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 宋与辽西夏金的关系

考点2 宋与辽西夏金的关系
考点2 宋与辽西夏金的关系

考点2 宋与辽、西夏、金的关系

【考点指南】

1.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识记契丹的兴起、建国(时间、人物、都城等)和西夏的建立(民族、时间、人物、都城等)以及金的建立(民族、时间、人物、都城等);归纳并理解宋辽和战、宋夏和战、宋金和战的主要经过、内容,正确认识、分析两宋政府与辽、西夏、金的三次“和议”。

2.金的建立与辽和北宋的灭亡以及南宋和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识记女真的兴起、建国(时间、人物、都城;等)与金灭辽、北宋的时间以及南宋的建立时间、人物、都城等;理解猛安谋克制的含义与影响,理解南宋初年北方义军与岳飞的抗金斗争的正义性与进步性;掌握宋和金对峙局面的形成的标志和内容,全面分析对峙局面出现的实质及影响。

【重点和难点精析】

1.两宋时期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原因和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民族政权并立的原因:两宋都没有完成中国大一统的任务,而是出现了辽、宋、夏、金、蒙古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几个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相比,虽然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处于封建社会以前落后状态,但是这些少数民族由于自身内部统一并建立政权,在政治、军事、经济的综合国力方面,与汉族政权形成均势,因而造成了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所谓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就是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转化。这一时期边疆地区的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不同程度地完成了封建化,其主要表现是在生产方式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在政治上采用汉族封建的官制、法律。其主要原因是在于接受汉族的封建文化,主要方式是通过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的接触,包括和平的或是战争的。由于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疆地区,而汉族多在中原,因此,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也是中原封建的生产方式和文化向边疆地区传播的过程。从此角度看,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和封建化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和祖国边疆的开发,从而有利于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知识拓展】

结合史实分析说明两宋时期中原先进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的原

因和影响

原因:(1)中原地区文明程度高,边疆地区人民需要;(2)各民族的交往,中原人民向边疆地区迁徙;(3)边疆政权的统治者主动接受中原先进技术。

史实:契丹建国前过着游牧、渔猎生活。唐末以来,一些汉族农民因避战祸,北迁到长城以北,同契丹族杂居相处。部分契丹人学会了农耕织布,建造房屋定居,开始了农耕生活。西夏统治者仿照唐宋王朝的政治制度,并推行科举制。宋辽、宋夏边境设榷场。

影响: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和巩固。

2.正确认识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政权及民族关系

(1)关于民族政权的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

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因此,辽、宋、夏、金这些政权的历史地位是平等的,并非一些古代的历史学家只视中原汉族的宋政权为正统,而辽、夏、金政权为“犯上作乱”的非法政权。这些少数民族政权都为我国边疆的开发及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关于民族关系的问题。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反映到历史现象上

主要有战争、议和及经济文化交流。

①要正确看待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各民族之间的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但不能用侵略和反侵略的概念,有是非之分。凡是反抗民族压迫和掠夺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凡是意在掠夺别的民族的土地和财产,施行民族压迫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对这一时期一些著名人物的评价也要注意,如:我们称岳飞为著名的抗金将领,但不能称为民族英雄。其理由是:我们主张把中华民族抗击外国侵略的英雄,称为民族英雄。

②要正确评价两宋时期的三次议和。

a:三次“和议”是指:辽宋1005年的“澶渊之盟”,北宋和西夏

1044年和议,1141年南宋与金的绍兴和议。

b:三次议和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宋政权政治腐败,皇帝无心抵抗,导

致军事上即使处于有利的形势,也求和,送岁币。皇帝苟且偷安,使中央政府内部投降派得势,力主屈辱议和,而不让内部主战派的主张得以实施。

c:澶渊之盟前,在寇准的督促下,宋军打退了辽军。东京保卫战以

及岳飞抗金的战果都说明只要中央政府坚决抵抗,人民支持抗战,宋军能够取胜,不至于达到屈辱的和议。

d: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双方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宋夏和议后,开展了边境贸易。但“岁币”的沉重负担,辽和西夏对北宋安全的威胁,却构成了北宋中期统治危机的重要因素。南宋与金和议后,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三次和议,客观上有利于和平局面的出现和民族间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③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辽、夏、金同汉族的商品贸易联系增强,有固定贸易场所榷场。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进程,各民族进一步融合。

