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绪论

合集下载

第01章 绪论

第01章 绪论

■ 过程系统仿真 奥伦定义:仿真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活动。通过对模型的试验以达到 研究系统的目的,或用模型对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过程。
“系统、模型、仿真”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系统是研究的对 象,模型是系统的抽象,是仿真的桥梁,试验是仿真的手段。
2020年3月30日星期一
Process System Principle
A
B
B
(d)反馈连接 图1-2 单元的连接方式(2)
A
B
C
D
E
图1-3 复杂系统
2020年3月30日星期一
Process System Principle
7
过程系统概念
过程系统
根据输出的时间行为分类: 基于系统输出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可分为: ① 连续系统; ② 间歇系统; ③ 拟连续系统。
2020年3月30日星期一
Process System Principle
返 回18
Process System Principle
16
实际系统 数学建模与形式化
图1-7 系统仿真的一般过程
修改数学模型
仿真建模
修改仿真模型
程序设计
程序修改
模型运行
Y
合理
N
N
程序问题
Y N
仿真模型
Y 数学模型
仿真实验
仿真结果处理
课程研究内容及方法
结论
《化工原理》是一门应用性课程,通过各有关过程的研究回答工业 应用中提出的问题:
12
课程研究内容及方法
研究内容
基础理论: 1、动量传递过程(单相或多相流动)---- 动量传递理论(速度) 2、热量传递过程 ---- 热量传递理论(温度) 3、物质传递过程 ---- 质量传递理论(浓度) 单元操作: 1、动量传递过程:流体输送、沉降、过滤等; 2、热量传递过程:加热、冷却和蒸发等; 3、物质传递过程:吸收、精馏、萃取、干燥等。

01仪器分析绪论

01仪器分析绪论

绪论
2、选择性 选择性好。 选择性 3、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容易实现自 自 动化。 动化 4、相对误差较大。 5、需要价格比较昂贵的专用仪器。
绪论
三:仪器分析的应用
除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之外,还可用于物质的 结构、价态和状态分析,表面微区和薄层分 析,化学反应有关参数的测定以及微其他学 科尤其是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提供有用的化学信息 生命科学 不仅是分析测试方法,而且是强有力的科研 手段 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3S+2A,??) 发展方向( 发展方向 ,??)
质谱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 色谱分析法 分析仪器联用技术 热分析法 光分析法
绪论
光学分析法:光谱法和非光谱法
光谱法:检测光谱的波长和强度
紫外- 原子发射法、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紫外- 紫外 可见法、红外法、核磁共振法、X射线荧光法、分 可见法、红外法、核磁共振法 子荧光法、分子磷光法、化学发光法、激光拉曼法 等
非光谱法:测量某些光波性质的变化
折射法、干涉法、旋光法、X射线衍射法、电子衍 射法等
绪论 分子光谱 原子光谱 紫外可见法 原子吸收法 光分析法 核磁法 红外法
原子发射法 荧光法
绪论
电化学分析法
电参数不同,分为: 电导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 电解与库仑分析法、 伏安法和极谱法等
绪论
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分类
仪器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
绪论
主要内容 定义 特点 应用 分类 发展趋势
绪论
分析化学:测量与表征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化学品质的科学
待测组分的化学、物理、物化、生化或生物 性质,进行定性、定量、阐明结构或进行化 学研究。 化学分析法:
经典分析化学,基于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溶液理论 溶液理论, 溶液理论 主要用于物质成分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第01章 绪论

