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注射液使用参考

常用中药注射液使用参考
常用中药注射液使用参考

我院常用中药注射液使用参考

国家于2008年12月24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并附件《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为加强我院在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现就我院现有中药注射剂用法用量、临床适应症以及注意事项归纳总结如下,以供临床科室参考。

纯中药且以国药准“中”(Z)字为批准文号:

品名成分功能主治静脉用

溶媒

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备注

丹参注射液丹参、氢氧

化钠、注射

用水。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用于冠心

病胸闷,心绞痛。

5%葡萄

糖注射

有过敏反应、低钾软病、皮肤

瘙痒、心慌、致热原样反应;

过敏性紫癜、过敏性休克。

1.本品活血化瘀,孕妇慎用,月经期及有出血倾向者禁

用。

2.不得与普萘洛尔、维生素C等注射液混合使用,以免

产生混浊或沉淀。

3.服用期间宜清淡饮食。

4.过敏体质慎用

5.在治疗期间,心绞痛持续发作,宜加用硝酸脂类药。

若出现剧烈心绞痛,或见气促、汗出、面色苍白者,

心肌梗死,应及时急诊救治。

6.本品是中药制剂,有效成分较多,保存不当可能影响

产品质量,所以使用前必须对光检查,发现药液出现混

浊、沉淀、变色、漏气、变质等现象时不能使用。

7.本品不宜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内混合使用。

1.对本品过

敏者禁用。

2.尚无与其

他药物相互

作用的信息。

3.密封,遮光

保存。

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叶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缺

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

绞痛,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

5%葡萄

糖注射

偶见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紫癜,

急性荨麻疹,胸闷、心悸、喉咙

水肿、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

1.孕妇、过敏体质者及心力衰竭者慎用。

2.对老人、肝肾功能异常患者、乙醇过敏等特殊人群和

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1.对银杏叶

制剂过敏体

质者禁用。

3.输液速度不宜过快,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救治患者。

4.本品是纯中药制剂,保存不当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5.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漏气等现象时不能使用。

6.根据《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本品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配伍使用。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2.尚无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信息。

3.密封,遮光保存。

红花注射液红花活血化瘀。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

管疾病,冠心病,脉管炎。5%~10%

葡萄糖

注射液

1.过敏体质者偶有皮疹。

2.红花花粉过敏者易出现呼吸

急促、高热等不良反应

1.首次用药(特别是老年患者)宜选用最小或减半剂量,

慢速滴注,滴速过快会使患者产生不适感。

2.贮存不当会使药品产生混浊、沉淀等水解反应;运输

过程也会使药瓶出现不易察觉的裂隙,造成药液与空气

接触而染菌。出现以上现象,不可使用。

3.如有反应,立即停药。

4.不要在家中使用该药品。

1.孕妇禁用。

过敏体质人

群(如:药物

过敏、花粉过

敏、日光过

敏、海鲜等食

物过敏)慎

用。

2.尚无与其

他药物相互

作用信息,建

议使用时不

要与其他药

品混合输注。

3.密封,避光

保存。

复方风湿宁两面针、七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只用于尚不明确文献报道,处方中两面针所含的生物碱过量使用可导致 1.尚无与其

注射液叶莲、宽筋

藤、过岗龙、

威灵仙、鸡

骨香痛,关节疼痛。肌肉注

平滑肌松弛,心脏及呼吸肌抑制等,请在医生指导下使

用,勿过量使用

他药物相互

作用信息

2.密封、避光

保存

(10~30℃)

参麦注射液红参、麦冬。

辅料为聚

山梨酯80。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用

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冠心

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

粒细胞减少症。能提高肿瘤病人

的免疫机能,与化疗药物合用时,

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并能减少化

疗药物引起的毒副反应

5%葡萄

糖注射

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 1.本品含有皂苷,不要与其他药物同时滴注

2.本品不宜与中药藜芦或五灵脂同时使用

3.使用前应对光检查,如发现药液出现浑浊、沉淀、

色、漏气等现象时不能使用。

4.对有药物过敏体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5.使用时务必加强用药监护

1.对本品过

敏或严重不

良反应病史

者禁用

2.尚无与其

他药物相互

作用信息

3.密封、遮光

保存。

生脉注射液红参、麦冬、

五味子,辅

料无。益气养阴,复脉固脱。用于气阴

两亏,脉虚欲脱的心悸、气短、

四肢厥冷、汗出、脉欲绝及心肌

梗塞、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

等具有上述证候者。

5%葡萄

糖注射

据文献报道:1994—2004年共

报道36例ADR病例,变态反应

居首位,其中以皮疹发生率最

高,严重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其次是神经系统反应,主要临

床表现是头晕、全身乏力、腰

背剧痛;再次为循环系统反应,

其中以胸闷、心慌为主;另外

有呼吸系统反应,表现为呼吸

困难;消化系统反应为腹胀。

1.医护人员应在用药前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使用

该药品曾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过敏体质的患者(包括

对其他药品易产生过敏反应的患者)禁用。

2.临床使用应辨证用药,要个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

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本品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谨

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

与本品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4.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量用药,不得超

剂量、高浓度应用;儿童、老人应按年龄或体质情况酌

情减量;本品稀释前温度应达到室温并现配现用。

5. 本品是纯中药制剂,保存不当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本

1.对本品过

敏或过敏体

质的患者禁

用。

2.新生儿、婴

幼儿禁用。

3. 本品不宜

与中药藜芦

或五灵脂同

时使用。

4.尚无与其

品使用前应对光检查,发现药液出现混浊、沉淀或瓶身有漏气、裂纹等现象时不得使用。如经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出现混浊亦不得使用。

6.严格控制滴速,一般控制在40~50滴/分,耐受者方可逐步提高滴速,不宜超过60滴/分。

7.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取积极救治措施。

8.对老年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本品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他药物相互作用信息。

5..密封、避光置阴凉处保存(指不超过20℃)。

喜炎平注射液穿心莲内酯

磺化物

清热解毒,止咳止痢。用于支气

管炎、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等。

5%葡萄

糖注射

液或

0.9%氯

化钠注

射液

偶有过敏反应,可见皮肤风团、

瘙痒、心慌、腹泻。

1.药物性状改变时禁用。

2.2.如出现过敏反应及时停药并做相应处理。

1.属过敏体

质者慎用;孕

妇禁用

2. 尚无与其

他药物相互

作用信息

3.密封、避光

置阴凉处保

存(指不超过

20℃)

灯盏细辛注射液本品为灯盏

细辛经提取

酚酸类成分

制成的灭菌

水溶液。主

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用于瘀血

阻滞,中风偏瘫,肢体麻木,口

眼歪斜,言语謇涩及胸痹心痛;

