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及二级预防

心脏康复及二级预防
心脏康复及二级预防

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

丁荣晶

循证医学时代的到来和冠心病血运重建技术的发展,使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显著改善,死亡率已呈下降趋势。但在我国,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趋势仍然严峻,患病年轻化,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快速攀升,心血管疾病带病生存人数不断增加,这些患者不仅劳动能力下降,而且需更多医疗服务维护,给家庭和国家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和劳动力损失。如何使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尽可能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使患者活得有尊严,避免心血管事件再发、反复住院和英年早逝,更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是临床医学目前最值得研究的话题之一。国外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控制经验可我们借鉴。20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结束了有史以来的最大经济危机,冠心病及其它心血管疾病开始在人群中“泛滥”,开始了与心血管疾病的斗争,到1980年代后期,美国冠心病死亡率较1960年代下降50%。人们逐渐认识到通过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并不能有效持久改善心血管病患者预后,通过综合干预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帮助患者培养保持健康的行为习惯,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坚持循证药物治疗,可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在延长患者的寿命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这就是现代心脏康复的精髓。

关于心脏康复的发展,西方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数据,建立了很多康复模式。大量临床研究证据显示,心脏康复能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降低再发冠状动脉事件风险和反复住院率,降低医疗费用,延长健康寿命。欧洲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均将心脏康复列为心血管疾病治疗中最高级别I级推荐。

国内心脏康复发展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由于人们对心脏康复缺乏重视,而且心脏康复专业性强,流程相对复杂,存在一定操作风险,康复模式与肢体康复完全不同,经过30年发展后,仍处于早期阶段,心脏康复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肢体康复,90%的医院没有开展心脏康复。而同期,日本、美国、欧洲各国都已认识到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价值,均将心脏康复纳入医疗保险范畴,实现了三级医院-社区-家庭的心脏康复体系。为了促进我国心脏康复工作开展,提高我国心血管防控水平,本篇讨论心脏康复发展历史及演变、心脏康复内容及模式以及我国心脏康复发展存在的问题等。

心脏康复发展历史及演变

一、心脏康复发展历史

最早的心脏康复主要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1912年,美国Herrick医生描述了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并制订医嘱要求心肌梗死患者绝对卧床2个月,理由是避免体力活动导致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心力衰竭、心脏破裂和心源性猝死。30年代后期,Mallory医生及其助手描述了心肌梗死的病理学演变,指出冠状动脉发生闭塞后心肌从最初缺血坏死到形成稳定的瘢痕需6周时间,进一步强化了当时临床盛行的心肌梗死后严格卧床6-8周的常规。临床医生普遍认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日夜看护,任何动作都由护士帮助,避免患者自发用力及活动。长达半个世纪这种规定被大多数专科医生谨小慎微遵守。心肌梗死患者做任何费力的活动都受到长时间限制,甚至无限期延长,心肌梗死患者想恢复正常工作的机会非常渺茫。医学的进步同人类社会的进步遵循同样规律,需不断对已公认的问题提出挑战,进行深入研究,并不断修正。在心肌梗死长期卧床治疗盛行的年代,少数医生对上述认识提出了挑战。20世纪30年代Redwood、Rosing和Epstein发现,延长卧床时间会导致体力减退、步行时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血栓栓塞、肺活量下降、负氮平衡和治愈时间延迟。而体力活动可使心率减慢、收缩压下降,并增加氧利用和身体耐力。

20世纪40年代后期大量文献对延长卧床效果提出质疑。Levin和Lown建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椅子疗法”,即在心肌梗死后第1天让患者坐在椅子上1~2小时,其生理基础在于,下肢下垂导致静脉回流减少,减少每搏输出量及心脏做功。今天看来这一解释并不准确,用坐位的方法并不能减轻心脏做功量,实际上坐位耗氧量比卧位稍大,但这种耗氧量增加可被早期活动的益处所抵消,因此仍可说,Levin和Lown在临床实践中的变革不仅放宽了心肌梗死患者绝对卧床时间,而且启动了心脏康复的新纪元。

1944年,Dock证实坐位较卧位的心脏获益来自避免长期卧床导致血栓栓塞、肌肉萎缩、骨密度降低、胃肠功能紊乱、泌尿道并发症和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他建议患者使用床边便桶,但应减少用力、避免瓦氏(Valsalva)动作。20世纪50年代,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活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概念雏形初现。Newman及其同事将早期活动定义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第4周,每天2次,每次2~5分钟散步活动。1956年,Brunmer等让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后2周内开始早期活动。1961年,Cain报告了心肌梗死早期实施活动计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时专科医生已逐渐认识到,没有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活动不仅无害,而且在预防卧床并发症方面有益。Boyle、Hutter和Bloch等的对照试验也证实,梗死早期活动计划对心绞痛、再梗死、心力衰竭或死亡事件无明显影响。1964年,鉴于心肌梗死后康复治疗取得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了心血管病康复专家委员会,肯定了心脏康复疗法。1973年,Wenger研究小组总结了住院期间心脏康复方案,首次发表了以运动疗法为主的急性心肌梗死康复14步疗程,主要在住院患者中实施,即I期心脏康复(住院期康复)。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14天,有较充足的时间按照I期康复程序,逐渐增加体力活动量,以达到能适应出院后的体力活动的需求。1982年该方案经美国心脏协会审定,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标准化治疗的一部分。

与Mallory医生描述的心肌梗死病理学演变观点相一致的现代概念是心肌梗死后的心肌重构。由于心肌梗死和非梗死组织的重构,推测不适当的体力活动可能加剧室壁瘤形成。Jugdutt 等回顾分析发现,实行高强度运动训练的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确实容易出现室壁瘤形成,而适度体力活动仍使心肌梗死患者获益。1993年Gianuzzi等报道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前壁心肌梗死后1-2个月内出现左心衰竭的患者左室容易发展成为局限性或全心扩大,而运动训练对这种左心功能损害没有影响。随后有系列研究证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适当强度的运动训练临床获益且安全。因此,对于没有急性并发症的心肌梗死患者,即使是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也可从体力训练受益,而对左室大小和形态没有额外不良影响。

二、心脏康复模式的演变

随时间推移,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技术不断提高,心肌梗死住院时间逐渐缩短,从70年代中期平均住院14天到80年代的10天,到21世纪初无并发症的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时间缩短为4-5天。住院时间缩短使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期间14步疗程不能逐步按计划完成,这就需临床医生适应目前心肌梗死治疗需要,重新设计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患者的心脏康复计划,建立完善的出院患者家庭、医院或社区规范的康复计划愈加必要。出院后的多种康复计划始于1960年代中期,实际是I期康复的直接延续。Hellerstein等开创了院外心脏康复的先河,提出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在严格的医疗监测下运动训练,通过连续心电监测和运动监管保证运动康复安全和有效,此即目前的II期康复。随后以健身房和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计划开始流行,接受过II期康复的患者可在健身房或社区康复,最初医生志愿为患者监护,并证明这种方式安全有效,成为目前III期康复的雏形。1980年代危险分层概念得到广泛应用,家庭康复计划得以推广,使低危患者可直接参与社区或家庭康复,即III期康复。

目前心脏康复的标准模式包括:院内I期康复、院外监护下II期康复和社区家庭III期康复。第I期(院内康复期)

为住院期的冠心病患者提供康复和预防服务。本期康复目标是: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日常生

活能力及运动能力的恢复,增加患者自信心,减少心理痛苦,减少再住院;避免卧床带来的不利影响(如运动耐量减退、低血容量、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提醒戒烟并为Ⅱ期康复提供全面完整的病情信息和准备。

(二)第Ⅱ期(院外早期康复或门诊康复期)

一般在出院后1~6个月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2~5周常规进行。与第Ⅰ期康复不同,除患者评估、患者教育、日常活动指导和心理支持外,这期康复计划增加了每周3~5次心电、血压监护下的中等强度运动,包括有氧代谢运动、抗阻运动及柔韧性训练。每次持续30~90 min,共3个月左右。推荐运动康复次数为36次,不低于25次。因目前我国冠心病患者住院时间控制在平均7 d左右,因此I期康复时间有限,Ⅱ期康复为冠心病康复的核心阶段,既是Ⅰ期康复的延续,也是Ⅲ期康复的基础。

(三)第Ⅲ期(院外长期康复):也称社区或家庭康复期

为心血管事件1年后的院外患者提供预防和康复服务。是第Ⅱ期康复的延续。这个时期,部分患者已恢复到可重新工作和恢复日常活动。为减少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强化生活方式改变,进一步的运动康复是必要的。此期的关键是维持已形成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运动的指导应因人而异,低危患者的运动康复无需医学监护,仍为中危或高危患者的运动康复中仍需医学监护。对患者的评估十分重要,低危患者及部分中危患者可进入Ⅲ期康复,高危患者及部分中危患者应转上级医院继续康复。纠正危险因素和心理社会支持仍需继续。

虽然目前临床上仍在沿用标准的心脏康复程序:院内I期康复、院外监护下II期康复和社区家庭III期心脏康复。心脏疾病的社区和家庭康复已引起国际上的重视。一些学者认为多数心脏病患者可在社区水平得到良好康复。目前已积累的丰富资料证实,低危患者在社区和家庭康复运动安全有效。家庭康复的优点是易操作,节省患者费用和时间,依从性好,缺点是对安全性有一定顾虑。目前研究显示,只要认真选择好适应证人群,安全性可得到保证。鉴于我国心脏康复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医院没有心脏康复运动和监护设备,为促进我国心脏康复的发展,家庭康复不失为一种值得借鉴的模式。值得提出的是,我国社区家庭康复模式还没有规范的研究证据,国外的家庭康复计划由护士定期到家中访视,每4-6周到医院由医生做一次评估。而我国,大医院的护士也没有时间到家中访视患者。社区医生和护士有可能担当起这个角色,但如何和大医院协调,共同制定患者的康复处方,社区医护人员如何接受培训,是否需要康复师资质,以及参加家庭康复人群的适应证,如何制定社区和家庭康复运动处方,如何保证安全性,如何监控和评估患者,随访计划和执行人员等均需进一步研究。

现代心脏康复的内涵及演变

1980年代以前,心脏康复的核心以运动训练为主,其目的主要在于恢复及提高患者的功能能力,减少卧床并发症和长期体力活动不足导致的体能下降,减少残疾,促使患者重返工作和社会角色。19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多次召开心血管病专家会议,讨论心脏康复发展。提出以下观点:1、体力活动仅是心脏康复的一部分,2、心脏康复是二级预防的一部分,3、非心血管因素如心理、社会和职业因素,在康复的获益中占重要地位。1980年代以后,流行病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研究进展,冠心病的发病机制逐渐清晰,其发生和发展取决于多种危险因素,包括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年龄、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体力活动缺乏等。1981年,WHO发表预防冠心病复发和进展的声明:大量的冠心病死亡发生在那些已患冠心病人群中,采取措施预防冠心病病理过程的进展有助于显著减少总体相关死亡率。一次心脏事件后,患者的远期预后受到各种危险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危险因素持续存在,将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持续发展,采取预防措施非常必要,二级预防的概

