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纺织版图与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欧洲篇
全球各国纺织业发展现状分析和未来市场发展趋势解析

全球各国纺织业发展现状分析和未来市场发展趋势解析一、亚洲东南亚国家:除印尼和泰国有一定规模的纺织品出口外,基本上是以服装出口为主,出口较有优势的国家有:孟加拉、印尼、泰国、越南等,其中孟加拉在欧盟服装进口市场居第6位,越南在日本服装进口市场居第4位,印尼在美国服装进口市场上居第6位。
孟加拉、越南等国成本优势突出,服装厂工人最低工资仅为45美元/月,土地、水、电等能源价格也非常优惠。
据香港客商反映,在越南等国开设一家1000人左右的服装厂,投资仅需要6、7百万港元,而同样规模的工厂设在中国,则需投入几倍的资金。
但东南亚国家的劣势是服装工业规模不大,配套水平较低,面料依赖进口,接单能力有限,加工品种不够齐全。
印度:是世界上第3大产棉国,纺织工业规模很大且实力雄厚。
纺织服装业是印度的支柱产业,占全国制造业的比重为20%,就业人数1500万,纺织服装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5%。
主要市场为欧盟和美国,在欧盟市场列第3位,在美国市场列第4位。
印度的纺纱、织布及印染业设备、技术水平很高,已成为我强大的竞争对手。
巴基斯坦:纺织服装业是该国的支柱产业,占全国制造业的比重达46%,就业人数1500万,占制造业就业的38%,纺织服装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66%,为世界第4大产棉国,纺织工业实力雄厚,拥有较强的纺纱业和织布能力,出口产品以纱、布等初级纺织制成品为主。
巴基斯坦棉纱的竞争力大有超越我国之势。
其纺织品在美国、欧盟、日本纺织品进口市场上分别列第6、7、8位,成衣等制成品所占比重较低。
日本:日本是世界上第3大经济体,也是我纺织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
2003年,日本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消费支出仍处于低迷状态。
尽管如此,但由于日本纺织服装消费基数庞大,再加上纺织服装业大部分已把制造地转移到中国,因此其消费市场还是严重依赖于进口产品。
在日本纺织品服装进口市场上,中国产品占71.5%,具有较强的价格和质量竞争力。
因此,我出口企业在日本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并不是扩大市场份额,而是提供深加工、高质量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及品牌服务的问题。
全球纺织行业市场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纺织行业市场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纺织行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也是成本敏感性行业,其中以初级产品加工业的纺纱业最为典型。
伴随人力成本变化、经贸协定引起的贸易成本变化以及各国经济发展政策调整,全球纺织行业经历了由欧美向亚洲转移,以及在亚洲内部转移的过程。
产业转移势必伴随生产用固定资产的资本性投入,进而带来纺织机械成长机遇。
东南亚、南亚纺服崛起,“一带一路”政策再加持从纺织产业国际区域转移来看,产业中心从发达国家逐渐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阶梯式转移,地区分布来看,国际纺织业新增产能呈现向亚洲转移趋势,欧美市场受人工成本高企等因素制约,纺织行业比较优势逐步弱化。
对比之下,亚洲纺织业发展相对优势日益凸显:1)贴近棉花产地,全球6大产棉国,除美国、巴西外,其余的印度、中国、巴基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均位于亚洲;2)亚洲除日韩外普遍为发展中国家,人工成本相对较低;3)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
全球纺织及纺机行业向亚洲转移并出现在亚洲内部进行调整的格局全球来看,中国和印度在全球天然纤维纺机市场排名前两位,2015年两国环锭纺交易总量分别约327万锭、228万锭,全球占比分别约36%和25%,此外,越南、孟加拉、印尼、巴基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五国合计占比约28%,而美洲、欧洲和非洲的合计交易量占比仅约8.6%。
以环锭纺装机量来看,,一方面是国际纺织业产能向更具成本优势的亚洲转移,同时,2010年前后,纺纱行业产能分布出现在亚洲内部进行调整的格局,纺织产业大国中国的环锭纺装机量呈下降趋势但仍占据绝对首位,印度及亚洲其他地区(主要为孟加拉、东南亚等地)装机量则不断扩张。
全球环锭纺装机量呈现从欧美向亚洲转移且亚洲内部持续调整格局目前,中国纺织机械主要出口至印度、孟加拉、越南、马来西亚、印尼、巴基斯坦等国,2016年中国出口到这6个国家的纺织机械占到出口总量的68.64%6,且占比呈持续提升趋势。
得益于全球纺织产业转移、当地政策支持纺织业发展等因素,当地纺织业稳步发展有望带来纺织机械的大量新增购置需求以及存量设备更新替代需求当地纺织业稳步发展有望带来纺织机械的大量新增购置需求以及存量设备更新替代需求。
2023年纺织服装:意法德西四国纺织服装行业运行现状解析

2020年法国纺织服装行业产值达到45亿欧元,同比下降了29.5%。其中,高级时装和休闲装是主要增长点,而女装和 童装则受到较大冲击。法国纺织服装行业同样保持了一定的竞争力,2020年出口额达到31亿欧元,同比增长16.8%。
3.2020年德国纺织服装行业萎缩,休闲装成增长亮点,出 口额增11.4%
意大利纺织服装行业现状及展望
1.2020年欧洲纺织服装行业产值增长9.4%
2020年,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的纺织服装行业总产值达到了2510亿欧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9.4%。其中,意 大利的纺织服装行业产值最高,为930亿欧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为7.5%。
2.意大利成衣出口强劲增长,对美中法出口额增长明显
2020年德国纺织服装行业产值达到55亿欧元,同比下降了29.4%。其中,休闲装和运动休闲装是主要增长点,而女装 和童装则受到较大冲击。德国纺织服装行业同样保持了一定的竞争力,2020年出口额达到36亿欧元,同比增长11.4%。
竞争格局
意大利
I
t
a
l
y
增长
i
n
c
r
e
a
s
e
