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中药注射剂用法用量、临床适应症及使用注意事项(最新修订)

中药注射剂用法用量、临床适应症及使用注意事项(最新修订)

中药注射剂用法用量、临床适应症及使用注意事项鉴于目前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出现较多不良反应,国家于2008年12月24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并附件《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为加强我院在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现就我院现有中药注射剂用法用量、临床适应症以及注意事项归纳总结如下:通用名用法用量适应症注意事项1、丹红注射液【成份】丹参、红花静脉滴注:一次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500ml稀释后缓慢滴注,一日1~2次。

活血化淤,通脉舒络。

用于淤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淤血型肺心病,缺血型脑病、脑血栓。

1 出血倾向患者禁用,孕妇忌用。

2 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滴注。

3 出现浑浊后禁止使用。

2、香丹注射液(丹参、降香)。

静脉滴注:一次10-2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使用,一日1-2次。

活血化淤,通脉舒络。

用于淤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淤血型肺心病,缺血型脑病、脑血栓。

1 浑浊后不宜使用。

2 出血倾向患者禁用。

3 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滴注。

3、疏血通注射液(水蛭、地龙)。

静脉滴注:每日6ml或遵医嘱,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中,缓慢滴入。

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中风络急性期,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

急性期脑梗塞。

1 孕妇忌用。

2 无瘀血症者禁用。

3 出血倾向患者禁用。

4、注射用血栓通【成分】三七总皂苷静脉滴注:一次250-500mg,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

一日1次。

肌肉注射:一次150mg,用注射用水稀释至40mg/ml。

一日1-2次,或遵医嘱。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

用于瘀血阻络,中风偏瘫,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症。

1 孕妇慎用。

2 连续使用不超过15天。

3 对酒精过敏的患者禁用。

4 人参、三七过敏患者禁用。

注意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

注意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

注意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是指将中药煎煮汁液化为液态,通过针筒和注射器注入患者体内的一种药剂形式。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许多优点,如快速起效、药效明显、用药方便等。

然而,由于中药注射剂的特殊性质,其使用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需要我们在使用时予以注意。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第一,严格执行医师处方。

中药注射剂是一种特殊的药剂形式,具有较高的药物浓度和药物组分,其使用需要准确掌握适应症和用药剂量。

因此,患者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必须严格执行医师的处方,不得自行调整剂量或倍数。

第二,保证用药环境的洁净。

中药注射剂是通过针筒和注射器进行注射的,对使用工具和注射部位的清洁要求比较高。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要确保使用的注射器、针头等工具是干净无菌的,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同时,在注射前应对注射部位进行清洁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第三,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中药注射剂中的药物组分复杂,存在一些配伍禁忌。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要避免将不相容的药物混合在一起使用,以免发生药物反应。

同时,对于已知有配伍禁忌的药物,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方式和顺序使用,避免因配伍不当导致不良反应。

第四,注意药物储存和保质期。

中药注射剂在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湿度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中药注射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避免高温、高湿环境下存放,以免影响药物质量。

另外,中药注射剂在使用前要查看药物的保质期,过期药物不得使用,以免影响疗效和安全性。

第五,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虽然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其不良反应较多,如过敏反应、肝损伤等。

使用中药注射剂时,患者和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身体反应,一旦出现不适或过敏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同时,医务人员应在使用中药注射剂后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监测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第六,遵守用药原则。

中药注射剂作为一种特殊的药剂形式,使用时需要遵守一些特殊的用药原则。

中药注射剂使用注意事项

中药注射剂使用注意事项
参芪扶正注射液
静脉滴注:一次250ml(即1瓶),一日1次,疗程21天;与化疗合用,在化疗前3天开始使用,疗程可与化疗同步结束。
益气扶正。用于肺脾气虚引起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眩晕;肺癌、胃癌见上述证候者的辅助治疗。
1本品应认真辩证用于气虚症者。
2、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3、本品不得与化疗药混合使用。
参麦注射液
肌肉注射:一次2-4ml,一日1次。
静脉滴注:一次20-10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应用)
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
1本品含有皂苷,不要与其他药物同时滴注。
2该药用量过大,可引起心动过速,晕厥等症。
1孕妇禁用。
2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需用盐水冲洗管道。
3出血倾向患者禁用。
4发现浑浊,禁止使用。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静脉滴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1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缓慢滴注,每日一次;14天为一疗程。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用于心血瘀阻引起的I、Ⅱ、Ⅲ级的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症见胸痛,胸闷,心慌,气短等。
1孕妇禁用。
2运动员慎用。
复方苦参注射液
肌肉注射:一次2-4ml,一日2次;
静脉滴注:一次12ml,用氯化钠注射液200ml稀释后应用,一日一次,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用于癌肿疼痛、出血。
1使用前发现药液混浊、沉淀、安瓶破裂,勿使用。
2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复方麝香注射液
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
过敏患者禁用
注射用血栓通
静脉滴注:一次250-500mg,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一日1次。

