。二轮复习应避免繁杂图表的知识罗列,防止空洞分析知识结构着重通过例题分析抓住前串后联,对知识进行穿插综合。 (3)分析例题重能力。要选择新颖性、典型性、知识规律含量高,能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题目为例题,同时要兼顾各种题型。讲评要深刻透彻,做到五抓,即抓联系、抓变化、抓变式训练(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抓思路分析、抓方法技巧的总结,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跟踪补偿重落实。课堂和课后的跟踪练习要限时限量,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单元检测要全部及时批阅,同时做好考情分析,要舍得花时间,认真搞好试卷讲评,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跟踪补偿,真正把二轮复习的“练、批、测、评、补”几个教学环节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 四、教学策略 <一>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1.时间上,要把复习时间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复习任务,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一般是从3月初始至4月底第二轮复习,5月初左右至5月底为第三轮复习时间,最后几天为回归考试说明、回扣课本和考前辅导时间; 2.内容上,复习时不能平均用力,必须向重点专题倾斜,如:①基本概念中的氧化还原、物质的量; ②基本理论中的化学平衡、电化学、电离平衡;③物质结构;④无机推断;⑤有机推断以及⑥化学实验等。 3.教学上,应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讲解时要有所区别,既要培优又要补差,特别是要抓好边缘生的工作,使每个学生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进步。 4.计划上,要注意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计划相配套,整体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习计划应精确到每周的复习任务和进度;当然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还要适当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 5.测练上,要确定模拟测试的时间、次数和分层辅导的安排等。二、三轮复习中的考试要根据学校总体计划合理安排,化学单元考试根据复习专题进行。 <二>研究考情,把握正确的复习方向 ·

高三化学教学计划3篇

高三化学教学计划3篇 Chemistry teaching plan for senior three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高三化学教学计划3篇 前言: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制定工作计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大家协调行动,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档根据工作计划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规划性、设想性、计划性、方案和安排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高三化学教学计划 2、篇章2:高三化学教学计划 3、篇章3:高三化学教学计划 篇章1:高三化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研究《化学新课程标准》和《20XX年理综考纲》, 仔细分析近四年高考化学试卷,广泛收集广东省高考信息,以最新考纲和考试动向为依据,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做好备考各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复习扎实高效地顺利进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备考目标 通过全面系统地指导学生复习备考,争取让化学成为理科生的强势科,争取理综多出尖子。 三、备考总体安排 1、基础复习阶段(20XX.8.1-20XX.3.31) 注重回归课本,不留知识死角,利用好复习资料,编写高质量学案,注意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训练,着力构建学生学科知识和技能体系,构建知识系统化。 在复习过程中要回归课本、依靠资料、学案认真落实。作业和测试要全批全改,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尽量对尖子生进行面批;注重评讲,评讲时适当做到前后关联,对复习过的内容实行往复式测试,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部分习题要根据高考要求,高考不考的要大胆舍弃,避免做无用功。 2、专题复习阶段(20XX.4.1-20XX.5.15) 以专题板块为主,套题训练为辅,重点突破第II卷的四道大题,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各道大题所含的知识规律进行提练、升华,重点解决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热点题型和难点问题。本轮复习力求进一步提高的应

高三上学期化学教师工作总结

高三上学期化学教师工作总结 本学期担任高三6、8两个班级的化学教学工作,深感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放松自己。而且本届学生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需要探索的东西多,教学任务繁重。但是经过一个学 期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与学生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取 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依纲靠标,加强备考研究,科学备考。 在进行高三教学的开始,我首先和备课组的老师一起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认 真研究新课标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近三年课改区的高考试题,明确重要的知识考点和能 力考查标准,把准复习方向,以大纲考纲为指针,以高中化学新课标主干知识为主线,挖 掘好模块中的知识点,对模块作恰当的归纳和提炼,适度的扩展和提高,既要注重模块的 单元或专题内的知识联系,找准知识的结合点加以梳理、归类和整理,并通过一定的组织 方式有机结合,从而顺利构建模块知识体系和结构,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时,能准确、快速的在大脑储存库中提取知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复习课中,构建 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复习以前的知识、整合和连贯新旧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把概 念图作为专题复习的导引和框架。 二、紧扣教材,夯实学科基础,突出知识主干。 夯实基础是提高综合能力的前提,没有扎实深厚的基础知识,解题效率、综合能力就 不可能提高。教学中以“夯实基础,滚动提高”为指导思想,以“低起点,小坡度,密台阶,逐个突破”为复习策略,强调基础基础再基础,“主干内容多次循环,能力训练分步 到位,双基知识反复落实”,以扎实的基础应对百变的试题。 以“教材”为本,不脱离教材,不搞题海战术,注意构建好各单元知识网络,加强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注意系统性,在复习方法和策略上抓住核心知识,结合事例分析帮助学 生理解。 三、重视知识应用,培养学生能力 在教学中注重以知识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设计典型练习题组,训练和培养 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处理问题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读图、识图和分析图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从化学图表中获取信息 的能力和图文转化能力。 此外,在教学中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2014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及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40页)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40页) 绝密★启用前 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理 科综合能力测试 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P —31 S —32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 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 A. 2O 的产生停止 B. 2CO 的固定加快 C. ATP/ADP 比值下降 D. NADPH/NADP +比值下降 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 +、K +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5. 如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 2Ⅰ和4Ⅰ必须是纯合子 B. 1Ⅱ、1Ⅲ和4Ⅲ必须是纯合子 C. 2Ⅱ、3Ⅱ、2Ⅲ和3Ⅲ必须是杂合子 D. 4Ⅱ、5Ⅱ、1Ⅳ和2Ⅳ必须是杂合子 6. 某种植物病毒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 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 病毒V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C. 水稻和病毒V 是互利共生关系 7. 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 A. 戊烷 B. 戊醇 C. 戊烯 D. 乙酸乙酯 9. 已知分解1 mol 22H O 放出热量98 kJ 。在含少量I 的溶液中,22H O 分解的机理为 222I O H O I H O --??→++ 慢 2222IO O O O I H H --??++→+ 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高三化学复习计划.doc

2010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关键字计划 2010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复习是一项系统的学习工程,要提高复习效率,就需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探索,不仅要想方设法跟上老师的复习思路,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网如何来搞好这一年的化学复习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和历届考生成功的经验,建议同学做好以下几点 1.循序渐进,打好基础,辨析理清概念。 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较好的学习计划,使复习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既要全面复习,更要突出重点。要多看书,抓住教材

中的主要知识精髓,特别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如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元素化合物知识、电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复习要注重基础,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力求做到"记住—理解—会用"。要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 2.掌握原理,灵活应用,注重解题思路。 化学原理如元素守恒原则、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化学平衡、物质结构、有机反应中断键成键的一般规律,要重点回顾。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在解题中灵活应用,拓宽解题思路,增强解题的技巧性。如应用守恒法、差量法、讨论法解一些计算题,可以提高解题的速率和准确性。推断有机物的结构,要抓住有机物官能团的转化规律和反应的基本类型。如有机物抓住烃、卤代烃、醇、醛、酸、酯的一系列变化关系。要通过复习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适当做一些综合性题,并储存在头脑中,高考时可以启发思维。要注重实验原理,高考化学实验题的比重较大,实验的复习要侧重于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的分析、设计和评价,从"怎么做"到"为什么",重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比较。如检测NaCl、Na2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可以用沉淀法、气体法和滴定法,比较可知滴定法最好。今年的高考题比较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同时要求能够用准确的化学语言解释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3.加强练习,温故知新,提高解题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