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水消肿药

合集下载

利水消肿药中药学ppt课件

利水消肿药中药学ppt课件
【现代研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蝼蛄
• 为蝼蛄科昆虫华北蝼蛄(北方蝼蛄)和非洲蝼蛄(南方蝼蛄)的虫体。 【性能】咸,寒。归膀胱、大肠、小肠经 【功效与适应证】
利水消肿……治水肿证 半边散 通淋…………治淋证
• 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带有肉质果柄的果实或种子。 【性能】甘、酸,平。归脾经。
【功效与适应证】
利水消肿……治水肿证】煎服,10~15g。 【现代研究】
枳椇子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利水消肿……治水肿
【用法用量】煎服,15~30g。鲜者加倍。 【现代研究】
葫芦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为萝摩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 【性能】辛、苦,温。有毒。归肝、肾、心经。 【功效与适应证】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一、定义
利水 ——通利水道 (使排尿通畅) 治水湿内停之证
渗湿 ——渗泄水湿 (使尿量增加)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功效与适应证】
利水消肿……治水肿 利湿退黄……治黄疸
【用法用量】 煎服,30~60g。鲜者加倍 【现代研究】

利水渗湿药的种类

利水渗湿药的种类
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概述】
1. 定义
▪ 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 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 注意:利水=利湿=利尿。可统一为利湿。 2.性能特点 ▪ 多甘淡,主归膀胱、小肠经, 3.功效
具有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功效。
4. 分类、性能特点及适应证
▪ 1)利水消肿药 :利水消肿 味多淡,性平或寒。入肺、脾、肾、膀胱经。 用治水肿、小便不利、痰饮水湿内停诸证。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寄生于松树。
茯苓
【附药】
▪ 1、茯苓皮:即茯苓菌核的外皮。 ▪ 功能利水消肿。适用于皮肤水肿。 ▪ 用量、用法同茯苓 ▪ 2、赤茯苓 ▪ (少用) ▪ 3、白色部分:茯苓 ▪ 4、茯神 ▪ 内部抱松根者。
茯苓皮
茯苓
【功效应用】
功效
利水渗湿 寒热虚实各种水肿证均可 。
健脾
脾虚证。
用量:10~20g。 用法:包煎。
滑石
退出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茵陈 金钱草
茵 陈 【药用来源】
▪ 菊科草本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地上部分(幼苗)。
茵陈
【功效应用】
功效
清湿热 退黄疸
用于黄疸。 湿热黄疸:可单用一味, 大剂量煎汤内服。
退出
金钱草
【药用来源】
▪ 报春花科草本植物过路黄的全草。
过路黄
又宁心安神,治疗心悸,失眠。
薏苡仁
甘淡凉 脾胃肺
水肿,小便不 利脾虚泄泻
为清补渗利之品,治脾虚水肿 及脚气水肿;
兼除痹,治疗着痹拘挛;
兼清热排脓,治疗肺痈、肠痈。
第二节 利水通淋药
车前子 滑石
车前子 【药用来源】
▪ 车前科草植物车前的成熟种子。

解毒利尿中药方

解毒利尿中药方

解毒利尿中药方一、利尿消肿中药方利尿消肿法,《内经》称之为“洁净府”.张仲景说:“腰以下肿,当利小便”.所以这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水肿侧重于身体下半部,或水肿先见于身体下半部而后肿及全身.在临床上,又当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利尿方法.1.化气利尿“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水结膀胱,气化不利.症见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恶寒发热,汗出而渴,脉浮.治以五苓散加减,化气利水.桂枝10g,焦白术12g,茯苓12g,泽泻20g,猪苓12g,共研末,以开水冲服,或以水煎服.2.温阳利尿“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水邪壅盛,肾阳郁阻,但关不开,聚水为肿.症见肢体浮肿,四肢厥冷,小便不利,小腹胀满,脉沉.治以真武汤加减,温阳利尿消肿.制附片10g,茯苓10g,焦白术10g,生姜10g,白芍10g,水煎服.3.甘寒利尿水热结滞,壅遏膀胱,尿道阻滞.症见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滴沥涩痛,口干渴,脉沉.常以自拟方,甘寒利尿消肿.冬瓜皮20g,芦根10g,白茅根15g,石韦10g,苡薏仁15g,杏仁10g,灯芯草或通草10g,西瓜翠衣10g,水煎服.4.苦寒利尿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暑热内壅.症见肢体肿重,小便短少色黄,口渴,舌红,脉数.治以一物瓜蒂汤,苦寒利尿消肿.瓜蒂甜瓜蒂或丝瓜蒂均可20枚,水煎服。

二、如何利用利尿消肿药水肿的原因有:①心脏性水肿:多见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病人。