第01章 绪论
23
第二节 管理研究
两个难点
管理者的形象思维
具体的形象信息的特点
个别性 细节性 生动性
2011级研究生课程 《管理研究方法》
管理者依赖形象信息完成本职工作
在信息方面:需要口语信息 在用人方面:员工形象 在决策方面:直观决策,定性决策
管理者离不开形象思维,发现、辨识和解决各类涉 及管理者行为的管理问题,重在运用形象思维进行 个性分析而难以用科学方法抽象出共性
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逻辑思维:处理抽象的概念信息,应用于科学研究 形象思维:处理具体的形象信息,应用于思辨研究 定性研究逐步向定量研究发展和深化(综合集成)
17
第一节 科学及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学科定位频谱
2011级研究生课程 《管理研究方法》
讨论:管理科学学科属于哪类?
18
第一节 科学及科学研究
目的是综合集成计算机的高性能和人的智慧,促进从定性的、不全面的感性认识到 综合定量的理性认识的飞跃。在综合集成法中,专家,数据、信息、知识和计算机 三者构成了一个巨型智能系统。
12
第一节 科学及科学研究
科学
科学与非科学
2011级研究生课程 《管理研究方法》
科学的标准:按照研究的方法加以区分,应用观察、 调查和试验等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得到的知识为科学, 而没有应用观察、调查和试验等研究方法得到的知 识则不是科学。
24
第二节 管理研究
两个难点
管理情景context
2011级研究生课程 《管理研究方法》
自然科学研究“文本”或“本体”,只研究系统 (对象)的主体,按一定边界将本体和环境分离开 来 管理研究无法将系统本体和环境隔离处理
环境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孕 育 期 ( 1956年前) 形 成 期 ( 1956-1970年) 暗 淡 期 ( 1966-1974年) 知识应用期 ( 1970-1988年) 集成发展期 ( 1986年至今)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孕 育 期 ( 1956年前)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创立了演绎法。他提出的三段论至今仍然是演绎推理的 最基本出发点。
AI的严格定义依赖于对智能的定义,即要定义人工智能,首先应该定义智能;但 智能本身也还无严格定义。
一般解释:人工智能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在机器(计算机)上实现的智能,或称机 器智能、计算机智能。
1.1.1 人工智能的定义
知识与智能 知识 人们通过体验、学习或联想而知晓的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包括事实、
能理论框架,使人工智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的AI研究
1981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在长沙艰难成立,其后长期得不到国内科技界的认同,只能 挂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直到2004年,才得以“返祖归宗”,挂靠到中国科 学技术协会。
1985年前,人工智能在西方国家得到重视和发展,而在苏联却受到批判;我国人工智 能也与“特异功能”一起受到质疑,人工智能学科群专著不能公开出版。
(表处理语言)。 1961年,明斯基发表了“走向人工智能的步骤”的论文,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1965年,鲁宾逊提出了归结(消解)原理。费根鲍姆开发第一个专家系统DENDRAL,
用于质谱仪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暗 淡 期 ( 1966-1974年)
由于一些人工智能研究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盲目乐观,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 和成果做出了过高的预言,而这些语言的失败,给人工智能的声誉造成重大伤害。 当时的人工智能主要存在下列三个局限性:

《绪论(课件)》课件

《绪论(课件)》课件
绪论与后续课程相互关联 ,共同构成完整的课程体 系,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知 识。
02
绪论的主要内容
绪论的背景和历史
绪论的起源
介绍绪论学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阐述其 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
绪论的演变
分析绪论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变 化和转折点,以及推动这些变化的因素。
绪论的现状
介绍绪论学科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最新进展 ,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价值。
技术进步与应用
关注新技术、新方法在绪 论领域的应用,展望其在 未来可能带来的变革和影 响。
跨学科融合
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 融合对于绪论发展的重要 性,探讨多学科视角下的 研究新趋势。
对学习绪论的建议和期望
培养问题意识
鼓励学习者积极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01
02
03
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 括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 学习目标,有助于提高学 习效率和效果。
注重理解
学习绪论时,应注重理解 基本概念用到实际情 境中,加深理解和记忆, 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习绪论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一
实践结果和讨论
结果
学生需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结论并撰写实验报告。
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结果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经验,加深对绪论课程理论知识 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5
绪论的总结和展望
绪论的总结
绪论的定义与作用
绪论是学术著作的开头部分,用 于阐述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方法等,对于整篇论文起到引导
绪论内容抽象,难以理解。
解决方法

