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申报方案

江西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申报方案
江西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申报方案

修水宁州水乡旅游度假区

江西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申报方案

一、自然和文化资源禀赋情况

修水宁州水乡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分北部板块、中部板块和南部板块。

宁州水乡旅游度假区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建设。北部板块以“一轴,五园,五村,两配套”为格局,以民俗文化为主线,以“绿色旅游产业”为引擎,建设“花街水巷民俗村、水乐园、瀑布花海、生态农业园、百果运动公园”等核心游乐项目;中部羽岭仙境以“九龙湖至羽岭水库”为核心,打造羽岭运动公园;南部以“鹿坑峡谷”为核心,打造“鹿坑隐逸园”隐修乐园,为高端人群提供一处养生静修场所。最终将度假区打造成“江西样板”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生态旅游示范区、生态+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示范工程,成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样板”工程,引领修水全域旅游形成国内最美的旅游目的地。

北部板块鸟瞰图

二、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一)旅游发展规划

修水宁州水乡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期为8年,2017年10月-2020年10月为一期,2020年11月-2023年6月为二期,2023年7月-2025年6月为三期。项目预计2020年10月开园营业。一期重点进行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及宁州水乡核心区项目建设,建设引水隧洞,将项目地由生地转变为熟地,并完成核心旅游吸引物的建设,聚集人气。二期重点完成南部板块旅游公路、姑苏唐水库、鹿坑隐逸谷、桃花尖公园、板山寺、小坳汽车营地等旅游项目建设,形成以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山地运动、婚庆度假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度假区。三期重点完成中部板块九龙湖水库、羽岭水库建设,打造九龙湖度假村、羽岭运动公园及南部板块鹿坑隐逸谷等旅游项目,不断丰富度假区旅游产品供给。

(二)发展现状及成效

景区目前已经完成北门游客服务中心建筑、入口区广场、竹坪河综合治理、风情水街、花街水巷民俗村、瀑布花海、生态农业园、百果山庄的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6300㎡,为修水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入口区广场占地面积40000㎡,为市民广场及游客休息广场;花街水巷民俗村,占地面积363余亩,打造美食一条街、民俗文化一条街、酒吧一条街、3个民宿客栈组团;竹坪河综合治理长度6km,河道疏浚2.2km,护岸工程长2.86km,改建景观堰3座;瀑布花海占地面积600余亩,绿化面积11万㎡,皮划艇俱乐部、

房车营地、自驾车营地等;生态农业园区包含百果山庄,占地500多亩。预计于2020年10月开园营业。

游客服务中心

北门入口广场

竹坪河皮划艇基地

瀑布花海

风情水街

三、乡村文化保护传承情况

(一)文化遗产现状,保护工作制度和措施、经费投入、记录和档案情况

修水县文化资源发达,宁州古城(宗祠文化、红色文化)、双井(名人文化)、仙姑山(道教文化)、黄龙山(佛教文化)等均有明显的文化符号,且有明确的资源分布点。

修水全县人口87万,其中客家人16万,主要分布在境内东部、中部山区。山脉的隔离使得迁居后的客家人自成村落、抱团群居,以怀远人自居。

修水客家起于明末清初,由闽西、粤东的客家人回迁,形成川、桂、湘、黔等客家人聚居区,其中修水为客家人回迁的最北端。在清康熙年间,闽、粤、赣南客家居民受垦荒招贴,背井离乡前往宁州开垦耕种。

修水客家在长期的聚居生活中,拥有自己独特的建筑形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民俗。如其建筑初为棚屋,后为围龙屋,但由于单家独户的转移,人口规模的减少,相应产生了小型围龙屋。修水的小型围龙屋一般为三天井、二重堂,可居住20人。有六天井、三重围屋共20间住房,13个厅。

以“怀远人”自居的修水客家与闽粤、赣南客家一脉相承,客家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客家人为中原汉族人分支,在五次迁徙及与当地人的融合中形成了客家文化。客家语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耕读传家是客家文化的特点。围屋制度是古代农耕文化的巅峰代表。

修水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聚居的形式,形成了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和民间习俗。其中“修水哨子”入选中国赣菜名点(名小吃)100个之一;“全丰花灯”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河戏”、“一圣仙娘花灯”、“修水哨子制作技艺”、“修水贡砚制作技艺”相继被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整合上述资源,并在项目地加以展现,能够丰富项目地的游客体验。

(二)文化展示体验载体建设、项目设计情况

依托度假区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资源,整合修水怀远客家文化与丰富的民俗文化,构建宁州水乡核心吸引物,并配套形成滨水度假、养老地产、运动娱乐等度假项目。

