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发展综述

合集下载

美国企业管理的现状和发展

美国企业管理的现状和发展

美国企业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第一章美国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也逐渐演化成多元化的形式。

20世纪初,管理领域出现了从科学化管理到人类关系管理的转向。

20世纪50年代,赫赛伯格提出了“理论X”和“理论Y”的概念,并将管理哲学的重点转向了员工参与和鼓励。

上世纪70年代,质量管理和“张嘴说做就做”准则引领了企业管理的潮流。

20世纪80年代,基于“客户至上”的理念,国际化经营成为全球性企业的首要目标。

第二章美国企业管理的现状1.企业战略管理美国企业战略管理的特点是以目标层次的管理为基础,强调战略与操作的联系与统一。

企业追求的是市场份额和利润,以市场为导向,注重持续创新,注重品牌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人力资源管理美国企业注重员工的教育和培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

许多企业在雇用员工时会更加倾向于招聘人才和专业技能较高的人。

3.质量管理美国企业注重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而赢得顾客的信任。

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专门的人员负责产品质量的检测和控制,选择质量可靠的供应商,注重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

第三章美国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1.数字化转型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行数字化转型,应用新技术改造企业管理和运营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可持续发展环保、资源节约、社交责任等话题逐渐成为各大企业关注的焦点。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更是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3.机动化随着全球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更加敏捷地应对市场需求和变化,提高业务流程的灵活性。

因此,机动化将是未来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总结美国企业管理始终强调市场实践,创新和需求导向。

未来,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和机动化将会是企业发展的新方向。

因此,企业需要着重注重创新实践,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变化。

欧美商用车底盘技术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

欧美商用车底盘技术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

欧美商用车底盘技术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欧美商用汽车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代表着世界商用汽车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

底盘是商用汽车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直接影响着商用汽车功能的发挥。

欧美商用汽车底盘(普通底盘)大部分由几大主机厂如VOLVO、MAN、Benz、SCANIA、IVECO、Ford、Freightliner、Mack(VOLVO卡车公司子公司)以及PACCAR 公司旗下的DAF、Kenworth、Peterbilt公司等提供,专用底盘则主要由一些实力雄厚的专用汽车企业集团提供,如Oshkosh卡车公司及其旗下的Pierce消防车公司,Spartan车辆公司旗下的Spartan底盘公司等。

以下两家代表性企业的底盘技术或能体现欧美专用底盘技术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

VOLVO商用汽车底盘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为了保护环境,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欧洲制定了欧Ⅲ—Ⅴ排放标准,其中,欧Ⅴ将于2009年10月1日开始执行。

作为世界知名主机厂之一的VOLVO卡车公司已经开发出基于SCR技术符合欧Ⅴ排放标准的世界上最大功率的发动机(型号为D16G700 EU5SCRM),其功率达700马力。

该发动机与其以前机型相比,功率增加了,但并没有增加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

相反的,该发动机的怠速噪声还降低了2db。

不断上涨的燃油价格,迫使用户越来越注重底盘的燃油经济性,VOLVO卡车采用带有智能控制系统的I-shift变速箱。

I-shift变速箱(带换档系统)于2001年投放市场时,就被广泛认可接受。

这种换档系统,基于机械变速箱,并带有同步环,因其换挡轻柔、平顺而引起行业关注。

2008年秋季,该变速箱又进行了一次升级。

首次升级是对I-shift经济型发动机的升级,赋予发动机在最需要动力时在最高挡位额外的动力。

具有该底盘的卡车可保持原挡位(不需要换低速挡)爬越山坡。

经济型发动机利用变速箱与发动机管理单元间的连续通讯,通过向发动机发送信号来调整发动机的喷射数据以便让发动机输出高达200N·m的额外扭矩,因而不需要换低速挡。

国外车队管理系统介绍

国外车队管理系统介绍

国外车队管理系统介绍随着进口卡车的销量增长,越来越多的厂家打出“车队管理系统”的招牌来吸引客户,“车队管理系统”是什么,又有什么好处?今天小编就和你来聊聊车队管理系统。

●车队管理系统的发展之路车队管理系统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欧洲,随着欧洲高速路网的普及和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如何提高车辆的使用率,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车队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车队管理系统也不断升级。

现如今的车队管理系统是以车辆为基础的后台应用系统,整合了车辆数据记录、卫星定位和数据通信等功能,为运营商提供车辆及驾驶员的管理方法,为乘客和客户提供车辆的实时信息,为管理机构提供车辆安全运营监督管理信息。

