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创新思想论
五四时期李大钊的女性解放思想.doc

五四时期李大钊的女性解放思想-[摘要]五四时期的女性解放运动和以往相比有很大的进步之处。
李大钊是五四时期呼吁女性解放的先锋人物,他是最早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介绍到中国并且指导中国女性的革命家。
不局限于国内,而是站在世界的角度上,运用遍及世界的女性斗争的经验来引领国内的女性解放运动。
他文章中对女性解放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对女性解放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论述。
李大钊是提出女性解放思想的关键性人物,也是研究五四时期女性解放绕不开的重要人物。
[关键词]五四时期;李大钊;女性解放思想和以往相比,五四时期的女性解放思潮趋于成熟和正规,并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席卷了整个社会,积蕴许久的女性问题大讨论在此时被推向了历史的最高峰。
各种引领女性向现代化方向变迁的新思潮相互激荡、促进,男界的呼吁和女界的自觉形成了比以往更有声势、更有底蕴和战斗力的女性解放思潮。
因此,研究五四时期的女性解放思潮是考察从封建社会以来女性在社会性别方面的地位不断蜕变提升的重要一环。
李大钊是最先把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的,也是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伦理道德现象、妇女解放问题的学者和革命家,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其五四以后的女性伦理思想以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为出发点,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以整治革命为有效途径,以劳动妇女为根本力量,且对妇女受压迫的原因、妇女解放根本途径的分析深入透彻,因此使得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渐渐被中国人接受并付诸实践,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中国无产阶级妇女运动的指导方针。
五四时期李大钊的女性解放思想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一、从世界性的高度看中国的女性问题(一)女性解放运动的主体(二)女性解放运动的方法五四时期李大钊的女性解放思想不是局限于中国一国之内,而是具有世界性的眼光,从世界的经验中寻求中国女性解放的正确道路。
李大钊在其《战后之妇人问题》中就提出一战以后“妇女问题主要有:第一,就是妇女过庶问题。
第二,就是女工对男工的问题。
李大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探讨论文

李大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探讨论文论文关键词:李大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摘要:李大钊非常重视中国青年的健康成长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重视向青年灌输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并积极倡导青年走与X-农相结合的实践观,强调青年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国主义观,形成了其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想。
这些思想对当代中国青年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大钊是我国最早的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和五四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李大钊的身边吸引了一大批青年人,他是青年的良师益友,对青年教育问题特别关注,并对青年寄予无限希望。
他认为青年是国家的灵魂,是民族的未来,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件关系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大事。
因此,研究李大钊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论述,对当代中国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构建现代和谐教育体系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关于青年的地位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青年是人类生命中最旺盛的阶段,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桥梁,是人类历史的继承者和传递者。
同时,“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17aa}是社会革新和进步的一个最积极的因素。
李大钊非常重视青年一代的革命作用,他始终关注着青年的健康成长,始终把救亡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的身上。
他认为中国之所以贫穷落后,原因就在于缺少有勇气、有胆略、有新思想的青年。
李大钊把青年看成是“国家之魂”,认为“中华白身无所谓命运也,而以青年之运命为运命”,“青年不死,即中华不亡”}27z}s。
此外,李大钊还从青年的特点出发,明确指出“青年人的精神是进步的,发展的,……那末‘人’的未来事实,完全为我们青年的责任。
进一步说,我们青年的群众运动,就是社会革命的先锋。
;}s)s}s由于李大钊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寄望之殷切,他非常重视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李大钊在《(晨钟>之使命》中,就痛感当时负有教育培养青年一代的“老辈之不解青年心理,不与青年同情”,也就是不能成为青年的良师益友,因此当时的许多青年犹在睡梦之中,仍未从“老辈社会”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不敢与“老辈”宣战,不敢与“老辈”格斗,缺乏“慷慨悲壮之精神,起死回天之气力”,这样的青年肯定是担当不起社会革命的先锋、再造青春中华的重任的。
李大钊的思想总结

李大钊的思想总结李大钊(1899-1927)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思想家、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领导人之一。
他在短暂的生命中,通过丰富的思想探索和实际行动,对中国的社会变革和革命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思想主要包括对资本主义制度和国家民族问题的批判,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途径,以及关于共产主义的追求。
下面我们对李大钊的思想进行总结。
首先,李大钊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他思想体系的基石之一。
他通过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制度,揭示了其内在的矛盾和不可持续性。
他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问题在于个人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存在。
