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西亚与北非综合题

高中地理西亚与北非综合题

(考试总分:36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综合题(本题共计 30 小题,共计 360 分)

1、(12分)下图为中东部分地区矿产资源和交通分布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1)的黎波里和巴格达纬度位置大致相当,气候差异却很大,请描述这种差异并阐释其原因。(8分)

(2)说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对伊拉克农业的主要影响。(6分)

(3)分析图中输油管道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4分)

(4)解释图中北部输油管线经过地区交通网较为稠密的现象。(6分)

2、(12分)对比埃及与德国地理简图后,回答问题。(19分)

(1)图中字母A、C分别是两国著名的运河,试分别描述这两条运河的地理意义。(2分)

(2)图中B河流域历史文化悠久,其所属文化圈及典型文化景观分别是?试分析该河下

游谷地和三角洲地区成为文化源地的自然原因。(6分)

(3)简述图中D区域成为德国最重要工业区的区位条件。(3分)

(4)比较图中两国城市分布的异同点及原因。(4分)

(5)图中a、b、c、d四海域的海水盐度的高低排序是?简述盐度最高海域盐度高的主要成

因。(4分)

3、(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埃及西北部的沙漠中,分布着面积1.8万平方千米的一片洼地(盖塔拉洼地,如图所示),最低点在海平面以下133米,距离地中海约56千米。近年来,人们通过挖掘隧道,并利用中国的真空管道整流(零碳)高速运输水系统专利技术(类似于管道列车车厢在阻力极小的真空管内高速运行的工作原理)。无动力地引地中海水到此处,建立了沙漠渔场,并获得了成功。目前,该区的“沙漠鱼”不仅解决了埃及的水产品产量不能自足问题,而且已经销售到非洲30多个国家。

(1)指出该洼地所处区域自然环境突出的特点。

(2)说明在该地利于“引水技术”应用的施工条件。

(3)预测该洼地引海水发展养渔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4、(12分)埃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为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滨海地区兴建一批度假村。每年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1)说明埃及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吸引力大的原因。

(2)简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埃及的金字塔、开罗古城、卡拉纳克神庙等文化古迹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

5、(12分)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B两区域发展农业共同的自然区位优势条件。

埃及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棉田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及三角洲地区,埃及96%的人口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沿岸。

(2)说明尼罗河谷地发展长绒棉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3)B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既注重灌溉,又强调排涝。分析其主要原因。

6、(12分)根据图文资料,回答相关:

埃及是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及埃人南北方向的远行主要借助船沿尼罗河航行。在古埃及的这两个象形文字(如材料一所示)地理学者认为是表示南、北方位。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古埃及人这样设计“南”与“北”两个象形文字的地理依据。(提示:河流流向、盛行风向)

(2(A或B)河影响,并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埃及与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都是世界著名的优质棉花的产地,如果我国的新疆准备从国外引种优质棉花品种,从自然环境角度看,你认为上述两国的棉花品种更合适新疆的是_______。

7、(12分)下图为尼罗河水系及主要干支流流量过程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白尼罗河发源于

(地形区)上的________湖,它在苏丹首都喀土穆附近与青尼罗河会合后,始称尼罗河,向北自埃及境内入海。(2分)

(2)青尼罗河的汛期出现的时段是

从气候因素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3)从图中可看出,青、白尼罗河的流量过程曲线明显不同。分析白尼罗河年径流量比较平稳的原因。(2分)

(4)说明历史上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对埃及农业生产的特殊意义(2分)

8、(1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埃及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景点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阿斯旺水坝等。长期以来,旅游业是埃及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据埃及旅游部门统计,2014年中国赴埃游客数量为7万人,2015年超过10万人。

(1)简述发展旅游业对埃及的积极影响。

(2)结合当地气候特点,说明到该地区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9、(12分)对比埃及与德国地理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A、C分别是两国著名的运河,分别描述这两条运河的地理意义。

(2)试分析B河下游谷地和三角洲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3)比较图中两国城市分布的异同点。

10、(12分)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读丝绸之路线路图和亚历山大、西安两城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材料判断亚历山大、西安的气候类型。

(2)简述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简述甲地最著名的农作物、该农作物的分布特点及种植该农作物的优越自然条件。

11、(12分)2016年1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埃及首都开罗,开始对埃及进行国事访问。读图,结合资料回答问题。

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是世界第一长河,有定期泛滥的特点。

(1)说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时间,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素有“世界名胜古迹博物馆”之称。古埃及给人类留

下了宏伟的金字塔、神秘的狮身人面像和大量宏伟的古代神庙等历史文化遗迹。

(2)概括图中旅游景点的分布特征;简要说明埃及旅游资源的优势条件。

阿斯旺水坝位于尼罗河干流上,是一座大型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工程除了具

有灌溉、发电、防洪、航运、旅游、水产等多种效益之外,也造成了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