缺血性中风、冠心病心绞痛见上

述证侯者。

0.9%氯

化钠注

射液

在大量临床应用中,仅极个别

患者出现心悸、发热寒颤、皮

肤瘙痒、潮红、头晕、头痛及

血压下降等症状,若出现以上

情况,请即刻停药并对症处理,

1.本品在酸性条件下,其酚酸类成分可能游离析出,故

静脉滴注时不宜与其他酸性较强的药物配伍。

2.如药液出现浑浊或沉淀,请勿继续使用。

1.脑出血急

性期禁用。

2. 尚无与其

他药物相互

作用信息。

要含野黄芩

苷和总咖啡

酸脂。

辅料:氯化

钠。

症状即可消失。 3.密封贮藏。

冠心宁注射液丹参、川芎。

辅料为聚山

梨酯80、依

地酸二钠、

亚硫酸氢

钠。

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用于冠心

病心绞痛。

5%葡萄

糖注射

液或

0.9%氯

化钠注

射液

偶见荨麻疹、风团。血管神经

性水肿,过敏性哮喘。

1.本品不能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内混合使用。避免联

合用药。在两种药物之间输一些液体,如5%葡萄糖注射

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隔开两种药物,防止两种药物

在血液中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冠心宁注射液与其它药物

交互使用时应间隔4小时以上

2.本品是纯中药制剂,保存不当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发

现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或瓶身有漏气、裂纹等现

象时不能使用。如经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出现浑浊、沉

淀、变色也不得使用。

3.根据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藜芦反丹参,

所以本品不能与藜芦配伍使用。到目前为止,已确认本

品不能与喹诺酮类、甘草酸二铵、盐酸罂粟碱等联合使

用。禁止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尤其不能与青霉素类高敏

类药物合并使用。

4.务必加强全程用药监护和安全性监测,密切观察用药

反应,特别是用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

5.对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尚未确立,请谨慎使用。儿童

用药应严格按公斤体重计算。

6.对老人、儿童、心脏严重疾患、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

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如确需使用,

应减量或遵医嘱。

1.对本品有

过敏反应或

严重不良反

应病史者禁

用。过敏体质

者禁用。

2.新生儿、婴

幼儿禁用。

3.孕妇禁用。

4.尚无与其

他药物相互

作用信息。

5.密封,遮光

保存。

7.严格掌握适应症和使用方法。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

8.静脉滴注时,必须稀释后使用。严格控制滴注速度和用药剂量。建议滴速小于40滴/分,一般控制在15~30滴/分。首次使用,应选用小剂量,慢速滴注。

9.除按【用法用量】使用外,还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且应现配现用。

10.禁止使用静脉推注的方法给药。

11.临床用药时,建议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体征等从低剂量开始,缓慢滴入,1个疗程不宜大于2周。坚持中病即止,防止长期用药。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黄芪注射液黄芪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

健脾利湿。用于心气虚损、血脉

瘀阻之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

全及脾虚湿困之肝炎。偶有过敏反应 1.本品不宜在同一容器中和其他药物混用。

2.本品是纯中药制剂,保存不当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所

以使用前必须对光检查,发现药液出现混浊、沉淀、变

色、漏气等现象时不能使用。

1.对本类药

物有过敏史

患者禁用。

2.尚无与其

他药物相互

作用信息。

3.遮光,密封

保存。

醒脑静注射液麝香、郁金、

冰片、栀子。

辅料为聚山

梨酯80、氯

化钠。

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

用于气血逆乱,脑脉淤阻所致中

风昏迷,偏瘫口喎;外伤头痛,

神志昏迷;酒毒攻心,头痛呕恶,

昏迷抽搐。脑栓塞、脑出血急性

期、颅脑外伤,急性酒精中毒见

5%~10%

葡萄糖

注射液

或0.9%

氯化钠

注射液

本品偶见皮疹等过敏反应 1.对本品过敏者慎用。

2.出现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

3.运动员慎用

1.孕妇禁用。

2.尚无与其

他药物相互

作用信息。

3.密封、避光

保存。

上述症候者。

肾康注射液大黄、丹参、

红花、黄芪。降逆泄浊、益气活血、通腑利湿。

适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属湿浊

血瘀证;症见恶心呕吐、口中粘

腻、面色晦暗、身重困倦、腰痛、

纳呆、腹胀、肌肤甲错、肢体麻

木、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舌苔厚

腻、脉涩或细涩。

10%葡

萄糖注

射液

在静滴过程中偶见发红、疼痛、

瘙痒、皮疹等局部刺激症状和

口渴现象。

1.本品必须对症治疗,对长期使用的患者每疗程间应有

一定的时间间隔。

2.本品为中药注射剂,必须按照药品说明书的推荐剂量、

调配要求、给药速度等使用药品。

3.本品禁止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包括输液管内)混

合使用。

4.对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5.对于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或用药开始30分钟的患者,

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出现异常立即停药,采取积极救

治措施,救治患者。

6.本品保存不当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对包装变形、安瓿

瓶有裂痕或砂眼等密封不严的禁止使用,发现药液出现

沉淀、悬浮物、混浊、变色和漏气等异常现象是禁止使

用。

7.患者在用药期间,宜用低蛋白、低磷、高热量饮食。

1.急性心功

能衰竭者慎

用;

2.高血钾危

象者慎用;

3.过敏体质

者禁用;

4.有内出血

倾向者禁用;

5.孕妇及哺

乳期妇女禁

用。

6.尚无与其

他药物相互

作用信息。

7.密闭、遮光

置阴凉处(不

超过20℃)

保存。

注射用灯盏花素灯盏花素。

辅料为甘露

醇。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中风

及其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

0.9%氯

化钠注

射液或

5%~10%

葡萄糖

注射液

偶见全身发痒、胸闷、乏力、

皮疹、心悸等现象,当出现上

述情况时,请即停药并对症处

理,症状即可消失。

1.本品与PH值低于4.2的溶液使用时,可使药物析出,

故不得与酸性较高的输液或药物合用;静脉滴注药液出

现混浊、沉淀时请勿继续使用。

2.本品与氨基糖甙类药物(如庆大霉素)反应产生沉淀,

使用本品所用的注射器、输液器不得与氨基糖甙类药物

有接触。

1.脑出血急

性期或有出

血倾向的患

者禁用;

2.密封保存。

3.药瓶出现破裂、铝盖外翻松动等情况时,请勿使用。

4.过敏体质者慎用。

康艾注射液黄芪、人参、

苦参素。益气扶正,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

恶性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各

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低下及减少

症。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5%葡萄

糖注射

液或

0.9%氯

化钠注

射液

不良反应十分罕见,在临床使

用中罕见有过敏反应的报道。

1.对过敏体质的患者,用药应慎重,并随时进行观察。

2.临床使用辨证用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

主治使用。

3.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用法用量使用。

4.输液速度:滴速勿快,老人、儿童以20~40滴/分为宜,

成年人以40~60滴/分为宜。

5.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对患者采取

积极的救治措施。

1.禁止和含

有藜芦的制

剂配伍使用。

2.尚无与其

他药物相互

作用信息。

3.密封,避光

贮藏。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精制鸦胆子

油、精制豆

磷脂、甘油。

抗癌药。用于肺癌、肺癌脑转移

及消化道肿瘤。

0.9%氯

化钠注

射液

无明显毒副作用,少数患者有

油腻感、恶心、厌食等消化道

不适反应。

本品如有分层,应停止使用。 1.禁忌尚不

明确

2.尚无本品

与其他药物

相互作用的

信息;

