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肺癌基因检测后不能靶向治疗问题
肺癌术后是否需要基因检查

肺癌晚期也就意味着患者病情的恶化以及治疗难度的加大,但是并不代表患者只能放弃一切治疗机会,等待死亡,即使进行了手术,治疗也只是进行了一小部分,患者以及家属都不得不打起精神,继续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有不少术后的肺癌患者都做了基因检测,却都一头雾水,那么肺癌术后是否需要基因检查呢?由于很多人都担忧,肺癌会遗传,所以有一些患者的直系亲属会选择去做基因检测,希望能够排查一下自身是否携带有致癌基因。
但是当前临床上针对这一方面的基因检查手段还是非常不成熟的,专家建议,若是因为怕患癌而去做基因检查还不如尽早的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降低肺癌发生的可能性。
而手术后的肺癌患者做基因检测是为了测定是否适合靶向药的治疗。
靶向药是目前临床上比较新的一种治疗思路,它能够瞄准癌细胞发挥作用,在杀死癌细胞的时候,尽可能的减小对患者机体的损害。
提前做基因检测是为了确定是否有效,是否有必要做靶向治疗。
因此做不做基因检测并不是和手术相关,而是和靶向治疗相关。
在进行靶向治疗之前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如果基因突变了,就证明靶向药能够起到一定的杀癌效果;如果是基因没有突变,就以为着靶向药也无法起到杀癌效果,只能另寻他法。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基因突变,可以进行靶向药的治疗,也无法确保患者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靶向药用一段时间之后,容易产生耐药性,效果就没有初期阶段的效果好了。
因此为了实现更好的康复效果,即使是那些基因检测突变、可以进行靶向治疗的患者也有必要及时配合中医药的治疗,因为中医药可以从患者的内部入手,调节患者紊乱的内环境,改善患者的机体对靶向治疗的敏感程度,并且提升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能力,有效的预防复发和转移,起到更好的长期效果。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就是一家利用纯中药治疗肺癌的专科医院,院长袁希福出身于百年中医世家,根据祖传的“袁氏阴阳疗法”以及自身30余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提出了中医抗癌“三联平衡理念”,主张在治疗肺癌的过程中,着眼于局部治疗的同时,更加重视全身的机能的调理,注重元气的充盛。
CSCO肺癌诊疗指南2022

CSCO肺癌诊疗指南202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肺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和患者,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发布了最新的肺癌诊疗指南,该指南主要针对2022年。
第一部分:诊断与分期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
CSCO肺癌诊疗指南2022建议在高风险人群中进行肺癌筛查,如长期吸烟者、家族遗传史和其他高危因素存在的人群。
筛查方法包括低剂量CT(LDCT)扫描和支气管镜检查。
一旦发现可疑病灶,进一步的诊断需要通过组织活检来确认病理类型和分期。
CSCO指南推荐尽量使用活检来获取组织样本,以便进行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第二部分:治疗策略1.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肺癌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范围根据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整体情况来确定,可能包括肺叶切除、肺叶楔形切除或肺段切除。
2. 放疗与化疗放疗和化疗常常在手术之前或之后用于治疗晚期肺癌或存在局部晚期侵袭的早期肺癌患者。
CSCO肺癌诊疗指南2022提供了详细的放疗和化疗方案,根据不同分期和病理类型进行选择。
3. 靶向治疗靶向药物是一种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变异基因或蛋白的药物。
对于肺癌患者,在进行基因检测后,如果发现存在特定的靶向基因突变,则可以选择靶向治疗。
CSCO指南列出了常见的靶向药物及其应用指南。
第三部分:随访与管理肺癌患者的长期随访和管理对于预防复发和实施早期干预非常重要。
CSCO肺癌诊疗指南2022强调了定期的随访和体检,包括胸部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监测和肺功能评估等。
指南还建议在随访期间进行心理支持和康复治疗。
第四部分:创新技术和展望肺癌的治疗领域在科技的推动下不断演进,包括免疫治疗、基因编辑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新兴技术的应用。
CSCO肺癌诊疗指南2022对这些创新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总结:CSCO肺癌诊疗指南2022给出了全面且针对性的肺癌治疗建议,旨在引导临床医生和患者做出正确的治疗选择。
患者能不能用分子靶向治疗,需注意什么