质肥力持续下降等问题。

(3)请分析阿斯旺大坝的建设还可能带来哪些生态问题,答出三条。

12、(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带一路”惠及全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中埃经贸合作的典范。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交通、通信、水电、医院、学校、商店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备,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搭建了良好的海外发展平台,吸引了中国石油装备、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落户,被称之为荒漠中的“工业绿洲”。这里吸引中国产业落户的主要原因是可大福降低生产成本,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埃及与欧洲、非洲、西亚的许多国家和组织订了条件优厚的贸易协定。下图为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位置图。

(1)分析我国选择在苏伊上建经贸合作区的主要地理原因。

(2)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尼罗河对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埃及是横跨亚非两大洲的阿拉伯国家,领土亚洲部分为________半岛。______收入是继运河收入,石油

收入、旅游收入的第四大经济收入,试分析埃及此经济收入比例高的原因。

13、(12分)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一个著名的文明古国。

下图为埃及主要旅游景点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简述埃及旅游景点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沿岸的主要原因。

14、(12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纳赛尔湖位于埃及南部尼罗河上,是建成阿斯旺高坝后形成的巨大人工湖。

材料二:埃及地形图。

(1)图中作为大洲分界线的地理事物是,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的自然带是。

(2)埃及东侧的红海成因是。

(3)埃及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尼罗河两岸主要原因是

,埃及的长绒棉闻名全球,埃及比我国东部地区更适合种棉花的原因是。(4)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有人认为建设非常合理,有人却认为这是个失败之作,请分析阿斯旺大坝建造后合理和不合理之处。

15、(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中的甲国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气)管道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柑橘、油橄榄、蔬菜等)为主,而中、东部内陆以放牧业为主。横跨亚、欧两洲的A市是甲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1 350万。

(1)比较A、B两市气温日较差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3)说明A市发展石油化工的有利条件。

16、(12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2008年12月26日13时45分,我国海军舰艇编队从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并于10天后抵达任务海区。

材料二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行程路线图。

材料三中非合作项目之一: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埃及资源和地缘优势,在埃及投资建设纺织厂,70%以上的产品将出口到欧洲、美国以及中东国家。

(1)舰艇编队途经北印度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

①舰艇编队先顺风逆水后顺风顺水②舰艇编队一路顺风顺水

③我国珠三角地区容易发生风暴潮灾害④我国珠江口容易发生咸潮灾害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2)为及时了解我国舰艇编队和商船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并适时调度,需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2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埃及建纺织厂的区位优势。(6分)

(4)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索马里政局动荡、海盗猖獗的原因。(4分)

17、(12分)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属于世界最缺少国家之列,近来局势动荡,经济、社会和安全受到严重冲击,民众生活也受到很大影响,读图回答:(15分)

(1)突尼斯、埃及、利比亚这三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共同特点是。

(2)这三个国家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其原因主要是 ____。

(3)①河河水补给主要为,主要水文特征是。

该河下游所在国目前主要出口产品是。

(4)②为重要的国际交通要道运河,③为半岛。

(5)④国为气候,其缺水的原因是。

(6)我国目前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是,产生原因是

18、(12分)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在上图的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并阐述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

19、(12分)“同一条尼罗河,同一盆地,同一未来”,是尼罗河流域各国人们的共同理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尼罗河流域图。

材料二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中部,尼穆莱以上为上游,喀土穆以下为下游。流域内国家、人口众多,经济落后。随着气候变暖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流域干旱频发,生态破坏和水污染也日益突出。

材料三1929年,英国和埃及签署了《尼罗河水协定》,埃及和苏丹(现以分为南苏丹、北苏丹)获得90%的尼罗河水使用权。近年来,上游国家积极谋求平等利用尼罗河水的权利,埃及和苏丹(现以分为南苏丹、北苏丹)因高度依赖尼罗河水而坚持捍卫历史协定,各国间矛盾时有发生。(1)指出尼罗河下游开发利用的重点,并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说明各国间因利用尼罗河水资源而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的原因。

(3)作为一条国际河流,你认为尼罗河流域综合开发的途径有哪些?

