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宗教(课时)
第八课 世界三大宗教

第8课 世界三大宗教
韩国通度寺( 646年建)
第8课 世界三大宗教
泰国首都曼谷的玉佛寺(建于1782年 )
第8课 世界三大宗教
日本奈良东大寺(约建于公元745年)
第8课 世界三大宗教
大乘教:尊如来佛为最高神,“普渡众生”
第8课 世界三大宗教
复活节彩蛋
第8课 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的圣礼:
洗礼▼ 忏悔礼
弥撒礼▼ 婚礼▼ 终傅礼
基督教的建筑象征:哥特建筑▼
取材于《圣经》的文学、绘画和雕塑▼
第8课 世界三大宗教
洗礼
▲
第8课 世界三大宗教
婚礼
婚礼誓词
• I take you to be my wedded wife/husband, to have and to hold, from this day forward, for better, for worse, for richer, for poorer,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to love and to cherish, till death us do part, according to God's holy ordinance,and thereto I pledge you my faith and love.
不起活羊的穷人家也得想办法弄点儿肉来打打“牙祭”。
在《古兰经》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夜,先
知伊卜拉欣做了一个梦,梦见真主命他将儿子易司马仪杀
掉供献祭。易司马仪是他的独生儿子,但伊卜拉欣决心服
从真主的意志。“我的孩子呀,真主在梦中命令我把你杀
1.6世界三大宗教 课件1(历史岳麓版九年级上册)

学以致用 成为舍己救人的象征。“红十字”标记起源于( ) C 课外拓展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初步了解 深入探究 讨论总结 学以致用 课外拓展
谁来 拯救?
如何 赎罪?
信奉耶稣,忍受苦难,死后灵 侵略。 魂升入“天堂”。
初步了解
深入探究 讨论总结 学以致用 课外拓展
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是上帝 创造出来的,他们违背上帝的 旨意偷食禁果。
3、基督教的发展和传播
初步了解 (1)发展:公元4世纪,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
(2)传播:随着欧洲的殖民扩张传播到世界各地
(1)宗教的积极作用:
初步了解 深入探究 讨论总结 学以致用 课外拓展
①围绕宗教所出现的建筑、雕刻、 绘画、音乐、文学、医学等成果, 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②宗教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可 以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③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是维护国家安 定团结的重要保障。
初步了解 深入探究 讨论总结 学以致用 课外拓展
(二)材料题
初步了解 深入探究 讨论总结 学以致用 课外拓展
保护正常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 宗教活动。”“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 不得强制 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者不信仰 不得歧视 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 仰宗教的公民。”
1、以上材料说明我国实行怎样 的宗教政策?
2、为什么既不反对也不提倡? 尊重宗教信仰,宗教信仰自由
二、基督教
初步了解 1、诞生背景: 犹太人屡遭侵略,反抗均失败。
2、主要教义
深入探究 讨论总结 学以致用 课外拓展
为何受苦? 人生来有“原罪”。 该地先后遭到埃及人、亚述人、 如何赎罪? 巴比伦人、波斯人、罗马人的
大学历史世界三大宗教教案

课程名称:世界三大宗教史授课对象:大学历史专业学生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主要教义。
2. 分析三大宗教对世界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起源和发展。
2. 三大宗教的主要教义及其在历史上的传播。
3. 三大宗教对世界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对三大宗教起源和发展历程的深入理解。
2. 分析三大宗教在历史上的冲突与融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世界三大宗教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三大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二、佛教1. 佛教的起源:介绍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及其生平。
2. 佛教的发展历程:从古印度到亚洲及世界各地的传播。
3. 佛教的主要教义: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槃等。
4. 佛教对世界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如佛教艺术、佛教哲学等。
三、基督教1. 基督教的起源:介绍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及其生平。
2. 基督教的发展历程:从罗马帝国到全球传播。
3. 基督教的主要教义:一神论、圣经、复活节、圣诞节等。
4. 基督教对世界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如基督教文化、基督教哲学等。
四、伊斯兰教1. 伊斯兰教的起源:介绍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及其生平。
2. 伊斯兰教的发展历程:从阿拉伯半岛到全球传播。
3. 伊斯兰教的主要教义:真主单独独一论、五个柱等。
4. 伊斯兰教对世界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如伊斯兰文化、伊斯兰哲学等。
第二课时一、三大宗教的冲突与融合1. 分析三大宗教在历史上的冲突:如十字军东征、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战争等。
2. 探讨三大宗教的融合:如宗教宽容、文化交流等。
二、案例分析1. 分析三大宗教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如印度、中国、中东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三大宗教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三、总结1. 总结三大宗教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主要教义。
[PPT]-世界三大宗教
![[PPT]-世界三大宗教](https://img.taocdn.com/s3/m/2a7791a66c175f0e7dd137b4.png)
《九十五条论纲》节选 第27条 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 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 They preach man who say that as soon as the penny jingles into the money-box, the soul flies out [of purgatory].