●进口车辆车队管理系统简介国内进口卡车以欧洲品牌居多,这些品牌均有自己开发了车队管理系统,今天我们就来大概看看这些车队管理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1、奔驰FleetBoard奔驰FleetBoard于2000年推出,已有超过75,000辆车辆使用该系统,仅2010年,该系统的装车率就较上一年增加30%。

奔驰FleetBoard能够提供包括车辆管理、物流管理、时间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除了提供GPS导航等功能外,FleetBoard还可以提供数据服务,如果公司有事情需要通知司机,可以以短信形式发到车载终端上,司机也可以用该系统回复公司。

奔驰FleetBoard还有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计算驾驶员急加速、急刹车的次数,或是否有长时间怠速等情况,对驾驶员的驾驶习惯进行打分。

FleetBoard数据库显示,如果驾驶员的驾驶风格从7分提高至9分,那么可以使百公里油耗下降4升。

对于冷链运输的用户,FleetBoard有专门的数据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冷藏车的纬度,车门是否打开等情况,自动向预设手机或邮箱发送提醒信息。

在新一代Actros(MP4)车型中,奔驰FleetBoard车队管理系统已成为标准配置,这样能更好的为车主提供准确的信息。

美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美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美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美国汽车产业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现状。

首先,美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

美国拥有多家世界知名汽车制造商,如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特斯拉等。

这些公司在全球市场上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压力。

例如,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和本田在美国市场上也占据重要地位。

其次,电动汽车的发展势头迅猛。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政策的支持,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上得到了快速推广和普及。

特斯拉成为了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军企业,其销量和市值创下了历史新高。

同时,其他汽车制造商也加大了对电动汽车研发的投入,推出了众多具有竞争力的电动车型。

第三,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成熟。

自动驾驶技术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美国也是全球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先者之一。

许多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都在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测试,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某些特定场景下,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开始在美国部分地区进行路测,为未来实现全面自动驾驶打下了基础。

此外,美国政府对汽车产业的支持和引导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政府通过税收政策、补贴措施和研发资金的投入,推动汽车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例如,美国政府对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
市场应用。

总体来说,美国汽车产业在竞争中保持着活力,并且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政府政策的引导,美国汽车产业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为全球汽车市场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ITS

ITS

1.什么事ITS?答:ITS至今还没有确切的定义,各国定义各不相同,ITS是人们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综合利用于整个交通运输体系,从而建立起一种在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综合管理系统。

2.ITS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技术角度:从以利用信息来缓解交通到开发以安全为目的的车辆控制系统,然后朝着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方向发展的趋势。

运输模式:从单一道路运输ITS向综合运输ITS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3.ITS的研发背景是什么?答:(1)交通问题的日益严峻和寻求新的解决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汽车化速度加快,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问题)(2)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ITS不仅可以提供高运营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并带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大气污染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促进智能化交通电子设备的开发,形成一个新型的焦点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3)冷战结束促进军用高新技术民用化(工业化国家的军事装备与国防领域,最为集中的应用了当代的高新科技,工业化国家的交通问题日趋恶化,也正是需要新的解决手段和技术,国防高新技术的民用化正好为其创造了条件)4.ITS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效益?(同21)5.试述什么是ITS体系结构?答:ITS体系结构是指系统所包含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集成方式、以及各个子系统为实现用户服务功能、满足用户需求所应具备的功能。

6.ITS体系框架的组成部分有哪些?答:(1):用户服务(2):逻辑体系结构(用来定义和描述一个系统为了满足一系列用户需求所必须的功能)(3):物理体系结构(描述了在逻辑体系结构中定义的功能如何被集成起来形成系统)(4):通信体系结构(描述支持在不同系统部分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机制)(5):标准化工作(提出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所需关键技术的标准需求)(6):费用效益分析评价(ITS的实施将对经济,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对项目实施进行效益分析评价是研究和应用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7):实施措施和策略(目前交通运输的组织部门众多,在管理体制上存在一定的弊端,为了确保系统的实施,在体系框架中包括ITS建设的组织体系和发展策略,作为以后实施的建议或参考)7.ITS评价的目的有哪几方面?答:(1)理解ITS产生的影响(2)对ITS带来的效益进行量化(3)有利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4)优化已有的ITS系统8.ITS评价的内容有哪些?答:(一)国民经济评价:1.波及效果分析2.投资乘数分析3.综合就业分析(二)财务评价:1.经济效益分析2.清偿能力分析(三)技术评价:1.通用技术平台2.通信信息 3.车辆4.运输管理 5.交通管理与规划6.电子收费7.紧急事件和安全8.综合运输9.智能公路(四)社会、环境评价9.ITS体系结构开发的方法与步骤是什么?要注意哪些问题?答:方法①面相结构的分析法它是从用户对系统功能的需求出发,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