纺织服装行业
Textile and clothing industry
04
政策环境分析
Policy environment analysis
政策环境分析
行业运行现状
1.意法德西四国纺织服装行业现状
意大利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出口国之一,其纺织服装行业在2019年创造了约 260亿欧元的收入,占全国GDP的1.5%。意大利的纺织服装业主要集中在南部, 其中那不勒斯地区尤为突出。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纺织服装产业资源,包括纺织、印 染、服装制造等环节。
棉纺织业对欧洲的影响

棉纺织业对欧洲的影响
1棉纺织业对欧洲的影响
棉纺织业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行业,当我们谈论棉纺行业时,欧洲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
我们如何评价棉纺织业对欧洲的影响?
首先,棉纺织业对欧洲的经济有积极的作用。
欧洲有许多国家都参与棉纺行业,加上地理位置好、运输方便,使得欧洲拥有了世界上最发达的棉纺行业,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另外,棉纺织业也让欧洲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吸引着全世界其他国家参与其中,充满了活力。
此外,棉纺织业还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就业机会。
有估计数据显示,欧洲的棉纺行业的就业人口已超过1200万,其中,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就占了90%以上。
这说明了棉纺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改善了欧洲失业率。
最后,棉纺织业也给欧洲带来了文化交流的机会。
与棉纺行业有关的国家之间的商贸往来不断增加,涉及到的国家越来越多,棉纺行业的文化融合就越来越深,让欧洲的文化交流更加活跃好。
总之,棉纺织业无论在欧洲的经济上、就业方面,还是文化交流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棉纺织业不断地对欧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将继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纺织服饰行业概览了解全球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

纺织服饰行业概览了解全球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纺织服饰行业概览:全球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介绍:纺织服饰行业作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纺织服饰行业的全球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以帮助读者了解该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所把握。
一、全球市场规模纺织服饰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巨大的市场规模。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纺织服饰市场总额达到约1.7万亿美元。
亚洲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服饰市场,占据了整个市场规模的近40%,而欧洲和北美地区也在全球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市场增长趋势1. 亚洲市场的崛起亚洲地区在过去几十年中成为全球纺织服饰产业的制造和出口中心。
中国、印度和孟加拉国等国家在纺织服饰生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亚洲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亚洲市场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将进一步推动该地区纺织服饰行业的发展。
2. 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意识的崛起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纺织服饰企业开始注重可持续发展。
他们采取更环保的生产方式,使用可再生材料和环保工艺,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消费者对环保纺织服饰的需求也在增加,这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3. 电子商务的兴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在纺织服饰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买服装,这极大地促进了市场的增长。
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下,品牌的国际化发展也变得更加容易,国际市场的拓展成为了许多企业的重要战略方向。
4. 创新技术的应用纺织服饰行业也积极应用先进的创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创新技术也改变了生产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结论:纺织服饰行业作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势头良好。
随着亚洲市场的崛起、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意识的崛起、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创新技术的应用,纺织服饰行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19纺织业的全球生产与贸易格局

(一)生产中心的转移
工业革命 英国为首 20世纪30年代 的西方国家 阶梯式转移,呈 现什么特点?