李大钊认为,私有制导致了阶级对立和不平等现象的产生,而剥削则使得人们无法获得自由和公正。
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表明了他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追求。
其次,李大钊非常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他认为,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要求马克思主义具体地运用于中国革命。
李大钊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的国情和社会问题。
他强调,只有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状,才能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李大钊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方面的思考,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李大钊对国家和民族问题的思考也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国家的存在是阶级矛盾的产物,是维护一定利益集团的工具。
国家维护着资产阶级的利益,并将压迫和剥削强加给劳动人民。
李大钊主张通过革命手段推翻国家的压迫,建立一个真正的人民共和国,为人民谋取福祉。
同时,他提倡国家主义和爱国主义,认为有必要团结全体国民,保护中国的利益,摆脱外国的压迫和干涉。
最后,李大钊对于共产主义的追求可以说是他思想的最高境界。
他坚信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中国的未来。
李大钊主张共产主义社会应该建立在人的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消除阶级矛盾和剥削制度,实现人类的完全解放。
他鼓励人民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和潜力,积极参与革命,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南理工近现代史论文:李大钊思想的形成

南理⼯近现代史论⽂:李⼤钊思想的形成李⼤钊思想的形成李⼤钊出⽣在清王朝正渐渐风⾬飘摇的时候,从⼩没有⽗母的照顾与祖⽗相依为命的他学习⼗分刻苦。
少时社会的动荡,国家的危局让他愈加关⼼社会,试图寻找⼀条可以消灭专制,使民族摆脱危机的道路。
在这样的想法下,李⼤钊开始了求学之路也是思想的形成之路。
李⼤钊思想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以下⼏个阶段:⼀、法政六年,《⾔治》时代李⼤钊进⼊北洋法政专门学堂之时⾰命和⽴宪两股思潮都在发展,⽽李⼤钊所在的北⽅则是⽴宪思潮的影响更⼤⼀些。
袁世凯对新政和⽴宪的积极表现令⽴宪思潮得到了较⼤发展。
李⼤钊所在的北洋法政学堂学⽣和和本府其他各校学⽣参加了第三次要求清政府提前召开国会的请愿后举⾏了集体罢课投⼊这⼀活动。
烈⼠们的壮烈形象在李⼤钊⼼底竖起了⼀座不朽的丰碑。
1912年秋,北洋法政学会成⽴,李⼤钊担任编辑部长。
编辑部在1913年4⽉1⽇出版了第⼀期会刊《⾔治》。
法政学会学员的基本政治观点是反对“党争”,同时也追求融会传统儒家仁爱、基督教爱⼈和19世纪西⽅⾃由主义宽容理念的价值取向。
这种取向在很长的时间⾥深深的影响了李⼤钊。
李⼤钊最早写下的两篇分别以“隐忧”和“⼤哀”为标题的⽂章可以说是他的政见宣⾔书。
表达了他为国家⾯临的困境⽽忧,为⼈民⼤众痛苦的命运⽽哀。
尽管他在这个时期对⼈民和国家的关系作了深⼊探讨,但对国家的认识还有些抽象,朦胧但他显然把⼈民的幸福与痛苦作为衡量国家政治善恶良否的根本标准。
之后袁世凯正式就任⼤总统,专制统治更加强化。
⼈们被迫重新思考“⾰命”的问题。
李⼤钊的思想也开始倾向于对社会进⾏本质的批判。
李⼤钊在《论民权之旁落》中感叹道:“于此时,每⼀闻‘民权’之语,如由衷之隐痛,不忍再听。
然⽿犹此⽿,声犹此声,为何今⽇相遇竟是如此悲喜”。
他对此极度失望和忧虑。
他呼吁时贤在“民德沦丧,天理⼈纪,荡然⽆存,愤世者已极厌世之怀”之时,奋起“⼤声疾呼,以唤醒众⽣于罪恶迷梦之中”。
试论李大钊人道思想的思想渊源

试论李大钊人道思想的思想渊源摘要:人道思想是李大钊思想的主旋律,李大钊的人道思想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观,也受到近代西方启蒙学说的影响,同时与马克思主义学说密不可分。
主要从上述三个方面探讨李大钊人道思想的渊源。
关键词:李大钊;人道思想;传统文化;唯物史观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锋,他是一个革命家也是一个思想家。
李大钊的思想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过程,人道思想是李大钊思想的主旋律。
人道思想的历史渊源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中国传统人道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是与天道相互呼应的,人道主要是从两个层面来讲,一是人之为人之道,即立人之道,是指道德层面;二是指人应该遵循社会伦理规范。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是以天为源头,人存在的意义在于遵循天道。
儒家是提倡一种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观,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不过,从思想的本真意义上而言,儒家文化重视的是人。
圣人孔子用“仁者爱人”(《论语·颜渊》)表达对人的肯定,他的思想中最高的道德原则是“仁”。
孟子从性善论的角度发展了孔子的爱人思想,将“仁”和人的本性联系起来,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并提出以“仁心”来施“仁政”,主张民贵君轻,将民意代替了天意。
孟子将天和人之间的关系看为互相转化的关系。
这是孟子对孔子仁爱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人的道德是后天环境造就的,并认为人人可以通过实践完善道德。
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实现人格自我完善。
中国传统人道观主要体现在儒家文化中,而对李大钊人道主义思想影响深远的也正是传统儒家文化。
李大钊懂事时即在祖父的教导下识字,四五岁起就开始接受童蒙教育,6 岁入私塾,16 岁时考入永平府新式学堂后才正式学习西方知识。
儒家文化成为他以后人生和思想旅途中无法忽视也无法剔除的存在,也是他以后学习西方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而儒家文化中关于人道的理论深刻影响着李大钊,主要表现为:其一,入世精神。
李大钊宪政调和思想论要——兼评和谐社会宪政建设

基金项 目: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 目“ 李大钊调和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 阶段性成果 , 项 目编号 : J S D J  ̄ " F 1 1 - 0 4 。
作者简介 : 白万春 , 女,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 院讲师 , 法学硕士 , 主要从事宪法学研究。 1 0 7
… …