北部板块是度假区的核心区,以亲水休闲、滨水娱乐、乡村休闲和养老度假为主体的功能区。规划以水乡、水景为环境特色,以修水当地传统建筑、亲水休闲活动和有机生态

农业休闲为核心旅游吸引力,设置滨水型、乡村型特色旅游项目,开展滨水休闲度假、乡村休闲、文化体验、购物休闲等活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及游憩设施,建设滨水休闲与乡村体验板块。

水街鸟瞰图

仙源湖度假村效果图

生态农趣园

四、旅游产品开发情况

(一)观光度假、农事体验、民俗文化、休闲游憩、乡村民宿、特色美食、节庆活动等产品开发情况

北部板块是度假区的核心区,以亲水休闲、滨水娱乐、乡村休闲和养老度假为主体的功能区。规划以水乡、水景为环境特色,以修水当地传统建筑、亲水休闲活动和有机生态农业休闲为核心旅游吸引力,设置滨水型、乡村型特色旅游项目,开展滨水休闲度假、乡村休闲、文化体验、购物休闲等活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及游憩设施,建设滨水休闲与乡村体验板块。

中部板块依托已有的沈坊水库,扩建形成九龙湖水库,依托九龙湖水库形成的开阔湖面及周边良好环境,开发湖滨度假村。整治羽岭峡谷现有游步道,并适度向山上延伸,打造九江市第一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沿小坳村建设汽车营地。在中部板块设置观光火车将区内各景点串联。

南部板块森林覆盖率90%以上,山林茂密,生态良好,养生度假条件优越。鹿坑山谷内溪流蜿蜒,地势平坦。利用鹿坑山谷良好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夏季气温凉爽的小气候,打造避暑养生度假村。依托桃花尖丰富的野生杨梅、尖栗等资源,打造桃花尖公园。

(二)旅游产品开发特点、文化内涵挖掘、创新创意等情况

北部板块以“一轴、五园、五村、两配套”为格局,以“修·水”民俗文化为主线,融入儒为表、道为骨、佛为心的“修行、修性、修心”养生生活;以“花街水巷民俗村、水乐园、瀑布花海公园、生态农趣园、百果庄园”五大核心项目,植入悬崖栈道、高空秋千、凌空飞步、攀岩溜索、实景演艺、夜游野生动物园等体验式游乐项目,最终将北部板块打造成一个滨水生态的旅游胜地。

水乐园效果图

中部板块打造羽岭峡谷漂流、该高空栈道、凌空飞渡、丛林穿越等游乐项目。沿羽岭明清古道打造江西第一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九龙湖泛舟,板山顶峰登高望远,心旷神贻。

羽岭运动公园意向图

南部板块以“鹿坑峡谷”为核心,打造“鹿坑隐逸”隐修乐园和桃花尖公园,为高端人群提供一处养生静修场所。谷内溪流蜿蜒、森林茂密、地势平坦、夏季气温凉爽,形成天然隐逸避暑胜地。

五、民宿建设情况

(一)建设数量、布局情况

在花街水巷设有6个民宿组团,目前已完成其中的3个组团建设。

建设中的民宿组团

六、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一)自然生态环境质量

1、气候条件

景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光照较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为1634.1mm,年日照为1600.4小时。年均气温16.3℃。夏日气温最高40℃,冬季最低气温为-5℃。全年无霜期为245天,从三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山区无霜期较短。年降水量1653毫米,降水集中在四至六月,多暴雨、山洪。

2、水源条件

竹坪河从南至北流经(长度5600米)区内;樊坑河从西

向东穿越(长度1200米)区内;东西两侧若干沟谷汇水于竹坪河,由此水源丰富,河道水量充足,水质清澈,河道形态蜿蜒曲折优美。竹坪河水质良好,北部核心区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羽岭溪流、小坳溪流、鹿坑溪流及东津水库达国家Ⅰ类水质标准。

竹坪河

3、植被情况

山林多数属于次森林,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树种有松林、杉树、古樟树、野生板栗、杨梅、核桃、桂花、竹林,玉兰等;草药厚朴、青钱柳、金银花等;田园种植有:水稻、荷花、菜园、油菜、菊花。空气质量总体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山林地区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较高,平均20000个/立方厘米,是天然的生态氧吧。

(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措施、设施建设情况

防治水体环境污染:居民生活污水须排入污水管道,要求经污水处理厂处理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要求后排放;规范游客的旅游行为,通过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对乱丢垃圾者进行罚款等提倡文明旅游、卫生旅游,以保持水体及整体环境的清洁面貌;结合各停车场或游客中心设置水冲式公共厕所,污水由污水管道收集,集中处理。在羽岭登山步道沿线设置环保型厕所。