念提出并获得重视。

运动康复可改善心血管预后已得到研究证实,但纳入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治疗(即二级预防)是否可进一步改善预后不明确。1979年Kallio等研究证实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综合康复可减少冠状动脉危险因素,降低心源性猝死风险。1980年代末期O’Connor和Oldridge等分别发表文章,共纳入4000余例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心脏康复治疗患者随访3年,结果显示总的心源性死亡率下降约25%,减少因心脏病再次入院风险。接受综合心脏康复的患者死亡率低于接受单纯运动康复的患者。1990年Hedback等报道综合心脏康复在降低CABG术后多种危险因素有效。随后,1994年,Haskell等报道SCRIP(the Stanford Coronary Risk Intervention Project)研究结果,采用综合心脏康复方案,包括营养调整、减轻体重、降脂、戒烟、运动指导,明显降低康复组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上述研究结论支持WHO提出的观点以及冠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即心脏康复不仅仅是运动康复,应包括减少危险因素、改变不健康饮食习惯、改善心理适应性以及戒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此综合心脏康复理念获得认可。早期心脏康复如今已逐渐演变为既包含康复(恢复和提高患者的功能能力),也包含预防(预防疾病再发和死亡)的双重含义的现代心脏康复。2004年美国心肺康复协会推出《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第四版)》,为前三版《心脏康复指南》(分别出版于1991、1995和1999年)的更新,反映出心脏康复由单纯康复演变为康复与预防结合的过程。2013年中国康复学会心血管病康复委员会颁布《冠心病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明确心脏康复的具体内容包括:1、生活方式的改变:主要包括指导患者戒烟、合理饮食、科学的运动以及睡眠管理。2、双心健康:注重患者心脏功能康复和心理健康的恢复。3、循证用药:冠心病的康复必须建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指南循证规范用药是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4、生活质量的评估:生活质量的评估也是心脏康复的组成部分。冠心病康复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尽可能恢复到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生活质量水平。5、职业康复。冠心病康复的最终目标是使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患者病后能不能回归社会,继续从事他以前的工作或病后力所能及的工作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应指导和帮助患者回归家庭,重返社会。

体力活动减少,出现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促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心脏康复是防治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心脏康复不仅局限于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逐渐扩大至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制定针对高危患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肥胖、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综合管理。近年研究显示,以运动疗法为基础的心脏康复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老龄化现象加剧,老年人常合并多系统功能障碍如心、肺、脑、骨骼和肌肉病变。要求心脏康复医生有能力处理多系统疾病,帮助他们回归社会。

第三章我国开展心脏康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心力衰竭和高血压)患病人数2.3亿,不仅急性发病人数逐年增加,而且年轻化趋势明显,PCI的患者数量也持续增加,2008年约18.2万,比2007年增长26%,2011年高达34万。面对众多的心血管病急性发病患者和数十万PCI后患者,目前我们重点关注发病急性期的抢救与治疗,对于发病前的预防以及发病后的康复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导致大量发病后患者得不到进一步的医学指导,从而反复发病、反复住院,重复冠状动脉造影与血运重建,医疗开支不堪重负。因此,心脏康复/二级预防在

中国势在必行。

第四章心脏康复适应证的拓宽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I期康复训练有医师的监督、在心电图监护下完成,运动的安全性得到系统保证。随着医疗器械的进步,运动监护设备更加完善,使得中、高危的患者同样可在监测下接受运动训练,甚至不需住院康复治疗。1983年,Aleshin首先开展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康复。1984年,Hellerstein报告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冠心病患者接受心脏康复训练。

虽然心脏康复最初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计,但随着医疗技术进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率明显增加,带病生存人数增多,心力衰竭发病率逐年增加,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持续下降,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以及使用左室辅助装置的患者增加,这些患者均可从心脏康复中获益。

埋藏式心脏起博除颤器(ICD)的研制及成功用于临床,使一些致命的或潜在致命性心律失常得到控制,减少了心源性猝死的发生。这些患者在植入ICD前后均存在生活质量下降及躯体功能下降问题,均在心脏康复中从运动和心理社会学的支持中受益。

在我国,虽然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在下降,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群不断扩大,这部分患者同时合并冠心病的比例也很高,虽然瓣膜病手术与CABG手术患者相比仅是小部分,但冠状动脉与瓣膜联合手术的数量在增加。

心脏康复的益处有大量临床研究证据支持。20世纪80年代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明,心脏康复能够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全因死亡率8%~37%和心血管死亡率7%~38%;另有大量研究证实稳定性心绞痛、CABG、PCI、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置换或修复术后以及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可从心脏康复项目中获益。大量研究还显示心脏康复能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进程,降低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和住院率,接受心脏康复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年内猝死风险降低45%。

因此,心脏康复的适应证逐步拓宽,除心肌梗死以外,稳定性心绞痛、CABG/PCI、心源性猝死存活患者,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瓣膜心脏病术后及心脏移植术后的患者,均可从心脏康复程序中获益。

心脏康复的禁忌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IV级,未控制的持续心动过速,严重有症状的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狭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严重肺动脉高压,静息收缩压>200mmHg 或静息舒张压>110mmHg,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血栓性静脉炎,体循环或肺循环栓塞。目前对上述列出的心脏康复禁忌临床情况是否真成为禁忌症,有学者提出质疑,如心功能IV 级的患者,有学者进行了极低强度运动康复训练,包括低强度肌肉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发现仍然可临床获益,且有很好的安全性。因此,对上述规定为心脏康复禁忌证的人群,很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心脏康复模式。

第五章心脏康复的危险分层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活动的益处和安全性得到肯定后,对冠心病患者运动的顾虑减轻。患者住院时间逐渐缩短,出院后的康复方案也逐渐形成(即Ⅱ期和Ⅲ期心脏康复)。此时的心脏康复,仍以运动训练为核心,对运动安全性考虑仍处于重要位置。1975年Abraham等报道,心肌梗死早期有心绞痛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从心脏康复中获益,但再发心脏事件和死亡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患者,因此,建议推迟这部分患者的活动时间,待病情稳定后在密切监护下逐渐进行适宜活动。1970年代后期,提出运动危险分层的概念。

进行危险评估使用哪些因素,哪种评估模式可有效区分不同危险度患者,危险分层对临床有何指导意义,1980年代进行了大量研究。1985年,Krone等报道,出院前心电图运动试验

有助于识别可能发生缺血性事件患者。出院前低水平的运动试验对于预测再发事件风险比梗死后6周进行的亚极量运动试验更准确。1980年代初期Starling等研究显示,不能完成早期低水平运动评估的心肌梗死患者再发心肌缺血或梗死的风险非常高,近期死亡率20%以上;Krone等研究显示能顺利完成低水平运动试验的患者再发心肌缺血或梗死的风险明显低,死亡率在10%以下。1980年代,Dwyer E等根据不同亚组患者特点设计的康复程序进行康复,结果显示改善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至此,危险分层的概念逐渐得到重视。1983年,DeBusk等开始倡导危险分层,提出根据心脏病患者发病后的临床表现、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室晚电位、运动试验及放射性核素心肌断层显像等对心肌损害范围、左室功能、残存心肌缺血以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程度的评价,将患者分层低、中、高危险人群。根据不同的危险程度制定运动处方及决定是否需心电监护,临床研究证实安全有效,既节省医疗费用,也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随着医学的发展,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以及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技术成熟,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用于临床,心理社会因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获得重视,以及心肺运动评估用于临床,上述危险分层的评估内容逐渐发生变化,评估的内容和方法更加简单量化,目前使用的危险分层为美国医师学会卫生及公共政策专业委员会于1988年颁布,根据病情、心肌梗死、CABG后1年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提出心血管病患者危险分层方法。随后,美国心脏协会、美国运动医学会、美国心肺康复学会都采用这种方法制定运动处方,我国2013年初发布的《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共识》也做了引用(表13-1)。

表13-1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危险分层

低危中危高危

?运动或恢复期无症状,包括无心绞痛症状或征象(ST下移)

?无休息或运动导致的复杂性心律失常;

?MI、CABG、PCI,术后无合并症,MI溶栓血管再通;?运动或恢复期血液动力学正常;

?无心理障碍(抑郁、焦虑等);

?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心功能储备≥7METs;

?血肌钙蛋白正常

每一项都符合时为低危中等强度运动(5-6.9METs)或恢复期出现包括心绞痛的症状/征象

?LVEF 40%-49%

不符合典型高危或低危者为中危?低强度运动(<5METs)或恢复期出现包括心绞痛症状/征象;

?休息或运动时出现复杂性心律失常;

?MI或心脏手术等合并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

?猝死或心脏停搏的幸存者;

?运动时血液动力学异常(特别是运动负荷增加时收缩压不升或下降,或出现心率不升);?心理障碍严重;

?LVEF<40%;

?心功能储备<5METs;

?血肌钙蛋白浓度升高。

存在任何一项为高危

危险分层在心脏康复中的意义没有太大变化,低危患者与大多数成年人一样,可在无监护条件下锻炼;中、高危患者应延迟运动,或在医生/康复治疗师监护下锻炼。但危险分层的指定已有20余年,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危险分层需不断更新,如近几年新发现的预后指标:B型利钠肽已在临床用于评价心功能和预后,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也被发现与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相关,这些是否需纳入危险分层有待研究。

第六章运动处方的制定

一、运动能力评估

运动负荷试验是患者进行运动康复前重要的检测指标,主要用于诊断、预后判断、日常生活指导和运动处方制定以及疗效评定。常用的运动负荷试验方法有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和心肺运动负荷试验,后者更准确,但设备昂贵且对操作要求较高。两种测试方法均有一定风险,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终止试验的指征(表13-2),保证测试安全。

表13-2 运动负荷试验的绝对和相对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

AMI(2天以内)

不稳定性心绞痛

未控制的心律失常,且引发症状或血液动力学障碍

心力衰竭失代偿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急性非心源性疾病,如感染、肾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

运动系统功能障碍,影响测试进行

患者不能配合

相对禁忌证:

左主干狭窄或类似情况

重度狭窄性瓣膜病

电解质异常

心动过速或过缓

心房颤动且心室率未控制

未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00mmHg】

运动负荷试验终止的指征

达到目标心率

出现典型心绞痛

出现明显症状和体征: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紫绀、头晕、眼花、步态不稳、运动失调、缺血性跛行

随运动而增加的下肢不适感或疼痛

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降≧0.15mV或损伤型ST段抬高≧2.0mV。

出现恶性或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Ron T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频发多源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

运动中收缩压不升或降低>10mmHg

血压过高,收缩压>220mmHg

运动引起室内阻滞

患者要求结束运动

临床上,运动负荷试验应根据患者的能力进行低水平、次极量、症状限制性运动负荷运动试验。①低水平运动试验:适用于急性心梗后1周

周以上患者,运动最高心率<100~120次/min,血压增加不超过20~40 mmHg;②次极量运动试验:适用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健康人及心功能评定,运动中最高心率=195一年龄;

③症状限制运动试验: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设计为直到患者出现运动试验必须终止的症状和体征或心电图ST段下降>1 mm(或在运动前ST段的原有基础上下降>1 mm),或血压出现异常反应。通常用于AMI后14 d以上的患者。

如无设备条件完成运动负荷试验,可酌情使用6 min步行试验、400米步行试验等替代方法。二.常规运动康复程序

根据患者的评估及危险分层,给予有指导的运动。运动处方制定是关键。每位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方案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即个体化原则,不存在对所有人都适用的运动方案,但应遵循普遍性的指导原则。运动处方指根据患者的健康、体力和心血管功能状态,结合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和运动喜好等个体化特点,每一运动处方包括:运动形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及运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运动形式:主要包括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有氧运动包括:行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无氧运动包括:静力训练、负重等运动。心脏康复中的运动形式以有氧运动为主,无氧运动作为补充。

运动时间:心脏病患者的运动时间通常为10-60分钟,最佳运动时间为30-60分钟。对于刚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从10分钟/日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最终达到30-60分钟/日的运动时间。

运动强度:运动强度的评估有两种方法:最大氧耗量、最大心率以及症状分级法。

建议患者开始运动从50%的最大氧耗量或最大心率运动强度开始,运动强度逐渐达到80%的最大摄氧量或最大心率。BORG劳累程度分级法达到10-14级。最大氧耗量通过心肺运动试验测得,最大心率=220-年龄(次/分)。每3-6个月评价一次患者的运动强度是否需调整。运动频率:每周至少3天,最好每周7天。