再次 , 制定宪法 的时候遵守“ 调和” 与“ 抵抗” 二 收不成文宪法 的特长 , 这种特长可集 中表现 为“ 性柔 律, 可 以有 助于 宪法 的实施 和宪法效 力 的发 挥 。 “ 徒 而量宏 ” 。 “ 性柔 ” 主要指的是宪法规定 内容对社 会生 法不足以自行” 嘲 , 良法还需获得 良好的实施才能实 活 的较强 的适应性 。 宪法制定颁 布以后 , 即使社 会生 现法治 , 良好的宪法必须在社会生活中贯彻实施才 活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也可以通过宪法解释等技 能实现宪政, 从而从纸面活化为现实。宪法的贯彻 术性手段而使既定宪法满足变化了的社会生活的需
兼 评 和 谐 社 会 宪 政 建 设
白万春
( 天津市政法管理 干部学院 法律系, 天津 3 0想不乏关注 , 而对其完政 思想中的调和观念却从未有人论述 。李大钊认 为制 宪时必须
遵循 “ 调和” 与“ 抵抗” 二律 , 这样 才能形成保 障国民的人权与 自由、 具有 民主精神 、 具有 包容性 、 稳定性 和权威性的 宪 法。李大钊的宪政调和思想充满智慧 , 具有唯物辩证 法的高度 , 对和谐社会的宪法修正、 宪法实 施提 出了原则性的要求
和方法上的指导 。 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现 实意义。
关键词 : 李大钊 ; 宪政调和观 ; 和谐社会 ; 宪政建设 中图分类号: D 2 3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8 2 8 X ( 2 0 1 3) 0 1 — 0 1 0 7 — 0 6
关于李大钊教育思想的新思考

关于李大钊教育思想的新思考李大钊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和革命家,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他认为,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和人类灵魂的成长之沃,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科学知识和革命精神为基础,以文化传承和价值观的培育为使命。
李大钊提出了“真才实学、人生价值”的教育理念,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思想人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他反对一切形式的教条主义和儒家礼教的剥削压迫思想,提倡“激励与克制并重”、“教书育人”、“适度自由”、“尊师重教”的原则,为新式教育的发展和革命教育的实践奠定了思想基础。
李大钊还强调了教育的实践性和社会性,认为教育应该立足于社会实际,注重与生产力、生产关系、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注重与现代化建设、民族复兴和世界和平相适应。
他主张教育必须走向社会、走向生产、走向革命,以人民为主体,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民主政治为保障,以信仰和理想为支撑,实现教育的使命和历史价值。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李大钊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和革命性,反映了当时社会与历史的脉搏和人民群众的愿望。
他的教育思想不仅为新式教育的发展和革命教育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而且为今天的教育创新和品格教育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首先,我们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学生打造一个有利于成长的教育环境。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提供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我们要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智力、身体、情感、品德和社会技能等多方面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内成为真才实学的人才。
其次,我们要注重师道育人,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应该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结合个人的价值追求和才艺能力,传授知识、引领思想、指导行为和塑造个性。
李大钊教育思想十论

李大钊教育思想十论摘要:李大钊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立义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先进、丰富而又深刻。
李大钊在有力地批判了中国封建奴化教育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宗教教育的过程中,明确地提出并系统地论述了他的关于教育的本源与功能、教育的普及与重点、教育的平等与改革、教育的发展与目标以及教育的环境等一系列科学论断。
作为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典范,李大钊的教育思想无疑会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思想借鉴。
关键词:李大钊;教育思想;教育實践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他又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先进而丰富、翔实而深刻。
为了唤起广大民众的自我发展的意识和挽救民族危亡的革命热情,他在有力地批判了我国封建奴化教育和资本主义国家宗教教育的过程中,明确地提出并系统地论述了他的关于教育的本源、教育的功能、教育的普及、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平等、教育的发展、教育的重点、教育的改革以及教育的环境等一系列科学论断。
李大钊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为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增添了极其宝贵的内容,对我国当前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教育本源论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方式,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下逐步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教育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并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
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学说传入中国之前,占主导地位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要么把教育的产生及其本质看成是生物的本能,要么将其看成是儿童对成人的一种摹仿活动,因而就抹杀了教育的社会性、计划性和目的性。
李大钊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和教育家,他率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科学地阐释了教育与人的社会生产活动之间的关系,因而就正确地揭示了教育的本源。
