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卫生细菌学检验.

合集下载

水的卫生细菌学

水的卫生细菌学

病原细菌疾病防治措施

保持食品和饮用水清洁 ; 食用煮沸水和煮熟食物; 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及保持室内清洁 ; 消灭苍蝇及其孳生地 ; 与病菌携带者保持距离。
☞寄生虫
种类:蛔虫、血吸虫 防治: a、使用粪便施肥前,应暴晒或堆肥; b、生活污水灌溉前经沉淀等处理; c、饮用水处理; d、加强水源保护。
一、细菌总数的测定
水样接种 推算
37 ℃温度下培养24h 数出生长的菌落数
二、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 ⑴发酵法(基本方法) 此法分三步:①初步发酵试验; ②平板分离; ③复发酵试验。 ⑵滤膜法 发酵法完成全部检验需72h,滤膜法检验大肠 菌群,只需30h左右。
§4 水中微生物的控制
4.1 病原微生物的去除 自来水厂常用的方法有:⑴加氯消毒;⑵臭氧消 毒;⑶紫外线消毒。 其中,加氯消毒最常用。可使用液氯,也可使用 漂白粉(其中含有25%~35%的有效氯)。
(2)痢疾杆菌 分痢疾杆菌和副痢疾杆菌两种; 革兰氏染色阴性菌 ,无芽孢和荚膜,一般无鞭毛; 适宜的温度为37℃ ;耐寒能力强,在阴暗潮湿及冰 冻环境下能生存数周 ; 不耐热及干燥,阳光直射即有杀灭作用,加热60℃10 分钟即死亡;对1%的石炭酸,可抵抗30min。 传播方式:取食污染的食物和水;蝇类传播
2.3 生活饮用水细菌卫生标准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1 中关于生活饮用水的细菌标准的具体规定如 下: ⑴细菌总数:小于100(CFU/mL) ⑵总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⑶粪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注:CFU为菌落形成单位)
§3 水的卫生细菌学 检验
2.1 大肠菌群作为卫生指标的意义 肠道正常细菌有 3 类:大肠菌群、肠菌球和 产气荚膜杆菌。 大肠菌群作为卫生指标的原因: ⑴该细菌生理习性与肠道病原菌类似,因而它 们在外界的生存时间基本一致; ⑵该种细菌在粪便中的数量较多; ⑶检验技术较简单。

水质大肠杆菌检测标准

水质大肠杆菌检测标准

水质大肠杆菌检测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自来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以下是关于水质大肠杆菌检测的标准:
1. 生活饮用水中每升水样不得检出大肠杆菌。

矿泉水、天然矿泉水、纯净水、瓶装饮用水、桶装饮用水等也适用此标准。

2. 饮用水中若发生大肠杆菌超标,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和消毒后方可使用。

3. 大肠杆菌是评价饮用水卫生指标的重要细菌指标之一,它的检测结果能够反映水样是否受到了粪便污染。

4. 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通常采用培养方法,通过培养样品中的大肠杆菌并观察生长情况来判断水样是否存在细菌。

5. 大肠杆菌的检测应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了以上国家标准,不同地区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水质大肠杆菌检测标准,具体的标准应根据当地的相关法规和标准来执行。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1. 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水的细菌学检测方法2、了解水质状况与细菌数量在饮用水检测中的重要性。

2. 菌落总数standard plate-count bacteria水样在营养琼脂上、有氧条件下37°C培养48 h后,所得1 mL水样所含菌落的总数细菌总数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的主要卫生指标,所测定的细菌总数增多说明水被生活废弃物污染。

由于结果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因此必须结合总大肠菌群数来判断污染源和安全程度。

3. 培养基与试剂2.1营养琼脂成分2.2制法:根据实际需要量,按照上述配方称取各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为7.4~7.6, 分装于玻璃容器中(如用含有较多杂质的琼脂,应先过滤。

