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嫩奥4号大豆双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嫩奥4号大豆双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112 2018, V ol.38, No.18农业与技术※种植与养殖嫩奥4号大豆双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韩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种子管理站,黑龙江哈尔滨 150500)摘 要:良种是大豆生产获得高产的前提,良法是获得较高收益的保证。

本文以极早熟新品种大豆嫩奥4号为良种,以45cm双行密植、合理耕翻、精细整地、农肥化肥配合施用、促控结合,避免倒伏等管理技术为良法,良种良法有机结合,形成嫩奥4号大豆45cm双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为黑龙江北部地区大豆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米黑龙江;北部;嫩奥4号;45cm;双行密植中图分类号:S56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932098几年来,在实际生产中,嫩奥4号大豆45cm双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该项技术充分将如下3个因素有机结合,突出了每个因素的优势。

充分利用了嫩奥4号大豆品种的自身特点;在选好良种的前提下,选择45cm双行密植栽培模式,充分发挥这种密植栽培模式的优点;该模式充分适应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上限等地区气候、地貌条件和当地百姓大豆的种植习惯。

3种因素相辅相成,取得了较好的推广效果。

1嫩奥4号大豆新品种嫩奥4号大豆是极早熟新品种,生育日数103d左右,需大于10℃活动积温2000℃左右,亚有限结荚,株高约80cm,百粒重21g左右。

2011—2012年区域试验产量2552.3kg/hm2,较对照品种华疆2号增产10.0%;在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嫩江县远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多个地方种子管理站的多年付出和努力下,该品种得到大力的推广应用,在黑龙江省适宜种植区域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在2017年,与该品种相关的“极早熟大豆新品种嫩奥4号选育和推广”项目获得了黑龙江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殊荣。

2适种区域生产环境嫩奥4号大豆新品种适宜种植区域气候有如下特点,作物生育期间有效积温低,基本处于第5积温带下限和第6积温带上限,≥10℃活动积温1900~2000℃;生育期短,霜降早,无霜期100d左右,低温早霜危害比较频繁。

黑龙江北部地区大豆高产配套技术

黑龙江北部地区大豆高产配套技术

草剂用量 ,采用多种除草剂混合使用的方法实现大 豆低成本 、 高效化除技术。 . 大豆生育期铲趟 2 3 , 叶出土时 , -次 子 进行第 1
次 中耕 ,~ 叶期 ( 叶除 草后 1 2 3复 茎 0天左 右 ) 行第 进3 Fra bibliotek子精选与 处理
在大豆种植 比例高 , 重迎茬现象严重地 区 , 应对 大豆种子进行包衣 , 缓解和减轻大豆病虫害发生。种
防治灰斑病可在大豆花荚期 ,采用 4 %多菌灵 0 胶悬剂 , 每公 顷用 量 1 . 克 , 水 4 0 60千 克 喷 5千 兑 5~ 0
雾 。防 治食 心虫 在 成 虫发 生 盛 期 ,用 8 %敌 敌 畏乳 0 油 , 公 顷用量 150 200毫升 制 成毒棍 , 4垄 1 每 0~ 0 每 行 , 5米 1 熏蒸 。或用 菊酯 类 的农药 , “ 夫 ” 每 根 如 功
黑河 2 7号 、 垦鉴 豆 2 5号 、 农 4 东 4号 等 大豆 良种 , 这 些 品 种平 均 含 油 率 在 2 .%以上 ,而 且增 产潜 力 较 1 5
大。
根据土壤墒情条件情况 以大豆苗前封闭灭草为 主, 苗后茎叶处理为辅 。为减轻除草剂药害 , 保证大
豆 安 全 生 长 , 选 择 安 全 、 效 的除 草 剂 , 减 少 除 应 高 并
豆 田单 产 突破 20千克 并不 难 。 0 微 肥 施用 量 按每 公 顷纯 氮 2 0千 克 ,五 氧化 二 磷 53 5 ~ 0千 克 , 化钾 2 一0千 克 的量 , 06 氧 O3 折合 成所 用 肥 料 的实 际用 量 。
5 密 植
结 合 黑龙 江 省北 部 纬度 高 、无 霜期 短 的 自然 气
养殖技术顾 问 2 1. 021