3.关于辽实行南北“蕃汉分治”双轨政治制度

原因:由于南北地区的汉族、契丹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人民的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

特点: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南北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是一种民族分治。

作用: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面官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度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实质:仍然是阶级统治。

4.对宋金时代民族英雄的界定问题

我国历史上民族之间常因民族矛盾而发生国内民族战争,这些民族战争和国外民族战争的性质是不同的,但也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别。在国内民族战争中出现的反对民族压迫和剥削的历史人物,应怎样评价和

称呼呢?史学界有两种意见。

第一,本民族的民族英雄说。凡在正义的民族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英雄人物都应称为本民族英雄,如岳飞是汉族的民族英雄,阿骨打是女真族的民族英雄。由于阶级局限,他们不可能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不能称中华民族的英雄。

第二,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说。从历史上说,民族矛盾都是中国疆域之内中华民族的各族之间发生的。斗争的双方,总有一方是正义的,一方是非正义的;一方是压迫人民的,另一方是被压迫的,正义的一方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以女真族和契丹族之间的斗争为例,阿骨打的抗辽是反抗剥削和压迫,是正义的。其斗争既符合女真族全体人民的利益,又不以损害契丹族人民利益为代价。因而阿骨打理所当然地不仅属于女真族这一狭隘范围内的民族英雄,而且属于全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金灭后,在未受到北宋王朝的侵犯情况下,大兵南犯,把北宋灭亡后仍不罢休,这是明显的不义之战。而代表宋方全体人民利益,为维护汉族地区已高度发展的封建生产方式及其精神文明,以武装反抗女真的岳飞,也同样不只属于汉族的民族英雄,而是属于全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知识拓展】

如何认识岳飞抗金?

金对宋的战争是女真贵族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发达的战争,具有非正义的掠夺性。女真贵族的掠夺不利于各族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包括女真人民在内各族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岳飞抗金,客观上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受到人民的尊重。但同时也应看到,岳飞抗金的目的在于“精忠报国”,具有狭隘性。他的不幸,暴露了南宋王朝的腐朽,至于后来的历史的发展,女真族融入中华民族,但并不影响岳飞抗金的积极意义,我们不能以后来的历史苛求当时的历史存在。

【师生探究】

例1.(2002年高考上海卷,22)下列推理属于哪一种情况?

大前提:我国古代社会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组成的。

小前提:“金”是我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结论:金军南下客观上加快了社会的发展。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解析】本题答案是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金”是我国古代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但是金军南下并未能客观上加快社会的发展。另外题干所给的前提和结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例2.(2004年高考北京卷,13)辽统治者认为“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反映这一认识的史实是

A.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 B.和北宋贸易往来频繁

C.建造了崇圣寺千寻塔 D.制造瓷器、印刷书籍

【解析】本题答案是B。辽在北宋时处于中国的北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而修文物与中华相同,说明中原文化对其影响极大,促使其迅速发展。而两政权之间的频繁贸易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式。

例3.(2004年高考豫、冀、鲁、浙、闽卷,18).下图为西夏木活字(佛经)印本。关于这一印本及其所传递的历史信息,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西夏与宋朝文化交流密切

B.西夏文明已发展到较高的程度

C.西夏文字的创制没有仿照汉字

D.西夏木活字印本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

【解析】本题答案是C。此题属于逆向选择题,虽然题干给出图片,要求考生从中捕捉历史信息,但实际上题目所设四个选项与教材内容联系密切,可采用知识迁移法去印证,A、D两项在教材中都有原文表述,B项中因西夏人已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从而可确定其文明已发展到较高的程度。只有C项,不符合史实,因为西夏文字是西夏王元昊命人仿照汉字楷书字体而创造的,而并非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