运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运动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监测,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运动时或运动后出现以下情况,暂时停止运动:1)运动时感觉胸痛、呼吸困难、头晕;2)运动时心率波动范围超过30次/分;3)运动时血压升高>200/100mmHg,收缩压升高>30mmHg或下降10mmHg以上;4)运动时心电图监测ST段下移>=0.1mv或上升>=0.2mv;5)运动时或运动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

经典的运动康复程序包括3个步骤:

第一步:准备活动,即热身运动,多采用低水平有氧运动,持续5~10 min。目的是放松和伸展肌肉、提高关节活动度和心血管的适应性,预防运动诱发的心脏不良事件及预防运动性损伤。

第二步:训练阶段,包含有氧运动、阻抗运动、柔韧性运动等,总时间30~90 min。其中,有氧运动是基础,阻抗运动和柔韧性运动是补充。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所致的心血管反应主要是心脏的容量负荷增加,改善心脏功能。其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有:使冠状动脉管径增大、弹性增加;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改善冠状动脉的结构和功能;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代偿性的改善冠状动脉供血供氧能力;稳定冠状动脉的斑块;增加血液流动性,减少新发病变;有益于防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及肥胖等。

常用有氧运动方式有行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爬楼梯,以及在器械上完成的行走、踏车、划船等,每次运动时间为20~40 min。建议初始从20 min开始,根据患者运动能力逐步增加运动时间。运动频率3~5次/周;运动强度为最大运动强度的50%~80%。体能差的患者,运动强度水平设定为50%,随着体能改善,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对于体能好的患者,运动强度应设为80%。通常采用心率评估运动强度。

常用的确定运动强度的方法有:心率储备法、无氧阈法、目标心率法、自我感知劳累程度分级法。其中,前三种方法需心电图负荷试验或心肺运动负荷试验获得相关参数。推荐联合应用上述方法,尤其是应结合自我感知劳累程度分级法。①心率储备法: 此法不受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的影响,临床上最常用,方法如下:目标心率=(最大心率-静息心率)×运动强度%+静息心率。例如,患者最大心率160次/min,静息心率70次/min,选择的运动强度为60%,目标心率=(160-70)×60%+70=124次/min。②无氧阈法:无氧阈水平相当于最大摄氧量的60%左右,此水平的运动是冠心病患者最佳运动强度,此参数需通过运动心肺试验或血乳酸阈值获得,需一定设备和熟练的技术人员。③目标心率法:在静息心率的基础上增加20~30次/min,体能差的增加20次/min,体能好的增加30次/min。此方法简单方便,但欠精确。④自我感知劳累程度分级法:多采用Borg评分表(6~20分),通常建议患者在12~16分范围内运动(表13-3)

抗阻运动:对冠心病的益处:与有氧运动比较,抗阻运动引起的心率反应性较低,主要增加心脏的压力负荷,从而增加心内膜下血流灌注,获得较好的心肌氧供需平衡。其他益处:增加骨骼肌质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强骨骼肌力量和耐力,改善运动耐力,帮助患者重返日常生活和回归工作;其他慢性病包括腰痛、骨质疏松、肥胖、糖尿病等也能从阻抗运动中获益。证据表明:抗阻运动对于血压已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是安全的,对心力衰竭患者亦主张进行阻抗运动。

冠心病的抗阻运动形式多为循环阻抗力量训练,即一系列中等负荷、持续、缓慢、大肌群、多次重复的阻抗力量训练,常用的方法有利用自身体质量(如俯卧撑)、哑铃或杠铃、运动器械以及弹力带。其中弹力带具有易于携带、不受场地及天气影响、能模仿日常动作等优点,特别适合基层应用。每次训练8~10组肌群,躯体上部和下部肌群可交替训练,每周2~3次或隔天1次,初始推荐强度为:上肢为一次最大负荷量(one repetition maximum,1-RM,即在保持正确的方法且没有疲劳感的情况下,一个人仅一次重复能举起的最大重量)的30%~40%,下肢为50%~60%,Borg评分11~13分。应注意训练前必须有5~10 min的有氧运动热身,最大运动强度不超过50%~80%,切记运动过程中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不要憋气,避免Valsalva动作。

抗阻运动的时期选择:PCI后至少3周,且应在连续2周有医学监护的有氧训练之后进行;心肌梗死或CABG后至少5周,且应在连续4周有医学监护的有氧训练之后进行;CABG后3个月内不应进行中到高强度上肢力量训练,以免影响胸骨的稳定性和胸骨伤口的愈合。

柔韧性运动:骨骼肌最佳功能需患者的关节活动维持在应有范围内,保持躯干上部和下部、颈部和臀部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尤其重要,如果这些区域缺乏柔韧性,会增加慢性颈肩腰背痛的危险。老年人普遍柔韧性差,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柔韧性训练运动对老年人也很重要。训练原则应以缓慢、可控制方式进行,逐渐加大活动范围。训练方法:每一部位拉伸时间6~15 s,逐渐增加到30 s,如可耐受可增加到90 s,期间正常呼吸,强度为有牵拉感觉同时不感觉疼痛,每个动作重复3~5次,总时间10 min左右,每周3~5次。

第三步:放松运动,有利于运动系统的血液缓慢回到心脏,避免心脏负荷突然增加诱发心脏事件。放松运动是运动训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放松方式可是慢节奏有氧运动的延续或是柔韧性训练,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可持续5~10 min,病情越重放松运动的持续时间宜越长。

安全的运动康复除制定正确的运动处方和医务人员指导外,还需运动中的心电图及血压等医学监护。一般而言,低危患者运动康复时无需医学监护,中危患者可间断医学监护,高危患者需严格连续医学监护。对于部分低、中危患者,可酌情使用心率表监护心率。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运动中的表现,在患者出现不适反应时能正确判断并及时处理,并教会患者识别可能的危险信号。运动中有如下症状时,如胸痛,有放射至臂部、耳部、颌部、背部的疼痛;头昏目眩;过度劳累;气短;出汗过多;恶心呕吐;脉搏不规则,应马上停止运动,停止运动后上述症状仍持续,特别是停止运动5~6 min后,心率仍增加,应进一步观察和处理。如果感觉到有任何关节或肌肉不寻常疼痛,可能存在骨骼、肌肉的损伤,也应立即停止运动。表13-3 对自我理解的用力程度进行计分的Borg评分表

Borg计分自我理解的用力程度

6,7,8 非常非常轻

9,10

很轻

11,12

13,14

有点用力

15,16

用力

17,18

很用力

19,20

非常非常用力

三、运动处方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运动处方中提到的运动强度、运动频率、运动时间都是根据既往的研究证据获得,是否已经是最佳推荐?从目前研究看,仍有改进的空间。大量研究显示,低体能和不适当体力活动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预测因子,低体能是较体力活动更强的心血管预后不良指标。有些学者对体能是否优于体力活动作为预测心血管预后的指标提出质疑,原因是两个运动指标的评价方法不同,既往研究对体力活动强度的评估都是根据患者自己的描述,没有定量分析手段,而体能是根据患者的摄氧能力或心率变化来获得,更量化,因此目前临床研究均尽可能使用量化指标来表示运动强度。目前运动强度使用摄氧量或心率来表示。研究显示,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各国心脏康复指南也都建议心血管病患者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既往大部分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均把运动训练

强度定为中等强度,制定运动处方以不诱发心肌缺血为运动强度的标准,认为达到缺血阈强度的运动可以造成心肌损伤。很多研究显示,运动获益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比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显著增加摄氧量,可提供更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很多研究都证实短暂心肌缺血可促进侧支循环的生成。研究发现运动促进侧支生成的作用与运动强度有关,运动强度越大,侧支生成就越明显。缺血阈强度是最大的运动强度,理论上促进缺血区冠脉侧枝生成的作用最强。国外Watanabe、Roth等教授以及国内励建安教授均在该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发现短暂适宜缺血阈强度的训练可安全有效促进冠状动脉侧枝循环。目前临床推荐心肌缺血患者的运动靶心率为导致心肌缺血发作时的心率减10次/分,上述研究提示对于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可考虑给予缺血阈强度的运动训练,但上述研究结论均来自动物实验,缺血阈强度训练是否可使患者获益,如何确定适宜的缺血阈强度、如何保证运动的安全、如何给患者制定运动频率和运动时间均需要进一步研究。

既往认为抗阻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害,不建议用于心血管病患者。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抗阻运动对心血管获益,已有研究显示:抗阻运动可增加心脏压力负荷,继而增加心内膜下血流灌注,获得较好的心肌氧供需平衡。增加骨骼肌质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强骨骼肌力量和耐力,改善运动耐力。目前心脏康复指南将抗阻训练作为有氧运动的补充推荐。但抗阻运动的强度和心血管获益之间的关系,抗阻运动同有氧运动比较对心血管危险因素改善、对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动脉血栓、室性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改善的机制有何差异,仍需进一步研究。

四、运动安全性

尽管心脏康复运动带来的风险很低,但运动期间同样会有不良事件发生。2007年,美国心脏协会(AHA)估算康复运动期间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是60 000—80 000个监护运动小时发生1起不良事件,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男性和女性大致相同。其他还有心肌梗死、心脏停跳和死亡。易于发生不良反应的高危患者包括:6周以内的心肌梗死、运动可诱发的心肌缺血、左室射血分数<30%、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病史、持续性威胁生命的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病史、突发心脏停跳病史治疗尚未稳定、新近植入自动复律除颤器和/或频率应答心脏起搏器等。因此,制定运动康复处方时,要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低位患者不需监护下运动,中危和高危患者均需监护下运动。并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对患者进行运动常识教育,避免过度运动以及识别不适症状。同时,在运动场所,配备相应抢救仪器及药品,康复医师和护士要接受心脏急救培训。

第七章心理康复与睡眠管理

一、心理康复

目前的心脏康复主要关注体力活动的恢复,而忽略了患者心理因素对康复的影响。实际上,冠心病的情绪管理应贯穿冠心病全程管理的始终。

心肌梗死对患者及家属都是一种严重打击,突发事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迫使患者调整生活状态。加上常出现躯体不适,常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症状。除患者本人,患者的配偶和好友也会感到焦虑,都会影响患者康复。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主要源于对冠心病的认识和对运动康复的不了解。

对患者及其配偶提供疾病咨询与程序化教育非常重要,而且讲解需多次重复,这是帮助患者克服不良情绪的关键之一。讲解内容包括: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的发病原因及诱发因素、不适症状的识别、发病后的自救、如何保护冠状动脉等,并教会患者自己监测血压和脉搏。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疾病及程度,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明确今后努力目标,提高治疗依从

性和自信心,懂得自我管理。教育方式有集体授课、小组讨论和一对一解答与交流。

康复过程中,患者情绪变化波动,常伴躯体不适,医生有责任帮助患者判断这种不适是否由心脏病引起,很多时候这种表现与神经功能失调有关。运动康复可非常有效化解这种症状,同时有助于患者克服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自信心。当患者能够完成快步走或慢跑,或能够完成一个疗程的运动康复后,会更加坚信自己可从事正常活动,包括回归工作、恢复正常家庭生活。

康复目标:识别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并给予对症处理。推荐措施:

(1)评估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

(2)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担忧、患者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

(3)通过一对一方式或小组干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咨询。促进患者伴侣和家庭成员、朋友等参与教育和咨询。

(4)轻度焦虑抑郁治疗以运动康复为主,对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者给予对症药物治疗,病情复杂或严重时应请精神科会诊或转诊治疗。

二、睡眠管理

冠心病与睡眠障碍关系密切,Schwartz等荟萃分析有关失眠(除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缺血性心脏病发病危险的研究发现,在调整年龄和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后,入睡困难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1.47~3.90。另有研究显示,失眠(<6小时)和睡眠过多(>9小时)是年龄>35岁无心脏病史成年人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的标志之一。临床医生对冠心病患者的失眠问题应足够重视,早期给予有效预防和控制。处理失眠时首先需明确患者失眠原因,包括:因心血管疾病症状所致失眠、冠状动脉缺血导致心脑综合征、心血管药物所致失眠、心血管手术后不适所致失眠、因疾病继发焦虑抑郁导致失眠、睡眠呼吸暂停以及原发性失眠。同一患者可能有多种原因。