84患者能不能用分子靶向治疗,需注意什么陈炀2019年我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2015年中国最新癌症数据统计结果: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约为392.9万人,死亡人数约为233.8万人。
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可以看出癌症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杀手”,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的常见疾病。
目前综合治疗已是大家熟知的癌症治疗原则,其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生物治疗范围广泛,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中分子靶向治疗尤其突出,已成为现今癌症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而且大部分药物价格已下降,并且被国家医保纳入报销范畴,成为很多患者的新选择。
本人从事20多年的肿瘤临床治疗工作,常常被患者问道:什么是分子靶向治疗,我能不能用,有什么不良反应?我从2004年开始在临床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患者,今天就详细地给大家普及一下靶向治疗知识,希望患者有个清晰的认识,以后就知道怎么选择了。
一、什么是分子靶向治疗1. 靶向治疗: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靶向治疗,说简单点,就像用枪打靶一样,瞄准靶心,发射子弹进行破坏,而靶心就是我们的病变,子弹就是药物或其他医疗手段。
靶向治疗是有针对性地对病变进行破坏性攻击,优点就是专一性强,只杀伤病变,正常组织能得到保护。
我们知道人体是由多个器官组成的,器官又是由细胞组成的,而细胞是由分子组成的,因此靶向治疗按目标范围来讲,可分为器官靶向、细胞靶向和分子靶向治疗,比如碘131治疗甲亢、锶89治疗骨转移癌就是典型的器官靶向治疗;比如白蛋白紫杉醇对癌细胞的化疗就属于细胞靶向治疗。
2. 分子靶向治疗:明白了靶向治疗的概念,分子靶向治疗就好理解了,它的靶心就是某些分子,而这些分子与癌细胞的生长有关,医学上称作分子靶点;子弹就是药物,药物与这些分子靶点结合后,癌细胞的生长就被抑制了,甚至死亡。
分子靶向药物与传统化疗药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针对性强,重点攻击癌细胞,而后者针对性小,除了对癌细胞造成极大的杀伤外,还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
基因检测+ 靶向药物:一把钥匙打开一把锁

基因检测+ 靶向药物:一把钥匙打开一把锁作者:史美琪、赵怡卓来源:《祝您健康》 2019年第5期【受访专家】史美祺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赵怡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〇肿瘤患者的希望:靶向药物2019 年4 月1 日,陈先生(化名)为患肺癌的母亲取靶向药吉非替尼。
拿到收费单,陈先生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药价从每盒1580 元降到了498 元,每个月的经济负担减少了2/3。
自今天起,治疗晚期肺癌的国产靶向药伊瑞可(吉非替尼片)的药品价格大幅下降,江苏率先实施新价格,陈先生的母亲幸运地成为首批受惠患者。
据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史美祺主任介绍,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都是第一位。
我国每年近80 万的肺癌新发患者,至少20 余万人有EGFR 基因突变,加上很多已经在接受EGFR TKI 治疗的老患者,总计百万以上的患者目前都在使用这类靶向药物。
吉非替尼药物价格调整后,这些家庭都将可能从中受益。
何为靶向药物?靶向药物是随着当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产生的高科技药物,它通过与癌症发生、肿瘤生长所必需的特定分子靶点的作用来阻止癌细胞的生长。
史主任介绍,我国肺癌大多为中晚期,在没有靶向药的时代,晚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能有一年就很不容易了。
而靶向药物的出现给有基因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生机。
早年美国的《自然》杂志曾这样报道,“神奇的小药丸,每日一粒,就可把病控制住”。
吉非替尼片对亚裔患者疗效尤为显著,因此被誉为“上帝送给亚裔患者的礼物”,成为肺癌患者心中的明星抗癌药。
国内很多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从不到1 年,到现在超过2 年,甚至8 年、10 年或更长时间都有可能,他们的命运就此改变。
尽管靶向药物疗效很好,但对绝大多数癌症患者来说,却是可望而不可即。
2018 年7 月,一部火爆全国,名为《我不是药神》的电影,就讲述了肿瘤患者因无法承受抗癌药物的高昂价格,想尽办法、历尽艰辛求药的故事。
肺癌一线治疗方案

