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都城地域性景观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北方城市街道景观地域性规划研究

北方城市街道景观地域性规划研究
规划设计 日 瞄 豳 四
北方城市街道景观地域性规划研 究
李 阳
北 京 维 拓 时 代 建筑 设 计 有 限公 司 方 案所
北京
1 O O O 2 5
摘要: 随着 我 国对城 市 化建 设 力度 的不 断 加大 , 北方城 市与 南方 城市 之 间 的差距 越 来越 小 。北 方城 市 由原来 的基础 设 施 落后 到
其 是否 满 足人 的要求 , 是 否 能适 应 人 的 生活 习惯 而 判定 的 , 所 以在 城市 景 观 规划 时 要充 分考 虑 人 的主 观感 受 。
3 . 2 将 景 观规 划 与城 市发 展 相结合
随着社 会 的进 步 , 人 们 对 于大 自然 的认 识 不断 加 深 。越 来越 多 的 人渴 望 接 触 到 新鲜 的 大 自然 的 东西 , 城 市建 设 者 为 了满 足 这 一 需 求 , 花 费 大 量 资金
对 于 西 方 的设计 理 念 , 我 们 承认 它 有 一 定 的先 进性 , 可 能 更 适 合这 种 快
节奏的现代社会。但是, 如果在对城市景观建设过程中照搬照抄西方的那一 套, 不懂 得进 行选 取 的话 , 会造 成 很大 的损 失 。就拿 最简 单 的与水 有关 的 景观 来说, 在我国的北方城市水资源相比于南方城市比较匮乏 , 但是如果照搬西方 建 设模 式 , 建 设喷 泉 、 大 面积喜 水性 植物 等 等 , 不仅 不会 达到 预期 的效 果 , 反 而 会 因 为资源 的 匮乏造 成 一派 萧瑟 的景 象 , 使得 城市 整体 观 赏性大 大 降低 。
导 致绿 化植 物 生 长不 良, 达 不 到预期 的效果 。
1 2盲 目追 求 先进模 式
上行走 , 使个人的身体健康得不到保证。

沈阳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设计研究

沈阳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设计研究

沈阳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设计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老城区的历史景观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历史景观风貌正在消失。

因此,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利用成为现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的课题。

论文从国内外优秀城市历史景观的研究与保护入手,以“庞贝古城”、“上海外滩”为参考实例进行调查和研究,根据沈阳中街历史景观的现状、保护与开发利用所产生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景观设计历史景观研究一、沈阳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设计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历史景观保护的背景: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历史文化景观逐渐被社会重视起来。

沈阳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现如今仍然存在很多历史景观,对其加强保护和再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我们对沈阳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

2、历史景观保护的意义:通过对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设计,可以更好的保护历史景观,为以后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使地区悠久的文化历史继续传承。

让历史景观与城市的发展融合在一起,可以让人们对这些历史景观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城市历史景观保护优秀案例分析迄今为止,已经有很多国家对本城市中的历史景观进行较好的保护,以下是对历史景观保护的优秀案例。

庞贝古城庞贝城——是保护最为完好的古罗马城池。

它位于亚平宁半岛西南角坎佩尼亚地区一座人口稠密,商旅云集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

它约建于公元前6世纪,于公元79年被维苏威火山灰无情地湮没。

由于被火山灰掩埋,所以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从而为了解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古城略呈长方形,有城墙环绕,四面设置城门,城内大街呈“井”字形纵横交错,街坊布局方正整齐,有如棋盘,仿佛是我国唐代的长安城。

城内最宏伟的建筑物,都集中在西南部一个长方形的公共广场,广场周围设有神庙、公共市场、市政中心等建筑物。

这里是庞贝城政治、经济、宗教的中心。

广场的东北方是繁华的集贸市场。

它们都按行业分街坊设置,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人们的生活状态。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1. 引言1.1 沈阳名称的来源沈阳这个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金朝时期,当时沈阳被称为“盛京”,意为繁盛的都城。

据史书记载,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建立金朝后将此地定为京师,取名“盛京”。

随着历史的变迁,元朝时期,沈阳被改称为“辽阳”,东北行省的治所也设在此地。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将沈阳改名为“沈阳”并设为东北行省的都城,此后沈阳便沿用至今。