),经103.43 kPa( 121°C,15 lb)湿热灭菌20 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4. 仪器和材料仪器: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箱、水热恒温培养箱、电炉、天平、冰箱。

材料:灭菌平皿(直径9 cm)、灭菌试管、刻度吸管、三角烧瓶、采样瓶、酒精灯、消毒水、镊子、试管架等。

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pH计或精密pH试纸、火柴或打火机。

5. 样品采集自来水的取样:先将自来水龙头用酒精棉擦拭,再用酒精灯火焰灭菌,打开龙头放水3-5 min,用无菌空三角瓶接取水样200 ml。

纯净水取样:用消毒酒精棉擦拭纯水机出口后,先放走部分水,再用无菌空三角瓶接取水样200毫升。

地表水的取样:应取距水面10—15 cm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后翻转过来,除去玻璃塞,水即流入瓶中,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从水中取出,最好立即检查,否则需放入冰箱中保存。

6. 检验步骤生活饮用水(自来水、纯净水):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灭菌吸管吸取1 mL充分混匀的水样, 注入火菌培养皿中,倾注约15 ml已融化并冷却到45 C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并立即旋摇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

每次检验时应做一平行接种,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倾注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河水泥水中细菌的检查实验报告

河水泥水中细菌的检查实验报告

河水泥水中细菌的检查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对河水和泥水中细菌的检查,了解水体的卫生状况,为水质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原理:
采用培养基平板计数法,将水样分别接种在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利用细菌的生长繁殖特性,通过计数细菌的数量来评估水质的卫生状况。

实验步骤:
1.准备培养基: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加热至液态状态,倒入培养皿中,待凝固后备用。

2.采集水样:在河水和泥水中分别采集适量的水样,避免污染。

3.接种培养基:用无菌的铂丝或吸管,将水样分别接种在培养基上,用铂丝在培养基表面划线,以便于计数。

4.培养:将接种好的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以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培养。

5.计数:在培养好的细菌菌落中,用计数板或显微镜进行计数,得出细菌数量。

实验结果:
经过培养和计数,河水中细菌数量为100 CFU/mL,泥水中细菌数量为1000 CFU/mL。

实验结论:
河水和泥水中细菌数量均超过了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限值,说明水质存在一定的卫生问题,需要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

水的细菌学检查

水的细菌学检查

24h和48h产酸产气的初发酵菌落均需在 伊红美蓝琼脂或复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 进行平板划线,分离出阳性菌落。
3.复发酵试验 阳性菌落经涂片染色鉴别为G-,无芽 孢杆菌者,再经过乳糖蛋白胨液体培养 基进行复发酵试验,经24h培养产酸产气 者,可确认为大肠菌群阳性结果。
三.实验用品
培养基: (一)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二) 乳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 3倍浓缩乳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 红美蓝琼脂培养基(制成平板)
(5)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 则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 倍数进行报告。 (6)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 30~300之间,则以最接近300或30的平 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进行报告。
四、实验操作
(二)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的大肠菌群 1. 水样采集 2. 自来水检查 (1)初(步)发酵试验 (2)平板分离 (3)复发酵试验
2.细菌总数的测定 (1)自来水 (2)池塘水、河水或湖水 ①水样稀释 ②吸取稀释后水样加入平板 ③向平皿内倾注培养基(15~20mL) ④37℃温箱,倒置培养24h,进行菌落计数
水样稀释 取1ml水样加入到9ml无菌水的试管,振 1 荡混匀,得稀释度为10-1; 从10-1管中取水样1ml加到第二支9ml无 菌水的管中,振荡混匀,得10-2……
大肠菌群的测定 若水源被粪便污染,则有可能也被肠 道病原菌污染,然而肠道病原菌在水中容 易死亡与变异,因此数量较少,要从中特 别是自来水中分离出病原菌常较困难与费 时,这样就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指示菌,此 指示菌要求是大量出现在粪便中的非病原 菌,并且和水源病原菌相比是较易检出的。
若指示菌在水中不存在或数量很少,则 大多数情况也保证没有病原菌。最广泛 应用的指示菌是大肠菌群(coliform group)。 大肠菌群的定义是:一群好氧和兼性厌氧、 革兰氏阴性、无芽胞的杆状细菌,并在乳糖 培养基中,经37℃,24~48 h培养能产酸产气。 根据水中大肠菌群的数目来判断水源是否被 粪便所污染,并间接推测水源受肠道病原菌 污染的可能性。

