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蕃茄育种.docx
第二章-番茄育种

目前栽培的番茄都属于普通番茄,包括5个变种: 1. 普通番茄 蔓性,茎干和分枝很多,不能直立,为
栽培中最主要的种类,果大,从扁圆或圆球形,色 泽有大红、粉红、深红、淡黄等。
2. 大叶番茄 又称薯叶番茄,每小时的叶形大、叶数少, 无裂缺,形似马铃薯叶。果实形状与普通番茄相似, 植株分枝性较普通番茄弱。
(2)有限生长型:在主干3~5层时花序封顶,生长点变成 花序,不再向上生长,依靠叶腋或花序下部抽生侧枝生长, 侧枝生长1~2个花序后顶端又变成花序而封顶,如此反复, 再从叶腋形成侧芽生长。该类型品种的番茄植株较矮,大 多也较早熟,一般株高1米左右,可行2~3秆整枝,立较 矮的或简易的支架,或不立支架。该类型品种宜作小棚栽 培或大棚双层覆盖栽培、露地简易支架密植栽培或无支架 栽培。
第三节 番茄主要性状的遗传
可溶性固形物遗传 番茄红素的遗传 维生素C的遗传 含酸量与pH值的遗传 番茄果实抗裂性遗传 果实硬度遗传
与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特性
果重遗传:优势不显著,F1往往中间偏小,小果实不完 全显性。平均单果重以特殊配合力为主。
单株结果遗传:当单株结果数差异较大时,F1往往中间 偏小。
二、我国番茄育种未来的发展方向
1. 进一步收集和鉴定各种番茄种质资源, 特别是抗病、抗逆 的资源材料。到目前为止,我国番茄种质资源的鉴定、开 发研究仍然十分薄弱, 如果不改变这种状态, 我国番茄育 种研究就很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 重点培育具有多抗性品种和耐不同逆境条件的品种。 露地品种应抗2~3 种以上主要病害, 保护地品种应抗 3~4 种以上主要病害。要培育适合于冬春保护地栽培 耐低温弱光的品种、适合于越夏栽培耐热的品种、适 合于低洼盐碱地栽培耐盐的品种。要着手开展培育抗 虫的品种。
番茄栽培技术要求.doc

一、番茄栽培技术要求1、主要栽培品种合作903、合作906、红峰、特大早红、西优五号、合作908、合作909、圣女樱桃番茄等。
2、苗床准备1)床土配制选用近3年未种过茄科蔬菜的肥沃园土与充分腐熟过筛圈粪按2:1混合均匀,每In?土加三元复合肥2kg。
将床土铺入苗床(厚度10〜20cm)或装入10cm*10cm营养钵,平放在苗床内。
2)床土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 1混合,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70% 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按9: 1混合,按每lm3用夯8〜10g 与4〜5kg过筛细土混合,播种时1/3铺在床面,2/3盖种。
3、播种定植期确定后,提前60〜70天播种育苗。
播种前将种子在55°C恒温水中浸泡10~15min,并不断搅拌,待水温下降到30°C 时,继续浸泡6〜8h (可防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用清水洗净,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20〜30min (可防病毒病)洗净后用湿布包好,放在25〜30°C处催芽。
每天用清水淘洗1 次,每隔4〜6h翻动1次。
2〜3天后,60%种子萌芽时即可播种。
如不能及时播种,可放在10°C处存放。
播种不宜过密,以每1 nV播种15〜20g种子为宜。
4、育苗管理番茄不宜多次分苗,提倡一次分苗和早分苗,最晚在2〜3 片真叶分完,以塑料营养钵或纸筒等容器分苗为好。
定植前逐渐降低苗床温度,特别是夜温,但不要过于控制水分,保持晴天中午秧苗不明显萎焉即可。
5、整地、施基肥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上冻前深耕25〜30cm,翻后不耙,以利土壤风化。
结合深耕增施基肥,一般667 施有机肥5000〜7500kg。
在施基肥的同时,最好将过磷酸钙与有机肥混合施用,每667肝施过磷酸钙30〜40kgo 高畦栽培。
6、肥水管理定植后应及时进行中耕,并根据需要追施速效肥。
第一次穗果开始膨大时,结合浇水追肥1次催秧催果肥,每667时施尿素10kg,过磷酸钙20〜25kg,缺钾时应施硫酸钾l()kg,也可用腐熟人粪尿1000kg和草木灰100kg代替化肥施用。
(完整word版)蕃茄育种

蕃茄育种一、简介番茄(Tomato)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
在秘鲁和墨西哥,最初称之为“狼桃”。
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
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
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
美国、苏联、意大利和中国为主要生产国。
在欧、美洲的国家、中国和日本有大面积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地设施栽培。
中国各地普遍种植。
栽培面积仍在继续扩大。
二、育种现状番茄:原产南美洲的热带密林。
番茄在我国栽培历史较短, 20世纪5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但已经发展成为主要的蔬菜之一。