沈阳这一名称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一种说法是因为明太祖洪武年间,有一位郭姓将军在沈阳设帐练兵,他非常喜欢书法,每逢暇时便把自己创作的字画挂在帐幕上以便练习,后人便称其为“书阳郭侯”,后来沈阳就改名为沈阳。

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当地有一座山,山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秫秸,秸秆在风中摇曳,当地人称之为“沈沈”或“旋旋”,太祖朱元璋听说后很高兴,便将沈阳改名为“沈阳”。

沈阳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都城,其名称的来源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和了解。

1.2 沈阳古城的重要性沈阳古城作为中国北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底蕴。

其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沈阳古城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军事据点之一,曾经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通过对古城的研究,可以了解明清时期东北地区的政治格局、军事布局以及社会风貌,对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沈阳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典范之一,其规划布局严谨有序,体现了古代中国城市规划的高超水平。

探究沈阳古城的建置过程和规划布局,有助于了解古代中国城市规划的特点和演变过程,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沈阳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传统价值观念。

保护和传承沈阳古城,能够传承古代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技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多样发展。

沈阳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有效保护,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2024年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文化研究》范文

《2024年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文化研究》范文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文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街道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设计不仅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也关系到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文化传承。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文化的传承。

城市街道的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街道风貌。

例如,在老城区街道的改造中,可以保留历史建筑、传统符号等元素,以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2. 地域文化的表达。

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各具特色,城市街道的景观设计应体现地域文化特点,使街道成为展示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

例如,在南方水乡城市,可以利用水系资源,设计亲水型街道,营造独特的江南水乡风情。

3. 市民生活的需求。

城市街道的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市民的生活需求,如交通便捷、休闲娱乐、购物便利等。

通过合理规划街道空间,设置绿化带、休闲设施、公共空间等,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三、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实践应用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应注重实践应用,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建设成果。

具体措施包括:1. 科学规划。

根据城市的整体规划和设计要求,制定科学的街道景观设计方案。

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和市民需求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在改造老城区街道时,应注重保护历史建筑和传统符号,同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对老城区进行改造和利用,使其焕发新的活力。

3. 绿化与美化并重。

在街道景观设计中,应注重绿化和美化工作。

通过种植绿植、设置花坛、摆放艺术品等方式,提高街道的绿化率和美观度,营造宜人的城市环境。

4. 公共空间与休闲设施的配置。

为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应在街道景观设计中合理配置公共空间和休闲设施。

《2024年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文化研究》范文

《2024年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文化研究》范文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文化研究》篇一一、引言城市街道不仅是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通道,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街道景观设计不仅关乎城市的交通功能,更关乎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内涵。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文化研究,分析其设计理念、设计元素和文化内涵,以期为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文化的传承。

城市中的街道往往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街道景观设计应尊重历史,传承文化,使街道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承者。

2. 地域文化的体现。

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各异,街道景观设计应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使街道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

3. 生态环境的融合。

街道景观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融合,使街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形成宜人的城市空间。

三、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设计理念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设计理念:1. 以人为本。

街道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关注人的行为和心理,创造宜人的城市空间。

2. 可持续发展。

街道景观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 整体性设计。

街道景观设计应注重整体性,使街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形成有机的整体。

四、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元素分析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元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风格。

建筑是街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格应与街道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2. 绿化植被。

绿化植被能够改善街道环境,提高空气质量,是街道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3. 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如路灯、垃圾桶、座椅等,应与街道景观相融合,提升街道的整体品质。

4. 交通组织。

交通组织是街道功能的重要体现,应合理规划车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等,确保交通流畅。

五、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以某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该街区的街道景观设计充分体现了文化传承和地域特色。

设计者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将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街区风貌。