20、(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中国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典范。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交通、通信、水电、医院、学校、商店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备,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搭建了良好的海外发展平台,吸引了中国石油装备、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落户,被称之为荒漠中的“工业绿洲”。这里吸引中国产业落户的主要原因是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更好的开拓国际市场。埃及与欧洲、非洲、西亚的许多国家和组织签订有条件优厚的贸易协定。图8为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位置图。

(1)说明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工业生产成本较低的主要原因。

(2)分析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的区位优势。

(3)分析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发展对当地带来的积极影响。

21、(12分)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给人类留下了宏伟的金字塔、神秘的狮身人面像和大量宏伟的古代神庙。图为“埃及旅游交通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旅游景点的分布特征及主导影响因素。(4 分)

(2)简要分析欧洲成为埃及旅游业主要客源地的原因。(6 分)

22、(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东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主要大河均为国际性河流,导致该地区长时间存在水资源冲突问题。各国为缓解水资源短缺,采取了多种措施。左图为中东及其附近地区示意图,右图示意一些村庄利用太阳能驱动水泵,开采地下水。

(1)描述A地降水特点,并分析该地降水较多的原因。

(2)分析中东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3)与修建大坝相比,你是否赞同大力推广利用太阳能开采地下水的方式。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埃及区域略图,右图为尼罗河谷地聚落、耕地与河流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尼罗河有定期泛滥的特点,干流洪水9月达到最高水位,洪水淹没两岸农田。阿斯旺水坝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位于开罗市以南约800Km的尼罗河干流上,大坝高111m,上游形成巨大的纳赛尔水库。

(1)说出甲、乙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说出古埃及居民聚落选址有利的自然条件。

(3)说明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对下游不同气候类型分布地区的积极影响。

(4)尼罗河洪水期河口地区易出现赤潮灾害,简析其原因。

24、(12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尼罗河流域图和埃及旅游交通图。

尼罗河流域图

埃及旅游交通图

材料二:地理学家发现,尼罗河口附近海域有腐殖质(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含量很高的沉积层。如下图所示。

(1)分析青尼罗河的流量特点。(10分)

(2)古代尼罗河洪水泛滥时往往地中海有赤潮发生,试分析原因。(6分)

(3)联系上题简述腐殖质含量很高的沉积层形成过程。(6分)

(4)旅游业是埃及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根据材料分析埃及发展旅游业的有利因素。(8分)25、(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列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圈,右图为左图中甲河三角洲的放大图。

(1)分析左图中哈里杰绿洲形成的主要条件。

(2)简述阿斯旺水坝的修建对埃及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3)筒述苏伊士运河对世界航运和埃及经济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

(4)开罗现有人口1800多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目前非洲最大的城市。分析开罗成为特大城市的自然区位因素。

26、(12分)根据“世界某著名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L河流的名称为,图示范围该河流经的自然带主要有、。

(2)L1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乙,并结合甲图,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

(4)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产生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___。

(5)埃及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大量人口去沙特等阿拉伯国家打工,埃及成为重要的劳务输出国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埃及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

27、(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拉莱是阿曼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海港,是中东地区民众最喜爱的避暑胜地之一。塞拉莱曾经电力严重短缺,城市用水大部分依赖地下水。2009年11月,中国企业承建了塞拉莱独立水电联合循环项目,该项目位于塞拉莱东南部的悬崖之上,紧邻阿拉伯海,由一个燃气联合循环电站和海水淡化厂组成。图示意塞拉莱位置。

(1)从气候角度分析,中东地区民众喜爱到塞拉莱避暑的原因。

(2)说明中国企业在塞拉莱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困难。

(3)指出塞拉莱项目对中国和阿曼两国的有利影响。

28、(12分)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埃及的亚历山大、伊拉克的巴格达、我国的拉萨和上海四城市都位于北纬30°附近,但气候却有明显的差异。

[来

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某国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 508个大小岛屿组成,被称为“千岛之国”;全国有400多座火山,又被称为“火山之国”;该国还是世界上土壤最肥沃的地带之一。右图是该国在上海世博会上的国家馆,层叠的竹竿作为外墙和房顶,17米高的瀑布飞流而下倾洒在场馆的中心,美不胜收。

材料2:下图为埃及简图。

(1)材料1中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不同工业部门的投入构成情况,材料1中的国家比较适合发展①~④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类工业。

(3)对比分析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壤和材料1中国家的土壤肥沃的不同原因。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材料中两个国家地形、气候的主要差异。

(5)材料中的两个国家人口分布有哪些的共同点,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0、(12分)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给人类留下了宏伟的金字塔、神秘的狮身人面像和大量宏伟的古代神庙。

(1)简述欧洲成为埃及旅游业主要客源地的原因。

(2)近年来埃及政局动荡,可能对其旅游业产生那些不利影响。

一、综合题(本题共计 30 小题,共计 360 分)

1、(12分)【答案】(1)的黎波里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巴格达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降水少;

原因:的黎波里位于地中海沿岸,冬季有西风带来的水汽;巴格达位于东部地区,西风带来水汽少。

(2)提供灌溉水源,发展绿洲和灌溉农业;提供平坦的地形;农业沿河分布。

(3)促进波斯湾地区石油开发;缓解了地中海沿岸地区石油资源短缺的状况;促进地中海沿岸地区的石油转口贸易的发展。

(4)地形平坦;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等。

【解析】(1)的黎波里位于地中海沿岸,能得到西风带来的水汽,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巴格达位于半岛东部,受西风影响小,形成全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2)伊拉克气候干旱,北部地形为高原和山地;两河流域为伊拉克农业提供了灌溉水源和平坦的地形。