3.密闭,避

光,置冷暗处

(不超过

20℃)保存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主要成分为

三七总皂苷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用于中风

偏瘫、淤血阻络及脑血管疾病后

遗症、胸痹心痛,视网膜中央静

脉阻塞属瘀血阻滞证者。

5%葡萄

糖注射

液或

0.9%氯

化钠注

1.头面部发红、潮红,轻微头

胀痛是本品用药时常见反应;

2.偶有轻微皮疹出现,尚可继

续用药;

3.若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

1.孕妇慎用;

2.连续用药不得超过15天;

3.用药期间勿从事驾驶及高空作业等危险作业。

1.禁用于脑

溢血急性期;

2.禁用于既

往对人参、三

七过敏的患

射液即停药,并进行相应处理。者;

3.禁用于对

酒精高度过

敏的患者。

4.尚无本品

与其他药物

相互作用的

信息;

5.密封,避

光,置阴凉处

(不超过

20℃)保存

参附注射液红参、附片。

辅料为聚山

梨酯80. 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主要用于

阳气暴脱的厥脱症(感染性、失

血性、失液性休克等);也用于

阳虚(气虚)所致的惊悸、怔忡、

喘咳、胃疼、泄泻、痹症等。

5%~10%

葡萄糖

注射液

或0.9%

氯化钠

注射液

据文献报道临床偶有心动过

速、过敏反应、皮疹、头晕头

痛、呃逆、震颤、呼吸困难、

恶心、视觉异常、肝功能异常、

尿潴留等。

1.本品孕妇、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慎用;

2.年老体弱者、心肺严重疾患者用药要加强临床监护;

3.临床应辨证使用。气虚、阳虚的一般临床表现主要为:

疲乏无力,少气懒言,言语低微,自汗怕冷,舌质淡、

胖嫩,脉微无力等。本品益气回阳,也可用于心力衰竭、

冠心病、围手术期及肿瘤等见阳虚、气虚之证者;

4、临床应用时,滴速不宜过快,儿童及年老体弱者以

20~40滴/分为宜,成年人以40~60滴/分为宜,以防止

不良反应的发生。

5、本品一般连续使用不宜超过20天。

6、除按【用法用量】中说明使用以外,伴有糖尿病等特

殊情况时,改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使用。

7、本品不宜与中药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五

灵脂、藜芦等同时使用。

1、对本品有

过敏或严重

不良反应病

史者禁用。

2、新生儿、

婴幼儿禁用。

3.尚无本品

与其他药物

相互作用的

信息。

4.密封,遮光

贮藏。

8、治疗期间,心绞痛持续发作,宜加服硝酸酯类药物或

遵医嘱。

9、本品含有皂甙,摇动时产生泡沫是正常现象,不影响

疗效。

10、本品是中药制剂,保存不当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使

用前必须对光检查,如发现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

漏气或瓶身细微破裂等异常情况,均不能使用。

11、本品稀释后及输注前均应对光检查,若出现浑浊或

沉淀不得使用。

12、配制好后,请在4小时内使用。

13、本品不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内混合使用。

14、输注本品前后,应用适量稀释液对输液管道进行冲

洗,避免输液的前后两种药物在管道内混合,引起不良

反应。

15、静滴初始30分钟内应加强监护,发现不良反应应及

时停药,处理遵医嘱。

注:1、资料均来源于我院中药注射剂药品使用说明书。

2、各中药注射剂均为国药“中”字号,为从中药成分中提取制成供注射用药制剂。

3、这些品种中只有复方风湿宁注射液仅用于肌肉注射。

4、静脉用溶媒参考各药品使用说明书中提到的溶媒。

5、各中药注射液不宜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中配置使用。

6、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其他不良反应请及时上报。

中药的合理应用

中药的合理应用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九章中药的合理应用 第一节合理用药概述 一、基本概念 合理使用中药,是指运用中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临床用药。 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中药或中成药。 二、目的与意义 1.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治疗效能。 2.最少的支出,冒最小的风险,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3.最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减少浪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4.方便患者使用所选药物。 三、基本原则 1.安全必须把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放在首位。 2.有效保证所用药物对所防治的疾病有效。 3.简便药物的使用方法简便易行。 4.经济用药不滥,经济实用,并有利于环境保护。

四、执业药师的作用 1.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为广大患者和药品的使用者,提供更直接的药学服务。 3.在药学信息咨询服务、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审查与监督处方不合理用药、向患者宣讲相关的用药知识等工作。 五、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 1.辨析病证不准确,用药指征不明确。 2.给药剂量失准,用量过大或过小。 3.疗程长短失宜,用药时间过长或过短。 4.给药途径不适,未选择最佳给药途径。 5.服用时间不当,不利于药物的药效发挥。 6.违反用药禁忌,有悖于明令规定的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及证候。 7.同类重复使用。 8.乱用贵重药品。 六、不合理用药的后果 1.浪费医药资源

2.延误疾病的治疗 3.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4.造成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七、保证合理用药的主要措施 1.努力研习中医药学 2.准确辨析患者的病证 3.参辨患者的身体状况 4.确认有无药物过敏史 5.选择质优的饮片 6.合理配伍 7.选择适宜的给药途径及剂型 8.正确掌握剂量及用法 9.制定合理的用药时间和疗程 10.严格遵守用药禁忌 11.认真审方堵漏 12.详细嘱告用药宜忌

中药注射剂基本知识

中药注射剂基本知识 一、概述 (一)概念 注射剂(Injectiones)俗称针剂。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和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灭菌粉末或浓缩液。 (二)类型 1、无菌溶液(如参麦、生脉等); 2、无菌乳浊液(如莪术油注射液、鸦胆子油静脉乳); 3、无菌混悬液; 4、无菌粉末(如穿琥宁)。 (三)组成 药物+附加剂+溶媒+特制容器 (四)给药途径 1、皮内; 2、皮下; 3、肌肉; 4、穴位; 5、静脉; 6、脊椎腔等。 (五)优点 1、药效迅速,作用可靠,药物立即进入组织、血管或器官,不受消化系统及食物的影响。 2、适于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如神昏、抽搐、痉厥、消化功能障碍等。 3、适于不宜口服的药物,如不易被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具刺激性的药物;易被消化道破坏的药物,如天花粉结晶蛋白粉针等。 4、定位发挥药效,如消痔灵注射液用于痔核注射。 5、穴位注射发挥特有疗效,如鱼腥草注射液,利水消肿,抗菌消炎,用于鼻炎的治疗。 6、较其它液体制剂容易贮存(因无菌、隔离空气)。 (六)缺点