肺癌一线治疗方案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一线治疗方案是指在诊断确立后首选的治疗方法,本文将介绍肺癌一线治疗方案的相关内容。
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肺癌一线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适用于早期发现的肺癌患者。
手术切除肿瘤可以彻底清除病灶,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
手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肺段切除以及楔形切除等。
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对于手术治疗的成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放疗治疗放射治疗是一线治疗中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以及晚期患者的缓解治疗。
放疗可以通过高能的射线杀灭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同时,放疗也可以缓解肿瘤引起的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
三、化疗治疗化疗是通过使用抗癌药物来杀灭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和转移的治疗方法,也是肺癌一线治疗中的重要手段。
化疗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缓解症状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过临床实践,已经确定了多种化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案进行治疗。
四、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抗癌治疗方法,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特定信号通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靶向治疗主要适用于那些具有特定分子标志物的肺癌患者。
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靶向治疗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五、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肺癌一线治疗方法。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抗肿瘤能力,从而达到治疗肺癌的目的。
免疫治疗一般包括肿瘤疫苗、细胞因子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在某些肺癌患者中,免疫治疗已经显示出显著的疗效。
六、综合治疗针对不同的肺癌患者,一线治疗方案通常会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
综合治疗包括上述提到的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选择肺癌一线治疗方案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结合临床指南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一文读懂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

一文读懂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在我们面临的所有疾病中,癌症是最令人恐惧的疾病之一。
简单来说,癌症是由于一组或多组基因突变导致的细胞功能异常,形成了快速、无限制生长的恶性肿瘤。
也就是说,癌症本质上是一种基因病——原本在正常细胞中发挥重要生理作用的基因,在某些条件下,如病毒感染、化学致癌物或辐射作用等,被异常激活,转变为致癌基因,诱导细胞发生癌变。
既然是基因病,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一些手段来监测突变的基因,进行基因修改,从而治愈癌症呢?基于这个思路,基因检测应运而生!基因检测就是针对肿瘤的基因图谱进行测试,从而确定到底是发生了哪些突变的过程。
随着基因分子水平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肿瘤细胞信号通路被发现,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通路中的特定基因的扩增/突变/表达状态与靶向、化疗药物的有效性密切相关。
因此,临床上检测这些通路中特定基因情况,能针对性地为每位患者制定一套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避免用药不当贻误治疗机会。
目前,化疗总体有效率在30%到40%,而通过基因检测筛选出获益病人,有效率可以提高到80%。
分子检测为癌症治疗模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癌症治疗开始迈入个性化治疗的新天地。
那么,哪类患者需要做基因检测?广义上讲,所有肿瘤患者均可以接受基因检测。
狭义上讲,根据指南推荐,不同的病种、不同的分期、出于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患者,适合做不同的基因检测。
比如,一个晚期肺腺癌患者,尚未接受任何治疗,家庭经济情况一般,只是为了看看,是否有合适的靶向药可用,那么只要测一下最常见的那几个基因就可以了。
如果经济条件挺好,想要全面检测癌症相关的基因,可以做全基因检测。
说完基因检测,就不得不说说靶向治疗了!靶向治疗是指通过检测肿瘤中是否存在导致肿瘤生长的基因突变或基因谱变化,以此确定针对特异性驱动基因突变的治疗方法。
肿瘤的基因突变类型很多,不同基因突变类型使用不同的靶向药物,只有明确了基因突变类型,正确选择靶向药物治疗,才能使患者获益。
肺癌做基因检测注意什么

肺癌做基因检测注意什么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基因检测在肺癌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进行肺癌基因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目前,常用的肺癌基因检测方法包括传统的基因突变检测、基因重排检测和基因表达检测,以及新兴的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等。
根据具体的临床需求和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其次,选择合适的检测样本。
肺癌基因检测常用的样本包括肿瘤组织样本和体液样本,如血液、尿液和痰液等。
对于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可以直接提取DNA 进行基因检测;对于无法获得组织样本的患者,可以采集体液样本进行检测。
选择合适的样本对于提高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再次,筛选适用的检测基因。
肺癌基因检测主要包括驱动基因、免疫相关基因和预后相关基因等。
驱动基因是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基因,如EGFR、ALK、ROS1基因等;免疫相关基因与免疫治疗的疗效密切相关,如PD-L1、TMB等;预后相关基因能够预测患者的生存期和复发风险,如KRAS、TP53基因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疗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基因可以为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有力的依据。
此外,合理解读基因检测结果也是基因检测中的重要环节。
基因检测结果通常包括阳性和阴性,阳性意味着存在基因异常,阴性则表示基因正常。
但需要注意的是,阳性结果并不一定意味着患者就一定会发生肺癌,而阴性结果也不能排除患者发生肺癌的风险。
因此,应结合临床病史、检查结果和其他辅助检测手段综合判断。
最后,个体化治疗是肺癌的重要治疗策略之一。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明确患者的基因型,从而指导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例如,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可选用靶向治疗药物,ALK基因重排阳性的患者可以应用相关的靶向药物。
个体化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因此在进行肺癌基因检测时要注意与临床治疗的紧密结合。
综上所述,肺癌基因检测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正确选择检测方法、样本和基因,合理解读检测结果,并结合个体化治疗,能够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肺癌治疗指南—不同基因突变对应的靶向药