十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综合

十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综合

实验十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综合)a)水中大肠菌群数的测定一、目的要求学习大肠菌群数的检测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材料1.样品:水样2. 培养基:乳糖胆盐发酵管(单料及双料),伊红美兰琼脂(EMB)平板,乳糖发酵管。

3. 其他:显微镜,酒精灯,无菌吸管(10m1、1m1),接种环,载玻片等三、基本原理水中的病原菌多数来源于病人和病畜的粪便。

由于病原菌的数量少,检测过程复杂,因此,直接测它们的存在是非常困难的专业化工作。

由于大肠菌群在粪便中数量大,在体外存活时间与肠道致病菌相近,且检验方法比较简便,因此一般采用测定大肠菌群或大肠杆菌的数量来作为水被粪便污染的标志。

如果水中大肠菌群的菌数超过一定的数量,则说明此水已被粪便污染,并有可能含有病原菌。

大肠菌群的定义是指一群好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杆状细菌,并能在乳糖培养基中,经37℃24~48h培养能产酸产气。

我国规定每升自来水中大肠菌群不得超过3个。

检测大肠菌群的方法有稀释培养法和膜滤法两种,其中稀释培养法是标准分析法,为我国大多数卫生单位和水厂所使用。

它包括初发酵试验、平板分离和复发酵试验三个部分。

四、方法与步骤1.采样:取100ml磨口带塞玻璃瓶,包扎后,干热灭菌备用。

取自来水样时,至少应先放水5min,以冲去龙头口所带的微生物,获得主流管中有代表性的水样。

取样时,用右手握瓶,左手启开瓶塞,用覆盖瓶口的纸托住瓶塞,收集样品后,连同覆盖纸一起将瓶口塞好,并用线绳在原处扎好。

注意手指不得触及瓶口内部。

在静水中取样时,先用右手揭去塞子,瓶口朝下浸入水下约30cm处,然后将瓶子反转过来,待水注满后,取出塞好瓶口。

如果水在流动,瓶口必须迎着水流,以免手上的细菌被水冲进瓶子。

2.水样放置过程中,内含的细菌数目和类型会发生变化,所以要求水样品应于6~10℃贮存,并不超过6h。

3.初发酵试验:吸取待检样品接种于乳糖胆盐发酵管内,10ml接种量采用双料发酵管,而lml及lml以下接种量采用单料管。

水质 细菌总数的测定

水质 细菌总数的测定

水质细菌总数的测定
x
《水质细菌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测定水质中的细菌总数,对水质进行评价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
细菌总数的测定,采用兰伯特液体培养基(LB),利用LB培养基对不同浓度的水样进行营养相关发酵,在给定的温度条件下培养,待发酵后有生长的细菌菌落可用视觉检验出来,经计数即可确定样中细菌含量,从而得出水质中的细菌总数。

三、实验材料(耗材)
蒸馏水
LB培养基
紫外灯
比色皿
小瓶或蒸馏瓶
四、实验步骤
1. 将水样放入小瓶或蒸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不同浓度水样;
2. 将LB培养基加入瓶中,搅拌均匀,使水样充分接触培养基;
3. 置于 37℃恒温箱培养,一般24-48小时即可;
4. 放至紫外灯下观察,可见菌落发生;
5. 细菌总数的测定采用比色皿法,有效的细菌数量=累加比色皿
中计数的细菌数量;
6. 对培养液中的细菌进行形态学观察,检验其计数是否准确。