东方国家
美国
20世纪40年代末 亚洲 不发达国家 20世纪80年代 亚洲 20世纪70年代 四小龙
日本
1. 工业革命时期,以棉纺织业为开端建立起近代机器纺织工业。 2. 20世纪30年代,美国超过英国成为当时最主要纺织服装生产国。 3. 20世纪40年代末,纺织服装业的生产已经从欧美国家转移到日本。 4.20世纪70年代,高生产成本和劳动力短缺,迫使日本企业向亚洲其他 国家和地区转移。
第二节 纺织服装业的生产和贸易格局
2.档次最高的国家——意大利
纺织服装业是意大利历史悠久的传 统行业,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意
图9-5 意大利纺织服装业就有人数的分布
大利纺织服装业主要分布于北部的伦巴
第大区(主要在米兰等)、威尼托大区、 托斯卡纳大区(主要在普拉托)、皮埃 蒙特大区(图5)。小企业是意大利纺
1.例如,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与韩国、新加坡、台湾、拉美的巴西、哥伦比
亚等国,使这些国家的纺织服装业获得较快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这些国家开始进入工业化 中后期,开始向印度、中国内地、巴基斯坦等国转移。
2.从上游的纺织原料、服装面料、染整等上游环节、到下游的产品展示、营销的转移,从而 在当地工场实现了更全面的配套产业。
(一)纺织服装业的产业链(采购、生产、销售)
图9-1 广义的纺织服装业生产链
原料:二元结构 生产组织方式:垂直分工 专业化程度:高国际分工
1. 纺织品的生产
天然纤维
包括棉、亚麻、黄麻和其他有纤维质的植物纤维以及动物纤
世界纺织版图与产业发展新格局(六)——俄罗斯篇

世界纺织版图与产业发展新格局(六)——俄罗斯篇Deep Insights of Global Textile Industry ( VI )– The Russia策划:本刊编辑部撰稿:马磊图片来源:Techtextil Russia。
1 俄罗斯纺织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俄罗斯传统纺织业历史悠久,自19世纪初俄国产业革命开始由手工制作进入工业化阶段,开启了近代纺织工业化的进程。
苏联时期,其纺织服装业国际领先,纺织和服装制品的产量曾一度位居全球第 2。
苏联解体后的20世纪90年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动荡、原材料尤其是棉花供应来源的丧失、居民消费水平的下降以及进口产品的冲击等因素影响,俄罗斯纺织业进入了极度衰败阶段。
1998年,俄罗斯纺织品的产量相较于1990年下降了88%,整个行业的就业人数则下降了一半以上,仅剩42.4万人;直到1999年,俄罗斯90%的纺织企业还在从事来料加工,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利润低下。
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逐渐趋于稳定,其纺织服装行业开始逐渐复苏,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开始涌现出来。
2008年,在俄罗斯工业领域已经大约有1.4万个纺织服装企业和组织,其中1 437个属于大中型,行业从业人数达55万,其中约80%为女性从业人员,行业平均工资水平达到4 054卢布。
但是由于企业生产设备陈旧、工艺技术落后、改造资金严重不足、缺乏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以及来自新兴国家的产业竞争压力,俄罗斯纺织服装行业恢复发展仍然比较缓慢。
近年来俄罗斯经济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 )达到1.65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全球排名第11位。
纺织工业作为俄罗斯的主要工业部门之一,相较于国防、石油天然气、冶金、机械、煤炭、化工等重工业和资源型产业,发展仍较为落后。
粗略统计,俄罗斯纺织市场的产能约数十亿美元,成品面料的年销售额达到10亿美元,整个轻工业在全国总产量中的份额约为1.3%。
纺织服饰行业概况了解全球纺织服饰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纺织服饰行业概况了解全球纺织服饰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纺织服饰行业概况:了解全球纺织服饰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纺织服饰行业逐渐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本文将对全球纺织服饰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概述,以便深入了解这个行业的全貌。
一、全球纺织服饰市场的现状纺织服饰行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全球市场,涵盖了从纺织原料采购到服装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
目前,亚洲地区是全球纺织服饰市场的主要生产和出口中心,其中以中国、印度和孟加拉国等国家最为突出。
在纺织原料方面,棉花、聚酯纤维、丝绸和尼龙等材料是纺织服饰行业的主要原料。
其中,棉花是最常用的天然纤维材料,而聚酯纤维则是最常用的合成纤维材料。
此外,随着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纺织材料如有机棉、天然染料和可降解纤维等也在逐渐流行起来。