②肾性水肿:多见于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病人。

②肝性水肿:多见于慢性肝病、肝硬化病人。

其次,还有一些常见的水肿,如妇女更年期水肿、无任何原因可查的生理性水肿等。

利尿药主要是通过影响肾脏的排尿功能而增加尿量,用以减轻或消除水肿以及腹水症状,解除病人痛苦。

水肿形成的原因不一,治疗方法也各异,利尿药虽是消除水肿的重要药物,但也只能治标,不治本。

要根治水肿,需要辨别水肿的成因,全面考虑治疗方法,单用利尿药只是辅助措施。

中药学第六章利水渗湿药

中药学第六章利水渗湿药

【用量用法】
用量:10~15g。 用法:煎服。
萆薢
地肤子
【药用来源】
地肤子
• 蓼科植物地肤的干燥成熟果实。
地肤子
植 物 形 态
【处方用名】
地肤子
地肤子
【性能特点】
地肤子
功效
地肤子利膀胱可洗皮肤之风
【临床应用】
• 1. 用于淋证。
地肤子
利水通淋 清热利湿 止痒
• 2.用于阴痒带下,风疹,湿疹。
药材瞿麦
药材瞿麦(石竹)
【处方用名】
瞿麦
瞿麦 瞿麦穗
【性能特点】
功效
瞿方治热淋之有血
瞿麦
【相似药物比较】
瞿麦 苦寒
心小肠
利水通淋
偏清心与小肠火,尤适于 治热淋;
又活血通经,治疗闭经及 月经不调。
萹蓄 苦微寒
膀胱
湿热淋证
又杀虫止痒,治虫积腹痛, 湿疹,阴痒。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茵陈(A) 金钱草(A) 虎杖(A)
水龙骨科草本植物庐山石苇、石韦或有柄石苇的 干燥叶 。
庐山石苇
石韦
有柄石苇Biblioteka 庐山石 韦植 物 形 态

植 物 形 态

植 物 形 态
【处方用名】
石韦
石韦 石苇
【性能特点】
功效
石韦通淋于小肠
石韦
【临床应用】
石韦
• 1. 用于热淋,石淋,血淋 。 尤宜于血淋,可与蒲黄同用;
热淋、石淋,~滑石、海金沙、茅根等。
– 1)湿热内蕴,小便短赤:~滑石、通草等; – 2)湿温病邪在气分,湿邪偏胜者:~杏仁、
蔻仁、竹叶、木通等;(三仁汤、藿朴夏苓汤) – 3)治脾虚水肿、脚气肿痛:~茯苓、白朮、

13.1 利水消肿药(13.利水渗湿药)

13.1 利水消肿药(13.利水渗湿药)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本类药物味多甘淡,具有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功效。

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证、黄疸、湿疮、泄泻、带下、湿温、湿痹等水湿所致的各种病证。

应用利水渗湿药,须视不同病证,选用有关药物,作适当配伍。

如水肿骤起有表证者,配宣肺发汗药,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配温补脾肾药;湿热合邪者,配清热药;寒湿相并者,配祛寒药,热伤血络而尿血者,配凉血止血药;至于泄泻、痰饮、湿温、黄疸等,则应分别与健脾、芳香化湿、或清热燥湿药配伍。

此外,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故利水渗湿药还常与行气药配伍,以提高疗效。

利水渗湿药,易耗伤津液,对阴亏津少、肾虚遗精遗尿,宜慎用或忌用。

根据药物作用特点不同,将本章药物分为利尿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和利湿退黄药三类。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本节药物性味甘淡平或微寒,淡能渗泄,偏于利水渗湿,服药后能使小便通畅,尿量增多,故具有利尿消肿作用。

用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临证时则宜根据不同病证之病因病机,选择适当配伍。

茯苓《本经》为多孔菌料真菌茯苓的菌核。

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

野生或栽培,主产于云南、湖北、四川等地。

7~9月采挖。

堆置“发汗”后摊开晒干,再行“发汗”、晾干,如此反复3~4次,最后晾至全干。

生用。

[性味归经] 甘、淡,平。

归心、脾、肾经。

[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应用]1.用于各种水肿。

本品甘补谈渗,性平作用和缓,无寒热之偏,故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

若表邪不解,随经入腑之膀胱蓄水证,或水肿、小便不利,多与猪苓、白术、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

若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可与滑石、阿胶、泽泻同用,如猪苓汤。

若脾肾阳虚水肿,可与附子、生姜同用,如真武汤。

2.用于脾虚诸证。

本品能健脾补中,若脾胃虚弱,食少纳呆,倦怠乏力等,常与人参、白术、甘草同用,如四君子汤。

若脾虚停饮,常与桂枝、白术同用,如苓桂术甘汤。

利水消肿药(中药学课件)

利水消肿药(中药学课件)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寄生于松科 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野生或 栽培,主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 南、四川等地。产云南者称“云苓”,质 较优。多于7一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 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 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 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 个” 。取之浸润后稍蒸,及时切取,晒 干;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 干,生用。
功能与应用
• 【药性】甘、 淡,平