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李大钊对胡适所提出的“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的谬论进行了批评,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唯物主义的阐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月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卷第*期$+%,-.&+/01+-234-25-467,849:+/;+898.-<=7&7>+??%-4>.94+-8!@+>4.&@>47->7"A+&’()!B+’*李大钊创新思想论"常进军!滨州学院社科部李大钊研究所"山东滨州!"##$%#摘!要#李大钊的一生是不断创新的一生!他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卓越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进行深邃思考以及为此而进行的对救国救民道路的艰辛探索过程中"他的创新思想和实践都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他率先在中国大地上高举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为中国昭示了新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他公开提出要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性质的现代化政党$$$中国共产党#他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革命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初步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他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进行了富有开创性的探索!研究李大钊的创新思想和实践"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键词#李大钊#创新思想#创新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李大钊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辉煌的一生!也是不断创新的一生"他的创新思想发轫于他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深邃思考以及为此而进行的救国救民道路的艰辛探索!并贯穿于其整个过程中"他不仅从多方面阐述创新的重要性!大力倡导创新精神!而且身体力行付诸实践"研究李大钊的创新思想和实践!对培养和提高国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李大钊创新思想形成的条件%一&客观条件李大钊的创新思想是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李大钊生活在旧中国内忧外患日趋深重的年代!也是中华民族为挽救国家危亡而前仆后继地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军阀政府腐败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是当时时代的主题"无数先进的中国人!历经千辛万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当然!这一时期主要是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建设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论和经验"虽然这些先进的中国人有着良好的愿望!以极大的热情进行种种尝试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无一例外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这就有力地证明!中国不能再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老路!而必须以创新的精神探求新的救国途径"而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使正在黑暗%彷徨中求索的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他们&’&"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常进军%’-)$.&"男"山东莘县人"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李大钊研究!以满腔的热情来迎接#这个新纪元带来的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这些都为李大钊创新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二&主观条件首先!李大钊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并且将这种创新意识用以分析和观察中国的命运!这也是他创新思想产生的最原始的动力"李大钊认为) #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如果人们思想僵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就会被时代淘汰!就如他在*时代的落伍者+一文中所说)#时代是最残酷的东西!时代的落伍者是最可怜的人"$’’(%"$那么如何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而不成为#过去的人$呢,李大钊认为#不零下去的方法!就是不断的创造新生活"$’’(,,!就是这种强烈的创新意识!使李大钊不囿于时代的窠臼!在前进的道路上不保守%不固执%不退缩!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从而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其次!李大钊具有卓越的创新能力!这是他创新思想和实践得以产生的重要条件"生活在充满内忧外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李大钊!亲眼目睹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和封建主义对中国人民的残酷剥削"因此!少年时代的李大钊就已立下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与救国志向"’-$"年秋李大钊入永平府中学开始接受新式教育!他在课余时间经常阅读宣传新思想的书刊!尤其喜欢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文章"’-$)年)月!李大钊怀着#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的雄心壮志!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继续深造"’-’’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曾使他一度极为兴奋!似乎看到了希望"但时隔不久!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篡夺而归于失败的事实!又使他大失所望"为此!他怀着极度悲愤的心情!写下了*隐忧篇+%*大哀篇+%*原杀+和*论民权之旁落+等一系列文章!揭露和痛斥北洋军阀盗窃国权!侵蚀共和的卑劣行径"他尖锐地指出)#神州四千余年历史!社会之黑暗!未有过于今日者"$’%(同时!他也敏锐地洞察到了袁世凯军阀统治的专制实质!#民国$只是徒具形式的#假共和$!人民并没有获得当家作主的权利"由此也证明了中国的资产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欧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不可能在中国建立!