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带天线设计

合集下载

微带天线的优化与设计

微带天线的优化与设计
peet ad cs d rsn d dsus . e n i e

A e e r i v hl it s sa temn e a wv m ds io r s m b dl g o s e tt o its f e e eo mc si c h y l i e n u re l a u c a o f rtp in a h b i r at ns r et . r u, fc ni oat ns i r s . n naip s e A a lt e i c s n naa n e e e s n d s s th i e e f e e e e r ca d e
产 口
从于 l陶瓷共烧(o Tm e te fe Cr i技术, 低A Lw pru C - d a c e a r oi e m ) r 利用LC 材}和 1 TC z 一 } 艺, 设计 r 一个 } _ 作于2G z 1 1 微带大线阵,少 9H 的 6 6 x 亡 利用金属过孔技术提高微带人线队
s b tae u srt.


A a da o C U e s e b ap i S ( ae pi ) n u io g t l P t i a d pln M pc m p g t hi e t r e f i s e m v y y g s a n e q n h c t e ds n o mc siat ns h E m dl ca e st cr -t g d t ei s io r n na T e oewt or gi , u eii qari g f r tp e . M i h s r h v f n u ac d e t f co ad cvy dl ue a ca e dli S t hi eT e gs u t n t ai m ea s s r m e n e n u. r e ad ni n h e t o r d o s o s M c q e h a n n cir o apctn o S t hi e d cs d rea plaos M n u a i us . ti f i i f e q r s e c e

右旋圆极化矩形微带天线设计

右旋圆极化矩形微带天线设计

右旋圆极化矩形微带天线设计一、引言大多数情况下,矩形微带天线工作于线极化模式,但是通过采用特殊的馈电机制及对微带贴片的处理,它也可以工作于圆极化和椭圆极化模式。

圆极化的关键是激励起两个极化方式相互正交的线极化波,当这两个模式的线极化波幅度相等,且相位相差90度时,就能得到圆极化的辐射。

矩形微带天线获得圆极化特性的馈电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单点馈电,另一种是正交馈电。

本文采用单点馈电。

我们知道,当同轴线的馈电点位于辐射贴片的对角线位置时,可以激发TM10和TM01两个模式,这两个模式的电场方向相互垂直。

在设计中,我们让辐射贴片的长度L和宽度W相等,这样激发的TM10和TM01两个模式的频率相同,强度相等,而且两个模式的电场相位差为零。

若辐射贴片的谐振长度为Lc,我们微调谐振长度略偏离谐振,即一边的长度为L1,另一边的长度为W1,且L1>W1,这样前者对应一个容抗Y1=G-jB,后者对应一个感抗Y2=G+jB,只要调整L1和W1的值,使得每一组的电抗分量等于阻抗的实数部分,及B=G,则两阻抗大小相等,相位分别为-45度和+45度,这样就满足了圆极化的条件,从而构成了圆极化的微带天线。

其极化旋向取决于馈电点接入位置,当馈电点在如图1-1的A点时,产生右旋圆极化;当馈电点在图1-1的B 点时,产生左旋圆极化波。

图1-1 单馈点圆极化矩形微带天线结构二、结构设计设计微带天线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介质基片,假设介质的介电常数为εr,对于工作频率为f的矩形微带天线,可以用如下的公式估算辐射贴片的宽度:21212-+=)ε(fcW r(1)其中,c是光速。

辐射贴片的长度一把取为2cλ,其中cλ是介质内的导波波长,考虑到边缘缩短效应后,实际的辐射贴片长度为:LfcLe∆-=22ε(2)其中,eε是有效介电常数,L∆是等效辐射缝隙长度,它们可以分别用下式计算,即为:211212121-+-++=)(wh r r e εεε).)(.().)(.(.8025802640304120+-++=∆h w h w L e e εε对于同轴馈电的微带贴片天线,在确定了贴片长度L 和宽度W 之后,还需要确定同轴线馈点的位置,馈电的位置会影响输入阻抗,通常要求是50Ω阻抗匹配。

Vivaldi基于CST的超宽带微带天线设计

Vivaldi基于CST的超宽带微带天线设计

---------------------------------------------------------------范文最新推荐------------------------------------------------------ Vivaldi基于CST的超宽带微带天线设计摘要天线,在任何无线电系统组成中,都是必不可少的组件。