例4.(2005年高考上海卷,7)政

[1] [2] 下一页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 2)使学生能客观的看待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分析辽、宋和议,宋、西夏和约的影响,提高客 观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 3)了解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知道辽、宋、西夏是并立的政权; 2)培养学生客观认识历史事件(如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与和议等)和采用表格方式表达观点的能力; 3)认识到契丹族和党项族等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对开发边疆地区、奠定祖国辽阔的疆域做出了积极的 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难点 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由于唐朝藩镇割据,唐朝灭亡后,国家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由汉族人建立的北宋、由契丹人建立的辽、由党项人建立的西夏,构成了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特殊历史时期。 二、新课讲授 契丹族与党项族 1. 辽的建立 (1)契丹的兴起与发展: 隋唐时,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唐朝末年,北方汉人避乱,出 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9世纪后期,契丹有了农耕、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并开 始建筑房屋、城邑。 (2)契丹(辽)政权的建立: 时间:10世纪初,民族:契丹族,建立者:耶律阿保机,都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 左旗南)。 (3)辽政权的发展: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西夏的建立 (1)党项族的兴起: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羌族的一支。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 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2)西夏的建立: 时间:11世纪前期,民族:党项族,建立者:元昊,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3)西夏的发展: 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2.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学生分组制表。 教师出示下表: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学习目标】 1、知道辽、北宋、西夏等政权并立的史实:掌握各个政权的建立者、建立 时间与都城;了解辽宋战争、澶渊之盟与宋夏和战的情况。 2、学习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等史实,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对民族间 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 学习重点:1.契丹的兴起2.辽和北宋的关系 学习难点:对澶渊之盟的理解 【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 一、知识填空 A.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族 (1)背景:隋唐时期,__游牧在北方的契丹_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2)发展:__唐朝___末年,北方汉人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_生产技术_和生活方式。 (3)建立政权:①__10世纪___初,_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__上京临潢府___。 ②影响: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_创制文字_,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 (1)发展: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___甘肃东部__、__陕西北部___一带,与中原文化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2)建立西夏:①概况:_11世纪__前期,___党项族首领元昊__称大夏皇帝,定都__兴庆府__。 ②建制:订立__官制___、军制和__法律__,鼓励垦荒,发展__农牧经济__,创制__西夏文字__。 B.辽与北宋的和战 1.背景:____辽太宗________时,占领___燕云十六_________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2.和:__宋太祖____晚期,北宋与辽保持__友好____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3.战:(1)__宋太宗_____时期,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__防御___政策。 (2)澶渊之盟:__宋真宗_____时,澶州之战(__辽军___主战)宋军取胜,签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解析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单选题 1. 好多诗词当中都可以找到历史的影子。有一首描绘契丹人生活的诗道:“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知识有() ①契丹族是一个游牧民族②契丹人居住在营帐里③契丹人过的是定居生活④契丹人靠打猎为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契丹族是一个游牧民族,过的是流动生活,不是定居生活,③说法不正确,应该排除,所以答案选B。 2. 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 ) A. 寇准 B. 宋真宗 C. 宋高宗 D. 明太祖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北宋与辽的关系。北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威胁东京。宋真宗在宰相寇准力劝下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故选B。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3.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族融合加强 B. 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 岳家军的抵抗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宋辽形势图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大挫辽军锐气。于是,双方议和。最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案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材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 本课为第二单元的第二课,主要学习唐朝灭亡前后汉族政权的更迭,契丹、党项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建立政权的过程、北宋与辽、西夏政权之间的和战以及辽、西夏政权推行汉法、各民族交融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虽然政权分立、战事频繁,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渐融合,是体现民族融合主旋律的重要历史时期。 教学目标: 1.知道契丹族、党项族的崛起及政权的建立,知道辽与宋、西夏与北宋的和战等史实。 2.了解辽、西夏与北宋政权的并立,通过图片和资料认识契丹与党项族通过学习中原汉族文化的巩固统治措施。 3.掌握北宋与辽、西夏的战和关系演变过程和原因,以及澶渊之盟的内容影响,认识我国民族交融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辽、西夏的建立与北宋的战和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天龙八部剧照》。