番茄除可鲜食和烹饪多种菜肴外,还可制成酱、汁、沙司等强化维生素C的罐头及脯、干等加工品,用途广泛。
由于番茄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和用途广泛,因此需要量逐年上升,无论国内、国外栽培面积都在不断扩大,栽培方式也日益多样化。
目前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和中国为主要生产国,在欧美、中国和日本有大面积的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设施栽培。
种质资源由于番茄是一种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经过长期的驯化和选育,番茄的遗传背景逐渐变窄,因此,通过广泛的资源收集来丰富番茄的种质资源对番茄育种极其重要。
番茄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
每100克番茄的营养成分:能量11千卡,维生素B0.06毫克,蛋白质0.9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3克叶酸5.6微克,膳食纤维1.9克,维生素A63微克,胡萝卜素375微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01毫克,烟酸0.49毫克,维生素C14毫克,维生素E0.42毫克,钙4毫克,磷24毫克钾179毫克,钠9.7毫克,碘2.5微克,镁12毫克,铁0.2毫克,锌0.12毫克,铜0.04毫克锰0.06 毫克番茄的食用部位为多汁的浆果。
它的品种极多,按果的形状可分为圆形的、扁圆形的、长圆形的、尖圆形的;按果皮的颜色分,有大红的、粉红的、橙红的和黄色的。
由于受到有机酸以及维生素P的保护,不必担心西红柿会因为煮熟加热而流失营养。
第二章番茄育种.

2021/7/13
二、番茄种质资源
由于番茄是一种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进过长期的驯化 和选育,番茄的遗传背景逐渐变窄。
国外早在1778年就开始了番茄的种质资源收集工作,近 十年来,IBPGR又先后多次对番茄的种质资源进行了大规模 的收集。据IBPGR在1987年的报道,全世界共收集到番茄种 质资源材料32000份,到1990年则已经超过了40000份,这些 材料主要收藏在11个研究单位
2021/7/13
3. 直立番茄 茎直立粗短,可不搭支架,高60-80厘 米,叶小而厚,深绿色,果实中等大小,圆形或扁 圆形,红色或橙黄色。
2021/7/13
4. 梨形番茄 果小形如洋梨。二室,红色或黄色,叶浓 绿而较小,生性强健。
2021/7/13
5. 樱桃番茄 果小而圆,形如樱桃,二室。植株强健, 茎细长叶小,淡绿色,果实有黄、红等色。
我国自80年代以来,也先后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种质资 源收集工作,两次共收集到各种番茄材料1912份。这些材料 的收集与保存工作对于番茄遗传育种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1/7/13
三、番茄的分类系统
番茄属于茄科(Solanaceae)番茄属(Solaneae)。该属包 括许多种、亚种和变种。其中农业栽培主要为普通番茄。 根据美国植物学家 Charles Rick 的分类方法,番茄属可以分为 以下九个品种: ➢ 普通番茄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 醋栗番茄 L. pimpinellifolium ➢ 契斯曼尼番茄 L. cheesmanii ➢ 小花番茄 L. parviflorum ➢ 克梅留斯基番茄 L. chmeilewskii ➢ 多毛番茄 L. hirsutum ➢ 智利番茄 L. chilense ➢ 秘鲁番茄 L. peruvianum ➢ 潘那利番茄 L. pennellii
番茄育种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
生长期较长,植株高大,果形也较大,多为中、晚熟品 种,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红果品种:如卡德大红、天津大红、冀番2号、大红袍、台湾 大红、美国4号、特罗皮克、佛洛雷德(佛罗里达)、托马 雷斯、红辉、凯莱、阿沙克利等。
粉红品种:如粉红甜肉、佳粉10号、强丰、鲜丰(中蔬4号)、 中蔬5号、中杂4号、中杂7号、中杂9号、丽春、双抗2号、 沈粉1号、沈粉3号、L-401、L-402、辽粉杂3号、毛粉 802、鲁番3号等。
1.2 单株结果数:当单株结果数差异较大时, F1往往中间偏小。
1.3 前期产量与总产量:产量性状显性和上位性效应较其他性状 明显,产量杂种优势相当强。
番茄育种
2. 品质相关性状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
2.1 可溶固形物含量:多数组合表现为超亲优势,GCA和SCA均 达到显著水平。
2.2 番茄红素含量:至少有17对基因控制或影响番茄红素含量。 遗传模型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不显著,F1平均数 接近中亲值。
番茄属 ( Lycopersicon )
智利番茄 (L. chilense Dun.)