大豆大垄密植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大豆大垄密植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大豆大垄密植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大豆大垄密植采用110厘米或130厘米大垄,在110厘米垄上种植2或3行,130厘米垄上种植4或5行。

以大型机械秋整地、秋起大垄为基础,选择高产优质品种,配套测土配方分层施肥、精密播种、科学施药等技术集成组装,促进大豆高产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

(一)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1.品种选择。

根据生态区和市场需求,选择通过审定、熟期适宜的秆强耐密、高产、优质、抗病的品种,严格杜绝越区种植。

东部地区。

高产品种:合农76、黑农84(低洼易涝地块慎用)、垦豆43、垦丰16、东生7号、东生1号、合农69、绥农38、绥农44、北豆40;高蛋白品种:黑农48(低洼易涝地块慎用)、高油品种:黑农87、合丰55、垦豆38(低洼易涝地块慎用)、垦豆94、合农77等。

北部地区。

高产品种:合农95、黑河52、北豆42、华疆4号、北豆36、北兴1号、黑河35、龙垦3092、佳豆36;高蛋白品种:黑河43、金源55、昊疆2号、黑河45、圣豆43、北豆43、昊疆1号、黑科56、华疆2号、龙垦310;高油品种:北豆47、佳豆30等。

2.种子精选。

剔除病粒、虫食粒、杂质,种子纯度、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率不高于13.5%,达到良种标准。

3.种子处理。

精选后的种子播前须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

(1)使用多菌灵·克百威·福美双种衣剂拌种,在防治非疫霉型根腐病的同时防治地下害虫、早期蓟马、二条叶甲、根潜蝇,对发生的第一代大豆胞囊线虫有一定驱避作用。

(2)使用咯菌腈·精甲霜灵种衣剂拌种,防治根腐病。

(二)轮作与整地1.合理轮作。

实行“玉米→大豆”、“小麦→大豆”、“杂粮→大豆”、“经济作物→大豆”、“薯类→大豆”等合理轮作方式。

2.科学整地。

实施秋整地,秋深松、深翻。

无深松深翻基础地块,要秋深松深翻秋起垄,耕翻深度30厘米以上,深松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准;有深翻基础的地块要做到灭茬、镇压连续作业。

大庆市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大庆市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大庆市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1. 引言1.1 大豆种植概况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大庆市的主要农业种植品种之一。

大豆属于豆科植物,具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

大豆的种植历史悠久,栽培面积广泛,并且具有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因此受到农民和农业部门的重视。

在大庆市,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也在不断提高。

大庆市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给大豆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农民在种植大豆时,注重选用适合当地生长的品种,科学施肥、合理密植、及时浇水等措施,以保证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增加。

大豆产业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丰厚的经济收益,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大庆市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1.2 大豆在大庆市的重要性大豆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大庆市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大豆是我国居民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在大庆市,大豆的种植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还可以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大豆还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品种之一,对促进大庆市农业对外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大豆的种植对大庆市的农田生态环境具有积极影响。

大豆为作物轮作体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发生,促进土地的持续利用。

大豆的种植还可以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促进大庆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豆在大庆市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其种植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加强大豆种植的技术研究和推广,对于推动大庆市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大豆选种技术大豆选种技术是指在大庆市进行大豆种植时,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优质种子的一项重要技术。

选种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在大庆市种植大豆时,应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气候特点和种植季节等因素进行选种。

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品种。

大豆高产栽培方法技术 - 种植技术

大豆高产栽培方法技术 - 种植技术

大豆高产栽培方法技术-种植技术大豆是一种优质高含量的植物蛋白资源,它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的组成比例非常接近于肉类食品。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食物蛋白来源,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源和蛋白来源。

大豆在我国分布较广,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凡是有农作物栽培的地方,几乎都有大豆的栽培。

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大豆高产栽培方法技术。

一、栽培技术1.种子处理培育和选用适应性广、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强、纯度高、不带病虫害的大豆品种,保证为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光合效率高、叶片透光高、株型收敛的多花多荚高产良种,播前进行种子筛选和晾晒。