1、部分药物注射时疼痛; 2、给药不方便; 3、由于不经过机体的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静脉,使用不当易发生危险,故对质量要求高; 4、制造工艺复杂,造价高。 (七)中药注射剂的发展概况 中药注射液已有60多年历史,最早为30年代的柴胡注射液,用于感冒、发烧的治疗。60年代研制出抗601注射液,茵桅黄注射液,201-2(板兰根)注射液等20多个品种。70年代进入大发展时期,有关资料报道总数达700多种,由于多数质量不过关,副作用大,文革后渐受冷落,给医生留下了不好印象。1977年版《中国药典》共收载了疗效确切的中药注射液23种,也有一些被纳入省市药品标准中,例如单方制剂莪术油、穿心莲、人参、丹参、山豆根总碱、丁公藤注射液。复方制剂用于静脉给药的,据不完全统计约有30余种。 中药注射剂具有高效、安全、低毒的特点,是发展中医药,解决中医急症用药的方向,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中药注射剂的根本问题是质量问题,因此,1993年卫生部出台了《中药注射剂研究指导原则》,说明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规范中药注射液的研究、生产。95版《中国药典》及《卫生部药品标准》中收载了多种中药注射剂,且许多中药注射剂被列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科室必备中成药》,如鱼腥草、生脉、参麦、清开灵、参附、灯盏花、血塞通注射液等。 二、中药注射剂的基本知识 (一)分类 1、按物态分: (1)液体注射液(包括水针和油溶液) (2)注射用粉针(灭菌粉末) 2、按给药部位分:

妇科常用中成药

妇科常用中成药 龙血竭胶囊 血竭性平,味甘咸,无毒,入血分,归心、肝二经,有活血化瘀、祛腐生肌、养血生血、消肿定痛、止血敛疮等功效,被誉为“活血圣药”。 【成份】龙血竭。辅料为硬脂酸镁、白炭黑。 【作用类别】本品为骨伤科软组织扭挫伤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敛疮生肌。用于跌打损伤,瘀血作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粒,一日三次;外用,取内容物适量,敷患处或用酒调敷患处。 艾附暖宫丸 【成份】艾叶(炭),香附(醋制),吴茱萸(制),肉桂,当归,川芎,白芍(酒炒),地黄,黄芪(蜜炙),续断。 【性状】为深褐色至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而后苦,辛。【功能主治】理气补血,暖宫调经。用于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腰酸带下。 【适应症状】痛经。 【作用说明】主要有调节子宫平滑肌,抑菌等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蜜丸:一日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克。 八珍益母丸

【处方组成】益母草,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当归,白芍(酒炒),川芎,熟地黄。 【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微有香气,味甜而微苦。 【功能主治】补气血,调月经。用于妇女气血两虚,体弱无力,月经不调。 【适应症状】月经不调。 【作用说明】主要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兴奋子宫等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田七痛经胶囊 通则不痛寒则温调虚则补之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浅灰黄色的粉末;气微香,味微甘。【成份】三七、延胡索、小茴香、五灵脂、川芎、冰片、蒲黄、木香,辅料为二氧化硅。 【作用类别】本品为痛经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主治】通调气血,止痛调经。用于经期腹痛及因寒所致的月经失调。 【用法用量】口服,经期或经前5天一次3~5粒,一日2~3次。【规格】每粒装0.4克 大黄庶虫丸 Dahuang Zhechong Wan

中药注射剂用法用量、临床适应症及使用注意事项(最新修订)

中药注射剂用法用量、临床适应症及使用注意事项鉴于目前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出现较多不良反应,国家于2008年12月24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并附件《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为加强我院在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现就我院现有中药注射剂用法用量、临床适应症以及注意事项归纳总结如下: 通用名用法用量适应症注意事项 1、丹红注射液 【成份】丹参、红花静脉滴注:一次20~40ml,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 100~500ml稀释后缓慢滴 注,一日1~2次。 活血化淤,通脉舒络。用于 淤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 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 梗塞,淤血型肺心病,缺血 型脑病、脑血栓。 1 出血倾向患者禁用,孕妇忌 用。 2 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滴注。 3 出现浑浊后禁止使用。 2、香丹注射液 (丹参、降香)。静脉滴注:一次10-20ml, 用5-10%葡萄糖注射液 250-500ml稀释后使用,一 日1-2次。 活血化淤,通脉舒络。用于 淤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 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 梗塞,淤血型肺心病,缺血 型脑病、脑血栓。 1 浑浊后不宜使用。 2 出血倾向患者禁用。 3 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滴 注。 3、疏血通注射液 (水蛭、地龙)。静脉滴注:每日6ml或遵医 嘱,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 (或0.9%氯化钠注射液) 250-500ml中,缓慢滴入。 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用于 瘀血阻络所致的中风络急 性期,症见半身不遂、口舌 歪斜、言语蹇涩。急性期脑 梗塞。 1 孕妇忌用。 2 无瘀血症者禁用。 3 出血倾向患者禁用。 4、注射用血栓通 【成分】三七总皂苷静脉滴注:一次250-500mg, 用10%葡萄糖注射液 250-500ml稀释。一日1次。 肌肉注射:一次150mg,用 注射用水稀释至40mg/ml。 一日1-2次,或遵医嘱。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用于 瘀血阻络,中风偏瘫,及视 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症。 1 孕妇慎用。 2 连续使用不超过15天。 3 对酒精过敏的患者禁用。 4 人参、三七过敏患者禁用。 4 禁用于急性脑溢血期。 5、参麦注射液 (红参、麦冬)静脉滴注:一次20-100ml(用 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 稀释后应用) 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 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 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 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 症。(能提高肿瘤病人的免 疫机能,并能减少化疗药物 所引起的毒副反应--网上 查)。 1 本品含有皂苷,不要与其他 药物同时滴注。 2 该药用量过大,可引起心动 过速,晕厥等症。 3 本品含人参,不宜与含藜 芦、五灵脂的药物同时使用。 4 用药期间不宜喝茶和吃萝 卜,以防影响药效。 5 用药期间,忌烟酒,忌食辛 辣油腻之物。 6、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一次20-60ml, 用5%葡萄糖注射液 益气养阴,复脉固脱作用, 用于气阴两亏,脉虚欲脱的 1 寒凝血瘀胸痹心痛者不宜 应用。

《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明细介绍》

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细则 一、概述 中药注射剂是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其药效迅速,便于昏迷、急症、重症、不能吞咽或消化系统障碍患者使用,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治疗优势。 自抗战时期第一种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液)问世以来,已有多种中药注射剂被开发应用于临床,为国家多个药品目录所收载(见附件)。然而,在中药注射剂的开发和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增的同时,“葛根素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所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使得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2011年4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0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指出,2010年全年,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在中成药中的占比分别为50.9%、87.2%,在引起不良反应/事件、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排名前20位的中成药中,中药注射剂分别占据17位、20位。由此可见,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已不能忽视。 为警示社会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自2001年11月起,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不断以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形式,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情况告知社会,以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相关中药注射剂信息见附件)。 纵观中药注射剂生产、流通、使用过程,导致不良反应/事件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1. 药物自身问题,如:原料药材、制备工艺、组成成分、质量控制标准、运输和存储等不符合相关要求,未能保证药品质量;2. 安全性研究与风险管理缺乏,如临床前动物试验、临床试验、上市后临床研究等不足或不完整,未能充分证实药品的安全;3. 个体差异,如患者年龄、性别、生理状态、伴随治疗、合并用药、中医证候或体质等的不同,导致机体对药品的反应不同;4. 临床不合理使用。