01绪论

01绪论

计算机接口技术的发展
外围设备的发展
– – – – – – – – – – – – – – – 纸带,键盘,鼠标, 纸带,键盘,鼠标,扫描仪 打印机, 打印机,显示器 网络设备 ………………… 简单的系统总线 局部总线 AGP( AGP(最先进的图形系统接口 ) 北桥,南桥,MCH, 北桥,南桥,MCH,ICH CPU集成的 CPU集成的MCH 集成的MCH 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微控制器. 单片机) 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微控制器.(单片机) 高速缓存L1-L2高速缓存L1-L2-L3 外设接口发展:USB,1394,SCSI,EPP/ECP,硬盘CACHE,SATA, RS232C,RS485, 外设接口发展:USB,1394,SCSI,EPP/ECP,硬盘CACHE,SATA,I2C,RS232C,RS485, LVDS,CAN, Profibus, LVDS,CAN, Profibus, PnP APU(辅助处理器单元 APU(辅助处理器单元 ),GPU(图形处理器单元 ) (NVidia) NVidia) …………………….
硬件接口发展
内存
CPU
内存接口
数据总线 地址总线 控制总线 智能仪器接口 通讯接口 过程控制接口 数字量输入输出接口
数字仪表: 数字仪表: 终端: 传感器驱动器: 数字外设: 终端: 传感器驱动器 : 数字外设: 如:数字式波 如:传真机 如:测力仪 打印机, 如:打印机,磁 器,数字万用表 Modem 电机驱动电源 盘记录仪, 盘记录仪,显示 器等
新发展与划分方法:SSI MSI LSI VLSI ULSI
智能机,神经网络计算机,光计算机,生物计算机
INTEL发展史 INTEL发展史
Intel公司是微处理器工业的龙头老大,它不仅开创了微处理器这一给计 算机业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的产品,而且一直为全球的绝大多数微型计算机 提供"芯脏". Intel公司是1968年7月18日哥登摩尔(Gordon Moore)和集 成电路的发明者鲍勃诺伊斯(Bob Noyce)共同创立的.俩人曾是当时集成电 路主要制造商——Fairchild半导体公司创始人中的两位成员.Intel公司创 立后不久,Fairchild公司的另一成员——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也加入 了创业者的行列.Intel公司开始只生产计算机存储芯片,这一新产品开始取 代当时普遍使用的由小磁线圈组成的体积较大的同类产品.但真正成就Intel 事业的产品开发始于1969年.当时,一家名叫Busicom的日本公司要求Intel 为它的一种新型计算器设计一种集2300只晶体管于单一硅片,具有通用性能 的芯片.1971年,Intel公司推出了第一个商品化的微处理器,含有2300个晶 体管的4004,时钟频率为 1 MHz,平均指令执行时间为20s.这是第一代4 位微处理器的标志 4004,8008,8080,8088,8086,80286,80386,80486,PENTIUM,PII,PIII,P4, 4004,8008,8080,8088,8086,80286,80386,80486,PENTIUM,PII,PIII,P4, ITANIUM1, XEON等 ITANIUM1,2,XEON等

有机化学第1章绪论ppt课件

有机化学第1章绪论ppt课件

04
有机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有机化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药物合成
通过有机化学方法合成药 物,如抗生素、抗癌药物 等。
药物分析
利用有机化学原理和技术 对药物进行质量控制和纯 度检测。
药物设计
基于有机化学知识,设计 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药物 分子结构。
有机化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农药合成
通过有机化学方法合成农药,用 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有机化学第1章绪论 ppt课件
• 绪论 •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 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与机理 • 有机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 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目录
01
绪论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01
02
03
04
05
碳氢化合物
含氧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
生命有机体中的 有机化合物
研究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烷烃、烯烃、炔烃等的结 构、性质和合成方法。
取代反应
有机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 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 应。
氧化反应
有机物得氧或失氢的反应。
还原反应
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
链锁反应
链引发、链传递和链终止三个阶段组 成。
离子型反应
自由基型反应
共价键发生均裂时,成键电子平均分 配给两个碎片,都产生单电子的碎片 (自由基),再由自由基与试剂之间 进行的反应。
命名
采用系统命名法,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 构特点和官能团类型进行命名,包括俗 名、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等。
03
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与机理
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
加成反应
发生在有双键或叁键的物质中。 加成反应后,重键打开,原来重 键两端的原子各连上一个新基团。