所以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领导阶级!需要用新的科学的思想来作为观察国家命运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想武器"于是’-’%年冬!李大钊又东渡日本!继续其救国救民真理的探索之路"#留学日本在李大钊一生经历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他-立世之始."$’,(而李大钊自己也讲道)#留东三年!益感再造中国之不可缓"$’!()’,留学日本期间!李大钊#接触了大量的欧洲社会主义思潮"并开始研究关于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使已在日本广泛传播的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学说对自己的思想开始产生触动和影响"$’"(而在此期间!他所领导进行的反对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提出的企图毁灭中国的#二十一条$的斗争以及反袁复辟帝制的斗争!都为他接受新思想%产生新认识%创造新事物%开劈新道路作了有力的准备"!!二$李大钊创新思想的主要体现李大钊创新思想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突破!结出了丰硕成果"下面仅就其中几个方面作一概述"%一&李大钊创新思想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他(顺应时代的需要"率先在中国大地上高举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为中国昭示了新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俄国十月革命以前!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主要是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当然李大钊也不例外"他曾热衷于改良主义!也曾经信奉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但为什么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能最先接受马克思主义!实现由民主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转变!走在同时代人的最前列,毋庸置疑!是他的创新精神起了关键性作用"李大钊认为)#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而真理的获得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它一方面要求人们付出努力甚至牺牲勇敢地去追求!而更重要的是要求人们有敢于大胆否定不符合时代潮流的陈旧观念和事物!勇于接受新观念和新事物的创新精神"正如他在*新纪元+一文中所倡导的那样)#人类的生活!必须时时刻刻拿最大的努力!向最高的理想扩张传衍!把那陈旧的组织%腐滞的机能一一的扫荡摧清!别开一种新局面"$’’(’!)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使李大钊把目光投向了俄国!促使他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进程进行了比& ! &较!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表征及其性质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深刻地意识到)#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01234516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可是廿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所以&/0123* 4516的胜利!就是廿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在经过理性思考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他接受了这一新事物!并进一步指出了它给予中国的影响!#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沈沈深夜中得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我们应该趁着这一线的光明!努力前去为人类活动!作出一点有益人类工作"$’’(’%$同时他发出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伟大号召"此后!李大钊认真研究了指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马克思主义!从而确立了自己的新的信仰!并且把信仰与实践结合起来!成为在中国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的第一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李大钊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思想历程和他对中国革命道路再认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伟大的创新过程!正是他的这种创新精神%创新思想和实践根本改变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李大钊公开提出要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性质的现代化政党$$$中国共产党*++李大钊在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进程中!对如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并且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建党实践活动"对于政党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作用!李大钊并不否认"但中国革命需要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党来领导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李大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给予了初步的回答"’-!’年%月他发表了*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一文!在总结十月革命胜利的经验!阐述世界上英%美等一些国家政党发达的功用及中国政党发展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性质政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最近时代的劳动团体!以及各种社会党!组织更精密!势力更强大"试看各国罢工风潮!及群众运动之壮烈!不难想见"俄罗斯共产党!党员六十万人!以六十万人之活跃!而建设了一个赤色国家"这种团体的组织与训练!真正可骇"$’’(#’%*#’,因此!他号召中国的7派朋友赶快组织一个#强固的精密的组织$!并且强调#这个团体不是政客组织的政党!也不是中产阶级的民主党!乃是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即是社会主义团体"$’’(#’"另外!李大钊还指出!这个团体组织要以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为之中枢$!#与各国7派的朋友相呼应"$’’(#’"由此!