在服装制造方面,亚洲地区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服装生产和出口国。
中国的纺织服饰产业链非常完整,涵盖了从纺纱、染色、织造到成衣制造的各个环节。
此外,亚洲地区的东南亚国家如越南、柬埔寨等也在快速发展其纺织服饰产业。
二、全球纺织服饰市场的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全球纺织服饰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技术革命,新兴技术如3D打印、智能纺织和环保染色等正在逐渐应用于生产制造过程中。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促进纺织服饰产业向更高端、更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升级。
2. 网络销售渠道崛起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纺织服饰行业的销售渠道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网络购买服装,这不仅提高了购物的便利性,还促使企业创新营销模式和提升产品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 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关注焦点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纺织服饰行业也面临着严峻的可持续发展挑战。
为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环保纺织材料、可持续生产工艺和循环经济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4. 流行趋势引领市场需求时尚和潮流是纺织服饰行业的永恒主题,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也推动着行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关注Focus世界纺织版图与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欧洲篇Deep Insights of Global Textile Industry- The Europe策划:本刊编辑部撰稿:刘凯琳马磊赵永霞统筹:赵永霞编者按:纺织工业作为世界各国工业化先导产业,在解决就业、发展经济、促进贸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动能深刻调整,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不同要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不同国家间的资源禀赋优势在发生明显变化,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美国、日本以及以意大利、德国、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发达经济体在世界纺织供应链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并在品牌、零售、前沿技术等领域占据主导优势。
与此同时,发展中和新兴经济体的作用和影响力日益提升。
看清当下,方知未来。
鉴于此,有必要对全球纺织产业的发展格局进行梳理,审时度势,帮助行业发展理清思路、把握机遇。
因本刊本期的“新年特稿”栏目已对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权威深入的解读,故本系列专题主要以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为研究对象,包括欧洲发达经济体、美国、日本及发展中经济体,通过对其产业布局、市场环境、机制建设、发展趋势等进行盘点,期望能为中国纺织工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欧洲仍是全球纺织品生产与消费的中心之一作为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之一,欧洲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在全球纺织服装行业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并且始终在世界纺织价值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品牌、零售、前沿技术等方面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其中,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 5 国,不仅是全球重要的纺织品服装消费市场,也是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中心,还是高档时装设计、制造和发布中心。
一、总体概况表 1 和表 2 是2017年这 5 国的纺织品进出口情况。
从表 1 可以看出,2017年德国和意大利占据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五强中的两个席位;表 2 则显示,这 5 国均位列全球服装进口市场的前10位。