选种时要选粒大饱满、纯度高、不带病虫害的大豆种子。

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

采用药剂、根瘤菌拌种或种子包衣。

药剂拌种时,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以防治根腐病。

拌种随拌随播,处理后的种子不宜过夜。

2.培育壮苗足墒早播,提高播种质量,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使幼苗生长健壮,植株积累充分的养分,以供应花荚发育的需要,减少脱落。

夏播大豆多为麦收后抢时播种,早播对大豆产量影响显著,小麦收割后要及时播种,墒情不足时要进行灌溉播种。

推广机械条播,利于苗全、苗匀。

播深以5 cm为宜,播量45~75 kg/hm2。

一般采用宽窄性条播,行距40 cm,株距12~14 cm。

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

对土壤墒情差、抢墒播种的,出现较大垫片面积的缺苗,要及时补水补籽。

大豆3叶进行中耕灭茬,一般中耕2~3次,锄深度不超过3 cm。

大豆3~5叶时要进行间苗定苗,一般实行人工间苗,使大豆植株分布均匀。

间苗时拔除弱苗、病苗、小苗和杂株,单株留苗,留壮苗、好苗,保证苗全、苗齐、苗均、苗壮。

留苗密度早熟品种留苗22.5万~27.0万株/hm2;晚熟品种留苗18.0万~19.5万株/hm2。

3施肥根据大豆需肥特点,合理施肥,特别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

夏大豆一般是铁茬播种,以追肥为主。

高脂肪大豆黑农87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优质严选)

高脂肪大豆黑农87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优质严选)

高脂肪大豆黑农87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1 选育方法及经过黑农87大豆(原代号哈11-3646),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以合丰50为母本,用60Co-γ射线120Gy处理黑农44的M4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杂交与辐射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

2017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2 特征特性2.1 农艺性状表现高油大豆品种。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5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

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

株高90厘米左右,少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微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

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2克左右。

三年品种分析结果:蛋白质含量36.35%,脂肪含量23.19%。

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中抗灰斑病。

2.2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054.7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6.2%;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斤产量2942.0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0.5%。

3 栽培技术3.1 地块选择,精细整地应选择中等或中上等肥力的平川地草甸土地块前茬最好是玉米、杂粮,条件不允许时可选迎茬或重茬一年的大豆地块,不宜选用土壤肥力太低和低洼易涝的耕地。

要严格按照农机田间作业技术标准,进行秋深松旋耕或秋深翻耙地并达到待播状态。

深松、旋耕、灭茬、深翻、耙地都要在秋季进行,不宜进行春翻、深松整地作业。

旋后耕层土壤无大坷垃,地面平整,无漏耕和拖堆,达到播种状态。

3.2 药剂拌种,?m时播种种子精选后用大豆种衣剂提前进行拌种包衣,用以防治大豆根腐病和根潜蝇。

为了保证播种质量和确保苗全、苗匀、苗壮,在播种时期上,以地表面5cm处的土壤地温稳定通过7~8℃时为标准,我县一般控制在5月5日~5月15日之间进行播种,这个时期播种可充分利用4月份返浆期的土壤水分,并躲过5月中旬土壤水分干旱阶段,确保大豆在5月25日前出齐苗,做到秋霜春防。

黑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黑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4 、 施肥 来自、黑豆 的特征特性
除施足基 肥外 , 苗高 2 0厘米 时追施壮 苗肥 , 每亩 人畜粪水 8 — 1 0担 , 或尿 素 2 - 3 公斤 。 结合第一次 中耕除草。 苗高 3 3 厘米 时
摘掉顶芽 , 以促 进多分枝 , 为增加豆荚 量打基础 。花蕾初现时 , 施