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天线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超宽带技术是当今最具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

其具有许多窄带系统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高数据速率、低系统成本和抗多径效应,抗干扰性强、频谱覆盖范围广、距离分辨率高、对现有系统干扰小等。

由于无线电的应用频段被不断地扩展,进而促进了超宽带电磁学的产生。

在超宽带频段内,时域特性的研究表明,时域电磁波是人类非常重要的资源,作为超宽带无线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超宽带天线的研究也因此变得相当有意义。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关于超宽带微带天线的设计。

首先1/ 30介绍了天线及微带天线的基本理论,然后重点研究了超宽带天线,Vivaldi天线,详细分析设计了Vivaldi天线的传统模型,以及改进模型,并利用CST STUDIO SUITE 2010软件仿真,分析了Vivaldi天线可以使用的工作频率范围、性能以及尺寸等。

5558关键词天线,超宽带,CST,Vivaldi天线毕业设计说明书外文摘要TitleTheCST-basedUltra-WidebandMicrostrip AntennaDesignAbstractAntenna, in the composed of any radio system, are essential componen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adi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antenna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various fields.---------------------------------------------------------------范文最新推荐------------------------------------------------------The ultra-wideband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competitive and promising technologies. It has many incomparable advantages of narrowband systems, such as: high data rate, low system cost and the effect of anti-multipath, strong interference, a wide range of the spectrum covering , high resolution, small interference to existing systems.4.1.2 超宽带天线设计的难点134.1.3 扩展天线带宽的方法134.1.4 超宽带天线类型确定144.2 vavildi天线理论154.2.1 Vivaldi天线国内外应用情况154.2.2 Vivaldi天线类型163/ 304.3传统vavildi天线的仿真设计174.3.1传统Vivaldi天线结构模型174.3.2微带线-槽线馈电式Vivaldi天线设计174.3.3微带线-槽线馈电式Vivaldi天线仿真结果及分析244.4对拓Vivaldi天线的仿真设计264.4.1对拓Vivaldi天线结构原理264.4.2对拓Vivaldi天线尺寸的确定274.4.3对拓Vivaldi天线仿真结果及分析29结束语34致谢35---------------------------------------------------------------范文最新推荐------------------------------------------------------ 参考文献361.绪论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无论是军事通信还是民用通信系统,不仅要求高质量地传输语言、文字、图像、数据等信息,而且要求设备宽带化、小型化、共用化。

基于近零折射率超材料的微带天线的设计和研究

基于近零折射率超材料的微带天线的设计和研究

基于近零折射率超材料的微带天线的设计和研究一、近零折射率超材料的魔力说起“近零折射率”,你或许会觉得有点抽象,甚至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可以让光或电磁波在传播时,变得像“傻傻的”一样,不太按照常理来走的材料。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奇?简单点说,当光线穿过这种材料时,它的传播速度和方向可以跟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普通材料完全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它叫“近零折射率”了,因为折射率接近于零,光波的行为简直可以说是被“解放”了。

这种特性在很多领域都有潜力,特别是在无线通信和微波天线的设计上。

而微带天线呢,大家可能会想,这个是不是就跟你家电视机、手机上用的天线差不多?其实它们是同一个家族的,差别就在于微带天线是专门设计来处理高频信号的,它们体积小、轻巧,广泛应用在现代通信系统中。

你要知道,随着技术的发展,微带天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比如说,要有更高的性能、更好的方向性、还有更小的体积。

传统的微带天线虽然已经够聪明了,但总觉得还可以更聪明一点。

这个时候,近零折射率的超材料就来了,简直是微带天线的“超级英雄”。

二、近零折射率超材料与微带天线的结合你可能会问了,为什么不直接用普通材料来做天线呢?其实普通材料的折射率固定了,光线或者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方向就容易被限制。

尤其是当我们在高频通信中要求更快、更强的信号时,这种限制就暴露了出来。

而近零折射率超材料能带来“超乎常规”的传输能力,电磁波在它里面穿行时,就好像“腾云驾雾”,没那么容易被干扰。

更有意思的是,这种材料还可以控制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和方式,帮助微带天线更好地接收和发送信号。