资料来源:北京服装学院。
资料来源:北京服装学院。
从欧盟服装进口格局来看(表 3),中低价位的服装以进口为主,中国、孟加拉国、土耳其、印度和柬埔寨是其主要进口来源;其高档服装的主要出口市场包括瑞士、美国、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等。
从中可以看出,由于全球纺织品服装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欧洲的生产制造业向外迁移等因素,欧洲的纺织品和服装生产以中小企业为主,基本上摒弃了低附加值的大规模生产和大众产品市场,确保在全球价值链中保持较高地位。
资料来源:北京服装学院。
作为发达经济体,欧洲也是全球纺织品服装的主要消费市场之一,各国人均GDP水平高,衣着购买力强,尽管各国人口在4 500万~ 8 000万人不等,但每个家庭年均服装支出都在1 000欧元以上,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对纺织服装产业形成有力支撑(表 4)。
资料来源:北京服装学院。
二、一些国家的情况1. 法国法国纺织服装业悠久历史,约有2 300多家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以高级时装手工定制闻名。
法国的时装和服装行业已经成熟,并被公认为世界领先的时尚先锋之一。
尽管由于该国经济衰退以及几次恐怖袭击和威胁的影响,行业近年来面临重重困难,但是法国仍然在全球市场中占据强势地位,从欧盟方面的收入来看,法国在欧洲排名第 3,仅次于意大利和德国。
法国占欧洲纺织品和服装销售总额的12%以上,占欧洲纺织品劳动力的10%。
近几十年来,法国也更加关注创新和高附加值的纺织产品,如产业用纺织品现在约占其纺织品市场总额的15%。
女装是法国时装行业中最大一类,2016年占其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而男装仅占32%。
Euromonitor的数据显示,2016年法国女装和男装的销量增长率均处于低位,仅增加了1%。
虽然近年来法国时装业的国内市场一直在萎缩,但法国时装产品,特别是奢侈时装产品在全球表 4 欧洲 5 国服装消费市场规模国家国内服装市场规模德国836亿美元意大利60.75亿欧元法国433亿美元西班牙311亿美元英国941亿美元表 1 2017年欧洲 5 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情况表 2 2017年欧洲五国纺织品服装进口情况表 3 欧盟服装进出口市场远见战略下的科技创新与平台建设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由于欧洲经济萎靡不振,为恢复欧盟成员国的经济活力,欧盟委员会制定了“欧洲2020战略”,提出了三大战略优先任务、五大量化目标和七大配套旗舰计划, 其中构建创新型社会居七大旗舰计划之首。
作为落实该旗舰计划的创新政策工具,HORIZON 2020(地平线2020项目)于2014年正式启动实施,该项目汇集了欧盟的研究和创新资助计划,主要包括三大战略优先领域和四大资助计划。
目前,与纺织相关的创新项目主要有HORIZON 2020、COSME (中小型企业竞争力项目)、LIFE +(欧盟“环境与气候行动”)和INTERREG (欧盟共同体创新计划),其支持的项目涵盖了今后一段时期纺织行业科技创新的主流方向,涉及循环经济、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纳米材料、生物基材料、环保化学品和工艺、3D 纺织品设计、服装行业的数字化供应链、可穿戴纺织品、智能纺织材料、医疗健康与防护纺织品等领域的创新,围绕每个领域还设计了具体的研究方向、实施路径,并为研究成果的产业化提供支持。
在创新平台方面,欧洲未来纺织服装技术平台(Textile ETP )是欧洲最大的致力于纺织领域技术创新的平台,旨在通过促进欧洲国家之间的协同创新和研究成果的快速产业化使欧洲在全球纺织服装领域保持长久的领先地位,其服务对象包括HORIZON 2020、COSME 、LIFE +和INTERREG 中与纤维、纺织和服装相关的研究项目。
一、Textile ETP确定的创新方向表 5 2017年意大利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国家和地区出口额/亿美元同比/%占比/%德国35.49 6.410.4法国32.23 3.59.5英国21.80 6.8 6.4美国21.42 1.0 6.3西班牙20.017.15.9市场的销量仍然很高,特别是在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市场。
2. 意大利纺织服装业是意大利的传统产业,历史悠久,也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该国制造业中拥有核心地位,现拥有企业9.3万余家,产业工人近80万人,年销售额超过430亿欧元。
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是意大利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出口地(表 5)。
2017年,意大利男装年销售额达90亿欧元,出口额约为58亿欧元,其中,法国是其在欧洲的最大市场,约占其销售总额的9.9%。
资料来源:北京服装学院。
3. 英国英国纺织产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