根系发达,抗旱,抗病毒, 抗凋萎。
多毛番茄
(L. hirsutum Humb. et Bonpl.)
抗虫、抗病、抗低温
多腺番茄
(L. glandulosum Mill.)
抗线虫,耐低温
番茄育种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
野生型亚种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
番茄育种
番茄育种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原产南美洲的热带密林。番茄在我国栽 培历史较短,20世纪50年代初迅速发展 起来,但已经发展成为主要的蔬菜之一。
第二章 番茄育种

第二章番茄育种番茄是一种常见而受欢迎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美味的口感。
番茄的育种工作旨在改善其产量、品质和抗病性,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番茄育种中,主要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产量:育种者希望培育出高产量的番茄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
通过选择具有较长果穗、较多果实和较高产量的个体进行杂交和选择,可以逐步提高番茄的产量。
2. 提高品质:番茄的品质包括果实的口感、香味、色泽和口感等方面。
育种者通过选择具有较好品质的个体进行杂交和选择,以提高番茄的品质。
3. 增强抗病性:番茄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育种者希望培育出具有较强抗病性的品种,减少病害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在番茄育种中,主要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杂交育种:通过选择具有不同有利特征的个体进行杂交,可以培育出具有这些特征的新品种。
例如,选择具有高产量和抗病性的个体进行杂交,可以培育出高产抗病的番茄品种。
2. 选择育种:通过选择具有理想特征的个体进行繁殖,可以逐步提高种群的性状。
例如,选择具有较大果实和良好口感的个体进行繁殖,可以逐步提高番茄的品质。
3. 基因编辑: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直接对番茄基因进行编辑,以增强其产量、品质和抗病性。
这种方法可以更精准地改变目标基因,加快育种进程。
4. 组织培养: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利用番茄的组织或细胞来进行繁殖和育种。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加快繁殖速度和品种改良的效果。
番茄育种需要耐心和长期的努力,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育种者可以不断改良番茄品种,提高其产量、品质和抗病性,从而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西红柿种植的方法.doc

西红柿种植的方法西红柿种植的方法育苗时间:一般在12月下旬到1月上旬播种育苗。
种子消毒:一般亩用种量30~50克。
播前晒种2天,提高发芽率。
用55℃温水烫种15分钟,保持温度向一个方向搅拌,然后加冷水降至35℃浸种6~8小时。
为防止病毒病的发生,可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40~50分钟,然后清水冲洗净种皮黏液,沥干水分,晾干后即可播种。
苗床建立:每亩需苗床10㎡,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00公斤、勇壮肥500克、可杀得叁千100克,撒匀浅翻12厘米,整平苗床,浇透水。
苗床土消毒用速治宁(58%甲霜锰锌)或喜多生(70%丙森锌)与70%兴农征露(甲基硫菌灵)1:1混合,按每平方米用药10克与5公斤过筛细土搅拌均匀,播种时2/3的营养土找平苗床,做垫土,然后均匀撒种,播后,1/3的土盖种,厚度0.8~1厘米。
为促进早出土,应用塑料膜将苗床覆盖,保持白天温度30℃左右,最高32℃,待有1/3苗子出土时,将塑料膜去掉,齐苗后把温度降到25℃左右,防止徒长。
苗齐后用易保(68.75%恶唑菌酮。
锰锌) 10克或喜多生(70%丙森锌)30克加免劳露(72.2%霜霉威盐酸盐)20毫升对水15公斤反复喷淋幼苗,防治苗期立枯病、猝倒病、早疫病。
分苗:幼苗长到二叶一心时是分苗的关键时期。
提前配好营养土,配1立方米营养土用大田表土(去掉表层5厘米土,避免除草剂残留)60%、腐熟有机肥40%、海状元生物菌肥10公斤、喜多生(70%丙森锌)90克、勇壮500克,充分搅拌均匀装钵。
分苗前将西红柿幼苗用1000倍海精灵蘸根。
分苗后3天内温度管理到28℃~30℃,缓苗后温度管理到22℃~25℃。
注意分苗前喷淋1次750倍液免劳露(72.2%霜霉威盐酸盐)预防猝倒病,缓苗后用勇壮500倍液+特优根500倍液进行灌根,防治立枯病同时刺激西红柿苗多生根。
促进花芽分化:西红柿的花芽分化是从第三片真叶开始,到第九片真叶结束,基本上到第七片真叶的时候,前三穗果都已经分化完了。
番茄品质育种计

番茄品质育种计划书育种项目:番茄品质育种番茄品质主要包括果实的商品品质、风味品质以及营养品质3个方面。
一.商品品质果实的商品品质体现在果实的形状、大小、颜色、硬度以及耐储性等方面。