想象一下,我们把这种超材料融入微带天线,简直是给天线加装了一个“高科技大脑”。

这种天线不仅能够提高信号的接收能力,而且还能在特定方向上集中能量,让信号传播得更远、更清晰。

你可能不知道,微带天线的工作频率通常是很高的,所以它对材料的要求也特别严格。

传统材料往往处理不了这么高频的信号,结果就是信号质量不稳定、甚至衰减得特别快。

小型化超宽带叶型微带单极子天线设计

小型化超宽带叶型微带单极子天线设计

现代电子技术Modern Electronics TechniqueJul.2023Vol.46No.142023年7月15日第46卷第14期0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向大容量、高速率方向发展的无线通信技术成为了该领域的主要目标[1‐2]。

作为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模块,超宽带[3‐4](UWB )天线可以极大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频谱效率和工作带宽范围,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有三维结构的倒锥天线,结构对称性高,能够实现43∶1的阻抗带宽[5],但是其体积大,馈电结构稳定性差。

因此,具有低成本、易小型化及易加工等优势的微带单极子天线,逐渐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焦点[6]。

基于印刷电路板(PCB )的微带单极子天线,在贴片上采用分形结构,比如六边型[7]、雪花型[8]或者勋章型[9]等,增加贴片的周长来提升带宽。

相比于线形结构,圆形结构周长更大,且对称性高,带宽更宽。

文献[10]中,利用椭圆型辐射贴片实现了24.1∶1的宽带阻抗匹配。

DOI :10.16652/j.issn.1004‐373x.2023.14.001引用格式:李想,曹建银,姚晨阳,等.小型化超宽带叶型微带单极子天线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23,46(14):1‐6.小型化超宽带叶型微带单极子天线设计李想1,3,曹建银2,姚晨阳2,3,丁振东2,王昊2,3,陶诗飞2(1.电磁空间认知与智能控制技术实验室,北京100191;2.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10094;3.南湖实验室,浙江嘉兴314002)摘要:针对目前超宽带(UWB )微带单极子天线带宽较窄以及尺寸较大等缺点,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共面波导(CPW )馈电的小型化超宽带微带单极子天线。

该天线由叶型的辐射贴片(其上挖去3个圆形贴片)、梯形地板和环形三叉戟共面馈电组成,可实现1~18GHz 的超宽带频率覆盖。

使用HFSS 软件对天线的结构和尺寸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的天线尺寸仅为40mm×75mm×0.5mm 。

一种小型化双频微带缝隙天线的设计

一种小型化双频微带缝隙天线的设计
r ■q — l 】
ne,I EEE Tr a ns.A n t e n na Pr op a g. ,vo 1 .51, n o.8, P P: 1
图 6缝隙宽度影响 曲线 2 . 4 s t u b的 角度 t h e t a
本 文 中 的微 带 线 是 按 照 5 0 Q的传 输 线 设 计 , 经 理 论 计 算 其
谢拥军, 刘 莹等. H F S S原理与工程 应用 【 I . 科 学出版社,
20 09
刘学观, 郭辉萍 . 微波技术与天线. 第 2版 【 M】 . 西安 电子科
技 大学 出版 社 , 2 0 0 7 黄 玉兰 , AD S 射 频 电路 设 计基 础 与 典 型应 用 [ M】 . 人 民邮 电 出版 社 , 2 0 1 0
信息通信

孵 器
钱少伟 : 一种 小型化双频微带缝隙天线的设计
∞ 赫
最终得 到所设计 的 WL AN 天线的主要尺寸参数如 下表
所示 。
参数 W S l 8 x p l s t r i p 数值 3 5 am r 2 4 am r 7 m m 8 . 3 am r 1 . 7 m m 1 2 . 5 m m 6 m m
天线完全可 以工作在 2 . 4 G Hz 和5 . 2 GH z ,可 以应用于无线局
域网8 0 2 . 1 l b ( 2 . 4 —2 . 4 8 G Hz ) 和8 0 2 . 1 l a ( 5 . 1 5 0 —5 . 3 5 0 GH z ) 的
系统中。另外, 该天线体积较小 , 并且制作简单 , 适合应用在 笔 记本计算机 、 无线路 由器等移动终端上 , 所 以有较 好的实用
S S 发生 0 . 1 mm级别的改变时高频 频点会产 生百 2 0 0 MHz 以上 的移动。如图 6所示 ,S S 越 大低 频的频点包括匹配 程度 都没 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 而高频点却发 生剧 烈的变化 。S S每增加 0 . 1 mm 高频 点右移大概 2 0 0 MH z , 且匹配程度逐渐变差 。

