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动机_克服厌学情绪》优教教案

《培养学习动机,克服厌学情绪》优教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动机含义、表现及作用。

2.掌握培养学习动机的措施。

3.了解厌学情绪,掌握克服厌学情绪的方法。

【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习动机

2.难点:克服厌学情绪

【新课讲授】

一、情景感悟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不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只想为民伸冤,于是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长大以后断案如神,名垂千古。

小总结:在包拯眼里,任何东西都比不上断案伸冤来的有意义,只要能为民伸冤,他不论做什么都觉得值得。这种认为某事很重要或很有价值,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并希望取得成就,这样一种倾向,心理学称之为“学习动机”。

二、培养学习动机

1.你在为谁学习?记得周恩来总理说过,他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呢?

2.小调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填写调查表,请在以下符合自己学习动机的一栏打√,可选择多项符合实际情况的内容。

学习有助于祖国的发展()

其他因素

根据学生调查表的实际情况,统计学生学习动机的构成。

提问:心理学将学习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调查表的哪些动机属于内在动机,哪些属于外在动机呢?请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交流。

点拨:我们将父母的期望、老师的要求、他人的表扬等归为外在动机;将对学习内容本身感兴趣、认识到学习的意义等归为内在动机。这两种动机都是我们努力学习的动力。

3.辩论:动机更有利于激发我们主动学习呢?俗语说“辩一辩,是非明”。请你根据自己的观点选择正方还是反方,然后正方、反方同学聚在一起讨论三分钟,选出四位同学代表进行小组发言,阐述各自的观点。

正方:外在动机更能促进我们积极主动学习

反方:内在动机更能促进我们积极主动学习

点拨:两种动机都是推动我们努力学习的动力,但是与外在学习动机相比,内在动机更能促进我们积极主动学习。有一句至理名言说,“鸡蛋从内而外打破是生命,从外而内打破是食物”,道理相通。

4.如何培养学习动机

1)根据图示,我们看到培养学习动机,首先要确立合适的目标。什么是合适的目标呢?

小明:目标越高越好,目标高,动力才足。

小强:目标越低越好,目标低,容易实现。

提问:同学们,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呢?说说你的理由。

2)心理学家曾将一群学生随机分成两个小组,让他们一起摘悬于半空中的苹果。两个小组摘苹果的方法各不相同。对第一小组的学生,让他们一开始就去摘悬挂高度超过自己跳跃能力的苹果;对第二小组的学生,则将苹果悬挂在他们通过努力跳跃就能达到的高度,然后再逐步提高高度。

心理学家紧接着让两个小组的学生都摘同样高度的苹果,你猜猜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提问:学生讨论交流,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猜测可能会发生的情况。

3)实验结果:第一小组的学生懒洋洋的,他们中的多数人走过场地应付几下;第二小组的学生则充满活力和兴奋,他们不断跳跃,跳跃的平均高度明显高于第一小组。

提问:这个小小的心理学实验带给你什么启发?

点拨:培养学习动机,首先需要确立合适的目标。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应该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的。其次,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一时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要充分肯定已经取得的进步,同时客观分析出现困难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策略,或改进学习方法,或积极寻求帮助,或调整预期目标等。最后,当我们实现了既定目标后,不能就此止步不前,而要确立新的、更进一步的目标,把已经取得的成就化为继续努力、不断进步的动力。

三、克服厌学情绪

案例:请看下面一组对话

老师:小明,最近你学习状态不好,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小明:老师,我最近觉得特别无聊,不想来学校,一看书就头痛,一想到学习就心烦意乱。

老师:那你为什么还要来学校呢?

小明:我爸爸逼我来的,他一定要我考上最好的高中。

老师:那你觉得自己能考上吗?

小明:考不上。我读小学时基础就不好,对学习没有兴趣。

老师:那你对什么有兴趣呢?

小明:游戏啊,我是玩游戏的高手。

老师:哦,你在这个方面这么能干呀,那其他方面的学习应该也可以的啊。

小明:那我该怎么做呢?

老师:你现在最差的是数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明:刚开始因为几个小问题没及时解决,后来问题越积越多,上课也越来越听不懂了,最后就放弃了。

老师:这就对了,你试一试,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如果不懂,及时去请教同学和老师。坚持一段时间,你的成绩一定会慢慢上来的,你会发现学习也是件快乐的事。

提问:

1)最近小明发生了哪些变化?

2)小明发生这样的变化原因可能有哪些?

3)老师为小明提出了哪些克服厌学情绪的具体方法?

4)反思自己有没有过厌学情绪?有哪些具体表现?分析自己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针对其中一个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点拨:1)小明最近的变化有感觉学习无聊、学习时心烦意乱、不想来学校等,这些都是厌学情绪的具体表现,还有上课不专心、作业马虎、迟到早退、逃课甚至逃学等都是厌学情绪的具体表现;

2)小明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有父母过高的要求,基础较差,目标不明确等;3)老师鼓励小明树立信心,指导小明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每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情况具体分析,讨论交流克服厌学情绪的方法;

4)略。

厌学情绪的产生跟许多因素有关,如学习动机不强、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基础较差、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对等。只要我们树立信心,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培养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厌学情绪是完全可以克服的。四、课后反思

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下面符合自身情况的括号内打√,向同学、老师、父母及专家咨询克服厌学情绪的方法,并将行之有效的方法填写在表格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