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技术规范

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技术规范

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技术规范首先,使用中药注射剂前应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过敏史、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等相关情况,排除禁忌症和潜在风险因素。

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谨慎使用,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剂量。

其次,在选择中药注射剂时,应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进行明确的适应症判断,避免滥用或盲目使用。

同时,要认真查阅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剂量和使用方法等重要信息,确保正确选用和使用。

注射药物的制备和给药过程也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在制备注射剂时,应按照药物说明书的指导进行配制,注意稀释剂的选用、溶解度、药物与稀释剂的比例等因素,遵循无菌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同时,要严格控制制剂的质量,避免发生药物破坏和污染等问题。

给药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方法。

常用的注射部位包括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等,应根据药物的性质、适应症和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

在注射过程中,要遵循无菌原则,采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针头,并进行必要的局部消毒。

同时,要注意注射速度的控制,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的不良反应。

使用中药注射剂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要重视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包括局部不良反应和系统不良反应,如皮疹、发热、过敏反应等,必要时停药或更换其他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中药注射剂的存储和管理也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

注射剂应存放在温度适宜、湿度适中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同时,要进行有效的库存管理,确保药物的及时更新和使用,避免过期或变质的药物使用。

综上所述,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技术规范包括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适应症判断、药物选择和使用说明查阅、药物制备和给药操作规范、给药部位和方法选择、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药物存储和管理等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才能确保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有效使用,并减少潜在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1. 前言中药注射剂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剂型,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为了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制定了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

本文将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管理进行详细介绍。

2. 中药注射剂的定义和分类中药注射剂是指将中药以注射剂型制成的药物。

根据药物的来源和制备方法,中药注射剂可以分为生物制品类和化学制品类两大类。

•生物制品类中药注射剂:主要包括动物源、植物源和矿物源的药物,如黄芪注射液、人参注射液等。

•化学制品类中药注射剂:主要由化学合成的药物组成,如复方丹参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

3. 中药注射剂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应符合以下原则:3.1 适应症中药注射剂适用于以下情况:•疾病病情危急,需要迅速救治的情况;•疾病病情较重,口服给药无法达到治疗效果的情况;•手术前后或特殊治疗过程中需要辅助药物治疗的情况。

3.2 禁忌症中药注射剂禁忌使用于以下情况:•患者对中药注射剂中的有效成分过敏的情况;•患者有明确的禁忌病史或禁忌症的情况;•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等特殊人群。

4.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和生产管理为了保障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和安全性,对其生产管理进行了严格规定:4.1 质量标准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溶解度、含量测定、微生物限度等方面的标准要求。

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药典或药监部门制定的规定进行质量控制。

4.2 生产管理中药注射剂生产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生产企业应具备合法的生产资质,严格遵守国家药品生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生产车间应具备洁净空间,符合GMP要求,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检验;•原材料的采购应与合格供应商进行合作,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安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操作,并进行记录和核查;•产品的包装、贮存和运输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5.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管理为了确保中药注射剂的正确使用,制定了使用管理规定:5.1 医疗机构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管理制度,确保每一次使用符合规定。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

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规定一、概述中药注射剂是指经现代科技手段制备而成的注射剂剂型,以中草药为原料,配以辅料并按一定标准进行混合、加工而制得。

为了保证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有效使用,需要制定管理规定,明确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要求和管理措施。

二、临床应用范围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以下疾病治疗和预防:1. 慢性病的治疗,如肝炎、糖尿病等;2. 急性疾病的治疗,如感冒、发热等;3. 预防疾病,如流感疫苗注射等;4. 重大疫情防控,如新冠肺炎防治等。

三、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原则1. 临床医师应根据病情和病人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中药注射剂,选择适宜的剂量和疗程;2.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应符合中药功能主治和适应症,禁止滥用和乱用;3. 严禁私自调整剂量和疗程,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使用;4. 临床医师应密切关注病人使用中药注射剂后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四、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1. 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规范进行;2. 中药注射剂的原料草药必须符合草药质量标准,并经过严格的药材质量检验;3. 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过程应符合药品生产规范要求,确保产品的安全和有效性。

五、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管理1. 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医疗机构必须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和相应的技术力量;2. 中药注射剂的购进、配送、储存和使用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档案;3.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必须经过临床医师的指导和判断,禁止非医疗人员直接使用;4.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记录和使用情况应定期进行检查和审查,确保使用合规。