天主教进入全盛的主要原因有:
1. 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 (如,建立教皇\教廷\教阶制度)
2. 和封建王权争夺势力 3. 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十字军东征”,
扩大势力范围. 4. 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落,使欧洲的天主
教会占据了支配地位。 而动乱环境又使信众大 增.
表现
• 经济方面,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据 了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向民众征收什一税 和兜售“赎罪券”以搜括钱财。
(3)由新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加 尔文教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主 张建立民主的教会,这些思想和 资产阶级早期的反封建思想相吻 合,因而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的思想武器。
4、14-16世纪,西欧开始从中世 纪向近代过渡(即从封建社会向 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天主教会 对西欧的控制受到进一步挑战。 (P67)
(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改革的开端
马丁·路德
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 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定决心 进行宗教改革。大学毕业以后, 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 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 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 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他成为 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教皇和 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 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他开 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
(一)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世界三大宗教》世界古代史PPT精品教学课件2

四谛说
苦谛:人生充满种种痛苦 (如生、老、病、死、离别、怨恨等)
集谛:人生多苦的原因 (集中各种欲爱、贪图欲爱,因此在轮 回中不断反复受苦)
灭谛:消灭一切欲爱 (若要不痛苦,就要灭掉苦因,消灭欲爱)
道谛:灭掉苦因的方法 (通过修道达到涅槃,超脱生死,避免 佛教四苦(生、老、病、死) 轮回,不生不灭)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
穆斯林是真主意志的顺从者。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 (Muslim 意为“顺从者”)。公元7世纪中叶后,伊斯兰教发展出多个 教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逊尼派和什叶派。中国穆斯林多属逊尼派。
世界三大宗教比较表
宗教
产生 时间
发源地
创始人
基本教义
佛教
公元前 6世纪
古印度
释迦牟尼 倡导“众生平等” 《佛经》
“雨打梨花深闭门”,我想此时的心情或许正如窗外的夏雨,这场雨,在内心深处不会停息,就像一场梦,沉醉在自己编织的梦里,只要梦被惊醒,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最初,或许,那个时候,丢失了梦的我,再也找不回自己,甚至找不到可以相思的人,其实这样自苦自痴,我又何尝不曾自问值与不值的问题?也许,我不会望断高楼,不会掩帘听雨,可是却会刻骨相思,似乎,从来相思都是等同,无关年轮,无关地域,无关季节。 有人问爱是什么,我也曾这样问过自己,真的知道什么是爱吗?真的懂得爱吗?真的爱过吗?在岁月里,在红尘恋情中,似乎明白了一点点。爱,真的只是一个人自导自演,盛极狂欢,从来与别人毫不相关,执着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唯有放下,才是最好的怀念,待到无常来临,最终我们终将各走各路,归化于虚无。
昨天跟同学一起吃饭,同学说:“他说,感谢你成就了他”。当时也只是报以微笑回应,分手四年了,这四年里始终单身,不敢在谈爱,我怕会时不时冷战,也怕周末约逛街、景点走一走的时候还没到目的地就已经闹的不开心却还要顾及其他人而强颜欢笑……习惯了单身,是真的会上瘾,这句话一点都没错。这几年我去了很多的地方,走了很多城市,看了很多曾经不曾看过的风景。 想回到过去,刚在一起的时候,想告诉曾经的自己,这段感情,不会有结果。也想狠狠的骂自己一顿,清醒点,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人,不要在坚持,所有的一切都是徒劳,不开心的日子会比快乐多,你该现在放手。 我用青春成就了你,换来了我在也不想触碰爱。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1.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基督教主要分三大派系:天主教(或称罗马公教)、新教(或称基督新教、耶稣教)和东正教。
⑴基督教的形成和发展基督教源于巴勒斯坦的犹太教。
在公元3年,罗马人征服巴勒斯坦,对犹太人进行残酷镇压。
为此,犹太人多次起义,起义失败使一些人寄希望于宗教,期待"救世主"出现,来拯救受苦的教民。
犹太下层民众中出现一种流传"救世主"将要来临的秘密教派,基督教实际上即是由此教派演变而来。
最早的该派教徒多为奴隶、被释放的奴隶和贫苦人民。
他们在城市中建立起小组进行活动,以十字架为标志,实行财产共有。
但由于其宗教向各民族开放,包括罗马人在内的各民族人士参加,原来敌视罗马统治的精神逐步转为对现实罗马统治予以容忍,宣传爱仇如己,寄希望于来世,鼓励对国家忠诚,对主人恭顺。