五、安全注意事项
1. 本实验中使用的蒸馏水、LB培养基均为无毒无害,但建议在实验中注意安全防护;
2. 加热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烫伤;
3. 在使用紫外灯时,要注意身体保护,不要让紫外线直射眼睛;
4. 加热时应离火源远一些,防止烫伤;
5. 使用比色皿必须放置到无菌区进行操作,以防菌落受到外界污染;
6. 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器具要清洁,以防影响实验结果。

水的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水的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水的大肠菌群检测方法水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然而,水源的安全性和水质的卫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其中,水中的大肠菌群含量是衡量水质卫生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大肠菌群是指肠道中的一类细菌,其中的分支肠杆菌是最常见的一种。

高含量的大肠菌群在水中存在,可能表明水源受到了粪便或下水道污染。

因此,检测水的大肠菌群含量对评估水源卫生问题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的大肠菌群检测方法:1. 集菌法(Most Probable Number Method,MPN):这是一种传统的大肠菌群检测方法,常用于饮用水和游泳池水的监测。

该方法通过在不同稀释度的水样中进行培养,并观察菌落形成的情况来估算大肠菌群的含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可以适用于一定量的水样,但需要较长的培养时间和专业实验室。

2. 膜过滤法(Membrane Filtration Method):这是一种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也常用于大肠菌群的检测。

该方法通过过滤水样,将其中的微生物捕捉在膜上,然后将膜转移到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通过计数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可估算出水样中的大肠菌群含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对大体积的水样进行检测,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3. PCR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是一种基于DNA分子的检测方法,可以快速检测和测定大肠菌群的含量。

该方法通过提取水样中的DNA,然后使用特定的引物和DNA聚合酶,在反应管中进行一系列温度变化的循环,扩增目标DNA片段。

最后通过凝胶电泳等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到扩增产物,从而判断水样中的大肠菌群含量。

PCR法具有高效快速、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等优点。

同时,PCR法还可以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通过测量荧光强度来定量水样中的大肠菌群含量。