美国卡车货运业及甩挂运输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美国卡车货运业及甩挂运输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美国卡车货运业及甩挂运输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谭小平道路甩挂运输集汽车列车运输和装卸甩挂作业的优势于一体,对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排等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以来,国务院在多个文件、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路甩挂运输。

当前,我国甩挂运输正呈现起步发展的良好势头,但一些经济、技术和制度上的制约,使得发展步伐缓慢。

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组织的甩挂运输试点已经启动,相关法规修改也在积极推进之中,我国甩挂运输发展正迎来难得的机遇。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拖挂组合的汽车列车已经成为公路干线运输的主力车型,甩挂运输则是普遍通行的运营组织方式。

有必要学习借鉴它们的经验,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以甩挂运输为抓手,加快转变我国道路货运业发展方式。

一、“车轮子”国家的卡车运输地位美国是典型的“车轮子”国家,具有全球最发达、最高效的卡车货运系统。

2008年全美卡车运输完成货运量102.4亿吨、实现营收6558亿美元,分别占各种货运方式总量的68.9%、82.3%。

美国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从2000 年的10.3%下降至2009 年的7.7%,主要得益于卡车运输效率的不断提升(卡车运输成本约占其全社会物流成本近1/2)。

据美国卡车协会(ATA)介绍,全美80%的社区居民唯一依赖卡车运送货物,卡车运输产业(包括卡车制造业)贡献了全国约5%的GDP,提供了730 万个就业岗位,其中仅卡车司机就有339万人。

全美各类商用卡车保有量约2900万辆(从事州际运输900万辆)。

2009年商用牵引车、挂车拥有量分别为182万辆、567万辆,相比2008年因受金融危机影响,牵引车数量有所下降,而挂车数量则不降反增。

商用牵引车与挂车数量之比近年一直稳定在1:3左右。

美国州际卡车运输商约60万户、州内卡车运输商约50万户。

州际运输商中小型业户占绝对主体,拥有6辆及以下卡车数的占比达87.5%、拥有20辆以下卡车数的占比达96%。

美国国家智能运输系统体系结构概述

美国国家智能运输系统体系结构概述
用户服务是从用户的角度看 ITS 所能做的事情 , 进一步细化为用户服务要求 ,是体系结构开发的基础 。 美国 NA I 的 30 项用户服务及其分类如表 1 所示 。 312 逻辑结构
逻辑结构是组织复杂实体和关系的辅助工具 ,其 重点是系统的功能性加工和信息流 。开发逻辑结构有 助于确定系统的功能和信息流动 ,并能指导开发出对 新系统和改进后的系统的功能性要求 。逻辑结构独立 于体制和技术 ,它不确定由谁来实现系统中的功能 ,也 不考虑实现这些功能的方式 。相关的加工和数据流组 合起来就可形成特定的运输管理功能 (如管理交通) 。 逻辑结构通常用分层的数据流图 、数据词典和加工说 明等来描述 。数据流图有 4 个基本成分 :数据流 (用箭 头表示) 、加工 (用圆圈表示) 、文件 (用直线段表示) 、外 部实体 (用方框表示) 。美国 NA I 定义了一套与上述 用户服务相对应的功能 (或加工) 和信息流 ( 或数据 流) ,并用数据词典和加工说明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图
收稿日期 :1998Ο12Ο2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9638230) 作者简介 :蒋金勇 (1973 - ) ,男 ,湖北天门人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 1
公路交通科技 1999 年 第 3 期
兼容和协调提供保证 ;它允许在产品和服务上展开自 由 、公平的竞争 。
整个开发计划分为 2 个阶段 。第一阶段称为“思 路竞争”阶段 ,有 4 个开发小组参加 。这 4 个小组之所 以被选中 ,原因之一是他们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方案 。 由于这 4 个小组都有能力单独完成体系结构的开发 , 所以让他们在第一阶段展开竞争比进行合作更有利于 激发对各种观点的公开分析 ,最终将增加体系结构的 可接受性 。1994 年 10 月 4 个小组都完成了体系结构 初步方案 ,经过评审和比较 ,2 个开发小组获准进入第 二阶 段 , 他 们 分 别 由 Loral Federal Systems 公 司 和 Rockwell 公司领导 。第二阶段从 1995 年 2 月到 1996 年 7 月 ,2 个开发小组不再是竞争关系 ,而是合作开发 统一的国家 ITS 体系结构 。