清代盛京城规划理念探析

清代盛京城规划理念探析

清代盛京城规划理念探析
姜念思
【期刊名称】《中国名城》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盛京是清入关前的都城,是在明沈阳中卫的基础上改造、增拓而成.改造规划不仅继承了中原传统的都城规划理念,而且还保留了满族固有的建城传统,并吸收了藏传佛教的曼荼罗思想.盛京城的规划设计者将这些多元的建城理念,成功地融合到一起,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不朽的杰作.盛京作为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建设史上最后一个范例,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都城规划史的宝库.
【总页数】6页(P45-50)
【作者】姜念思
【作者单位】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21
【相关文献】
1.清代"盛京城"城市空间特色的宗教色彩探析 [J], 王肖宇;徐帆;安艳华
2.1949年以来北京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探析——以1949-2004年间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J], 李东泉;韩光辉
3.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晋商由盛转衰的社会原因探析 [J], 宋云
4.北京城市综合减灾规划设计研究的理念与思考 [J], 金磊
5.满族文化对盛京城规划建设的影响——兼论盛京城在满族和清代都城史上的地位[J], 李声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盛京城:王城规划模式的范例——兼论汉文化对盛京城规划建设的影响

盛京城:王城规划模式的范例——兼论汉文化对盛京城规划建设的影响

九雉
经纬 轨,环谂七轨, 埭五轨 由此看来 城平面呈方形 王城规划结构 【 1 置 }为 第一 规模为方九里 。 日面构筑城垣
h acel h n ̄ a i s hn } ri if t h t n In C ie e p{{ Sc 譬igct s tigte e a n y n i … t t ei e s J l n i n h d a c l p a n g a dW a g e e gI s of v n n h n ui
■ 李声能’ 陈 伯超。 L S eg e g C e oh o i hn n n h n c a B
f 】 奉 通 过 解析 《 摘 考 I 已》与 城 目 , 较 目 符 典 都城 城 规划 想 . 指 城 是 巾 目 代 都 }似 性 白 都 目 勺
用经纬涂 制道路布局艇井 口 方格 同幕统规划方法
使王城规划鲒构甚为严谨 各区部署井然有序
h e a l f t pa nn t x mp e o i l n i gwi h i h s d g f e cy t e h g e t e  ̄e o ht
sol 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 J l r  ̄ y
作为宫廷 的前导 拄一道三津之制 由九经九纬构
全城以中间南北向道路为中轴 城内道
没有哪 座都城会按照 《 考工记》王城目的模式机 械地套用 相对来说 盛京城的空间构槊是最典型 和最贴近 《 考工记》王城固的实倒 三 盛京 城 与王 城 图比 较 分析
【ay o s H ncl e J o l n g S e 1 cy K 】 a t d u ̄ l  ̄ ] h l i p n t
第二 按井目方格网规划方法将全城划分为面
积相等的九份 按方位主攻 分别布置不同性质的 分区 宫城是全城规划结构的重心 官署 市 居住 等分布在 官 城周 目 形成 以 为 宫 中心的分 规划结构形式。 第三 高五丈 宫城布置于城 中 央 口面筑有宫垣 垣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多感官景观设计研究现状探析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多感官景观设计研究现状探析

2019·08在地域文化的视角下探究多感官的景观设计,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人基本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感为基础的知觉感官,另一部分则视为人内心的心理感知,也就是常说的情感共鸣。

纵观国内外注重多感官因素的景观案例,不难发现,国内景观设计多以传统的形式展现,更多地注重文化的表现,关注到人感官与内心感知的重要性,但方式相对传统,虽可借鉴但结合现代景观的需求时不可生搬硬套。

国外因其多元、开放、包容的文化特性,景观与人的互动方式多种多样,大胆新奇,不仅仅局限于对人基本感官的关注,但相比之下对地域文化的传承略显不足。

一、国内研究现状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古代城市的建设反映着当时国家的发展和文化的差异。

传统的道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的设计影响深远,“天人合一”的思想便是其一,它使中国古代的设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尊重当地地域文化特色。

除此以外,园林对人感官的刺激、意境的表现也是古人造园时所极力追求的,其力求达到身心合一、情感共鸣。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在景观设计中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在设计中追求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的理念。

在这一方面,南方园林以体型较小的叠石假山表现居多,如太湖石,它透、瘦、漏、皱的独特形象深受南方园林造景者的喜爱;北方因地域、气候不同,古典园林多以大型石头、土丘为主。