4. 流式细胞仪法(Flow Cytometry Method):流式细胞仪是一种高效、灵敏的细胞计数和分类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实产气 (阳性) 结果与否
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大肠菌群测定
产酸判断:紫色培养液变成黄色 产气判断:发酵导管内有小气泡,如轻轻打动试管有气泡沿管壁
上浮,应考虑可能有气体产生,需进一步试验。
挑选菌落特征:黑紫色、有光泽或无光泽菌落;
红色、粉红色菌落。 抑制剂:胆盐、煌绿、十二烷基硫酸钠。
2、计算方法 MPN=
1000×为阳性结果的发酵管(瓶)的数目 为阴性结果的水样体积(mL)×全部水样体积(mL)
MPN= =
1000 ×5
250(mL)×300(mL)
第二节
空气中的微生物
空气的生态条件——不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营 养不足、紫外线照射、水分少)。
一、空气微生物的来源 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来自土壤飞起来的灰尘、水 面吹起的水滴、生物体体表脱落的物质、人和动物的 排泄物等。
3、培养及计数
培养条件:倒置于36±1℃温箱内培养48±2h
计数时间:到达规定培养时间,应立即计数。如果不能立即计数,应将平板放 置于0-4℃,但不得超过24h。
计平皿中菌落数: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总数,求出同稀 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
规律:不同稀释度的菌落数应与稀释倍数成反比(同一稀释度的二个平板的菌落 数应基本接近),即稀释倍数愈高菌落数愈少,稀释倍数愈低菌落数愈 多。
四、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 常用的检验方法是沉降平板法,即测定在一定时间内 从空气中降落到单位面积地面上的微生物个数。操作 过程如下: • 将融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倒入d90mm无菌培养皿中制成 平板。均匀布设在待测处地板上(一般最少设5个待测 点),打开皿盖5~10min,让空气中的微生物降落在 平板表面,盖好皿盖,然后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在 37℃条件下培养48h后计菌落数。
3. 影响微生物在淡水水体中分布的因素 水体类型、污染程度、有机物的含量、溶解氧量、水温、 pH及水深等。 4. 海水 除了一些从河水、雨水及污水等带来的临时种类外,绝 大多数是耐盐、嗜冷、耐高渗透压和耐高静水压力的种类。 海水中常见的微生物有假单胞菌属、弧菌属、黄色杆菌属、 无色杆菌属及芽孢杆菌属等。 一般在港口,每毫升海水含菌量为1×105个,在外海每 毫升含菌为10~250个。
含有伤寒、痢疾、霍乱、肝炎等人类病原菌。
2. 清洁淡水 (1)溪流及贫营养湖 10~100个/mL水 以自养型种类为主。常见细菌有绿硫细菌、紫色细菌、蓝 细菌、柄细菌、赭色纤发菌、球衣菌和萤光假单胞菌等。此 外,还有许多藻类(如绿藻、硅藻等)、原生动物(如钟虫 及其他固着型纤毛虫、变形虫、鞭毛虫等)和后生动物(如 枝角类、桡足类等)。 (2)地下水、自流井、山泉及温泉 有机物和微生物都很少 石油岩石地下水含分解烃的细菌,含铁泉水有铁细菌,含 硫温泉有硫磺细菌。
50mL三倍浓缩乳 糖蛋白胨培养液 5mL 5mL 5mL 5mL 5mL 5mL 5mL 5mL 5mL 5mL
三步法图示
37℃ 培养48h 37℃培养24h 取产酸产气的发酵管 中培养液在伊红美兰 平板上进行划线 取有核心和带金 属光泽的深紫色 菌落进行革兰氏 染色
镜检(革兰氏阴性菌)
37℃ 培养24h
二、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 空气中的微生物大部分是腐生的种类,但是不同的空气 环境中微生物的种类不同。有些种类是普遍存在的,如某些 霉菌、酵母菌、真菌孢子。细菌主要是来自于土壤的腐生性
种类,常见的为各种球菌、芽孢杆菌、产色素细菌等。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随环境条件及微生物的抵抗力不同 而呈现不同的分布规律。空气中微生物的数目决定于尘埃的
证实试验
挑取平板上的可 疑菌落,进行革 兰氏染色观察。 同时接种乳糖发 酵管36±1℃培养 24±2h,观察产 气情况。
根据证实为 大肠杆菌阳 性的管数, 查MPN表, 报告每 100ml(g) 大肠菌群的 MPN值。
较清洁样品的三步法图示
10mL
100mL 100mL 10mL 10mL 10mL 10mL 水样 10mL 10mL 10mL 10mL 10mL
第六章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第一节
水体海水还是淡水水体中,都有着微生物生长所必需
的营养,有着土壤所具备的条件。
二、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
1. 污染淡水
处于城镇等人口聚集地区的湖泊、河流等淡水。 108~109个/mL水 主要是一些能分解各种有机物的腐生菌,如芽孢杆菌、 生孢梭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粪链球菌等。有的甚至还
总大肠菌群(个/L)
粪大肠菌群(个/L) 细菌总数(个/mL)
总大肠菌群(个/L)
总大肠菌群(个/L) 粪大肠菌群(个/L) 粪大肠菌群(个/L) 总大肠菌群(个/L) 总大肠菌群(个/L)
Ⅰ~Ⅲ≤3
A类≤10000 A类≤2000 ≤10000
Ⅳ≤100
Ⅴ﹥100
≤5000 ≤500(贝类养殖水质) ≤10000 ≤700(贝类养殖水质)
如出现逆反现象,则应视为检验中的差错(有的食品有时可能出现逆反现
象,如酸性饮料等),不应作为检样计数报告的依据。
报告原则
例 次