六、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1. 使用中药注射剂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及时上报,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查和处理;2. 针对不良反应进行合理的处理措施,如停用药物、调整剂量等;3. 不良反应的处理结果和措施应进行记录和通报,以便对同类事件进行预防。

七、中药注射剂的监督管理1. 卫生主管部门应定期对中药注射剂的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和监督;2. 医疗机构应建立中药注射剂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3. 监督部门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4. 中药注射剂的相关信息应及时公开,以便公众和医疗机构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

我院中药注射液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我院中药注射液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遮光,密 闭,凉处保 存
肌内注射,一次2~
4ml , 一 日 1 ~ 2 次 ; 静
脉 注 射 , 一 次 4ml ( 用
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用于 冠心病胸闷,心绞痛。
G50 20ml 稀 释 后 使 用),一日1~2次;静 脉滴注,一次10~20ml
( 用G5 100~ 500ml稀
释后使用),一日1次
密闭
60滴/min为宜。
4.稀释后必须在4小时以内使用。
益气养阴,复脉固脱。用于 肌 内 注 射 : 一 次 2 ~
14
生 注 液
脉 射 10ml,20ml
气阴两亏,脉虚欲脱的心悸 4ml,一日1~2次。静
、气短、四肢厥冷、汗出、 脉欲绝及心悸更塞、心源性
脉滴注 60ml ,
: 用
一 G5
次 20 250
或遵医嘱。
密封,避光
脉络 12 宁 注 10ml
射剂
1. 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
清热养阴,活血化瘀。用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血 栓形成,动脉硬化性闭塞 症,脑血栓形成及后遗症等 病。
静脉滴注。一次1~2 支,一日1次,加入G5 或 NS250ml ~ 500ml 中 滴注。
本品偶见皮肤瘙痒、皮 疹、荨麻疹、面部潮红 、肌肉震颤、出汗、头 晕、头痛、腹痛、腹泻 、恶心呕吐等,罕见呼 吸困难、过敏性休克。

淀、变色、漏气等现象时不能使用。
个别病人如用量过大或
肌 内 注 射 , 一 次 2 ~ 两次用药间隔不足6~8
4ml,一日2次;静脉滴 小时,用药后30分钟左
解毒,消肿,止痛。用于中 注,一日1次,一次10 右,可能出现发冷发热
、晚期肿瘤,慢性乙型肝炎 ~20ml,用G5 500ml稀 现象;少数患者长期静

中药注射剂用法注意(一)终

中药注射剂用法注意(一)终

中药注射剂使用注意事项(一)1. 使用中药注射剂应做到:(1)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附表1 30种中药注射剂的适应症),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见附表2《30种中药注射剂给药途径与用法用量》。

(4)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

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5)加强用药监护。

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必要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2. 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应遵循主治功效互补及增效减毒原则,符合中医传统配伍理论的要求,无配伍禁忌。

(2)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时,应谨慎考虑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3)需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严禁混合配伍,应分开使用。

除有特殊说明,中药注射剂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通道。

3. 中西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谨慎联合使用。

如果中西药注射剂确需联合用药,应根据中西医诊断和各自的用药原则选药,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减少联用药物的种数和剂量,根据临床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2)中西注射剂联用,尽可能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如穴位注射、静脉注射)。

必须同一途径用药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谨慎考虑两种注射剂的使用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严禁混合配伍。

14.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及含有相同成分(中药注射剂成分见附表3《30种中药注射剂的成分》)的中成药不宜重复应用。