因此,在公元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米兰赦令",宣布给基督教以合法地位。
⑵罗马帝国后基督教的发展与分裂基督教随着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也出现了罗马与君士坦丁两个中心。
基督教东、西教会的分离,加上后来对教义的解释和仪式的差异,彼此相互指责为异端,到1054年相互逐出教门,断绝一切往来,正式分裂,成为两个教派。
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称东正教会,又称"正教"。
西部自称为罗马公教(即天主教)。
在西部,教会政治权力扩大,利用特权霸占了不少领地,对农民进行剥削。
教会还出售各种神职、"圣物"、"圣骸"、"赎罪卷"来榨取人民血汗。
教会的腐化与利用所谓"异端"镇压教徒与人民的反抗,使教会完全成为走上与人民对立的统治集团。
教会成为人们反对封建的焦点。
德国的教士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闵采尔领导农民起义,使西部统一的教会从此不再存在,宗教改革在北部广大地区广泛进行下去。
第6课 世界三大宗教

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佛教的兴起和传播阿育王和佛教基督教的产生、传播与分裂伊斯兰教的兴起与传播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统一和扩张过程中的作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经典①通过分析佛教教义,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②通过对基督教产生原因的思考、讨论,培养学生概括、分析的能力。
③通过对基督教会在西欧中世纪所起的作用的讨论、评价,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④通过学习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及帝国的建立等史实,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宗教与政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讨论、研究、表演、角色互换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②通过对世界三大宗教起源的探究及现状的认识,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关注现实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佛教的兴起和传播,使学生认识为什么统治阶级要利用它。
②基督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也是造成中世纪西欧落后的原因之一。
③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关于一神教的宣传对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积极作用教学重点:三大宗教的诞生教学难点:佛教教义的理解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统一和扩张中的作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引导图片导人:展示释迦牟尼的图片,向学生提问:图片上的人是谁?他有什么伟大的成就? 你想知道释迦牟尼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佛教又是如何兴起和传播开的吗?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古代印度,揭开这个文明古国的神秘面纱,去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共同领略佛教诞生的历程吧!新课教学一、佛教1.佛教的产生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了解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时间及创始人。
教师板书时间及创始人。
接着提问: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佛教教义有哪些进步意义?又有哪些局限性?2.佛教的教义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对当时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但佛教宣扬消灭一切欲望,通过修行达到“极乐世界”,忍耐服从,有利于维护奴隶主的统治,终于被统治阶级利用。
《世界三大宗教》世界古代史PPT课件

日本
度 东南亚
蓝毗尼
六合塔 寒山寺 灵山大佛
浴佛节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我国佛教徒纪念教主释迦牟尼 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
节前,佛教徒将寺院打扫一新,殿堂佛像搽拭一净。一般 在四月初七日,许多善男信女即已云集佛寺准备参加于次日 清晨举行的纪念法会。香花丛中的几案上安放着一个铜盆, 盆中注满了用麝香、丁香等配制成的香汤,汤中立着一尊铜 像。沐浴开始前,寺院住持率领全寺僧众礼赞诵经,随后持 香跪拜、唱浴佛偈或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僧众和居士们 一边念一边依次拿小勺舀汤浴佛。浴完佛像后再用一点香汤 点浴自己,表示洗心革面,消灾除难。
固
畅
想
天
地
社
会
调
查
设计表格,比较三大宗教的 创立者、创立时间及其经典。
说说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统一 和扩张中的作用。想一想,一种 宗教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作用。
到附近了解一下,你身边的 哪些现象与三大宗教有关。
如“圣诞节”、“复活节”、“感
恩节”等。这些节日与下列哪一宗
教有关( D )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将下列节日与所属宗教相连