果实的形状、大小、颜色由于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不同,世界各国间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1]另外,据报道通过转基因育种,使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被抑制97%以上,番茄红素的合成量也很低,仅为正常植株的2%。
转基因的植株的花冠为淡黄色,果实为黄色。
加工番茄要求着色均一致[11]。
1.果实硬度番茄从采收到销售需经过很多环节,这就要求番茄具有较强的耐挤压和抗损伤能力。
因此,果实的硬度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一般是通过比较果实果肉厚度,种子腔大小,再结合手感握测来筛选果实硬度高的品种[15]。
2.耐贮运性由于番茄品种间果实贮存期的长短差异较小,通过系选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因此人们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两个成熟突变基因上,即成熟抑制基因rin(riping inhibitor)和不成熟基因nor(non ripening)。
[8]其原理,一是通过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活性来抑制细胞壁果胶的降解,使果实抗软化。
另一种是通过抑制乙烯的生成,提高果实耐受"成熟过度"的能力。
目前,特别是成熟抑制基因已经开始被应用到育种实践中[19]。
二.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果实的营养品质主要取决于果实中矿物盐和维生素的含量,尤其是VC、V A的含量,提高这些营养成分的含量也是番茄育种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7]影响果实风味品质的因素很多,目前尚无法根据一定指标进行改良。
过去,育种家希望通过传统方法提高果实的含糖量,从而改良品质,但是由于碳代谢的复杂性和缺少基因型的多样性使育种方法难以突破[6]。
目前有关学者正致力于提高工程植株Monellin基因表达的研究[1]。
研究依据:番茄是一种世界范围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蔬菜之一。
番茄原产南美洲的热带密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蕃茄育种
一、简介
番茄(Tomato)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
在秘鲁和墨西哥,最初称之为“狼桃”。
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
风味。
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
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
美国、苏联、意大利和
中国为主要生产国。
在欧、美洲的国家、中国和日本有大面
积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地设施栽培。
中国各地普遍种植。
栽培面积仍在继续扩大。
二、育种现状
番茄:原产南美洲的热带密林。
番茄在我国栽培历史较短, 20 世纪50 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但已经发展成为主要的蔬菜之一。
番茄除可鲜食和烹饪多种菜肴外,还可制成酱、汁、沙司等强
化维生素 C 的罐头及脯、干等加工品,用途广泛。
由于番茄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和用途广泛,因此需要量逐年上升,无论国内、国外栽培面积都在不断扩大,栽培方式也日益多样化。
目前美国、
俄罗斯、意大利和中国为主要生产国,在欧美、中国和日本有大面
积的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设施栽培。
种质资源
由于番茄是一种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经过长期的驯化和选育,
番茄的遗传背景逐渐变窄,因此,通过广泛的资源收集来丰富番茄的
种质资源对番茄育种极其重要。
番茄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 B。
每 100 克番茄的营养成分:
能量 11 千卡,维生素 B0.06 毫克,蛋白质 0.9 克,脂肪 0.2 克,碳水
化合物 3.3 克
叶酸 5.6 微克,膳食纤维 1.9 克,维生素 A63 微克,胡萝卜素 375 微克,硫胺素 0.02 毫克
核黄素 0.01 毫克,烟酸 0.49 毫克,维生素 C14毫克,维生素 E0.42 毫克,钙 4 毫克,磷 24 毫克
钾179 毫克,钠 9.7 毫克,碘 2.5 微克,镁 12 毫克,铁 0.2 毫克,锌
0.12 毫克,铜 0.04 毫克
锰0.06 毫克
番茄的食用部位为多汁的浆果。
它的品种极多,按果的形状可分为圆形的、扁圆形的、长圆形的、尖圆形的;按果皮的颜色分,有大红的、粉
红的、橙红的和黄色的。
由于受到有机酸以及维生素 P 的保护,不必担心西红柿会因为煮熟加热而流失营养。
番茄红色番茄,果色火红,一般呈微扁圆球形,脐小,肉厚,味道沙
甜,汁多爽口,风味佳,生食、熟食可,还可加工成番茄酱、番茄汁;粉红番茄,果粉红色,近圆球形,脐小,果面光滑,味酸甜适度,品