教师:《天龙八部》是金庸先生根据我国历史上辽、西夏、宋等政权并立的时代背景创作的武侠小说。那么历史上辽、西夏、宋等这些政权是如何建立的呢?他们之间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剧照《天龙八部》的方式,来引出辽、西夏、北宋等政权并立的时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这些政权是如何建立的呢?他们之间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从而顺利过渡到本课学习内容。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情境导入”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族 展示图片:《契丹人游牧图》《契丹图腾柱》

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0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第十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使学生掌握契丹的兴起,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及其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石敬瑭,宋初的两次对辽用兵,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辽宋边境贸易,党项建立西夏国;宋夏间的战与和。 【能力培养】 1.帮助学生具体分析本节课的史事和历史人物,进一步培养他们初步运用正确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以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思想教育】 1.认识辽、西夏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局部统一的政权,它们的建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利于祖国东北、北部和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融合,耶律阿保机和元吴是少数民族中杰出的领袖。 2.认识这一时期祖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点是辽、宋、夏三个政权并存,辽、夏对北宋的战争是短期的,和平是长期的,三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特别是北宋在经济文化上的影响,促进了辽、夏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民族融合,推动着祖国历史的发展。 教学重点 宋夏关系、宋辽关系和澶渊之盟。 本课讲的就是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至于这三个政权各自是如何建立的,是学生要掌握的最基本的问题,而这三个政权之间的战争与和平相处即宋辽关系、宋夏关系则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内容,因此它们是本课的重点。而澶渊之盟是宋辽关系中的典型历史事件,因此它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本课的重点,而评价这一历史事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则又是一个难点, 因为正确评价澶渊之盟需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的方法,从多种角度全面的进行评析。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自主学习法,分析提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歌曲导入)欣赏歌曲《爱我中华》,(听后师点拨)是的,我们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里有50多个民族的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有时难免发生战争,但扭不断的中华魂会将他们永远地凝合成一家人。 那么,在北宋时期,祖国的历史舞台上又有哪些兄弟民族政权活动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10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配音出示课题) 【教师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拓展自学、思考的空间】 请同学们继续看大屏幕。 (出示《辽、北宋、西夏形势图》(配轻音乐),并在此图下半部分出示字目,师指图讲解)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并没有完全统一全国,这时,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同北宋并立的还有契丹族在北部建立的辽、党项族在西北部建立的西夏等好几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那么契丹族和党项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业绩?辽和西夏同北宋的关系怎样?杨家将中的杨老令公真有其人吗?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自学课文,分析课文,并提出自己发现的新问题,5分钟后同学之

人教部编版七下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利用地图,从空间上强化学生对民族政权统治区域的掌握,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复习提问北宋政治的概况(北宋的建立者、时间、都城及巩固统治的措施) 讲授新课 (学生首先自学,根据多媒体出示的问题结合课本找出答案,并做圈画。教师注重巡视指导)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的兴起: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2)西夏的建立: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1)历程: 和: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友好,互通使节。 战:宋太宗时,向辽发动数次战争均遭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在澶州城被宋军打败后议和。 和: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2)澶渊之盟: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之后,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