对于因症状、疾病导致的失眠,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取得就诊者信任和主动合作很重要。对于初次诊断冠心病的患者要给予安慰、关心、保证与支持,使患者减轻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本身及其治疗而出现的适应不良;不少患者对心肌缺血及治疗怀有恐惧心理,常担忧PCI或CABG治疗的后果。在治疗前应详细说明治疗的必要性、效果及可能发生的反应,使患者有充分心理准备。指导患者适当活动,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改善睡眠。

老年人、合并多种疾病和CABG后的患者易发生谵妄,伴睡眠障碍,应注意治疗原发疾病和诱发因素,如心肌缺血、呼吸困难、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焦虑等,同时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如氯丙嗪25 mg肌注、奥氮平(剂量2.5~10 mg)口服、奋乃静(1~2 mg)口服,从低剂量开始。对谵妄患者避免应用苯二氮卓类镇静药物。

指导患者学会记录睡眠日记,了解患者睡眠行为,纠正患者不正确的失眠认知和不正确的睡眠习惯。在冠心病的康复阶段常可遇到各种应激,对预后有明显影响,要注意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再适应。

患者在发生失眠的急性期尽早使用镇静安眠药物,要短程、足量、足疗程,包括苯二氮卓类(BZ)、非苯二氮卓类(NBZ)或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苯二氮卓类药物(BZ)连续使用不超过4周。应注意BZ半衰期较短者比半衰期较长者撤药反应更快更重,停服半衰期短的药物,如劳拉西泮,需逐步减量直至停药。用药不可同时饮酒、喝茶、饮用咖啡等,否则会增加药物成瘾的危险性。一种抗催眠镇静药疗效不佳时可并用另两种镇静安眠药物。每种药物都尽量用最低有效剂量。对有焦虑抑郁情绪者建议采用新型抗焦虑药如SSRI、黛力新等,其不良反应较少,成瘾性低。

治疗原则:(1)综合治疗:躯体治疗结合心理治疗。(2)镇静安眠药治疗要短程、足量、足疗程。(3)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年龄、过去疗效、患者的药物治疗意愿和对治疗药物的选

择、耐受性及治疗费用等因素,选择合适药物。(4)选择有适应证处方的药物。开始治疗前,要让患者知情药物的起效、疗程、可能的不良反应和需遵医嘱服药。

三、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1、冠心病相关焦虑抑郁识别率低

对于非精神科医师,如何及时、准确识别和治疗伴发精神障碍的患者,在国内外都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在国外非专科医师对精神障碍的识别率为15%~25%,而国内曾报道为15%~19%。诸多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的抑郁没有得到诊断和治疗。2004年我国徐飚等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地纳入359例冠心病患者,发现焦虑和(或)抑郁障碍的识别率和接受抗抑郁、焦虑治疗的比例仅分别为3.2%和1.6%,住院患者中抑郁、焦虑的诊治率不到1%。如此低的诊治率无疑会影响患者的躯体和心理康复。如何提高综合医院患者焦虑和抑郁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率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2、我国心血管病患者焦虑、抑郁的研究缺乏

我国针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与心血管预后和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研究规模小、随访时间短。虽然国外已有充分的研究证据显示,焦虑、抑郁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预后和生存质量降低密切相关,住院期间焦虑、抑郁可以预测患者1年后焦虑、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社会经济状态和环境的差异,冠心病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因素不尽相同,所以国外的研究结论并不能代表我国人群的特点。有必要探讨我国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与心血管预后和生存质量的关系,以及心肌梗死后焦虑、抑郁干预的时机和干预模式。

3、我国心血管疾病人群失眠的研究缺乏

我国心血管疾病人群失眠发生率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数据很少,我国还没有失眠和睡眠疾病包括睡眠呼吸暂停对心血管系统和心血管疾病预后影响的大规模研究数据,针对失眠的处理仍不规范,使用失眠药物治疗的利与弊仍存争议,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和处理措施需进一步简化和优化,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第八章烟草依赖及干预

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戒烟的长期获益至少等同于、甚至优于目前常用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如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 戒烟也是挽救生命最经济有效的干预手段。戒烟是冠心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

烟草依赖的定义

1998年WHO正式将烟草依赖作为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0)(F17.2)。按照WHO国际疾病分类ICD-10诊断标准,确诊烟草依赖综合征通常需要在过去一年内体验过或表现出下列六条中的至少三条:(1)对吸烟的强烈渴望或冲动感;(2)对吸烟行为的开始、结束及剂量难以控制;(3)当吸烟被终止或减少时出现生理戒断状态,表现为:戒烟后出现烦躁不安、易怒、焦虑、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心率降低、食欲增加、体重增加、口腔溃疡、咳嗽流涕等。(4)耐受性增加,必须使用较高剂量的烟草才能获得过去较低剂量的效应;(5) 因吸烟逐渐忽视其它的快乐或兴趣,在获取、使用烟草或从其作用中恢复过来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增加;(6) 固执地吸烟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如过度吸烟引起相关疾病后仍然继续吸烟。核心特征是患者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害但却无法自控。

存在戒断症状复吸的患者或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经过吸烟危害教育,仍然吸烟,提示患者存在烟草依赖。尼古丁依赖程度可根据国际通用的尼古丁依赖量表(Fagerstr?m Test for Nicotine Dependence ,FTND)得分来确定(表13-4)。该量表分值范围0-10分。不同分值代表依赖程度分别是:0~3分为轻度依赖;4~6分为中度依赖;≥7分提示高度依赖。其中“晨起后5分钟内吸第一支烟”是烟草依赖最有效的判断方法。当FTND≥4分时,提示戒烟过程中容易出现戒断症状,并且容易复吸,强烈提示需要戒烟药物辅助治疗及持续心

理支持治疗。

表13-4 尼古丁依赖性评分表

评估内容0分 1分 2分 3分

晨起后多长时间吸第一支烟>60分钟31~60分钟6~30分钟≤5分钟

在禁烟场所是否很难控制吸烟需求否是

哪一支烟最不愿放弃其他时间晨起第一支

每天吸多少支≤10支11~20支21~30支>30支

晨起第一个小时是否比其他时间吸烟多否是

卧病在床时仍吸烟吗否是

注:积分0~3分为轻度依赖;4~6分为中度依赖;≥7分提示高度依赖。

二、烟草依赖干预方案

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只有少数吸烟者第一次戒烟就完全戒掉,大多数吸烟者均有戒烟后复吸的经历,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最终戒烟。烟草依赖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应强调心理支持和建议的重要性。医生要帮助每个吸烟者朝着戒掉最后一只烟的目标努力。

症状

血管疾病吸烟患者戒烟过程中要注意评估其戒断症状,及时给予干预。引起烟草依赖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因此烟草依赖戒断的过程需要医生指导,包括针对心理依赖和生理依赖的治疗。治疗原则:1)医生榜样示范作用。2)重视宣教,抓住一切机会进行戒烟教育。3)非药物干预:给予心理支持治疗和行为指导。4)药物干预:给予戒烟药物治疗。5)安排随访。

1、重视医生的示范效应

我国是男性医生吸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008年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组织的“中国医师心血管风险评估”显示,在全部参与调查的医师中,56%的男性医生吸烟,33%的男性心血管医生吸烟。有1/3的吸烟医生在患者面前吸烟。相比而言,在全球吸烟率最低的英国、澳大利亚和冰岛,男性医生吸烟率仅为2%~5%左右,美国为9%。各国医生都自觉做到不在患者面前吸烟。医务人员的吸烟行为,尤其在患者面前吸烟,使劝阻患者吸烟的效果显著降低。调查显示,吸烟医生劝告患者戒烟的比例显著低于不吸烟医生或戒烟医生,即使劝诫,态度并不坚决,收效甚微。呼吁心内科医生首先戒烟,至少不在患者面前吸烟,是心血管医生的责任,是帮助患者戒烟成功的前提和保障。

2009年我国卫生部出台《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全面禁烟决定》,将工作人员戒烟、不在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吸烟、宣传烟草危害知识、劝阻吸烟和提供戒烟服务等指标纳入《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以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规定。规定军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建立首诊询问吸烟史制度,并将其纳入病历考核标准,为吸烟病人提供戒烟指导。

2、重视戒烟教育——戒烟干预的重要手段

了解吸烟危害和戒烟获益的相关知识是吸烟者成功戒烟的强动力。呼吁心血管医生抓住一切机会、利用各种渠道进行戒烟教育,包括接诊患者时、PCI/CABG前后和发生急性心脏事件后,开展科普讲座及撰写科普文章。建议各心血管病房和心血管门诊设立吸烟危害专栏以及戒烟警示牌。

非药物干预:心理支持治疗和行为指导。

国外研究显示,没有戒烟指导,吸烟者能够成功戒烟1年以上的比例不超过5%。大多数吸烟者认为自己想戒烟就能戒烟,完全低估了吸烟习惯对他们的影响,没有意识到戒烟不仅是改变一种行为,而是改变一种生活状态。因此,临床医生需要给予戒烟者行为指导。

进行戒烟治疗之前,医生应首先了解戒烟者戒烟的通常模式(表13-5)。Prochaska和Diclemente采用该模式描述了戒烟的一系列阶段,在不同阶段吸烟者对问题的看法和认识不同。对尚未准备戒烟者和准备戒烟者需要不同的戒烟指导。对愿意戒烟者用5A法帮助戒烟,对不愿意戒烟者用5R法增强戒烟动机,增加戒烟愿望。

表13-5 戒烟者戒烟的通常模式

尚未准备戒烟期未来六个月内尚未打算戒烟

戒烟思考期打算在未来六个月内开始戒烟

戒烟准备期打算在未来一个月内开始戒烟

戒烟行动期已经戒烟,但时间少于六个月

戒断维持期保持无烟状态达六个月以上

复吸期保持无烟状态一段时间后重新再吸

4、药物干预:应用戒烟药物减轻戒断症状,增加戒烟成功率。

WHO和2008年美国戒烟指南建议,治疗烟草依赖,除存在禁忌证或缺乏有效性充分证据的某些人群(如妊娠女性、无烟烟草使用者、轻度吸烟者(每日吸烟量少于10支)、青少年)以外,临床医师应鼓励所有尝试戒烟的患者使用戒烟药物。

目前,许多欧美和亚太国家和地区,如澳大利亚、爱尔兰、英国、日本、比利时、西班牙、加拿大、美国、韩国、法国等,都将烟草依赖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并将戒烟药物纳入医保报销目录。这些国家的实践表明:将戒烟服务作为公共补偿的一部分,对降低与烟草有关的疾病负担能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一线戒烟药物包括伐尼克兰、尼古丁替代治疗(NRT)相关制剂、安非他酮。

伐尼克兰

伐尼克兰是非尼古丁类药物,也是高选择性α4β2乙酰胆碱受体部分激动剂,在合并心血管疾病吸烟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已获证实。Meta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使用伐尼克兰组的长期戒烟率明显提高,1mg/d组提高约2倍左右,2mg/d组提高约3倍左右。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伐尼克兰治疗1年时的戒烟率分别为NRT和安非他酮的1.31倍和1.52倍。

尼古丁替代治疗(NRT)

多项临床试验证实,与安慰剂组相比,所有尼古丁替代治疗药物能增加4周持续戒烟率1倍。目前有关NRT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安全性研究数据,包括随机对照研究、实效研究和观察性研究均一致证实NRT无安全性问题。即使使用高剂量NRT药物的患者同时吸烟,短期也未发现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有证据表明,NRT类药物对于每天吸烟10支及以上的人群戒烟效果较显著。