开斋节 佛诞节 圣诞节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课后作业:
1. 找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 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知
识
巩
二、基督教
1. 基督教的产生 2. 基督教的教义及经典 3. 基督教的发展及分裂
1. 基督教的产生
产生背景:犹太人遭受民族蹂躏, 多次反抗都被镇压。
产生时间:公元1世纪 产生地点:巴勒斯坦地区
2.基督教的教义及经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世界三大宗教(1课时)
张永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说出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产生时间,创始人,主要经典,基本教义;阐释宗教产生的原因;探讨宗教在现实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归纳、比较三大宗教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认识世界文化现象的共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三大宗教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宗教是人类文明的特殊表现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情感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三大宗教产生、发展。
本课教学难点:三大宗教产生的原因和基本教义。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师:在学习这课之前,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些有关宗教的基本知识。
小知识: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宗教在其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与之相应的宗教组织,设施,教义,教规,仪式和专门的神职人员,有众多教徒。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宗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宗教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而出现的社会现象。
他有着漫长的历史,迄今为止世界上广泛流传,对社会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宗教,不知有多少种,一个民族就有一个宗教,没有哪个国家没有宗教,基督教有20亿信徒,占世界人口33%,伊斯兰教有12亿信徒,占世界人口20%,佛教有3.5至4亿信徒,占世界人口的6%。
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主要在中国,占13%。
通过上述的材料,我们会发现有宗教信仰的人口要远远多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口,其中光信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人口就占了世界人口的近60%。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信仰宗教?总教是如何产生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是如何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呢?今天我们就探究一二。
一、宗教产生的根源
师:通常说来,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宗教需要,这种宗教需要存在的原因主要是,人类虽然是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但人类对于他们的起源、未来的归宿以及现世生存的意义并
不清楚。
现在的人类虽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手段,但并不能对人类生存的自然世界和宇宙做出全面的解释。
人生的艰辛,世事的难料,几乎使所有的人在其一生中都有困惑软弱的时刻。
所有这些都促使人们寻找一种帮助、一种安慰、一种寄托、一种解释和答案,这就形成了宗教需要。
二、佛教
师:(结合佛教传播示意图边演示边讲解)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我们这里讲
的印度是个地理概念,指的是整个印度次大陆,包括今天的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等国),其创始人是乔答摩·悉达多,也就是佛教所称的佛祖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佛是佛陀的简称,意思是“大彻大悟的觉者”。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适应了人们要求平等的需要,因此在印度本土获得了巨大发展。
公
元前3世纪被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奉为国教,并传播到印度邻近地区很多国家(活动地图演示佛教的传播路线)。
公元1世纪前后,印度佛教中出现了大乘佛教。
(大乘、小乘两大教派,
“乘”是“渡”、“运载”的意思。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小乘佛教坚信释迦牟尼的遗教,注重伦理教诲,不拜偶像,提倡自我超渡(超脱人生苦难),主要流行于印度南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
大乘佛教发展和修正了释迦牟尼的说教,尊奉如来佛为最高神,同时造出许多偶像加以崇拜;它还认为人们不仅可以自我超渡,而且可以兼渡他人,“普渡众生”。
大乘佛教主要流行于印度北部、中亚、中国、日本、朝鲜和韩国。
)7~8世纪后,大乘佛教的一部分派别与印度教混合而形成密教。
13世纪初,由于外来势力的沉重打击及僧伽内部的腐败等原因,佛教终于在本土消失。