数理方程 - 01 - 数理方程绪论

数理方程 - 01 - 数理方程绪论
201653041总结泛定方程初始条件边界条件dirichletneumannrobin201653042kuhuback第四节定解问题的叠加原理我们考虑一般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其中abc为常数f为已知函数且则上述方程可以简写为201653043ijijbucu的解则对任意的常数c在求解区域上是一致收敛的并对自变皆可逐项微分两次则u也是该齐次方程的解即lu0其中c是非齐次方程lu根据叠加原理我们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一些简单的定解问题进行求解
2015/10/13
11
通解(一般解)
• 一般来讲,一阶偏微分方程的解依赖一个任意函数, 二阶方程依赖两个任意函数。 • 通解或一般解:m 阶偏微分方程的解如果包含有 m 个任意函数。 • 注意:这 m 个函数不能合并,如 f + g 其实就相当于 一个任意函数。
2015/10/13
12

• 求 tuxt 2ux 2 xt 的通解
M1

M2 d

O
x
x+x
x
2015/10/13
15
受力分析
3. 惯性力:
▫ 惯性会使物体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倾向,若是以该 物体为参照物,看起来就仿佛有一股方向相反的力作 用在该物体上,故称之为惯性力:F = -ma。 每点的质量为 dm ( x)dx ,每点的加速度为 a utt , 所有点求和得到积分,即惯性力为
2 ▫ 设 v ux ,则化为 vt v 2 x t
▫ 视 x 为参数,则为关于 v 的一阶常微分方程,
2 2 dt dt 2 2 3 t t ▫ 由求解公式可得 v e 2 xe dt G( x) t G ( x) xt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美学学科的历史,是于18世纪至 19世纪的欧洲逐步建立起来的。
❖ 年轻——学科建构历史只有100多年的 历史。
❖ 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
哲学——美学——音乐美学
美学
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它也叫艺 术哲学。
古老:2500多年的历史 年轻:18世纪中叶
“美学”
1735年,[德]鲍姆嘉通,《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
音乐美学在美学中的地位
❖ 美学 ❖ 依据研究对象可分为:生活美学与艺术
美学; ❖ 依据理论与应用的区别,又可分为:理
论美学与应用美学; ❖ 结论:音乐美学属于应用型艺术美学。
音乐美学在音乐学中的位置
❖ 音乐学——对音乐进行理论研究的总称,分为三 类:
❖ 1、系统音乐学(Systematic Musicology)
关,具体而言,跟知识结构、艺术感 知、对待传统哲学美学的态度都有关 系;
1、知识结构
❖ 合理的知识结构,并不是要求样样精通,有 的学问需要精通,有的只要基本通,有的应 该了解一些常识。
❖ 手表坏了一个零件,就不走了; ❖ 系统论:整体决定部分,部分也制约整体; ❖ 许多学音乐的人非常用功,可是到了一定时
关于音乐功能的研究
关于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
关于音乐美与审美的研究
六、关于考试
第一章 音乐的感性材料
什么是音乐的感性材料?
感性材料:指的是构成 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 为我们的感官所接收。
我们的耳朵接收到的是 音乐的声音,因此音乐 的感性材料是音响,它 是音乐的物质材料,也 是音乐美之所在。
一、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属性
期不进步了,进入“高原地带”; ❖ 钢琴比赛上,你的技术一流,但未必胜过对
作品的理解和表现比你强的选手;
2、艺术感知
❖ 从艺术感知的角度来看,一切艺术实践都需 要美学修养这个基本条件。一切生理正常的 人感知声音的自然属性的感知是生理感知, 能够体会音乐意味的才叫艺术感知。
❖ 阿萨菲耶夫《音调论》:“他在听,但没有 听到”;
❖ 要想探讨基本属性,必须搞清楚音乐的声音 与其它声音的区别。
❖ 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 ❖ 第一种日常音 ❖ 第二种人的声音,简称语音 ❖ 第三种音乐音
再来看看不同的声音在我们日常生活 中的作用:
❖ 日常音: ❖ 1、是视觉的伴随现象,许多场合只具有从属
的性质;
❖ 2、一般日常音的表现 力都很弱小;
❖ 费这么大的力气建立一个学科,有什么 必要呢?
❖ 国外学生自谋生路,艺术院校首先重视 艺术理论、美学理论基础教学,有利于 思维统领技术学习,有利于发挥艺术创 造性,有利于毕业后闯出一条生路。
音乐专业的误区
国内重视技术轻视理论学习相当严重: 有人认为只要学好了技术,不需要什
么理论,就能成功。事实并非如此。 一个学音乐的人成功与否跟多种因素有
❖ 音乐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的历史; ❖ 乐音——单声部——复调——和声——
曲式
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属性
❖ 辨析
❖ 1、有些作曲家不费吹灰之力,莫扎特《费加 罗婚礼》仅用六周;
❖ 2、音乐中的自然因素也不能抹杀音乐的创造 性属性;
美国先锋派的音乐作品加进了大量的非自然的声 音。
❖ 结论:若孤立看这些声音,是自然音,但加进 作品,有了作曲家的主观创造性功能及意图。
——第一次使用“美学”:希腊词语“埃斯特惕卡” (Aesthetics)
[德]莱布尼兹
精神世界 知:逻辑学 真
情:?
意:伦理学 善
鲍姆嘉通
情:美学