安非他酮

安非他酮是一种氨基酮,于1997年被FDA批准用于戒烟治疗,荟萃分析显示,安非他酮可使长期(>5个月)戒烟率增加2倍。到目前为止,没有研究显示安非他酮用于戒烟治疗时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5、随访和复吸处理

研究显示,我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个月戒烟率为64.6%,复吸率为38.1%,与国外相关研究结果相似。复吸主要原因是渴求,占90.32%,其他原因占9.68%。尼古丁依赖评分

4分以上是预测患者复吸的独立危险因素。出院后2个月内是患者复吸的高发时间。

在实施防止复吸的规范方案期间,医生需帮助患者识别那些可能不利于患者成功戒烟的因素。可能的问题及可采取的相应对策如下:

(1)缺少支持:可以安排随访或电话访视,帮助吸烟者寻找其周围存在的支持力量,介绍他们参加可提供戒烟咨询或支持的组织,如戒烟门诊。

(2)心情不好或忧郁:转诊给戒烟专家;治疗药物如酌情服用中药疏肝解郁,化痰解郁,补益心脾。

(3)强烈或持续的戒断症状:继续提供戒烟咨询,分析戒断症状的原因;延长戒烟药使用时间或增加(或联合)药物治疗。

(4)体重增加:建议规律运动,强调健康饮食,反对严格节食。使吸烟者确信戒烟后体重增加是正常现象,但也可自我控制,不会太严重。采用可延缓体重增加的药物,如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

(5)精神萎靡不振或时感饥饿:加以安慰,告知这种感觉系常见、自然的反应。要进一步调查吸烟者确实没有沉溺于周期性吸烟,建议自我奖励,强调开始吸烟(即使只是闻一下)也将增加吸烟的欲望,使戒烟变得更困难。

随访可强化戒烟效果。戒烟后的头1个月内,戒断症状较严重,应注意安排随访,随访时间至少6个月。近期的随访应频繁,安排在戒烟日之后的第一个星期、第二个星期和第一个月内,总共随访次数不要少于6次。随访的形式可要求戒烟者到戒烟门诊复诊,或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形式了解其戒烟情况。在随访时,应鼓励每个戒烟者就以下问题进行主动讨论:(1)戒烟者是否从戒烟中获得了益处;获得了什么益处,如咳嗽症状减轻、形象改善、自信心增强等;(2)在戒烟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如从戒烟日起完全没有吸烟、戒断症状明显减轻、自己总结的一些戒烟经验;(3)在戒烟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或不适(如烦躁、精神不集中、体重增加等);如何解决这些困难;(4)戒烟药物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5)在今后可能遇到的困难,如不可避免的吸烟诱惑、戒烟意识的松懈等。

第九章我国心脏康复的漫长道路(困局、机遇及十年规划)

在计划经济时代,心脏康复采用的是苏联模式,即理疗科和疗养院;1978年召开的广州会议推动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生物-社会综合医学模式转变。上世纪80年代涌现出一批我国心脏康复的探索开拓者:曲镭、刘江生、孙明、孙家珍、金宏义、励建安等,和心脏康复的后来者:刘遂心、郭兰、王乐民、高炜等。

目前,心脏康复的困局主要如下:1)我国的康复仅局限于肢体康复,并未开展真正的心脏康复;2)心脏康复无医保政策支持。目前的收费机制使心脏康复工作的经济收入回报低,患者及家庭对心脏康复的意义与重要性缺乏认识,对康复医疗费用承受能力不足。3)没有系统的心脏康复人才培训和准入体系,人才匮乏,康复知识、技能和设备缺乏;4)学术界对心脏康复的理论和实践缺乏了解,也不重视。一些初步开展心脏康复的医院也把心脏康复狭隘理解为患者运动能力评估与训练,对心理、生活质量和职业康复落实不够。不少医院的康复还停留在临床研究阶段,在医疗保健的实践层面并未真正落实。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心脏康复迎来了早春二月。发展康复医疗工作面临着四个有利条件:一是党和政府、社会各界日益重视康复医疗服务。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均对发展康复医疗提出要求。2012年3月21日,卫生部首次召开全国康复医疗工作会议,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在会上指出,康复医疗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的短板,康复医学的建设和发展要纳入医改的大盘子,人才培养和经济政策是康复医学发展的生命线。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催生康复服务需求。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进程日益加速,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巨大,康复产业发展前景可观,民间医疗资本对康复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是公立医院改革为加强康复医疗工作提供重要支撑。四是几代心脏康复人的不懈努力所获得的沉淀。我国已有康复医学会的心脏康复分会等学术机构,也有心脏康复的专业学术杂志,初步形成立志开展心脏康复事业的老中青团队,一些学术会议已设置康复专场。我国的康复医学终于迎来重要的发展历史机遇。

多年来,从事心脏康复/二级预防的几代人,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做了艰苦的奋斗与探索,创造了可供我国今后心脏康复/二级预防发展的宝贵经验与可行模式:1、综合医院办康复科或康复医院(包括院中院,如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院)下设与各相应临床科室链接的康复亚专科(肢体康复、心脏康复、COPD康复、肿瘤康复等);2、心脏中心模式,在传统的心内外科整合的基础上增设心脏康复/二级预防团队,也可组建心肺整合一体的心肺中心,包括心肺康复;3、康复专科医院中设心脏康复科;4、心脏康复门诊;

5、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功能拓展,做好高危人群与筛查出的亚临床情况的综合管理与服务。

我国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体系十年规划。

1)组织强化学术机构。强化心脏康复学会,吸纳更多专家教授投入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事业,进一步办好专业杂志,举办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推动我国心脏康复/二级预防的临床研究,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心脏康复专家共识和指南。

2)政府主导,社会动员,多方参与,形成合力。特别是优先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的投入和参与。

3)开展试点,探索模式和机制:综合医院办康复科或康复分院,心脏中心建康复团队模式,心脏康复医院和健康体检中心转型或拓展。

4)完善人才培养和准入机制。如护士培训转岗,医学院毕业生毕业后招聘培训,短学制康复学校和康复培训班,医学院校康复医学系(院)和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和创新团队,抓紧康复师职业认证体系建设。

“可以忍受病痛,不能面对冷漠”,没有服务与关爱,只有药片、支架与手术的医学是“冰冷”的医学。心脏康复/二级预防是通过管理,实现服务和体现关爱的温暖医学。加强心脏康复/二级预防,是推动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医疗卫生事业和医院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型的杠杆支点;是实现医学目的和价值,推动医患和谐的关键点;更是推动心理-生物-社会医学模式发展的落脚点!

(胡大一,丁荣晶)

参考文献:

Michael L.Pollock, et al.Exercise prescription for cardiac rehabilitation In,Michael L.Pollock,Donald H,Schimidt.Heart disease and rehabilitation.3rd edition[M].Champaign:Human Kinetics,1996,243-277

Massimo Francesco Piepoli, Ugo Corra` , Werner Benzer, Birna Bjarnason-Wehrens, Paul Dendale, Dan Gaita, Hannah McGee,Miguel Mendes, Josef Niebauer, Ann-Dorthe Olsen Zwisler,ean-Paul Schmid. Secondary prevention through cardiac rehabilitation :from knowledge to implementation.

A position paper from the Cardiac Rehabilitation Section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2010, 17:1–17

Massimo F. Piepoli, Ugo Corra, Werner Benzer, Birna Bjarnason-Wehrens,Paul Dendale, Dan Gaita, Hannah McGee, Miguel Mendes, Josef Niebauer,Ann-Dorthe Olsen Zwisler, and Jean-Paul Schmid. Secondary prevention through cardiac rehabilitation: physical activity counselling and exercise training.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0) 31, 1967–1976

Authur S.Leon,Barry A.Franklin,Fernando Costa, et al. Cardiac Rehabilitation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Ciuculation,2005;111:369-376

Gary J. Balady, Mark A. Williams, Philip A. Ades, Vera Bittner, Patricia Comoss, JoAnne M. Foody, Barry Franklin, Bonnie Sanderson and Douglas Southard. Core Components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Secondary Prevention Programs: 2007 Update :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Exercise, Cardiac Rehabilitation, and Prevention Committee, the Council on Clinical Cardiology; the Councils on Cardiovascular Nursing,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and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Metabolism; and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Circulation 2007, 115:2675-2682

Marjorie L. King, Mark A. Williams, Gerald F. Fletcher, Neil F. Gordon, Meg Gulanick, Carl N. King, Arthur S. Leon, Benjamin D. Levine, Fernando Costa, Nanette K. Wenger. Medical Director Responsibilities for Outpatient Cardiac Rehabilitation/Secondary Prevention Programs :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Circulation 2005, 112:3354-3360

Soderman E, Lisspers J, Sundin O. Depression as a predictor of return to work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oc Sci Med. 2003;56:193-202.

Ockene IS, Hayman LL, Pasternak RC, Schron E, Dunbar-Jacob J. Task force #4: adherence issues and behavior changes: achieving a long-term solution: 33rd Bethesda Conference. J Am Coll Cardiol. 2002;40:630–64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ICD-10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 clinical descriptions and diagnostic guidelines. Geneva: 1992.

丁荣晶,傅媛媛,王桂莲,陆丕能,赵红,胡大一.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吸烟现状及简短干预效果评价.中华内科杂志,2010,1(49):32-34

Rozanski A,Blumenthal JA, Davidson KW,et al.The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in cardiac practice: the emerging field of behavioral cardiology. J Am Coll Cardiol,2005,45:637-651

Schwartz S, McDowell Anderson W, Cole SR, Cornoni-Huntley J, Hays JC, Blazer D. Insomnia and heart disease: a review of epidemiologic studies.J Psychosom Res. 1999 ;47(4): 313-33

[36] Chien K; Chen P; Hsu H; Su T; Sung F; Chen M; Lee Y. Habitual sleep duration and insomnia 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all-cause death: report from a community-based cohort. SLEEP 2010;33(2):177-184.(丁荣晶,胡大一)

心血管疾病防治基本知识

全面认识高血压 ——主讲人:祁阳县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副教授周桃元 【主持人】世界心脏联盟将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世界心脏日”。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知晓你的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就在我们身边。我国高血压已突破3.3亿,其中1.38亿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所以我们一起来全面认识高血压。今天我们请到了权威专家,来自祁阳县中医院心血管科的副教授周桃元主任,周主任您好。 [周桃元简介] 周桃元,男,1965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科副主任医师,1989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祁阳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省中医心血管科学会委员及永州心血管科学会委员。曾在湘雅医院进修心血管科一年,每年都参加国家级或省级学术会议2-3次,毕业后一直从事科临床工作,能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诊治各种心血管科疾病及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十七篇。 [周主任] 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周主任,心血管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已波及全球,防治心血管病的关键是哪种疾病? [周主任] 是高血压病。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人死于跟高血压有关的疾病。 ?每100个脑出血病人中有93人患高血压 ?每100个脑梗塞病人中有86人患高血压 ?每100个冠心病人中有50~70人患高血压。 【主持人】高血压总是悄无声息地损害我们的健康,早期患者并

无明显的不适感,因此高血压患者并不重视,我国的高血压现状怎样? [周主任] 我国高血压现状非常令人担忧,可以概括为:三高、三低、三误区。 三高:患病率高(11.26%);死亡率高(41%);致残率高。 三低:知晓率低(35.6%);治疗率低(17.1%);控制率(4.1%)。 三个误区:不愿意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病情服药。 【主持人】什么是血压? [周主任]血液要想在全身流动就需要有压力,血压就是指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主持人】高血压表现多样化,有的毫无症状,甚至有的人一生都无症状。怎样知道自己患了高血压?高血压的标准是多少? [周主任] 诊断高血压时要确诊血压值,通常是用三次非同日同时的平均血压,也就是说测三天不同时辰的三个血压值,取其平均值。量血压时要注意在安静状态下,室温不要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在20C。左右,要以右手为准,取坐位,当然必要时可以测立位,甚至下肢血压。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偶于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有些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可有头痛、头昏、心悸、耳鸣等症状,少数患者则在出现心、脑、肾等并发症后才发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 mmHg或(和)舒压≥90mmHg。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mmHg,白天≥135/85mmHg,夜间≥125/75mmHg. 血压高低与症状不成正比,有无症状都要常规测血压。 【主持人】哪些人易患高血压? [周主任]有以下情况的人,患高血压病的危险大:吸烟、饮酒过量、焦虑、不经常活动、肥胖、摄入盐和脂肪过多,胆固醇高,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