超宽带微带天线的仿真与设计

超宽带微带天线的仿真与设计

超宽带微带天线的仿真与设计摘要:天线是无线电系统组成中必需的组件,它是接收以及辐射无线电波的装置。

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技术是一种近几年发展迅速的无线通信技术,也被叫做UWB技术。

它通过接收和发送极窄的脉冲来完成数据的传输,并且信号的带宽达到了GHz级别。

本文在阐述相关理论基础上,从一款天线入手,经过加载缝隙或者开槽设计了一种通过微带线馈电的超宽带天线。

通过使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对天线仿真,得到天线的S11、VSWR、极化方向图等参数。

并且验证了该天线覆盖的频段满足超宽带天线的设计要求。

关键字:超宽带技术;微带天线;仿真1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线通信领域也随之快速发展。

无线频谱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人们对通信系统要求却日益增加。

因此,将可用频带拓宽就变得十分重要,而UWB技术的各种特性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对超宽带天线的研究就变得非常有意义。

最初出现的超宽带无线电技术可以追溯到1960年左右,它当时主要是被应用于雷达检测、精确定位等其他领域,并不像当前的超宽带无线电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在通信领域。

美国国防部于1989年首次使用“超宽带”这个术语。

1992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通过了一项议案。

该项议案重新定义了“超宽带”,并将3.1GHz到10.6GHz间的频段分配给了通信系统使用,允许了“超宽带”技术进入民用领域。

在此之前,该技术只有军方才能使用。

超宽带的定义方式分为绝对带宽和相对带宽两种,公式如下绝对带宽:BW=(1.1)相对带宽:(1.2)与分别表示-10dB带宽的上、下截止频率。

2基础理论概述2.1超宽带天线的性能参数下面介绍能够表征超宽带天线的一些常用性能参数,例如带宽、增益、极化等。

极化:天线的极化通俗来说指的天线工作时电流前进的方向,主要可以分为线极化和圆极化两种。

带宽:天线工作时所对应的频率范围就是天线的带宽。

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分别是输入阻抗带宽、方向图带宽和相对带宽。

微带天线的hfss仿真设计实验内容

微带天线的hfss仿真设计实验内容

微带天线的hfss仿真设计实验内容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微带天线的hfss仿真设计实验内容该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文档下载说明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微带天线的hfss仿真设计实验内容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微带天线是一种常见且实用的天线类型,在无线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带天线设计
天线大体可分为线天线和口径天线两类。 移动通信用的VHF、UHF天线,大多是以对称振
子为基础而发展的各种型式的线天线,卫星地面站接收卫星信号大多用抛物面天线(口径
天线)。

天线的特征与天线的形状、大小及构成材料有关。天线的大小一般以天线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波长l来计量。
因为工作于波长l = 2m的长为1m的偶极子天线的辐射特性与工作于波长l = 2cm的长为1cm的偶极子天线是相
同的。 与天线方向性有关参数:方向性函数或方向图 离开天线一定距离处,描述天线辐射的电磁场强度在空
间的相对分布的数学表达式,称为天线的方向性函数; 把方向性函数用图形表示出来,就是方向图。 最大辐
射波束通常称为方向图的主瓣。主瓣旁边的几个小的波束叫旁瓣。 为了方便对各种天线的方向图进行比较,就
需要规定一些表示方向图特性的参数,这些参数有:

1.天线增益G(或方向性GD)、波束宽度(或主瓣宽度)、旁瓣电平等。
2.天线效率
3.极化特性
4.频带宽度
5.输入阻抗
天线增益是在波阵面某一给定方向天线辐射强度的量度。它是被研究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的辐射强度与被研究
天线具有同等输入功率的各向同性天线在同一点所产生的最大辐射强度之比。

天线方向性GD与天线增益G类似但与天线增益定义略有不同。
因为天线总有损耗,天线辐射功率比馈入功率总要小一些,所以天线增益总要比天线方向性小一些。
理想天线能把全部馈入天线的功率限制在某一立体角ΩB内辐射出去,且在ΩB立体角内均匀分布。这种情况
下天线增益与天线方向性相等。