质较佳,黄色番茄,果桔黄色果大,圆球形,果肉厚,肉质又面又沙、生食味淡,宜熟食。
番茄的品质要求:一般以果形周正,无裂口、无虫咬,成熟适度,酸
甜适口,肉肥厚,心室小者。
宜选择成熟适度的番茄。
据营养学家研究测定:每人每天食用 50 克- 100 克鲜番茄,即可满足
人体对几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
番茄含的“番茄素”,有抑制细
菌的作用;含的苹果酸、柠檬酸和糖类,有助消化的功能。
又有多种功
用被称为神奇的菜中之果。
番茄内的苹果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还有增
加胃液酸度,帮助消化,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
番茄中含有果
酸,能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对高血脂症很有益处。
番茄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 C、维生素 B1. 维生素 B2以及胡萝卜素和钙、磷、钾、镁、铁、锌、铜和碘等多种元素,还含有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纤维素。
其他作用
西红柿——减少皮肤辐射损伤,并可以祛斑美白
科学调查发现,长期经常食用番茄及番茄制品的人,受辐射损伤较轻,由辐射所引起的死亡率也较低。
实验证明,辐射后的皮肤中,番茄红素含量减少 31%-46%,其他成分含量几乎不变。
番茄红素通过猝灭侵
入人体的自由基,在肌肤表层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有效阻止外界紫外线、辐射对肌肤的伤害。
并可促进血液中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结合,
使肌肤充满弹性,娇媚动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番茄红素还有祛斑、祛色素的功效。
番茄是世界上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分为加工型番茄和鲜食型番茄,在各国的蔬菜栽培中均占有相当的比例。
从发展趋势看,人们对番
茄的需求量正在加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 1997 年全世界番茄栽
培为309.4ha,总产量达8487.3 万t。
市场对其番茄果实大小、形状、颜色、品质、风味、耐储运性、上市时间等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作为
生产者还要考虑品种的抗病性、丰产性、熟性以及经济效益。
以上这些
毫无疑问都应成为番茄育种者的育种目标。
综合国内外有关专家的观
点及个人的理解,仅从传统育种技术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两个方面论
述番茄育种研究进展。
所谓传统育种技术就是指利用种群内基因重组原理通过筛选的
办法来达到选育新品种的目的;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番茄品种特
性改良,主要指种群间的转基因技术,从而获得抗病毒、抗虫、抗除
草剂、抗冻、延长储藏期、改善的品种。
三、育种目标
1.植株生长势强
2.抗病性,抗黄化曲叶病毒等
3.产量,单果重,每平米产量
4.果实品质体现,果实的的性状、大小、颜色、硬度乃储运。
四、育种方法选择
常规育种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而目前番茄育种工作
已经在分子水平上展开,因此可以选用成熟稳定的各种分子标记技
术,如: SSR、AFLP、SNP以及转基因工程技术等。
以寻找阻止基因沉默的有效途径和发展可诱导的启动子,开发更多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目的基因,建立高效的再生和转化体系,完善多种转化技术等。
随着
转基因技术的深入发展和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进一步保证,番茄基因转化必将更好的弥补传统育种方法的不足,促进番茄新品种改良的进步和发展。
五、育种过程
通过广泛收集优良的番茄品种,进行分离,选育理想的亲本,进
而获得番茄杂交一代的选育。
通过转基因和杂交育种不断选取优良后代获得。
生物学特性:果实形态特征、抗病性、产量等
在代中优良株系的单株采收种子,种子入库并整理档案。
在大概两到三年内按照当地的种植习惯进行栽培,对其植物学性状及生物学特性观察鉴定,从中选出基本符合育种目标并且有利用价值的原始材料,进一步自交纯化。
植物学性状:株高、开展度、
生物学特性:果实形态特征、抗病性、产量等。
次年,选择优良株系的单株采收种子,种子入库并整理档案。
可预计
在当年 7 月下旬将采收的F4 代的种子播种。
下一年年 8-9 月按照当地的种植习惯进行栽培,对其植物学性状及生物学特性观察鉴定,从中选出基本符合育种目标并且有利用价值的原始材料,进一步自交纯化。
植物学性状:株高、开展度、
生物学特性:果实形态特征、抗病性、产量等
最后在后代中优良株系的种子混收,种子入库并整理档案。
即获得纯化的优良亲本,进一步在亲本间进行杂交组合。
六、预期效果获得以下特征的品种
1.植株生长势强
3.抗病性,抗黄化曲叶病毒等
3.产量,单果重,每平米产量明显高于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