常用中成药说明书

安神补心片 [药品成分]:丹参、五味子(蒸)、石菖蒲、合欢皮、菟丝子、墨旱莲、女贞子(蒸)、首乌藤、地黄、珍珠母。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显示棕褐色;味涩、微酸。 【功能主治】养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头晕耳鸣。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八珍颗粒 【规格】每袋装 (l)8g (2)3.5g(无糖型) 【贮藏】密封,防潮,避热。 党参 60g 白芍(炒) 60g 白术(炒) 60g 熟地黄 908 茯苓 60g 当归 90g 川芎 45g 甘草(炙) 30g 功能与主治补气益血。用于气血两亏,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八正胶囊 【功效】八正胶囊;清热、利尿、通淋。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等症. 【主要成分】栀子、车前子(炒)、瞿麦、匾蓄、滑石、大黄、川木通、灯心草、甘草。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褐色粉末;气微,味苦。 【适应症】清热、利尿、通淋。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抗炎试验显示,本品可一直二甲苯所致小鼠的耳肿胀;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利尿试验显示,本品可增加正常大鼠和家兔的

排尿量。 百乐眠胶囊 【成份】百合、刺五加(生)、首乌藤、合欢花、珍珠母、石膏、酸枣仁、茯苓、远志、玄参、地黄(生)、麦冬、五味子、灯心草、丹参、辅料为淀粉【作用类别】本品为内科不寐类非处方药药品。 【适应症】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用于肝郁阴虚型失眠症,症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不眠、头晕乏力、烦躁易怒、心悸不安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14天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哺乳期妇女慎用。 2、不宜与葱、姜、大蒜、辣椒、海腥发物及寒凉等刺激性食物同服。 柏子养心丸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 丸,一日 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功能与主治补气,养血,安神。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药理作用,主要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 板蓝根颗粒 成份板蓝根。辅料为蔗糖、糊精。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半袋~1袋(含蔗糖),一日3~4次。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骨科常用中成药分析

骨科常用中成药分析 积水潭医院作为一个以骨科为重点的三级甲等医院,骨科的中成药在临床应用较多,通过多年的使用经验,对我院骨科临床常用的中成药进行分析如下: 1、骨折用药: 常用中成药有回生第一丹、伤科接骨片、接骨七厘片、骨折挫伤胶囊等。 这四种药组成中都含有当归、血竭、土鳖虫、自然铜、乳香, 都有活血化瘀,接骨止痛的功效。 回生第一丹、伤科接骨片含朱砂,有开窍醒神,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骨折后兼烦躁不眠者;回生第一丹中的麝香辛芳走窜,入十二经,引药力直达病所,接骨效果最好;另外麝香开窍散 回生第一丹 当归、血竭、土鳖虫、自然铜、乳香、麝香、朱砂。 伤科接骨片 三七、 土鳖虫、自然铜、红花、 乳香、没药、甜瓜子、冰片、朱砂、海星、鸡骨、马钱子 接骨七厘片 土鳖虫、 骨碎补、当归、血竭、乳香、没药、煅自然铜、酒大 黄、硼砂。 骨折挫伤胶囊 猪骨胶、土鳖虫、自然铜、血竭、红花、乳香、没药、炒黄瓜子、当归、大黄。 活血 化瘀,接 骨 止痛

瘀强,对外伤等引起的神志昏迷有较好的醒脑回苏效果,对骨折初期和中期都有较好的疗效;伤科接骨片中含三七、马钱子,又有较强的活血止痛效果,止痛力强。 与回生第一丹相比,伤科接骨片多了海星、鸡骨,接骨七厘片多了骨碎补,骨折挫伤胶囊多了猪骨胶,都可用于接骨续筋,所以更适用于骨折中期。而接骨七厘片、骨折挫伤胶囊组成中的大黄兼能通便,对于骨科手术后有便秘者能起到一定作用。 2、急性软组织扭挫伤用药: 常用中成药有七厘散、活血止痛胶囊、三七伤药片、三七胶囊等等。 这四种药都能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可治疗跌打损伤,外 伤瘀血,青肿疼痛等。 七厘散和三七胶囊还可用于外伤出血的止血。七厘散中有血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儿童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儿童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中医学认为的脾,下列错误的是(a ) A .先天之本 B .后天之本 C .气血生化之源 D .可以运化水谷精微 2 . (单选题)文中论述的“重视脾胃、从中取傍”的疾病,不包括(d) A .黄疸 B .咳嗽 C .肿病 D .泄泻 3 . (单选题)肾病综合征的非急性期,可选中成药不包括(c) A .黄芪颗粒 B .槐杞黄颗粒 C .黄葵胶囊 D .白令胶囊 4 . (单选题)厌食经验方常选药物组,不包括(c ) A .神曲、草豆蔻、砂仁 B .石斛、麦冬、生地 C .芦根、杏仁、前胡 D .焦山楂、鸡内金、谷稻芽

5 . (单选题)小儿疾病选药,宜(c ) A .苦寒清热 B .辛热助阳 C .质地轻清 D .多投补益 6 . (单选题)小儿中成药给药剂量正确的是(c ) A .新生儿为成人量的1/3~1/4 B .婴幼儿为成人量的1/6~1/4/ C .学龄儿童为成人量的1/2~2/3 D .大于14岁儿童为成人量的1/2~2/3 7 . (单选题)当小儿服药发生困难,如拒服、呕吐等,应采取的方法不包括(a) A .与餐同服 B .少量 C .多次 D .避开就餐1~2小时 8 . (单选题)根据说明书,以下哪个药可用于6个月的小儿(a) A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B .施宝利通片 C .黄栀花口服液 D .缩醛胶囊

9 . (单选题)下列感冒药,哪个与其他不属同类(a) A .感冒清热颗粒 B .小儿感冒颗粒 C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 D .桑菊感冒片 10 . (单选题)下列含毒性药材的中成药,哪个含有巴豆霜(d) A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B .一捻金胶囊 C .小儿康颗粒 D .胃肠安丸

常用中成药

常用中成药 一、解表药 1、辛温解表类通宣理肺丸川芎茶调散参苏丸午时茶冲剂九味羌活丸小青龙合 2、辛凉解表类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感冒退热冲剂桑菊感冒片清瘟解毒丸 3、解表透疹类小儿回春丸透表回春丸小儿羚羊散苏解散 4、表里双解类防风通圣丸葛根芩连片清眩丸双解香苏丸升降散普济散 5、解表消食类小儿至宝锭妙灵丸小儿百寿丹消食苏风丸甘露茶二、清热药 1、清热泻火类上清丸牛黄上清丸黄连羊肝丸明目上清丸龙胆泻肝丸清胃黄连丸夏枯草丸栀子金花丸拨云退翳丸 2、清热燥湿类连香冲剂香连丸香连化滞丸苦参丸归参丸四妙丸金鸡冲剂五茶花白带丸 3、清热解毒类银黄注射液三黄丸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片)清热解毒丸抗病毒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新癀片牛黄噙化丸六神丸西黄丸紫金锭喉症丸 4、清热凉血类紫草丸复方大青叶合剂清热凉血膏 5、清热祛暑类暑热感冒冲剂暑湿感冒冲剂藿香正气水祛暑丸暑正片清暑益气丸六一散冰霜梅苏丸温六散清凉冲剂清暑解毒冲剂 三、泻下药 1、寒下类大黄清胃丸清宁片四消丸调胃承气丸通便灵冲剂冰膈茶当归龙荟丸 2、温下类半硫丸三物备急丸 3、润下药麻仁丸麻仁润肠丸五仁润肠丸 四、温里药 1、温中散寒类温中健脾丸理中丸附子理中丸黄芪建中丸 2、回阳救逆类回阳救急丸四逆注射液参附注射液 3、温经散寒类温经丸虚寒胃痛冲剂艾附暖宫丸 五、祛风湿药 1、祛风散寒除湿类木瓜丸祛风舒筋丸豹骨木瓜酒蕲蛇药酒追风丸疏风定痛丸豨简丸老鹳草膏风湿骨痛丸活血状筋丹寒湿痹冲剂瘀血痹冲剂冯了性药酒风湿药酒追风透骨丸祛风胜湿酒骨刺消痛液 2、祛风清热除湿类湿热痹冲剂当归拈痛丸 3、祛风除湿强筋壮骨类独活寄生丸大活络丹通络益心丹祛风壮骨丸