黑大豆生育期 1 3 0天左 右 , 株高 9 0厘米 , 茎粗 0 . 8 —1 厘米 ,
为 3 - 4 粒荚, 百粒重 3 5 — 3 8克。 抗病力极强 , 成熟 时青枝绿 叶。 一 般亩产 1 2 5 — 1 5 0 公斤 , 高产地块可突破 4 0 0公斤。 二、 黑豆的栽 培技术
( 一) 选 地 整 地
天内, 用 乙草胺 2 0 0克兑 水 4 0公斤进行 土壤封 闭处理 , 杀死 杂
草幼芽 。 6 、 灌水 黑大豆对水分要求非常敏感 , 在开花期遇干旱要 及时灌水 , 以促 进籽粒饱满 , 增 加产 量。
7 、 病 虫 害 防治
种植黑大 豆宜选择 土壤肥力 中等 以上 的不重茬 、不 迎茬的 地块 。 黑豆忌涝喜干爽 , 土壤要肥 沃 、 疏松 、 平整 、 排灌水 方便 。 整 地细碎松软 , 起 畦宽 4 — 4 . 5尺 , 畦沟宽 0 . 8尺 , 深0 . 5尺 , 以利涝时 能排 , 旱 时能灌 。 ( 二) 选种和拌菌
大豆对养分 的需求 , 提高产量 。 5 、 中耕除草 黑大豆与普通大 豆一样 为中耕 作物 ,一般通 常中耕松土二
到三次 , 及时 间苗 、 定苗是保 证均苗壮苗 的有 效措 施。播种 后三
株呈扇形 , 花 多荚 密 , 单株有效荚 1 5 0 — 1 6 0个 , 最多达 3 0 0个 ; 多

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大豆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大豆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距误 差± c 垄辐 误差 ± c 2 m、 3 m。垄 体 压实后 垄 沟 到垄 台 的高 度为 1 c 垄 高误 差 为+ c 达 到播 种状 态 。 8 m. 2 m,
药 剂拌 种 : 防治 大豆 根腐 病 可用 5 %多 菌灵 或 5 %多 0 0 福 克合 剂按 种子 量 的 03 -%进 行拌 种
微 肥 及 菌肥 拌 种 硼 钼微 肥 拌 种 每 h 2 2 0 m 用 0g
2 施 肥
底 肥 提 倡 以优质 农 家 肥 为 主 .每 h 2 1 m 以 m 施 53
上。 结合 整 地 一次 施 人 。化 肥作 种 肥 实行 测 土 配 方施
肥 。 般 土 壤 肥 力 , h z 肥 量 为 纯 氮 3 ~ 6 g 五 一 每 m施 5 4k 、
及 7 1 c 处 。 忌种 肥 同位 , -4m 切 以免烧 种 。在 大 豆初 花
时 . 先拌 种 , 要 阴干 后再 进 行 种子 包 衣 , 同时必 须 保 证
菌肥 的 生物 活性 不受影 响
期 每 h 2 尿 素 1 k .加 磷 酸 二 氢 钾 1 k .溶 于 m用 0g .g 5
垦 鉴豆 2 8等 ;第 四积 温 带 主栽 黑 河 3 8号 、黑 河 4 3
号、 黑河 5 2号 、 鉴 豆 2 、 垦 8 垦鉴 豆 2 、 豆 l 7北 0号 、 北
豆 1 等 ; 五 积 温带 主栽 黑 河 4 4号 第 5号 、 华疆 4号 、 黑 河3 9号 、 河 5 黑 O号 、 农 4 东 9号 等 ; 六 积 温带 主栽 第
溶于 4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中, 0k 热 全溶 后 与种子 拌匀 , 加 阴干后 播 稍
种 生 物钾 肥 拌 种 按 菌液 与豆 种 15 :0的 比例 进 行 拌 种 . 干后播 种 。微 肥 、 阴 菌肥 拌种 和种 子包 衣 同时应 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1

实用技术

3.4浇水、追肥、除草待出苗80%
时可浇齐苗水,然
后浅锄保湿,促苗早发

10~15d
后视墒情酌情浇水,伏

天降大雨要及时排水,雨后和浇水后及时浅中耕。开
花期进行第
1次追肥,每667m2施硫酸钾15kg

尿素

15kg,7月上旬进行第2次追肥,施尿素7~10kg

从现

蕾开始,可进行叶面追肥,每隔
10d喷1次0.2%
的磷

酸二氢钾和
0.3%
磷酸二铵

3.5病虫防治可用70%的甲基托布津或75%
的百
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防治叶斑病和炭疽病。注意