约称“澶渊之盟”。 影响: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合作探究 如何评价正确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多媒体展示问题:如何正确的评价澶渊之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老师归纳:盟约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使双方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对于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它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但是盟约也体现了北宋政府的贪图苟安,加深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战争: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 (2)议和:后来,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1.(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直至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平协议,史称“庆历和议”。这次平等和议换得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2.(多媒体出示问题:宋夏和议的影响)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宋夏和议的结果和影响 答案提示: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课堂小结 辽宋、宋夏关系都是中华民族内部的矛盾,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澶渊之盟是双方相互妥协的产物。对辽来说,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但就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 板书设计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对应课时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优秀教案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 学 设 计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知道辽和西夏所属的民族、疆域位置杰出帝王;辽、西夏与北宋之间和与战的重要史实,如澶渊之盟和互市贸易;正确认识民族战争的性质和正确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认识到祖国大家庭是建立在各民族不断交流和发展的基础上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PPT对相关资料的展示,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通过重要史料的学习,提高学生处理史料,提取信息并逐渐培养依据史料形成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对辽、西夏与宋的战和关系的史实了解和归纳分析,认识到和平与融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探索不同文明之间冲撞与交融的历史规律,认识到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辽、宋、西夏政权的并立;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与和议。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战争的性质和议和的积极作用;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材内容分析 第7课主要介绍辽、宋、西夏政权的并立的情况,涉及知识点多,内容庞杂,主要讲述了两个大问题,一是各政权的建立情况,二是这些政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主要是边地政权与中原政权——宋之间的关系。从教材叙述展开的程度来看,由于各政权的建立情况一目教材大小字结合,图文并茂,讲述较为详尽,因此用表格的方式罗列出知识点即可,主要由学生自主掌握。而各政权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应侧重于此。 本课有关民族风情、政权更迭以及重要战事等内容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从10世纪初——12世纪中时祖国境内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辽、西夏、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守战争、澶渊之盟、宋夏和战、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和教师点拨,让学生了解在纷繁的史实中理清知识脉络,抓住中心进行学习的方法并参予到其过程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正确认识契丹、党项、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②本期民族政权间战争频繁,但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澶渊之盟的历史作用。正确分析民族战争的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感受了繁荣与开放的大唐风采,从今天开始,老师将带同学们一起感受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的高度繁荣。前不久,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来中国考察,当他来到当年宋辽签订和议的澶州城下,他感慨地说:“我看到的不是当年北宋失去了多少岁币,而是后世的一派繁荣。”这位历史学家为什么如此感慨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那段久远的历史,学习第10课。 形势分析 1、如果辽、西夏政权要继续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向哪个方向发展比较有利?为什么? 2、向南发展就会与哪个政权发生矛盾、冲突? 3、发生了矛盾冲突会怎么样? 澶渊之盟 1、澶渊之盟讲述了哪两个政权关系? 2、北宋为什么北伐?结果怎样?为什么北宋的北伐会失败?

3、辽军发动对北宋大规模进攻的目的是什么?(掠夺、扩大地盘;战争性质) 4、澶州城发生过哪两个重要事件? 5、当时辽宋为什么会议和?(辽军事上的失败和北宋的软弱无能)澶渊之盟有哪些内容?它的签定影响如何? 众说纷纭 对于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有人认为北宋在战争有利的形势下,还签订和议,是无能的表现,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弊大于利,有人认为,北宋用“岁币”换和平,有利于双方的发展,利大于弊? 看待历史问题要一分为二,澶渊之盟在当时是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来看,澶渊之盟使辽宋人民得到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对双方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由此看出,战争是解决民族之间冲突的一种方式,但不是最好的方式,战争毕竟给人们带来的是灾难,在历史上,秦始皇当年用万里长城阻止了匈奴南下的步伐,换来了长城以南的地区的相对和平,西汉时期,昭君出塞换来了汉匈边境牛马布野的繁荣,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使唐番合同为一家。所以,和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总结 你如何认识宋辽与宋夏之间的和战?(战争的性质、战争的影响、和议的影响) 1、有战有和,战是短暂的,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2、宋辽与宋夏之间的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决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虽是兄弟之争,但也存在着正义性和非正义性,无论是哪一方,只要以掠夺为目的而发动战争,就是非正义的。辽与西夏对北宋发动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掠夺战争;而北宋进行的反掠夺的正义之战。 3、战则两伤,和则两利。 教师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辽、西夏与北宋的历史,在战与和的碰撞中,各民族不断融合,共同发展,一起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今天,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56个民族团结一致,共同繁荣,56个民族有一个共同的家,它的名字叫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