中药注射剂制备要点总结

中药注射剂制备要点总结 注射剂容器的种类与规格 (1)注射剂容器的种类按原材料分为玻璃容器和塑料容器。 (2)规格分为单剂量、多剂量和大剂量。 (3)注射剂容器的质量要求注射剂容器主要由硬质中性玻璃制成。玻璃应无色透明,不得有气泡、麻点及砂粒;应具有低的膨胀系数这种优良的耐热性;熔点较低,易于熔封;要有足够的物理强度;应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 安瓿的处理方法 处理工序为:切割、圆口、灌水蒸煮、洗涤、干燥灭菌。在烘箱内用120~140℃干燥;灭菌170℃干热灭菌2小时,装无菌操作或低温灭菌药液的。 安瓿的质量检查 安瓿在应用前必须经外观、清洁度、耐热性、耐酸性、耐碱性等检查,合格品经处理后,方能使用。 注射剂的配制与滤过 (1)注射液的配制:有稀配法和浓配法。为提高澄明度和稳定性,配制时常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①水处理,冷藏;②热处理冷藏;③活性炭处理;④加入附加剂 (2)注射剂的滤过:先粗滤再精滤,精滤常用G3常压,G4减压;G6滤过除菌;微孔滤膜常用0.8μm、0.45μm,0.22μm可滤过除菌。 注射剂概念及其分类 现对执业药师药剂学中注射剂概念及其分类作如下总结: 注射剂(injection)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灭菌溶液、乳浊液或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包括: (1)水溶液型注射剂:易溶于水或增加其溶解度后易溶于水,且在水溶液中稳定或经用稳定化措施后稳定的药物,可制成水溶液型注射剂,如氯化钠、氨茶碱、维生素C等注射剂。 (2)油溶液型或非水溶液型注射剂:油溶液性药物可制成油或其他非水溶液型注射剂,如维生素E、黄体酮等注射剂。 (3)混悬型注射剂:在水中微溶、极微溶解或几乎不溶的药物,在一般注射容量内其溶液浓度达不到治疗要求的剂量时,可制成水性或油性的混悬液,如醋酸可的松、普鲁卡因、青霉素等。 (4)乳浊型注射剂:油类或油溶性药物,可制成乳浊型注射剂,如静脉注射用脂肪乳注射剂。 (5)注射用无菌粉末:亦称粉末针剂。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为药物的无菌粉末或疏松的冻干块状物,临用前加溶剂溶解或混悬后注射。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及对策 摘要】目的综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发生原因,探讨其防治对策,以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国内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 引发的不良反应仅次于抗菌药物,其产生原因包含多方面因素。结论加强质量 控制,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是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0-0288-01 中药制备成针剂并运用于临床,只有20多年的历史,在使用过程中,不良 反应时有发生。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很复杂,不单纯是药品质量问题,而是多种 因素的综合表现。本文综述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并探讨其防治对策,以推进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使用。 1.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特点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ADR的报道数量急剧增多,其安全性已引起国内医药界 的广泛关注。在辛传伟报道的165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中,中药注射剂引起 的ADR占25.45%,仅次于抗生素类药品[1]。中药注射剂ADR不仅数量多而且危 害性大,如葛根素注射剂引起的急性血管内凝血,双黄连、清开灵、炎琥宁注射剂 引起的全身性损害、过敏性休克等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中药注射剂ADR的特点:呈现出多发性和普遍性、临床表现多样性、不可预 知性及批间差异性等。 2.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2.1药物因素中药注射液的成分复杂,且有些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难于剔除,残留在药液中作为抗原在输注时易引起过敏反应,另外中药注射剂本身氧化、还原、聚合、分解等形成的杂质也可能成为过敏原物质而致机体过敏。 2.1.1药材质量不同产地、不同季节采集的中药材质量不同,过去有“地道药材”之说。况且中药材种植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2.1.2制备工艺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工艺通常有提取有效成分的单体、提取有 效部位、水煎醇沉、醇提水沉、水蒸汽蒸馏及综合法等[2]。相同品种的中药注射 剂由于不同厂家采用的制备工艺不同,导致制剂中的鞣质、蛋白质、树脂、杂质 等含量不同,这些差异不仅导致疗效不同,更会导致出现局部疼痛、过敏、红肿、硬结等ADR,另外生产过程中的助溶剂、稳定剂及操作不规范等也是发生ADR的 原因之一。 2.2使用方面的因素 2.2.1剂量过大给药剂量掌握不当是不良反应发生的常见原因。如双黄连粉 针的剂量为60mg?kg-1d-1,以此剂量应用疗效较好,而且不良反应较少,随着剂 量的增加,不良反应明显增加。 2.2.2溶媒选择不当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中药注射剂与输液的配伍也不容忽视。不溶性微粒的增加可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较大的微粒可造成局部循 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微粒过多造成局部堵塞,引起局部供血不足、水肿、静 脉炎、肉芽肿等。 2.2.3滴速过快王小仙[3]报导的20例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中,有8例是由 于患者自行调快滴速后才发生的。陈兰贞[4]报告的4例不良反应中,有3例是直 接用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滴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稀释后静滴的患者,故怀

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规 定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XX医院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为加强我院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管理,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我院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1.使用中成药,必须遵守《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中成药。 2.辨证用药依据中医理论,辩证、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遗迹治法,选定适宜的中成药。 3.辨病辨证结合用药辨病用药时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适应的中成药。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4.剂型的选择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 5.使用剂量的确定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 6.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肉注射给药的,不选择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7.使用中药注射剂应遵守《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中药注射临床应用指南》,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严格掌握功能主治和禁忌症,加强用药监护,医护人员使用中药注射剂前,应严格执行用药查对制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规定报告;临床药师要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指导,确保用药安全。 8.中成药联合用药原则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药效猛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应注意中成药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 9.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必须遵循: (1)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符合中医传统配伍理论的要求,配伍禁忌。 (2)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时,应谨慎考虑中药注射剂的间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3)需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严格配伍禁忌,应分开使用,除特殊说明中药注射剂不宜两种或两种以上品种同时同用一条通道。 10.中成药与西药联合使用制定给药方案时,要考虑中西药物的主辅地位确定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 (1)中成药与西药如无明显禁忌,可以联合应用,给药途径相同的应分开使用。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40克以上调节血压的动态平衡.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至120g,有曰:黄芪治萎,四两起步(16进制市斤秤四两一钱是3克),佐以陈皮以防壅滞。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我的经验是用3-6克)。 白术——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庳子宫。 川芎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克,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习用9~12克,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克

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 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剂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当立竿见影! 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但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川芎15克桑叶45克,这样的剂量与配伍治疗血管性头痛有奇效 山茱萸固脱3两(90克)见功,必与参附搭配.