(三)人居环境建设情况

1.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山体绿化、竹坪河水质治理等措施,将对度假区的生态环境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局部小气候、减少地质灾害、提高水质和空气质量等。

2.改善村落环境

通过道路建设与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设施建设、村落风貌整治、垃圾收集及污水处理工程的实施,提升整个度假区的乡村生活环境。

3.提高居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通过宣传和环境教育,可提高游客和当地居民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保护意识,让居民、游客自觉爱护环境。

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一)交通设施

修水宁州水乡旅游度假区位于九江市西南部,距九江市区200公里,高速公路车程2.5小时。地处三市(南昌、武汉、长沙)九县(通山县、崇阳县、通城县、平江县、铜鼓县、宜丰县、奉新县、靖安县、武宁县)几何中心,距离三

市车程在2.5-3.5小时之间,三市九县中除崇阳县、通城县、平江县外均有高速公路通达。紧邻S304省道,距离大广高速修水互通17公里,距规划修平高速(修水-平江)修水互通3公里,交通条件优越。南昌至修水城际铁路已经纳入十三五规划。

交通区位图

度假区内的车行道按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设计。规划度假区道路总长41.4km,其中主干道山峰大道宽度24米,长度6.9km;次干道宽度6米,长度11.95km;支路宽度3.5-6米,长度22.95km。

宁州水乡旅游度假区交通规划图

(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游客中心、停车场、游憩设施、标识标牌、旅游厕所、环境保护、智慧旅游等设施建设和管理情况)

1.游客服务中心:建筑面积2000平米,2层,建筑风格与宁州水街保持一致,目前已建设完成。

游客服务中心

2.停车场:北门入口停车场已施工完毕,建有车位200个。

北门停车场

3.游憩设施:北部板块游憩设施正在施工中,预计2020年10月可投入使用。

4.旅游厕所:公共厕所的建设本着方便游客、符合公共卫生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布置。按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标准,在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域可按300-500米一座的间距设置,其它按750-1000米一座的间距设置。目前已建设完成北广场旅游公厕、游客服务中心公厕、农业园入口公厕。

旅游公厕

5.环境保护目标:总体目标是环境清洁、优美、安静;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具体指标是:废水处理率达70%、废气治理率达60%、固体废物利用率达85%、居民气化率达95%、环境噪声达标率80—85%,规划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50%。

6.智慧旅游:设置度假区“智慧旅游”系统,适时引导游客分流。黄金周期间提供运行时间表、景区单向浏览线路图、

自驾游线路图等信息资讯。在售票口、度假区网站等信息平台及时公布温馨提示、最新动态等。当游客人数达到最大日承载量时,应停止售票。

八、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一)党组织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发挥作用情况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旅游发展应突出“五个引领”。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旅游发展,必须从加强党的领导的高度,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在注重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突出政治功能,坚持乡村旅游正确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定位和作用,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结合起来,重点做好政治引领、组织建设、政策宣传、能人培养、机制建设等。

(二)各类乡村旅游发展主体运营情况

宁州水乡旅游度假区,以“整体产权开发、复合多元运营、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资产全面增值”为核心,实现高品质文化型综合类出游目的地的建设与运营,项目以“水乡环境+文化创意”为主要卖点,定位为“观光+休闲+度假”的复合型景区。在产权经营方面,通过搬迁区域内竹坪老街居民,实现地块整体开发经营。在基建方面,将给排水、弱电等管线藏于地下,同时将现代化的设施与本土传统建筑相融合,保障景区的整洁舒适。

在经营、管理及服务方面,摒弃一味追求“门票经济”

的陈旧模式,以餐饮、住宿、娱乐等多业态复合经营为营收主力;同时在管理上实施统一管理,禁止强买强卖,聘请专业团队负责管理运营,极大地提高服务质量和素质,保证服务水平。

(三)利益联结模式和村民参与、增收情况。

1.增加就业岗位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部门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3个就业岗位,本项目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约1400个,可间接提供就业岗位4200个。

2.推动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

通过发展观光及休闲度假产业,推动区域内的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环境改善,提升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

九、创业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带动情况

(一)带动村民就业、培训提升和创客返乡创业所采取的措施和成效

修水县为国家级贫困县,现有贫困人口23327户,88752人,精准扶贫是修水县的重点工作宁州水乡度假区建成后,2020年开园预计年游客量达到50万人次,至2025年,预计游客可超百万人次。同时可解决大量的就业至2030年(远期末)旅游区可创造就业岗位5480个,其中直接就业岗位约1400

个,间接就业岗位4200个。项目地开发可提升竹坪乡、程坊乡(程坊风景区)基础设施、环境风貌、教育医疗和社会文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