理想的天线辐射波束立体角ΩB及波束宽度θB

实际天线的辐射功率有时并不限制在一个波束中,在一个波束内也非均匀分布。在波束中心辐射强度最大,偏
离波束中心,辐射强度减小。辐射强度减小到3db时的立体角即定义为ΩB。波束宽度θB与立体角ΩB关系为

旁瓣电平
旁瓣电平是指主瓣最近且电平最高的。第一旁瓣电平,一般以分贝表示。方向图的旁瓣区一般是不需要辐射的
区域,其电平应尽可能的低。

天线效率ηA定义为:

式中,Pi为输入功率;P1为欧姆损耗;PΣ为辐射功率。
天线的辐射电阻RΣ用来度量天线辐射功率的能力,它是一个虚拟的量,定义如下:设有一个电阻RΣ,当通过
它的电流等于天线上的最大电流时,其损耗的功率就等于辐射功率。显然,辐射电阻越大,天线的辐射能力越
强。由上述定义得辐射电阻与辐射功率的关系为

即辐射电阻为
仿照引入辐射电阻的办法,损耗电阻R1为
将上述两式代入效率公式,得天线效率为
可见,要提高天线效率,应尽可能提高RΣ,降低R1。
极化特性是指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电场矢量的方向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按天线所辐射的电场的极化形式,可
将天线分为线极化天线、圆极化天线和椭圆极化天线。线极化又可分为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
化都可分为左旋和右旋。

输入阻抗与电压驻波比: 天线的输入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才能使天线获得最大功率。 当天线工作频
率偏离设计频率时,天线与传输线的匹配变坏,致使传输线上电压驻波比增大,天线效率降低。因此在实际应
用中,还引入电压驻波比参数,并且驻波比不能大于某一规定值。

天线的电参数都与频率有关,当工作频率偏离设计频率时,往往要引起天线参数的变化。当工作频率变化时,
天线的有关电参数不应超出规定的范围,这一频率范围称为频带宽度,简称为天线的带宽。

多数天线具有互易性,即天线在发射模式和接收模式具有相同的方向性。 如果一给定天线工作在发射模式,A
方向辐射电磁波的能力比B方向强100倍,那末该天线工作于接收模式时,接收A方向辐射来的电磁波灵敏度
比B方向也强100倍。

如果所观测点离开波源很远、很远,波源可近似为点源。从点源辐射的波其波阵面是球面。因为观测点离开点
源很远很远,在观察者所在的局部区域,其波阵面可近似为平面,当作平面波处理。符合这一条件的场通常称
为远区场。

在天线很多应用场合,远区场的假设都是成立的。远区场假设为我们分析研究天线辐射的场带来很大方便。这
里所谓很远很远都是以波长来计量的。

同常规的微波天线相比,微带天线具有一些优点。因而,在大约从100MHz到50GHz的宽频带上获得了大量的
应用。与通常的微波天线相比,微带天线的一些主要优点是:

o 重量轻、体积小、剖面薄的平面结构,可以做成共形天线;
o 制造成本低,易于大量生产;
o 可以做得很薄,因此,不扰动装载的宇宙飞船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o 无需作大的变动,天线就能很容易地装在导弹、火箭和卫星上;
o 天线的散射截面较小;
o 稍稍改变馈电位置就可以获得线极化和圆极化(左旋和右旋);
o 比较容易制成双频率工作的天线;
o 不需要背腔;
o 微带天线适合于组合式设计(固体器件,如振荡器、放大器、可变衰减器、开关、调制器、混
频器、移相器等可以直接加到天线基片上);
o 馈线和匹配网络可以和天线结构同时制作。

但是,与通常的微波天线相比,微带天线也有一些缺点:
o 频带窄;
o 有损耗,因而增益较低;
o 大多数微带天线只向半空间辐射;
o 最大增益实际上受限制(约为20dB);
o 馈线与辐射元之间的隔离差;
o 端射性能差;
o 可能存在表面波;
o 功率容量较低。

但是有一些办法可以减小某些缺点。例如,只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特别注意就可抑制或消除表面波。
在许多实际设计中,微带天线的优点远远超过它的缺点。在一些显要的系统中已经应用微带天线的有:
– 移动通信;
– 卫星通讯;
– 多普勒及其它雷达;
– 无线电测高计;
– 指挥和控制系统;
– 导弹遥测;
– 武器信管;
– 便携装置;
– 环境检测仪表和遥感;
– 复杂天线中的馈电单元;
– 卫星导航接收机;
– 生物医学辐射器。