120 pH1.2
100
溶出度%
80
60
40
20
0
时间(min)10
15
B467 BE批C1B1204001 C1B1609001 C1B1609002 C1B1609003
易瑞沙KB467 BE批C1B1204001 C1B1609001 C1B1609002 C1B1609003
脑转移建议
脑转移的EGFR患者,使用靶向药物 控制就不进行放疗,全脑放疗仅有 一次机会。
如果病灶数目小且不超过3个,不能 靶向控制,就使用伽马刀。
入脑效果较好的靶向药物有吉非替 尼、厄洛替尼,达克替尼 (PF299804)、AZD3759等。
伊瑞可吉非替尼片
EGFR
权威指南推荐“吉非替尼”用于EGFR基因突变肺癌患者一线治疗
图1:伊瑞可电镜扫描图片
图2:易瑞沙电镜扫描图片
药学等同
伊瑞可的片芯处方组成、制备工艺、晶形、粒度分布与原研完全相同
120 水溶液
100
溶出度%
80 60
40 20
0
时间(min)10
20
30
45
60
溶出度%
120 pH4.5
100 80 60 40 20 0
时间(min)10
15
20
30
45
60
94%
92%
药学等同
伊瑞可与原研品体外溶出、关键项目检测数据均表现一致
项目概况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常见突变的对靶药物
Corresponding drug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gene mutations
常用靶向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基因检测后不能靶向治疗怎么办?
近几年来,在抗癌市场上迅速壮大的靶向药物给中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一线治疗的希望,很多晚期病人在失去手术根治性治疗机会、常规放化疗临床效果也不甚理想的情况下,会选择用靶向药物治疗来延续生命周期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因其具有高度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而不杀伤或仅极少损伤正常细胞的特点,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毒副作用相对较小,许多病人都视其为治疗肺癌的一线生机。
但传统的单靶点药物并不适合所有肺癌患者,恰恰由于靶向治疗是设计为了攻击特异性靶分子,所以必须找到合适靶点才能发挥其疗效。
目前较为常用的肺癌靶向药如易瑞沙和特罗凯,其靶点为EGFR(表皮生长因子),对于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只有基因中存在EGFR 突变,才能形成靶向药物攻击的“靶点”。
所以,肺癌患者需要先测基因:只有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靶向治疗才能适用。
然而临床上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只有为30%至40%,有70%到60%的患者不能接受传统的单靶点治疗,这为传统的靶向治疗带来了局限性。
如果没有基因突变,靶向药物对癌细胞发挥作用的机会微乎其微。
对于缺乏临床治疗专业认知的患者来说,靶向药物可能是“神药”,又可能是徒耗金钱的无效药,乃至变成“毒药”。
未进行基因检测或在基因检测未产生突变的情况下服用靶向药,靶向药物对癌细胞发挥作用的机会微乎其微。
甚至在靶向药产生耐药性后继续服用,不仅不能杀死癌细胞,还会促进癌细胞的扩散。
国际上对于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从未停止,比如去年美国克里夫兰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
小组幸运的发现一种称
为MCBM的天然物质,它在抑制EGFR通路的同时,采用多肿瘤信号作用于细胞核内的不同靶点,同时把EGFR\NFkB\ STAT3等几种导致肿瘤的信号关闭,扼断肿瘤激活基因,从根部阻断肿瘤细胞传导信号,让原有的癌细胞的自然凋亡,并预防癌细胞的复发和转移,尤其适用于对基因检测后EGFR未突变及单靶点抑制剂产生了耐药性的癌症患者。
已有多名患者在服用美罗凯(其主要成分即为MCBM)后,其癌坯抗原数值下降,病情得到控制,生活状态得到改善。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途径来解决肺癌基因检测后不能靶向治疗的问题。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