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调查与分析

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调查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0-08-19T08:24:24.3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4期供稿作者:解海朱林峰 [导读] 通过调查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相关信息,分析问题,提出建议。 解海朱林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辽宁大连 116001) 【中图分类号】R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4-0038-03 【摘要】通过调查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相关信息,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得出结论: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仍需进一步规范与完善。【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分析 中药注射剂是近年来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中药制剂,因其疗效好、见效快、耐药少等优势在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应用。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用药人群的不断增加,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风险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与其说明书的不规范性有密切关系。为此,我们对本院目前正在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品种说明书进行了调查统计与分析。 1 资料来源 收集我院目前在用的32个生产企业生产的34个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并进行归纳整理。其中抗感染类药物5种,补益类药物4种,抗肿瘤药物4种,心脑血管用药21种。 2 方法 对34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进行归纳和整理,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从【成分】、【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功能主治】/【适应症】、【药物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 3 结果 在调查涉及的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内容不规范现象多见,一些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的项目缺失比较严重或过于简化,难以指导医师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和药剂人员正确调配处方。34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的项目标示情况。 4 存在的问题及讨论 4.1 【成分】项 34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有33份说明书标明了全部药味名称或药物成分,但其中仅15份标明了确切的有效成分。同种药材由于基源、产地、药用部位、炮制加工方法、提取精制工艺的不同,终产品所含的有效成分可能完全不同,其药理作用、临床疗效、毒性也会相差甚远。因此,明确标注有效成分及毒性成分的含量既有助于临床医师了解中药注射剂所含药物成分与其疗效的相关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范临床用药的安全风险的作用。 34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标明所用全部辅料和溶剂的品种仅16个。冠心宁注射液等12个品种无任何有关辅料和溶剂的说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含量低且溶解度差,为了达到一定的治疗浓度常需通过增溶、助溶等方法提高相关成分的溶解性。但聚山梨酯-80、丙二醇等附加剂常会引发过敏或溶血等严重不良反应,这种毒性或会随治疗疗程的延长而不断蓄积,对机体造成伤害。 4.2 【用法用量】项 本次调查涉及的34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标明用药疗程的品种有10种。中药注射剂本应该辨证施治、中病即止,而无疗程标示常被理解为“安全无副作用、可以长期使用”,老年病、慢性病患者常需要反复长期用药,如果无用药周期和疗程间隔的限制盲目用药会加大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 本次调查涉及的34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标明静脉滴注速度者有8种。其中仅有2份标注了小儿用量和滴速,1份标明了高龄患者的用量和滴速。有26份未对滴注速度作出任何说明,或仅标明“滴速不宜过快”,对临床实际操作帮助不大。中药注射剂大剂量快速静脉滴注会使人体血液pH值突变,超过血液缓冲能力则会造成静脉炎甚至发生过敏反应等严重后果。输液速度过快还会使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导致心脏负荷过重而引起肺水肿。临床实践中,抗感染药物中药注射剂用于小儿和活血化瘀类注射剂用于高龄患者的情况非常普遍,依照《指导原则》要求,应该根据临床试验结果调整这些特殊患者的用药剂量和滴注速度。含糊不清的剂量和滴注速度使医护人员在临床实际操作时缺乏可遵循的规则,客观上造成了用药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大了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 本次调查涉及的34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标明每次用药间隔者有28种。34份说明书中有6份未注明每次用药间隔,仅仅注明每日剂量或每次剂量而无用药间隔时间,增加了用药的随意性。 本次调查涉及的34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均未对配液后的放置时间作以说明。有研究说明,中药注射剂配液后放置时间延长会导致不溶性微粒的增加,这是引发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用法用量是药品说明书的核心内容,合理用药的基础在于用法用量的标准化,每次用量、每日用量、每疗程用量、疗程间隔时间以及给药途径的选择、药物浓度、滴注速度等都应根据临床试验结果明确标注,以切实起到指导临床用药的目的。 4.3 【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项 34份说明书中有30种标示了不良反应项。某些品种如疏血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已上市多年,不断有多篇文献报道不良反应,但至今其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仍标注“尚不明确”;还有品种如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仅标注“偶见过敏反应”,未能说明过敏反应具体症状。个别药品生产企业顾虑详细陈述不良反应会影响药品销售情况,尽可能回避产品的不良反应,使临床部分过敏现象和不良反应被忽视而造成严重后果。刘碧波等报道许多具有临床意义的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偏高与说明书不完善有关。 34份说明书中标注配伍禁忌或禁用人群者共23份,标注率68%。某些品种如清开灵注射液曾因多起严重不良反应被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报,但说明书上禁忌项仍表示为“尚不明确”,这使临床本应回避使用该药品的患者得不到应有的用药提示,其用药的危险性远远超出其可能的治疗价值,客观上增加了ADR的发生率。 34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标明注意事项者33份,占97%。注射用血栓通、华蟾素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发现过敏或严重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进行相应处理”,但没有处理措施和方法的说明。过敏反应在目前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很常见,严重者可因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但过敏试验的方法、过敏试验用制剂的配制方法及过敏试验结果的判定方法在本次调查涉及的说明书中无一提及。

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陈晟

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的基本原则 ?辩证用药因人制宜 ?溶媒恰当单独配置 ?性状检查规范操作 ?严格剂量控制速度 ?疗程合理间隔洗脱 ?提倡皮试输注监测

辩证用药因人制宜 ?分清病症“寒”、“热”属性 ?寒症与热症鉴别 ?寒症:恶寒喜暖,面色白,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滑,脉迟或紧 ?热症:恶热喜凉,渴喜冷饮,面色红赤,四肢灼热,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脉数

辩证用药因人制宜 通用名性味 注射用血栓通甘、微苦,温 注射用血塞通甘、微苦,温 舒血宁注射液性平,味甘苦涩,有小毒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味苦,微寒 注射用灯盏花素辛,微温 灯盏细辛注射液辛、微苦,温 疏血通注射液咸苦,平,有毒/苦,微寒,有毒 红花注射液辛,温 参麦注射液红参为偏热性、麦冬“甘、微苦,微寒 柴胡注射液味辛、苦,性微寒

辩证用药因人制宜 ?因人制宜 ?不同个体由于遗传基因、体内代谢酶、免疫系统及健康状况等有差异,对药物的反应不尽相同。 ?过敏体质、儿童、老年人对药物敏感性较高,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空腹、饥饿、精深紧张、过度疲倦时均易发生不良反应,如低血糖、过敏和胃肠道反应等。 ?过敏体质应慎用或不用中成药,老年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也不建议使用中药注射剂,婴幼儿、孕妇也不适宜使用中药注射剂。 ?注射给药的风险远大于口服或肌注,使用中药注射剂要严格把握适应症,不可盲目使用。