国内外车路协同系统发展现状综述

国内外车路协同系统发展现状综述

国内外车路协同系统发展现状综述国the United States’ IntelliDriveSM, the European Union’ eSafety, JapaneseSmartway and our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carriageway. And the same time,it mak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VIS in our coubtry. Key words: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 Systems; Cooperative Vehicle nfrast-ructure System; IntelliDriveSM引言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是目前世界交通运输领域的前沿领域,已成为世界各国极力投注资源推动的重点之一,在美国、日本及欧盟等众多先进国家尤其受到重视,被认为是提高道路交通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

车路协同系统(Cooperative Vehicle-Infrastructure System,CVIS)是基于无线通信、传感探测等技术进行车路信息获取,通过车车、车路信息交互和共享,实现车辆和基础设施之间智能协同与配合,达到优化利用系统资源、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缓解交通拥堵的目标[1]。

图1 车路协同系统[2]近年来,电子信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推动了车路协同系统(CVIS)的发展。

其作为ITS的重要子系统也备受国内外科研人员关注,是世界交通发达国家的研究、发展与应用热点。

1 国内外车路协同1.1 美国IntellidriveSM美国车路协同系统(Vehicle Infrastructure Integration,VII)是由美国联邦公路SHTO、各州运输部、汽车工业联盟、ITS American等组成的特殊联合机局、AA 构,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实现汽车与道路设施的集成,并以道路设施为基础,计划于2005年推出可以实施的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发展综述小组成员:毛亮\于艳超\于浩雷指导老师:张崎摘要美国是最早发展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发达国家,作为ITS核心服务之一的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从一开始就受到了特别的重视,而且被认为是ITS工程中“早期的优胜者”。

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的发展背景,阐述了美国ITS框架中的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结构,对美国商用车辆信息系统和网络进行了介绍,另外还列举了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在美国统的应用状况和相关发展,最后总结了美国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对我国ITS发展的一些启示。

关键字:美国智能交通,商用车辆AbstractThe United States is one of the first developed countries which develop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 As one of the core services in ITS, Commercial Vehicle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have been received special attention, and it is considered "Early Winners" ITS proje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of the U.S. Commercial Vehicle Operations & Management System, then describes the framework of the Commercial Vehicle of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structure in United States ITS. In this paper the U.S. Commercial Vehicle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networks were introduced, also cited the application and related development of the Commercial Vehicle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oncluded some enlightenment for ITS development in China from the U.S. Commercial Vehicle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Key Words: The U.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Commercial Vehicles目录摘要 (1)Abstract (1)第一章美国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发展背景 (4)第二章美国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 (6)2.1 国际商用车的定义 (6)2.2 美国ITS开发领域的划分 (6)2.3 美国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的组成 (9)2.4美国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的逻辑架构 (10)2.5 美国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的物理架构 (11)第三章美国商用车辆信息系统及CVISN网络 (12)3.1 安全信息交互 (13)3.2 资信管理 (13)3.3 电子稽查 (14)第四章美国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应用状况 (15)4.1美国商用车辆超限超载检测 (16)4.2美国自动路旁安全检查 (18)4.3美国车载安全监控 (18)4.4 美国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与响应 (20)4.5美国的商用车队管理 (24)4.6美国电子通关系统 (28)4.7美国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 (31)第五章美国多式联运运输服务发展 (35)第六章美国CVO系统对我国发展ITS的启示 (37)参考文献 (38)第一章美国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发展背景本章结合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从现代交通问题、技术发展与项目实施,政策制定等方面简要介绍了美国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的发展背景。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的加快,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现代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家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每年因交通堵阻塞而造成的延误达20亿车/小时,到2020年预计全国因交通问题而造成的损失每年将超过1500亿美元[1]。

在美国,有2/3的货物是通过公路运完成输的[2],随着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因此通过发展商用车辆的运营管理系统,对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安全性,改善货运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是ITS的发源地,ITS服务技术于世界领先地位。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就已经有了“现在化公路网”的构想[1]。

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开始研究静态路径诱导,带动了日本和欧洲的ITS研究。

进入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促进了军用高新技术民用化,美国进入了ITS的高速发展期。

1989~1996年期间,美国交通部组织进行了包括ITS 技术研发及运营测试的各种ITS 项目,加强了ITS基础的实施和集成,对ITS项目、关键标准,ITS框架一致性和标准的一致性都做了重点研究。

