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处理中传统生物脱氮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处理垃圾渗滤液过程中脱氮问题解决办法

处理垃圾渗滤液过程中脱氮问题解决办法

处理垃圾渗滤液过程中脱氮问题解决办法
2020年5月12日
众所周知,垃圾渗滤液的主要特点就是氨氮含量高,尤其是对于埋龄10年以上的垃圾填埋场,其氨氮值通常高达3000~4000 mg /L,甚至有的地方高达5000 mg /L以上,今天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处理垃圾渗滤液过程中的脱氮问题如何解决吧。

1、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
优点是脱氮效果良好、运行稳定。

缺点是需要投加大量碳源,导致运行成本大幅升高。

而且出水总氮浓度较高,需要辅以深度处理才能使总氮达标排放。

由于一些老龄化垃圾填埋场需要投加大量碳源,费用远远高于渗滤液处理本身的费用。

所以这对于处理成本本来就较高的渗滤液处理工程来说,并不是一种好办法。

2、氨吹脱
特点是脱氮效率高,可以有效减轻后续生物脱氮的负荷,确保渗滤液处理达标排放。

其缺点是氨吹脱过程中需投加大量石灰,石灰的运输、储存和使用会污染周围的环境,而且吹脱出的氨需进行回收,回收的硫酸铵处置问题也是一个难点。

3、膜法脱氮
膜法脱氮(主要是反渗透)去除氨氮,利用反渗透膜对氨氮的截留作用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但反渗透产生的浓缩液仍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氨氮。

处理垃圾渗滤液过程中脱氮问题如何解决的内容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帮助。

目前我国已经运行的渗滤液处理工程能耗普遍偏高,处理工艺也存在许多问题。

要解决现有问题呢,就必须提高渗滤液处理率、节省能耗、研发新工艺。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应用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应用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应用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是一种处理含氨废水的高效、经济、环保的方法。

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渗滤液中的氨氮、硝态氮等有害物质,达到排放标准,同时利用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进一步净化废水。

垃圾渗滤液是指通过垃圾堆填场下垃圾中所产生的含有有机质、有机氮、氨氮等物质的污水,它具有浓度低、COD高的特点。

传统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主要采用厌氧消化或曝气生物脱氮法,但存在处理周期长、消耗大量能源和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

而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是一种同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反应的方法,通过在同一反应器中引入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来实现。

在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首先将渗滤液进入生物反应器,并添加适量的填料,提供微生物附着生长的载体。

然后,在一定温度和氧气供应条件下,硝化微生物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同时反硝化微生物将亚硝酸盐转化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实现去氮效果。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去氮效果好: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能够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反应,使得废水中的氨氮、硝态氮等有害物质得到有效去除。

与传统的厌氧消化或曝气生物脱氮法相比,去氮效果更好。

2. 能耗低: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不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只需提供适量的氧气即可。

相比于传统的曝气生物脱氮方法,能耗大大降低。

3. 操作简单: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的操作相对简单,只需控制好温度和氧气供应即可。

无需增加其他复杂的设备和控制系统。

4. 环保性好: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由于不需要使用化学药剂或增加其他物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通过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有害物质,进一步净化了废水。

垃圾渗滤液脱氮新方法综述

垃圾渗滤液脱氮新方法综述

T rmo a.R cn er,po l fu darb ei ic t n a arb mmo im x ain ANA N e v1 ee t a s epe o n e i d ntf ai tn e i a y o c r i o o c nu o i t 《 d o MM0X)n iic— a dnt f a ri
t ep c s fAN M M 0X。a h r e so o A mmo i o v re onto e a n e n xcc n iin t i i steeeto c n u i c n e td t i g n g su d ra o o dt swi nt t a h lc rn a — m s r i o h re
些 方 法及 其在 实践 的 应 用进 行 了论 述 。
关键 词 渗滤 液
脱氮
好氧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短程硝化反硝化
Ab t c I S a d fiu t t s o r mo e n to e n t e 1 n f 1 1 c a e e f c ie y Th i e e t f t a iin 1 sr t t i i c l a k t e v i g n i h a d i e h t fe t l . a f r l a v e man d f c s o r d t a o wa s y wh c r i f a in a d d n tiia inta e t e 1c f a b n s u c u n h e i iia i n a d 1 W fiin f t ih a e n t i t n e i f t r h a k o r o o r e d r g t e d n t f t n O e f e y o i r c o r c o c i r c o c