1750年,以“埃斯特惕卡”命名《美学》第一 卷
——“美学”这一术语流行开来。
音乐美学在我国建设历史
• 我国近代史上,最早从学科理论体系的 角度介绍音乐美学的是蔡元培。
四、研究方法
1、主要研究方法
◎哲学:自上而下的研究,从抽象思考联系 到音乐实际;
◎音乐学:自下而上的研究,从音乐分析上 升到哲学思考;
2、其它研究方法
◎ 心理学方法◎社会学人类学 方法◎现代新 方法
五、音乐美学研究课题
关于音乐本质的研究 关于音乐本体的研究
关于音乐实践的研究:音乐创作、欣赏; 音乐表演再创作等
自然科学研究:音响物理学、音乐生理学、音乐 技术理论
精神科学研究:音乐美学
社会科学研究:音乐社会学
心理学研究:音乐心理学
❖ 2、历史音乐学(Historical Musicology) ❖ 3、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或比较音
乐学
三、研究 音乐美学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学音乐美学
音乐美学
绪论
一、音乐美学学科的建构历史
❖ 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 古老——音乐美学的思想,自从音乐产生以
来就开始了对它的认识和思考。 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乐教论”(兴于诗,
立于礼,成于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自然论”(大音希声、
天籁地籁人籁” 嵇康《声无哀乐论》 蔡仲德《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史》
我们生活中的声音除了自然音之外, 还有语音,语音的特点是什么?
❖ 3、具有指示发音体 的作用。
音响与自然音的区别
❖ 1、音响与任何感觉对象相比,它所起 是主要作用;
❖ 2、音响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 3、音响不指示发音体; ❖ 4、音响是人创造出来的,是经过选择
而形成的。
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属性
❖ 一、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 比较)
❖ 所谓创造性是对自然、现实存在基础上 的突破:
❖ 南京艺术学院培养研究生的经验:读研前后 判若两人,本人的看法是学了音乐美学提高 了艺术感知力
3、对待传统哲学美学的态度
❖ 对以往的哲学、美学的成果,我们的基本态 度是: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 恩格斯: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 “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必须后 天学习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还没别 的手段。”
• 20世纪50年代,传自苏联、东欧的音乐 美学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思想影响深远;
• 真正起步是在1978年后,至今不过20 多年的历史。
二、音乐美学的 学科性质
什么是音乐美学
❖ 音乐美学是美学和音乐学的交叉学科,是研 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 理论学科。它特别把音乐的本质与特性、音 乐的形式与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 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与审美作为自己的研 究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