图1 美国不同年度集成化城市ITS 实施状况1997年,美国78个大都市开始实施综合城市的ITS基础设施。

如图1所示为美国城市ITS的集成化实施水平,从中可以看到美国城市ITS的集成化实施水平呈稳步提升趋势[4]。

由于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它成为了美国主要的ITS开发项目之一。

智能交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完善的运输政策在推进智能交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美国通过促进产业界、学校、官方及民间的研究协调,对智能交通政策的制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

1989年Mobility2000提出的美国IVHS 30年战略计划制定了IVHS研究的总目标、研究的分析统计研究内容[1]。

在1991年至2001年期间,美国制定了多项智能交通政策法规,如表1所示,对美国智能交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表1 美国智能交通政策一览表正是由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运输需求的增加与现代交通问题不断恶化的矛盾,由于ITS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政策法规的日趋完善,美国的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发展十分迅速,成为了美国智能交通应用领域的“早期优胜者”。

全国的交通运输业的到了很大的改善,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第二章美国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本章简要介绍了商用车的定义,美国ITS开发的领域框架划分,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构成,详细地阐述了美国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的涵盖范围。

2.1 国际商用车的定义ISO3833修订本将汽车分为两大类:乘用车和商用车。

乘用车的定义为:就其设计和技术特性而言,主要用于运载人员及其行李/或偶尔运载物品,包括驾驶员在内,最多为9座的汽车,它可以牵引挂车。

根据这一定义,我们通常所说的轿车、吉普车、某些多用途车辆(即MPV)等都属于此范畴。

商用车,指的是除乘用车以外,主要用于运载人员、货物、及牵引挂车的汽车。

商用车辆主要指各种货车、公共汽车、出租车和紧急车辆。

如图2所示。

图2 商用车的种类2.2 美国ITS开发领域的划分美国的ITS系统根据其服务公路运输使用者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有旅行与交通管理、公共交通管理、电子付费、商用车辆使用、紧急情况管理、先进的车辆安全系统[5]。

按ITS的系统结构进行划分,美国的ITS开发的领域框架由七部分构成[4]:1)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Advanced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2)先进的驾驶员信息系统ADIS(Advanced Drive Information System)3)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AVCS(Advanced Vehicle Control System)4)运营车辆管理系统CVO(Commercial Vehicle Operation)5)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APTS(Advanced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6)先进的乡村交通系统ARTS(Advanced Rural Transport System)7)自动高速公路系统AHS(Automated Highway System)以上七个部分中,运营车辆管理系统CVO主要针是对于运输企业,包括货运和客运,企业通过ITS技术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增加运输安全性,改进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改善车队管理和交通状况,是谋求最大效益的一种调度系统。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以交通流为服务对象,通过检测控制,及时发出诱导信息,完成对交通的有效管理。

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APTS主要应用于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向公众提供出行咨询,在公交站台显示车辆的实施运行信息。

虽然这三个系统都有车辆、道路、驾驶员的信息管理的功能,但服务的内容和对象各有不同,具体应用也不一样。

ITS系统的两种划分方式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以下将详细介绍美国商务车辆运营管理系统CVO的构成。

表2两种ITS系统划分的对应和比较[5]2.3 美国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的组成由表2可知,美国商务车辆运营管理系统包含商务车辆运营系统、部分紧急情况管理和电子付费三个相互渗透部分。

商用车辆运营(CVO,Commercial Vehicle Operation)系统就是通过纸上作业自动化,增强运输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装备与设施的使用效率等措施来减少管理者与承运人的开销;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更好地执行载重规定等运输规章,减少基础设施的维护保养和更新费用;并通过商用车辆的智能化,改进其运输安全性和运营效率[1]。

在美国最初定义ITS的30个用户服务系统中,有6个属于CVOS范畴。

如表3所示。

表3 COVS的用户服务系统商用车辆运营系统的服务对象是货物运输和公共交通,目的是提升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商用车辆运营结合了电子收费服务和紧急车辆管理服务,三者的服务平台构成了商用车辆运营管理平台。

目前对商用车辆的运营的研究主要集中对长途货运系统和公共交通的研究。

2.4美国商用车辆运营管理系统的逻辑架构美国商务车辆运营管理系统的逻辑架构是商务车辆运输管理服务和功能之间的交互关系和逻辑层次,COV系统中的功能和服务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与其他部分之间的交互,传递和共享数据来实现的。

美国商务车辆运营管理系统的逻辑架构主要包括运营管理、综合运输(多式联运)、紧急事件和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