心、脾、
肾经。
• 【功效】 利水 渗湿

健脾

安神
• 【应用】
• 1.利水渗湿 各类型水肿

小便不利

痰饮眩晕,心悸
• 2.健脾---脾虚诸症
• 3.宁心安神---心悸,失眠。
• 【用法用量】煎服。9~15g。
• 【使用注意】虚寒精滑者忌服。
第十一章 利水渗湿药
功能与应用
• 【性能】 甘,寒。归肾、膀胱经。 • 【功效】 利水渗湿, 泄热 •。 • 【应用】 • 1.利水渗湿---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痰饮眩晕 • 2.泄热--- 湿热带下,淋证,遗精。 •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第十一章 利水渗湿药
猪苓 《神农本草经》
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 Fries的干燥 菌核。寄生于桦树、枫树、柞树 的根上。主产于陕西、山西、河 北、河南、云南等地。春秋二季 采挖,去泥沙,晒干。切片入药, 生用。
功能与应用
• 【性能】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 【功效及应用】 • 利水渗湿--小便不利,小肿 • 健脾止泻--脾虚湿盛,食少泄泻 • 清热排脓--肺痈、肠痈 • 除痹--湿痹筋脉拘孪 • 用法用量:煎服,10~30g ,清热利湿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 【使用注意】 津液不足者慎用。

茯苓颗粒利水消肿缓解水肿

茯苓颗粒利水消肿缓解水肿

茯苓颗粒利水消肿缓解水肿茯苓颗粒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缓解水肿症状。

水肿是指体内组织间隙或腔隙里过度积聚液体,导致组织肿胀的症状。

茯苓颗粒作为一种传统中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茯苓,学名Poria cocos,是一种真菌类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南地区。

在中医理论中,茯苓被归属为“利水渗湿”的药物。

它具有渗湿化痰、健脾益气、宁心安神的作用。

因此,茯苓颗粒被广泛用于治疗水肿引起的不适症状。

茯苓颗粒的主要成分为茯苓酸、酚酸类和多糖类物质。

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等生理活性,能够有效促进体内废水和毒素的排除。

此外,茯苓颗粒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于调整身体代谢具有一定的益处。

茯苓颗粒可通过多种途径缓解水肿症状。

首先,茯苓颗粒能够增加尿液排出量,加速体内多余水分的排泄。

其次,茯苓颗粒能够调节体内的水分代谢,减少水分的潴留。

此外,茯苓颗粒还能够增强血管壁的稳定性,减轻血管渗漏,从而减轻水肿症状。

茯苓颗粒的用法和用量一般为口服。

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建议,每次一般服用3~5克,一日2~3次。

在服用茯苓颗粒期间,应避免辛辣食物、油腻食物和高盐食物的摄入,以免影响疗效。

此外,茯苓颗粒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相互影响或产生不良反应。

茯苓颗粒作为一种中药,具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

但是,在使用茯苓颗粒治疗水肿症状之前,还是应该向医生咨询和建议,以明确病因、确定诊断,并了解是否适合使用茯苓颗粒。

同时,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茯苓颗粒,并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及时调整剂量和方案。

总之,茯苓颗粒作为一种中药,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可以缓解水肿症状。

但是,在使用茯苓颗粒之前,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按照医生指导合理使用,并注意适当的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同时,茯苓颗粒作为中药,仍然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证据支持,以明确其疗效和安全性。

利消肿药缓解水肿的西药及使用说明

利消肿药缓解水肿的西药及使用说明

利消肿药缓解水肿的西药及使用说明水肿是指身体组织因液体潴留而引起的肿胀症状。

它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如脚踝、腿部、手臂或面部等。

水肿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长时间站立、坐着不动、长时间泡在水中、气候炎热等。

为了缓解水肿症状,许多人会选择使用利消肿药,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西药利消肿药及使用说明。

一、西药利消肿药的种类1. 利尿剂:利尿剂是常用的缓解水肿的药物。

它能够增加尿液的排出量,从而减少身体的液体潴留。

常见的利尿剂有氢氯噻嗪、呋塞米等。

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

2. 抗组胺药:抗组胺药是一类可以缓解过敏反应的药物,但它们也常被用来缓解水肿症状。

这些药物可以阻止组胺的释放,减少血管扩张,从而减轻水肿。

常见的抗组胺药有氯雷他定、赛庚啶等。

使用抗组胺药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以及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使用。

3. 抗炎药:对于由炎症引起的水肿,抗炎药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这类药物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少液体潴留。

常见的抗炎药有布洛芬、酮洛考酮等。

需要注意的是,抗炎药并非适用于所有水肿症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二、利消肿药的使用说明1. 在使用利消肿药之前,应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不同的药物适应的水肿类型也不尽相同,使用错误的药物可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缓解效果。

2. 使用利消肿药时,应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和用法使用。

严禁自行提高或减少剂量,以免造成不良反应或缓解效果不佳。

3. 长期使用利消肿药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超过规定的使用时间。

长期使用利尿剂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而长期使用抗组胺药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4. 在使用利消肿药的同时,应注意休息、保持适度运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不动。

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对缓解水肿症状有积极的影响。

三、注意事项1. 在使用利消肿药期间,如出现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或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