2008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

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082008 (所有资源所有资源均均来自网络来自网络)) H oover 整理整理 目录目录 1.1.急性冠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急性冠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急性冠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草稿草稿)) (2) 2.2.苯磺酸氨氯地平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书苯磺酸氨氯地平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书苯磺酸氨氯地平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书 (12) 3.3.血脂康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血脂康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21) 4.4.中国心血管医生临床戒烟实践共识中国心血管医生临床戒烟实践共识 (29) 5.5.动脉功能无创检测临床意义评价中国专家共识动脉功能无创检测临床意义评价中国专家共识动脉功能无创检测临床意义评价中国专家共识 (37) 6.6.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价值中国专家共识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价值中国专家共识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价值中国专家共识((初稿初稿)) (44) 7.7.新型的调脂植物药新型的调脂植物药新型的调脂植物药——多廿烷醇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多廿烷醇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 (57) 8.8.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2008中国专家共识要点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64) 9.9.急性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修订版修订版)) (72) 10.10.ACC/AHA/HRS 2008ACC/AHA/HRS 2008年心脏节律异常械治疗指南年心脏节律异常械治疗指南((待整理待整理)) (8080)

2019 ACCAHA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解读

2019 ACC/AHA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解读 3月17日,《2019 ACC/AHA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在第68届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 2019)上正式发布。该指南针对成人(≥18岁)心血管疾病,包括ASCVD、心力衰竭和房颤的一级预防提供了生活方式的建议、影响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其他因素、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措施。本指南是对以往指南涉及一级预防内容进一步补充与完善。 指南要点: 1. 终生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的最重要方法。 2. 建立团队医疗管理措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策略。临床医生应评估影响个体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以便为治疗决策提供信息。 3. 年龄在40至75岁之间且正在接受心血管疾病预防评估的成年人,在开始药物治疗前,如降压治疗、他汀类药物或阿司匹林治疗,应接受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评估,并且在临床医生和患

者之间应先进行风险讨论。此外,对特定个体评估其他风险增加因素如测量冠状动脉钙化,有助于指导预防性干预的决策。 4. 所有成年人都应摄入健康的饮食,强调蔬菜、水果、坚果、全谷物、瘦肉或动物蛋白、鱼类的摄入,并尽量减少反式脂肪、加工肉类、精制碳水化合物和含糖饮料的摄入。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成年人,建议通过咨询和限制热量的方式来实现和保持减重。 5.成年人每周应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或75分钟的剧烈体力活动。 6. 对于患有2型糖尿病的成年人来说,改变生活方式,如改善饮食习惯和实现推荐的运动量至关重要。如果需要药物治疗,二甲双胍是一线治疗选择,然后考虑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或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7. 每次健康检查时都应对所有成年人进行吸烟情况进行评估,对于吸烟者应给予帮助并强烈建议戒烟。 8. 由于缺乏净获益,阿司匹林不建议常规常用于ASCVD一级预防。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发布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发布 心血管病死亡率、发病率及患病率持续增长,已经给我国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与此同时,面对心血管病高发的严峻形势,国内外心血管病预防工作也取得了许多进展。为此,我们参考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证据,吸取国内外最新相关指南,在2011 年《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的基础上更新了内容,发表为《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以便更好地指导我国临床心血管病的预防工作。本指南涵盖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基于中国特色的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具体措施、心血管病及冠心病等危症人群的二级预防等内容,本文仅就二级预防的部分内容进行阐述,感兴趣读者可订阅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 年第一期。心血管病及冠心病等危症人群的二级预防一、卒中二级预防(一)危险因素控制推荐意见如下:(1)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发病数天后如果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 m H g ,应启动降压治疗;推荐收缩压降至140 mmHg 以下,舒张压降至90 mmHg 以下。由于低血液动力学原因导致的卒中或TIA 患者,应权衡降压速度与幅度对患者耐受性及血液动力学影响。(2)对于非心原性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无论是否伴有其他动脉粥样硬化证据,推荐高强度他汀类药 物长期治疗以减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推荐LDL-C 降至1.8

mmol/L (70 mg/dl )以下。(3)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发病后均应接受空腹血糖、HbA1c 监测,无明确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在急性期后应常规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筛查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对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和(或)药物干预能减少缺血性卒中或TIA 事件,推荐HbA1c 治疗目标(二)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非心原性缺血性卒中/TIA 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推荐意见如下:(1)对非心原性栓塞性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建议予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而非抗凝药物预防卒中复发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阿司匹林(50~325 mg/d)或氯吡格雷(75 mg)单药治疗均可作为首选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单药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剂量为75~150 mg/d。阿司匹林(25 mg)+缓释型双嘧达莫(200 mg)2次/d 或西洛他唑(100 mg)2 次,均可作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替代治疗药物。(3)发病24 h 内,具有卒中高复发风险 (ABCD2评分》4分)的急性非心原性TIA或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NIHSS评分W 3分),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1 d,应严密观察出血风险,此后可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作为缺血性卒中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4)发病30 d 内伴有症状性颅内动脉严重狭窄(狭窄率70%~99% ) 的缺血性卒中或TIA 患者,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90 d。此后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单用均作为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5)伴有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证据的缺血性卒中或

心血管病指南要点及解读

2016年心血管病指南要点及解读中国指南 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3. 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 欧洲指南 1. 欧洲血脂异常管理指南 2. 欧洲房颤管理指南 3. 欧洲肿瘤治疗与心血管毒性立场声明 4. 欧洲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5. 欧洲心衰管理指南 6. 欧洲新型口服抗凝药指导更新 7. 冠心病和/或房颤患者出血后抗栓治疗ESC专家共识 8. ESH高血压伴心率增快患者管理声明 美国指南 1. ACS血运重建适用标准 2. STS房颤外科消融临床指南 3. ACC/AH颇防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绩效与质量指标文件 4. ACC/AHA成人房颤/房扑患者临床绩效与质量指标文件 5. AHA/ACC/AG老年人心血管病管理知识缺口科学声明 6. ACC/AHAS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疗程指南更新

新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白 1. 血脂与脂蛋白 血脂是指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 TG。在人体内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形式存在;TG是甘油分子中3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形成。血脂不溶于水,必须与载脂蛋白(Apo )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于血液,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此外还有脂蛋白(a)[Lp(a)]。各类脂蛋白物理特性、主要成分、来源和功能如表1。 表1?脂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加覺虑芒宦』o/ml 1WliAi; CM r 0,950TG酩 Al TIG巧卜匸.卄话屯上耳也悄* 心L却-凱w% E Cs IDL loos-t ms TG.虺谢H Be E腼L巾TG*■戰壇緊后轴t V LDL ntt, LOL 1 Ory.i 血加⑵萨富睪目〒Vl£O【Di 'I' *JR1B鼻的畫皤 4曼谭介耳画聂弊胸雄创即取和 ".;国.Tgli鱼囉相監 HDL IOS3-121Q B-1Q Al w. A?. Cn I ■菱幣脏狗卩曲含厦HItWtM 酬烟禅命瓠HDL疋巧ASCvb盒檢\ L阳1 1 056-1 躅3C FiSU Bqq . IM司讯「^SCVD Hi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舟LDL強股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t CM;* :VLDL (SEL胃;5琳雀包飢L 岸可■磴由耳口LDL 曲 IK.1 D HDL V 曙團乩I B Leld. It 90 '0 甘iZKi ASM 朋 甘世业t! H卫[克軌S IE哥自电酗I 2. 血脂检测项目 临床上血脂检测基本项目为TC、TG、LDL-C和HDL-C。其他血脂项目如ApoAl、ApoB 和Lp(a)的临床应用价值也日益受到关注。 3. 血脂适合水平和异常切点 血脂异常的主要危害是增加 ASCVD发病危险。本指南对我国人群血脂成分合适水平及异常切点的建议(表2)基于多项对不同血脂水平中国人群ASCVD发病危险的长期观 察性研究结果,包括不同血脂水平对研究人群10年和20年ASCVD累积发病危险的独立影 响;也参考了国际多部血脂相关指南对血脂成分合适水平的建议及其依据。需要强调,这些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主要适用于ASCVD一级预防目标人群。 表2?中国ASCVD一级预防人群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分层标准[mmol/L(mg/dl)]TC LDL-C I-UL-C非—HDL-C TG 理愎水平<2.6 (100)w 3.4 (130) 合适水举<52 ^200 )<3.A(130)<4.1 |150}< 17(150) 込塚升高产5 2 (200) E 】犷34 (130) H H 4.1 门60) A A 1.7 0 50)且 <6.2 (240)<44 (100)<4.9 1190)<2.3(200) 升离/ 6 2 ^210}至4 J 1160)# 4 .9 (190} 2.3 (200) |降低<1.0 啊6 汴ASCVD =7林尅样悼化啊心即百烷病T匚一总胛忠祈LDL-C 仕耳塔昭皓白阴】曲常 HDL-C:高聖度脂匪白胆固醇;S-HDL-C 非离密度脂医白胆固礴甘池一旣 4 ?血脂异常分类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清中胆固醇和(或)TG水平升高,也泛指包括低HDL-C血症在内 的各种血脂异常。分类较繁杂,最简单的有病因分类(继发性高脂血症和原发性高脂血症)和临床分类二种,最实用的是临床分类(表3)。

心血管病康复治疗

心血管病康复治疗 长期以来心血管疾病患者较重视药物的治疗与预防,而运动对其康复的影响往往被忽视,且缺乏规范的指导。近年研究表明养成日常大肌群节律性运动锻炼的习惯,可以产生心血管适应,减轻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和肌力,改善生活质量,并有可能预防冠心病(CAD)的发生和发展1] 2] 1运动锻炼方法 1.1运动锻炼是指以增进身体素质为目标、有计划反复进行的体力活动。 1.2运动方案: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运动试验和运动训练指南[1]30min中等强度的运动锻炼,例如每天快步行走>30min。 1.3运动频度:运动锻炼通常采用每周3~5次的方式。分为低频组(每天锻炼1次,周末休息)和高频组(每天锻炼2次,周末继续锻炼)。 2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 2.1流行病学研究:过去50年的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明积极参加体力活动和健壮的人群CAD发生率显著降低2] 数研究提示运动水平与CAD发病率呈反比。这些结果与运动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增加冠状动脉口径、改善心功能、扩血

管作用以及对心室纤颤的预防作用一致。 2.2运动的急性作用:运动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急性作用并非依赖于长期适应作用。一次急性剧烈运动降低血清TG的作用可以持续72h,HDLC暂时增加,收缩压降低持续12h,也有利于血糖稳定3] 3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 3.1CAD最近51项对照研究荟萃分析1]8440例中年低危男性患者(冠脉搭桥或者球囊扩张治疗)进行监护运动训练2~6月,随访2-4年。单纯运动训练组的总病死率降低27%(P<0.05),而综合治疗组降低13%;心源性病死率分别降低31%(P<0.05)和26%(P<0.05)。2组均未降低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心源性猝死率。结果提示运动训练是心脏康复的主要内容, 应得到足够的强调。 运动训练对不能进行血管重建手术的心绞痛患者也十分有用。心绞痛患者运动训练后运动耐力提高,定量运动时心率和收缩压降低,心肌缺血阈提高,但是心室起搏时心肌缺血阈并不提高,提示运动训练可能只改变运动时的心肌供血1] Taylor等5]48项心脏康复研究(8940例)进行荟萃分析。与常规医疗相比,运动训练组各种原因病死率降低,心源性病死率也降低。同时总胆固醇和TG降低,收缩压降低,吸烟率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手术和HDLC、LDLC 水平和舒张压无显著差异。运动锻炼对总病死率的作用独立于冠心病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