垃圾渗滤液接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分析

垃圾渗滤液接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分析

垃圾渗滤液接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分析作者:李丛林来源:《赢未来》 2019年第17期李丛林北京京环新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摘要:垃圾渗滤液是城市家庭垃圾填埋所产生的重要有害物质,其大部分是由于雨水和垃圾本身的湿度所产生,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

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染源超过了90多种,其中有20多种被列为优先管制清单,其中不乏导致癌症的污染物。

目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污水处理厂,但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果将垃圾渗滤液直接与其他污水混合处理,则会导致污水处理厂相关工艺发生破坏,甚至加大处理厂的管控。

鉴于此,本文就垃圾渗滤液接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展开以下论述。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城市污水处理厂;问题1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其组成物质复杂化。

垃圾渗滤液中的化学物质组成种类极其多,包括诸多好氧性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以及其他有机化合物等。

渗滤液的水质和水量存在无规律变化。

影响垃圾渗滤液水质水量的因素涉及到诸多方面,雨水、蒸发、地面流失与地下渗入、填埋工艺等都会导致其发生改变,而在这些因素中,降雨和填埋垃圾的时间影响最大。

所以垃圾渗滤液的水质水量的变化是无规律可循的。

垃圾渗滤液具有极高浓度。

如果垃圾拥有同等的透水性,那么填埋的时间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变长,其中物质的组成浓度也会越高。

因为填埋垃圾渗滤液的深度普遍大于40米,所以污染物浓度水平相当高。

2垃圾渗滤液处理难点垃圾渗滤液造成邻近水质的大变异性,成分中有毒和危险物质的浓度增加,而且随着填埋场的长期使用,生物降解性降低,氮氨等浓度增加以及优化处理的难度增加。

在处理渗滤液的过程中,对这一情形没有足够的意识和解决措施,所运用的处理方式无法适应改变,从而使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的操作能够艰难满足最初的需求,但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旧的处理系统的状况,将越来越无法适应和消除污染物的要求。

在去除高浓度氮氨和低生物化学处理概率方面,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是最困难的。

垃圾渗滤液处理难点以及应对措施

垃圾渗滤液处理难点以及应对措施

垃圾渗滤液处理难点以及应对措施摘要:通过分析生活垃圾渗滤液特点及处理难点,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便在设计中能优化方案,更好的解决垃圾渗滤液对环境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设计难点分析;对应措施根据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和处理的一般规律,生活垃圾渗滤液的设计难点在于如何应对水质水量的变化对系统的影响、高浓度有机物及氨氮的稳定高效去除、出水持续达标及次生污染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目前常用处理工艺,即“调节池+厌氧系统+MBR系统+深度膜处理系统(纳滤+反渗透)”为核心的处理工艺。

参照实际工程案例的运行情况,综合设计经验考虑应对措施概括如下:(1)水量波动应变能力论述渗滤液水量随着季节或天气的变化而波动,一般冬季干旱时节水量较少,污染物浓度高;夏季多雨季节水量较多,污染物浓度较低。

因此,在项目设计中,全工艺流程所有工艺单元、处理设备均有一定余量,可应变一定范围内的水量冲击,满足水量季节或天气变化的要求。

(2)水质波动应变能力论述1)工艺中MBR系统采用外置管式超滤膜进行泥水分离,与普通的MBR相比,生化池能保持更高的活性污泥浓度(大于15g/L),这无疑增强了系统对水质变化的耐冲击负荷;而雨季导致的系统进水有机负荷降低可以通过改变管式膜回流来调节系统污泥浓度,保证系统运行稳定;2)针对运行水质突然恶化(垃圾的季节性变化导致渗滤液污染物含量变化,可能出现厌氧出水碳氮比不足等)导致生化池污泥生长异常、脱氮效果差的情况,设置厌氧超越管,保证生化池内碳氮比满足生物脱氮的要求,生化段出水指标满足工艺单元出水目标;3)MBR生化段采用A/O工艺,硝化液回流比在10倍以上,强化了脱氮效果。