溶媒恰当单独配置 ?溶媒导致药物在溶解或稀释时药液内微粒体增加,引起静脉炎、肉芽肿、热源反应、过敏反应、局部组织血栓或坏死、肺水肿。 ?微粒体的增加与稀释后药液pH变化相关。 ?偏酸性的药物宜选用5%GS稀释。 ?药物主要成分在酸性条件下易析出宜选用0.9%NS稀释。

合理使用中成药中的注意事项

合理使用中成药中的注意事项 中成药是中医药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临床应用极为广泛。但如果盲目滥用,可导致疗效降低、无效或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合理使用中成药,对于发挥其良好的疗效,避免意外有害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辩证选择中成药 中成药是根据中医药理论组方而生产的,中医药理论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应用中成药需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辨证施治用药,不经辨证,盲目用药,会导致疗效降低、无效或严重不良反应。辨证是合理应用中成药的首要条件,它是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按照中成药处方中药物组成“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每一味药物有性味之不同,功效之差异,从而使每一味药物都有其特定的疗效和适用范围。 以感冒为例,从中医角度诊断就有就有风寒、风热、气虚等多种: 风寒感冒证见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多稀白痰;宜用发散风寒的辛温解表药,如九味羌活丸。其方中,君:羌活味辛温,发散风寒,祛风胜湿,宣痹止痛。臣:防风、苍术助羌活以散风寒,胜湿止痛。细辛、川芎、白芷散寒祛风,并能行气活血,宣痹以止头身之痛。佐:生地、黄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药辛温香燥之药伤津,二药相合苦寒化燥又不助湿。使:甘草调和诸药。不能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误用会加重病情,或迁延不愈。 风热感冒证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宜胀,咽喉红作痛(或胀痛),或口干欲饮,咳嗽,咯痰黄稠,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应用清热宣肺的辛凉解表药,如桑菊感冒片。其方中,君:桑叶甘苦性凉,疏散风热,宣肺止咳。臣:菊花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杏仁、桔梗宣肺利气而止咳。佐:连翘清热解毒、薄荷疏散风热、芦根清热生津而止咳。使:甘草调和诸药,与桔梗相合而利咽喉。也可选择银翘解毒丸。不能选用羌活丸、理肺丸,误用会引起体温升高,咽痛加重。 表里双感证见壮热憎寒,头痛目眩,口苦口干,咽喉肿痛,或咳嗽喘满,大便秘结,小便赤涩。应选用表里双解,解表清里药,如防风通圣丸。 气虚感冒证见身倦乏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鼻流清涕,常缠绵日久不愈,或反复感冒。可用补中益气丸治之。 二、注意用药剂量 有些疾病尽管辩证和选药准确,但由于用量不当也难以获得满意的疗效。有相当一部分中药方剂做成成药时与汤剂比较起来其有些成分用量相差悬殊。如银翘解毒丸其丸剂1~2丸含量仅相当于汤剂每剂药量的2%~4%,按常用量服用效果较差,而适当增加用量,效果较好。很多中成药用量都有此弊,因此,适当加大一些中成药的用量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如果不了解药物的成分,尤其是含有毒性的或不良反应较大的成分,随意加大剂量,不但无法达到治疗目的,反而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中成药的用量应以药物的性质、患者的病情及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综合分析而定。 三、注意饮食搭配 服用中成药时要注意食物对其作用的影响,即中医所谓之“忌口”。患哮喘病、支气管炎、过敏性疾病的患者,服药时不宜吃鸡、鸭、鱼、虾、羊肉、韭菜等,因为这些食物含异体蛋白或组胺,以致过敏反应;病属“寒证”时,服“温中”药物,要禁吃“生、冷、凉”

中药药性及常用中成药

第一章中药的药性理论 一、中药的性能:大概有五个方面,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二、四气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主要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的的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四气是药学理论重要的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一般来讲寒和凉它是一个性质,温和热又是一个性质。 (一)寒凉药 寒凉药主要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热化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等这些作用。它主要是针对热的病证治疗的。从寒和凉来说,寒的作用比凉要强,寒比凉的清热作用要强。 (二)温热药 温和热它是一类性质,热的作用比温的作用药的性质要强,温热药的作用主要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元,回阳救逆等作用。温热药主要是针对寒性的病证来治疗。 三、无味 五味是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对于药物的五味来说,从中医学角度来讲,它不仅是指口尝的味道,更主要是它能代表它能够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代表它的治疗作用这是非常重要的。在五味当中,有酸、苦、甘、辛、咸,但是实际上,还有两种味道,淡味和涩味。涩味中医认为它跟酸的味道它的作用是相似的。 (一)辛 【作用】:能行,能散。 【解释】:能散就是指有发散,发散解表的作用;能行,就是能够行气,能够行血。 【代表药物】:麻黄、陈皮、郁金。 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化湿药多具有辛味。 (二)甘 【作用】:能补,能和,能缓。 【解释】:补就是滋补;和就是和中,调和药性;缓,就是缓急止痛。 【代表药物】:甘草。 比如说,补益药多属于甘味药。还有一些制止疼痛的药物也是甘味药。 (三)酸 【作用】:能收,能涩。 【解释】: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代表药物】:五味子、乌梅。 比如说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药,这些药物多具有酸味,或者是涩味。 (四)苦 【作用】:能泻,能燥,能坚。 【解释】:泻包括清热泻火,通泻大便,降气平喘等。燥就是燥湿的作用。坚,就是说泻火存阴,泻火来保津。 【代表药物】:大黄、黄柏、杏仁。 一般来讲像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都具有苦的味道。 (五)咸

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word版本

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 一、概述 中药注射剂是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其药效迅速,便于昏迷、急症、重症、不能吞咽或消化系统障碍患者使用,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治疗优势。 自抗战时期第一种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液)问世以来,已有多种中药注射剂被开发应用于临床,为国家多个药品目录所收载(见附件)。然而,在中药注射剂的开发和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增的同时,“葛根素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所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使得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2011年4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0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指出,2010年全年,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在中成药中的占比分别为50.9%、87.2%,在引起不良反应/事件、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排名前20位的中成药中,中药注射剂分别占据17位、20位。由此可见,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已不能忽视。 为警示社会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自2001年11月起,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不断以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形式,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情况告知社会,以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相关中药注射剂信息见附件)。 纵观中药注射剂生产、流通、使用过程,导致不良反应/事件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1. 药物自身问题,如:原料药材、制备工艺、组成成分、质量控制标准、运输和存储等不符合相关要求,未能保证药品质量;2. 安全性研究与风险管理缺乏,如临床前动物试验、临床试验、上市后临床研究等不足或不完整,未能充分证实药品的安全;3. 个体差异,如患者年龄、性别、生理状态、伴随治疗、合并用药、中医证候或体质等的不同,导致机体对药品的反应不同; 4. 临床不合理使用。 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2008年,卫生部发布了《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指出,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做到:1. 选用品种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2. 辨证施药,严格掌握功能主治; 3. 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 4. 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 5. 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慎用; 6. 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7. 加强用药监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