心血管疾病的症状有哪些_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 疼痛 如果其他肌肉组织(特别是腓肠肌)不能获得足够的血供,患者常在运动中感到肌肉紧缩感和乏力性疼痛(间歇性跛行)(见第28节)。 心包炎(心脏周围囊腔的炎症或损伤)所导致的疼痛常在病人平卧时加重,而在坐位或前倾位时减轻,运动不会使疼痛加重。由于可能存在胸膜炎,故呼吸可能会加重或减轻病人的疼痛。 当动脉撕裂或破裂时,病人出现剧烈锐痛,这种疼痛来去匆匆且可能与身体活动无关。有时这种病损可能发生在大动脉,特别是主动脉。主动脉的过度伸展或膨隆部分(动脉瘤)突然出现渗漏,或者内膜轻度撕裂,血液渗漏入主动脉夹层。这些损害可导致突然的严重疼痛。疼痛可发生在颈后、肩胛间区、下背部或腹部。 左心室收缩时,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一组瓣膜可能会脱向左心房(二尖瓣脱垂),这种病人有时可出现短暂发作的刺痛,通常这种疼痛位于左乳下,且与体位和活动无关。 气促 乏力 当心脏泵血能力下降时,活动期间流向肌肉的血液不足以满足需要,此时患者常感到疲乏与倦怠。但这些症状常难以捉摸,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患者常通过逐渐减少活动量来适应或归咎于衰老的表现。 心悸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自己的心跳没有感觉。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剧烈活动后,甚至正常人亦会察觉到自己的心跳非常有力、快速或不整齐。通过脉搏触诊或心脏听诊,医生可以证实这些症状。心悸

症状是否属于异常,取决于对如下问题的回答:有无诱因、是突然发生或是逐渐发生、心跳频率、是否有心律不齐及其严重程度等。心悸与其他症状如气促、胸痛、乏力和倦怠、眩晕等一道出现时常提示有心律失常或其他严重疾病存在。 头晕和晕厥 一、心血管系统拥有许多血管,这些血管将各种各样的物质运送到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在这些物质中有氧气、燃料(葡萄糖)、建筑材料(氨基酸)。维生素以及矿物质。被称作毛细血管的微小血管在肺部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样我们的血液就得到了氧气,与此同时,肺部的二氧化碳则被我们呼出。这些血管伸入心脏,而心脏则将血液挤压至全身上下各个细胞。在各个细胞处,血管形成一个毛细血管网络,为细胞输送氧气和其他养料并带走细胞中的代谢废物。氧气以及葡萄糖是身体的各个细胞制造能量所必需的物质;而细胞中的代谢废物则是指二氧化碳和水。 二、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血液的中的细胞老化,血液中的正常红细胞、胶体质点等带负电荷,它们之间相互排斥,保持一定的距离,而病变老化的红细胞由于电子被争夺,带正电荷,由于正负相吸、则将红细胞凝聚成团。引起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疾病。 蜂蜜首乌丹参汤 配方:蜂蜜、首乌、丹参各25g 制作与用法:先将首乌、丹参用水煎,去渣取汁,加入洋槐花蜂蜜并搅拌均匀。分3次服用,每日一剂。 蜂蜜银杏粉 配方:蜂蜜100g,银杏粉或银杏叶粉50g。 蜂蜜姜汁 配方:蜂蜜30g,生姜汁1汤匙。 蜂蜜鲜李子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编辑本段] 内容简介 脑血管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呈上升和低龄化趋势,农村地区也日益突出。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国家及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指南”从加强预防的角度出发,强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并涵盖了卒中单元、急诊诊断处理、急性期内外科治疗、并发症防治和早期康复等内容。编写过程始终以循证医学研究结果为依据,并借鉴了国内外近期公布的脑血管病及相关疾病防治指南的内容。本书适用于二、三级医院的神经科医师、内科医师、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和预防保健工作者,同时对于脑血管病患者和关注自己健康的人们也具有指导意义。 [编辑本段] 目录 第一章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第一节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管理 第三节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第一节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 第二节脑卒中复发的二级预防措施 第三章卒中单元 第四章脑卒中的院前处理 第五章急诊诊断及处理 第六章常见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 第一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第二节脑梗死 第三节脑出血 第四节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五节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第七章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出血性脑血管病 第二节缺血性脑血管病 第八章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第一节颅内动脉瘤

第二节脑动静脉畸形 第三节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 第九章主要并发症的处理 第一节颅内压增高 第二节肺炎及肺水肿 第三节血糖改变 第四节吞咽困难 第五节上消化道出血 第六节尿失禁与尿路感染 第七节脑卒中后抑郁与焦虑状态 第八节心脏损害 第九节急性肾功能衰竭 第十节水、电解质紊乱 第十一节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 第十二节脑卒中继发癫痫 第十三节褥疮 第十四节体温异常 第十章脑血管病的康复 第一节脑卒中康复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主要神经功能障碍的康复 附录Ⅰ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年) 附录Ⅱ常用脑卒中量表 附录Ⅲ相关疾病临床常用药物参考 [编辑本段] 第一章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第一节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已上升至第一、二位,农村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初脑血管病死亡列第三位,90年代后期升至第二位。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约150万人;存活的患患者数(包括已痊愈者)600~700万。目前,全国每年因本病支出接近200亿元人民币,给国家和众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第二节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管理 一、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国内有研究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6%.一项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随机对

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基层实用技术

1.6分钟步行试验判定为心肺功能2级的是:B B、300~374.9米 2.运动康复治疗的禁忌症不包括:D、偶发室性早搏 3.冠心病长期综合治疗中,强调几级预防?C、2 4.运动强度过大的标志不包括:B、运动后次日早晨无疲劳感 5.6MWT共分为几级?D、4 6.心脏侧支循环直径为多少?A、20-350um 7.运动训练强度常用方法,不包括下列那项C、缺血阈法 8.心脏康复运动方式的选择,不包括下列哪项A、力量性运动 9.心脏康复(CR)涉及人员,不包括下列哪种人C、科室主任 10.下面对代谢当量(METs)描述中,错误的是B、1MET代表运动状态时代谢水平 11.高血压病人出现下列哪种情况不需要立即停止运动:E、面色红润 12.终止康复训练试验的指标是:E、DM>110mmHg 13.人体内动静脉和毛细血管加起来,长度达多少公里?C、9.6万 14.冠心病康复包括几个阶段?B、3 15.国际心脏康复已有多少年的历程?C、50 16.冠心病患者康复治疗过程的I期为?B、院内康复期 17.基层医院推进模式的核心组织者是:B、二级医院 18.冠心病长期综合治疗中不正确的是?C、高脂饮食 19.心脏康复的具体内容不包括?B、单纯用药 20.经过心脏康复治疗后,运动耐量每增加1个METs总死亡率,风险下降C、12%

21.心脏康复训练,应保持的频率,不包括下列那项B、运动频率大于5次,可再提升效果 22.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多少以上?C、40% 23.“略气喘无出汗,可边运动边自然交谈”对应的心率强度是:A、50%储备心率 24.运动训练抗高血压疗效的机制中不正确的是:D、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25.人体内动静脉和毛细血管加起来,长度达多少公里?C、9.6万 26.心脏康复训练相对禁忌症为?A、SM>200mmHg 27.运动训练抗高血压疗效的机制中不正确的是:D、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28.I期的高危人群不包括?C、肾衰竭 29.运动康复治疗的禁忌症不包括:D、偶发室性早搏 30.医联体推进模式的核心组织者是:A、三级医院心内科 31.冠心病长期综合治疗中,强调几级预防?C、2 32.运动强度过大的标志不包括:B、运动后次日早晨无疲劳感 33.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宣传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你知道吗?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心血管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疾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以及与之相关的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发病率高,而且危害大。其中特别是高血压,是引起脑中风、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三大并发症的罪魁祸首。 通常所说的高血压的“三高”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低”即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高血压是引起各种心血管病和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平均动脉压每升高10mmHg,心血管危险性就升高30%。 而降血压治疗可以显著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收缩压下降10-12mmHg或舒张压下降5-6mmHg,即能减少42%的中风率和20-25%的冠心病发病率。肥胖、烟酒、摄盐过多、缺乏活动、心理紧张等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大量的研究表明,有效的生活方式调整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延缓其发展,而且生活方式的调整还是药物治疗的重要基础。防治心血管病的生活方式调整可概括为“均衡膳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胸开朗,生活规律,正规用药”,也可称之为心血管保健措施的“六诀方针”。 一、戒烟限酒 1.限制饮酒:高血压应戒酒,因饮酒可降低降压药物的药效。男性如饮酒应20~30克酒精/天(40度白酒1两),女性10~15克/天(半两)。 2.彻底戒烟:大量的医学研究表明,吸烟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关,如肺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简言之,吸烟百害无一益,因此应立即彻底戒烟。 二、适当运动 运动有助于保持理想体重,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抵抗力,还有助于降低血压。不过,

应注意做有氧运动,不觉辛苦为度,如每天30~45分钟的慢跑,每周数天。从保健角度看,缺氧运动对身体有害。已患有心血管病者不要做竟技性运动。 三、心胸开朗 乐观能提高人群自我防病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微妙而复杂,易使人们经常处于不良的心境状态,而导致心身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病的发生。因此,一定要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愉快健康的心境。人应奋斗,但不要太在意成败,最好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来对待成败。 四、正规用药 如果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均应专科正规治疗。千万不要盲目相信广告,千万不要只吃中成药就了事,千万不要乱投“游医”,否则吃亏的是自己!要相信科学!不相信科学是最可怜的“无知”,是最大的“可悲”。 服药应规律和坚持,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阿斯匹林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应提倡广泛使用。患有冠心病者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心绞痛发作时含服。前胸压榨样疼痛20分钟不缓解者应立即到医院心血管科就诊,以防急性心肌梗死。 五、生活规律 保持规律的生活是机体保持健康的基本条件。最重要的是饮食规律和睡眠规律。吃饭有一餐没一餐,一餐饱一餐饿,经常熬夜熬通宵,接着连睡一两天,这样生活的人不患病才怪!工作和生活作息时间尽可能规律,有午睡习惯者如有条件最好适当午休。 六、均衡膳食 均衡膳食就是要求降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控制总热量,增加体力活动,减少食盐摄入量。 1.减少钠盐:成人每天5~6克钠盐即可满足正常需要。注意减少烹调用盐,少用酱油,少吃咸菜及盐腌食品。也可用低钠盐、健康保健盐。“限盐”就是要求每日钠盐摄入量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二)(修订版)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二) 三、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具体措施心血管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绝大多数是可预防的。预防策略包括由医疗机构为慢病患者及高危个体提供的从筛查到诊断、治疗和管理的医疗服务,也包括由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不仅慢病患者与高危个体,而且全体居民都可以受益的生活方式干预。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够预防或推迟心血管病的发生(一级预防),而且能够和药物治疗协同作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复发(二级预防)。 1.生活方式干预: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是针对尚未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采取的干预措施。这些干预措施通常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戒烟,减少钠盐摄入量,限制有害使用酒精,增加体力活动和控制体重及合理膳食等,同时配合药物控制代谢性危险因素(血压、血脂及血糖异常)的水平。目的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生。这些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二级预防同 样重要。但每个患者执行的方式和力度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1.1戒烟及预防青少年吸烟:大量的研究表明,无论主动吸烟或是被动吸入二手烟,吸烟量和心血管病、肿瘤或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呈显著正关联。队列研究证据显示,戒烟者发病和死亡风险显著低于持续吸烟者。无论何时戒烟都会获益。越早戒烟,获益越多。我国是