防治山药叶蜂

4
收刨
进入12月份,一般茎叶开始发黄枯死、块茎充分
肥大,即可开始收获块茎。先将支架及茎蔓一齐拔起

接着抖落茎蔓上的零余子并收集起来,然后即可收刨
茎块。但是为了补充淡季市场的需要,也可在生长盛期
的中期收刨,这时收刨的块茎虽然未充分长大,但是价
格较高,经济效益高。总之,从
1
月份到新芽萌发前,一

定要收刨处理完,否则薯蓣发芽后会影响品质,商品价
值大大降低

(收稿日期:
2010-10-25

根据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水、肥、气、热等自然条
件,其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以高产品种为核心,以改善土壤耕作为基础,以平衡施
肥、防治病虫草害为保证的栽培技术

1
选地与整地
大豆对土壤类型适应性较强,但疏松肥沃的土壤
更适宜高产。重茬或迎茬会导致大豆病虫害加重,前
茬大豆残留分泌物会抑制大豆植株生长,致使植株生
长畸形,品质和产量显著降低。因此要求选择生茬地
或轮作
3
年以上的地块种植大豆。前茬最好是禾本科

作物,如高粱、玉米等

整地前要保证底墒,结合整地施足底肥。中等肥
力土壤每
667m2施用有机肥2000kg、磷酸二铵15kg

或氮磷钾复合肥
20kg

2
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2.1选种要求选择发芽率不低于95%

纯度不低于

97%、净度不低于98%、含水率不高于13%
、无病斑、

虫孔的种子

2.2
种子处理将选好的种子采用药剂、微肥、植物
生长调节剂等拌种(闷种),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审定
登记的大豆种子包衣剂处理

3
深层施肥
深层施肥是指把肥料施于播种部位的种子以下

使肥料与种子分开,以防止烧种、烧苗,充分发挥肥效

促进根系生长,利于根瘤固氮,满足大豆生长发育过程
中对养分的需求

3.1机械深施肥在一般平川岗地,肥施于种侧下4~
5cm
,化肥用量可以调节。

每667m2施磷酸二铵20kg以

上时,可分层施入,上层种肥深度
5~7cm

施肥量占

1/3;底肥深度10~16cm,施肥量占2/3

3.2
破垄夹肥或老沟深施肥在没有耕翻的原茬地

用犁破开原垄台,施入有机肥料或化肥后,再合回原垄

破茬深度在
18cm
左右。要注意随破随施肥、随合垄

随镇压,以保住底墒。在原茬地除茬后,也可以原垄沟
用砉趟
1次,深度15cm
左右,把有机肥或化肥滤施于


(原)
垄沟内,然后用大犁在原垄上破茬掏墒合成新

垄,使原垄沟变成新垄台,镇压,防止跑墒

3.3
翻前施底肥在春翻或伏秋翻的地块,作物收
后,把发酵好的有机肥均匀地撒施于地表,然后用耙将
肥料耙入土中,粪、土充分混合后进行深翻起垄

4
实施精细播种
4.1
播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垄上双行精量点
播;垄上等量穴播;“三垄”栽培法,即应用联合播种机
进行垄上双条播,深松、分层施肥等各项作业一次完成

此法适用于平原地区的低湿地以及水分好的低洼地;“两
垄一沟”栽培法,即在
70cm的垄作基础上,每隔1
垄在

垄沟增加
1行苗带,大行距140cm,小行距35cm

垄台

穴距离
15~18cm,每穴留苗3~4株,垄沟穴距20~

黑龙江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郑学
(黑龙江省绥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靠山区域站,152200)

㊣㊣㊣㊣㊣㊣㊣㊣㊣㊣㊣㊣㊣㊣㊣㊣㊣㊣㊣㊣㊣㊣㊣㊣㊣㊣㊣㊣㊣㊣㊣㊣㊣㊣㊣㊣㊣㊣㊣㊣㊣㊣㊣㊣㊣㊣㊣㊣

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