同时,生化进水与回流硝化液充分混合,也可有效缓冲进水污染负荷变化,减小瞬间冲击;4)针对生化反应导致生化池温度过高影响反应器正常运行的情况,设置冷却系统来严格控制各工艺段的运行水温。

5)针对系统受冲击时污泥性状恶化,曝气产生大量泡沫的情况设置了消泡系统,包括添加消泡剂;6)膜生化反应器曝气风机设计为变频控制,可有效地应对水质波动,避免曝气量过大加速污泥老化,曝气量太小导致硝化反应不充分。

渗滤液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

渗滤液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

渗滤液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摘要:自21世纪以来,我国科学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在此背景下,国内生产生活所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亦在不断增多。

在生活垃圾的处理中,集中堆放、填埋仍是最为主要的处理方法,然而,填埋后的生活垃圾会在地下水渗流作用下产生渗滤液,垃圾渗滤液对于周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同时也会于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人体健康。

为此,针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逐渐研发出多种技术,例如物化处理技术、膜处理技术等,但因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现有处理技术尚存在一定的缺陷。

本文即针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现状进行分析,在了解渗滤液处理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提出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发展方向,以此为垃圾渗滤液的高效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问题分析;发展方向0引言现阶段,我国城市规模迅速扩大,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不断增加,每年增速约为8%-10%,具体如下图1所示,可见2021年生活垃圾清运量已高达26707.5万吨,较2020年同比增长13.59%。

面对巨量的生活垃圾,我国始终秉承无害、减量等基本原则,综合运用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方法进行垃圾处理,其中填埋法则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垃圾处理方式,所处理的垃圾量占据了近50%。

然而,采用填埋法进行生活垃圾的处理会产生渗滤液,若是未经处理而导致渗滤液渗透到地下水之中,便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后续也会随着地下水系进行扩散,这对于垃圾无害化处理无疑是极为不利的[1]。

对此,相关研究人员针对律己渗滤液的处理进行了诸多试验研究,由此也建立了一系列的渗滤液处理厂,但基于渗滤液水质复杂,现有处理手段尚存在突出问题,下述则针对渗滤液的处理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从而为日后垃圾无害化处理提供研究方向。

图1 2018-2021年中国生活垃圾清运量统计1垃圾渗滤液产生的特点及危害概述1.1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特点垃圾渗滤液主要产生于长期堆放、填埋处理的生活垃圾,这些生活垃圾会因发酵、压实等生物降解作用,并在雨水、地下水的冲刷作用下生成渗滤液,实际上,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或无机成分的液体。

浅谈垃圾渗滤液处理难点及其对策

浅谈垃圾渗滤液处理难点及其对策

浅谈垃圾渗滤液处理难点及其对策垃圾渗滤液,目前已经成为危害城市环境卫生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亟待解决的主要污染问题。

本文针对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中所存在的难点及不足,提出垃圾渗滤液处理中有效可行的的办法,希望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标签:垃圾渗滤液处理难点解决对策一、垃圾渗滤液处理的难点1.单一处理方法无法完全达标排放的处理难点对于垃圾渗滤液,由于其具有浓度高、成分比较复杂以及水质变化比较大的特点,所以使用单一的方法难以达标排放。

生物处理方法,这种方法的运行费用比较低、处理效率比较高,能有效的脱氮,所以在我国南方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采用这种方法来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时候,虽然能够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氮含量进行有效地清除,但是对于垃圾渗滤液中的重金属并不能够进行有效地处理,这样使得垃圾渗滤液对环境的破坏还是非常的大。

因此,单单采用生物处理方法来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果是不佳的。

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时候,还有一种技术被广泛使用,这种技术被称为膜技术。

在采用这种处理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时候,虽然其整个处理过程相当的稳定,不会受到垃圾渗滤液水质和水量变化的影响。

但是,由于其始终只是一个纯粹的物理处理过程,使得其对于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元素并不能进行有效地清除,这成为了运用这种处理方法所遇到的难点。

最后还有一种处理方法就是回灌技术,运用这种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最明显的优势在于投资小、能有效促进垃圾填埋场的稳定性,这种处理方法特别适合对北方干旱地区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