世界上吸烟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吸烟导致的健康损失和经济损失也最大。因此预防青少年开始吸烟及帮助吸烟者戒烟是预防心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病的重要措施。在医疗服务机构帮助吸烟者戒烟对于预防与控制心血管病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了解吸烟的危害,戒烟的步骤,可能面临的困难及克服的方法,必要时提供戒烟药物治疗并约患者定期复诊。同时邀请患者家人或朋友参加门诊谈话,帮助患者建立一个良性的支持环境。医学专业机构除帮助患者戒烟外,更应督促并支持各级政府制定有效的控烟法规为公众创造无烟环境,宣传吸烟的危害,防止青少年吸烟。1.2减少钠盐摄入量:人群观察性研究发现膳食钠盐摄入量和高血压,心血管病死亡及疾病负担相关联。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显示减少钠盐摄入量可以降低血压。而高血压是心血管病最主要的可预防可控制的危险因素,长期维持健康的血压水平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中国人群钠盐摄入量普遍较高(平均10.5 g/d),特别是北方人群,远高于WHO(5 g钠盐/d)或我国营养学会(6 g钠盐/d)的推荐量。应鼓励患者实施减盐措施。减少烹调用盐,选购含盐量低的食物,尽量少食或避免高盐食物。让患者明白即使钠盐摄入量不能立即达到推荐的水平,长期努力逐渐减少钠盐摄入量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全球慢病防控目标要求到2025年人群钠盐摄入量应较2010年减少30%。同时观察性研究

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817406586.html, 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分析 作者:马洪卓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年第08期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接收的心血管疾病48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给予甲组24例常规康复治疗,给予乙组24例综合性康复治疗。观察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乙组治疗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老年;综合性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志码】A 心血管疾病是对老年人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常见临床疾病。康复治疗是指早期康复期间对患者采取的非药物治疗[1]。研究显示,康复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运动耐量 及健康水平,还能纠正危险因素,如肥胖指数和血脂水平等,对维护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2]。现搜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接收的心血管疾病48例 老年患者,对其综合性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搜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接收的心血管疾病48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共24例,平均年龄是(78.53±5.28)岁,年龄范围是66~85岁,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3例、11例,其中6例动脉粥样硬化,9例高血压,4例肺心病,5例风心病。乙组共24例,平均年龄是(79.05±4.96)岁,年龄范围是65~86岁,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4例、10例,其中7例动脉粥样硬化,8例高血压,5例肺心病,4例风心病。甲组和乙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给予甲组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包括运动疗法,方法同乙组。给予乙组综合性康复治疗。治疗如下: 运动疗法:运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和体质检查,结合患者不同的病情程度及体质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运动方式可选择气功、太极拳,或选择体操、球类运动、步行等。运动强度以中低强度为宜,不可过高,以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强度以患者不感到疲劳、微微出汗为宜。运动前5~10min应进行热身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以30~40min为宜,不得超过60min。叮嘱患者应坚持运动,持之以恒,每周运动次数不少于5次。 健康宣教:由于大部分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较少,缺乏正确认识,甚至存在不良认知和错误认知,易产生恐惧、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康复治疗的效果,不利于身体健康。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致残率高的疾病。一旦得上这类疾病,自己很难生活自理,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病人自己也常常因为拖累了家人,心情不畅,反而影响了疾病的治疗。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无论是从经济角度、家庭角度,还是从健康角度来讲,唯有预防才是万全之策,高明之举。早一日预防,早一点安心。我国每年大约有260多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由于该病是因血液的病变所引起,它对人体的损害是隐秘的、逐渐的,全身性的,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而被称为“沉默的疾病”,然而它却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在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呈现下降趋势,而在我国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头号杀手。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绝对数已居世界首位。 目前,中老年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及症状应该有所了解,掌握病因、预防发病,及时或定期对身体进行健康检查是应该提倡的,一旦发病应及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最主要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因此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是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这样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才能延长人类寿命。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认识自身存在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实行自我保健,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地适应社会发展与变革,心有朝霞,胸怀开阔,积极参加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参加健身运动,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以减缓肌肉萎缩,防止肥胖,增强心脏功能。以心率为例,如按70次/分,如果经过运动锻炼可以减到60次/分,表面看也许与以前没什么差别,只减少了10次心跳;可是在一年间,就减少了550万次心跳。健身锻炼有益心脏健康,最有益的锻炼项目是大步行走。身体的局部锻炼(如哑铃、拉簧)则对心脏无甚益处。 其次,戒除不良嗜好与不卫生习惯,保持健康生活规律与方式,有个人的文化兴趣爱好。 预防的关键在于,坚持低脂膳食,改变高脂肪饮食习惯。据某大城市对33 0万居民饮食习惯调查,近20年来,粮食、薯类、豆类食物从以往占三分之二,下降至占三分之一;而肉类和油脂食品上升近10倍,每人每天平均摄入食物油83克,远远超过了正常需要25~35克的水平。要有健康的身体就该增加纤维膳食,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克—45克为宜。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见食品还有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多吃鱼和鱼油,鱼油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功能,能够预防动脉硬化。大量摄取富含ω-3的鱼油可对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国际营养组织建议:人们每天摄取2500千卡的能量,相应的应该摄取0.6—1克以EPA和DHA形式存在的ω-3脂肪酸。拿国货精品鸿洋神中老年型鱼油为例,每天必须至少服用3—5粒700mg含量为30%的鱼油胶丸,才能保证人体的基本需要;多吃豆制品,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宣传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你知道吗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心血管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疾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以及与之相关的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发病率高,而且危害大。其中特别是高血压,是引起脑中风、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三大并发症的罪魁祸首。 通常所说的高血压的“三高”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低”即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高血压是引起各种心血管病和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平均动脉压每升高 ,心血管危险性就升高 。 而降血压治疗可以显著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收缩压下降 或舒张压下降 ,即能减少 的中风率和 的冠心病发病率。肥胖、烟酒、摄盐过多、缺乏活动、心理紧张等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大量的研究表明,有效的生活方式调整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延缓其发展,而且生活方式的调整还是药物治疗的重要基础。防治心血管病的生活方式调整可概括为“均衡膳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胸开朗,生活规律,正规用药”,也可称之为心血管保健措施的“六诀方针”。 一、戒烟限酒 限制饮酒:高血压应戒酒,因饮酒可降低降压药物的药效。男性如饮酒应 ~ 克酒精 天 度白酒 两 ,女性 ~ 克 天 半两 。 彻底戒烟:大量的医学研究表明,吸烟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关,如肺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简言之,吸烟百害无一益,因此应立即彻底戒烟。 二、适当运动 运动有助于保持理想体重,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抵抗力,还有助于降低血压。不过,应注意做有氧运动,不觉辛苦为度,如每天 ~ 分钟的慢跑,每周数天。从保健角度看,缺氧运动对身体有害。已患有心血管病者不要做竟技性运动。 三、心胸开朗 乐观能提高人群自我防病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微妙而

2016 年欧洲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

2016 年欧洲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 近期European Heart Journal 发布了第六版欧洲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本指南可概括为「4W」(What、Who、How、Where),按序依次铺开。希望本指南的编译能对医务人员的临床实践有所助益。 何为心血管疾病预防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预防定义为: 针对人群或个体水平,综合 各项干预措施,旨在消除或减少心血管疾病及其相关的功能障碍产生的影响。尽管疾病结局有所改善,但心血管疾病仍是人群患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校正年龄后的冠心病发病率开始下降,尤其是高收入地区。 在采取一系列包括吸烟控制条例在内的预防措施后,欧洲目前的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不到80 年代的一半。但与此同时,伴随着地域发展不均衡的持续存在以及肥胖、糖尿病等许多危险因素的攀升,依照指南要求合理预防,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是可以显著下降的。既要控制普遍存在的危险因素,也要兼顾预防当中执行不力的行为。 整体人群水平的疾病预防应从促进健康的生活行为出发;个体水平(指那些有中到高危的风险罹患心血管疾病或者已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的疾病预防,可以通过控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譬如不良饮食、运动不足、吸烟)以及改善危险因素来实现。实践表明,控制危险因素 可以减少80% 的心血管疾病以及40% 的癌症。 推荐针对人群的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措施干预(IIa/B)。 过去三十年,半数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减少可归因于群体胆固醇水平、血压和吸烟的降低。这些部分抵偿了其他危险因素的增加,如肥胖和糖尿病。人口老龄化同样增加心血管事件。促进公众对心血管疾病预防的了解有利于减少人群吸烟和胆固醇水平。生活方式干预应优先采取或者与药物干预同时进行。通过法规减少盐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来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成本效益。 何人可受益?何时评估? 1. 评估总心血管风险 基于动脉粥样硬化是危险因素的产物,所以目前通行的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推荐评估整体心 血管风险。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有赖于其风险级别,级别越高,干预措施越强。如表 1 可知,胆固醇水平为7 mmol/L 、不吸烟血压正常的女性,其心血管风险是胆固醇水平为 5 mmol/L 、吸烟且高血压男性的1/10。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与小常识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与小常识 多吃新鲜的果蔬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每天食用至少8份果蔬的人群,比那些每日食用少于3份的人群心脏死亡风险降低了22%。新鲜果蔬中富含维生素、叶酸、纤维素和多种抗氧化物质,能够减少氧化反应对血管损伤,增加血管的扩张力,保持血管的畅通。每天的餐食中至少要保证500克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其中一半要是深色的,如西红柿、菠菜、紫甘蓝、胡萝卜等。 多吃深海鱼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深海鱼中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是护心最重要的。如果从现在起每周吃两次深海鱼,每次约吃60克左右,比如三文鱼、金枪鱼等,4—8周后,心脏健康就会有明显的改善,还能减少中风的危险,这也是食深海鱼多的国家和民族中风发病率低的原因之一。人体中只要甘油三酯超标,就意味着血管和心脏将承受更多的压力,而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甘油三酯的含量。需要注意的是,欧米伽3脂肪酸非常容易被破坏和氧化,所以生吃深海鱼可以最大限度地留住营养。若不习惯生吃,最好清蒸。另外最好还能搭配麦弗逊南极磷虾油,其成分含有南极磷油600mg,并富含磷脂质、DHA、EPA、和超强抗氧化剂虾青素等,是唯一一款同时含Omega-3-6-9的南极磷虾油,全面均衡补充人体所需的不饱和脂肪酸,缓解心脑血管不适应症状,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有效减少关节炎不适应症状。 多吃坚果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司局(FDA)的一份健康声明表示,多数坚果,如大杏仁、核桃、开心果等,作为不饱和脂肪酸和低胆固醇饮食的一部分,每天进食约42克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是最佳的护心小零食。坚果最好选择原味或低盐的,过多盐分的摄入反而会带来高血压的风险。 预防心血管疾病小常识: 1、控制体重 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可导致超重与高血压。研究表明,体重指数与血压呈正相关,体重每相差10千克,收缩压相差约3.0毫米汞柱(0.4千帕),舒张压相差约2.2毫米汞柱(0.29千帕),而高血压已知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对11万余名女性进行长达16年的随访,发现肥胖与超重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及钠摄入与脑卒中呈正相关,是人群脑卒中病死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一般而言,脂肪摄入每天不超过50克为宜,且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不宜过高。 2、适量补充蛋白质 曾经有调查表明,日本本土人群比美国夏威夷移民人群患脑卒中的比率高3倍,两组人群血压水平无显著差异,但夏威夷人群动物蛋白摄入显著高于日本本土人群,且发现动物蛋白与脑卒中呈负相关,动物蛋白可以抑制脑卒中的发生。但过多蛋白质摄入也导致过量脂肪摄入,并加重肾脏负担。老年人每天每千克体重摄入蛋白质1.2-1.5克为宜,其中至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