(3)拉动波斯湾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出口,促进地中海沿岸地区石油的转口贸易。

(4)因为石油资源丰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交通需求量大。

2、(12分)【答案】(1)A(运河是苏伊士运河):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沟通地中海和红海,是印度洋沿岸、太平洋西岸国家和大西洋东岸国家通航的捷径(1分)(答出1点即可);C运河(基尔运河):波罗的海各国通往北海和大西洋的捷径(1分)

(2)伊斯兰文化圈;清真寺(2分);地形平坦,水源较充足(2分);尼罗河历史上定期泛滥,为两岸提供灌溉水源和肥沃淤泥,促进农业的发展等(2分)

(3)优越的地理位置;当地煤炭等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捷等(答出3点即可)(3分)

(4)相同点:两国城市大都分布在河流沿岸(1分);埃及城市分布集中,主要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1分);德国城市分布较分散(1分)(3分)

(5)bacd(1分)

地处回归线附近,纬度较低,蒸发量大(2分);受副热带高压带下沉气流影响,降水少(2分);海区较封闭,四周陆地河流入海径流少(2分)(答出2点即可)

【解析】(1)A运河位于埃及,应该位于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C运河位于的股,应该为基尔运河,该运河是波罗的海通往北海和大西洋的捷径。

(2)图中B河为尼罗河,埃及信奉伊斯兰教,故该和流域为伊斯兰文化,其蛀牙文化景观为清真寺。河流下游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尼罗河历史上定期泛滥,大量泥沙淤积,为两岸提供水源和肥沃淤积,利于农业发展。

(3)D工业区位德国鲁尔区,其发展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优越,煤炭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

(4)读图可知,两国大城市都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区;不同是埃及城市集中分布在尼罗河三角洲和河谷地区,而德国城市分布比较分散。

(5)图中b位于红海,海水盐度最高;d位于波罗的海,海水盐度最低;全球海水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故a海域大于c海域。图中b海域海水盐度最高,该海域位于回归线附近,纬度低,海水蒸发量大;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蒸发旺盛,海域封闭,淡水注入少。

3、(12分)【答案】(1)地势四周较高,中部较低,(2分)气候炎热干燥,(2分)植被稀疏(沙漠广布)(2分)。

(2)距离地中海近;(2分)且洼地海拨低(低于海平面),可自流,降低引水费用;(2 分)隧道与管道输水可防止水分蒸发、下渗,增大输水量(该项技术无动力,技术先进)。(2分)

(3)有利影响:利于改善当地的气候条件,空气湿度增大,温差减小(形成新的湿地环境);(2分)不利影响:周边地区土壤盐碱化加剧;(2分)会出现洼地水体富营养化等。(2分)

【解析】

(1)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包括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和土壤等,从图中左上角的经纬度和海陆分布看,该区域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炎热干燥;地表沙漠广布。

(2)仔细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布着面积1.8万平方千米的一片洼地(盖塔拉洼地,图9所示),最低点在海平面以下133米”,说明地势较低,水可以自流;“距离地中海约56千米”,说明距离地中海较近;“挖掘隧道”,说明隧道与管道输水可防止水分蒸发、下渗,增大输水量;“利用中国的真空管道整流(零碳)高速运输水系统专利技术无动力地引地中海水到此处”,说明该项技术无动力,技术先进。

(3)该洼地引海水发展养鱼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角度来综合分析。有利影响在于改善气候;不利影响主要在于会加剧盐碱化,还有水体污染等问题。

4、(12分)【答案】(1)埃及文化古迹知名度高,非凡性突出;热带,海滨,风光及名族文化,能满足人们体验和欣赏异地人文和自然景观的需求。

(2)这些文化古迹是经过长期的交流和选择而传承下来的,是全人类公认的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有鲜明的个性,是研究,欣赏古代文明的依据;不可替代的,民族的便是世界的,保护它们,有利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解析】(1)埃及吸引旅游者的原因主要从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方面进行分析。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古迹知名度较高,非凡性突出;热带,海滨,风光及名族文化,能满足人们体验和欣赏异地人文和自然景观的需求。

(2)埃及的金字塔、开罗古城、卡拉纳克神庙等文化古迹属于人文旅游景观,这些文化古迹是经过长期的交流和选择而传承下来的,是全人类公认的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有鲜明的个性,是优秀文化的集成(货代变)‘是不能再生的,保护它们使之不流失,是研究,欣赏古代文明的依据;不可替代的,民族的便是世界的,保护它们,有利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5、(12分)【答案】(1)地处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纬度较低,热量条件优越;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