19世纪末,稍有复兴,20世纪40年代以后,又有新的发展。
目前仍广泛流行于中国、日本、东南亚地区。
生:识记佛教的发展简史。
师:(结合一组图片,简述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过程)佛祖释迦牟尼是古印度释迦部落的王子,有感于人生的苦难,29岁出家修行,35岁悟道成佛,80岁圆寂,传道40多年。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呢?四谛。
(多媒体打出四谛名称及含义)四谛通俗的说就是解释人生
的“苦”和引导人摆脱苦。
为什么佛教会成为世界性宗教呢?我个人认为和它所宣扬的积德行善,关爱生命是分不开的。
生:理解佛教的教义。
师:引导学生回忆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简要介绍洛阳白马寺及寺庙知识。
生:回忆、了解。
三、基督教
师: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一带,以后迅速传播于地中海周围的西亚、南欧、北非以至高卢、不列颠。
早期基督教是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基督教是犹太教神学、庸俗化了的希腊罗马哲学和东方一些流行的仪式的结合。
罗马统治者最初对基督教严厉镇压,以后又加以利用并在4世纪末宣布为国教,5~10世纪间逐渐传遍全欧。
11世纪,发生了东西教会大分裂,形成了西方的公教会(天主教)和东方的
正教会(东正教)。
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又从天主教会内分裂出了新教(中国一般称为基督教)。
在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镇压和窒息了进步的科学思想和活动。
在资本主义时代,基督教随着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传播到非洲、美洲和亚洲以至全世界。
基督教对欧美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师:利用活动地图辅助讲解基督教的产生、传播过程。
生:识记基督教的发展简史。
师: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
《圣经》内容除了宗教经典以外,也包括犹太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古代历法、编年史、英雄史诗、民间传说、故事谚语、爱情诗等。
内容之广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是西方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
以至于我们要想了解和研究欧美的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都不可避免地遇到《圣经》。
下面我们看一组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大师根据圣经故事创作的美术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来了解一些基督教的相关知识。
师:结合图片讲述圣经故事,讲解基督教基本教义。
生:理解基督教教义。
师:基督教自唐朝时开始传入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传播规模不断扩大。
基督教文化在与中国文化融合与碰撞过程中,既有西方殖民者向东方野蛮扩张的一面,也有促进东西方交流的一面。
如教会出版报纸杂志、创办学校、医院、福利机构等,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这些都体现了基督教所宣扬的平等、博爱的精神。
四、伊斯兰教
师:伊斯兰教产生于7世纪的阿拉伯。
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第一个伊斯兰教神权国家。
早期伊斯兰教主张消除血亲复仇,打破氏族壁垒,扶弱济贫,禁止高利盘剥,要求和平安宁,反映了当时阿拉伯各部落要求实现政治统一的愿望。
随着阿拉伯伊斯兰教徒不断对外扩张和经商交往,伊斯兰教遂由地区性宗教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伊斯兰教在中世纪由近东传入中亚地区、印度尼西亚、印度和中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师:结合活动地图讲述伊斯兰教的产生传播过程。
生:识记伊斯兰教的发展简史。
师:伊斯兰教与佛教、基督教的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严格禁止偶像崇拜。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是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和神话的汇编。
其基本教义:六信、五功来概括。
师:讲解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
生:理解教义。
师:伊斯兰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文化体系,而且是一种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文化形态。
伊斯兰教作为众多民族遵循的一种古老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在今天的伊斯兰世界内,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并会普遍、持久地起作用。
下面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三大宗教的教义方面有没有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宗教对于我们目前正在建设的和谐社会有没有促进作用?为什么?
生:思考讨论。
小结
佛教的产生和传播
佛教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基督教的产生和传播
基督教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伊斯兰教的产生和传播
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