附表1 30种中药注射剂的适应症23附表2 30种中药注射剂给药途径与用法用量456789101112注释:1.上表为我院30种中药注射剂给药途径与用法用量,按照说明书整理,按照溶媒分类,给药途径与相应的溶媒相对应(给药途径不同所使用的溶媒或溶媒浓度不同);上表中药注射剂溶媒分为“(1)注射用水,(2)0.9%氯化钠注射液,(3)葡萄糖注射液(5%或10%、50%、5-10%、10%、25-50%),(4)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1%普鲁卡因注射液稀释,(6)原液给药,(7)未说明”几种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未按说明书用法使用
分析: 清开灵注射液说明书注意事项注明“已确认清开 灵注射液不能与硫酸庆大霉素、青霉素G钾、肾上 腺素、阿拉明、乳糖酸红霉素、多巴胺、山梗菜 碱、硫酸美芬丁胺等药物配伍使用”,该病例属 于违反配伍禁忌用药。
33
未按说明书用法使用
分析: 血塞通注射液说明书注明“每支100mg/2mL。 静脉滴注:200~400mg/次,以5%~10%葡萄糖 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缓缓滴注,l5天为一疗 程,停药l~3天后可进行第二疗程”。 该例用药剂量为600mg,属于超剂量用药。
34
未按说明书用法使用
5.违反配伍禁忌 案例7:患者,男,40岁。因发热、呕吐、全身乏 力,诊断为肠胃型感冒。给予输液治疗,第一组: 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24万u+西米替丁注射液600mg+ 氯化钠注射液250mL;第二组:清开灵注射液 2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输完第—组,第二 组输入约70mL时,患者出现抽搐 、胸闷、气促、 呼吸抑制等症状。立即停止输液,给予抗过敏、强 心、心肺复苏、吸氧等处理,症状缓解。
32
未按说明书用法使用
4.药物的使用剂量不当(超剂量用药) 案例6: 患者,女,50岁。因脑梗死给予血塞通注射液0.6g +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缓慢静脉滴注,用药约l0 分钟时,患者出现血压降低(70/50mmHg)、呼吸困 难、口唇紫绀、面色苍白等,立即停药,经抗过 敏、抗休克治疗逐渐好转。
中药注射剂 合理使用及注意事项
中牟县中医院
1
我国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
中药注射剂主要应用在心脑血管、抗肿瘤、呼吸 系统等领域。 中药在一些疾病治疗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如丹 参、生脉、参脉注射液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常用 的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和艾迪注射液在治疗肿 瘤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清开灵注射液等列入 国中医医院急诊必要中成药目录。
25
二、未按说明书用法使用
26
未按说明书用法使用
1.给药途径或给药方式不当 案例3:患者,男,l6岁。因病毒性腮腺炎给予肿 节风注射液6mL+5%葡萄糖盐水250mL中静滴,用 药约半小时后患者出现寒战、四肢震颤、面色苍 白、四肢湿冷、末端发绀、胸闷气促。检查:血 压31/24mmHg,心率84次/分,立即停药并给予 抗过敏处理后,胸闷气促缓解,无震颤,四肢变 暖,紫绀消退,血压120/80mgHg,进一步维持治 疗第三天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
7.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 反应,特别是开始前30分钟,如发现异常,立 即停药,采用积极 救治措施救治患者。
卫医政发2008年71号
10
10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郭海平 等.10 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分Biblioteka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年第2期
11
第二节 调配静脉用中药注射液 的注意事项
30
未按说明书用法使用
3.给药速度过快 案例5: 患者,女,71岁。贲门腺癌术后近4年,因进食困 难一个月入院。给予艾迪注射液50mL+氯化钠注射 液250mL静脉滴注(首次使用该药),滴速76滴/分, 输注约50mL时患者全身出现红斑,恶心呕吐,立即 停药,并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30分钟后红 斑逐渐消退,症状缓解。
卫医政发2008年71号
8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5.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6.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 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卫医政发2008年71号
9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视察复旦大学中山医院
12
调配静脉用中药注射液的注意事项
目前,中药注射剂已是医院广泛使用的药品,主 要应用在心脑血管、抗肿瘤、呼吸系统等领域。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人口老年化将继续增加中药 注射剂的需求。 然而随着中药注射剂使用的日益增多,由于临床 医师原本缺乏中药注射剂、中西药注射剂配伍等 相关药学知识,临床陆续出现了一些药物不良事 件,甚至导致死亡病例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不 小的影响。
2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