李大钊倡导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趋于成熟"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经过李大钊等人多方面的努力!中国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现代化政党000中国共产党在’-!’年)月诞生了!而正是由于这一政党的建立根本改变了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三&李大钊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革命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初步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李大钊勇于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但这不意味着他接受了一种思想或事物后!就安于现状!停滞不前!甚至不求实际地机械搬用"相反!他结合实际!不断研究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思想!新论断"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更是如此"作为中国最早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它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是深信不疑的"他坚信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拯救中国的导星"$’!(%,#但他同时又指出)#马氏的学说!实在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一个学说的成立!与其时代环境!有莫大的关系"$’’(!"’#我们批评或采用一个人的学说!不要忘了他的时代环境和我们的时代环境就是了"$’’(!"!在这里李大钊一方面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更重要的是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终极真理!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适用于中国!但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年+月!李大钊在与胡适进行#问题与主义$的论争中!就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者要研究怎样才能把理想与实际结合起来的问题"他指出) #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面"$’’(%$#而#把这个理想适用到实际的政治上去!那就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有些不同!$’’(%$#也就是说! #把这个那个的主义!拿来做工具!用以为实际的行动!他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他特别强调)#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这些论述明确彰显了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设想"尔后!随着在实际斗争中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入!李大钊的这一思想又有了进一步深化"’-!,年"月!他在*这一周+一文中!进一步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他说)#我们应该细细的研考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详细一点说!就是依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研究怎样成了中国今日政治经济的情状!我们应该怎样去作民族独立的运动!把中国从列强压迫之下救济出来"$’!(%,#而尤其可贵的是!李大钊在*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一文中还提出)社会主义的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1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2!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德%俄33有异"$’!("$+这就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而必然产生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社会主义的#特性$的伟大思想"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确立!都是李大钊这种创新思想和实践的延续和深化"%四&李大钊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富有开创性的探索*-+作为农民的儿子!李大钊从小耳闻目睹了旧中国广大人民的悲惨命运!对他们表示出极大的同情与关注!同时对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也有深刻的认识"早在’-’-年!月!李大钊就在*青年与农村+一文中明确指出了中国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他说)#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大多数的劳工阶级就是那些农民"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4他们的苦痛!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苦痛4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4他们生活的利病!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利病"$’’(’+$后来!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李大钊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也逐步趋于成熟"’-!"年’!月0’-!#年!月!李大钊在其著名的*土地与农民+的文章中对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进一步阐明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时!提出了农民革命动力的思想!指出)#在经济落后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约占总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在全人口中占主要的位置!农业尚为其国民经济之基础"故当估量革命动力时!不能不注意到农民是其重要的成分"$’!(#’-对中国农民运动的崭露头脚!李大钊十分欣喜!对中国革命的前途他充满信心!他说)#中国的浩大的农民群众!如果能够组织起来!参加国民革命!中国国民革命的成功就不远了"$’!(#!-此外!李大钊还敏锐地认识到建立农民武装是农民自身解放的关键!也是国民革命的关键"他指出)#武装农民自卫运动的发展!不但可以用它的阶级的力量打败军阀的军队!并且可以用他的阶级的力量召还军阀营垒中的农民!使之回到他们的乡井!保卫他们的闾里!这样子不但可以增加农村的壮丁!并且可以崩溃军阀的势力!根本的破坏军阀的营垒"$’!(#)%李大钊关于农民问题的一系列富有开创性的思想!对中国农民运动的发展!