这些绝没有列全,随着对微带天线应用可能性认识的提高,微带天线的应用场合将继续增多。
微微带天线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微带贴片天线、微带行波天线和微带缝隙天线。
微带贴片天线
微带贴片天线(MPA)是由介质基片、在基片一面上有任意平面几何形状的导电贴片和基片另一面上的地板所
构成。实际上,能计算其辐射特性的贴片图形是有限的。

图3-3 实际使用的各种微带天线图形
图3-4 微带天线其它可能的几何图形
微带行波天线(MTA)是由基片、在基片一面上的链形周期结构或普通的长TEM波传输线(也维持一个TE模)
和基片另一面上的地板组成。TEM波传输线的末端接匹配负载,当天线上维持行波时,可从天线结构设计上使
主波束位于从边射到端射的任意方向
图3-5 微带行波天线
微带缝隙天线由微带馈线和开在地板上的缝隙组成。缝隙可以是矩形(宽的或窄的),圆形或环形。

图3-6 微带缝隙天线
大多数微带天线只在介质基片的一面上有辐射单元,因此,可以用微带天线或同轴线馈电。
因为天线输入阻抗不等于通常的50传输线阻抗,所以需要匹配。匹配可由适当选择馈电的位置来做到。但是,
馈电的位置也影响辐射特性。
图3-7 微带线馈电的天线 图3-9 同轴馈电的微带天线
中心微带馈电和偏心微带馈电。馈电点的位置也决定激励那种模式。
当天线元的尺寸确定以后,可按下法进行匹配:先将中心馈电天线的贴片同50的馈线一起光刻,测量输入阻
抗并设计出匹配变阻器;再在天线元与馈线之间接入该匹配变阻器,重新做成天线。另外,如果天线的几何图
形只维持主模,则微带馈线可偏向一边以得到良好的匹配。

特定的天线模可用许多方法激励。如果场沿矩形贴片的宽度变化,则当馈线沿宽度移动时,输入阻抗随之而变,
从而提供了一种阻抗匹配的简单办法。馈电位置的改变,使得馈线和天线之间的耦合改变,因而使谐振频率产
生一个小的漂移,而辐射方向图仍然保持不变。不过,稍加改变贴片尺寸或者天线尺寸,可补偿谐振频率的漂
移。

对于微带馈电,用惠更斯原理可以把馈源模拟为贴在磁壁上沿z方向的电流带。在薄的微带线中,除了馈线的
极邻近区域外,在贴片边界上的任何地方,这个电流都很小。在理想的情况下,可假定馈源是一个恒定电流的
均匀电流带,如图3-8所示。边缘效应要求电流带的宽度等于馈线的有效宽度,馈线
对微带天线输入阻抗的
影响表现为增加了一个感抗分量,此感抗可以由电流带的尺寸来计算。
各种同轴激励示于图3-。在所有的情况中,同轴插座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背面,而同轴线内导体接在天线导体
上。对指定的模,同轴插座的位置可由经验去找,以便产生最好的匹配。使用N型同轴插座的典型微带天线示
于图3-9中。

根据惠更斯原理,同轴馈电可以用一个由底面流向顶面的电流圆柱带来模拟。这个电流在地板上被环状磁流带
圈起来,同轴线在地板上的开口则用电壁闭合。如果忽略磁流的贡献,并假定电流在圆柱上是均匀的,则可进
一步简化。简化到最理想的情况是,取出电流圆柱,用一电流带代替,类似微带馈电的情况。该带可认为是圆
柱的中心轴,沿宽度方向铺开并具有等效宽度的均匀电流带,对于给定的馈电点和场模式,等效宽度可以根据
计算与测量所得的阻抗轨迹一致性经验地确定。一旦这个参数确定了,它就可以用在除馈电点在贴片边缘上以
外的任何馈电位置和任何频率。当馈电点在贴片边缘上时,可以认为,在贴片边缘上的边缘场使等效馈电宽度
不同于它在天线内部时的值。在矩形天线中,等效宽度为同轴馈线内径的五倍时,可给出良好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