它们都各有特色,因地制宜,提取来自自然中的精髓,以直观、可视的园林形式展现。

而我们所常见的传统私家园林中,从经常运用到的“借景”(图1)、“框景”(图2)、“漏景”等手法可以看出,古人在造园时已经认识到了景观与人的知觉感官、心理感知的重要性。

春秋时期《考工记》中明确提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注重内在、顺应自然的设计观念。

天有季节、气候、时令的变化,各个地域地理条件存在差异,自然规律有所不同;不同地区的不同材料有其自身材料的美。

也就是说,古人制作工艺品时应顺应天时,适应地气,巧用材料,加以适宜的手工艺,这样即可产生好的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京都城地域性景观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
2019-01-17T15:34:27.87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作者: 张瑜栖 郝鸥
[导读] 如何在景观设计中体现出满清文化特色,结合地域性特征建造既有文化底蕴又符合时代需求的园林景观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沈阳建筑大学
摘要:历史古城是一个城市中最重要的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冲刷,如何保护古城文化和赋予古城景观新的生命力成了一个重
要的课题。本文以盛京都城为例,提出应当构建符合自身历史文化底蕴和所处地理环境的景观设计研究。这种地域性景观设计研究对于形
成城市独特的风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盛京都城;地域性;历史文化;景观设计
Abstract:Historical c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cultural heritage in a city.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and erosion,how to protect the
ancient city culture and give the ancient city landscape new vital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aking Shengkyoto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landscape design should be constr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its ow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is kind of regional landscape design resear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unique style of the city.
Key words:Shengjing capital;regionality;historical culture;landscape design
1地域性景观研究的意义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代,各地景观建设都更加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地域内涵。保持地域独特性是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景
观设计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与所在地区和周围环境产生必要的联系。正是因为每个城市的气候环境、文化底蕴、地区产业不同,才使得各
个地区的景观呈现生机勃勃的独特生命力【
1】。在盛京都城这个沈阳市的满清文化核心地区,如何在景观设计中体现出满清文化特色,结
合地域性特征建造既有文化底蕴又符合时代需求的园林景观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盛京都城
盛京都城处于沈阳市城区的中心地带,沈河区境内,是沈阳城的发源地。1625年清太祖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并在沈阳着手修建皇
宫,沈阳故宫也是中国仅存的两座完整皇宫建筑群之一。
1634年清太宗皇太极尊沈阳为“盛京”,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后,盛京作为留都