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开辟和革命的胜利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三$李大钊创新思想的基本特点从李大钊创新思想的形成以及其主要体现!我们不难看出李大钊创新思想具有以下显著特点"第一!创新与#尊疑$相结合"李大钊在其著名的*史学要论+一文中论及史学及于人生态度的影响时指出)#所谓科学的态度!有二要点)一为尊疑!二为重据$!#凡遇一种材料!必要怀疑他!批评他!选择他!找他的确实的证据"$’!(,$#这里李大钊所说的#尊疑$虽然是针对史学的研究而言!但综观其思想演变的轨迹以及在此过程中其创新思想的产生和付诸实践!无一不与其#尊疑$批判精神紧密相连"比如!李大钊从对民主共和的欢呼到对它的怀疑%批判和坚决斗争!从对欧洲文明的推崇到对其#大生疑念$直至最后的彻底抛弃等!无不记录着李大钊#怀疑000批判000创新$的印记"而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李大钊逐步实践着其#于政治%社会%文学%思想种种方面开辟一条新路径!创造一种新生活$’’(’-的美好憧憬"第二!创新与#求真$相结合"我们分析和研究李大钊的创新思想和实践不难发现!#求真$是其最根本的前提"正如他在*史学要论+一文中所述#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 , &度求学!则真理可明4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所以说李大钊的一生就是#求真$的一生"正因为他有了#求真$的态度!所以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李大钊终生都在#作踏实的工夫$"而正是有了这种#踏实的工夫$!他才能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有新突破%新举措"而这些新突破和新举措则成为中国革命发展的航标和动力"第三!创新与吸收借鉴相结合"创新是一种对传统观念%理论和事物#扬弃$的过程!是一种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的过程"李大钊创新思想和实践即是这一过程的真实写照"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李大钊虽然在早期的新文化运动中总体上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但他也曾对其作过某些肯定并注意吸取其合理的因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功用!李大钊作了这样的肯定)#中国于人类进步!已尝有伟大之贡献"其古代文明!扩延及于高丽!乃至日本!影响于人类者甚大"$’’(,,对孔子学说进行无情批判同时!他也指出)#孔子之道有几分合于此真理者!我则取之4否者!斥之"$’)(,"!对西方文化李大钊虽然十分推崇!但并没有对其采取全盘接受的态度!而是辩证的对待它"他认为)#东西文明!互有长短!不宜妄为轩轾于其间"$’’(,!#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实为世界进步之二大机轴!正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而此二大精神之自身!又必须时时调和%时时融合!以创造新生命!而演进于无疆"$’’(,%正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的比较%鉴别和吸收借鉴的基础上!李大钊最终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从而根本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总之!作为中国伟大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确实为我们树立了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光辉典范"他的创新思想和实践是留给中国人民的一笔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创新思想和实践启示我们!只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我们就会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参考文献#*’+!李大钊8李大钊全集,第%卷*9+8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8*!+!李大钊8李大钊全集,第,卷*9+8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8*%+!李大钊8李大钊全集,第’卷*9+8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8*,+!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李大钊研究会8李大钊史事综录*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8*"+!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8李大钊研究第一辑*9+8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8*#+!胡锦涛8在-李大钊文集.出版暨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8人民日报"’---*’’*%$%’&8*)+!李大钊8李大钊全集,第!卷*9+8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8*++!吴汉全8李大钊与中国现代化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创建*;+8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8 *-+!李大钊研究会8李大钊研究论文集*9+8北京,人民出版社"’---,%$$8C48>%884+-+-D4C.E1.+<8=1+%219+/F--+6.94+-7=(:>;5?*@A?%!"#"$%&’()#*+*,*"-./+0$1’$-"2+)1’-,3)+4"%#+*5"2+)1’-,!"##$%"6’+)$&G H89,.>9,B5C D E2D/<105F3G/?H D5?1A?G3D15?I0J5??/4D H5/?8=32D K5?H3?135??/4D H5435K3/0/I J D?K L36D L M D N035??/*4D H5/?D N505H J8O23L3F/L3"K A L5?IP L/F/A?K H25?M5?I/F P L/1P3G H D?KK31H5?J/?H23725?313?D H5/?D?K2D L K3Q P0/*L D H5/?H/1D43H23725?313?D H5/?"2515??/4D H5/?H2/A I2H D?K P L D G H5G3D001G/L3K I L3D H1A G G311318=3R D1H23F5L1HP3L1/?H/D G G3P H9D L Q516#23P A N05G0JP L/P/13KF/A?K D H5/??3R6/K3L?5E3K P D L H J F5L1H0J,7/66A?51HS D L H J/F 725?D#23P L/P/13K9D L Q51H725?313H2/A I2H#233Q P0/L3K P3D1D?H1<P L/N0361F L/6H23/L J H/P L D G H5G38T H A K J5?I B5 C D E2D/<1H2/A I2H D?K P L D G H5G3/?5??/4D H5/?1H5002D156P/L H D?H15I?5F5G D?G3?/R D K D J18I7:J+,<8,B5C D E2D/#5??/4D H5/?H2/A I2H#5??/4D H5/?P L D G H5G3#9D L Q516责任编辑#郭!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