在工业革命前期,毛纺织行业是英国最具影响力的产业,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机器代替了传统手工,棉纺织行业逐渐兴起并腾飞,成为当时英国工业的主体。
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英国的纺织工业渐渐开始由盛转衰,主要的原因是纺织行业本身的内在生命周期、技术优势的丧失以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等。
英国是世界上第十五大纺织品服装制造国,也是全球纺织服装最大的消费国之一,每年服装的消费总额约580亿英镑。
其服装年均产值约为80亿英镑,其中价值33亿英镑的服装出口至国外市场。
作为英国的第六大制造产业,纺织服装业在其国内被定位为文化创意产业,大约有1.5万家企业,从业人员约36.4万人。
其中纺织制造企业大约有7 000家,成衣制造商有8 000家。
除了少数大企业外,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平均雇员人数不到100人。
预计未来几年,英国的纺织品服装贸易逆差将会进一步扩大。
作为行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英国计划将部分生产环节向海外转移。
与此同时,英国重视产业的技术研究、品牌提升,因此只计划将一些初级加工企业转移海外,保持自己的技术和品牌优势。
4. 西班牙纺织服装业在西班牙工业体系中据占重要地位,约占其工业总产值的4%。
其纺织服装产量约占欧洲总产量的 1/10,居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之后。
西班牙纺织服装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创造的产值约270亿欧元。
西班牙纺织品生产主要集中在加泰罗尼亚和瓦伦西亚地区,服装生产分布在全境。
特别关注Focus2006年,Textile ETP首次发布未来10年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包括:从普通消费品转向特种产品;技术纺织品应用领域的拓展;从大众化生产转向定制和增值服务。
目前这些方向在欧洲都得到了很好的实践,而且帮助欧洲纺织业提高了创造力、附加值和行业竞争力,稳定了其生产制造业和就业。
在此基础上,该平台再次预测纺织服装行业今后10年的创新主题和优先研究领域,其中智能化、高性能材料,先进的数字化加工技术及商业模式,循环经济和能源效率,新兴领域的高附加值解决方案被确定为 4 个重要方向。
欧洲国家间良好的互动和协同,以及针对中小企业在协同创新、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支持,或将助推欧洲纺织服装业踏上第 4 次工业革命之路。
围绕这四大方向,欧洲已经确定了包括90多个针对性研究课题的19个优先研究领域,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描述,以下选取几个代表性领域进行介绍。
1. 智能化、高性能材料在智能化、高性能材料领域,确定的优先研究项目包括高性能纤维材料;以新型纤维为基础的一维、二维和三维结构材料;多功能纺织表面及其相关的加工技术;智能电子纺织品、功能性织物及可穿戴系统。
(1)高性能材料在高性能材料方面,用聚合物、碳纤维、玻璃、石墨烯等制成的高性能纤维早在几十年前就诞生了,它们主要被用于航天、国防、建筑、防护和运动等领域。
但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加工工艺的复杂性,以这些纤维为基础的材料通常比传统材料更加昂贵,导致其推广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未来几年,高强聚合物、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等比较成熟的高性能纤维品类方面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必须把重点放在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效益和深加工工艺上,以提高它们相对于传统材料的竞争性。
欧洲各国非常重视高性能材料在纺织领域尤其是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开发应用。
2018年,英国航天技术研究所(ATI)和曼彻斯特大学国家石墨烯研究院(NGI)就石墨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发布了联合声明,正式启动了石墨烯航空战略。
他们认为石墨烯在英国航空航天领域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是未来飞机技术的关键推动因素,他们希望通过这些项目对国家的航空航天产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由曼彻斯特大学国家石墨烯研究院与Inov-8公司合作研发的世界上第一批石墨烯运动鞋已经进入全球市场。
研究人员将橡胶与石墨烯混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使Inov-8的G系列鞋外底强度提高50%,弹性提高50%,穿着力提高50%(图1)。
新款跑步鞋和运动鞋已在全球26个国家的250家零售商中推出,深受消费者欢迎。
图 1 Inov-8的G系列运动鞋在人造及合成纤维方面,人造纤维和长丝及用其制成的二维或三维材料尽管外表脆弱,但能显现出惊人的强力和耐用性,既柔韧又质轻,仿蜘蛛丝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