葛根素注射剂(2003) 鱼腥草注射液(2006) 刺五加注射液(2008) 茵枝黄注射液(2008) 双黄连注射液(2008) 香丹注射液 (2009) 清开灵注射液(2009) ……
3
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风险管理
1.树立药物警戒概念 2.加强新药上市前临床研究 3.对注射液的安全性进行全面研究 4.临床强调合理用药 5.及时修改说明书 6.上市后的药品评价 7.中药注射剂的风险管理 8.严格执行新颁布的《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 本技术要求 》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 陈凯先院士
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做好 2010年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
一.加强协调,确保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 取得实效。 二.加强检查,排除中药注射剂生产及质量控制环 节的安全风险。 三.加强指导,引导药品生产企业开展相关研究。 四.做好安排,开展第二批综合评价品种的评价工 作。国家局将把鱼腥草注射液、鱼金注射液作 为第二批综合评价品种,组织开展综合评价。
27
未按说明书用法使用
分析: 在案和给药方式为“肌内注射”、 用法为“1次 2~4mL , 1日l~2次” 。该例用于静脉滴注,违 反了说明书推荐的用法; 另外, 此病例还存在 超剂量、超说明书功能主治用药的问题。
肿节风注射液说明书: 肿节风注射液用于热毒壅盛所致肺炎、阑尾炎、 蜂窝组织炎、菌痢、脓肿。
28
未按说明书用法使用
2.配制溶剂用量不足导致输注药物浓度过高 案例4:患者,男,48岁。因原发性肝癌给予艾迪 10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治疗,用 药l0分钟后,患者自觉面部烘热,全身瘙痒,面部 现皮疹,并伴有心悸。 查体:面色潮红、肿胀,可见散在皮疹,心率70 次/分,血压110/70mmHg,立即 停止输液,给予 苯海拉明20mg肌内注射,30分钟后症状缓解。
14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3.在审核含有中药注射剂的处方时,要求核对患者 姓名、年龄、性别、临床适应证,是否按照辨证 施治原则使用中药注射液;同时也要根据药品说 明书,审核给药方案是否合理,避免超出说明书 规定的浓度范围,避免过长时间用药。 4.调配中药注射剂前,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全面了 解药物特性,根据说明书选择合适溶媒;调配 后,要注意溶液稳定性,在没有稳定性的详细资 料时,最好调配好后尽快使用。
17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7.要根据药物的药理性质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对存 在配伍禁忌的两组药液,在使用时应间隔给药; 如需连续给药,则在两组药液之间,应根据说明 书以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 8.过敏性体质的患者慎用中药注射剂;有肝肾功能 不全的患者慎用。 9.医院医护人员及药师要及时通报和沟通中药注射 剂的相关信息,提高药品安全性突发事件的预警 及应急处理能力,保障用药安全。
5
第一节 中药静脉用药物特点 和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中药注射剂的主要成分应 基本明确,成分不清楚就 直接进入人体循环系统是 很不安全的。 许多常见病、慢性病如果 使用口服剂型就能解决, 就不必研制中药注射剂。
中国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周超凡
6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1.用中药注射剂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选择给 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选择注射给药;能 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 药;必须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的应加强监 测。 2.辨证施治,严格掌握功能主治。临床使用应辨 证用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 使用,禁止超出功能主治的用药范围。
29
未按说明书用法使用
分析: 在案例4中,艾迪注射液说明书注明“成人—次 50~100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或 5%~10%葡萄 糖注射液400~450mL中静脉滴注”。该例以5%葡 萄糖注射液250mL配制溶剂稀释100mL艾迪注射液, 属于配制溶剂量用量不足造成药物浓度过高,可能 造成不溶微粒超标等问题引起不良事件。
31
未按说明书用法使用
分析: 艾迪注射液说明书注意事项注明“首次用药应在 医师指导下,给药速度开始15滴/分,30分钟后如 无不良反应,给药速度控制50滴/分”。该例首 次使用而且滴速过快,属于未遵照说明书注意事 项用药;另外,以氯化钠注射液250mL配制溶剂 稀释50mL艾迪注射液,还存在配制溶剂用量不足 造成药物浓度过高的问题。
分析: 在案例l中,香丹注射液说明书注明“用于治疗心 绞痛、亦可用于心肌梗死”,患者因妊娠羊水过 多使用该药,属于超出“主治”范围用药; 另外,说明书注明其使用剂量为l0~20mL,此病 例还存在超剂量 使用的问题。
23
超功能主治用药
案例2 : 患儿,女,日龄4天,头胎足月顺产。以“皮肤黄 染三天”入院。入院查体:体重4kg,全身皮肤黏 膜重度,血清总胆红素551μ mol/L,间接胆红 素541μ mol/L,肝功能正常,诊断为“新生儿高 胆红素血症”。 给予静茵栀黄注射液5mL+10%葡萄糖注射50mL,同 以青霉素、能量合剂、维生素K1静脉滴注及蓝光照 射治疗。用药第三天,在输注茵栀黄注射液过程 中,患儿出现发热,体温38℃,精神差,立即停止 输液,经对症治疗后,10天后痊愈出院。 24
15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5.由于临床上新药应用增多,不少药物在配伍禁 忌表上无法查到,此外还有不少药物缺乏相关 的配伍资料,因此应避免中药注射剂与其他中 药或西药配伍,以减少 药物配伍禁忌或相互作 用的发生。
16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6.关于中药注射液的输液速度一般宜控制在40~ 60滴/分,活血化瘀类注射液以及有刺激性成分 的中药注射液更应减缓滴速。因为输液速度过 快或药物浓度过高可导致胃肠道刺激反应,易 出现静脉炎,表现为注射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 红肿和静脉变硬,输液量过多,致心脏负荷过 重。 应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等调节滴速, 老年人、儿童、心功能不全者滴速宜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