不过利用这种处理技术会使得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回灌的时候,有大量的恶臭气体会不断的挥发,这样会对环境中的空气质量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并且仅仅只是运用回灌技术,并不可以确保污染水的排放量达到标准。

2.较高氨氮浓度渗滤液的处理难点在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的时候,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加有效地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含量进行有效地祛除。

因为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含量是城市污染水中氨氮含量的好几百倍,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地处理,那么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是可想而知的。

常见脱氮工艺优缺点对比表

常见脱氮工艺优缺点对比表

常见脱氮工艺优缺点对比表1、常用脱氮工艺简介1、传统生物脱氮传统的生物脱氮技术始于上世纪30年代,真正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

自Barth三段生物脱氮工艺的开创,A/0工艺、序批式工艺等脱氮工艺相继被提出并应用于工程实际。

三段生物脱氮工艺三段生物脱氮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该工艺是将有机物降解、硝化作用以及反硝化作用三个阶段独立开来,每一阶段后面都有各自独立的沉淀池和污泥回流系统。

第一段曝气池的主要作用是代谢分解有机物,并使有机氮氨化。

第二段硝化池主要进行硝化反应,将氨氮氧化,同时需投加碱度以维持一定的PH值。

第三段是反硝化反应器,硝态氮在缺氧条件下被还原为N2,安装搅拌装置使污泥混合液呈悬碳源以满足悬浮状态,并外加反硝化反应所需的碳源。

A/O生物脱氮工艺A/O生物脱氮工艺如图所示,该工艺将缺氧段置于系统前端,其发生反硝化反应产生的碱度能够少量补充硝化反应之需。

另外,缺氧池中反硝化反应利用原废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可以减少补充碳源的投加甚至不加。

通过内循环将硝化反应产生的硝态氮转移到缺氧池进行反硝化反应,硝态氮中氧作为电子受体,供给反硝化菌的呼吸作用和生命活动,并完成脱氮工序。

在A/0生物脱氮工艺中,硝化液回流比对系统的脱氮效果影响很大。

若回流比控制过低,则无法提供充足的硝态氮进行反应,使硝化作用不完全,进而影响脱氮效果;若控制过高,则导致硝化液与反硝化菌接触时间减短,从而降低脱氮效率。

因此,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需要控制适当的硝化液回流比,使系统脱氮效果达到最佳水平。

序批式脱氮工艺(例如CASS)序批式脱氮工艺与A/0工艺相比,其运行方式有所不同,但在脱氮反应机理上基本与A/0生物脱氮工艺一致。

序批式工艺为间歇的运行方式,采用一个独立的反应池替代了传统的由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反应区组合而成的A/0生物脱氮反应器。

序批式脱氮工艺以时间的交替方式实现了缺氧/好氧环境,取代了传统空间上的缺氧/好氧,因其具有简单的结构和灵活的操作方式而倍受研究者的关注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垃圾渗滤液处理中传统生物脱氮存在的问题
2020年4月29日
垃圾渗滤液处理中传统生物脱氮技术包括硝化与反硝化两个阶段,首先垃圾渗滤液在有氧的条件下,通过好氧硝化菌作用将氨氦氧化为亚硝酸盐或硝酸盐,然后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反硝化菌将亚硝酸盐或硝酸盐还原为氮气逸出,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采用好氧、缺氧结合处理工艺,最具代表性的是A/O、SBR工艺。

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在生物脱氮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硝化细菌增殖速度慢.难以维持较高生物浓度,因此造成水力停留时间长、容积负荷较低,增加投资和运行成本。

2、传统的脱氮工艺中反硝化需要一定的有机碳源,而垃圾渗滤液中COD在硝化过程中有很大—部分被去除,因此反硝化时往往要另外投加碳源,增加处理成本。

3、氨氮完全硝化需要大量的氧,动力费用增加。

4、为中和硝化过程产生的酸度,需要加碱中和,增加处理成本。

5、系统为维持较高生物浓度及获得良好的脱氮效果,必须进行硝化液和污泥回流,增加动力消耗和运行费用。

6、运行控制较为复杂等。

因此研究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中的脱氮新思路、新技术及合适的控制条件是有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氮污染物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