2】。
现在的盛京都城主要包括三个区域:①以故宫为中心的满清文化区,体现了满清特色人文景观。②以帅府为中心的民国风情区,可以
称得上是民国时期建筑的博物馆。③以中街商圈为中心的商贸休闲区。
2.1历史沿革
2.1.1都城与陪都时期
1625年至1911年,盛京成为清前期的都城及后来的陪都,成为“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1625年,努尔哈赤奠都沈阳,修建皇宫东
陵。
1631年,皇太极续建大内宫阙,改十字街为井字街,建设方城八门及钟鼓楼,改城名为盛京。1636年建立六部衙门和金银库。1644
年,迁都北京,以盛京作为陪都。
2.1.2民国时期
1912年至1948年,盛京古城成为奉系军阀的统治中心,以盛京城为核心的老城郭地区发展迅速,呈现出多元文化相融并存的局面。民
国初,
1914-1929年,帅府官邸和私宅建成,成为近代中西合璧的经典之作。同时,设立奉天督军府,奉天总商会,奉天省会警察厅等机
关。
1929年,钟、鼓楼被拆除,护城河也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各类专业市场。
2.2盛京都城目前存在的问题
盛京都城目前在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在近代,盛京都城的古城墙被拆毁,所以盛京都城的边界十分模糊可,识别性不
强。大部分有价值的文化景观都遭到了破坏,而且在盛京都城的周围新建了很多高层,新建筑和景观没有延续旧建筑的特色,对历史风貌
的还原造成了很大影响,忽略了都城的整体风貌保护。
3盛京都城文化在景观上的体现
盛京都城这个沈阳文化的核心地区十分需要通过景观改造和保护来唤醒人们过去的记忆,如何建立丰富的有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观也成
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满清初期到民国时期再到现代时期,盛京都城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变化,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景观属性,但最重要的
两种文化内容还是满清文化和民国文化。
3.1文化的提炼
3.1.1满清文化
3.1.1.1图腾文化
图腾文化是人类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满族先人十分膜拜自然,崇拜图腾。满族的最高图腾就是海东青【4】,意为世界上
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除了海东青之外乌鸦也是著名的图腾。传说中十万只神鹰才出一只
“海东青”,满族的祖先及其千百年来的民族文化都
和充满着神奇色彩的海东青密不可分。
3.1.1.2萨满教文化
过去的萨满教在整个东北地区非常盛行,它在东北的政治文化和民俗文化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5】。辽东地区作为清王朝的发源
地,其文化形式非常丰富,萨满文化深刻的影响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民居建筑。而以萨满教为载体的萨满文化内容,均有独特的贡献
与成就。所以在沈阳市的景观设计中,可以提取火神、雨神等自然神灵的因素,也可以加入萨满音乐乐器的图案纹样、服饰、面具等来表
现古老的萨满文化。
3.1.2民国文化
在民国时期,盛京都城成为东北王张作霖代表的奉系军阀政府所在地,张氏帅府是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的府邸。张氏帅府是都城内
很有特色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也是东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名人故居。其采用了西洋的建筑模式,圆顶、十字拱、立柱【
6】等,也有坡
屋顶、红砖的运用。本文主要利用和提取民国建筑的坡屋顶、红砖元素,以及民国时期盛京都城内繁荣的商业、夜市等因素进行设计。
3.2盛京都城地域性景观设计表现手法
3.2.1再现与抽象表达
以故宫周边街道为例,作为盛京都城内满清文化最浓郁的区域,加入动态图形如满族人精通的骑马射箭以及静态图形如民族服饰上的
花纹、满人崇拜的一些动物等。提取盛京都城内的井字街元素,修建一个盛京都城历史博物馆,再现城内极具代表性的井字纹样,将建筑
外形做成抽象的
“井”字形态。该馆以九宫格作为构图主题,结合水面和象征城墙遗址的景观绿化带,以及构架式的廊道入口标志,成为都城
南侧开敞式边界的重要构图(如图
1)。博物馆作为一个实体的“井”字元素,与廊道形成虚的“井”字元素,形成了虚实对比(如图2)。
3.2.2对比与融合表达
将传统的文化要素要与现代模式通过设计手法对比和融合在一起,盛京都城的三个区域,北部的现代商业区、中部的故宫建筑群区、
和南部的民国风情区,分别是盛京都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几种代表性文化。将盛京都城的民国文化区打造成
“南城绿苑”,由南城文化
产业区片、大帅府、都城历史展示馆及名人名府所组成。内设国学院、设计产业、艺术创业、产品展示等空间,以坡屋顶、红砖等元素延
续到张氏帅府,运用对比融合的手法,利用历史文化元素打造现代建筑及景观,使南城绿苑与大帅府红楼群风格相协调,为游人提供休闲
空间。
(图片来源:沈阳建筑大学设计文本)
(图片来源:沈阳建筑大学设计文本)
4结语
盛京都城作为沈阳市的文化中心,是最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区域。地域性景观设计根植在地域文化上,因此必须对盛京都城的文化内涵
进一步挖掘和利用,通过对地域性文化特征的诠释,特别是满清文化和民国文化的利用,借助景观手段,再现历史风情,可以使盛京都城
的历史底蕴更加浓郁,体现出独一无二的城市景观内涵,同时也对具有很深的科普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启星.加强地域性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武汉市为例[J].现代园艺,2017(10):60.
[2]朱厚宁. 沈阳方城街道景观设计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10-12
[3]朱笑. 满清文化特色的沈阳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
[4]李淼. 图腾、图像、仿像—满族文化中的图形符号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08.
[5]阎秋红.萨满教与东北民间文化[J].满族研究,2004(02):56-59.
[6]张丹,林瑞雪,田大方.沈阳方城历史街区景观特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06):3483-34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