不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10-1 10-2 10-3 两个稀释度 菌落数(个 菌落数之比 /mL) 报告方式(个 /mL)
1
2 3 4 5 6 7
1365
2760 2890 无法计数 27 无法计数 无法计数
1.仅1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在此范围时,则以该平均菌落数乘其稀释倍数报 告之。 2.若有2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时,则按两者的菌落总数之比来决 定,若比值小于2应报告两者的平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菌落总数。 3.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以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
三、水的细菌学检测
(一) 细菌总数测定
菌落总数——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 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 作用:判定水体被细菌污染的程度
基本操作一般包括:
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1、样品的处理和稀释
充分振摇或研磨
25g或25ml 检样
1:10稀释液。 225mL稀释液 含有玻璃珠的灭 菌玻璃瓶或乳钵 1ml 1ml 1ml
各种用途的水质标准
标准名称及标准编号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85 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 CJ3020-9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GB12941-91 农业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92 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89 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1997 项目 细菌总数(个/mL) 总大肠菌群(个/L) ≤100 ≤3 一级≤1000 二级≤10000 Ⅰ≤200 Ⅱ≤2000 Ⅲ≤10000 Ⅳ≤20000 Ⅴ≤40000 Ⅰ~Ⅲ≤100 Ⅳ≤1000 Ⅴ﹥1000 标准值
4、菌落总数报告方式
菌落数的报告,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菌落数在1~100时,按实 有数字报告,如大于100时,则报告前面两位有效数字,第三位数 按四舍五入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位,可用10的指数来表示。 固体检样以克(g)为单位报告,液体检样以毫升(mL)为单 位报告,表面涂擦则以平方厘米(cm2)报告。
数报告之。
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
释倍数报告之。 5.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则以最接近300或30的平均菌
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6.若所有的菌落数匀为“无法计数”时,应注明水样的最大稀释倍数。 7.在求同稀释度的平均数时,若其中1个平板上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 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若片状菌落约 为平板的一半,而另一半平板上菌落分布很均匀,则可按半平板上的菌落计数, 然后乘以2作为整个平板的菌落数。
总量。空气中尘埃含量越高,微生物的种类数量越多。
表4-2 不同条件下1m3空气的含菌量 条 畜舍 宿舍 城市街道 市区公园 海洋上空 北极(北纬80o) 件 数 20000 5000 200 1~2 0 量
1~2×106
三、空气微生物的卫生标准 室内空气污染的指标:>500~1000个/m3。 清洁程度 最清洁空气 清洁空气 普通空气 细菌总 数 清洁程度 3 (个/m ) 1~2 <30 31~125 临界环境 轻度污染 严重污染 细 菌 总 数 (个/m3) ~150 <300 >301
勿使吸管尖端伸入稀释液内,并且稀释液应充分振摇。
2、稀释样品的取样和倾注平皿 1.取样 25g或25ml 检样
1:10稀释液
225mL无菌水
1mL 每个稀释度 做两个平皿 1mL 1mL 1mL
1mL
1mL
1ml无菌水
9mL稀释液 1:100
1mL
9mL稀释液 1:1000
1mL
倾注平皿
将凉至 46℃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 约15ml,并转动平皿,混合均匀。
1000×为阳性结果的发酵管(瓶)的数目 为阴性结果的水样体积(mL)×全部水样体积(mL)

习:
如对一自来水厂出水进行检验,初发酵一般在10支小发酵管和两 支大发酵瓶内进行,复发酵在 5 支小发酵管内进行。以 300mL 进 行初发酵实验,其中100mL的水样2份(分状于2个大发酵瓶中), 10mL 水样 10 份,(分状于 10 支个小发酵管中)。实验结果: 100mL的2份水样为阴性结果,无大肠杆菌存在;10mL的水样中 有5份为阳性结果,存在大肠杆菌。则:
164
295 271 4650 11 305 无法计数
20
46 60 513 5 12 无法计数

1.6 2.2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